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与对策(20210315110033)

合集下载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承担着国际结算业务的重要角色。

国际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与国际贸易之间进行货币结算和支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重要支撑。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商业银行在从事国际结算业务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风险。

本文将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商业银行在进行国际结算业务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市场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由于外汇市场汇率波动导致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损失风险。

在进行国际结算业务时,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外汇市场进行货币兑换和结算,而外汇市场的波动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在汇兑过程中出现损失。

由于国际结算业务涉及到多种货币,商业银行还可能面临汇率套利和跨期套利的市场风险。

对于市场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取的对策包括: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多种金融工具进行市场风险对冲,积极参与外汇市场的交易,并且注意把握市场信息和动态,及时调整交易策略。

二、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进行国际结算业务时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因交易对手违约或信用评级下调而导致的损失风险。

在国际结算业务中,商业银行需要与各种交易对手进行资金结算和支付,而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

由于国际结算业务通常涉及到跨境交易,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险,商业银行还可能面临国别风险和政治风险。

对于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取的对策包括: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加强与交易对手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降低信用风险的发生概率;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定价和结构化产品设计来规避信用风险。

对于操作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取的对策包括: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加强技术设施和安全保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控制程序,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失误。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摘要】本文针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首先探讨了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清算风险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影响。

随后提出了针对这些风险的对策分析,包括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立有效的控制机制等。

在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展望了未来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趋势。

给出了建议措施,包括加强监管、提升风险意识等。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应对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保障业务平稳运行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对策、汇率风险、信用风险、清算风险、总结分析、展望未来、建议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国际结算系统进行跨境货币支付和结算的业务。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不断增加,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项业务具有较高的风险性,主要表现在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清算风险等方面。

汇率风险是商业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由于汇率波动引起的损失可能对银行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商业银行需要有效的对冲机制来管理汇率风险。

信用风险也是一大挑战。

在跨境交易中,银行可能面临客户违约风险、国家政治风险等信用风险,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

清算风险是指由于交易结算不及时或对手方违约而导致的风险。

商业银行需要加强与国际清算系统的对接,提高清算效率,降低清算风险。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不容忽视。

只有加强风险管理,在面临挑战时做好应对措施,才能确保国际结算业务的稳健发展。

1.2 研究意义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是银行在跨境业务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支持经济全球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承担着货币兑换、支付结算、信用担保等多种功能,为跨境交易提供了高效、快捷的支付工具。

研究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提升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一、国际结算业务概述及风险分析由于国际结算业务涉及进口商、出口商、进口方银行与出口方银行等结算对象,业务范围涵盖贷款发放、外汇买卖、衍生产品交易、征信调查、资产评估、保险、抵押担保等业务,业务构成具有较高综合性,业务流程较为复杂,决定了国际结算业务风险具有广泛性、复杂性、难预测等特点。

为了更清楚地识别和分析国际结算业务风险,可以根据风险起因和主体进行划分为国家风险、外汇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通过对这些主要风险及其因素的分析,为进一步构建国际结算风险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一)国家风险及其因素分析。

国家风险指的是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由于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债权人得不到清偿的可能性。

国家风险涉及一国的政治、社会、法律、宗教、经济、金融、外债等多个层面,表现为战争、恐怖行动、内乱、政变、冲突、地震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等等,对国际商业活动可能采取罚没、收归国有、禁止出入境、废除债务、毁约或强行终止合同等行为。

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主要指那些因进口国家不履行职责或采用主权措施而造成拒绝接受货物或阻止向国外付款所产生的风险。

这种风险是结算主体面临的首要风险,它对结算决策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开展国际结算业务时必然会遇到国家风险,尽管这种国家风险有高低轻重之分。

如果没有国家风险意识,不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就可能会因为遭遇国家风险而造成财产、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国家风险可以按照引起风险事件的性质分为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这三种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并可能相互转化,如社会动荡产生的风险,可能会导致经济衰退而出现经济风险,而经济风险的出现往往会推动政府采取非常规的干预措施从而导致政治风险。

另一方面,由于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国家风险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在国际间互相传染,形成地区风险甚至全球风险。

(二)外汇风险及其因素分析。

外汇风险是指在国际经济、贸易、金融活动中,一个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内未预料到的汇率变动或其他原因而使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遭受损失的风险。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资金的存储和运作、贷款和融资、国内外结算等各项业务。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也日益增加。

国际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跨国支付、结算、托收、信用证、汇票等服务的重要业务,涉及到海外付款、外汇买卖、货币兑换等。

在开展国际结算业务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往往会面临各种风险,如汇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研究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对于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保障国际结算业务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制定有效的对策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化解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以保障银行在国际结算领域的稳健运营。

通过对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应对风险挑战,降低运营风险,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通过对策分析,可以为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促进行业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为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促进业务稳健发展和风险控制的有效实施。

1.3 研究意义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由于国际结算业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市场波动的风险,商业银行在开展这一业务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

研究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有助于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切实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确保国际结算业务的顺利开展。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风险及防范策略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风险及防范策略分析
经 营 活 动 的全 过 程 当 中 。在 应 对 不 同 风 险 时 。银 行 有 着 不 同 的处 理 方
对这些不诚信 问题时就可能面对相应损失 。 例如 . 交易对方逾 期清算 款 项、 交易对方银行违约 、 清算系统故障等原因都有 可能带来信用风险 。
三、 我 国商 业 银 行 国 际业 务 风 险 防 范 措 施
( 一) ■ 际业 务 发 展 现 状
银 行为了应对外汇 市场和证券市场 变动可能带来 的价格损失 。 需 要根据 自身银行 的情况 , 制定涉及外汇产品 的相应核算操作 流程 。 以标 准化的计算对 敞口寸 头进行详细 的计量 、 识别 。 例如.建设银行就在其建立的操作流程 中明确规定 : “ 如经办行实
约的情况 , 支行将违约情况上报分行个人银行部 , 由个 人银行部及时 向 分行国际部出具调 整明细 , 分行 国际部则根据 书面的调整明细记账 , 同
时向总行反向平盘。”
为了各家商业银行争相 发展的热 门业务 。实力雄厚的四大 国有银行 占
有 了全 国 商 业 银 行 结算 总 量 的 大 部分 。 就 目前 而 言 , 国 有 的 四 大银 行 的结 算 产 品 主 要 集 中 于 诸 如 信 用 证 、
投资理财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风险及防范策略分析
大连银行 贸 易金 融部 张 东辉
摘要: 对 外 贸 易的 快 速 发 展 使 得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的 国 际 业 务 发 展 机 会 日益 增 多 . 面 临 的 国 际 业 务 风 险 压 力 也 日益 增 大 。 由 于 中 国商 业 银 寸 可 能 面 临 的损 失 , 在 目前 商 业 银 行 的经 营 领 域 中 , 集 中 出 现 在 证 券 市 场 和 外 汇 市 场 两个 方 面 。 证 券 市 场 价 格会 随市 场发 生 波 动 。 银 行 持 有 证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越来越重要。

