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需要闻之色变吗

合集下载

关于茶饮料包装上的添加剂,你认识多少?

关于茶饮料包装上的添加剂,你认识多少?

关于茶饮料包装上的添加剂,你认识多少?当您决定购买一款饮料的时候是否会留意一下包装上的成分表呢?了解一下我们即将喝下去的是些什么物质。

毋庸置疑,批量生产的瓶装饮料基本都有食品添加剂。

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当下中国,很多是闻“添加剂”色变,当您决定购买一款饮料的时候是否会留意一下包装上的成分表呢?了解一下我们即将喝下去的是些什么物质。

毋庸置疑,批量生产的瓶装饮料基本都有食品添加剂。

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当下中国,很多是闻“添加剂”色变,尤其是在“塑化剂风波”、“三聚氰胺风波”之后。

其实食品添加剂并非十恶不赦,没有食品添加剂,我们的食品工业将无以为继,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食物的腐败与变质,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取决于品种与剂量。

茶饮料中广泛使用的添加剂可分为抗氧化剂、稳定剂、甜味剂、咸味剂、酸度调节剂和缓冲剂、护色剂、食用香精等。

看饮料包装上那些复杂的化学名词是不是常常会觉得云里雾里呢?那是中学化学老师没有教过的。

我们喝下的究竟是些什么添加剂呢?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几种茶饮料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纳:生物型食品抗氧化、防腐保鲜助色剂。

能防止食品中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根除饮料的变色、异味和混浊等不良现象。

六偏磷酸钠:食品品质改良剂,用于水果饮料、清凉饮料,可提高出汁率,增高粘度,抑制维生素C分解;加入啤酒中能澄清酒液、防止浑浊。

食品级的六偏磷酸钠中会有微量的重金属铅等,还有砷、氟化物,国家对食品级六偏磷酸钠中的重金属含量设定了严格的标准。

柠檬酸钠:食品、饮料工业中用作风味剂、稳定剂。

安全无毒。

由于制备柠檬酸钠的原料基本来源于粮食,因而相对安全可靠,对人类健康不会产生危害。

苯甲酸钠、山梨酸钾:食品防腐剂,相对而言,山梨酸钾的毒性比苯甲酸钠小,更加安全,防腐效果也比苯甲酸钠好,是苯甲酸钠的5-10倍。

但苯甲酸钠的优势是在空气中比较稳定,成本较低。

论食品防腐剂的安全性

论食品防腐剂的安全性

论食品防腐剂的安全性据估计,我国每年约有20%~30%的食物损失因为各种腐败。

食品腐败变质不仅会使食品丧失营养价值,还会造成食物中毒,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食品中添加防腐剂是常用的一种防腐保鲜方法。

食品防腐剂作为食品保鲜的卫士,不少人却是闻之色变,食品生产企业对它更是爱恨交加。

对此专家认为,只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合法使用食品防腐剂,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一、食品防腐剂概述食品防腐剂是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储存期的物质。

它是通过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达到防腐保鲜的目的。

也就是说,食品防腐剂的功能还不足以杀死已存在的微生物,只能够抑制其增生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期。

与冷藏、辐照、巴氏杀菌等保存方法相比,添加食品防腐剂防腐具有使用方便、效果稳定、用量小、防腐能力强且不需要仪器的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的生产过程中。

二、食品防腐剂的应用现状防腐剂作为重要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使用。

酱油中一般含有防腐剂苯甲酸钠,面包和豆制品常常添加防腐剂丙酸钙,调味品和饮料中常加入山梨酸钾。

可见,防腐剂广泛存在于我们日常消费的食品中。

食品防腐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人类还没有应用化学合成食品防腐剂之前,人们已经寻找到大量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方法。

但是,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传统防腐方法已不能满足防腐的需要。

应用防腐剂对食品进行防腐保鲜,是食品保鲜技术的一大进步。

就我国目前来说,由于食品加工过程中杀菌不彻底、食品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又极易受到二次污染,单独应用其他防腐方法如热杀菌、包装防护等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高新技术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使用防腐剂防腐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是食品防腐的主流。

虽然食品防腐剂被广泛应用,但目前在防腐剂的应用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仍不容忽视。

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超标、超范围使用:某些厂商为了迎合某些消费者认为保质期越长,食品质量越好的错误认识,在食品加工时超标准大量使用;某些企业在往食品中添加防腐剂时,并未考虑原料中已添加的防腐剂的量造成超标;国家卫生标准中对防腐剂的使用范围作了详细的规定,某些生产企业擅自扩大使用范围。

食品用香料

食品用香料

香料
是生产香精的主要原料。除少数香料外,大多数的香 料不能直接(少数直接)、单独作为香精使用。 类别代码:21 亦称调合香料(perfum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ompound):
香精
是由香料、溶剂或载体以及某些食品添加剂组成的具 有一定香型( !!!)和浓度的混合体。如,玫瑰香
精、茉莉香精等,在生产中直接使用。
§1.食用香料(flavorants)
一、香料的物质基础
── 香气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发香物质分子中必须有一定种类发香基团。发香基团决定气味 种类,单纯的碳氢化合物极少具怡人香味。
含O基团 含N基团 含苯基团 含S、P、 As等及杂 环化合物
醛 基 、 酮 基 、 羧 基 、 醚 基 苯 氧 基 、 酯 基 、 内 酯 基 等 氨基、亚氨基、硝基、肼基等
酒用
调味料用 方便食品用 汤料用 茶叶用
五、作用
1.使食品产生香味,增进食欲,有利消化吸收, 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提高食品质量。 2.恢复食品香味,强化特征味道。 3.消杀食品中的不良味道。 4.辅助作用、补充作用、代替作用
六、香精的组成
香精是数种或数十种香料的混合物。好的香精 留香时间长,且自始至终香气圆润纯正,绵软悠 长,香韵丰润,给人以愉快的享受。因此,为了 了解在香精配制过程中,各香料对香精性能、气 味及生产条件等方面的影响,首先需要仔细分析 它们的作用和特点。
(二)按用途
即按用于加香的食品对象的类别分类。
(三)按制法
吸附型、微胶囊型
(一)按剂型分类
即按食品的物理性状和生产工艺条件不同分类: 水溶性香精(水质香精)
将各种天然或合成香料调配而成的香基,再溶 解于40~60%的乙醇(或丙二醇等其它水溶性 溶剂)中,必要时再加入酊剂、萃取物或果汁 等制成

