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ppt课件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61b6a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a.png)
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01
传播途径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食 物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等。
02
易感人群
不同传染病的易感人群不同,但普遍易感人群包 括儿童、老年人、孕妇及免疫力低下者等。
危害与影响
危害
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危害 ,如导致患者死亡、残疾,引发社会恐慌,影响 社会稳定等。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 02 ,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学生和家长的防范
意识。
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 03 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等。
建立监测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疫情
01 学校和社区应建立传染病监测报告制度,指定专 人负责收集、整理和上报疫情信息。
02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或疫情,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 告,并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隔离治疗等工作 。
强调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 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预防传 染病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 要措施。
预防传染病不仅可以减少疾病 的发生和传播,还可以降低医 疗负担和社会成本,提高人群 健康水平。
预防传染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 努力,包括政府、医疗机构、 社区、家庭和个人等各方面的 参与。
风险。
提倡师生和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 方式,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充足 睡眠、均衡饮食等,提高身体免
疫力。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本次课件内容
介绍了传染病的定义、分类、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等基础知识。
详细阐述了多种常见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 知识。
强调了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提出了多项有效的预防措施,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 、免疫接种、避免接触传染源等。
传染病及其预防图文ppt课件
![传染病及其预防图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20e09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a.png)
、麻疹等。
了解疫苗知识
了解疫苗的作用、接种时间和可能 的副作用,以做出明智的接种决策 。
免疫策略调整
针对不断变化的传染病形势,及时 调整免疫策略,如加强针接种等。
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工作
01
02
03
室内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 于降低病毒在空气中的浓 度。
定期清洁消毒
对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和 公共区域进行定期清洁和 消毒,特别是门把手、电 梯按钮等高频接触区域。
倡导个人卫生习惯
02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在预防传染病中的重要性,如勤洗手、戴口
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鼓励公众参与防控
03
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如配合流调、接种疫苗等,
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传染病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详细阐述了传染病的概念,根据其传播途径和病原体特点进行分 类,并总结了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预防措施:接种疫苗、避免不洁注射和输血、注意个人 卫生和饮食卫生等
结核病
01
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
02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03
症状: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盗汗等
04
预防措施:接种卡介苗、注意室内通风、 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等
其他常见传染病
麻疹
发热、咳嗽、流鼻涕、 眼结膜炎、皮肤斑丘疹 等,预防措施为接种疫
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主要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血液 传播、母婴传播等。
易感人群
老人、儿童、孕妇及免疫力低下人群 更易感染。
全球与中国传染病现状
全球现状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传染病频发,如流感、艾滋病、疟疾等,给人类健康带来 严重威胁。
了解疫苗知识
了解疫苗的作用、接种时间和可能 的副作用,以做出明智的接种决策 。
免疫策略调整
针对不断变化的传染病形势,及时 调整免疫策略,如加强针接种等。
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工作
01
02
03
室内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 于降低病毒在空气中的浓 度。
定期清洁消毒
对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和 公共区域进行定期清洁和 消毒,特别是门把手、电 梯按钮等高频接触区域。
倡导个人卫生习惯
02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在预防传染病中的重要性,如勤洗手、戴口
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鼓励公众参与防控
03
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如配合流调、接种疫苗等,
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传染病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详细阐述了传染病的概念,根据其传播途径和病原体特点进行分 类,并总结了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预防措施:接种疫苗、避免不洁注射和输血、注意个人 卫生和饮食卫生等
结核病
01
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
02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03
症状: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盗汗等
04
预防措施:接种卡介苗、注意室内通风、 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等
其他常见传染病
麻疹
发热、咳嗽、流鼻涕、 眼结膜炎、皮肤斑丘疹 等,预防措施为接种疫
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主要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血液 传播、母婴传播等。
易感人群
老人、儿童、孕妇及免疫力低下人群 更易感染。
全球与中国传染病现状
全球现状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传染病频发,如流感、艾滋病、疟疾等,给人类健康带来 严重威胁。
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PPT课件【29页】