国际结算是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中的重要环节。

国际结算业务涉及到跨境支付、外汇交易等环节,具有较大的风险。

本文将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进行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主要包括外汇风险、信用风险、违约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波动引起的风险。

由于国际结算业务涉及到跨境支付和外汇交易,商业银行需要面对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风险。

汇率的波动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之间出现不匹配,从而导致损失。

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国际结算过程中,因为买方或卖方无法履约而导致的风险。

在跨境交易中,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信用风险往往较高,商业银行需要评估并控制这些风险,以避免损失。

违约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国际结算过程中,由于合同违约而导致的风险。

由于国际结算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合同的履行可能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确保合同的履行和风险的控制。

操作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国际结算过程中,由于人为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而导致的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导致交易的延误或错误,从而导致损失。

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员工培训和系统风险管理,以减少操作风险的发生。

针对以上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进行风险管理。

针对外汇风险,商业银行可以建立合理的外汇风险管理机制,包括制定外汇风险管理政策、建立外汇风险管理部门和建立外汇风险管理系统等。

商业银行还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如远期外汇交易、期货和期权等,来进行风险对冲操作。

针对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可以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建立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并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如要求保证金、签署追偿协议等。

针对违约风险,商业银行可以加强对国际合同的审核和风险评估,同时与律师事务所和保险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以降低违约风险的发生。

针对操作风险,商业银行可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规范操作流程,并建立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系统,以确保操作风险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浅议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浅议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CAIXUN 财讯-71-浅议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沈阳大学经济学院 朱 炜 庞 辉 / 文商业银行国际结算由于其业务的国际性、惯例性、融资性等特点,使其业务较为复杂,从而使得存在的风险隐患也较多。

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相关阐述,探究有效控制这些风险的对策。

商业银行 国际结算业务 风险防范措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概述(1)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的含义及种类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是指各类商业银行在因各类业务以汇付、托收及信用证等方式进行结清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时所产生的各类风险。

国家结算按风险来源划分,可分为市场风险、外汇风险、信用风险等。

按结算方式的不同,又可以把国际结算业务风险分为票据结算风险、托收结算风险及信用证结算风险等。

(2)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的特点由于国际结算具有国际性、惯例性、融资性等特点,使其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较为复杂,这些风险的存在对国际结算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风险并非都是坏事,如果风险控制得好,有可能转化为收益,风险控制不得当,就会产生巨大的危害。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存在的风险分析(1)票据结算业务存在的风险分析 票据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汇票、本票、支票,它是国际结算的重要支付凭证之一。

票据结算的风险主要有:1.大额银行汇票伪造带来的风险。

由于国际贸易各国票据种类繁多,性质迥异,一些诈骗分子钻空子,伪造银行票据进行诈骗。

2.注销起初票据而造成的风险。

外国不法商人将起初票据——支票交给我国银行验票确认,提取货物,然后在交货和国外银行收货的期间里,将账户中的存款挪走,并注销账户,是支票成为了空头支票。

3.存款凭证及金融债券伪造而造成的风险。

通过涂改、假冒存款凭证的持票人信息、伪造银行印鉴制作金融债券,造成凭证和金融债券在流通中出现混乱。

(2)托收结算业务存在的风险分析 托收的结算方式主要就是依据商业信用,即是出口商委托进口地银行向进口商收取货款的方式。

国际结算中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国际结算中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国际结算中的风险及防范对策1. 引言国际结算,这个词一听就让人觉得有点复杂,但实际上,它就是在跨国交易时,如何把钱安全、快速地从一个国家转到另一个国家。

就像我们买个东西,付款后期待它尽快到手一样,国际结算也是个急功近利的游戏。

不过,这里面可藏着不少风险,像是乌云压城,随时可能让你心惊胆战。

2. 国际结算中的风险2.1 汇率风险首先,汇率风险就像一只狡猾的狐狸,时不时来捣乱。

你可能在交易时预计了汇率,结果到了收钱的时候,哎呀,汇率变动了,结果收到的款项少了,这可让人心痛得不行。

所以,聪明的商家们都会考虑汇率变化,提前做好打算,比如通过期货合约来对冲风险。

2.2 信用风险接着,信用风险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你永远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爆炸。

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不熟悉对方的信用状况,很容易出现违约的情况。

想象一下,你辛辛苦苦发了货,结果对方没付款,这就跟做了一个美梦却被现实打醒一样,让人郁闷透顶。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大家一般都会选择信誉好的合作伙伴,或者使用信用证这种工具,保证交易的安全。

2.3 政治风险再说说政治风险,这可真是个棘手的问题。

国际局势瞬息万变,有时候国家之间的关系就像天气,今天阳光明媚,明天可能就阴云密布。

一旦发生政治动荡,贸易就可能受到影响,甚至无法进行。

为了应对这种风险,企业们得密切关注国际动态,及时调整战略,确保万无一失。

3. 防范对策3.1 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防范这些风险,首先得从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入手。

比如,使用信用证,不仅能确保付款安全,还能增强买卖双方的信任。

而采用电子支付,也能提高效率,让交易更加顺畅,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听上去是不是很靠谱?3.2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此外,企业还可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像个护航的灯塔,随时提醒你海上风浪。