【免费下载】食品添加剂试题标准复习题

【免费下载】食品添加剂试题标准复习题

概念:1、食品添加剂:是指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或根据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到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

2、安全性评价:根据有关法规与卫生要求,以食品添加剂的理化性质、质量标准、使用效果、使用量、毒理学评价结果等为依据而作出的综合性评价。

3、食品抗氧化剂:是指能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食品贮存期的食品添加剂。

4、食品发色剂:是指本身不具有颜色,但能使食品产生颜色或使食品的色泽得到改善(如加强或保护)的食品添加剂,也叫护色剂或呈色剂。

5、食品甜味剂:是赋予食品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剂。

6、食品鲜味剂:也称风味增强剂或增味剂,主要是指能增强食品风味,使之呈鲜味感的食品添加剂。

7、食品增稠剂——是指能改善食品的理化性质或组织状态,使食品黏滑适口的食品添加剂。

8、食品乳化剂——是指添加于食品后可显著降低油水两相界面张力,使互不相溶的油(疏水性物质)和水(亲水性物质)形成稳定乳浊液的食品添加剂。

9、食用香料——能被嗅觉闻出气味或味觉尝出味道的、用来配制香精或直接给食品、饮料等加香的食品添加剂。

10、凝固剂——是能够使食物溶胶如果胶、蛋白质等凝固为不溶性凝胶状的食品添加剂。

11、水分保持剂——是指添加于食品中有助于维持食品水分稳定的食品添加剂。

判断:1、干燥剂也属于食品添加剂(×)。

2、在人类长期的饮食习惯中,一直被作为食品的物质,如盐、糖等也属于食品添加剂(×)。

3、不是有意混入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如某些化学农药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4、被指定用于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物质,如功能性药品或食品也属于食品添加()。

5、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6、同样的食品添加剂在不同的摄取量下,对人体的安全性是不同的。

(7、木瓜蛋白酶在食品工业中可以用于肉类嫩化作为肉类嫩化剂。

8、具有杀菌作用的亚硫酸及其盐类物质不属于食品防腐剂()。

9、由于丙酸盐是防腐剂,有一定的杀菌作用,所以不能用于面包的防腐()。

食品安全问题解答

食品安全问题解答

食品安全问题解答在现代社会中,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不安全的食品可以对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食品的生产、贮存和运输等方面。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可能会面临很多不同类型的食品安全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并提供一些解答。

一、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的质量和口感而添加的化学物质。

但是,一些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对人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例如,西方国家禁用的某些添加剂在中国市场上仍然允许使用。

那么,消费者如何避免受到有害添加剂的影响呢?解答:消费者可以通过了解食品添加剂相关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

一些添加剂虽然是合法的,但如果长期大量食用也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影响。

消费者应尽可能少食用加工食品,多选择新鲜食品,这样能够降低接触食品添加剂的风险。

二、食品中的病菌食物中的细菌对人体健康也是潜在威胁。

一些细菌会导致食物中毒、肠胃道疾病等问题,所以及时处理食品中的细菌非常重要。

但是,消费者又如何判断食品是否含有病菌呢?解答:一些食品上会打上保质期,消费者能够通过观察保质期来判断食品的新鲜程度。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闻气味、观颜色等方式来检测食品是否变质。

如果发现食品变质,则应遵循正确的处理方式,例如彻底煮熟等。

三、不合格食品的检测虽然同样的食品被生产者和消费者买到了,但产品质量上似乎出现了一些问题。

毒奶粉、地沟油、塑化剂,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担忧,如何提高食品检测质量,有效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向市场?解答:首先应加强监管机制,对食品生产商进行持续、严格的监控,加大对不合格食品的查处力度。

其次,消费者也应积极参与到检测过程中来,对生产商不合格食品的举报能有效减少出售不健康产品的情况。

四、食品的质量标准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但是市场上的食品质量层次不齐,消费者要如何权衡食品质量和价格的关系呢?一个简单有效的措施就是了解食品的质量标准。

