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IR和化学指标的国产烤烟烟叶产地_部位模式识别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香烟分类识别研究分析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香烟分类识别研究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烟草进行了大量的无损检测研究,国外的许多学者根据不同烟草类型建立了相应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对烟叶所属的品种(白肋烟、烤烟)或不同产地(美国本地、非美国产)均得到了较好的正确判别结果,相对而言,国外的应用水平较为领先。
国内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烟草始于1995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烟草行业目前对近红外技术的应用已十分广泛。
尽管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烟草行业的无损快速检测能够应用于过程分析,然而非成像近红外光谱技术不适合于定量分析和分散性样品分析,由于外界因素的干扰不能有效剔除,其模型建立后需要不断进行维护修正并且测试灵敏比较低,相对误差比较大。
近年来,高光谱成像技术不仅在农产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也大量应用在农情监测作物长势的性状信息研究中。
随着成本的降低,从最初航空、卫星遥感的应用平台,扩展到为近地应用提供了可能。
将高光谱成像技术应用到烟草行业的品质与安全性检测中,可以综合得到产品内外品质的全面检测信息,这种内外品质信息兼备的特征,使得高光谱图像技术在烟草行业的无损检测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现阶段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进行烟草行业的无损检测还处于研究和发展阶段,随着光谱分辨率的不断提高,高光谱成像能够记录的烟草品质信息会越来越丰富。
1材料与方法实验设计本实验选用北京中南海8mg、四川娇子(时代阳光)、上海红双喜(硬)、黄果树(典藏)、南京(特醇)俗称红南京、云烟(红)、都宝(新)7种中低档价格大众定位的香烟品种,分别对这7种香烟的烟丝在室内进行实验。
每个品种类型的香烟选取两支香烟的烟丝量,取出两支香烟的烟丝进行高光谱图像信息采集。
为了保证室内暗室环境,实验选择在晚上19∶00以后的密闭实验室内进行数据采集,采用卤钨灯照射香烟烟丝样品,样品到光谱仪镜头的垂直距离选择为65cm,导轨速度为2mm/s。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烟草质检质控中应用研究报告与实践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烟草质检质控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王家俊1,陈国辉2,王保兴2,梁逸曾31 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云南弥勒县桃园路50号 6523002 云南瑞升烟草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昆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医路41号 6501063.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 410083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在烟草种植、原料收购、烟叶复烤、烟叶醇化、卷烟工业制造以及其它诸如烟用材料、烟用添加剂、卷烟烟气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和一些实践体会,并简要探讨了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的数据挖掘技术在烟草品质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法;化学计量学方法;烟草质量研究1968年,McClure首次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1]研究了未经破坏烟叶的透射比<transmittance properties),标志着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烟草领域的应用起始。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以其独特的快速、无损等优势在烟草领域中的应用得到迅速扩展[2-9]。
国内报道始见于1995年[10],随后几年,在国内烟草领域掀起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研究热潮,并进一步将过程化学计量学方法与近红外光谱分析结合,不断挖掘量测数据中潜在的信息价值伺服产品质量研究,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研究主要包括烟叶及烟气化学成分分析[10-20,30]、烟叶类型识别及卷烟配方结构预测[21,22]、卷烟配方过程评价[23,24]、卷烟制丝线评价[25]等方面的研究。
近几年来,笔者协同国内化学计量学专家和相关领域专家持续寻求化学计量学方法在烟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16, 20, 23,26-34],为提高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烟草领域中的应用水平做了一些微薄工作,本文仅为作者的经验之谈和一些实践体会,不足之处,敬请学者同仁批评指正。
