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领航】2014高考生物一轮 课时规范训练:选修1-1(含2013模拟及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

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

高考热点集训(6)——遗传分子基础有关的计算1.细胞内某一DNA片段中有30%的碱基为A,则该片段中()A.G的含量为30%B.U的含量为30%C.嘌呤含量为50% D.嘧啶含量为40%解析:根据DNA双螺旋结构中A=T、C=G可知,嘌呤之和等于嘧啶之和。

其他碱基的含量分别为:T=A=30%,C=G=[1-(30%+30%)]/2=20%。

答案:C2.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24%是胞嘧啶,则与H 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胞嘧啶分别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A.26%、22% B.24%、28%C.14%、11% D.11%、14%解析:由题干可获取的主要信息有:①DNA双链中G=C=23%,②H链中A占28%,C占24%。

解答本题首先求出各类碱基占全部碱基的比例,然后利用关系式A1%+A2%2=A%计算并做出判断。

由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的46%,可知DNA分子中A与T之和占全部碱基的54%,则在DNA分子双链中A=T=27%,G= C=23%,H链中A占28%,C占24%,则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A占2×27%-28%=26%,C占2×23%-24%=22%。

答案:A3.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③两条链中A+T的数量为2n④G的数量为m-n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解析:腺嘌呤碱基数为n,则G的数量为(m/2)-n,DNA分子中氢键数=n×2+[(m/2)-n]×3=(3m/2)-n;两条链中A+T的数量等于整个DNA分子中A+T的碱基数,等于A的两倍(2n)。

答案:D4.(2013·潍坊质检)关于下图所示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限制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连接酶作用于③部位B.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上C.若该DNA分子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n/m(m>2n),则G的个数为(pm/2n)-p D.把该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3/4 解析:限制酶和DNA连接酶都作用于①部位;该DNA的特异性不表现在碱基种类上,因为DNA中的碱基只有4种;把该DNA放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复制两代,子代DNA 都含有15N。

【红对勾】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4(含解析)

【红对勾】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4(含解析)

课时作业14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解析:孟德尔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这样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但需要考虑雌、雄蕊的发育程度,在花蕾期进行去雄,确保实现亲本杂交。

孟德尔依据性状是否稳定地遗传给后代,来判断某表现型个体是否为纯合体。

答案:D2.(2013·泰安模拟)将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另将玉米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显性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

问隐性纯合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B.豌豆和玉米的显、隐性个体的比例都是3 1C.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解析: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所以隐性纯合植株所产生F1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是风媒花,隐性纯合植株上可接受来自纯合显性植株和纯合隐性植株的花粉,从而产生显性性状后代和隐性性状后代。

答案:C3.(2013·温州五校联考)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

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 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解析:根据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 3”可知,玉米的有色籽粒、无色籽粒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应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必修二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2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必修二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2

1.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最多能有() A.9种B.16种C.27种D.64种解析: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自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考虑交叉互换,后代的基因型分别为3×3=9(种)和3×3×3=27(种),题干问最多的情况,即考虑交叉互换。

答案:C2.(2012·石家庄质检)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下表,则双亲的基因型是()A.TTSSC.TtSs×TTSs D.TtSS×TtSs解析:由子代的基因型可知,子代中有Tt无tt且TT∶Tt=1∶1说明双亲中仅有一方含t,另一方不含t即TT×Tt;SS∶Ss∶ss=1∶2∶1,说明双亲为杂合子,即Ss×Ss,所以双亲基因型为TTSs×TtSs。

答案:C3.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减数分裂中,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B.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分别符合基因分离定律时,则这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就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D.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是孟德尔成功的重要原因解析: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其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伴性遗传也遵循分离定律。

答案:D4.(2012·潍坊质检)某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在该植物的自交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3/16 B.1/4C.3/8 D.5/8解析: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16种组合,子代有4种表现型,且每一种表现型中均有一个纯合子(AABB、aaBB、AAbb、aabb),故该植物的自交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16。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4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4

