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P化学镀工艺复合络合剂优化试验研究
化学复合镀(Ni-P)-CeO2工艺的研究
LI Yo g n
( a ut f tr la d C e ia n ie r g in x i r t fS in ea d T c n lg ,G n h u3 1 0 ) F c l o e a n h m c E gn e n ,Ja g i v s yo c c n e h oo y a zo 4 0 0 y Ma i l i Un e i e
a dt no e 2i 5~2 / d io fC 0 s1 i OgL.
Ke y wor s: Ce d 02;ee t ls o o st ltn lcr e s c mp i pa ig;d p st n rt o e e o io ae;h r n s ; w a-rssa c i ad es e l e it e n
中 图分 类 号 : Q13 T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4 4 (0 6) 10 2 .3 10 .7 2 2 0 0 .0 50
1 前 言
N. i P合 金 镀层 因具 有 较 高 的硬 度 、 较好 的耐 磨
性 和 耐 蚀 性 而 得 到 广 泛 应 用 。但 是 为 了 适 应 更 特 殊
, ℃
3 0 2 5 2 0 0.5 1 0. 5 5~3 0 4. 0~4. 8
8 6± 2
的使用 环境 , 要求 材 料具 有更 高 的 硬 度 和 耐磨 性 等 性能 , 化学镀 镍就 不能 满足 这方 面要求 , 化学 复合 而 镀层 在保 持 良好耐 蚀 性 的 同时 , 有 更 高 的硬 度 和 具 优 良的耐磨性 。化 学 复合 镀 由于设 备 简单 , 受 基 不
改进型化学镀Ni—P合金工艺的研究
Ma . 0 0 r2 l
改进型化学镀 N —P合金工艺的研究 i
邓 岚, 李艳 华
( 长沙航 空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 长沙 4 0 1 ) 104
摘要: 通过在镀液中加入 铝酸钠对化学镀 N — o WN — 工 艺配方及工艺的研究 , iM — iP 得到化学镀 N — o iM —
Ke r y wo ds: h mia ltn c e c lp ai g;Ni —Mo—P /Ni lo o tn n tc ro in —P al y c a i g;a io r so
众所周知 , 化学镀镍磷合金具有优 良的耐蚀 、 耐磨 、 焊 、 可 电磁屏 蔽等物 理化学性 能 , 它成为一 使 种 重要 的表面 改性镀 层材料 , 益受 到重视并 得 以 1 3 广 泛应 用 - 。但 随 着 科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 学 镀 1 一J 化
N— i P合金镀层远不能满足现代工业 防腐蚀应用 的技 术要求 , 于是 人们 在化学镀 N — i P基础 上加人
铜盐 、 盐 、 盐等 , 铬 钴 研究 开 发 了化 学镀 N —C i u— P N — r 、 i o— 、 i C —P N —C P等 三元 合金 镀层 J其 ,
2 初生态原子氢被吸附在催化剂金属表 面上 )
收稿 日 : 0 —1 — 1 期 2 9 2 0 0 作者简介 : (99一 )男 , 邵阳 , , 邓岚 1 6 , 湖南 人 讲师 研究方向为应用化工。
P的最佳配方。结果表 明该镀液稳定 , 所得 镀层具有 优异 的物理 、 化学 和机械性 能 , 耐蚀 性 比 N —P合金 更优 。 i
具 有较高 的应用推广价值 。
关键词 : 化学镀 ; i N —Mo / i —P N —P合金镀层 ; 耐蚀性
Ni-P-SiC复合镀工艺及镀层性能研究
2 4 镀层 结 合力 .
图 1 SC= / i 4g L复合镀层 图 2 SC= / i 8gL复合镀
( 3 t 4~1 / 。 2~ m)  ̄ 2g L
1 3 测 试 .
粒, 通过搅拌使之充分悬浮, 在基体上沉积 NP合金 i 的 同时包覆 悬浮 的微 小 SC颗 粒 就 可得 到 N——i i i SC P 复合镀层。这种复合镀层可以在保持原有良好性能 的基础上 , 使其耐磨性能大幅度提高 , 可超过硬铬的 几倍甚至几十倍 , 在耐磨性能较高的场合非常有意 义, 可显著提高磨损件 的使用寿命 , 从而具有更为广
中图分 类号 : G 7 .4 T 14 4 2 文献标 识码 : A
化学镀镍是指在没有外加电流的情况下 , 利用
还 原剂在 活化 零件 表 面上 自催 化 还 原 沉 积得 到 N— i P镀 层 的方 法 。M— 学 镀 由于 具 有 良好 的 耐 蚀 P化
1, )打磨 、 超声波洗、 干燥称重 、 酸洗活化。
2 结果及 分析
2 1 镀 层组 织形 貌观 察结 果 .