解答:消费者应通过购买品牌食品或购买有质量保证的食品来降低食品安全的风险。

巧识五种害人的食品添加剂

巧识五种害人的食品添加剂

巧识五种害人的食品添加剂现在食品添加剂可真是迷乱人眼,超市里许多食品看上去色泽诱人,貌似新鲜,不过你可不要被这些假象迷惑。

当然,适量的添加剂在增加食物的口感和营养方面是有必要的,如果一过头,或者是添加了不必要的东西,对人体可是百害而无一利。

今天,要为您介绍的就是如何巧妙识别一些常见食品中是否添加了有害物质,让你选得放心,吃得安心。

1.太粗壮的黄豆芽不能选。

假象:有些豆芽看上去丰润饱满,非常粗壮,可能是经过化肥浸泡的。

见招拆招:自然生长的黄豆芽色泽嫩白,芽身挺直且细长;而用化肥浸泡过的豆芽呈灰白色,芽身较粗短,豆粒微微泛蓝。

从中间一折,有水分冒出,有的还会残存化肥的气味。

2.太红艳的干辣椒不能选。

假象:干辣椒的颜色如果过于红艳透亮,就要提防了,也许是被硫磺熏过的。

见招拆招:可以从颜色和气味来辨别干辣椒,正常的干辣椒颜色暗红,而被硫磺熏过的干辣椒色泽红亮,用手一摸还会有黄色的残留,而且闻起来也会有一股轻微的硫磺味道。

3.发白肥大的海参不能选。

假象:如果水发的海参看上去颜色发白,而且比较肥胖的话,可能是添加了甲醛。

见招拆招:正常的海参体型完整端正,干燥有光泽。

用甲醛泡发的海参一握就碎,色泽发白,体型形体饱满肥大,微透盐晶,而且闻起来有一股刺鼻的味道。

4.过白的腐竹不能选。

假象:有些腐竹颜色过于发白,渗透着不自然的光泽,摸上去很有韧性,可能是添加了工业增白剂。

见招拆招:正常的腐竹是淡黄色的,迎着灯光可以看到一丝丝的纤维组织,用手一捏容易碎的腐竹才是好的,放在温水中浸泡后会变软,不浑浊。

5.颜色暗绿的绿茶不能选。

假象:颜色死绿、发青的绿茶,可能是添加了一种叫做“铅烙绿”的工业颜料。

见招拆招:优质的绿茶颜色比较柔亮鲜艳,茶叶上有细小的白色绒毛;而添加过色素的绿茶呈一种很不自然的死绿,甚至发暗发黑,茶叶上的绒毛也是绿色的。

为了使食品看上去更加诱人,黑心商家们真是“煞费苦心”了。

不过,精明的你一定能拆穿它们假象背后的秘密。

食品添加剂和“新闻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和“新闻添加剂”

作品大撤退》 随即被众多媒体所引 ,
用。查看原帖 , 只有“ 各地教材大换 血 ,将 网络文章 、武侠小说 引入教
象和公信 力。这是社会转 型期道德 滑坡 、 诚信缺失在新 闻行业的体现 , 是部分从业人员急功近利的烦躁心 态造成 的结果。希望当前 的 “ 走基 层、 转作风 、 改文风” 活动 能根 除新 闻界的这些不 良现象。
剂” 用 , 使 目的降低成本 , 增加饮料 乳化度、 浊稠度 , 使产 品看上去真实 “ 有料 ” 。 为了增强新 闻作 品的可读 性 , 有些新闻从业人 员习惯于展开 “ 合
理想象 ”虚构 细节 , , 给新 闻事 件添
种。 真实性是新 闻的生命。 如果滥用
“ 新闻添加剂” ,对新闻事 实随意地 加 以夸大 、 缩小 、 扭曲 、 拔高 、 化 , 矮 甚至编造情节 、 演绎故事等等 。 不仅
如同食品生产 ,某些新闻从业 者在采写新 闻作品时也热衷于使用 “ 添加剂 ” 。常见 的“ 新闻添加剂 ” 有 以下几种 。
“ 闻柠檬 黄” 过 度包 装 新 :
新 闻。
21 0 , 1年 上海等地发现添加色
素柠檬黄和 日落黄的馒头 , 这些“ 染
色” 馒头外观漂亮诱 人。 对新闻进行
Jun lm ee rh e l o ras R sac H rd i a I 传 媒杂 谈
食 品添加剂 和“ 闻添加剂 ’ 新 ’
■章 宏法
近些年来 。我 国一些地方连续
加剂 , 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延长食品 储存期。有些新 闻从业人 员有意无 意地将 旧闻改头换面 ,当做新近发 生的事实予以报道。其 “ 诀窍” 就是
新 研 导 2 129 闻 究 刊 0. 3 11

如何判断食品中有无添加剂

如何判断食品中有无添加剂

如何判断食品中有无添加剂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添加剂问题尤为突出。

添加剂是指在食品中添加改良剂、色素、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保质期和口感,但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如何判断食品中是否有添加剂显得尤为重要。

一、查看配料表食品包装上应有正确的配料表,消费者可以通过观察配料表中的成分信息,判断食品中是否含有添加剂。

添加剂通常以名称或者代码的形式出现在配料表中。

例如,乳品中常用的甜味剂是蔗糖和甜味剂,而防腐剂则会标注常用的苯甲酸钠等。

二、观察色泽某些食品添加剂会改变其原本的色泽,从而产生诱人的视觉效果。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食品的颜色,判断是否存在添加剂。

例如,过于鲜艳的颜色可能来自于化学合成的食品色素,而天然原料制作的食品颜色通常不会过分鲜艳。

三、闻气味有些添加剂具有特殊的气味,我们可以通过闻气味的方式,判断食品中是否含有某些添加剂。

例如,某些食品防腐剂会具有刺激性气味或者药味,而天然添加剂则通常没有强烈气味。

四、尝味道添加剂对食品的口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某些添加剂可以改善或增强食品的口感,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尝口感的方式,判断食品中是否含有添加剂。

例如,有些果味饮料中添加了人造香料,通常会味道过甜而不自然,而天然添加剂则通常具有自然的口感。

五、选择有机食品为了避免摄入过量的添加剂,我们可以选择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添加剂和农药,对人体健康更加有益。

同时,有机食品也对环境友好,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总之,判断食品中是否含有添加剂需要注意多个方面,态度决定一切,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食品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谨慎和警惕,不要轻信包装上的美好图像和口号,提高对于食品的认知和鉴别能力,做出明智的消费决策。

正确认识食糖,合理消费食糖

正确认识食糖,合理消费食糖

理作用介绍少 了, 使人们对糖的认识出现了偏差 , 大有谈“ ” 糖 色变之感 , 而走人了食糖消费 的误区。其实 , 糖是最经济、 最安全的生命来源 , 每人 每年平均食糖 消费量往往被视为一个 国家人 民生活水平 的标志之一。因此 , 正确地认识食糖 , 合理地消费食糖 , 对保障人体健康
正确认识 食糖 , 合理消费食糖
刘 国信
食糖既是一种可直接人 口的食品, 也是用于烹调的一种调味品 , 同时又是食品工业的重 要原料 , 其质量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消费者 的食用安全。近年来 , 管食糖价格一路走高 , 尽 但食糖抽检质量却不容乐观 ; 同时, 加之某些媒体对糖 的危害性宣传多了, 对糖 的性质和生
。一