通过市场分析、汇率监测等方式,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

比如,定期对供应商和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确保在交易中不会掉入陷阱。

4. 结语总之,国际结算虽然风险重重,但只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心中有数,就能在这条路上行稳致远。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是指银行通过国际支付系统为客户提供跨境支付结算服务的
业务。

这种业务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

为了减轻和
控制这些风险,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建立风险管理部门和职责,制定风险管
理的流程和方法,以便及时发现和识别各类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商业银行需要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监测。

通过对各种风险因素的评估和监测,可以
及时了解风险的变化和趋势,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机制。

包括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和内部控制规范,确保业务的规范和准确进行。

第四,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管理。

通过建立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对客
户进行信用评估和监管,确保客户能够按时还款,并通过适当的措施进行风险分散和防
范。

第五,商业银行需要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通过建立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包
括设置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建立流动性储备机制,确保在发生流动性风险时能够及时应对。

第六,商业银行需要加强操作风险管理。

通过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增强员工的操作
风险意识,提高操作风险管理的能力,减少操作风险的发生。

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结算业务时,需要认识到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管理。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机制,加
强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等措施,才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风
险。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与对策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与对策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与对策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在金融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这一领域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风险,如外汇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为了保证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安全和稳定运行,银行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对策。

本文将重点讨论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外汇风险外汇风险是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

由于涉及到不同国家的货币兑换,汇率波动会对商业银行的结算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降低外汇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多元化货币组合:商业银行可以持有多种货币的资产和负债,以降低对某一特定货币的依赖性,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2. 使用外汇衍生品: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外汇期权、远期合约和货币互换等工具进行对冲,通过锁定汇率来规避汇率风险。

二、信用风险在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信用风险是一项重要的风险。

该风险主要来源于客户无法或拒绝按时履约,导致商业银行无法收回应收的账款。

为了降低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严格的信用评估: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的客户信用评估体系,定期对客户进行审核和评估,以减少对高风险客户的接触。

2. 使用信用保险:商业银行可以购买信用保险,以转移信用风险。

信用保险公司将对未收到的货款进行赔付,降低商业银行的损失。

三、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另一个风险因素。

这种风险主要是由于人为疏忽、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等原因引起的错误或失误。

为了降低操作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建立严格的操作流程和控制制度:商业银行应确保每一个操作环节都有明确的流程和规定,并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使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和技术:商业银行应不断投资和改进信息系统和技术,提高操作效率和准确性,降低因系统故障而引发的操作风险。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存在着外汇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多种风险。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是银行业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越来越普及,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也在增加。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认真分析和控制这些风险,以确保其国际结算业务的安全和稳定。

1.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的波动导致银行在结算过程中的损失或未能获得足够的收益的风险。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往往涉及多种货币的交换和转换,因此受到汇率风险的影响很大。

2.违约风险违约风险是指银行与客户在结算过程中出现的违约情况,导致银行无法及时收到应收的款项或无法按时支付应付的款项。

违约风险可能由于客户资信差或发生不可预见的政治或经济事件等原因而发生。

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在结算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现金流量不足的风险,从而无法按时支付应付的款项或未能及时收到应收的款项。

流动性风险可能产生于各种意外情况,包括客户突然大量提取资金、持续的债务融资和市场波动等。

4.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进行国际结算业务时可能面临的各种法律问题和纠纷。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国际条款的解释、交易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等。

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各种方法控制汇率风险,包括调整交易的时间、利用远期合同、使用外汇掉期以及通过货币互换等方式进行对冲。

除了主动监测和分析市场趋势,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采取外汇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技术来降低汇率风险。

商业银行需要对客户的信用和风险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信用证或保函等担保方式来降低违约风险,例如严格的授信审批流程、提高保证金比例、核实收到有效证明等。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合理的流动性管理来降低流动性风险,例如建立流动性管理框架、加强流动性风险测算和监控以及提高流动性储备等。

同时,商业银行应该保持合理的债务结构,确保能够按时支付到期债务。

商业银行应该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其国际结算业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国际间资金流动的增加,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开展国际结算业务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风险。

本文将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地管理风险、保障业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一、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商业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

由于外汇市场波动、利率变动等因素,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着交易损失,进而影响到其盈利能力。

为应对市场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包括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制定详细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等。

2. 多元化投资组合。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来分散市场风险,避免集中在某一特定市场或资产上的投资,降低整体风险。

3. 使用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对冲。

商业银行可以利用期货、期权、互换等金融衍生品来进行风险对冲,降低市场风险对其造成的影响。

二、信用风险1. 严格的信用审查和管理。

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结算业务时,应进行严格的客户信用审查,避免与信用状况较差的客户交易,同时建立健全的客户信用管理体系。

2. 使用信用保险和担保。

商业银行可以购买信用保险或寻求其他形式的担保来降低信用风险,确保在客户违约时能够及时获得补偿。

3. 分散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分散客户、行业和地区风险,降低信用风险对其造成的影响,提高整体的风险抵御能力。

三、操作风险1. 健全的操作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的操作管理体系,包括规范的操作流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专业的操作人员培训等。

2. 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商业银行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提高操作效率、降低操作风险,如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实施电子化结算等。

3. 加强内部监管和审计。

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监管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风险,确保国际结算业务的正常运行。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跨境交易,因此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以下是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的分析和对策。

第一,外汇风险。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存在汇率差异,商业银行在进行国际结算业务时会面临着外汇风险。

为了降低外汇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及时了解和分析国际汇率动态,做好汇率风险管理工作;提前与客户沟通,确定结算货币和支付方式,减少汇率波动对结算的影响;建立外汇风险管理机制,例如使用外汇衍生品等工具进行对冲。

第二,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中需要与各方进行信用交易,存在着信用风险。

为了降低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定期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建立合理的信用额度和风险防范机制;与合作伙伴签订合同并监控履约情况,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建立风险管理部门,进行信用风险的监控和控制。

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中面临着操作风险,包括人为错误、系统故障等。

为了降低操作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完善内部操作流程和监控机制,确保操作规范和正确;进行员工培训和技术更新,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和系统使用能力;建立紧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确保业务连续性。