1 基本思路烟草是一个复杂的多组分灰色体系<组分尚未全部清楚),品质特性的发挥与构成烟草的各组分具有协同效应,传统单变量“一对一”的分析观念,揭示烟草品质内在规律的整体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不同地区及部位烤烟烟叶中质体色素与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有关分析
gae BF,CF 2 rds( 2 3 ,X F)f m 1 ieett ac rwn ra eet tdadaa zd h eut r 1d rn o cogoigaesw r e e n nl e.T ersl o f b s y s
so e a: 1 hecne t f ec l oh ehg e l i d i e; ao n i i ac mua dmoe hw dt t ( )t o t ho p yi t i r a t ei hg r crt o cu l e r h not h r nh h tu s h e ds t
d r t a e u p rp st n la > t e mi d e p s o e f > t e l w r o i o e ;t e tt l u a o t n s e tt p e o i o e f h h i h d l o i n la i t h o e st n l a h a g rc n e t p i f o s i me im rr l t ey h g d u o ea i l ih;t e ttln t g n c ne t i i ee tae sa d g a e h w f i e e c ;t e C v h o a i o e o tn s n d f r n a n d s s o O d f r n e h 1 r r r l f c n e t s o i i ee te a d t e K c n e t r l a w v 1 t e r t so t n c t e a e a l t h o t n s h w b g d f r n c n o tn sa a l t l l e . ai f o ioi e h e a o e h o N n r l a t s i b e lv le c p e la e r m n a d C e z o e s h a o o o C n t eu p rl a e s u t l e e x e t n t e v sf a i h o Yu n n a h n h u a a ,t e r t fK t 1 p e v s i n r i i h e lwe ,a d t e r t slw n te la e r m n n a a o r n a o i o i e v sfo He a r . h i h e Ke r s f e—c r d t a c y wo d : u l u e o c o;c r mo ls ime t ;c e c o o e t b h o p a t g n s h mi a c mp n n p l
近红外技术在烟草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
近红外技术在烟草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和特点,以及国内外近红外技术在烟草分析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关键词近红外技术;烟草分析;研究进展近红外技术是近年来分析化学领域迅猛发展的高新分析技术,越来越受国内外分析专家的关注,它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分析技术革命。
1近红外技术基本原理近红外(NIR)光是介于可见光(VIS)和中红外(MIR)之间的电磁波,根据ASTM(美国实验和材料协会)的定义,其波长范围为780~2 526nm。
该谱区是天文学家William Herschel于1800年发现的[1],比中红外谱区更早,是人们最早发现的非可见光区域,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
近红外光谱主要是由于分子振动的非谐振性使分子振动从基态向高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分子在近红外谱区的吸收主要由分子中C-H、N-H、O-H、S-H、C=O等基团基频振动的合频与倍频吸收组成。
不同基团或同一基团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近红外吸收波长与强度都有明显差别,所以近红外光谱具有丰富的结构和组成信息,比较适合于分析天然产物中与有机基团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成分[2]。
因此,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首先从农业领域应用开始。
2近红外技术的发展历程概述近红外谱区吸收强度很低、谱带相互严重重叠、信息解析极其复杂,使用经典的定性、定量方法无法进行研究。
因此受发现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该谱区被“遗忘”了近一个半世纪。
20世纪中期化学计量学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解决了近红外分析中的多元信息处理问题,使得近红外技术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展露,所以近红外光谱分析开始得到迅速发展。
由于物质在近红外谱区中信息量丰富,同时近红外分析作为一项“绿色”分析技术,具有无污染、非破坏性、高效快速、低消耗、能多组分同时分析和在线分析等优点,因此近年来涉足领域逐渐增多,在农业、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烟草、纺织等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红外不但可以快速提供低成本的分析结果,而且使不断增加的分析工作量得到了高效解决。
手持式近红外光谱仪在烟叶均质化控制过程中的应用