最近 , 在联合 国粮农组织( h ) r O 世界卫生组织( O 举行的一次咨询研讨会上 , WH ) 有关 专家发表了学术界对食糖与健康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专家认为, 食糖是人们食谱 中极有 价值的一部分 , 它是一种美味、 廉价的能量来源 , 在糖 、 脂肪、 蛋白质这三类可供选择的生命
体有病不能利用碳水化合物时, 所需能量将大部分由脂肪供给, 一旦脂肪氧化不全时即可产 生酮体, 这是一种酸性物质 , 在体内积存过多便可引起酸中毒 , 所以碳水化合物有抗生酮体、
防止酸中毒的作用。 在现代生活中, 食糖的消费量常常是一个 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食糖居 “ 五味” 之首 , 是饮食中不可少的调味品。烹调菜肴 , 以糖醋 , 佐 那将别有一番滋味。食糖又 是一种营养品, 它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维持正常生活和劳动能力 , 象机器运转一样, 不 能没有“ 燃料” 燃料” 。“ 即能量供应 , 除了脂肪、 蛋白质 , %来 自 ( 7 0 糖 碳水化合物 )如果糖 ; 供应不足, 人体就会感到疲劳 , 劳动力就会降低 。可 以说 , 糖是人类不可缺少21 00年第 1 期

食品添加剂,没必要躲着走

食品添加剂,没必要躲着走

吃出健康Y a ngS he ng ·DI ET将“食品添加剂”视为仇敌?闻之色变?也许总想躲开食品添加剂的你,只是从来没看懂它的奥秘。

让我们揭开食品添加剂的神秘面纱。

食品添加剂≠违禁添加物首先,一起来明确食品添加剂的概念。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目前,我国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防腐剂、抗氧化剂、甜味剂、乳化剂等等这些都包含在内。

别看是很多,但不用担心。

符合使用规范用量、用法的食品添加剂,不会有害身体健康的。

一是量用对,二是用法用对。

那么,地沟油、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这些咋解释?这些东西并不在使用规范里,也就是说,它们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是违禁添加物。

黑心商贩的非法行为不该让合法合规的“食品添加剂”来背锅。

山梨酸钾≠有害山梨酸钾是国际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防腐剂,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安全的食品化学防腐剂之一。

肉制品、烘焙食品、方便食品、酱油醋里,都能找到山梨酸钾的影子。

是不是觉得躲不开?其实根本没必要躲。

在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条件下,大部分山梨酸钾都会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形式排出,对人体基本无害。

对于60公斤体重的成人来说,每天摄入1.5克以下的山梨酸钾不会产生副作用。

按照我国的标准,要达到这个量,需要一天吃够1.5公斤的肉灌肠。

所以说,山梨酸钾并不等于“有害”,更用不着害怕。

人工食品添加剂的真相很多朋友对人工合成都有抵触情绪,总觉得“人工合成=化学的办法=不安全”,而食品添加剂既有从天然产物中提取的天然物质,也有人工合成的,已经有了天然的,为啥还非要用人工的呢?事实上,天然产物的性能不能满足食品工业制作的需要,人类需要获得性能符合要求、安全性好的食品添加剂,而纯度不高的天然产物可能会造成对食品添加剂本身危害性高低的误判,使食品安全的风险增加。

闻“添”色变需改变

闻“添”色变需改变

闻“添”色变需改变作者:暂无来源:《经济》 2017年第3期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l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就开始使用点制豆腐用的盐卤;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就将亚硝酸盐应用于腊肉的制作。

古人为了使猪肉肥而不腻,增加食物韧性和脆度,改善食物保水性及保存度等,还加入了硼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食品工业日益进步,大众闻“添”色变也成为一种怪象,甚至不少人将含有添加剂的食品拉入“黑名单”。

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谨小慎微”真的有必要吗?何为食品添加剂自古以来,人们运用生活智慧来保证食物的口感,增加储存时间。

但是由于为当时的条件所限,添加量都是按照个人的习惯、喜好随意增减,以现代的标准来看,用量不规范往往容易造成食物中毒,危害身体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九章《附则》第五十四条认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对此,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汤晓智介绍说,食品添加剂按照功能区分,可以分为22类,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此外,每人每天在正常的饮食中常接触的食品添加剂就有20余种。

现如今,食品工业的发展不断助推食品添加剂的兴盛。

而食品添加剂的兴盛也滋生出许多问题,其中涉及食品添加剂的乱用和滥用。

汤晓智告诉《经济》记者,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要求食品添加剂应该至少满足以下要求:一是食品添加剂本身应经过充分的毒理学鉴定程序;二是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的工艺功效后,应在以后的加工、烹调过程中消失、破坏或保持稳定状态;三是严禁添加未经许可的添加剂;四是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且不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虽然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着明确的规定,但不法商贩的投机取巧行为仍然导致“苏丹红”“瘦肉精”“嫩肉粉”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四步骤远离食品添加剂

四步骤远离食品添加剂

四步骤远离食品添加剂作者:暂无来源:《海外星云》 2013年第15期李建兴步骤一:感觉食物机警察觉不对劲的食物食品添加化学成分除了改善食物质量外,更重要的是把东西变得好看、放得久、好吃又便宜。