第四,法律风险。

商业银行在进行国际结算业务时需要遵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如果违反相关法律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

为了降低法律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建立法律合规部门,负责了解和遵守国际法律法规;与专业律师事务所合作,进行法律风险评估和咨询;建立合规培训机制,提高员工对法律风险的认识和理解。

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存在外汇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风险。

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可以有效降低这些风险并确保国际结算业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在金融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1. 外汇风险国际结算业务中,商业银行在进行跨境资金支付和结算时,往往需要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而不同货币的汇率波动会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一旦出现外汇波动,就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出现汇兑风险,从而对其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2. 信用风险在国际结算业务中,商业银行往往需要与境外银行或客户进行资金往来。

一旦涉及到跨境支付,就需要考虑对方的信用风险。

境外银行或客户可能存在违约风险,一旦发生违约,就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不小的损失。

3. 政治风险由于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结算业务,商业银行还需要考虑到政治风险的存在。

一旦发生国际政治动荡或者战争等事件,就有可能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从而带来一定的风险。

4. 法律风险在进行国际结算业务时,商业银行需要遵守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一旦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就有可能涉及到法律风险。

尤其是在一些国际贸易中,商业银行往往需要面对复杂的法律规定和合同条款,一旦出现纠纷,就会对其造成一定的损失。

二、对策分析1. 做好外汇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在进行国际结算业务时,需要做好外汇风险管理工作。

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采取合理的套期保值和外汇风险对冲措施,来降低外汇风险对业务的影响。

还可以通过加强外汇市场监测和研究,制定科学的外汇风险管理策略,及时调整国际结算业务的结构和布局,以降低外汇风险。

2. 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在进行国际结算业务时,需要加强对境外银行和客户的信用风险管理。

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信用审查和监控体系,对境外银行和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严格控制风险。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防控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防控

68Risk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Business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中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防控文/曾军鹭 章剑涛随着我国经济的强势崛起以及新时期下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多边贸易也在不断地兴盛发展,国际结算业务作为联结境内与境外经济主体间的基础性业务,在各商业银行各项业务中的重要程度越来越高。

安全、便捷的国际结算服务成为境内外机构顺利开展国际经济活动、有序发展跨境贸易的重要保障。

纵观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受多方因素影响,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和隐患。

本文针对这些风险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尝试找出各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有效风险管控措施,以推动国内各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持续良性发展。

国内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现状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跃居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世界经济贸易活动,境内企业国际结算需求不断增大,这推动了国内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飞速发展。

当前,国内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整体情况主要体现为:国际结算业务总量稳步增长,业务办理机构相对集中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19-2020)》,2019至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强烈影响以及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的进一步紧张,全球贸易形势低迷、资本市场投资萎缩,全球经济总体下滑明显。

但我国由于疫情防控到位,2019年国内各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量仍达到6.89万亿美元,且近五年内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趋势。

国际结算的业务创新不断,呈现电子化发展趋势当前互联网金融技术不断蓬勃发展,电子金融业务成为金融领域创新的主要区域。

国内商业银行纷纷打破原有国际结算业务中只能通过线下银行柜面办理的单一模式,逐步实现通过电子交单平台、企业网银平台线上办理国际结算业务的新趋势。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这个领域中,存在着多种风险,如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为了有效地管理这些风险,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商业银行应当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和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规定和制度。

其次,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对客户的风险管理,对客户进行评估,确保其信用水平。

同时,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对国际市场的分析和研究,以选择合适的贸易市场。

此外,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管理,采用先进的操作风险管理工具,控制风险的发生。

另外,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对汇率风险的管理,通过制定和执行合适的汇率风险管理策略,控制汇率风险。

此外,商业银行还应当加强对金融市场风险的管理,监测和分析金融市场的变化,并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应的市场风险管理策略,有效地控制风险的发生。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国际结算业务中,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对内控管理和监管合规性的考核,确保其业务的合规性、规范性和合法性,减轻商业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中面临的各种风险。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中需要积极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不断提升风险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只有这样,商业银行才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也能够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成为其重要的业务板块之一。

但是,在开展国际结算业务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着较高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等方面。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控制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

一、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中承担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其主要是因为境内外商家在交易过程中信用状况失效导致的风险。

如何有效地解决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和商家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增加信用检查商业银行需要在开展国际结算业务之前,对商家进行彻底的信用检查。

商业银行应该注重了解商家的身份信息和历史交易记录,从中分析其信用状况。

此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商业银行还可以要求商家提供担保信或其他保证措施来减轻信用风险。

(二)对冲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不同的对冲风险措施来降低信用风险。

其主要措施包括合同选择、信用保险、买方信托和保付等。

通过对不同的对冲风险措施进行多样化选用,商业银行可以有效地降低信用风险。

二、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由市场变化引起的风险。

一些重要的市场风险形式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等。

(一)标准化合同为了控制市场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在国际结算业务中采用标准化的合同模板。

通过合同的标准化,商业银行可以更加明确地了解交易的内容和条件。

(二)分散投资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市场风险。

商业银行可以投资于不同类型的市场来分散投资风险,并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稳定性。

此外,分散业务和地理风险还能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地减少市场风险。

三、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由系统和流程错误、管理不当、技术失误和欺诈等造成的风险。

为了减少操作风险的风险,商业银行应该采取以下对策:(一)流程改进商业银行需要不断优化其流程,减少潜在的系统和流程错误等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引入更加先进有效的业务流程和付款系统来提高其运营效率,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与对策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国际结算业务为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活动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随着国际结算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关的风险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风险和对策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进行深入分析。

1.1 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不可避免的风险之一。

由于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商业银行在进行跨国结算时可能面临着货币价值的波动风险。

如果汇率波动对商业银行的结算业务产生不利影响,就会对其业务和利润带来影响。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国际利率变化引起的债务投资价值、收益率和经济价值的波动风险。