手持式近红外光谱仪在烟叶均质化控制过程中的应用手持式近红外光谱仪(Portable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P-NIRS)是一种新型的光谱分析仪器,具有非接触、快速、精确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烟草工业的快速发展,烟叶的均质化控制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P-NIRS在烟叶均质化控制过程中的应用。
P-NIRS可以用于烟叶品质评估。
传统的烟叶品质评估通常需要进行繁琐的化学分析和感官评估,耗时且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而P-NIRS可以通过非接触式快速扫描烟叶表面,获取烟叶的光谱信息,进而通过与已有数据库的比对,得出烟叶的化学成分、营养价值等指标,从而快速准确地评估烟叶品质。
P-NIRS可以用于烟叶成熟度检测。
烟叶的成熟度对烟草的质量和口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成熟度的准确评估对于烟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成熟度评估方法主要依靠人工观察和经验判断,存在主观性强和误差大的问题。
而P-NIRS可以通过光谱特征的分析判断烟叶各部位(如叶片、茎)是否成熟,以及成熟度的程度,从而帮助决策者制定合理的成熟期收获计划。
P-NIRS可以用于烟叶中化学成分分析。
烟叶中的化学成分对于烟草的特异性香气和烟叶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并且对烟叶造成破坏。
而P-NIRS可以通过快速、无损的方式获取烟叶的光谱信息,进而预测烟叶中的硫、氩、木质素等关键化学成分的含量,为烟叶的品质控制提供依据。
P-NIRS可以用于烟叶病虫害检测。
烟草生产中,病虫害对烟叶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传统的病虫害检测方法通常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观察和判断,而P-NIRS可以通过病虫害引起的烟叶光谱变化,实现对病虫害的快速、准确检测和评估,帮助决策者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
基于NIR-PCA-SVM联用技术的烤烟烟叶产地模式识别
基于NIR-PCA-SVM联用技术的烤烟烟叶产地模式识别束茹欣;孙平;杨凯;张建平;刘太昂【期刊名称】《烟草科技》【年(卷),期】2011(000)011【摘要】为了更准确地对烟叶样品进行产地模式识别,检测了云南、河南、安徽、福建、贵州、吉林6省2010年生产的402个初烤烟叶样品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总氯、总钾含量,同时进行了近红外( NIR)光谱扫描,利用主成分分析( PCA)法和支持向量机算法(SVM)建立了烟叶产地模式识别模型,并对云南、河南、安徽、福建、贵州、吉林6省烟叶样品进行了产地模式识别.结果表明:①NIR-PCA-SVM模型对6省烟叶样品识别的预报正确率高达97%,而化学成分-SVM模型和NIR-SVM模型对6省烟叶产地的识别效果差;②NIR-PCA-SVM、化学成分-SVM和NIR-SVM 3个模型对云南省烟叶都有着较好的识别效果.NIR-PCA-SVM 模型可用于不同烟叶样品产地的模式识别.【总页数】4页(P50-52,57)【作者】束茹欣;孙平;杨凯;张建平;刘太昂【作者单位】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上海市 200082;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采购中心,上海市 200082;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上海市 200082;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上海市 200082;上海恒阳数据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市2004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411.1【相关文献】1.基于近红外光谱的PLS-DA算法判别烤烟烟叶产地 [J], 施丰成;李东亮;冯广林;宋光富;周志刚2.基于NIR和化学指标的国产烤烟烟叶产地、部位模式识别 [J], 谢娟;罗建群;姚鹤鸣;倪力军;张立国3.基于SVM近红外光谱在烤烟烟叶产地判别中的应用研究 [J], 邱凯贤;田旷达;李祖红;郑波;唐果;宋相中;闵顺耕4.基于LS-SVM的烤烟烟叶产地判别 [J], 章英;贺立源;叶颖泽;吴昭辉5.用HPLC-模式识别技术表征云南烤烟烟叶的颜色相似性 [J], 毛友安;刘巍;董道竹;卢红兵;钟科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和模式识别技术鉴别中药材产地
第26卷,第4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Vol 126,No 14,pp62926322006年4月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April ,2006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和模式识别技术鉴别中药材产地刘沭华1,张学工13,周 群2,孙素琴231.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北京 1000842.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 100084摘 要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获得了来自不同产地的中药材的红外光谱,结合近邻法和多类支持向量机等模式识别技术,对来自四个不同产地的269个白芷样本和六个不同产地的350个野生和栽培丹参样本进行了产域鉴别,得到的交叉验证准确率分别达到99%和95%,为中药材产地的快速无损鉴别探索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主题词 近红外光谱;模式识别;中药材鉴别中图分类号:O65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593(2006)0420629204 收稿日期:2004207208,修订日期:20042122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275014)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重大项目(国中医药科2001ZDZX01)资助 作者简介:刘沭华,1979年生,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硕士研究生 3通讯联系人引 言 中药的真伪优劣鉴别自古以来为医家所重视。