因此只要食品色泽特别鲜艳、口感特殊、不容易腐坏,或是特别便宜,就要当心,不但加了许多食品添加剂,甚至已超标使用。

过去看到食物色泽光亮、海产还能活蹦乱跳,就是新鲜;但在食品添加剂充斥的当下,除了用眼看,还得动脑想,尤其看到不合常理的色泽与新鲜度,也要特别小心。

其实只要是用天然食材加工,一经烹煮、氧化后,颜色一定变浅,因此上馆子若看到端上桌的饺子、面条还是色泽鲜艳,就要注意。

很多廉价的食品,连放添加剂的过程都十分粗糙,很容易过量,因此有时用鼻子就可以闻出浓浓的药水味。

像是海产、贡丸、香肠等需要放防腐剂、保色剂的食品,若闻起来疑似有药水味,就千万不要买。

而喝汤时,味道出奇地香,也可能放了过多的香料。

若眼鼻都分辨不出来,就只好用“口”来把关了。

人的嘴巴其实很敏感,尤其有过敏体质的人,只要吃了稍稍过量的化学添加剂,身体就会分解出唾液来中和。

因此若用餐时发现食物有奇异的口感,如虾仁、丸子、猪血特别脆,或餐后觉得口干舌燥,就要立即回想食物的来源,避免下次再食用。

针对外食族,专家建议,除非在有信誉的餐馆用餐,否则少吃糖醋、蜜汁或酱爆等菜肴,因为这些菜肴会大量使用酱料,而色拉酱、甜辣和沙茶酱等,难保有不少人工添加剂。

至于烹调方式,选择清蒸、氽烫为主,食材也越自然越好,以看得到食物原形的菜色为主。

步骤二:看懂标签解读食品中不正常的成分判断食物有多少化学添加剂入侵,除了凭感觉,另一个办法是看标签。

消费者若发现在熟知的食材(蔬菜、水果、肉、糖、盐)以外的成分,或标示××剂、××素,以及以化学或英文名列出的物质,就极可能是化学添加剂。

步骤三:聪明处理烹调过程多一步去除食品添加剂由于部分食品添加剂得以在高温中去除或溶于水,因此可借由处理食材的过程,加个小步骤,聪明降低这些添加剂的伤害,如氽烫法和泡温水法。

味精不是化学合成品 专家认为不应谈味精色变

味精不是化学合成品 专家认为不应谈味精色变

味精不是化学合成品专家认为不应谈味精色变近日,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

据悉,味精的主要成分为氨基酸钠。

近年随着鸡精、鱼露、鲜极酱油的大量上市,味精似乎逐渐淡出人们的饮食生活。

但人们不一定知道:在鸡精、鱼露、鲜极酱油中其实也或多或少地含有“谷氨酸钠”。

味精在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经过最彻底研究的食品添加剂之一,但同时也是“绯闻”最多的一种调味料。

种种偏见缠身味精比如温度超过100℃,味精便会生成致癌物质——焦谷氨酸钠;通过小白鼠实验发现,食用大剂量味精(味精含量达20%的食品连续食用6个月)会使视网膜变薄75%等。

对味精的不利说法曾令以味精调鲜为主要特色的中国菜在国际上严重受冷落。

有西方国家政府甚至要求酒店必须在店堂入口醒目位置张贴由卫生部门印发的“本店食品制作中使用了味精”的提示牌,或在菜单上贴上“味精可能导致过敏”的声明,以警示顾客。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工程学院教授郑建仙谈到。

谷氨酸广泛存在于各种天然食物中,是天然食物蛋白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如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食用的葡萄、番茄等天然水果及蔬菜中都含有氨基酸钠。

全世界的消费者每天都从各种天然食物中摄取一定数量的谷氨酸,其中欧美人从天然食物中摄取的谷氨酸数量远多于中国人,因此中国人饮食中谷氨酸的摄入量应比西方人少得多。

比如意大利餐大量使用浓缩番茄酱调味,虽未再单放味精,但味精含量已远远高于中餐。

现在全世界都采用发酵法生产味精。

发酵法生产味精的原料基本上都是淀粉、砂糖、醋酸、糖蜜等天然物质,因此味精不是化学合成产品。

烹调得法不会生成焦谷氨酸至于烹调时,在高温下是否可以使用味精,多年来一直有不同说法。

郑教授指出,100℃温度加热半小时,仅有0.3%的味精生成焦谷氨酸,加热1小时才有0.6%的味精生成焦谷氨酸。

其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事实上鸡蛋和番茄等食物都富含谷氨酸,如果焦谷氨酸对人体有害,那么所有的食物就不能煲,不能煮,更不能煎和炒了。

食品加工操作过程的安全控制

食品加工操作过程的安全控制
无证窝点和熟食店违法生产经营无证咸鸡是中毒发生的 主要原因,该餐馆未向熟食店索取熟食生产者的食品生 产许可证和熟食送货单,在本起食物中毒事件中也负有 不可推卸的责任。
法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二十八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 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 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请您记住:您的食品安全责任在食品尚未进入 到厨房前就已经开始了!
采 购
(教材第4册第三章P40)
内容包括:
选择您的供应商
查验有关票证
开展质量验收
做好进货台账。
学完后您应能掌握上述要求和食品 添加剂采购要求等。
【案例1】
2006年11月某日,某市某制衣厂职工食堂发 生了180多人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毒症状有呕 吐、腹痛、腹泻等。有关部门从该食堂所用食 用油中检测出桐油,认为该起事件是由于桐油 污染食用油所引起,而桐油的来源怀疑与盛装 食用油的容器曾装过桐油有关。据调查,采购 人员在采购食用油时因索证资料不齐全,无从 追查源头和追溯责任。
从超市、农贸市场、个体经营商户等非批量采购的, 应当在查验其合法经营资质的同时,索取并留存采购 清单等购物凭证。
购置、使用集中消毒企业供应餐饮具的应当查验其经 营资质,索取消毒合格凭证。
索证注意事项:
许可证照的经营范围应包含所采购的食品(原 料);
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发票(收据、供货单) 上的产品名称、厂家、品种、数量、日期等信 息应与所采购的食品一致;
第四十七条 食品添加剂应当有 标签、说明书和包装。标签、说 明书应当载明本法第四十二条第 一款第一项至第六项、第八项、 第九项规定的事项,以及食品添 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使用方 法,并在标签上载明“食品添加 剂”字样。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食品安全,这是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毕竟,谁不想吃得放心、喝得安心呢?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让你在享受美食的也能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

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食品安全不仅仅是厨师、食堂阿姨的事情,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

所以,无论是家庭主妇、上班族还是学生党,都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

那么,这些知识包括哪些方面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一了解一下。

1.1 食品的选择和购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如何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