![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PPT课件【29页】](https://img.taocdn.com/s3/m/c52df4e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16.png)
返回
17
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易患病。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 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返回
18
预防措施 :
手足口病
勤洗手、勤通风、多喝开水、多运动、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 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19
猩红热
猩红热潜伏期为2-5天。猩红热全年均可发病,但 以冬春为高峰。各地均有发生。
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返回
12
流行性腮腺炎
易感人群: 多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
后可获终生免疫。
返回
13
流行性腮腺炎
预防措施: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
返回
14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 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 主要症状 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 返回首页 15
病例管理
密切接触者 医学观察
加强晨检, 落实预防措
施
加强消毒隔 离措施
•按规定隔离,避 •观察有无特征性 免与其他儿童接 症状或类似症状 触
•定期开窗通风保 持空气流通
•家庭开窗通风,保持空 气新鲜和阳光充足,勤 晒衣被,尽量避免去公 共场所
27
28
0
每年五月份都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内最易出现和流行的传染病有四 种:手足口病、水痘、猩红热和腮腺炎。如果不讲究个人卫生,加上室内通风空气不够 流畅,很容易发生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1
危 害: 一旦患上传染性疾病,自确诊之日
起,隔离两周(14天含周末),任何情况下都不 能提前到校。按照规定,同一班级内连续出现2人 以上全班停课。
夏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课件(共29张PPT).ppt
![夏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课件(共29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369cdeb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7.png)
contents
目录
01
手足口病
02
腹泻
预防夏秋季传染病要点
手足口病
夏季气温升高蚊虫会增多,因此一些以蚊虫为传播媒介的传染病较多发。其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 乙脑炎、细菌性痢疾、霍乱、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细菌性肠炎等。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
登革热的症状
• 发热 • 眼痛 • 头痛
• 肌肉和骨关节酸痛 •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 皮疹
登革热
病毒在蚊子 体内大量增殖 蚊子叮咬健康人
健康人
白纹伊蚊
传播 途径
带病毒蚊子终身带病毒至死
起病急,高热,伴有头晕头痛,眼 眶、痛、骨关节肌肉痛皮疹等症状
开始生病
人感染病毒后,一般3到 14天发病,通常是5-8天
4 对难于清除的非饮用水容器积水,可投洒废机油类或缓释杀虫剂。
5
做好个人防护。出现疫情时,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或在皮肤上涂防蚊药。白天、
晚上睡觉应挂蚊帐、点蚊香,防止被蚊虫叮咬传染。
预防夏秋季传染病要点
夏季气温升高蚊虫会增多,因此一些以蚊虫为传播媒介的传染病较多发。其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 乙脑炎、细菌性痢疾、霍乱、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细菌性肠炎等。
小学,冬季和初夏高发。
发热
咽颊炎
皮疹
草莓舌
以发烧、咽颊炎、典型的皮疹、杨梅舌为主要症状。
特征:
特征之一:
前驱期或发疹初期,舌质淡红,其上被覆灰白色苔, 边缘红肿明显,突出于舌面上,形成“杨梅”样舌。
特征之二:
在出疹期,在皮肤褶皱处,如膝窝,皮疹密集成线 压之不退,称为帕氏线。
预防控制措施:
《预防传染病》PPT优秀课件
![《预防传染病》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9c460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9.png)
播。人群普遍易感,但不同型肝炎的易感人群有所不同。
03
预防和治疗措施
预防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措施包括接种疫苗、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不洁注
射和输血等。治疗病毒性肝炎主要采用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同时要
注意休息和营养支持。
结核病
结核病的定义和症状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发热等 症状。
季节性趋势
部分传染病具有季节性特 点,如流感等呼吸道传染 病在冬季高发。
新发和再发趋势
由于生态环境变化、病原 体变异等原因,新的传染 病不断出现,旧的传染病 也可能再次爆发。
02 传染病的传播途 径与预防措施
传播途径
水传播
病原体在水中繁殖或通过污染 的水源传播,如霍乱、痢疾等。
接触传播
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如性病、疥疮等。
尽量避免与患有传染病的人接触, 如有必要接触时应做好防护措施, 如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等。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锻炼 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
抵抗病毒的能力。
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勤洗手
不随地吐痰
学生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饭前便 后、接触公共物品后要及时洗手,用流动水 和肥皂彻底清洗双手。
性传播疾病是通过性行为传播的疾病,包括梅毒、淋病、尖锐湿疣、艾滋病等,主要表现为生殖器部位的症状如瘙痒、疼 痛、分泌物异常等。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人群中有性行为者均可能感染。
预防和治疗措施 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有效措施包括避免不洁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注意个人卫生等。治疗性传播疾病 主要采用抗菌药物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和营养支持。对于艾滋病等严重疾病,需要长期 治疗和监测。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ppt课件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e93df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b.png)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迅速启 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流程进行处 置。
现场处置技巧和经验分享现来自处置技巧快速评估现场情况,制定现场处置 方案;合理调配资源,确保现场处 置有序进行;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 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经验分享
及时总结现场处置经验,分享给其 他相关部门和人员,提高整体应对 能力。
后期总结评估与改进方向
鼠疫
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烈 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鼠蚤 传播。
03
常见病毒性传染病及预防
流行性感冒防控策略
疫苗接种
推荐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 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感染 风险。
及时就医
如有流感症状,应佩戴口 罩并及时就医,遵医嘱治 疗。