将 碳化 硅粒 子悬 浮在 镀液 中 , 加 热情况 下 , 在 镀
液 中的次亚磷酸钠与氯化镍反应生成镍磷合金 , 这 种合金与悬浮的碳化硅粒子一道析 出, 同沉积在 共 试样表面上 , 形成 了 N——i i S P C复合镀层。碳化硅颗 粒的共沉积 , 改变 了镍磷合金的表面形貌 , 随着碳化 硅 的镀 液 中添加 量 的增加 , 镀层 粗糙 度 提高 。 图1 ~图 3分别是连续搅拌镀时 S i C浓度 为 4 gL 8gL 1 / / , / ,2g L时 N——i i S P C复合镀 层 的表 面形 貌。图中 白色区域为覆盖 了 S i C粒子 的 N— i P镀层 , 而黑色部分为裸 露于表 面, 即镶嵌在 N— i P镀层 中 S i C颗粒。可 以很清楚地看 到 , 随着 S i C浓度 的增 加, 镀层 表 面 的 SC颗粒 含 量 也 明 显地 增 加 。而 图 i 4是 SC浓度为 6gL的制样的金相试样。左侧为 i / 基体材料 , 中间为镀层 , 可以看 到 N— i P镀层里均匀
化学镀(Ni-P)-WC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研究
t so y( I)i a 1 ou o .I so s a ( iP 一 aoo p s eca n a t r ors n r cp E S nN C lt n t h w t N — ) WC n cm i ot g h b t r i o s i h t n o t is s e e c oo
姚 素薇 , 姚 颖悟 , 张卫 国 , 王宏智
( 津大 学 化工 学 院杉 山表 面技术 研究 室 , 津 天 天 30 7 ) 00 2
摘 要 : 用化 学镀 的 方 法制 备 ( iP 一 采 N— )WC纳 米微 粒 复合 镀层 , 究 了镀 液 中 WC纳 米微 粒 的添 加 研 量对镀层 中微 粒含 量的影 响 , 通过 扫描 电镜 观察 了( i )WC纳米微 粒 复合 镀层 的表 面形貌 。研 N— 一 P 究发现 , 米微 粒镀 层 的硬 度 随 着镀层 中 WC纳 米微 粒含 量 的 增加 而提 高。通过 测 量 ( iP 一 纳 N— )WC 纳米微粒复合镀 层在 N C 溶液 中的开路 电位 曲线和 电化 学阻抗谱 , a1 发现其耐蚀性能要优 于合金镀 层。
Co p st a i g m o ie Co tn s
YAO u we ,YAO n — S- i Yi g WU,ZHANG e - u W i g o,W ANG n - h Ho g z i
( u i m a oa r f ufc eh o g , c ol f H m cl nier gadT c nlg , in n S gy aL b rt yo r eT c nl y S ho e ia E g ei n e h o y Taj a o S a o oC n n o i U i r t, ini 3 0 7 , hn ) nv sy Taj 0 0 2 C ia ei n
化学镀Ni_P_PTFE复合镀层的研究进展
化学镀Ni P PTFE 复合镀层的研究进展熊涛(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武汉430064)摘 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Ni P PT FE 复合镀层方面的研究进展。
重点探讨了表面活性剂、温度、pH 值、PT F E 粒子的分散等工艺参数对镀速、复合镀层中粒子分布及含量的影响,讨论了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及耐蚀性能,最后指出了Ni P P T FE 复合镀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N i P PT F E;化学复合镀;摩擦磨损;耐蚀性中图分类号:T G1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748X(2010)08 0636 03Research Progress in Electroless Ni P PTFE C omposite CoatingsXIONG Tao(Wuhan Institute of M ar ine Electric Pro pulsion,W uhan 430064,China)Abstract:Research pr og ress o f electro less N i P P T F E com posite co atings at home and abr oad in recent years isreviewed.T he effect s of surfacant ,temperatur e,pH,dispersing metho d o f P T FE o n the deposition behav ior of electro less co mpo site films are focused.T he fricto n w earability and cor rosion resistance o f composite coat ings ar e discussed.T he ex isting pr oblems and furture development o f electro less N i P P T FE ar e indicated.Key words:N iP PT F E;electr oless composit e co ating;friction and w ear ;co rr osion r esistance 0 引 言化学镀Ni P 镀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磨性、可焊性、厚度均匀以及良好的结合强度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化工、机械、电子、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
一种适用于高强度钢的化学镀ni-p合金工艺方法
化学镀Ni-P合金工艺方法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它可以显著改善钢材的耐蚀性、耐磨性和耐疲劳性。
对于高强度钢材来说,化学镀Ni-P合金工艺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有效提高钢材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本文将针对适用于高强度钢的化学镀Ni-P合金工艺方法展开详细介绍。
一、工艺原理化学镀Ni-P合金工艺是通过在钢材表面沉积一层Ni-P合金涂层来实现对钢材表面性能的改善。
