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免疫组化实验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酶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免疫学检验课件)

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酶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免疫学检验课件)

(二)技术类型 1.直接法
形成抗原一抗体一酶复合物 2.间接法
形成Ag-Ab1-Ab2﹡E复合物 3.酶标抗体三步染色法 为间接法的改良法
形成Ag-Ab1-Ab2﹡E-Ab3﹡E复合物
(三)方法评价
三、非标记抗体酶免疫组化染色法
(一)原理 该技术首先用酶免疫动物,制备效价高、特
异性强的抗酶抗体(Ab3),将酶与Ab3结 合形成复合物,然后利用第二抗体(Ab2) 作桥,Ab2既可与 Ab3的Fc段结合,又可与 结合在组织抗原上的第一抗体(Ab1)的Fc 段结合,经酶催化底物的显色反应,达到对 抗原的检测。
4.APAAP法 APAAP法就是以碱性磷酸酶代替HRP建立
的碱性磷酸酶(AP)- 抗碱性磷酸酶(AAP) 法,简称APAAP法。技术要点与PAP法相似。
(三)方法评价
该技术既可检测抗原,又可检测抗体。由于 酶不是标记在抗体上,而是经抗原(酶)抗 体反应与抗酶抗体结合,避免了酶标抗体的 缺点,提高了方法的敏感性。尤其是双桥 PAP法,是当今免疫组化技术中敏感性较高 的方法。
通过桥抗体(Ab2)将特异性识别组织抗原 的抗体(Ab1)与PAP复合物的抗酶抗体连 接起来Ag-Ab1-Ab2-PAP
3.双桥PAP法 该法是PAP法的改良,通过两次连接桥抗体
和PAP,形成Ag-Ab1-Ab2-PAP-Ab2PAP复合物,在抗原抗体复合物上结合了比 PAP法更多的酶分子,大大增强了方法的敏 感性。
酶标记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非标记抗体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二、酶标记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法
(一)原的共价键作用将酶直接连接在抗体 (或抗抗体)上,酶标抗体(或抗抗体) 与组织内特异抗原或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 后,通过酶对底物的催化作用,生成不溶 性有色产物并沉淀在特定位置,达到对抗 原定性、定位、定量检测的目的。

免疫组化技术ppt课件

免疫组化技术ppt课件
免疫组化实验中常用的抗体为单克隆抗 体和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是一个B淋 巴细胞克隆分泌的抗体,应用细胞融合 杂交瘤技术免疫动物制备。多克隆抗体 是将纯化后的抗原直接免疫动物后,从 动物血中所获得的免疫血清,是多个B淋 巴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混合物。
免疫组化的作用
组织或细胞中凡是能作为抗原或半抗原, 如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多糖、磷脂、 受体、酶、激素、核酸及病原体等都可 用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进检测。
7、SP反应 • 加入SP后放入37度烤箱中30 min。 • 用PBS洗5次×5 min; 8、显色 • 加入DAB(快速滴入,观察染色情况,倒掉染 液),显色时间控制在约5 min(3~10 min), 由镜下观察颜色控制时间。0.05%DAB(避光) (1:20储备液):5 ul 20×DAB+0.1 ul 30% H2O2+95 ul PBS。1%DAB储备液的配制:50mg DAB+5ml 0.05 mol/L PBS充分溶解,-20 ℃保 存。
2、细胞通透、封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 用封闭通透液浸润切片30 min(RT避 光)。配法是用预热40 ml PBS加120ul TritonX-100(曲拉通X-100又称清洁剂) 加热几分钟后,临用前加400 ul 30% H2O2。 • PBS溶液洗3次×3 min。 3、抗原修复暴露抗原决定族 • 切片放入0.01 M柠檬酸钠缓冲溶液 (pH6.0)后,在微波炉里高火4 min至 沸腾后,再加热约6 min×4次,每次间 隔补足液体,防止干片
4、封闭非特异性蛋白 • PBS溶液洗3次×3 min; • 将切片取出,周围水分用滤纸吸干,用组化笔在组织周 围画上圈,在圆圈内组织滴入5%羊血清(与二抗来源 一致)后放入湿盒中,室温30(10~30)min; 5、一抗孵育 • 甩去切片上的羊血清,用滤纸擦干组织周围残留血清, 直接加入已稀释的一抗(1:250、500、1000)后, 放入湿盒中室温1小时,然后4度过夜,从冰箱中取出 需37 ℃复温45 min。 6、二抗孵育 • 将一抗倒掉并用PBS洗5 min×5次; • 用滤纸将圆圈周围的水吸去,加入已稀释的二抗后放 入37 ℃恒温烤箱中30 min(回收)。 • 用PBS洗5次×5 min;