1.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包括( )①培养基配制 ②外植体选取 ③激素的运用 ④消毒 ⑤温度、pH 、光照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⑤解析:材料的选择,环境、营养条件,培养基的配制,激素的比例等都影响植物组织培养。

答案:A2.下图为人工种子培育流程。

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植物叶片――→a 叶组织块――→b 愈伤组织――→c 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d 人工种子――→e 种苗 A .上述过程中脱分化发生在b 步骤,形成愈伤组织,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B .再分化发生在d 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C .b 过程中进行诱变处理后培养,可筛选出抗逆性强的突变体D .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解析:据图可知,b 表示脱分化,c 表示再分化,d 表示包裹人工种皮和人工胚乳。

答案:B3.玫瑰精油的提取过程中,依次用到清水、氯化钠、无水硫酸钠,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A .溶解、萃取、除水B .蒸馏、萃取、除颗粒杂质C .蒸馏、油水分层、除水D .溶解、油水分层、除水 解析:玫瑰精油提取时,用清水进行蒸馏,加入NaCl 使油水混合物分层,加入无水硫酸钠用于除去油层中的水分。

答案:C4.胡萝卜素粗品鉴定过程中,判断标准样品点与萃取样品点的依据是( )A .颜色不一样B .大小不一样C .形状不一样D .层析后的色带点数不一样解析:标准样品为单一色素,层析后只有单一样点,而萃取样品不纯,含有多种色素,会有多个色素点。

答案:D5.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技术)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 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低温复性及适温延伸等几步反应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DNA 得以迅速扩增,其简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PCR 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PCR技术是在实验室中以少量DNA制备大量DNA的技术B.反应中新合成的DNA又可以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C.PCR技术中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指数方式扩增D.应用PCR技术与探针杂交技术可以检测基因突变解析:PCR技术是人工合成DNA的方法,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限时规范特训 专题1 新人教版选修3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限时规范特训 专题1 新人教版选修3

选修3 专题1(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63分)1.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答案:C解析:①是将一个DNA切成互补的两个黏性末端,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发挥作用;DNA聚合酶是在DNA复制时发挥作用的(④是DNA复制);DNA连接酶是将两个DNA片段连接在一起(②);解旋酶是将DNA分子双链解成两条互补的单链(③)。

2。

[2013·北京师大附中质量检测]下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细胞内制造“工程菌”的示意图。

已知细菌B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B。

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只是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C. 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就是导入了质粒A的细菌D. 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答案:C解析:将目的基因导入到细菌细胞中常用的方法是Ca2+处理法,基因必须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得以表达,而抗氨苄青霉素基因结构完整,能够表达而使细菌具有对氨苄青霉素的抗性,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存活的是导入了质粒A或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由于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到质粒的抗四环素基因上,破坏了抗四环素基因的完整性,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也没有对四环素的抗性,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不能存活,能存活的是质粒A,故C正确;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产生出人的生长激素。

3.[2013·福州模拟]下图是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示意图.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 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构建重组质粒过程中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B.愈伤组织的分化产生了不同基因型的植株C.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 r)中有该过程所利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位点D.抗虫棉有性生殖后代能保持抗虫性状的稳定遗传答案:A解析:质粒与目的基因结合时需要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用DNA连接酶连接;愈伤组织由相同细胞分裂形成,分化后产生相同基因型的植株;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不能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位点;抗虫棉有性生殖后代可能会发生性状分离,抗虫性状不一定能稳定遗传。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一 第一章 走进细胞含解析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一 第一章 走进细胞含解析

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三倍体"是从个体层次对体细胞染色体数量特征的描述C.“太湖中所有鱼"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结构层次D.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内所进行的循环流动解析:细胞是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最小单位,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正确;“三倍体”是指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B正确;“太湖中所有鱼"有多个物种,C错误;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循环利用,即在生物圈内进行循环流动。