中药材的伪品、混淆品直接影响了中药的质量。
药材的滥用、误用、混用,大大降低了医疗效果。
因此,中药质量的可控性研究是中医药界关注的热门课题。
我们已经利用中红外光谱与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成功地实现了中药材产地的自动鉴别[1],本文尝试将该方法推广到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领域,从而达到无损、快速鉴别中药材的目的。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与经典的红外光谱法分析相比,倍频、合频吸收系数小,因此样品无需稀释即可直接测定,并可排除微量杂质的干扰。
另外,近红外区波长短,不被玻璃吸收,可用玻璃样品池,样品大多不需预处理,所以操作费用低;而且不需压片直接检测,测定速度极快[2,3]。
近红外光谱结合模式识别算法溯源识别卷烟纸油污
doi: 10.11857/j.issn.1674-5124.2019100066近红外光谱结合模式识别算法溯源识别卷烟纸油污赵科文1, 陈 实1, 尹中尉1, 邱昌桂2, 刘 静2,朱叶梅2, 周文忠2, 杨盼盼2(1.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毕节卷烟厂,贵州 毕节 551700; 2. 云南同创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106)摘 要: 为实现对油渍污染卷烟的快速识别及溯源。
采集卷烟生产过程中使用的6种润滑油污染在4种卷烟纸上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结合未污染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优选出原始样品原始光谱及二阶导数光谱中共有的差异性光谱波段范围,采用模式识别算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ahalanobis distance, PCA-MD )分别建立污染及未污染样品模式识别模型和不同卷烟上6种润滑油的模式识别模型。
结果表明:1)基于污染及未污染样品原始近红外光谱及二阶求导光谱差异性分析,优化出的模式识别模型建模波数范围是:6 000~5 300 cm –1和4 500~4 000 cm –1;2)建立的污染及未污染模式识别模型前3个主成分累计得分贡献率97.826%,模型分类效果明显,建模集及外部验证集样品的识别准确率均为100%;3)分别建立的6种油渍在4种卷烟纸上的溯源类模型,前3个主成分得分累计贡献率均大于96%,模型分类效果明显,建模集及外部验证集样品的识别准确率均为100%。
所建立的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结合模式算法(PCA-MD )可实现卷烟生产过程出现的“黄斑烟”中油渍烟的快速识别及污染油渍溯源。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卷烟; 润滑油污染; 模式识别中图分类号: TS45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674–5124(2020)06–0051–05Identification and tracing of cigarette paperoil stains based on near infraredspectroscopy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algorithmZHAO Kewen 1, CHEN Shi 1, YIN Zhongwei 1, QIU Changgui 2, LIU Jing 2,ZHU Yemei 2, ZHOU Wenzhong 2, YANG Panpan 2(1. Bijie Cigarette Factory, China Tobacco Guizhou Industrial Co., Ltd., Bijie 551700, China;2. Yunnan Comtestor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Kunming 650106, China)Abstract :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quick identification and tracing of the smoke contaminated with oil. Collecting cigarette production process used in 6 kinds of oil pollution on the four kinds of cigarette paper samples of nearinfrared spectrum, combined with uncontaminated samples of near infrared spectrum, with the original sample收稿日期: 2019-10-20;收到修改稿日期: 2019-12-06基金项目: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GZZY/KJ/BJ/2016 D Y 003-1)作者简介: 赵科文(1971-),男,贵州毕节市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卷烟工艺和卷烟设备。