商业银行在进行国际结算业务时,往往需要进行跨境融资或债务投资,这就使得其面临利率风险。

国际结算业务通常会受到所涉及国家的政治风险的影响。

政治不稳定、政府政策变化、国际贸易纠纷等因素都可能对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在国际结算业务中,商业银行往往需要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进行交易,这就可能涉及到跨国企业的信用风险。

若对方出现违约的情况,商业银行将面临债权利益受损的风险。

1.5 流动性风险由于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复杂性和跨国性,可能会导致资金流动性风险。

在国际结算业务中,商业银行需要处理跨境资金流动、外汇交易等任务,其中的资金流入流出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出现。

二、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对策商业银行可通过货币期货、货币互换、远期外汇合约等工具来对冲汇率风险。

通过这些工具,商业银行可以锁定汇率,规避汇率风险的影响。

2.2 处理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可采取利率互换、利率期货等工具来对冲利率风险。

利率互换可以使商业银行在各种货币之间互换支付利息的义务,从而规避利率波动风险。

商业银行应根据跨国结算的特点,加强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政治风险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例如多元化风险、分散化投资等。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与对策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与对策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与对策国际结算业务是通过两国银行办理的由贸易或非贸易引起的债权债务的清偿它以国际贸易为前提又是商业银行的一项基础业务类属中间性业务国际结算过程存在多重风险但风险不等于损失操作得当风险可以预防可以转化为收益;如不当风险即会成为损失同时国际结算涉及到国家金融管理的有关法令、外汇管理条例、国际惯例与准则、银行信誉、银企责任及业务的具体操作等诸多方面比较复杂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和外向型经济将会有更快的发展这一切为国际结算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对外商投资企业结售汇的全面实施、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国外金融机构的进入从风险角度讨论和研究国际结算业务将成为各商业银行竞争的热点由于国际结算本身有国际性、科学性、融资性、知识性和惯例多、发展快等特点使国际结算中产生的风险具有以下特点涉及范围的国际性与结算方式的结算工具有相关性、与融资活动的相伴性、形成原因的多样性、表现手段的欺诈性、防范过程的复杂性上述性质的特点决定了国际结算的风险是指在国际间货币收支调节过程中由于技术上、经营上和管理上的问题而引起的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危险本文力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寻找防范对策一、票据结算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对策票据是国际结算的重要支付凭证它包括汇票、本票、支票三种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汇票目前使用的许多国际结算方式都是汇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银行转让票据使国际贸易双方的债权债务得以清偿因而票据就代表金钱正因为这一点国内外不法分子把目光盯上票据做文章利用假票据及有关银行支付凭证对我国进行诈骗其类型类有1、伪造大额银行汇票导致的风险由于国外票据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再加上国内居民接触国外的外票不多一些诈骗分子常常利用伪造的银行票据进行诈骗曾有这样一个案例“一港商交来500万元的银行远期汇票一张客户要求贴现汇兑两周内完成银行工作人员在验票时发现该汇票由某日本财务中心开出受益人为河南某公司付款期限为一年指定美国洛杉矾大和银行付款但汇票无银行汇票字样也无银行承兑字样经与大和银行北京代表处联系确认洛杉矾大和银行没有这家单位开户也没有签发过或承兑这张汇票证明系伪造2、将起初票据注销产生的风险国外的不法商人利用起初的票据主要是支票在国内交我方银行验票确认骗取货物而后利用交货与国外收款之间的几天时间内将账户内存款转走将其注销成为空头支票3、伪造大额存款凭证及金融债券带来的风险票据存在的风险从票据表面看一般有以下特点;持票人签字涂改、假冒;支票被止付、持失、甚至已被废;票据的银行名称、印鉴伪造;出票不符合惯例等票据结算中的风险防范(1)对于资信不好的客户交来的票据要仔细审查了解票据的来源和用途有疑问的要确认后再处理(2)对于票据表面的真实性进行认真审核如签字、印章是否规范金额、日期、收款人是否被涂改期限是否过期流通区域有无限制是否已被挂失、注销等对于金额较大的票据要查出票银行核实其真实性(3)企业在收到国外票据时应及时交银行审验或托收票款二、托收结算存在的风险及风险防范托收是由出口商开出汇票委托出口地银行通过其在进口地的联行或代理行向进口商收取货款的结算方式由于托收结算方式是一种商业信用其信用保证较差会对进出口商主要对出口商带来损失但是由于国际市场上买方市场取代卖方市场有些进口商不愿到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因此出口商比只能接受托收结算方式国际贸易结算中的跟单分为付款交单方式和承兑交单方式一般来说承兑交单方式由于其收款安全系数小许多企业都采用付款交单方式多年来人们都认为付款交单方式比承兑交单安全其实付款交单也有风险这种风险我们称之“国别习惯风险”即有的国家的商业银行强调“当地习惯”强行把付款交单改为承兑交单尤其是远期付款交单中其结果必然是延期收款中收不到款对托收结算风险的防范措施1、做好对进口商的资信调查根据进口商的资信能力确定适当的授信额度和托收方式并尽可能争取自己投保险2、就在托收委托书中明确指示如进口商全称和详细地址、交单条件、拒付证书及拒付后的货物处理、指定需要时的代理等以免钱货两空3、尽量选择即期付款方式对于有些国家的所谓“当地习惯”应视情况在托收委托书中注明“买方应在第一次提示时即行付款”或要求对方代收行将付款交单作承兑交单处理时进口商承兑汇票应加代收行担保才能放单三、信用证结算的风险及风险防范信用证是商业银行应进口商的要求对出口商开出的承诺在一定条件下保证付款的信用文书其要义为(1)信用证是银行有条件的付款承诺这个条件便是出口商必须交