在化学镀过程中,钢材作为阴极,镀液中的镍盐和磷酸盐则作为阳极,通过电化学反应在钢材表面沉积出Ni-P合金层。
Ni-P合金层的成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通常可以控制磷的含量,从而调节合金层的硬度、耐蚀性等性能。
二、工艺流程1. 预处理:将钢材表面进行除油、除锈、酸洗等处理,以确保钢材表面干净、光滑,有利于镀涂层的附着力和质量。
2. 化学镀涂:将预处理后的钢材浸泡在镀液中,作为阴极进行电镀。
镀液中通常含有镍盐、磷酸盐等主要成分,同时还会加入一些添加剂,如稳定剂、增溶剂等,以调节镀层的成分和性能。
3. 清洗和干燥:将镀涂后的钢材进行清洗、烘干等处理,以确保镀层表面的干净和光滑。
4. 热处理:对镀涂后的钢材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合金层的结晶度和硬度,进一步改善钢材的性能。
三、工艺优点1. 良好的耐蚀性:镀Ni-P合金层可以有效阻隔钢材表面与外界介质的接触,提高钢材的抗腐蚀性能。
2. 优秀的耐磨性:Ni-P合金层的硬度较高,可以有效提高钢材的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
3. 良好的光洁度:化学镀Ni-P合金工艺可以在钢材表面形成光滑、均匀的镀层,提高钢材的外观质量。
4. 镀涂层可调性好: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合金层的成分和厚度,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和要求。
四、工艺应用1. 汽车零部件:汽车发动机缸套、气门、传动轴等零部件往往需要具备良好的耐磨和耐蚀性,化学镀Ni-P合金工艺可以满足这些零部件的性能要求。
2. 航空航天领域:对于飞机发动机、导弹部件等需要高强度和耐高温性能的零部件,化学镀Ni-P合金工艺也广泛应用。
Ni-P化学镀层钝化处理工艺研究
Ni-P化学镀层钝化处理工艺研究化学镀Ni-P镀层可有效地提高金属的耐蚀性,然而,化学镀镀层除均匀的非晶相外,存在着P的偏析以及微晶相,结果造成镀层的孔隙率不可避免,影响了镀层的使用性能。
因此化学镀后钝化处理成为众多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之一,铬酸盐钝化处理通过金属—界面上的化学反应,生成不溶性的还原产物如Cr2O3,从而达到很好的钝化孔隙效果。
然而铬酸盐钝化处理效果受钝化剂配方以及钝化工艺的影响,因而选择最佳的钝化工艺尤为重要。
本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钝化剂配方以及钝化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
1 试验方法本研究选用45#钢,试样尺寸为Φ16×1 0mm,首先依次采用牌号为200、400、60 0、800、1200、1500以及金相砂纸进行细磨,最后在抛光机上抛光,使工件表面无划痕,达到光亮效果。
施镀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示。
活化处理采用10%的HCl溶液,在室温下活化40~60s。
采用的化学镀镍配方为:硫酸镍20g/ L+次亚磷酸钠30g/L+硫酸铵30g/L+醋酸钠30g/L+醋酸铅1mg/L;施镀的工艺为:超声波下施镀,功率40W,温度65℃、施镀时间40min、超声波功率40W、pH=7用氨水调节。
钝化处理液采用重铬酸钾+铝酸铵+氯化钾+氢氧化钠+氟化钠,分别对钝化剂配方和钝化工艺(温度、时间、pH)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得出最佳的试验方法。
孔隙率的测定按照GB/T 13913-92的要求,即滤纸贴置法,(可参阅化学镀书籍有孔隙率公式表示)以单位面积上蓝点的数量(个/cm2)表示。
中性盐雾实验检查钝化前后试样的耐蚀性。
测试溶液成分为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pH值为7.0±0.2,试验温度:(35±2)℃,每天连续喷雾8小时,停止喷雾16小时,24小时为一个周期。
在停止喷雾时间内不能加热,关闭盐雾箱,自然冷却。
试样在试验结束后,小心地用冷水洗净表面盐沉积物,等干燥后检查表面上是否有腐蚀发生,直至发现腐蚀点为止。
Ni—P-纳米TiO2化学复合镀层工艺研究
由图可见,随纳米粒子在镀 液中含量 的增 加 , 镀速 逐 渐增大 ,当纳米粒子含量达 到 40/ . L时 , g 镀速达 到最
大值 ;继续增 加镀液 中粒 子含 量 ,镀 速反而下 降,并趋 于稳 定。其 原因可 能是:随着 镀液 中纳米粒 子含量 的增
加, 镀液 中粒子 悬浮量增大 , 镀件表面 的粒 子数 目增 多, 发生 吸附 的几率 增大 , 从而 导致粒 子进入镀 层 的几率提 高: 而且 随着运动粒 子对镀件表 面冲刷 、 擦作用增 强, 刮
施镀后镀层 容易剥 离 )作为基体材 料 ,施 镀 2 h后 ,将 镀层剥 离,剪成直 径 3 m 的小圆片,经过双 喷减薄后 m
在 T M 上观 察 。然 后拍摄 电镜照片 记录。 E ( )显微硬 度 的测 定:在 7 4 1型显微硬度 计上测定 镀层 的显微硬 度 ,试验载 荷为 09 N,加载 时间为 1 s .8 0。
7 ℃ 丫
8  ̄9 0 0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项 (07 02: 25 12)教育部博士 点基金 资助 项 [( 00 501;  ̄2 6 39 1)安徽省教育厅重 点科研 资助项 ( 0K 04 ) 0 2 6 J4A 0 收 到稿 件 日期 :2 0 —71 070 —3 通 讯 作 者: 吴 玉程
维普资讯
张志 明 等 :N —. 米 TO 化学 复 合 镀层 工 艺 研 究 i 纳 P i2
Ni 一 米 TO 化学复合镀 层工艺研 究 —纳 P i2
张志 明 ,黄 新 民,吴 玉程 ,单传 丽 ,林 志平
( 合肥工 业大学 材料科学 与工 程学 院,安徽 合肥 2 0 0 ) 3 0 9
311 镀液 中纳米粉添加 量对 镀速 的影 响 .. 镀速与纳米粉 添加量 的关系 见 图 1 。
Ni—P—PTFE—SiO2化学复合镀工艺研究
收稿 1 :0 1 0 — 8 3期 2 1 - 6 0 文章编号 :0 10 9 2 1- 7
率=/( 中 n n 其 s 为斑点数 , 为滤纸面积 ) s 进行计算。选 用标准 : 斑点直径 1 m以下 , m 每点以 1 个孔隙计 ; 斑点 直 径 1 3 m 以 内 , 3个孔 隙计 ; 点 直 径 在 3 5  ̄m 以 斑  ̄mm
