公差配合大纲
公差与配合相关标准大纲
等效
ISO6318:1985
圆度测量 术语定义及参数
GB/T7234-1987
等效
ISO4291:1985
评定圆度误差的方法 半径变化量测定
GB/T7235-1987
等效
ISO286-1:1998
极限与配合 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
GB/T1800.1-1997
等效
等效
ISO1829:1975
极限与配合 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GB/T1801-1999
等效
ISO286-2:1989
DIN58701
公差与配合 尺寸小于18mm的孔轴公差带
GB/T1803-2003
等效
DIN7168
公差与配合 过盈配合的计算和选用
GB/T5371-1985
等效
IS)表面结构 轮廓法 相位修正滤波器的计量特性
GB/T 18777-2002
等效
ISO13565:1996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 轮廓法 具有复合加工特征的表面 第1部分:滤波和一般测量条件
GB/T 18778-2002
等效
ISO14253-1:1999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 第1部分:按规范检验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规则
圆锥公差
GB/T11334-1989
等效
ISO5166:1982
圆锥配合
GB/T12360-1990
等效
ISO3040:1990
圆锥的尺寸和公差注法
GB/T15754-1995
等效
ISO2768-1:1989
一般公差线性尺寸和未注公差
公差配合概括资料讲义
下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EI(孔)、ei(轴) 尺寸公差(公差)-尺寸公差是指尺寸允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 = 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 上偏差—下偏差
IT = es(ES)-ei(EI)推导出公式:es(ES)= ei(EI)+ IT,ei(EI) =(ES)-IT 公差带-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称为公差带。 标准公差-标准公差就是国家标准所确定的公差。 基本偏差-基本偏差就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 零线的那个偏差。 误差-误差是指零件的设计值X0与加工后的实测值Xi之差,用△Xi表示△Xi = Xi — X0 。
Xmax=Dmax-dmin Ymax=dmax-Dmin
最大过盈=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孔的最小极限尺寸 最小过盈=轴的最小极限尺寸-孔的最大极限尺寸 配合公差-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
Ymax=dmax -Dmin Ymin= dmin-Dmax
间隙配合:配合公差=最大间隙—最小间隙
过盈配合:配合公差=最大过盈—最小过盈
以轴线为基准的垂直度公差带
倾斜度公差带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
同轴度公差带
对称度公差带
孔轴线的位置度公差带
径向圆跳动公差带
端面圆跳动公差带
径向全跳动公差带
端面全跳动公差带
例题
项目符 号
被测要素
基准要素
公差带形状
公差带大 公差带方向和位
小
置
φ200h7外圆
φ25H7轴线
半径差为0.06mm的两 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1、有关“尺寸”的术语和定义
公差教学大纲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是机械设计课程与工艺课程联系的纽带,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
本课程以几何量公差和测量技术为主线,通过对理论体系的讲解及相应几何量的实际测量,重点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生产一线实用型和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要求理解概念、强化应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掌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应会用有关的公差配合标准,具有选用公差配合的初步能力,能正确选用量具量仪,会进行一般的技术测量工作,会设计常用量规,并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清楚关于互换性、公差、精密测量及其误差处理等方面的术语及定义;2、了解相关公差标准的内容及特点、标注代号;3、熟悉典型几何量的精密测量方法及量器具使用;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从互换性角度出发,通过系统简练地介绍几何量公差的有关标准、选用方法和误差检测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学到有关精度设计和几何量检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知识教学目标1. 系统、简练地宣传贯彻国家颁布的几何量公差的有关标准和选用方法。