我们要看食品的保质期,尽量选择保质期较长的产品。

我们要观察食品的外观,看看是否有变色、变形等现象。

我们还可以闻一闻食品的味道,如果有异味,就不要购买了。

我们要注意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生产许可证号,确保产品是合法合规的。

1.2 食品的储存和处理食品在储存和处理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污染。

因此,我们要学会正确的储存和处理方法。

我们要把食品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我们要注意分开存放不同种类的食品,避免交叉污染。

我们在处理生食和熟食时,要使用不同的砧板和刀具,以免污染。

我们要定期清理冰箱,把过期、变质的食品及时处理掉。

2.1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厨师要严格遵守卫生规定,确保食品的安全。

厨师要戴好口罩、帽子和手套,防止细菌、病毒通过呼吸道、皮肤进入身体。

厨师要保持手部清洁,勤洗手、消毒。

厨师还要注意食品的烹饪温度和时间,确保食品充分加热,杀死潜在的病原体。

厨师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自己没有传染病或慢性病。

2.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为了提高食品的口感、色泽和保质期,食品生产过程中常常会添加一些添加剂。

但是,并非所有的添加剂都是安全的。

因此,我们在食用含有添加剂的食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我们要看清楚食品标签上的成分表,了解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

我们要尽量选择无添加剂或少添加剂的产品。

食品添加剂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食品添加剂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食品添加剂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重视。

“绿色食品,无添加”等字眼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行业用来改善食品质量的重要物质,也越来越受人们关注。

本文对食品添加剂的概念、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性,以及食品行业的现状等做出了详细概述,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食品添加剂。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质量控制概述现状措施【中图分类号】R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385-02一、前言近年来,我国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促进了我国食品行业的飞速发展。

食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食品的生产离不开是食品添加剂。

而目前,由于国内有很多关于食品添加剂的新闻报道,例如面粉中的增白剂、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等,让我国大部分居民闻“剂”色变。

那么什么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有对食品行业起什么样的作用?这就是我们下面要探讨的问题。

二、食品添加剂概述1.食品添加剂概念食品添加剂就是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化学合成物质,其目的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防腐和满足加工工艺的需要。

2.食品添加剂对食品行业的重要性食品添加剂对食品行业的发展贡献是巨大的,它不仅能够防止食物变质,使食物的耐藏性提高,而且有些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

为了满足消费者多种多样的需求,我们食品行业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很多。

(1).乳化剂;食品乳化剂是食品加工中使互不相溶的液体(加油和水)形成稳定乳浊液的添加剂。

在食品添加剂中乳化剂用量约占1/2,是食品工业中用量最大的添加剂。

(2).酸性调节剂;调味剂一般包括酸味剂,咸味剂,辣味剂,甜味机,香料,鲜味剂等。

在食品中添加酸味剂,可以使人感觉到爽快的刺激,并刺激人的食欲,还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3).防腐剂;防腐剂是抑制微生物活动,使食品在生产,运输,储藏和销售过程中减少因腐败而造成经济损失的添加剂。

添加剂_你喝下的那些添加剂

添加剂_你喝下的那些添加剂

添加剂_你喝下的那些添加剂“所有食品添加剂成分必须要在包装上毫无保留地进行明示。

”这是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中的新规,随着《规定》于6月1日正式实施,食品添加剂被“赤裸裸”地推到了大庭广众面前。

该如何理性对待食品添加剂这个大多数人弄不懂却又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物?也许其中的某一种就对你的健康有着意想不到的影响。

现象被添加剂充斥的生活新规实施一个多月,在超市随便走一圈就能看到各种食品包装上已经有了两个成分表:一个是配料表,一个是食品添加剂表。

比如火腿肠,配料只有简单的5种,食品添加剂则有10种。

这些五花八门的添加剂晦涩难懂的名字着实让人头晕。

记者随机采访在超市购物的市民,他们几乎都对这些名称拗口的添加剂一无所知,特别是对于那些专业的化学名词,更大呼“看不懂”。

虽然新规要求的食品添加剂明示出来了,但是也给市民添了新烦恼:我们每天吃进的几十种添加剂究竟有什么用,哪些吃多了不好,哪些互相作用对健康有不良影响?在外企工作的AMY告诉记者,前几天她和一位朋友逛商场,朋友为了买一包山楂片挑了半天,说什么所有山楂片、山楂卷里都含有山梨酸钾、胭脂红等添加剂,还有一些含的比这两样多。

最后,朋友挑了一包只含两种添加剂的山楂片。

AMY由于工作繁忙,一日三餐几乎都选择吃快餐或者去超市扫荡一堆食品回家,有了朋友的影响再加上得知新规的颁布,她特意留意了某天吃的大部分食物中含有多少食品添加剂,这粗略一算才不得了,单是几项零食中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加起来也有几十种: 牛奶:单双硬脂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卡拉胶、瓜尔胶、微晶纤维素、三聚磷酸钠火腿肠:增味剂、水分保持剂、增稠剂、酸度调节剂、香辛料、红曲米、D―异抗坏血酸钠、山梨酸钾、亚硝酸纳、食用香精薯片:谷氨酸钠、双乙酸钠、柠檬酸、酒石酸、抗结剂、单甘酯、磷酸酯、β―胡萝卜素薄荷口香糖:阿斯巴甜、安塞蜜、食用香精、绿茶粉、天然薄荷脑、抗结剂、硬脂酸镁碳酸饮料:二氧化碳、柠檬酸、柠檬酸钠、苯甲酸钠通过这些详细列出的食品添加剂表,可以看到几乎每一种加工食品都含有多种食品添加剂,它在我们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

美国人吃下的食品添加剂比中国人多

美国人吃下的食品添加剂比中国人多

美国人吃下的食品添加剂比中国人多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三聚氰胺这个词的家喻户晓,是中国奶制品行业信誉急转直下的拐点,也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食品添加剂恐慌”,人们把“食品添加剂”等同于“非法添加物”。

事实上,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加工工业中的程序之一,只要严格按照添加标准和剂量添加都能保证对人体无害甚至有益。

食品添加剂之害关键在于“非法和过量添加”。

Q: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丰富食品种类陈君石认为,苏丹红让全国谈“红”色变的同时,也让人们闻食品添加剂而色变,一时间,更有食品企业在包装上贴出“不含食品添加剂”的标签。