答案:C2.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属于生命系统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D.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完全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解析:细胞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分子、原子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进入到细胞水平。

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而得出的。

答案:B3.(2013·苏、锡、常、镇四市调查)在光学显微镜下鉴定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所属类群,不能作为鉴定依据的结构是()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B.有无核糖体C.有无叶绿体D.有无细胞壁解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是动物细胞无叶绿体和细胞壁;核糖体是所有细胞生物都具有的细胞器。

答案:B4.如图是两类生物体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用纤维素酶处理这两个细胞,都可以获得原生质体B.生物甲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生物乙只能进行有氧呼吸C.甲、乙两细胞中不存在共同的细胞器D.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解析:从结构与形态上看,甲细胞没有细胞核,应该为细菌,其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成分是由糖类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不能仅凭是否含线粒体来判定,如硝化细菌的细胞内没有线粒体但其为需氧型生物,并且含线粒体的细胞也可以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

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必修二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1

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必修二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1

1.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D.“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解析:A、B项所述内容均为实验中存在属于假说内容的事实或实验现象,不属于假说内容。

因受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孟德尔所在时期没有发现染色体结构,因此假说内容不包含遗传因子与同源染色体的位置关系。

答案:C2.(2013·东城区测试)对于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不必具备的条件是()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C.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D.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解析: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实验中豌豆必须具有一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同时亲本必须是纯种,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必须进行有性杂交,该过程中正反交实验都要做,才能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

答案:C3.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基因(E)控制。

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F1的基因型是Ee,表现型为晚熟B.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C.F1自交后得F2,F2的基因型是EE、Ee和ee,其比例为1∶2∶1D.F2的表现型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解析:在数量上,雄配子数量远大于雌配子,但F1自交时产生的两种雄配子数量之比或两种雌配子数量之比为1∶1。

答案:B4.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解析: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不止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的配子类型比为1∶1;通过测交不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但可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是否是纯合子、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选修3 现代生物技术2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选修3 现代生物技术2

1.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解析: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下培养,虽然培养基中不添加植物激素,但由于该幼苗生长旺盛能分泌大量的生长素,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作用于幼苗基部,从而使基部细胞分化出根。

答案:B2.(2013·安徽省级示范校联考一)下图是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甲、乙)融合并培育新植株的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过程①需要将植物组织置于含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溶液中,且溶液中的渗透压应大于细胞液渗透压B.过程②要用聚乙二醇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主要依据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原理C.过程④⑤⑥需要根据生长发育进程更换不同的培养基D.最终得到的植株相对于甲、乙而言发生了染色体数量变异,不具有可育性解析:过程①需要将植物组织置于含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溶液中,且溶液中的渗透压应等于细胞液渗透压,使细胞维持正常形态。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主要依据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过程④⑤⑥需要根据生长发育进程更换不同的培养基,诱导生芽、生根。

最终得到的植株相对于甲、乙而言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由于存在同源染色体,故具有可育性。

答案:C3.(2013·西城质检)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就是为获得细胞分泌蛋白B.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开C.动物细胞培养通常不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D.可以通过细胞培养技术获得完整的动物个体解析:动物细胞的培养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动物细胞,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它无法获得完整动物个体。

在培养之前对材料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开,在培养过程中动物细胞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答案:B4.(2013·南京二模)下列是应用动物细胞工程获取单克隆抗X抗体的具体操作步骤,其中对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①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骨髓瘤细胞②将X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X抗体的B淋巴细胞③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内培养④筛选出能产生抗X抗体的杂交瘤细胞⑤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⑥从小鼠腹水中提取抗体⑦利用促细胞融合因子促使细胞融合A.实验顺序应该是①②⑦⑤④③⑥B.③过程产生多个杂交瘤细胞的过程称为克隆C.⑦过程获得的细胞均可无限增殖D.利用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两次筛选解析:在细胞融合过程中,如果只考虑两两细胞的融合,有骨髓瘤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杂交瘤细胞和杂交瘤细胞的融合,B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融合,其中B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融合不能无限增殖。