中图分 类 号 : G 4. 4 文献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 0 — 6 8 2 1 ) 5 2 T1 7 4 5: A; 1 6 9 5 (0 1 0- 0
磨 损 、腐 蚀 和疲 劳破损 是式 ,这三种失效形式都与材料表面状态密 切相关 , 别是 腐蚀 和 磨损 , 特 其本 身就 是 发生 在材 料 表 面 的破 坏 形式 。耐 蚀 耐磨技 术 的开发 和普 及具 有 重要 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而解决这一 问题的最经济 、 最有效 的途径之~就是研制和开发各种表面技术。化学复合 镀技术是在化学镀溶液 中加入第二相不溶粒子 ,使其
为 5/ SO 粒 子 的添加 量为 1g g i: L, 5/ , L时 镀液 性 能稳定 , 层 外观 光滑平 整 ,h施镀 后镀 层 厚度达 2 1 镀 层孔 隙 镀 3 0 ̄ m, 率 为 0 镀 层 与基体 结合 良好 , , 硬度 较 高 。 关键 词 : 学复合 镀 ;T E SO ; 隙率 ; 化 P F — i 孔 结合 强度
以内, 点 以 l 每 O个孔 隙计 。结 果如 表 1 列 。 所
从 表 中可 以看 出 随 着 SO 量 的增 加 耐 蚀 性 明显 i
增加。 由于部分 试样 的镀层不 均 或有 镀层 的脱 落 , 以 所 有 的试样 的孔 隙率 很大 。 23 镀 层 的硬度 . 采 用 H S 00型数 显显 微硬 度 计 测量 镀层 硬度 , V 10
化学镀Ni—P复合耐磨镀层的研究进展
摘
要 : 学镀 N — 化 i P镀 层具 有 良好 的耐 蚀 性 , 耐磨 性 不 佳 , 但 通过 引入 纳 米 或微 米粒 子 可 以提 高
其 耐磨 性 。本 文综 述 了近几 年 来 国 内外在 颗 粒 增 强 复合 镀 层 、 土增 强复 合镀 层 和减 摩 复合 镀 层 方 面 稀
件 、 等 转动 零 件 、 用 枪 械 等应 用 领 域 对 镍 基镀 层 轴类 军 提 出 了更 高 耐磨性 的 要 求 。本 文 综 述 了近 年 来 国 内 外 镍基 耐磨 镀层 的研 究 现状 , 并指 出 了需要 重点 发 展 的 方
向。
碳 化物 硬质 相 粉 末 。李 晖 等人 研 究 了纳 米 S i 子 C粒
的研 究进展 , 并指 出 了 N —P复合 耐磨 镀层 在 基础研 究 中的主要 发展 方向 。 i
关 键词 : i P复 合镀 层 ; 学镀 ; N— 化 耐磨 ; 粒 微
中图分 类 号 : Q13 2 T 5 . 文 献标 识 码 : A
引
言
化学 复合 镀 是 在 化 学 镀 基 础 上 发 展 起 来 的 一 种 获
面 强度 , 良好 的耐蚀 性 , 性 与光 泽 等 , 应用 最 广 泛 的 磁 是 表 面镀层 之 一 。然 而 , 着 工 业 化 的推 进 和 高科 技 随
水平 的进 一 步 发 展 , 别 是 在 航 天 航 空 器 的 发 动 机 零 特
N— S 2 i P— i 镀层 的 H O V硬度提高到5 8 P , 0C 7 M a4 o热处 0
P镀层相比, —P— i2 N — SO 和 i P— r C2 复合镀层 0
的耐蚀 性 和耐磨 性 均 同时 得 到 提高 。 N —P镀 层 的 H i V 硬 度 仅 为 4 5M a 当 镀 液 中 S 的浓 度 为 3 g L时 , 9 P ; i O 5/
镀液配方及化学镀工艺对Ni—P合金镀层性能影响
I fu nc f t e C o po e f Pl tng S l i n a h n e e o h m l n nt o a i o uto nd t e Che i a m c l
Pl tng Te h l g n t e Pe f r a c f Ni P l y Pl tng a i c no o y o h r o m n e o — Alo a i
维普资讯
20年1月 0 2 0
表 面 技 术
第3卷 第5 1 期
3 7
镀 液 配 方 及 化 学 镀 工 艺 对 N — 金 镀 层 性 能 影 响 i P合
储 凯 。 艳 王
( 四川工 业学 院 , 四川 成 都
60 3 ) 109
pa i ou o 。 H au 。 o o n b f r a ela e t mp r t r d te t f g i n te mo t fP c na n d i e lt g n s l t n p v le c mp u d。 u e , sw l s t i h e e au e a me o en o u n h i a g h n o o t ie t nh Ni l y c e c | t n l zd; d te me o fi rv n e s r c , e rr ss n e, o r s n rssa c f e pa — - a o h mi a p ai i a a y e a t d o mp i t u f e w a e it c c ro i e i n e o t l t P l l g n s n h h o g h a a o t h
的酸 性 镀 液 中 施 镀 , 别 获 得 厚 度 为 0 0 分 .3~0 0 mm 的 .5
化学复合镀Ni—P—Cr2O3工艺及镀层性能的研究
1 1 实 验材 料 .
工艺 研 究 试 样 为 Q 3 . 碳 钢 4 m 0 m 2 5A 0 m X2 m X2 m试 片 。磨 损 试样 选 用 4 碳 钢 , 铣 、 和 m 5 经 磨
线 切 割加 工 成 厚度 为 8 m 的梯 形试 样 , 见 文 献 m 详
1 m) 并参 照 金 相显 微 镜测 量 。 ,
第 2
23 6
m 8 6 4 2 0
硬 度 测 定 在 H 一00型 显 微 硬 度 计 上 进 行 , X 10 载 荷 2 g 时 间 1s 5, 0。 1 3 4 磨 损 试验 ..
- -
E i
磨 损 试 验 在 J 7 2型磨 损 试验 机 上 进行 , w一0 施
了 对 比 。 结 果 表 明 , 过 制 定 合 理 的 镀 制 工 艺 和 控 制 镀 液 中 c2 ,固体 颗 粒 的 添 加 量 , 提 高 镀 速 , 通 r 0 可 获
得 c 2 ,颗 粒 含 量 适 宜 的 复 合 镀 层 。 另 外 , 用 正 确 的 热 处 理 工 艺 , 使 镀 层 的硬 度 、 磨 性 显 著 改 善 。 r 0 采 可 耐 关 键 词 N .— r , 化 学镀 复 合 镀 i c2 P 0 硬 度 耐 磨 性
万分 之 一分 析 天平 称 量 。磨 损 数 据 可靠 性分 析 见 文献 [ ] 1。
认 为 开发 N.. r0 i C2 化 学 复合 镀 工 艺 具 有 重要 的 P 意义 和 广 阔 的 应 用 前 景 , 由此 研 究 了 N.. r j C2 P 0
2h 使粒 子 充 分分 散 和 润湿 , 后 施镀 。 , 然
1 2 工 艺 流 程 .