2. 从保证机械零件的互换性和几何精度出发,介绍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 掌握有关互换性、公差、检测及标准化的概念。
4. 掌握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标准的规定并能正确选用及标注。
5. 基本掌握常用件的互换性规定及常用检测方法。
6. 理解计量器具的分类、常用度量指标、测量方法并能正确应用。
(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能掌握有关尺寸公差配合制度、国家标准;2.能标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3.能熟练使用游标卡尺、千径外分尺、内径百分表等通用量具测量几何量误差。
4.能使用百分表、平板、角尺、偏摆仪、V型铁等测量平行度、垂直度、圆跳动、同轴度等形位误差。
5.能使用光学仪器测量表面粗糙度。
6.能使用光滑极限量规检验工件。
公差大纲(05计辅)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计算机辅助制造专业(05级)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1.使学生具备机械加工高素质操作者所应具备的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及极限与配合的基本知识2.几何参数测量的基本理论3.检测产品的基本技能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1.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2.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教学内容:1.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2.互换性的概念、作用及在生产中的实现第二章极限与配合教学要求:1.熟悉掌握国家标准中有关极限与配合中的标准组成2.掌握极限与配合的词汇、基本内容及应用教学内容:1.极限与配合的词汇2.极限与配合的基本内容3.极限与配合的应用第三章技术测量基础教学要求:1.了解长度基准和尺寸传递2.了解测量方法的分类及特点3.了解计量器具的分类及其技术指标4.掌握孔、轴尺寸与锥度、角度的检测5.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类型及处理原则6.了解计量器具的维护与保护教学内容:1.长度基准和尺寸传递2.测量方法的分类和特点3.计量器具的分类及其技术指标4.孔、轴尺寸与锥度、角度的检测(1)孔、轴尺寸的检测①车间条件下的检测a.光滑极限量规检验孔、轴尺寸的合格性b.用普通测量器具检验孔、轴尺寸②计量室条件下孔、轴尺寸的测量c.立式光学比较仪d.机械比较仪e.万能测长仪f.工具显微镜g.其它精密量仪(2)角度、锥度的检测①角度的检测a.直角尺b.万能角度尺②锥度的检测a.圆锥量规b.间接测量5.测量误差基本知识(1)测量误差基本概念a.绝对误差b.相对误差(2)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3)测量误差的基本类型及处理原则①随机误差的特性及处理方法a.随机误差的特性b.随机误差的评定指标②系统误差的特性与处理方法③粗大误差的特性与处理方法④等精度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6.计量器具的维护与保养第四章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及其误差的检测教学要求:1.了解零件几何要素的分类2.掌握形位公差的标准3.掌握形位误差的评定准则----最小条件4.掌握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5.掌握形状公差与形状误差的检测6.掌握位置公差与位置误差的检测7.掌握线轮廓度与面轮廓度的概念及检测8.了解公差原则教学内容:1.形状公差及其误差的基本知识(1)零件的几何要素及其分类(2)形位公差的标注(3)形位误差的评定准则----最小条件(4)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a.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b.测量坐标值原则c.测量特征参数原则d.测量跳动原则e.控制实效边界原则2.形状公差与形状误差的检测(1)直线度a.直线度及其公差带b.直线度误差的检测与评定(2)平面度a.平面度及其公差带b.平面度误差的评定与检测(3)圆度a.圆度及其公差带b.圆度误差的检测方法(4)圆柱度a.圆柱度及其公差带b.圆柱度误差的检测3.位置公差与位置误差的检测(1)定向公差及误差的检测c.平行度d.垂直度e.倾斜度(2)定位公差及误差的检测f.同轴度g.对称度h.位置度(5)跳动度a.圆跳动b.全跳动4.轮廓度与面轮廓度(1)轮廓度a.线轮廓度及其公差带b.面轮廓度及其公差带(2)轮廓度误差的检测5.