基于机器视觉的烤烟烟叶部位的智能识别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9(4):405–411.DOI:10.13331/ki.jhau.2023.04.005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引用格式:赵晨,王涛,郭伟雄,孙光伟,路晓崇,宋朝鹏,陈振国.基于机器视觉的烤烟烟叶部位的智能识别[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9(4):405–411.ZHAO C,WANG T,GUO W X,SUN G W,LU X C,SONG Z P,CHEN Z G.Intelligent recognition of flue-curedtobacco position based on machine vision[J].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23,49(4):405–411.投稿网址:基于机器视觉的烤烟烟叶部位的智能识别赵晨1,王涛2,郭伟雄3,孙光伟4,路晓崇1,宋朝鹏1,陈振国4*(1.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河南郑州450002;2.云南省烟草公司曲靖市公司,云南曲靖655000;3.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广州510385;4.湖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30)摘要:采集烤烟不同叶位烟叶图像并进行预处理,提取烟叶叶长、叶宽、面积、周长和最小外接矩形面积5个叶片绝对形态特征参数,计算狭长度、矩形度、圆形度、叶宽最大处占比、叶宽轴与质心夹角5个相对形态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特征向量,构建基于K近邻算法(KNN)、逻辑回归(LR)、基于线性核函数和径向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SVM)和BP神经网络的烟叶部位识别模型,并对比5种模型的识别效果。
结果表明:基于图像轮廓特征所提取的形态特征参数可以较为有效地反映烤烟部位特征;5种识别模型中,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识别效果最好,识别准确度为93.75%,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模型决定系数均高于90%。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烤烟着生部位识别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烤烟着生部位识别梅吉帆;郭文孟;李智慧;薛宇毅;杨忠泮;李嘉康;苏子淇;张雷;堵劲松;徐大勇;李辉【期刊名称】《中国烟草学报》【年(卷),期】2024(30)3【摘要】【目的】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烤烟着生部位(上部、中部、下部)的识别模型。
【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烟叶在水、氮敏感波段下的强度分布特征,采用了一种结合OTSU和Sauvola图像分割算法的双阈值感兴趣区(ROI)选取方法,然后对比分析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数据建模的影响规律,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进行判别模型的建立,通过参数寻优进行模型的优化。
使用遗传算法(GA)和遗传算法结合连续投影算法(GA-SPA)进行特征波长的选择,建立简化模型。
【结果】(1)建立的双阈值感兴趣区选取方法能准确高效地实现烤烟叶片正常叶面区域的选取(2)不同数据预处理方法对识别模型影响较为显著,基于一阶导和萨维莱茨-戈莱平滑(1Der+SG)预处理光谱数据,结合GA选取的特征波长建立的XGBoost着生部位识别模型具有最佳的分类效能,其准确率高达97.78%。
【结论】研究建立的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方法的部位模型可满足烤烟着生部位的高效准确识别。
【总页数】10页(P51-60)【作者】梅吉帆;郭文孟;李智慧;薛宇毅;杨忠泮;李嘉康;苏子淇;张雷;堵劲松;徐大勇;李辉【作者单位】郑州烟草研究院烟草工艺重点实验室;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湛江卷烟厂;甘肃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郑州轻工业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相关文献】1.基于NIR和化学指标的国产烤烟烟叶产地、部位模式识别2.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鲜烟叶叶位识别方法3.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烤烟上部烟叶成熟度光谱特征分析及判别模型构建应用研究4.基于高光谱成像的桥梁混凝土表面露筋病害识别5.基于高光谱成像的烟丝中梗签分类识别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红外光谱法无损快速鉴别头孢类原料药