高考领航2014高考生物一轮课时规范训练必修二231含2013模拟及解析

高考领航2014高考生物一轮课时规范训练必修二231含2013模拟及解析

1.(2013·济南调研)注射后能使小白鼠患败血症而死亡的是()A.R型肺炎双球菌B.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C.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D.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解析:S型肺炎双球菌可使小白鼠患败血症死亡。

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可在小白鼠体内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

答案:D2.(2013·温州五校联考)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A.3和4B.1、3和4C.2、3和4 D.1、2、3和4解析:2、3、4三支试管内只有R型细菌,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但是发生转化的R型细菌只是一部分,故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存在。

答案:D3.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解析:随着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呈现“S型”曲线。

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随着小鼠免疫系统的破坏,R型细菌数量又开始增加。

答案:B4.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①DNA是遗传物质②RNA是遗传物质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④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⑤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DNA决定的⑥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了R型细菌的细胞A.①④⑤⑥B.②④⑤⑥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解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 R型细菌向S型细菌转化的内因是S型细菌的DNA进入了R型细菌的细胞,并成功表达了某些性状。

答案:A5.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在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A.①、④B.②、④C.①、⑤D.③、⑤解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32P标记的部位是①磷酸基,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不含P;35S标记的是蛋白质的R基团,其他部位不含S。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

1.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 .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B .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C .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D .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解析:①与②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其结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

①与④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通向小肠的神经,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通过神经调节产生,但也可能通过神经调节,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②与④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含有小肠黏膜的化学物质,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

答案:B2.如果某激素主要作用于机体内某器官的细胞,而对机体内其他器官的细胞影响不大,则该激素的特异性强。

下列哪一组激素与靶细胞受体的特异性最弱( )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胰岛素B .促性腺激素和催乳激素C .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D .甲状腺激素和孕激素解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特异性促进垂体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特异性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

催乳激素特异性促进乳腺的发育和泌乳,孕激素特异性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故上述激素与靶细胞受体特异性强。

而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对全身所有活细胞的代谢水平都有调节作用,故它们与靶细胞受体特异性最弱。

答案:C3.(2013·济南模拟)关于人和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激素的本质是蛋白质B .激素的合成场所是高尔基体C .激素在成分上都含有元素C 、H 、OD.激素是由外分泌腺细胞分泌或人工合成的高效能物质解析:激素是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对生物代谢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有机物,其成分都含C、H、O元素,但并非所有激素的本质都是蛋白质。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

1.下列关于体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唾液、尿液等也属于体液B.细胞内液的含量多于细胞外液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之间要进行物质交换解析:唾液、尿液等不属于体液。

答案:A2.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判断序号所表示的成分()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解析:根据题图所示,①由②③④构成,属于细胞外液。

②与④可以相互渗透,④只能向③渗透,③只能向②渗透,则可推知②为血浆,③为淋巴,④为组织液。

组织液与细胞内液可以相互渗透,⑤为细胞内液。

答案:B3.(2013·南昌调研)下面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解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酸碱度、体温与渗透压等,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与系统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的。

答案:B4.下列关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B.温度和pH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代谢活动的C.冬季人体内酶的活性降低,因为冬季温度偏低D.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渗透压、温度和pH这三个指标的相对稳定解析: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在正常范围内有波动;人是恒温动物,冬季人体的温度基本不变,酶的活性也不会变化;内环境的稳态不仅指渗透压、温度和pH这三个指标的相对稳定,而是指内环境的所有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如血糖含量、激素含量等,如果这些成分的含量超出正常范围,也会严重影响人的正常生命活动。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必修一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1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必修一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1

1.研究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

它证明了()A.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D.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脂质解析:易错选C项,尽管C项叙述本身正确,但由题目信息只能确定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脂质。