公差原则简介(1)有关公差原则的基本概念(2)独立原则(3)相关原则a.包容原则b.最大实体要求c.最小实体要求第五章表面粗糙度教学要求:1.了解表面粗糙度的含义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3.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标注4.了解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教学内容: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1)基本术语和定义(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b.微观不平度十点平均高度Rzc.轮廓最大高度Ry3.表面粗糙度的标注4.表面粗糙度的检测第六章平键、花键联结的公差与检测教学要求:1.掌握平键联结的公差与检测2.掌握矩形花键联结的公差与检测教学内容:1.平键联结的公差与检测(1)平键联结的组成及其结构(2)平键联结的公差与配合(3)键槽表面粗糙度和对称度(4)键槽的检验2.矩形花键联结的公差与检测(1)花键联结的组成及特点(2)矩形花键联结a.内、外花键的尺寸公差带b.花键的形状和位置公差c.花键表面粗糙度值d.花键联结的标注e.矩形花键的检第七章普通螺纹结合的公差与检测教学要求:1.掌握有关螺纹的基本概念及几何参数2.掌握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互换性的影响3.掌握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4.了解普通螺纹的检测教学内容:1.普通螺纹的基本牙型和几何参数2.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互换性的影响(1)螺距误差的影响(2)牙型半角误差的影响(3)螺纹的作用中径及保证螺纹互换性的条件a.作用中径b.保证互换性的条件(4)螺纹大、小径的影响3.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1)普通螺纹的公差等级(2)螺纹公差带(3)普通螺纹的旋合长度与配合精度4.普通螺纹的检测(1)车间条件下的检测(2)计量室条件下的检测第八章直齿圆柱齿轮的公差与检测教学要求:1.了解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及齿轮误差的主要来源2.齿轮误差的主要来源掌握齿轮误差的评定指标及检测3.掌握齿轮副误差的评定指标及检测4.掌握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及应用教学内容:1.概述(1)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2)齿轮误差的主要来源2.齿轮误差的评定指标及检测(1)影响传递运动准确性的评定指标及检测a.切向综合误差△Fiˊ(公差Fiˊ)b.齿轮累积误差△Fp(公差Fp)c.齿圈径向跳动误差△Fr(公差Fr)d.径向综合误差△Fi〞(公差Fi〞)e.公法线长度变动△Fw(公差Fw)(2)影响传动平稳性的评定指标及其检测a.切向一齿综合误差△fi(公差fi)b.向一齿综合误差△fi"(公差fi")c.齿形误差△f f( (公差f f)d.基节偏差△f pb (极限偏差±f pb)e.齿距偏差△f pt (极限偏差±f pt)(3)影响载荷分布均匀性评定指标及检测a. 齿向误差△Fβb. 齿形误差△f f(4)侧隙合理性的评定指标及检测a.齿厚偏差△Es(上偏差Ess, 下偏差 Esi)b.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Ew m (上偏差△Ewms、下偏差△Ewmi)3.齿轮副误差的评定指标及检测(1)齿轮副切向综合指标及检测(2)齿轮副的接触斑点及检测(3)齿轮副的侧隙及检测(4)齿轮副的安装误差及检测4.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及应用(3)精度等级(4)精度等级的选择(5)齿轮副的侧隙(6)检验组的选择(7)齿坯精度及齿轮主要表面粗糙度(8)齿轮精度的标注示例(9)齿轮精度标准应用举例三、学时分配四、教学环节本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安排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围绕重点详细讲解。
《公差与配合》培训教材
《公差与配合》培训教材
一、公差相关概念:
互换性:在机械工业中,将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不作任何挑选、加工,能装
含义说明:在平行于正投影面的任一截面上,实际轮廓线必须位于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0.02,且圆心在理想轮廓线上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
6、面轮廓度公差: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举例略)
四、位置公差:(8个项目)
基准
基准
含义说明:圆心点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1的圆内,且ø0.1的圆心位于相对基准A&B所确定的点的理想位置上.