良好卫生习惯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 手,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病毒性肝炎分类与治疗原则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 效的手段之一,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提 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降低传染病的发
病率和死亡率。
通过加强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 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可以有效减少传 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采取及时有效 的控制措施可以迅速控制疫情,减少 疫情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02
常见细菌性传染病及预防
正确佩戴方法
将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确保密合性,避免用手触摸口罩外面,佩戴前后 要洗手。
手套、隔离衣等个人防护用品介绍
手套
一次性医用手套或橡胶手套,防 止直接接触传染源。
隔离衣
一次性隔离衣或防护服,用于隔 离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
其他防护用品
护目镜、面罩等,根据实际需要 选择。
消毒剂种类和使用注意事项
感染途径
通过输血、注射、蚊虫叮咬等方式进入血液,如疟原虫、 弓形虫等。
现场处置技巧和经验分享现来自处置技巧快速评估现场情况,制定现场处置 方案;合理调配资源,确保现场处 置有序进行;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 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经验分享
及时总结现场处置经验,分享给其 他相关部门和人员,提高整体应对 能力。
后期总结评估与改进方向
鼠疫
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烈 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鼠蚤 传播。
03
常见病毒性传染病及预防
流行性感冒防控策略
疫苗接种
推荐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 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感染 风险。
及时就医
如有流感症状,应佩戴口 罩并及时就医,遵医嘱治 疗。
良好卫生习惯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 手,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病毒性肝炎分类与治疗原则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 效的手段之一,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提 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降低传染病的发
病率和死亡率。
通过加强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 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可以有效减少传 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采取及时有效 的控制措施可以迅速控制疫情,减少 疫情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02
常见细菌性传染病及预防
正确佩戴方法
将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确保密合性,避免用手触摸口罩外面,佩戴前后 要洗手。
手套、隔离衣等个人防护用品介绍
手套
一次性医用手套或橡胶手套,防 止直接接触传染源。
隔离衣
一次性隔离衣或防护服,用于隔 离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
其他防护用品
护目镜、面罩等,根据实际需要 选择。
消毒剂种类和使用注意事项
感染途径
通过输血、注射、蚊虫叮咬等方式进入血液,如疟原虫、 弓形虫等。
传染病防治法课件ppt共48张
![传染病防治法课件ppt共48张](https://img.taocdn.com/s3/m/0a8689a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6.png)
现和控制传染源。
医疗救治
规范医疗救治行为,提高传染 病诊断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
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监督管理
明确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 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 理,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法律责任
明确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律 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 力度,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防治法实施意义
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外来性
指国内或地区内原来不存在,而从国外或外地通过外来人口或物品传 入的传染病,如艾滋病等。
传染病防治原则
管理传染源
对传染源的控制和管理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包括对患者的隔离、治疗和管理,以及对动物传染源的管 理。
切断传播途径
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消毒、杀 虫、灭鼠等,以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
开展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
组织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 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传染 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医疗机构职责与义务
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 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及时报告疫情并采取措施
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医疗机构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按照 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低传染病传播风险。
个人防护
倡导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
配备和使用。
控制措施
疫情监测与报告
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和报告制 度,及时发现和处置传染病疫
情。
隔离治疗
对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 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消毒处理
对疫点、疫区进行彻底消毒处 理,杀灭病原体。
限制或停止集聚活动
医疗救治
规范医疗救治行为,提高传染 病诊断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
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监督管理
明确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 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 理,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法律责任
明确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律 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 力度,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防治法实施意义
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外来性
指国内或地区内原来不存在,而从国外或外地通过外来人口或物品传 入的传染病,如艾滋病等。
传染病防治原则
管理传染源
对传染源的控制和管理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包括对患者的隔离、治疗和管理,以及对动物传染源的管 理。
切断传播途径
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消毒、杀 虫、灭鼠等,以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