近红外光谱法无损快速鉴别头孢类原料药李臣贵;胡育筑【摘要】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一种无损快速鉴别头孢类原料药的方法.方法:不破坏样品包装,用光纤探头直接采集8种头孢类原料药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剔除异常光谱,建立头孢类药物的近红外识别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结果:将经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法预处理所建立的模型用于识别头孢类药物,其准确性、专属性和耐用性均良好.结论:该方法可实现对头孢类原料药的无损快速鉴别,为头孢类药物的鉴别提供了一条准确、简单、有效的途径.【期刊名称】《药学进展》【年(卷),期】2011(035)001【总页数】4页(P36-39)【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无损鉴别;头孢原料药【作者】李臣贵;胡育筑【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09;药物质量与安全预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3;R978.11近红外(NIR)光谱是指波长介于780~2 500 nm(12 000~4 000 cm-1)的电磁波谱,对物质的穿透能力较强。
其用于测试分析时,所测样品无需预处理,且不需消耗化学试剂,对环境无污染,具有非破坏、快速及环保等特点[1],在环境保护[2,3]、农业[4]、医药[5,6]、烟草[7,8]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头孢类抗生素是对冠头孢菌生成的天然头孢菌[接受日期] 2010-05-13素再行半合成而得到的一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副作用小、抗菌作用强等优点,深受临床医生的青睐[9]。
目前,头孢类药物的检测主要采用液相色谱与红外光谱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准确度高、可靠性强,但存在检测周期长、所用化学试剂污染环境及易破坏样品等缺陷。
本文采用NIR光谱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头孢类药物的NIR识别模型,可无需化学试剂和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而快速方便地实现对头孢类药物的无损鉴别分析。
在线近红外光谱(NIR)快速测定烟草化学成分
在线近红外光谱(NIR)快速测定烟草化学成分
在线近红外光谱(NIR)快速测定烟草化学成分
覃鑫
【摘要】【摘要】本文就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测定卷烟生产在线烟草样本化学成分作了研究,建立了烟草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氯、总氮五项化学成分的校正模型。
从各化学成分的模型来看,决定系数很高,模型相关性好。
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模型预测结果与连续流动分析结果间无显著差异。
模型可以在生产中使用。
【期刊名称】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0(024)001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词】近红外光谱;烟草;在线;校正
1 引言
目前近红外光谱分析(NIR)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石油、食品、医药等行业,近年来快速地进入烟草领域。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项二次开发应用技术,其应用的关键是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在线检测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工厂原料、产品、工艺状况有密切关系;较常规分析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简便快速、无污染以及样品的非破坏性并可在线重复大批量多组分同时检测的优点,在烟草化学分析中有很大的应用发展潜力;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NIR)技术测定在线烟草化学成分,将成为卷烟工厂对烟草产品内在成分检测和控制的主要技术手段。
2 原理与方法
2.1 测试的原理。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烤烟烟叶外观特征区域归类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烤烟烟叶外观特征区域归类薛超群;蔡宪杰;宋纪真;窦家宇;郭文;牟文君;马建勋【期刊名称】《烟草科技》【年(卷),期】2018(051)006【摘要】为有效进行烤烟烟叶产地识别和分类使用,对烤烟烟叶外观特征进行区域归类.选取福建南平、四川凉山、湖南郴州、河南许昌、贵州遵义、云南曲靖等43个产地的烤烟C2F等级烟叶,分析了烟叶的底色、厚度、蜡质感、柔韧性、叶面叶背颜色差、叶尖叶基身份差、光泽、叶面组织等15项外观特征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7个主成分,基于综合得分对43个产地烟叶进行聚类.结果表明:①提取的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3.476%,确定叶面组织、柔韧性、色度、油分、厚度、底色、叶尖叶基身份差、成熟度、颜色、叶面叶背颜色差10项指标为烤烟烟叶外观特征的评价指标.②若以平方欧氏距离10作为分类标准,可以将所有烟叶样品分为8类,第一类为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恩施和宜昌);第二类为河南(驻马店和南阳)、陕西(安康);第三类为福建、湖南(湘西);第四类为重庆(黔江);第五类为河南(许昌和平顶山);第六类为湖南(郴州和永州)、江西;第七类为黑龙江、辽宁、吉林、陕西(商洛)、山东;第八类为河南(漯河)、安徽(宣城).