涤纶织物化学镀Ni—P合金工艺
( . oeeo tr l n h mc nier g ScunU iesyo c ne& E g er g Zgn 4 0 0 C ia 1C Mg f e a adC e i E gne n , iha nvr t f i c Ma i l a i i S e n nei , i g6 30 , hn ) i n o ( . i unPoic e aoa r f o oi n r et no t a , i n 4 0 0 C ia 2 Sc a rv eK yL br o r r s nadPo c o f e l Zg g6 30 , h ) h n ty o C r o t i Ma r s i o n
poes r a l w : iO ( O ) N H P 2 1 gL , H C (0 / ) 5 ℃ , 0 n p u r o cp w r 2 s b i r I3 rcs es f l s NS 42 L , a 2 O (5 / ) N 4 1 3 g L , O 6 mi, H9, t sn o e 7 W, t iz O a oo l ai a le K ( r / ) sr c c v gn B S 5 m / )a dcm lxl t c ( 0/ ) 8 g L , u aeat eae t D (0 g L n o pe c cai 2g L . a f i S ai d
2、轮胎模具上化学镀Ni-P合金的理化分析
轮胎模具上化学镀Ni-P合金的理化分析摘要本文将化学镀Ni-P合金的方法应用到铝合金轮胎模具的表面,通过理化分析测试所得镀层厚度达28um,硬度达750HV0.1,表面粗糙度小,结合良好,有利于提高模具的耐清洗能力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轮胎模具;化学镀;Ni-P合金轮胎模具是轮胎制造企业的关键工艺装备,对轮胎外观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轮胎模具型腔及主要零部件长期处于腐蚀性工作环境,承受各种复杂应力的作用,因此,轮胎模具要求其基体具有高的强韧性,而表面应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蚀性和抗咬合性,特别需要提高轮胎模具在轮胎硫化过程中的耐腐蚀性能和承受清洗过程中的抗磨损能力[1-4]。
随着国内轮胎模具制造水平的提高,与国际专业轮胎模具商技术差距的缩小,跨国轮胎制造企业在我国采购轮胎模具的数量逐年增加[5-6]。
轮胎模具行业正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所以迫切需要应用优质模具材料和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提高轮胎模具的寿命和质量。
本文将化学镀Ni-P合金的方法应用到铝合金轮胎模具的表面,探索提高轮胎模具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新途径。
1 实验方法1.1待镀试件成分分析待镀试件为铝合金轮胎模具,其合金成分如表1所示,相当于ZL303合金,这种合金合金化程度低,强度不高,但耐蚀性好,并且具有优良的切削加工和表面加工性能[7],适用于轮胎模具材料。
但其表面硬度较低,经吹砂清洗后表面粗糙度增加,光洁度下降,严重影响轮胎的表面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
表1 铝合金轮胎模具成分1.2试件前处理工序有机除油—化学除油—碱腐蚀—出光—浸锌—闪镍—化学镀Ni-P合金,每道工序之间均用冷热水清洗、中和。
1.3化学镀Ni-P合金溶液配方与工艺硫酸镍35~40g/l,柠檬酸钠35~40 g/l,乙酸钠25~30 g/l,次亚磷酸钠30~35g/l,添加剂适量。
PH值为6,温度为80℃,时间为2h。
2结果与讨论2.1化学镀Ni-P合金镀层形貌化学镀Ni-P具有优良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且设备简单,操作方便[8-9]。
锅炉用钢Ni—P合金化学镀的工艺研究
Mo enB sns T aeId s y d r uie rd ut s n r 20 年 第 1 08 2期
锅 炉 用钢 Ni — P合 金 化 学镀 的工 艺研 究
田 丰 张 罡 姜 威 黄 刚。
(. 阳理 工 大 学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 宁 沈 阳 1 0 6 ;. 阳 市锅 炉压 力 容 器 检 验 所 , 宁 辽 阳 10 2 1沈 辽 1182辽 辽 14 ; 3 辽 阳汽 车 弹 簧 厂 , 宁 辽 阳 1 1 0 ) ’ . 辽 1O0
领 域推广 。
3 优化镀层 的显 微结构 及能 谱分析
通 过 多 次 的 实 验 得 到 的 最 适 宜 方 案 : 酸 镍 3 g L, 硫 0 / 次 亚 磷 酸 钠 为 2 g L, 酸 铅 1 0 / , 酸 钠 1g L 络 合 剂 8/ 醋 . mg L 醋 3/ , 为 柠 檬 酸 1g L, 酸 4 , H 值 为 4 5 施 镀 温 度 为 9 ℃ 。 0/ 乳 p ., O 用 S M 观察 最适宜镀层表 面、 截面形貌 并进行分析 。 E 横 3 1 镀 层 表 面 显 微 形 貌 .
中图分类号 :B T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 0 8.20 6 —1 1 7— 18 2 0 ) —3 20 1
化 学 镀 镍 溶 液 加 热 到 工 作 温 度 , 其 中 加 入 1 2 浓 度 为 向 — ml 1 0 / 的 氯 化 把 溶 液 , 量 生 成 黑 色 沉 淀 的 时 间 , 据 时 0 mg 1 测 根 目前 工 业 锅 炉 的腐 蚀 问 题 已 十 分 突 出 和 严 重 , 沈 阳 仅 间 长 短 来 判 断其 稳 定 性 。 市 就有 约四千多 台锅 炉 , 由于锅炉 的腐蚀 和 耐磨 等 问题 , 不 .., 仅 造成锅 炉设备 大修 过早 报废 , 接导 致经 济损 失 , 直 而且 易 2 4 3 显微 硬 度 检 测 方 法 用 日本 F tr 科 技 产 的 F 一 3 0显 微 硬 度 uue M 0 发 生各种 事故 , 安全生产带来 隐患 。 给 仪 测 定 镀 层 硬 度 , 每 个试 片 取 5个 不 同位 置 测 试 , 后 取 对 然 化 学 镀 一 般 指 化 学 镀 Ni P 合 金 , 采 用 镍 盐 和 还 原 — 是 0, s 剂 在 同 一 溶 液 中 进 行 的 自催 化 氧 化 一 还 原 反 应 , 而 在 工 平 均 值 。载 荷 为 1 g 加载 时 间 5 。 从 .. 件 表 面 沉 积 出 Ni —P合 金 镀 层 的 表 面 处 理 技 术 。Ni P 合 2 4 4 镀 层 表 面形 貌 及 镀 层 合 磷 量 的测 定 — 采 用 日本 岛 津 公 司 生 产 的 ¥ 4 0 扫 描 电 镜 及 能 谱 仪 20N 金 镀 层 由 于 具 有 较 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硬 度 、 磨 性 、 滑 性 、 异 的 耐 蚀 耐 润 优 性 和 良好 的 钎 焊 性 能 , 其 是 制 备 的 高 磷 镀 层 具 有 非 晶 态 分 析 测 定 尤
化学镀Ni—P合金添加新工艺的研究
化 学镀一 水洗一 烘 干 。 实验 材料 :Y 2硬铝 ) L 1(
12 镀液成分及工艺条件 . 12 1 镀液成 分 ..