开展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
组织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 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传染 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医疗机构职责与义务
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 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及时报告疫情并采取措施
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医疗机构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按照 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低传染病传播风险。
个人防护
倡导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
配备和使用。
控制措施
疫情监测与报告
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和报告制 度,及时发现和处置传染病疫
情。
隔离治疗
对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 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消毒处理
对疫点、疫区进行彻底消毒处 理,杀灭病原体。
限制或停止集聚活动
常见传染病及防控PPT课件
![常见传染病及防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6d29a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b.png)
鼓励公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 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提 高身体免疫力。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
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学生的自 我保健意识。
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
建立健全疫情监测网络
通过医疗机构、实验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疫 情。
痢疾
总结词
由细菌引起,症状包括腹泻、腹痛、 发热和恶心。
详细描述
痢疾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消化道传染 病,其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和 恶心等。细菌会影响人体的消化系统 ,导致腹泻和腹痛等症状。
03
传染病防控措施
提高公众卫生意识
定期开展卫生宣传活动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 网络等,向公众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 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详细描述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其症状 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流鼻涕、头痛、肌肉疼痛和疲劳等。流感病毒会影 响人体的免疫系统,使身体虚弱,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麻疹
总结词
由麻疹病毒引起,症状包括发热、咳 嗽、流鼻涕、红眼、口腔溃疡和皮疹。
详细描述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其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鼻涕、红 眼、口腔溃疡和皮疹等。麻疹病毒会 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身体虚弱, 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详细描述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 播的一类疾病。这些病原体可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寄生虫、真菌等。
传染病的特点与传播途径
总结词
传染病的特点包括流行性、传染性、季节性、地方性和周期性。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水或食物传播、接 触传播和生物媒介传播。
春季传染病防控ppt课件
![春季传染病防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a511e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4.png)
学校春季传染病防控案例
案例一
某小学流感爆发防控
案例二
某中学水痘疫情控制
案例三
校园环境卫生改进计划
案例四
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推广
社区春季传染病防控案例
案例一
社区居民甲型流感预防宣传活动
案例二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流感疫苗接种计划
案例三
社区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案例四
社区居民健康知识培训
企业春季传染病防控案例
案例一
未接种相关疫苗的人群 也容易感染春季传染病
。
02 春季传染病防控措施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防控春季传染病的重 要手段,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增能 人体免疫力,有效预防传染病的
产生。
根据国家免疫计划,儿童应依照 规定接种疫苗,家长应积极配合 ,确保孩子接种到所需的疫苗。
除了儿童,老年人、身体虚弱者 等人群也应根据自身情况接种相
等。
水痘
由水痘病毒引起,症状包括发 热、头痛、咳嗽、乏力等,皮
肤出现水疱。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症状包括发 热、咳嗽、流鼻涕、眼结膜炎 等,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风疹
由风疹病毒引起,症状包括发 热、咳嗽、喉咙痛、耳后淋巴
结肿大等。
春季传染病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
食物传播
如流感、麻疹等病毒可通过飞沫、气 溶胶等传播。
如肠道传染病可通过污染食物传播。
接触传播
如水痘、手足口病等病毒可通过直接 接触患者皮肤或间接接触污染物传播 。
春季传染病易感人群
儿童
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 发育,儿童对传染病较
为敏锐。
老年人
由于免疫系统衰退,老 年人对传染病也较为敏
锐。
《预防传染病》PPT课件
![《预防传染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41c46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3.png)
传染源:粪便内含蛔虫受精卵的人
讲授新课
1.随人粪便排出的蛔虫卵
3.食入虫卵
4.幼虫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2.不洗手或生吃没洗干净的瓜果
5.虫卵随粪便排出
讲授新课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部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病。症状:感到全身不适、倦怠,咳嗽、有时痰中带有血或咯血,下午有低热、面颊潮红。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尘埃传播
传染病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讲授新课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许多的致病生物,凡是能引起人和动物患病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等,都是病原体。
病毒
细菌
蛔虫
讲授新课
1.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染病患者
病原体携带者
被感染的动物
讲授新课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急性结膜炎是由外来的致病病菌引起的,是能传染的。
近视眼是由患者自身的眼球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是不会传染的。
讲授新课
疾病名称
是否为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麻疹
贫血
肺结核
龋齿
流行性乙型脑炎
是
是
否
是
否
是
你能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吗?