5、同轴度公差:举例如下图示:
基准平面。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教学大纲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及其配合的基本知识,有初步的选用能力并受到几何量测量技术的初步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建立机械零件几何精度互换性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2、基本掌握有关公差标准基本内容和主要规定;3、会正确查用有关公差表格,具有选用公差与配合的初步能力,对图样上的常见公差配合应能正确解释和正确标注;4、掌握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测量器具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其调整使用知识;5、初步具有正确选择、使用现场测量仪器,对一般零件的几何量进行综合检测的能力;掌握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知识。
二、教学课时分配表三、教学内容绪论重点、难点:重点讲述互换性、标准化及优先数。
1、互换性概述;互换性生产的实现;本课程的任务。
第一章极限与配合及检测重点:重点掌握有关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会查用公差配合国家标准。
难点:公差配合的选择。
第一节基本术语及定义教学要求:使学生明确有关公差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内容:公差配合的术语及定义、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尺寸偏差;尺寸公差及其公差带、公差带图、基本偏差、标准公差;间隙与过盈、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极限盈隙、配合公差。
第二节极限与配合标准的主要内容教学要求:熟悉公差配合国家标准,会查用标准内容:公差与配合标准的主要内容:配合制;标准公差系列;基本偏差系列;公差带; 配合;一般公差。
第三节极限与配合的选用教学要求:会初步选择公差配合。
内容:配合制的选择;公差等级的选择;配合的选择。
第四节尺寸的检测教学要求:会使用普通量仪。
内容:普通量具的选择;尺寸测量方法;第二章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重点:重点掌握各项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概念、标注方法。
难点: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
第一节概述教学要求:明确有关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
内容:零件的几何要素;形位公差的项目、符号。
公差与配合培训教程共13文档(2024)
引言概述:
公差和配合是在机械设计和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公差是描述部件尺寸变化范围的指标,而配合则是指两个或多个部件之间的形状、尺寸和位置关系。
准确理解和应用公差和配合是确保机械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关键。
本教程将详细介绍公差和配合的基本概念、标准和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用它们。
正文内容:
1.公差的基本概念
1.1公差的定义与作用
1.2公差的分类与表示方法
1.3公差的选择原则
2.公差的标准与规范
2.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公差标准
2.2美国国家标准(ANSI)公差标准
2.3其他国家和行业的公差标准
3.公差的计算与评定
3.1公差链原理与公差传递
3.2公差的配合与叠加
3.3公差的测量与检验方法
4.配合的基本概念
4.1配合的定义与分类
4.2配合公差与配合紧度
4.3配合的选择原则与设计要点
5.配合的标准与规范
5.1标准配合与非标准配合
5.2公制与英制配合标准
5.3其他国家和行业的配合标准
总结:
公差和配合是机械设计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
准确理解和应用公差和配合可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并避免因尺寸误差而导致的装配问题或使用故障。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正确选择适合的公差并合理配置配合,是实现产品可靠性、稳定性和互换性的关键。
本教程详细介绍了公差和配合的基本概念、标准和计算方法,并提供了实际应用的指导原则。
希望通过本教程,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公差和配合,提高机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水平。
机械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专业知识复习大纲
编号:
机械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专业知识复习大纲
(一)、复习内容
1、互换性的基本概念
互换性的概念、意义、分类及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优先数与优先数系
2、零件的加工误差和公差
尺寸、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尺寸偏差、尺寸公差、公差带、标准公差公差等级。
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
3、极限与配合
配合、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配合公差、基轴制、机孔制的概念及应用常用尺寸孔、轴的公差与配合
公差配合的选用
4、测量技术基础