来符合信刚证条款规定的单据;(2)开证行负第一性的付款责任开证行开出信用证就是主债务人有义务按规定付款;(3)信用征是一项独立文件不依附于贸易合同以合同为依据而开立的信用证一旦开山就是一分独立文件各有关当事人只受信用证条款约束不受贸易合同约束;(4)信用证业务以单据为准不以货物为准银行处理的是单据业务而不是货物对货物质量优劣、途中受损、是否达到目的的港概不负责只要客户交来符合信用条款的单据银行就必须对外付款正是因为信用证具有这此特征才为各国商家广泛采用在我国国际结算业务中主要以信用证方式为主因而在信用证业务中问题最多主要种类1、伪造信用证诈骗的风险这类信用证是假的目的是为了骗取我方货物其特点为电开信用证没有密押缺少主要条款或主要条款自相矛盾、假借国际上的著名银行开证等2、出口商伪造单据中涂改信用证形成的风险出口商钻国际商会(UCP500)的空子在根本没有发货的情况下持伪造的单据向银行议付取得货款后逃之天天近年来有的国外出口商还擅自将我国银行开出的信用证进行涂改成实质为保函的备同信用证进行诈骗3、“软条款”信用证风险这是指对方开出的信用证是起初的但在信用证的条款中存在着开证行可以单方面解除责任或使出口商无法履约或钱货两空的条款的信用证这类信用证已发现的有(1)有条款说明该信用证暂不生效或是待签发某一类凭证(如进口许可证)后才生效那么如果国外进口商不同意生效或领不到该证则信用证如同废纸(2)有条款规定某一种表明货物质量、结构、数量状况的证书(如品质分析证、卫生检验证、合格证)须由对方派专家检查后出具或须与开证和存档的鉴样相符等那么如果对方不派人来检查或来检查了百般挑剔等都将使我国出口商无法履约(4)有条款说明受益人于货物装船后立即将正本提单、保险单后可以立即用正本提单提货即使货在途中遇险也可以凭保险单索赔而我出口公司则定是钱货两空4、国内企业以信用证套取打包贷款带来的风险国内有的企业为了套取银行利率优惠的打包贷款串通国外企业由国外企业通过银行开出事实上不履行的信用证由于国内企业并没有实际出口货物、履行信用证因而打包放款的安全性没有了基础自然到期难以偿还刘信用证风险的防范对策1、在出口贸易结算中要审核国外开证行的资信尤其是对于那些政治、经济局势不稳、外汇管理较严的国家的开证行更要谨慎从事对于风险较大的开证行开具的信用证我国银行一般不宜做打包放款、押汇融资业务如果出口商坚持融资可以国际上知名的大银行加具保兑2、在出口贸易结算中审核国外开来的信用证审核内容有(1)核对信用证的印鉴或密押以核对信用证的表现真实性;(2)审核信用证是否可以撤销有无保兑一般来说我国银行只接受不可撤销的信用证对于保兑信用证也要看保兑银行的资信;(3)审核信用证的有效性看信用证是否生效有效期是否过短有效地址是否在我国境内等一般来说有效地址在我国境内的为好;(4)审核信用证条款是否与合同各款一致如果与合同条款不一致且又对我方不利应该要求国外进口商通过银行开来修改书;(5)审核信用证条款中有无我方很难甚至无法办到的条款如果存在这类条款同样要对方修改否则我方出口公司不仅要承受货物无法及时出口的损失还要承担违约责任;(6)审核信用证条款中有无“软条款”存在以免到时使出口企业钱货两空3、在进口贸易结算中我国进口商要谨慎审核国外出口商的资信在实际中许多诈骗案件都是由于国外客户的资信了解不够所致4、在进口贸易结算中要谨慎合理地制定信用证条款信用证条款不能与合同矛盾但可能相互补充在实际中可以在不违合同基本规定前提下适当加若干条款如为防止国外出口商以次充优可在信用旺条款中规定对方出具SGS检验证书或对方国家官方机构检验证书证明内容包括货物品质、数量、包装等;为了防止出口商短装货物还可以要求对方出具的检验方正书必须表是在装船时进行的同时在收到议付单据时还可请我国驻外领事馆商务人员或有关国际机构人员到起运港查询是否在那一天有该货船运货出航四、进口远期信用证结算风险及风险防范近年来由于国内企业的资金相对紧张在进口贸易中往往采用远期信用证方式进行结算在某些分行国际业务部进口结算部门开出的大额远期信用证占银行的对外开证比重越来越大这既有企业资金紧张的因素也有银行利益驱使的因素从实际情况看这种银行为赚取业务费而开出的远期信用证越来越暴露出问题有的已经导致了银行外汇资产严重不良甚至影响我国银行的国际形象和信誉1、企业不讲信誉形成的风险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有的商业银行国际服务部为了拉客户尤其是大额结算业务一般只要求客户交比例较低的开证保证金就对外开证开证行在收到国外议付行的单据后审核无误就必须承兑国外出口商的远期汇票向国内进口企业放单这样一旦远期汇票到期银行必须无条件对外付款如果届时进口企业不能履约偿债风险就全由开证行承担了2、进口货物纠纷形成的风险在进口远期信用证结算中进口企业取得全套单据领取进口货物发现货物质量比合同规定的差或数量不足往往会自觉向法院起诉由法院向银行下达止付令这样就把银行陷入两难境地如果执行法院裁决则会违反国际惯例影响国际声誉使无形资产受损失;如果不遵循国际惯例则会违抗法院裁决后果严重到头受损的肯定是银行3、补偿贸易中企业不能履约形成的风险在补偿贸易中有时企业进口国大宗原料进行加工、生产再把成品出口到国外其间有许多环节万一其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如原料或成品运输、仓储受自然危害出运交货装船延期等都会造成违约而不能及时收汇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肯定要承担远期信用旺风险到时对外付款而企业即使想偿还远期信用证项下贷款也无能为力了4、对外借款到期不还形成的风险有些远期信用证没有进出口贸易的背景仅仅是为了对外借款这类远期信用证风险最大近几年来有一种看法认为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低而我国利率从国外银行借入外汇到国内换成人民币使用划算事实上也确实有一些企业和银行在利用这一途径发财然而市场经济竞争是激烈的企业经营有自己垫款对外付款的风险后患很大远期信用证的期限越大越有可能出现问题;金额越大承担的风险也越大5、银行违规操作形成的风险严格遵循国际惯例是进出口企业、银行的基本原则只有遵循国际惯例才能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才能开展业务、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发展一般来说我国银行在办理国际业务时作风是稳健的但也有违规现象发生值得引起注意风险防范对策1、严格开证审核审批制度我国商业银行都有授信管理制度但在实际中有的地方采取了化整为零的办法办理对外开证因而有必要严格远期信用证的开立程序和监督制度如严禁开立融资性远期信用证等2、严格申请开证企业的担保抵押对外开立远期信用证从理论上说应收取100%的保证金其他部分通过担保或抵押来解决对于信用担保一般只接受金融企业的担保和实力雄厚、信誉很好的企业担保对于抵押要认真审核其真实性、合法性、流动性并经办理公证、登记转让、过户等手续最好是投足保险因为在实际中担保单位担而不保抵押物无法变现的情况是常见的3、强调商业银行银行应稳健经营不管是远期信用证还是近期信用证以及其他结算方式都要按程序办事遵循国际惯例自觉维护我国银行国际声誉和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与对策国际结算业务是通过两国银行办理的由贸易或非贸易引起的债权债务的清偿,它以国际贸易为前提,又是商业银行的一项基础业务类属中间性业务。