讲授新课
传染病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第2节 预防传染病
- .
第13章 健康地生活
近年来流感肆虐,造成多人死亡,墨西哥卫生部部长曾表示:“甲型H1N1这种病毒从猪身上而来,人也会被感染上,‘猪流感’会造成一系列呼吸道疾病。”
导入新课
1.说明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2.能够说出传染病的特征及其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3.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传染病。
讲授新课
1.随人粪便排出的蛔虫卵
3.食入虫卵
4.幼虫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2.不洗手或生吃没洗干净的瓜果
5.虫卵随粪便排出
讲授新课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部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病。症状:感到全身不适、倦怠,咳嗽、有时痰中带有血或咯血,下午有低热、面颊潮红。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尘埃传播
传染病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讲授新课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许多的致病生物,凡是能引起人和动物患病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等,都是病原体。
病毒
细菌
蛔虫
讲授新课
1.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染病患者
病原体携带者
被感染的动物
讲授新课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急性结膜炎是由外来的致病病菌引起的,是能传染的。
近视眼是由患者自身的眼球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是不会传染的。
讲授新课
疾病名称
是否为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麻疹
贫血
肺结核
龋齿
流行性乙型脑炎
是
是
否
是
否
是
你能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吗?
讲授新课
传染病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第2节 预防传染病
- .
第13章 健康地生活
近年来流感肆虐,造成多人死亡,墨西哥卫生部部长曾表示:“甲型H1N1这种病毒从猪身上而来,人也会被感染上,‘猪流感’会造成一系列呼吸道疾病。”
导入新课
1.说明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2.能够说出传染病的特征及其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3.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传染病。
传染病及其预防完整版PPT课件
![传染病及其预防完整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46b2c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0.png)
进行追踪和隔离观察。
加强个人防护
推广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 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
切断传播途径
消毒与清洁
对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进行定期消毒和清洁,降低病毒传播风 险。
减少人员聚集
限制大型聚集活动,降低人员密度,减少病毒传播机会。
加强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降低病毒浓度,减少感染风险。
加强学生健康管理
定期开展学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对患有传染病的学生进行及时隔离和 治疗。
提高师生防控意识
通过课堂教育、宣传栏、校园广播等 多种途径,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 高师生防控意识。
保持校园环境清洁
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 进行清洁和消毒,减少病原体传播的 机会。
社区预防措施
加强社区卫生管理
预防
治疗
避免不洁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不共用 注射器;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等。
采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提高患者 免疫力和减少病毒载量。同时关注患者心理 健康和社会支持。
05
学校与社区在传染病预防中的作用
学校预防措施
建立健全的传染病防控机制
学校应制定完善的传染病防控预案, 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防控措施的有 效实施。
手、戴口罩等。
对症治疗,如使用解热 镇痛药、止咳药等,同 时注意休息和补充水分。
肺结核
01
症状
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 发热等。
02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03
04
预防
接种卡介苗,避免与结核病患 者密切接触,注意室内通风。
治疗
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遵循 “早期、联合、适量、规律、
全程”的治疗原则。
加强个人防护
推广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 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
切断传播途径
消毒与清洁
对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进行定期消毒和清洁,降低病毒传播风 险。
减少人员聚集
限制大型聚集活动,降低人员密度,减少病毒传播机会。
加强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降低病毒浓度,减少感染风险。
加强学生健康管理
定期开展学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对患有传染病的学生进行及时隔离和 治疗。
提高师生防控意识
通过课堂教育、宣传栏、校园广播等 多种途径,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 高师生防控意识。
保持校园环境清洁
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 进行清洁和消毒,减少病原体传播的 机会。
社区预防措施
加强社区卫生管理
预防
治疗
避免不洁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不共用 注射器;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等。
采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提高患者 免疫力和减少病毒载量。同时关注患者心理 健康和社会支持。
05
学校与社区在传染病预防中的作用
学校预防措施