答案:D2.(2013·青岛二模)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A.人的肝细胞B.蛙的红细胞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D.大肠杆菌细胞解析:大肠杆菌中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磷脂在细胞膜中呈双层排列,因此形成单层膜时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而人的肝细胞、蛙的红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除细胞膜外还有核膜、各种细胞器膜。

答案:D3.据最新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造成色斑的主要原因。

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机构带来了福音。

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A.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B.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D.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内皮素拮抗剂和黑色素细胞膜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

故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答案:C4.细胞膜的表面除含有糖蛋白外,还含有糖类与脂质分子结合而成的糖脂,它们都与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有关。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B.在糖蛋白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加热会出现砖红色C.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大都是运动的D.不同种类的细胞膜上糖脂的种类不同解析: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

双缩脲试剂用于检测蛋白质,颜色反应为紫色。

膜上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运动的。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限时规范特训 专题3 新人教版选修1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限时规范特训 专题3 新人教版选修1

选修1 专题3(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关于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幼嫩组织较成熟组织易培养成功B.给外植体消毒用70%的酒精C.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光照,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之比较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答案:D解析: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之比较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较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二者相当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

2.下表是植物组织培养时,相关激素的使用情况及实验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从表中信息可知,不同激素用量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C.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D.在生长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减弱趋势答案:D解析:如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则有利于细胞的分裂,但细胞不分化,表明在生长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加强趋势,D错误。

3.月季的花药培养过程的难点之一是材料的选择,下列有关材料选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从花药来看,应当选择盛花期的花药B.从花粉来看,应当选择小孢子四分体时期的花粉C.从花蕾来看,应当选择略微开放的花蕾D.从检测花粉的实验方法看,应该用显微镜观察已染色的花粉样品临时装片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花药培养中有关材料的选取方法。

从花药来看,应当选择初花期的花药;从花粉来看,应当选择单核期的花粉;从花蕾来看,应当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

用已染色的花粉样品制作临时装片,才能观察到细胞核的位置,以确定花粉发育的时期。

4.下列对胡萝卜素提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在把新鲜的胡萝卜切成米粒大小的颗粒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烘干效果越好B.在萃取过程中,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C.在浓缩干燥前,没有必要进行过滤D.将滤液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要收集蒸发出去的液体,蒸发出去的是胡萝卜素,留下的是有机溶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胡萝卜素的提取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实验的方法步骤及结果的分析能力。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三 第五章 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2含解析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三 第五章 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2含解析

1.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其去路不包括()A.用于自身生命活动B.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所获得C.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掉D.被分解者分解散发到环境中去解析:初级消费者属第二营养级,同一营养级的生物,不能相互利用能量。

答案:B2.(2013·广东六校联考)右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D.图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解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图中①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答案:B3.下图是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多少B.该图中C所同化的能量为B同化能量的10%~20%C.该图中的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图中所示四个营养级能量的关系为A≥B+C+D解析:A所固定的能量表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B+C+D.答案:D4.一片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的个体数比例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树、昆虫、食虫鸟之间能量关系的是(选项方框面积表示能量的大小)( )解析:从生物的个体数来看,一棵大树上可能有成百上千个昆虫生活着;但是从能量的角度来考虑,一棵大树的总能量要比成百上千个昆虫的总能量多很多.答案:C5.右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三大功能类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处于两个营养级,是杂食性动物B.图中表示出了两条食物链C.图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D.乙→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解析:本题的关键词为“三大功能类群”,即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而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营养级。

据图分析,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消费者,丙代表分解者.答案:C6.右图是一般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在不考虑物质输入和输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主要是以太阳能的形式输入生态系统B.组分1、2、3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在一个幼苗茁壮成长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出量和输入量相等D.如果组分1是生产者,那么组分1代表的一定是绿色植物解析: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能,并被生产者固定为化学能;组分1、2、3分别代表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农田生态系统中由于部分能量固定在植物的有机物中,因此输出量和输入量不相等;生产者除了绿色植物之外还有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生物。