而他认为,食品中只有“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和“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情况两者同时存在,我们才认为构成了一个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化学污染物(重金属、农药残留等)等无所不在。

不能一检测到有害物质,就说是食品安全问题,关键是看其含量。

陈君石坚持认为,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化食品加工业,就没有丰富的食品种类。

有了食品添加剂,才能满足各种人对食品的不同需求。

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是现代食品工业必需的,按照规定在食品工业中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

因此,在食品包装或宣传中标注“本品不含任何添加剂”其实是一种不正当商业竞争手段,误导消费者购买他们的产品。

给予食品添加剂以“合法”身份,并不意味着政府就可以推卸监管责任。

科学和实际的做法是通过各种措施将上述危害所造成的风险降低。

例如,政府要组织专家对每一种食品添加剂进行科学评估,并以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形式规定其使用范围和量以及质量规格。

对每种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使用进行监管,包括检测其含量。

超范围或者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属于违反标准,无论是否对健康造成危害,政府部门都要给予处罚。

所以,陈君石认为,对政府来讲,其任务不是消除危害,而是控制风险。

Q:国外食品中都没有食品添加剂?美国人吃下去的食品添加剂比中国人多在一个缺乏信任的大环境中,标准问题的争执,是许多人认为的“源头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添加剂,需要闻之色变吗作者:钟凯来源:《蓝盾》2015年第01期喜欢冰淇淋的美味?添加剂制造出来的!以我爱吃的一款巧克力冰激凌为例,配料表中显示添加了乳化剂、增稠剂、甜味剂、色素、香精等十来种添加剂。

那这些添加剂都是干啥用的呢?乳化剂多数是酯类物质,是为了提高原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这样在凝冻的时候才不会形成不均一的冰碴。

同时乳化剂还会抓住原料中的脂肪小颗粒并形成类似丝瓜瓤那样的网络,锁住微小的气泡,最终形成柔软细腻的口感。

增稠剂顾名思义是让原料显得更粘稠,常用的包括黄原胶、卡拉胶、瓜尔胶等。

它的作用是在凝冻的过程中改变水的结晶形态,反映在口感上就是雪糕和冰棍的区别。

除此之外,它也可以提供饱满的质感,使得溶化的冰激凌仍然粘附在表面,而不是滴的到处都是。

过去冰激凌里甜味剂用得还很少,现在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尝试。

原因在于冰激凌是高脂、高糖食品,容易造成能量摄入过多。

用几乎不提供能量且成本较低的甜味剂替代传统的糖,也是为了健康的目的。

有时多种甜味剂还会复合使用,使口味更接近传统的糖。

色素、香精则主要是满足大家对色和香的追求,而且使用它们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

比方说蓝莓口味的雪糕,如果用果汁取代香精色素,成本更高且不说,企业可能需要使用更多的添加剂来平衡果汁中的成分对工艺的巨大影响。

不难发现,你爱的口感、味觉甚至外观,都是添加剂制造的结果。

食品添加剂到底是什么?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凡是不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名单中的物质都不是食品添加剂。

我国目前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000种左右,按功能分为23个类别,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防腐剂、膨松剂、香料(香精)、着色剂(色素)等,不太熟悉的比如加工助剂、营养强化剂等。

其中香料种类最多,有1000多种,除香料以外大约300种。

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史伴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史,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满足加工工艺的需要,一个是满足我们对口味或营养的需求。

使用食品添加剂一般出于以下几种目的:①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比如高钙饼干、高铁酱油里的营养强化剂;②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比如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使用的酸度调节剂碳酸钾、碳酸氢钾;③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比如食用油中的抗氧化剂;④改进食品感官特性,比如冰激凌中的乳化剂、增稠剂;⑤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比如果肉罐头里的防腐剂和充气包装中的氮气。

我们能在超市购买到各式各样的食品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食品添加剂。

比如防腐剂,食品工业时代之前,人们只能就近购买食品,需要长途运输或长期保存的食物只能采用腌渍、烟熏、风干、发酵等手段。

防腐剂的出现使得过去难以保存的食品可以实现长途运输,甚至足不出户就能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味。

以前食用油、麻花、坚果等食品经常会有哈喇味,现在这种情况就少多了,这是因为我们有了抗氧化剂。

而甜味剂糖精、安赛蜜、阿斯巴甜等,它们的甜度比蔗糖高得多,不但可以降低食品成本,减少能量摄入,还能够满足糖尿病人对甜食的渴望。

目前,按国家标准的要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是: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在达到预期目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食品添加剂安全不安全,得看使用量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一部分原因是层出不穷的违法违规事件的曝光,尤其是违法添加物令食品添加剂背了不少黑锅。

事实上,从没出现过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健康损害的案例。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归根结底是要看用了多大的量和吃了多少,而和使用的品种数量没有必然联系。

只要符合标准的要求,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如果你嫌添加剂太多,那就只能选择最朴素的冰棍,里面最多会有点香精色素。

如果连香精色素也无法容忍,那恐怕只能冲点糖水放冰箱里自己做冰块了。

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评价就已经考虑了“大量”的问题,这个“大量”可以形容为“把食品添加剂当饭吃”。

通过动物实验得到不产生任何不良影响的剂量,再除以保护系数(一般是100倍),作为对人体安全的剂量。

而“长期”更是以“终生”“每天”的长度和强度来衡量,加上上述的保险系数,作为制定标准的科学依据,因此只要按标准使用,其安全性不足为虑。

然而,长期大量吃某种食物仍然可能存在健康风险,任何食物都是这样,哪怕是“无添加”的。

比如媒体报道的长期喝碳酸饮料喝死人了,但这并不能怪饮料里面的食品添加剂,饮料中“纯天然”的蔗糖造成的能量摄入过剩可能才是主因。

某环保机构发布《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提出的零食中的食品添加剂对儿童健康不利,这也是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真实情况是零食摄入过多,会影响孩子正常膳食营养摄入,这当然对健康不利。