长度计量单位和基准量值的传递
测量器具和测量方法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测量误差、准确度测量精密度、随机误差、测量正确度、系统误差)
测量器具的选择(检测设备的选配原则)
汽车制造检测技术的新发展
5、形位公差
形状误差、位置误差概念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方法
形状和位置公差带
公差原则
形位公差的等级与公差值
形位误差的检测
形位公差的选用
6、表面粗糙度
概念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7、量具
8、尺寸链及其计算
(二)、参考资料
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上下册)李柱主编计量出版社
2.《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胡照海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3.《公差配合与测量》张美芸等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4.《形位公差应用技术问答》付成昌付晓燕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公差与配合基本理论
公差与配合基本理论一、形状公差
直线度
平面度
真圆度
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
二、位置公差(常见)标准中必须有基准要求
位置度平行度对称度
同轴度
三、跳动
圆跳动全跳动
四、面粗糙度公差
表示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得到的表面粗糙度,如用冲压、锻造等。
表示用去除材料的方法得到的表面粗糙度,如车削、铣鉋等。
五、配合关系:
1、间隙配合:指相配合的孔大于轴(最小为0)的配合关系。
2、过渡配合:指孔与轴的公差带出现重叠,即可能有间隙配合,
又可能有过盈配合。
3、过盈配合:相配合的轴大于(最小为0)的配合关系。
五、基准制选择
1、基孔制:以孔为基准,通过轴的尺寸变化来配合孔形成各种
配合关系。
2、基轴制:以轴为基准,通过孔的尺寸变化来配合轴形成各种
配合关系。
因为加工孔的难度大于加工轴,所以一般较少采用。
1/2
实例:
形状公差:
位置公差:
1、孔φ3+0.05/+0.02 轴φ3+0/-0.02 间隙配合。
2、孔φ3±0.025 轴φ3+0/-0.05过渡配合。
3、孔φ3+0/-0.02 轴φ3+0.05/+0.01 过盈配合。
公差配合教学大纲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二、先修课程机械基础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技术基础课,它包括:“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两大部分。
“公差配合”属标准化范畴;“技术测量”属计量学范畴。
本课程是将公差配合和计量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互换性角度出发,围绕误差与公差这两个概念来研究如何解决使用要求与制造要求的矛盾,而这一矛盾的解决是合理确定公差配合和采用适当的技术测量手段。
本课程的任务是:掌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应会用有关的公差配合标准,具有选用公差配合的初步能力,能正确选用量具量仪,会进行一般的技术测量工作,会设计常用量规,并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单元绪论(一)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互换性的概念、种类、好处、实现互换性生产的条件。
了解技术标准的作用及本课程的性质、任务与要求。
(二)教学重点互换性在机械行业中的重要性以及贯彻执行技术标准的重要性(三)教学内容1、介绍互换性概念及其作用2、讲解技术标准制订过程及其种类、作用3、补充机械常用长度单位毫米、微米的有关知识(四)本章小结本章介绍了互换性,技术标准的有关概念及其重要作用。
对强制性技术标准必须严格执行。
(五)思考题1、实现互换性生产的基本条件是什么?2、技术标准有什么作用?第二单元尺寸公差与配合(一)教学目的让学生发解尺寸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熟悉尺寸公差配合标注的意义,掌握有关公差表格的查找方法,学生应知道设计要按标准规范。
检测要按图纸要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标准公差系列、基本偏差系列、常用对孔、轴公差带与配合难点:公差带位置,极限尺寸状态下最大间隙最小间隙及最大最小过盈量,本章术语较多。
(三)教学内容1、尺寸公差、配合的基本术语、标准公差系列,基本偏差系列2、常用尺寸孔、轴公差带与配合3、尺寸到18孔、轴公差带与配合4、配制配合的概念、末注公差有关知识。
(四)本章小结本章介绍了尺寸公差配合的基本术语,标准公差系列,基本偏差系列、常用尺寸孔,轴公差带与配合,对小于18及大于500尺寸公差也作了相应介绍,学生应掌握表格查找方法,熟悉标注方法。
公差与配合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划学时:总32学时其中讲课:26学时实验:6学时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业工程参考教材:1. 韩进宏.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072. 王伯平.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013. 谢铁邦.李柱.席宏卓.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014. 史锦屏.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济南:济南大学出版社,2004.06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基础课,它既是联系设计类和工艺类课程的纽带,也是从基础课与技术基础课教学过渡到专业课教学的桥梁。