国际结算过程存在多重风险,但风险不等于损失,操作得当,风险可以预防,可以转化为收益;如不当,风险即会成为损失,同时,国际结算涉及到国家金融管理的有关法令、外汇管理条例、国际惯例与准则、银行信誉、银企责任及业务的具体操作等诸多方面,比较复杂。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和外向型经济将会有更快的发展。

这一切为国际结算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而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对外商投资企业结售汇的全面实施、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国外金融机构的进入,从风险角度讨论和研究国际结算业务将成为各商业银行竞争的热点。

由于国际结算本身有国际性、科学性、融资性、知识性和惯例多、发展快等特点,使国际结算中产生的风险具有以下特点:涉及范围的国际性与结算方式的结算工具有相关性、与融资活动的相伴性、形成原因的多样性、表现手段的欺诈性、防范过程的复杂性。

上述性质的特点,决定了国际结算的风险是指在国际间货币收支调节过程中由于技术上、经营上和管理上的问题而引起的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危险。

本文力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寻找防范对策。

一、票据结算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对策票据是国际结算的重要支付凭证,它包括汇票、本票、支票三种,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汇票。

目前使用的许多国际结算方式都是汇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通过银行转让票据,使国际贸易双方的债权债务得以清偿。

因而票据就代表金钱。

正因为这一点。

国内外不法分子把目光盯上票据做文章,禾I」用假票据及有关银行支付凭证对我国进行诈骗。

其类型类有:1、伪造大额银行汇票导致的风险。

由于国外票据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再加上国内居民接触国外的外票不多,一些诈骗分子常常利用伪造的银行票据进行诈骗。

曾有这样一个案例“一港商交来500万元的银行远期汇票一张,客户要求贴现汇兑,两周内完成。

银行工作人员在验票时发现该汇票由某日本财务中心开出,受益人为河南某公司,付款期限为一年,指定美国洛杉矶大和银行付款,但汇票无银行汇票字样,也无银行承兑字样,经与大和银行北京代表处联系,确认洛杉矶大和银行没有这家单位开户也没有签发过或承兑这张汇票,证明系伪造。

2、将起初票据注销产生的风险。

国外的不法商人利用起初的票据,主要是支票,在国内交我方银行验票确认,骗取货物,而后利用交货与国外收款之间的几天时间内将账户内存款转走,将其注销,成为空头支票。

3、伪造大额存款凭证及金融债券带来的风险。

票据存在的风险,从票据表面看一般有以下特点;持票人签字涂改、假冒;支票被止付、持失、甚至已被废;票据的银行名称、印鉴伪造;出票不符合惯例等。

票据结算中的风险防范:(1)对于资信不好的客户交来的票据要仔细审查,了解票据的来源和用途, 有疑问的要确认后再处理。

(2)对于票据表面的真实性进行认真审核,如签字、印章是否规范,金额、日期、收款人是否被涂改,期限是否过期,流通区域有无限制,是否已被挂失、注销等。

对于金额较大的票据要查出票银行,核实其真实性。

(3)企业在收到国外票据时,应及时交银行审验或托收票款。

二、托收结算存在的风险及风险防范托收是由出口商开出汇票,委托出口地银行通过其在进口地的联行或代理行向进口商收取货款的结算方式。

由于托收结算方式是一种商业信用,其信用保证较差,会对进出口商主要对出口商带来损失。

但是由于国际市场上买方市场取代卖方市场,有些进口商不愿到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因此出口商比只能接受托收结算方式。

国际贸易结算中的跟单分为付款交单方式和承兑交单方式。

一般来说,承兑交单方式由于其收款安全系数小,许多企业都采用付款交单方式。

多年来,人们都认为付款交单方式比承兑交单安全,其实,付款交单也有风险,这种风险我们称之“国别习惯风险”,即有的国家的商业银行强调“当地习惯”,强行把付款交单改为承兑交单,尤其是远期付款交单中,其结果必然是延期收款中收不到款。

对托收结算风险的防范措施:1、做好对进口商的资信调查,根据进口商的资信能力确定适当的授信额度和托收方式,并尽可能争取自己投保险。

2、就在托收委托书中明确指示,如进口商全称和详细地址、交单条件、拒付证书及拒付后的货物处理、指定需要时的代理等,以免钱货两空。

3、尽量选择即期付款方式,对于有些国家的所谓“当地习惯”,应视情况在托收委托书中注明“买方应在第一次提示时即行付款”或要求对方代收行将付款交单作承兑交单处理时,进口商承兑汇票,应加代收行担保,才能放单。