201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含解析

201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含解析

1.(2013·江苏百校联考)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C.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解析:果酒的制作菌种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制作果醋的醋酸杆菌是好氧菌.答案:A2.下图中甲是果醋发酵装置,乙是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的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没有气泡产生B.中期可以闻到酒香,说明进行了酒精发酵C.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通气并保持原有温度D.图乙中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曲线是③解析:发酵初期不通气,酵母菌无氧呼吸仍能产生二氧化碳,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接种醋酸菌,应适当通气并提高培养温度。

产生醋酸使pH下降,图乙中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曲线是④答案:B3.腐乳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青霉、酵母、曲霉和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但主要是毛霉的作用B.腐乳制作过程中可将蛋白质、脂肪水解为多肽和氨基酸C.现代工厂化生产腐乳的菌种需专门接种D.卤汤中一般加入12%的酒,作用很关键解析:古代人民制作腐乳利用的是自然菌种,所以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可将蛋白质水解成多肽和氨基酸,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优质菌种、无杂菌污染的培养制作,可大幅度提高腐乳的质量。

加入12%的酒既可以杀菌,又增加了腐乳的风味。

答案:B4.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解析:参与果酒发酵的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线粒体;参与果醋发酵的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二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3含解析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二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3含解析

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D.单基因遗传病是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解析:人类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它主要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其中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白化病、红绿色盲等。

21三体综合征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答案:D2.下图最能反映白化病遗传图谱的是(注:□○表示正常男女,■●表示患病男女)()解析: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育患病的后代,且该病与性别没有关系。

答案:A3.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及医疗条件的改善,传染性疾病逐渐得到了控制,但遗传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对遗传病的认识正确的是()A.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医学上一般用DNA探针来诊断B.多基因遗传病不仅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还容易受环境影响C.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D.研究某遗传病的发病率,一般选择某个有此病的家族,通过研究统计计算出发病率解析: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主要通过尿液化验来诊断.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可能为遗传病,只要这种病是因为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就属于遗传病,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也可能为环境影响而引起的疾病,比如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

研究某遗传病的发病率,应随机取样调查,尽量多地在群体中调查。

答案:B4.(2013·郑州质检)分析下面一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系谱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Ⅲ8与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B.理论上,该病男女患病概率相等C.Ⅲ7肯定有一个致病基因由I2传来D.Ⅲ9和Ⅲ8婚配,后代中女孩的发病概率为1/18解析:由图可判断出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3·江苏百校联考)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C.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解析:果酒的制作菌种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制作果醋的醋酸杆菌是好氧菌。

答案:A2.下图中甲是果醋发酵装置,乙是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的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没有气泡产生B.中期可以闻到酒香,说明进行了酒精发酵C.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通气并保持原有温度D.图乙中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曲线是③解析:发酵初期不通气,酵母菌无氧呼吸仍能产生二氧化碳,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接种醋酸菌,应适当通气并提高培养温度。

产生醋酸使pH下降,图乙中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曲线是④答案:B3.腐乳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青霉、酵母、曲霉和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但主要是毛霉的作用B.腐乳制作过程中可将蛋白质、脂肪水解为多肽和氨基酸C.现代工厂化生产腐乳的菌种需专门接种D.卤汤中一般加入12%的酒,作用很关键解析:古代人民制作腐乳利用的是自然菌种,所以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可将蛋白质水解成多肽和氨基酸,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优质菌种、无杂菌污染的培养制作,可大幅度提高腐乳的质量。

加入12%的酒既可以杀菌,又增加了腐乳的风味。

答案:B4.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解析:参与果酒发酵的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线粒体;参与果醋发酵的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