【总页数】8页(P34-41)【作者】薛超群;蔡宪杰;宋纪真;窦家宇;郭文;牟文君;马建勋【作者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枫杨街2号 450001;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采购中心,上海市杨浦区长阳路717号200082;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枫杨街2号450001;华环国际烟草有限公司,安徽省凤阳县门台工业园区 233121;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采购中心,上海市杨浦区长阳路717号 200082;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枫杨街2号 450001;华环国际烟草有限公司,安徽省凤阳县门台工业园区 2331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42【相关文献】1.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烟叶物理特性区域归类 [J], 郭建华;宋纪真;王广山;奚家勤;薛超群;高志强2.基于两维图论聚类分析的烤烟外观质量特征区域归类 [J], 魏春阳;王信民;程森;蔡宪杰;宋纪真;尹启生3.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烤烟叶位间质量差异 [J], 邵惠芳;陈红丽;杨永锋;焦桂珍;殷全玉4.基于图像处理和支持向量机的初烤烟叶颜色特征区域分类 [J], 潘治利;祁萌;魏春阳;李锋;张仕祥;王建伟;过伟民;艾志录5.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烟叶打叶复烤过程质量特性区域归类 [J], 万明宇;刘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马氏距离计算式
k
[ 5]
为:
( 1)
D ij =
k= 1
(T ik - T jk ) 2 /
式 中 : D ij 为根据 N IR光谱得到的样本 i到第 j类中心的马氏 距离 ; m 为主成分个数 , 由 文献 [ 2 ] 中的方法 确定。 T ik 为样本 i
nj
的第 k个 N I R 光谱主成分的得分 ; T jk = (
i= 1
T ik ) /nj 为第 j类样
1 .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425 #, 上海市梅陇路 130 号 2 . 上海烟草 ( 集团 ) 公司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 上海市长阳路 717 号 关键词 : 近红外光谱; 产地 ; 部位 ; 烤烟 ; 烟叶
200237 200082
摘要: 分别以 N I R 光谱和总糖、 还原糖、 烟碱 、 总氮、 钾、 氯检测数据为基础, 采用基于马氏距离的判别法 对 2003 、 2004年 1129 个国产烤烟烟叶样品的产地和部位进行了模式识别。 结果表明: 采用 N IR 光谱与 这 6 个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对烟叶产地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 88 % ~ 94 . 5 % 和 62% ~ 78 % , 对不同产地烟 叶部位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 71 % ~ 75 % 与 63 % ~ 67 % , 对同一产地烟叶部位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 82 % ~ 87 % 与 80 % ~ 93 % , 对上 、 下部烟叶模式识别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 92 % ~ 98 % 与 89 % ~ 98 % 。 N IR 光谱可用于烟叶产地 、 部位的识别, 这 6个主要化学成分指标仅适合于烟叶部位的识别 。 中图分类号 : T S411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2- 0861( 2008) 07- 0042- 04 Pattern Recogn ition of Grow ing A rea and S talk Position of Dom estic Flue cured Tobacco Based on N IR and Che m ical Com ponen ts XIE JUAN ( 1) , LUO JI AN QUN( 1), YAO HE M I NG ( 2), N I L I JUN( 1), and ZHANG L I GUO ( 1) 1 . School of Che m ical and M o lecular Eng in eering , East Ch in a Un iv ersity of Science & T echno lo gy , Shangha i 200237, China 2 . T obacco Quality Superv isio n & Inspect io n S tation , Shanghai T obacco ( Group ) Co rporation , Shangha i 200082 , Ch in a K eyword s : Near infrared spectrum; G row in g area ; Sta lk posit io n ; F lu e cured tobacco ; T obacco lea f Abstract : The pattern recogn ition of grow ing area and sta lk position of 1129 dom estic flu e cured tobacco samp les in 2003 and 2004 w ere carried out by M ahalanob is d istance based discri m in ation dependent on th e ir near infrared spectra ( N I R s) and m a in che m ical com ponents, in clu ding to ta l sugar , reducing sugar , nico tin e , tota l n itrogen , potassium and ch lo rine. T 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ccuracies of grow ing area recogn ition by N IRs and chem ica l com ponents w ere 88 % to 94 . 