建立健全的传染病防控机制
学校应制定完善的传染病防控预案, 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防控措施的有 效实施。
手、戴口罩等。
对症治疗,如使用解热 镇痛药、止咳药等,同 时注意休息和补充水分。
肺结核
01
症状
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 发热等。
02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03
04
预防
接种卡介苗,避免与结核病患 者密切接触,注意室内通风。
治疗
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遵循 “早期、联合、适量、规律、
全程”的治疗原则。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3c01c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0.png)
某地区成功防治了一种传染病, 有效控制了疫情的传播。
案例分析
该地区采取了科学有效的防控措 施,包括隔离治疗、追踪接触者、
加强卫生宣传等。
案例总结
该案例表明,只要采取科学有效 的措施,就能够有效控制传染病
的传播。
传染病防治的国际合作案例
案例概述
多个国家共同合作,成功防治了一种全球性传染 病。
案例分析
总结词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主要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 戊型。
VS
详细描述
肝炎病毒通过血液、体液和母婴传播。症 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 疸和肝区疼痛。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 避免不洁注射和输血、注意个人卫生和避 免与患者接触。
艾滋病
总结词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
02 常见传染病类型
流行性感冒
总结词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 有高度传染性。
详细描述
流感通过飞沫传播,通常在冬季和春季高发。症状包括发热 、咳嗽、喉咙痛、流鼻涕、头痛、肌肉疼痛和疲劳。预防措 施包括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和避免去人群 密集场所。
病毒性肝炎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总结词:传播途径
详细描述: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血液 传播和母婴传播。了解和掌握这些传播途径,有助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传染病的影响与危害
总结词
影响与危害
详细描述
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它不仅导致大量病例和死亡,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心理造成严 重影响。此外,传染病的传播还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和不稳定。因此,防治传染病对于维护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具 有重要意义。
案例分析
该地区采取了科学有效的防控措 施,包括隔离治疗、追踪接触者、
加强卫生宣传等。
案例总结
该案例表明,只要采取科学有效 的措施,就能够有效控制传染病
的传播。
传染病防治的国际合作案例
案例概述
多个国家共同合作,成功防治了一种全球性传染 病。
案例分析
总结词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主要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 戊型。
VS
详细描述
肝炎病毒通过血液、体液和母婴传播。症 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 疸和肝区疼痛。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 避免不洁注射和输血、注意个人卫生和避 免与患者接触。
艾滋病
总结词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
02 常见传染病类型
流行性感冒
总结词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 有高度传染性。
详细描述
流感通过飞沫传播,通常在冬季和春季高发。症状包括发热 、咳嗽、喉咙痛、流鼻涕、头痛、肌肉疼痛和疲劳。预防措 施包括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和避免去人群 密集场所。
病毒性肝炎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总结词:传播途径
详细描述: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血液 传播和母婴传播。了解和掌握这些传播途径,有助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传染病的影响与危害
总结词
影响与危害
详细描述
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它不仅导致大量病例和死亡,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心理造成严 重影响。此外,传染病的传播还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和不稳定。因此,防治传染病对于维护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具 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卫生
班级和活动室要坚持开窗通风;使用湿式清扫方法打扫卫生;
室内外每天小扫一次,每周大扫一次每日入园、离园时,要进行卫 生打扫,湿扫、湿抹;
餐(饮)具每次用后清洗及煮沸消毒 ;儿童一人两巾,每日清洗煮 沸消毒或阳光暴晒;每日一人一床一被,2周一次清洗晾晒。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工作
个人卫生
对新生要进行入园前的体格检查,健康者方可入园; 建立儿童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 加强健康教育,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宣传教育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工作
做好每日晨午检和全日观察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 做好园内环境卫生、日常卫生和消毒工作。 儿童缺勤要追查,因病缺勤要登记。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工作
怕光、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浆液性; 结膜肿胀,弥漫性眼结膜充血,继而发生结膜下出血; 初期为单眼,很快累及另一只眼; 本病具有自限性,多于7~10日恢复。
传染病防控要点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
预防 控制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工作
严格执行各项卫生管理制度
托幼机构工作人员、食堂人员取得合格健康证明方可上 岗;
向外出疹,先从耳后、脸面、上身、下身、四肢再至手、手 心; 恢复期:皮疹出齐后,按出疹顺序逐渐开始消退。