NS , 7 O:0—2 gL N i P 2 2 O:0—3 g i 。 O 2 5, ; a 2 O . l 2 o/
L 复合络台 剂 : ; 2 0/; 冲剂 :0—2gL稳 定剂 : 5~3gL 缓 1 0,; '
A和 B 少 量 ) ( 。
122 工艺条 件 .. p H值 :.~50 温度 : 45 .; 8 2 5—9 ℃以上试 剂均为 分 析纯 , 去离 子水 配制 。用水 浴加热 的方 法进行 试验 。 用
2 实 验 结 果 与 分 折
21 硫酸 镍 的添加 ■ .
本试验用硫酸镍来 提供镍离子 , 用化学分析法分 别测出施镀 l 后镀液中硫酸镍的含量, h 由于已知原镀 液中硫酸镍 的的含量 , 可计算 出应添加 的量 。不 同 J 实验周期( 1 图 分别为 4个周期 ) 的实验果见图 1 。结 果表明在同一周期中每隔 1 h需添加的硫酸镍 的量几 乎相 同 , 不 同的施镀周 期 添加量各 不相 同 , 但 且随着 施
[ y od 】 日et l s a n i l ; d iv m ltA dtem t d Kew rs c e I gN - a o A dtea o ; div e o m s i P ly i m i h
0 引 言
化学镀镍 具有优异的抗蚀性 、 耐磨性 , 及均镀能力 好、 硬度高 、 操作简便 、 无污染等优势, 近年来 , 得到 了 迅猛 的发展 , 用领域 也 日益广泛 , 应 引起 了表面处理 行 业的极大关注 , 现已开发出许多新的配方… 化学镀 镍作为一种 自 催化反应 , 在施镀过程 中镀液中各种成 分不断被消耗 , 所以在施镀过程中必须添加各种成分 以保证镀液和镀速的稳定 , 因此 , 镀液的添加工艺的研 究是保证施镀顺利进行 的必要措施 。 镀液成 分 的添 加有两种 方 法 ,1根据选 定 的配 方 () 和操作规范进行实验, 测出实验数据 , 列成表格或绘成 曲线 , 作为调整成分的依据 ;2用化学分析法 , () 分别分 析出各成分的数据 , 然后进行添加 , 这是最基本的通用 方法 J 。本 研 究综合 两种 方法进行 分 析研究 。
NiP纳米金刚石化学复合镀新技术研究
Ni—P一纳米金刚石化学复合镀新技术研究/陈文哲等・271・Ni—P一纳米金刚石化学复合镀新技术研究”陈文哲1‘2谢华2李勇3钱匡武2(1福建工程学院,福州350014;2福州大学,福州350002;3福建省中心检验所,福州350002)摘要在Ni—P一化学复合镀工艺的基础上,探索加入纳米金刚石粒子作为硬质点的Ni—P一纳米金刚石共沉积复合镀新工艺技术。
进行Ni—P一纳米金刚石非晶态复合镀层的晶化转变过程、及其硬度和耐磨性等的研究,并与Ni—P化学镀层、Ni—P~微米金刚石复合镀层的性能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Ni—P一纳米金刚石共沉积复合镀中,最佳的金刚石添加量为129/I。
复合镀层为非晶态,3000C时镀层开始晶化。
随时效温度升高,镀层的显微硬度逐渐升高,到400。
c达到峰值,而后因弥散相聚集长大粗化导致硬度下降,复合镀层的耐磨性也随着硬度的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纳米金刚石Ni—P一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复合镀层晶化耐磨性StudyofNi—P—Nano—diamOndElectrolessCompositePlatingCHENWenzhel,2XIEHua2LIYon93QIANKuangwu2(1Fuj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Fuzhou350014;2FuzhouUniversity,Fuzhou3500023FujianCenterTestingInstitute,Fuzhou350002)AbstractBasedupontheNi—Pelectr01essplating,anewtechnologyforNi—P—nanodiamondelectrolesscom—positeplatingwasdevel9pedbyaddingnano—diamondashighhardnessparticles.TheelectrolessprocessandstructuretransitionandpropertiesofNi—P—nano—diamondcompositecoatingweresystematicallyinvestigated.Theresultsshowthatcrystallinephasetransitiontemperatureisabout300。
化学镀Ni-P合金的性能研究
化学镀Ni -P 合金的性能研究 ①徐 波(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昆明机械厂,云南 昆明,650215) 摘 要:研究了化学镀镍-磷合金的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镍-磷合金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有较大的影响,二者经400℃X 1h 热处理后达到峰值;镍-磷合金在酸、碱、盐介质中的耐蚀性优于1Cr18Ni9T i 不锈钢。
应用结果证明,化学镀Ni -P 合金在铁路机械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化学镀;镍-磷合金;性能中图分类号:TG 174.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308(2000)03-0036-03Study on Properties of E lectroless Plating Ni -P AlloyX U Bo(K unming Machine Plant ,G eneral C orporation of Railway C onstruction of China ,K unming ,Y unnan 650215,China )ABSTRACT :The properties of electroless plating Ni -P alloy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eat treatment tem perature had aconsiderable effect on the hard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of Ni -P alloy.F or exam ple ,the above tw o parameters reached the peak value respectively after an hour treatmen at 400℃.