果酒制成后需将装臵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同时要通入无菌空气,再制作果醋。

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增加盐量。

答案:C5.下列有关发酵食品加工中所用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可在酸性发酵液中大量生长繁殖B.制作果醋时,短时间中断通氧会导致醋酸菌迅速死亡C.制作腐乳所用的毛霉是一种耐高盐的微生物D.要获得较高品质的发酵产品需控制好发酵所用的微生物数量解析:毛霉不耐高盐,故在腐乳中利用盐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答案:C6.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亚硝酸盐经一定方式显色反应后呈玫瑰红色B.样品液显色后,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C.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D.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没有发生改变解析: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先与对氨基苯磺酸钠发生重氮化反应,然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在此过程中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

答案:D7.(2013·银川一模)“每天喝一点,健康多一点”,这是“宁夏红”率先提出的消费理念,将积淀了千百年的枸杞药食文化和中国红文化完美结合起来,更增添了品牌的文化魅力和优势。

下图为“宁夏红”枸杞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据图回答问题。

选料?粉碎灭菌接种发酵?果酒(1)流程中?处的内容应为________、________。

(2)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酒制作离不开酵母菌,与醋酸菌相比,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枸杞果酒制作过程中,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提高果酒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控制好哪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果酒生产的工艺流程为:选料冲洗粉碎灭菌接种发酵过滤果酒。

(2)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果酒发酵处于无氧环境,且温度不适合醋酸菌生存,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3)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无细胞核,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及多种细胞器。

(4)枸杞果酒制作过程中,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在有氧条件下,使酵母菌迅速繁殖,增加数量,有利于后期发酵。

(5)发酵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pH和通气量。

答案:(1)冲洗过滤(2)不能。

因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而果酒发酵是无氧环境(或因醋酸菌需要在有氧且温度是30~35℃条件下,才能将糖转化成醋酸,而此时发酵罐中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是18~25℃)(3)有成形的细胞核(4)在有氧条件下,使酵母菌迅速繁殖,增加数量(5)适宜的温度、pH、通气量8.下图甲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示意图,图乙是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甲中的空白处填上其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果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________,发酵时排气口排出的气体是________,其原因是(用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醋的产生主要是醋酸菌发酵的结果。

醋酸菌发酵必须________(有氧或者无氧),应________(打开或者关闭)充气口,保证________,利用上述装置,可以防止________进入。

(4)果酒制成后,要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制果醋,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果酒自然发酵所需菌种来自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发酵时产生的CO 2可经排气口排出,醋酸菌是好氧菌,发酵时须由充气口充气,由于醋酸菌所需温度较高(30~35℃)故在果酒制成后需提高温度方可适宜于醋酸菌生活。

答案:(1)醋酸发酵 (2)酵母菌 CO 2C 6H 12O 6――→酶2C 2H 5OH +2CO 2+能量C 6H 12O 6+6O 2+6H 2O ――→酶6CO 2+12H 2O +能量(3)有氧 打开 有空气进入 杂菌(4)果醋发酵所需温度要高于果酒发酵9.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

下面是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 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分析,豆腐就是毛霉等微生物的培养基,按照其状态称为________培养基。

腐乳制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传统的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________;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中的酒可以选用料酒、黄酒、米酒、高粱酒等,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加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

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豆腐可作为毛霉等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基,毛霉中蛋白酶、脂肪酶等可分解蛋白质、脂肪从而使豆腐变成腐乳。

(2)传统腐乳制作过程中菌种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现代工业化生产中,菌种需特意接种。

(3)加盐一方面可析出水分,另一方面可抑制杂菌生长。

(4)加酒一方面可抑制微生物生长,另一方面可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5)封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可防止瓶口被污染。

答案:(1)固体 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 (3)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4)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5)瓶口被污染10.酵母菌、醋酸菌、毛霉等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几种微生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制作腐乳时,是利用毛霉等产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将豆腐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2)用酵母菌发面做馒头时,在发酵的面团里加入一些纯碱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作果酒时,将酵母菌加入到葡萄汁中,控制好发酵条件,10d 后得到散发着酒香的成品,此过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