该学科将实现互换性生产的标准化领域与计量学领域的有关知识结合在一起,涉及机械、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
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掌握有关互换性生产原则及公差与配合的规律与选用;掌握圆柱结合的精度设计原则及检测技术;掌握零件形位公差标准、选用原则及检测技术;理解常用零部件的几何精度设计原则与方法,具备精度设计方法及技术测量的基本技能。
课程的基本要求1. 掌握几何量公差、标准化以及计量学的基本知识,深刻领会上述几方面在实现和发展互换性生产、保证产品质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 确切理解有关公差标准的基本术语和定义,掌握标准的内容和特点。
初步掌握选用公差、进行精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3. 建立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常用测量方法与测量器具的原理,学会分析测量误差与测量结果的处理。
通过实验,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操作技能。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绪论建议学时:1第一节互换性与公差的概念第二节标准化与优先数系第三节几何量检测的重要性及其发展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助课堂练习,课堂讨论、课外作业及自学来完成。
公差与配合演示文稿
3.公差与配合的标注示例及查表
第二十一页,共118页。
基孔制过盈配合 基轴制间隙配合
4.一般公差(GB/T 1804—2000)
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mm
公
尺 寸 分段
差
等 级
0.5~ > >6~ > > 3 3~6 30 30~ 120~
120 400
>
>
>
400~ 1000~ 2000~
轴
ef f
fg g
h
js k j
u
a —— h 通常形成间隙配合
基孔制:j —— n 通常形成过渡配合
p—— zc 通常形成过盈配合
第十五页,共118页。
三、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⒈ 在装配图上的标注
标注形式为:
基本尺寸—孔轴—的的—基基—本本—偏偏差差—代代—号号—、、—公公—差差—等等—级级—
第四十一页,共118页。
三、形位公差带的标注
3.形位公差的标注 • 公差框格
形位公差的框格有两格或多格组成。 第一格填写公差项目的符号;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022
-0.042
借用尺寸线作为分数线
用斜线作分数线
标注上、下偏差值
借用尺寸线作为分数线
第十七页,共118页。
20H8 20f7
⒉零件图上极限的标注
1) 标注公差带代号
优点: 配合精度明确,标注简单,便于与装 配图对照。
缺点:数值不直观。 用途:适用于量规检测的尺寸和大量生产。
第十八页,共118页。
图例: 孔 轴
孔的公差带 与轴的公差 带相互交叠
3) 配合的基准制
第1章公差配合
对于零件的尺寸公差配合设计,主要是根据国家标准 进行的。本章介绍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的基本概念、 主要内容及其应用。现行的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主要 有: (1)GB/T 1800.1—2009《极限与配合〓第1部分: 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 (2)GB/T 1800.2—2009《极限与配合〓第2部分: 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极限偏差表》。 (3)GB/T 1801—2009《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 合的选择》 (4)GB/T 1804—2007《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 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为了直观地表示配合精度和配合性质,国家标准提出了配合公 差带图,如图1-8 画配合公差带图的规则与画孔、轴公差带图一样,配合公差带 图用一长方形区域表示。零线以上为正,表示间隙;零线以下 为负,表示过盈。公差带上、下两端到零线的距离为极限间隙 或极限过盈,而公差带上、下两端之间的距离为配合公差。极 限间隙和极限过盈以μm或 mm为单位。
Ymax EI es (0 61)μm 61μm
Yav
Ymin
Ymax 2
( 27 61)μm 44μm 2
Tf Ymin Ymax 27 (61)μm 34μm
(3)画出配合公差带图,如图1-10(b)所示。
23
图1-10 例1-2图
3.实际尺寸 实际尺寸是用两点法测得的尺寸。由于零件存在着形状误差,所 以不同部位的实际尺寸不尽相同,故往往把它称为局部实际尺寸。
用两点法测量的目的在于排除形状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因为 测量误差的存在,实际尺寸不可能等于真实尺寸,它只是接近真 实尺寸的一个随机尺寸。孔和轴的实际尺寸分别用Da和da来表示。
13
1.1.4 有关配合的定义 1.配合
公差配合与测量大纲教学大纲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学时数:36 (讲课:24 ,实验:12)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及必需对机械知识有所了解的其他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它包括:“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两大部份。
“公差配合”属标准化范围;“技术测量”属计量学范围。