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Ni -P alloy in acid ,alkaline and salt media was found to be superior to that of 1Cr18Ni9T i stainless steel.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electroless plating Ni -P alloy have a wide application in railway cons fraction machines.KE Y WOR DS :electroless plating ;Ni -P alloy ;properties1 前 言自从美国的A.Brenner 和G.Riddell 〔1~2〕在50年代研究成功化学镀Ni -P 合金镀层以来,国内外许多研究部门均对化学镀层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大量的实践〔3~7〕。
化学镀铁工艺中络合剂用量的优化实验
( . 电子科技大学 1
为 ,胡文成 ,万小波 ,张云望 ,杜
凯 ,张
四川
林
绵阳 6 1 0 29 ) 0
微电子 与固体电子学 院 成都 6 0 5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激光聚变 中心 104 2
摘要 :通过化学镀铁 工艺构建应 用于惯性约束核聚变实验用铁 黑腔 ,在化 学镀铁镀 液配方 中,络合 剂是镀速 和镀层孔 隙率 重要 的影响 因素。文 中首先通过单一络合物 实验初 步得 出了柠檬 酸钠 、乳 酸和 丙酸的初 步 范围 ,并通过正 交试验优化 了化
Z _G n ,L i—e ,腼 HA N Mi ILn z We , 3 We .h n i HI n c e g ,W A io b 2 Z N Y n 啪 ,D a。 ZHANG i N X a—o HA G u 一 UKi Ln
, ,
( . Sho o Mi e c ois n odSa l t nc,U i rt o Eet n cec n eh o g fC ia C egl, 10 4; 1 col f c l t nc dSl ・teEe r i o r er a i t c o s nv sy f l r i Si eadT cnl yo hn , hn u 6 05 e i co c n o
Ke r s ee t ls n p aig;h hr u y wo d : l cr e si lt o o r n o la m;c mp st o lxn g n s a o o a e t o o i c mpe i g a e t ;o h g n l s e t
2 eerhC ne f ae ui C iaAcd m n i e n hs s Mi yn 2 9 0 hn ) .R sac et o sr s n, hn ae yo E g er gP yi , a ag 10 ,C ia r l F o f n i c n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8
6.讨论
络合剂的加入能与镀液中的镍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以控制可供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游离 镍离子浓度,同时也控制了金属镍微粒的数量,适当调整催化点的数量;另外,络合剂的加入, 提高了反应副产物亚磷酸盐的溶解度,抑制亚磷酸镍的沉淀,避免化学镀槽液的过早自然分解, 提高镀液的稳定性,但选择络合剂不当,镀液的稳定性反而下降。根据络合剂稳定常数PK指标, 镍离子首先从PK值较小的络合物中还原,再从次小的络合物中还原,PK值较大的络合剂络合 游离镍和杂质元素,起稳定作用,这样化学镀过程保证了快速有序、稳定。一般而言,稳定常数 PK越大,镀液越稳定,但镀速越低。 从配位机理上看,镍离子在水中通常形成四面体、平面正方和八面体的绿色六水合镍络离子 Ni(H20)6“,在该水溶液中加入其他配位体后则形成该配位体的络合物。本试验采用的复合络合 剂与镍离子形成了稳定配位体,即多元络合物,其稳定性比二元络合物稳定性好,镀液中的游离 镍离子浓度减少,镀液稳定,镀层表面质量得到提高。
0 2 4 10 0 2 4 10 0 2 4 10 O 2 4 10
o 5 7 9 5 o 9 7 7 9 0 5 9 7 5 o
O o.001 0.1 l 0.1 l 0 0.001 l 0.1 0.001 0 0.001 0 l 0.1
0 0.2 0.6 1.8 1.8 0.6 0.2 0 0.,2 0 1.9 0.6 0.6 1.9 0 0.2
[摘要]研究了标准加入双波长光度法同时测定化学镀层中镍钴的试验条件,并对镍钴合成样
和实际镀层样品进行了测定.在pH3.8的乙酸一乙酸钠缓冲溶液中,采用显色荆5-Br-PADAP
测定镍钴的测定波长和参比波长分别为564nm和592nm,镍在两个波长下符合比耳定律的范围 分别为0—50“g/25ml和0—4D”g/25ml,钴的均为0—50“g/25m1.用该法对镍钴合成样和 实际化学镀钴镍磷及镍钴磷合金镀层中镍、钴的同时测定,回收率95%一105%之间,
2380 2236 2332 2532 595 559 583 633 74
2284 2488 2380 2332 57l 622 595 583 51
2332 2424 2392 2332 583 606 598 583 23
Kd 孔晾率 kI 个/c=。2
k k k・ R
K。
硬度
0.75
kI /HV
116
表1因素水平表
泌
l 2 3 4
Tab.1
List O factors and levels
丙酸 /ml・1一‘
0 l 2 4
添加剂A
/g・1一’
0 2 4 10
乙醇酸 /g・1.1
0 5 7 9
氨基酸
/g・11
0 0.001 0.1 1
氟化氢胺 /g・1一’
0 0.2 0.6 1.8
表2正交试验方案L16(45)
表明:该工艺具有镀速高、稳定性好、镀层孔隙率低、硬度高的特点,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 值. [关键词]络合剂:沉积速度;镀液稳定性
1
引言