5 % and 62 % to 78 % , respectively ; and the accuracies o f stalk position recognitio n for tobacco from different areas w ere 71 % to 75 % and 63 % to 67 % , respectively , and for tobacco from the sa m e area w ere 82 % to 87 % and 80 % to 93 % , respect iv ely ; the accuracies of upper and low er leaves recognition w ere 92 % to 98 % and 89 % to 98 % , respective ly. It w as concluded that N IR w as su itable to the recogn it ion of grow ing area and sta lk position , wh ile the six m ain chem ica l com ponen tsw ere on ly f it for the recogn ition o f stalk position . 近年来 , 采用近红外 ( N I R ) 光谱信息对烟叶产地
[ 4] [ 1]
外 11个样本集用于烟叶部位识别。样本集 3 、 4 用于 考察年份对 烟叶部位 识别结果 的影响 , 样本 集 3 由 2003年湖北 ( 49) 、 福建 ( 44)、 云南 ( 90) 、 山东 ( 32)、 黑 龙江 ( 41 )、 重 庆 ( 35 )、 湖 南 ( 56 )、 河 南 ( 50 )、 四川 ( 59)、 贵州 ( 99) 共 555 个烤烟烟叶样品组成, 样本集 4 由 2004 年湖 北 ( 44) 、 福 建 ( 59) 、 云 南 ( 140 )、 山东 ( 60) 、 黑龙江 ( 16)、 重庆 ( 16)、 湖南 ( 48) 、 河南 ( 40 )、 四川 ( 33)、 贵 州 ( 118) 共 574 个烤烟烟 叶样品组 成; 样本集 5 包含所有样本 , 用于考察不同产地、 年份下烟 叶的部位识别; 样本集 6 和样本集 7 用于考察不同年 份同一产地烟叶部位识别的差异 , 分别由样本集 3 和 样本集 4 中的样本数最多的 2003 和 2004 年贵州烤烟 烟叶样品组成, 各有 99 和 118 个样本 ; 样本集 8 由样 本集 6 和样本集 7 组成 , 用于考察同一产地烟叶的部 位识别情况 ; 样本集 9~ 样本集 13 用于考察上、 下部 烟叶的模式识别 , 其中样本集 9 和 样本集 10 分别由 2003和 2004 年的上、 下部位的烤烟烟叶样品组成, 各 有 277和 293个样本 , 用于考察同一年度不同产地上、 下部烟叶的部位识别 ; 样本集 11 由样本集 9 和样本集 10 组成, 用于考察不同年份不同产地上下部烟叶的部 位识别 ; 样本集 12 和样本集 13 分别由 2003 和 2004 年贵州的上、 下部位烤烟烟叶样品组成, 各有 49 和 60 个样本 , 用于考察同一年份同一产地上下部烟叶的部 位识别。每个样品集每 4个样品中先取后 3 个样品用 于建模 , 第 1 个样品用于预测 ( 识别 ) (外部验证 ) , 然 后取第 2 个样品用于外部验证 , 另外 3 个建模, ! !, 依次轮换, 用每一个样品都做一次外部验证。 2 结果与讨论 2 . 1 产地识别比较 根据样本集 2 的产地预测结果 (表 1) 统计 , 采用 6 个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对样本集 2 烟叶产地的预测准确 率 ( 4 次预测正确样本数 /校验集样本数 ) 和整体正确 率 ( 4 次预测正确样本数 /样本总数之比的平均值 ) 均 为 61 . 58 %,而 NI R 光谱的预测准确率和整体正确率 分别为 88 . 00 % 和 91 . 01 % , 同理, 样本集 1 烟叶产地 的化学指标预测准确率和整体正确率均为 78 . 47 %, 而 NI R 光谱的预测准确率 和整体正确率分 别为 94. 52 % 和 97 . 54 % , 与文献 [ 1] 的预测结果相似。说 明这 6 个主要化学成分指标较难全面反映烟叶的产地 风格特征, 用其进行烟叶产地的模式识别不太合适 , 或 者说, 仅仅根据这些化学指标难以判别不同产地烟叶 的风格。唐远驹等 在用化学值与津巴布韦 烟叶非 常接近的贵州湄潭烟叶替代某品牌卷烟配方叶组中的 43
edu. cn 收稿日期 : 2007- 12- 12 责任编辑 : 刘立全 E m a i: l llq@ tobacco info . co m. cn 电话 : 0371 67672637
42
识别比较, 以确定能够反映烟叶风格特征的量化指标, 为卷烟配方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 . 1 材料 M PA 傅立叶近红外仪 ( 德国 B ruke 公司 ); AA 流动分析仪 ( 德国 Bran Luebbe 公司 ) ; 410 火焰光度计 ( 英国 Sher w ood 公司 ); AR1140 /C 电子分析 天平 [ 精 确度: 0. 0001g , 奥豪斯 ( 上海 ) 公司 ]; 1129 个 2003 、 2004年国产烤烟烟叶样品及其总糖、 还原糖、 总氮、 烟 碱、 氯、 钾含量检测数据 (略 ) [上海烟草 (集团 ) 公司烟 草质量监督检测站 ]。 1 . 2 样本的光谱扫描 、 处理与模式识别 采用束茹欣等 介绍的方法对烟叶样品进行 N IR 光谱数据扫描, 而后用 MAT LAB6 . 5 . 1 平台对 N IR 光 谱数据求一阶导数, 用移动窗口平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