使用多种食品添加剂是否安全?至于消费者担心的“用的防腐剂竟有4种之多”,这其实也都是工艺的需要。

防腐剂尽管都产生抑制微生物繁殖的效果,但不同品种的防腐剂作用机理上有差异,复合使用的话,在抑菌效果上会产生“协同效应”,也即“1+1>2”的效果。

也就是说,同样的防腐效果,多种防腐剂同时使用时,总的使用量其实更少。

相反,如果防腐剂“单打独斗”,微生物家族就容易出现“漏网之鱼”,如果完全不用防腐剂,你的肚子被微生物打败的可能性更大。

比如在一项对橙汁的研究中,3种防腐剂(山梨酸钾、Nisin、EDTA)无论谁单独使用都无法对微生物产生足够的打击,在存放14天后抑菌率都降到95%以下,而“三管齐下”再配合少量维生素C,导致微生物家族几乎全灭,即使存放21天抑菌率也依然高于99.5%。

如果要用其中一种防腐剂实现这样的效果,使用量将远大于复合使用的总量。

从另一个角度说,各大食品企业的研发部门都在竭尽所能寻找最合理的配方,既满足工艺需要,符合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又能控制成本。

试想一下,在达到同样的工艺目的的前提下,企业是愿意多添加增加成本,还是尽量少添加控制成本呢?答案应该显而易见。

可能会有人担心,多种食品添加剂在同时使用会产生可怕的后果。

科学家的确没有把所有可能的食品添加剂组合拿来研究一遍,也不可能这么做,因为2000种食品添加剂就可以有亿万种组合。

但是科学家对每一种食品添加剂都要进行严格细致的风险评估,并通过留下足够的安全系数,严格规定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来确保安全性。

我国的食品添加剂品种比国外多吗?我国的食品添加剂品种是相对比较少的大概有2000种,美国是4000种左右,日本也比我们多,而且食品添加剂标准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是比较接近的。

我国的食品添加剂里有一多半是香料,而很多国家不把香料当食品添加剂管理。

实际上比较各国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多少是没多大意义的,这只是各国根据自身条件作出的管理上的取舍而已,安全性上并无分歧。

例如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报道:“XX添加剂在欧盟禁止使用,而中国还在使用”,也有些报道会说“在国外的限量是XX,而我国限量比国外高”。

实际上无论哪个国家,无论哪种食品添加剂,批准使用的前提都是经过科学的风险评估,认为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至于某个国家让不让用、如何用,那只是管理上的取舍。

有些食品添加剂是我国特有的,仅在我国范围内允许使用,比如竹叶抗氧化剂、茶绿色素、茶黄色素等。

我们有些食品添加剂的限量是严于国际组织或发达国家的,比如我国果冻中使用山梨酸钾(防腐剂)的限量是每千克0.5克,而欧盟的限量是每千克1克。

还有一些食品添加剂是国际标准或发达国家允许使用的,而我国并未批准使用,比如过氧化苯甲酰(面粉增白剂)在国际标准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中都可以使用,而我国已经禁用。

再比如焦糖色,我国不允许用于面包,而欧盟是允许用于麦芽面包中。

国际标准允许TBHQ(抗氧化剂)用于食用冰,我国则不允许使用,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因此,不能简单地通过比较谁用谁不用,或者个别指标的高低来判定标准优劣。

“不含防腐剂”“零添加”的食品更安全?一般消费者认为“不含防腐剂”、“零添加”更安全,商家也瞄准了这一点,使用这样的描述来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同时还能卖个好价钱。

实际上,防腐剂主要是用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否则有些食品还未出厂就坏掉了,甚至还可能产生毒素。

从这一角度讲,防腐剂使我们的超市货架更丰富,也使我们的食品更安全。

而且凡是国标允许使用的防腐剂都经过安全性评价,规范使用不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损害。

也有一些食品天然就不需要添加防腐剂,因为它们不会给腐败微生物提供宜居环境来“生儿育女”,比如蜂蜜(高糖)、方便面饼(干燥)、腌渍食品(高盐)等,因此这些食品声称“不含防腐剂”完全是一种营销策略。

至于“零添加”就更不靠谱了。

首先,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在现代食品工业环境下已经很难找到,至少整个加工工艺链条中完全不使用加工助剂几乎不可能。

其次,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本来就有保障安全的作用,“零添加”绝不可能在安全性上变成“优等生”。

当然,只要消费者愿意为这个营销噱头买单,这样的产品就会继续在市场上存在。

无论天然还是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其安全性都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接受科学的检验,那就是风险评估。

只要通过风险评估,获得批准并按规范使用,其安全性并无高下之分。

厂家选择天然来源或人工合成,更多的是取决于成本,因为两者实现同样的工艺目的。

“纯天然”标签跟安全性无关,和“零添加”一样只是营销手段。

消费者学会摊薄食品安全风险还有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大量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某食品检出含有XX 物质或XX物质超标,长期大量摄入会导致XX严重后果。

”这里的“XX物质”经常是某种食品添加剂(比如防腐剂)或某种违法添加物(比如工业明胶)。

媒体和消费者对于“超标未必产生危害,违法添加未必产生危害”的说法很难接受。

之所以说超标未必产生危害是因为在制定标准时已经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而说“未必产生危害”的目的仅仅是告诉消费者不必恐慌,并不是说超标行为可以容忍,更不是要让消费者吃超标食品。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滥用食品添加剂还是违法添加行为都是违法违规的,无论是否造成健康危害都应当果断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但前文已经提到,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已经考虑了终生、每天、大量摄入的情况,因此按标准规定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所谓的“长期大量”的前提根本不存在。

而滥用食品添加剂,通常离造成健康危害的量也有很大距离,毕竟我们不可能终生、每天都吃超标食品。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必过多担心食品中添加剂的使用,应该通过舆论和监管者督促企业合理使用。

消费者第一,要选择正规厂家的食品,从正规的超市、市场购买食品,这是最基本的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