疱疹性咽峡炎
定义与流行病学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 疱疹溃疡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2008年纳入手足口病管理。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 散发或流行;
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 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
防飞沫:带有病菌和病毒的飞沫很容易进入血循环,使人得 病。
干部、手心、足心不出疹; 2~3日后皮疹消退,一般不遗留色素沉着。
划 痕 实 验
麻疹
定义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 传染性很强,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麻 疹粘膜斑(科氏斑)及全身皮肤出现斑丘疹为特征。
属于国家规定的法定乙类传染病。
麻疹
流行病学
春夏季儿童常见传染病 的预防
春夏季常见的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甲型肝炎、感染性腹泻等; 呼吸道传染病:水痘、风疹、麻疹、疱疹性咽峡炎、
乙脑、流脑、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 直接接触传播传染病:疥疮、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传染性疣等。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定义: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多发生于5岁以内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 部位的皮疹、溃疡;
好发季节:春夏和夏秋 传染性: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手足口病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2~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突然发病;
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可有发热,1~2天内手、脚、肛 周和口腔内出现疱疹;
疱疹最初为米粒大小的红疹,很快在红疹的顶部形成小水 疱;
风疹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主要)、间接传播 易感人群:多见于1~5岁儿童 好发季节:冬春季 传染性:出疹前后的病人传染性最强
风疹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2~19天,常以低热、全身不适及皮疹起病,可伴 有咽痛、轻咳和流涕;
浅表淋巴结多有肿大且伴有轻度触痛; 皮疹于发热后很快出现,呈充血性斑丘疹,多见于面部和躯
疡。
疱疹性咽峡炎
猩红热
流行病学
定义:流行病学本病全年可发病,但以冬春为高峰,主要多 见于5~15岁儿童。
好发季节:全年可发病,但以冬春为高峰 易感人群:多见于5~15岁儿童。 传播方式:空气飞沫传播
猩红热
临床表现
以高热、咽峡炎、多伴扁桃体肿大,杨梅舌、全身“酒汉” 样皮疹(皮疹24小时内迅速出齐,全身弥漫性针尖大小的 猩红色皮疹、 触之如粗砂纸状或天冷时的鸡皮样疹,皮肤 间潮红,用手压可暂时转白)、疹后皮肤脱屑。
可自然痊愈,病程约7~10天。
水痘
临床表现
典型水痘:皮疹出现前24h可呈现前驱症状,如轻、中度发 热,不适,厌食等,幼儿常无前驱期 皮疹特点: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 同时能看到几个时期的疹子。 皮疹分布:向心性,躯干为主 粘膜皮疹:口腔、结膜、生殖器处,易破溃形成浅溃疡
少数人病后可有变态反应性心、肾并发症。 需与药物性猩红热疹相鉴别
猩红热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传染源:患者及隐性感染病毒的携带者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飞沫、唾液污染食具和玩具等 易感人群: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 好发季节:冬末春初 好发场所:托幼机构和学校 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好发季节:春秋季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多见于6个月~5岁小儿 传染性: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内均具有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0天(6~18天),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前驱期:一般为3~4天,表现为中度以上发热、咳漱,流涕、
流泪、咽部充血等症状;发疹前24~48 h 出现科氏斑; 出疹期: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出疹顺序至上而下,由内
流行性腮腺炎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4~25天,平均18天; 腮腺肿大是首发体征。可同时伴有或仅有颌下腺肿大; 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
缘不清,有疼痛及触痛; 肿痛在3~5天达高峰,1周
左右消退,持续7~10天。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24h,最短14h甚或1~2h; 突然发病,眼内出现异物感或烧灼感及痒感后,眼部疼痛、
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主要侵袭1~7岁儿童; 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疱疹性咽峡炎
临床表现
高热(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 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 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咽弓上出现少数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
绕以红晕,但无出血点,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 腭,扁桃体,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
班级和活动室要坚持开窗通风;使用湿式清扫方法打扫卫生;
室内外每天小扫一次,每周大扫一次每日入园、离园时,要进行卫 生打扫,湿扫、湿抹;
餐(饮)具每次用后清洗及煮沸消毒 ;儿童一人两巾,每日清洗煮 沸消毒或阳光暴晒;每日一人一床一被,2周一次清洗晾晒。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工作
个人卫生
对新生要进行入园前的体格检查,健康者方可入园; 建立儿童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 加强健康教育,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宣传教育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工作