化学镀Ni.P合金是化学沉积技术中的一种,因其有优良的耐蚀性能、较高的耐磨性能以及 某些特殊的功能,加之其生产技术曰趋成熟,在工业生产中获得了广泛应用。综合国内外文献可 知,组成化学镀Ni.P合金溶液的各组分的作用已基本清楚,但是,化学镀镍磷合金是多种因素 综合作用的结果IlI,各种因素之间既有相互促进,也有相互制约,因此,必须考虑各种因素的综 合规律,而文献中这方面的报道则不多见。国内外对化学镀Ni.P合金工艺的报道大多集中在工 艺条件的单因素试验研究中。而实际应用中化学镀Ni.P合金工艺的各工艺参数的交互作用是不 可忽视的。为了使试验结果更为科学性、更有代表性,本文根据前期试验的探索,通过配方初选 试验方案、配方筛选取试验方案设计和试验技术路线的设计来优化化学镀Ni.P合金工艺,以期 在优选的试验方案基础上,通过大量试验获得一种镀液和镀层性能均优良的Ni.P合金工艺配方
通过对正交试验数据简单计算,以确定更好的试验配方,计算结果见表3。表3中K。、K2、 K3、l(4分别表示各因素取1、2、3、4水平时相应的试验结果之和。为了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的 好坏,引入k值。表3中kl、k2、k、k分别表示各因素相应水平的平均值。极差R表示数据 离散程度。
117
表3正交试验数据处理结果
3.36 1.68. 3.56 3.8 0.84 O.42 0.89 O.95 O.53
4.12 3.12 3.44 1.56 1.03 O。78 O.86 O.39 0.64
3 2 5.12 3.12
K- K2 Kt
2372 2236 2480 2392 593 559 620 598 61
2488 2332 2380 2284 622 583 595 57l 51
89/l:乳酸:10~20ml/i;苹果酸钠:5...109/!;KIOj:5-10m【g/I:络合剂A:,4-109/l:乙醇酸:∽g,I;
氨基酸:o.1一lg,a:氟化氢胺:1.Sg/i。
参考文献(略)
标准加入双波长光度法同时测定化学镀层中的镍钴
朱云峰,邵谦,徐小琳,邱真真 (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济南250031)
Tab.2 Arrange of orthogonal tests
L16(45)
氨基酸
/g・1’‘
‘Y
试验号\\
1 2 3 4 5 6 7 8 9 lO ll 12 13 14 15 16
丙酸
/ml・1’’
添加剂A /g・1。‘
乙醇酸
/g・1。’
氟化氢胺
/g・1。1
0 0 0 0 l 1 l 1 2 2 2 2 4 4 4 4
115
络合剂作用比较复杂,为进一步弄清其作用规律,需进行系统正交试验。在本次课题工作中,对 初选阶段对比试验优化出来的各种络合剂,根据其作用规律的相互配合性进行复合,试验设计采
用L,。(4s)多指标正交试验方案,以镀液的镀速、稳定性和镀层孔隙率、硬度为考核目标,分别找
出各个指标最优的镀液组分含量,然后将这些组分含量综合平衡,找出兼顾每个指标都尽可能好 的镀液因素水平值。 对初选出的络合剂采用L。。(45)正交试验进行组分及工艺进一步优化,同时探讨其不同组合对 镀液及镀层性能的影响规律。 2.3配方优化试验方案设计 对上述筛选出的配方进行进一步组分及工艺优化,对比优选出最佳配方,并对最佳配方的实 用性进行验证,确定其有效使用范围。 2.4试验技术路线
…。
2试验方案设计及试验技术路线
本文以络合剂的初选及筛选优化为主要研究内容。
2.1
配方初选试验方案设计
参照文献所给配方采用对比试验对络合剂初选,并对每种络合剂的作用规律分类和探讨,优 选出三类十六种络合剂。通过比较单一和复合络合剂作用规律,发现单一添加剂的作用效果,不 能达到本研究的要求,只有复合络合剂才可以同时满足镀速、耐蚀性、稳定性、硬度等多种性能 要求,络合剂加入量的选取,是在借鉴了参考文献l孓们,又进行~些探索性试验的基础上选定的。 2.2配方筛选试验方案设计 正交试验设计是一种以尽量少的试验次数反映出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及水平的方法。由于复合
Tab.3 Data of orthogonal tests
\因素
\
K・ K2 K3
丙酸
络加剂A /g・1‘1
66.4 62.8 18.9 64.12 16.6 1.g.7 16.3 16.03 O.9
乙醇酸 /g・1’1
66.52 64.32 65.52 61.8 16.63 16.08 16.38 15.45 L 18
氨基酸 氟化氢胺 /g・1’
63.72 65.92 64 64.52 15.93 16.48 16 16.13 0.55
因素 指标
KI K2 k
丙酸
络加剂A
乙醇酸 /g・1。’
6120 6922 8352 8584 1530 1743 2088 2146 616
氨基酸 氟化氢胺 /g・1’1
3860 3556 5932 16840 965 889 1488 4210 3321
3.4本试验中采用贴滤纸法测定镀层孔隙率。PdCl2加速试验法测定化学镀镍溶液稳定性。 施镀的沉积速度由增重法测定。镀层的显微硬度用HX.1型显微硬度计测量。
4.正交试验确定化学镀N卜P工艺
为考核化学镀Ni.P工艺,使试验结果更为科学性、更有代表性,运用正交设计整齐可比性 及均衡分散性的特点,在基础工艺成分不变的前提下设计正交试验,参考了单个组分因素的影响, 重点研究乳酸.苹果酸体系中多种络合剂(主要为加速剂)搭配时对镀层及镀液的影响,通过正交 优化试验,找到各络合剂的最佳搭配,以获得最佳性能。 本试验根据络合剂稳定常数PK指标,采用梯度复合法,即选择大中小PK值的络合剂,既 保持较高的镀速,又兼顾镀液的稳定性。结合文献和前期试验数据,选用丙酸、添加剂A、乙醇 酸、氨基酸、氟化氢胺在含量不同时的组合搭配,做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L。6(45),。因素及水 平选取见表1,正交试验方案设计见表2.
5.正交试验数据数据分析:
极差R的大小反映了试验中各因素作用的大小。极差大表明这个因素对指标的影响大,通常 为重要因素;极差小表明这个因素对指标的影响小,通常为非重要因素。综合平衡后,依极差大 小确定五因素对四指标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添加剂A>丙酸=乙醇酸>氨基酸>氟化氢胺。按每 列各因素水平数据与指标关系,分别考察每个因素对指标的影响.分析比较后确定各因素的最优 水平组合。
k2 k3 k・ R
0.5 1.28 O.78 0.78
正交试验所得数据复杂,难以直接观察镀液成分对镀层质量的影响趋势。需对以上数据进行 处理,根据处理后数据分析镀液成分的变化对镀层质量的影响。为简明起见,这里将具体的数据 处理过程省略,试验数据处理结果见表3。本课题工作中,考察的指标有四个:镀速、稳定性、 孔隙率、硬度,对多指标的分析采用综合平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