三、信用证结算的风险及风险防范信用证是商业银行应进口商的要求,对出口商开出的承诺在一定条件下保证付款的信用文书。

其要义为:(1)信用证是银行有条件的付款承诺。

这个条件便是出口商必须交来符合信刚证条款规定的单据;(2)开证行负第一性的付款责任。

开证行开出信用证,就是主债务人,有义务按规定付款;(3)信用征是一项独立文件,不依附于贸易合同。

以合同为依据而开立的信用证,一旦开山就是一分独立文件,各有关当事人只受信用证条款约束,不受贸易合同约束;(4)信用证业务以单据为准,不以货物为准。

银行处理的是单据业务,而不是货物,对货物质量优劣、途中受损、是否达到目的的港概不负责,只要客户交来符合信用条款的单据,银行就必须对外付款。

正是因为信用证具有这此特征,才为各国商家广泛采用。

在我国国际结算业务中,主要以信用证方式为主,因而在信用证业务中问题最多。

主要种类1、伪造信用证诈骗的风险。

这类信用证是假的,目的是为了骗取我方货物。

其特点为:电开信用证没有密押,缺少主要条款或主要条款自相矛盾、假借国际上的著名银行开证等。

2、出口商伪造单据中涂改信用证形成的风险。

出口商钻国际商会(UCP50)的空子,在根本没有发货的情况下,持伪造的单据向银行议付,取得货款后逃之天天。

近年来,有的国外出口商还擅自将我国银行开出的信用证进行涂改成实质为保函的备同信用证进行诈骗。

3、“软条款”信用证风险。

这是指对方开出的信用证是起初的,但在信用证的条款中存在着开证行可以单方面解除责任或使出口商无法履约或钱货两空的条款的信用证。

这类信用证已发现的有:(1)有条款说明该信用证暂不生效或是待签发某一类凭证(如进口许可证)后才生效。

那么,如果国外进口商不同意生效或领不到该证,则信用证如同废纸。

(2)有条款规定某一种表明货物质量、结构、数量状况的证书(如品质分析证、卫生检验证、合格证)须由对方派专家检查后出具,或须与开证和存档的鉴样相符等。

那么,如果对方不派人来检查或来检查了百般挑剔等,都将使我国出口商无法履约。

(4)有条款说明受益人于货物装船后立即将正本提单、保险单后,可以立即用正本提单提货,即使货在途中遇险,也可以凭保险单索赔,而我出口公司则定是钱货两空。

4、国内企业以信用证套取打包贷款带来的风险。

国内有的企业为了套取银行利率优惠的打包贷款,串通国外企业,由国外企业通过银行开出事实上不履行的信用证,由于国内企业并没有实际出口货物、履行信用证,因而打包放款的安全性没有了基础,自然到期难以偿还。

刘信用证风险的防范对策:1、在出口贸易结算中,要审核国外开证行的资信,尤其是对于那些政治、经济局势不稳、外汇管理较严的国家的开证行,更要谨慎从事。

对于风险较大的开证行开具的信用证,我国银行一般不宜做打包放款、押汇融资业务,如果出口商坚持融资,可以国际上知名的大银行加具保兑。

2、在出口贸易结算中,审核国外开来的信用证。

审核内容有:(1)核对信用证的印鉴或密押,以核对信用证的表现真实性;(2)审核信用证是否可以撤销?有无保兑?一般来说,我国银行只接受不可撤销的信用证,对于保兑信用证,也要看保兑银行的资信;(3)审核信用证的有效性,看信用证是否生效,有效期是否过短,有效地址是否在我国境内等。

一般来说,有效地址在我国境内的为好;(4)审核信用证条款是否与合同各款一致。

如果与合同条款不一致,且又对我方不利,应该要求国外进口商通过银行开来修改书;(5)审核信用证条款中有无我方很难甚至无法办到的条款。

如果存在这类条款,同样要对方修改,否则我方出口公司不仅要承受货物无法及时出口的损失,还要承担违约责任;(6)审核信用证条款中有无“软条款”存在,以免到时使出口企业钱货两空。

3、在进口贸易结算中,我国进口商要谨慎审核国外出口商的资信。

在实际中,许多诈骗案件都是由于国外客户的资信了解不够所致。

4、在进口贸易结算中,要谨慎合理地制定信用证条款。

信用证条款不能与合同矛盾,但可能相互补充。

在实际中,可以在不违合同基本规定前提下适当加若干条款。

如为防止国外出口商以次充优,可在信用旺条款中规定对方出具SG S佥验证书或对方国家官方机构检验证书,证明内容包括货物品质、数量、包装等;为了防止出口商短装货物,还可以要求对方出具的检验方正书必须表是在装船时进行的。

同时,在收到议付单据时,还可请我国驻外领事馆商务人员或有关国际机构人员到起运港查询是否在那一天有该货船运货出航。

四、进口远期信用证结算风险及风险防范近年来,由于国内企业的资金相对紧张,在进口贸易中往往采用远期信用证方式进行结算。

在某些分行国际业务部,进口结算部门开出的大额远期信用证占银行的对外开证比重越来越大,这既有企业资金紧张的因素,也有银行利益驱使的因素。

从实际情况看,这种银行为赚取业务费而开出的远期信用证越来越暴露出问题,有的已经导致了银行外汇资产严重不良,甚至影响我国银行的国际形象和信誉。

1、企业不讲信誉形成的风险。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有的商业银行国际服务部为了拉客户,尤其是大额结算业务,一般只要求客户交比例较低的开证保证金就对外开证,开证行在收到国外议付行的单据后,审核无误就必须承兑国外出口商的远期汇票,向国内进口企业放单。

这样,一旦远期汇票到期,银行必须无条件对外付款,如果届时进口企业不能履约偿债,风险就全由开证行承担了。

2、进口货物纠纷形成的风险。

在进口远期信用证结算中,进口企业取得全套单据领取进口货物,发现货物质量比合同规定的差或数量不足,往往会自觉向法院起诉,由法院向银行下达止付令。

这样,就把银行陷入两难境地,如果执行法院裁决,则会违反国际惯例,影响国际声誉,使无形资产受损失;如果不遵循国际惯例,则会违抗法院裁决,后果严重,到头受损的肯定是银行。

3、补偿贸易中企业不能履约形成的风险。

在补偿贸易中,有时企业进口国大宗原料进行加工、生产,再把成品出口到国外,其间有许多环节,万一其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如原料或成品运输、仓储受自然危害,出运交货装船延期等,都会造成违约而不能及时收汇。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肯定要承担远期信用旺风险,至叩寸对外付款,而企业即使想偿还远期信用证项下贷款也无能为力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