做好每日晨午检和全日观察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 做好园内环境卫生、日常卫生和消毒工作。 儿童缺勤要追查,因病缺勤要登记。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工作
怕光、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浆液性; 结膜肿胀,弥漫性眼结膜充血,继而发生结膜下出血; 初期为单眼,很快累及另一只眼; 本病具有自限性,多于7~10日恢复。
传染病防控要点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
预防 控制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工作
严格执行各项卫生管理制度
托幼机构工作人员、食堂人员取得合格健康证明方可上 岗;
向外出疹,先从耳后、脸面、上身、下身、四肢再至手、手 心; 恢复期:皮疹出齐后,按出疹顺序逐渐开始消退。
疱疹性咽峡炎
定义与流行病学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 疱疹溃疡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2008年纳入手足口病管理。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 散发或流行;
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 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
防飞沫:带有病菌和病毒的飞沫很容易进入血循环,使人得 病。
干部、手心、足心不出疹; 2~3日后皮疹消退,一般不遗留色素沉着。
划 痕 实 验
麻疹
定义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 传染性很强,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麻 疹粘膜斑(科氏斑)及全身皮肤出现斑丘疹为特征。
属于国家规定的法定乙类传染病。
麻疹
流行病学
春夏季儿童常见传染病 的预防
春夏季常见的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甲型肝炎、感染性腹泻等; 呼吸道传染病:水痘、风疹、麻疹、疱疹性咽峡炎、
乙脑、流脑、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 直接接触传播传染病:疥疮、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传染性疣等。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定义: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多发生于5岁以内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 部位的皮疹、溃疡;
好发季节:春夏和夏秋 传染性: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手足口病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2~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突然发病;
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可有发热,1~2天内手、脚、肛 周和口腔内出现疱疹;
疱疹最初为米粒大小的红疹,很快在红疹的顶部形成小水 疱;
风疹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主要)、间接传播 易感人群:多见于1~5岁儿童 好发季节:冬春季 传染性:出疹前后的病人传染性最强
风疹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2~19天,常以低热、全身不适及皮疹起病,可伴 有咽痛、轻咳和流涕;
浅表淋巴结多有肿大且伴有轻度触痛; 皮疹于发热后很快出现,呈充血性斑丘疹,多见于面部和躯
疡。
疱疹性咽峡炎
猩红热
流行病学
定义:流行病学本病全年可发病,但以冬春为高峰,主要多 见于5~15岁儿童。
好发季节:全年可发病,但以冬春为高峰 易感人群:多见于5~15岁儿童。 传播方式:空气飞沫传播
猩红热
临床表现
以高热、咽峡炎、多伴扁桃体肿大,杨梅舌、全身“酒汉” 样皮疹(皮疹24小时内迅速出齐,全身弥漫性针尖大小的 猩红色皮疹、 触之如粗砂纸状或天冷时的鸡皮样疹,皮肤 间潮红,用手压可暂时转白)、疹后皮肤脱屑。
可自然痊愈,病程约7~10天。
水痘
临床表现
典型水痘:皮疹出现前24h可呈现前驱症状,如轻、中度发 热,不适,厌食等,幼儿常无前驱期 皮疹特点: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 同时能看到几个时期的疹子。 皮疹分布:向心性,躯干为主 粘膜皮疹:口腔、结膜、生殖器处,易破溃形成浅溃疡
少数人病后可有变态反应性心、肾并发症。 需与药物性猩红热疹相鉴别
猩红热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传染源:患者及隐性感染病毒的携带者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飞沫、唾液污染食具和玩具等 易感人群: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 好发季节:冬末春初 好发场所:托幼机构和学校 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好发季节:春秋季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多见于6个月~5岁小儿 传染性: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内均具有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0天(6~18天),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前驱期:一般为3~4天,表现为中度以上发热、咳漱,流涕、
流泪、咽部充血等症状;发疹前24~48 h 出现科氏斑; 出疹期: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出疹顺序至上而下,由内
流行性腮腺炎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4~25天,平均18天; 腮腺肿大是首发体征。可同时伴有或仅有颌下腺肿大; 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
缘不清,有疼痛及触痛; 肿痛在3~5天达高峰,1周
左右消退,持续7~10天。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24h,最短14h甚或1~2h; 突然发病,眼内出现异物感或烧灼感及痒感后,眼部疼痛、
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主要侵袭1~7岁儿童; 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疱疹性咽峡炎
临床表现
高热(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 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 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咽弓上出现少数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
绕以红晕,但无出血点,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 腭,扁桃体,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