本课程是将公差配合和计量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路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本课程是从互换性角度动身,围绕误差与公差这两个概念来研究如何解决利用要求与制造要求的矛盾,而这一矛盾的解决是合理确信公差配合和采纳适当的技术测量手腕。
本课程的任务是:把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应会用有关的公差配合标准,具有选用公差配合的初步能力,能正确选用量具量仪,会进行一样的技术测量工作,会设计经常使用量规,并为尔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单元绪论(1学时)介绍互换性的概念、种类、益处、实现互换性生产的条件。
了解技术标准的作用及本课程的性质、任务与要求。
第二单元尺寸公差与配合(8学时)介绍尺寸公差配合的大体术语、标准公差系列、大体误差系列、经常使用尺寸孔轴公差带与配合。
了解公差配合术语的概念,熟悉尺寸公差配合标注的意义,把握有关公差表格的查找方式。
第三单元技术测量基础(3学时)介绍技术测量的大体概念、测量方式的分类和计量器具的要紧气宇指标。
了解经常使用量具的结构和原理,初步把握其利用方式,能对一样机械零件进行测量,并判定其合格性。
第四单元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7学时)介绍要素的分类和形位公差项目,把握各形位公差项目标注的意义及经常使用检测方式。
第五单元表面粗糙度(2学时)介绍表面粗糙度的概念、评定范围与评定基准线和6个评定参数。
了解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有关规定。
把握表面粗糙度标注的意义及用比较法判定被测表面粗糙度的合格性。
第六单元转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2学时)介绍转动轴承的公差品级及其选用、轴承内外径公差的特点和轴颈及外壳孔公差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差配合》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公差配合
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52
参考书:
一、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应了解国家标准中有关公差、配合等方面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熟悉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掌握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及代号的标注和识读;了解形位公差的基本内容,理解形位公差代号的含义,掌握形位公差代号的标注方法;了解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及基本的检测方法,掌握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的注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一. 互换性概述
二. 几何量的误差
三. 公差标准和标准化
四. 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教学要求】
1.了解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互换性的应用;
2.掌握互换性的定义;
3.熟悉互换性的分类和优点。
【教学难点和重点】
互换性的定义
第二章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
【教学内容】
一.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二. 公差与配合标准的主要内容简介
三. 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
【教学要求】
1. 了解尺寸和配合的各种定义,新国标的基本框架、公差带的两大系列等;
2. 掌握基本公式的用法,三大类配合,基准制等重点内容;
3. 熟悉应用基本公式计算间隙、过盈和正确查尺寸公差表。
【教学难点和重点】
三大类配合、基准制、基本公式的应用
第三章形状和位置公差
【教学内容】
一. 形状公差和形状误差
二. 位置公差和位置误差
三.形状或位置公差
四. 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相关性要求
【教学要求】
1. 形位公差国家标准,掌握各重要定义,各形位公差项目的符号。
熟练应用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2.了解定向、定位和跳动公差的定义和标注,掌握位置公差带的实质,熟悉应用跳动公差来代替其它位置公差项目。
【教学难点和重点】
形位公差的标注,公差带的实质
第四章表面粗糙度
【教学内容】
一. 表面粗糙度概述
二.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三. 表面粗糙度符号和代号及其注法
四.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与检测
【教学要求】
1.了解取样长度、评定长度、基准中线、间距参数在国标中的地位;
2.掌握主参数的定义和标注及系列参数值;
3.熟练应用基本符号进行标注
【教学难点和重点】
熟练应用基本符号进行表面粗糙度标注
第五章量规设计基础
【教学内容】
一. 光滑极限量规概述
二.工作量规的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光滑极限量规的基本形状和应用目的;
2.掌握工作量规公差带的计算;
3.熟练应用光滑极限量规测量工件的合格与否。
【教学难点和重点】
工作量规的通规公差带
三、学时分配
根据点检班培训计划要求,本课程按52学时组织教学。
具体课时安排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