《免疫组化技术》课件

《免疫组化技术》课件
特点
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定位准确、可 定量分析等。
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领域
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
检测肿瘤标志物,辅助 临床诊断。
病理学研究
探索疾病发生、发展机 制,为新药研发提供依 据。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研究药物作用靶点,评 估治疗效果。
生物医学研究
用于基因表达、蛋白质 定位等研究。
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历程
结果解读的注意事项
排除非特异性染色
非特异性染色可能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需通过设立对照等方式排除。
结合临床资料
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如病史、症状、体征等 ,综合分析免疫组化结果的临床意义。
参考相关文献和指南
查阅相关文献和指南,了解目标蛋白的表达与疾病的关系,提高结果解读的准 确性。
05 免疫组化技术的优缺点
抗原的修复与暴露
去除抗原的掩蔽作用,使 抗原暴露出来。
使用蛋白酶、抗原提取液 等。
热修复、酸修复等。
暴露方法 修复方法
目的
抗体孵育与洗涤
抗体选择
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等 。
孵育条件
温度、时间、抗体浓度等。
洗涤目的
去除未结合的抗体,减少非 特异性结合。
显色反应与复染
显色反应
酶促反应、化学反应等。
提高特异性
开发更特异的抗体或采用多重免疫组化技术 ,降低交叉反应的发生率。
增强结果稳定性
通过标准化实验操作和质控,确保实验结果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6 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案例
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
肿瘤诊断
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的 特异性抗原,有助于确定肿瘤的性质 和来源,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
19世纪末

免疫组化技术课件课件精选课件

免疫组化技术课件课件精选课件



阳性细胞的染色特征:
①阳性细胞的染色分布有三种: 胞浆;细胞核;细胞膜表面
②阳性细胞分布:灶性;弥漫性
③染色强度不一
④切片边缘,刀痕or组织折叠,坏死,挤压区, 胶原结缔组织等常表现为相同的阳性染色强度。
对于阳性结果的定量判断: -,+,++,+++等分级和计数统计
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45页
第三十七页,本课件共有45页
免疫组化用于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原则: ①免疫组化用于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必须以HE染色的
形态学为基础,免疫组化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不能把 免疫组化染色作为诊断的“金标准”。
②免疫组化对良、恶性的判断仅供参考。
③免疫组化用于判断组织起源,分型,预后的估计。
④免疫组化染色不好或出现相互矛盾的结果时,以形态学为 准。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45页
显示物: ➢酶标反应:
①碱性磷酸酶(Alkatine phasphotase,AP)
AP与不同的底物(萘酚As-Mx、快蓝、快红)作用, 可形成不同颜色的终产物。用新品红(New fuchsine) 显色,可形成不溶于有机溶剂的红色沉淀,不褪色。
②辣根过氧化酶(Horseradise peroaidase,) HRP:底物为DAB-四盐酸二氨基联苯胺,产生棕色 沉淀,不溶于有机溶剂,不褪色。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甲胎蛋白(AFP):
甲状腺球蛋白(Tg):
第三十页,本课件共有45页
软组织标记
软组织:全身各处的纤维结缔组织,脂肪组织,
肌肉组织,滑膜组织及血管淋巴组织。
肌动蛋白(Actin):分布于所有的肌型细胞中
肌红蛋白(Myoglobin):是骨骼肌肌浆中的一种

免疫组化应用PPT课件

免疫组化应用PPT课件
卵巢粘液性腺癌(37.5%)、肺鳞癌 (11.43%)、前列腺癌(9.09%)、 直肠腺癌(2.78%)、胃腺癌(2.78%)
、肾透明细胞癌(2.33%)。 少见于:肺小细胞癌、乳头状肾细
胞癌。
精选ppt课件最新
9
Villin+
CK7+CK20+
Villin-
可见于:胃腺癌(13.89%)、 卵巢粘液性腺癌(12.5%)、直肠
肺腺癌(4.17%)。 少见于:乳腺浸润性小叶腺癌、卵巢粘液
腺癌。
精选ppt课件最新
11
Villin+
CK7-CK20+
Villin-
可见于:直肠腺癌(52.78%)、卵巢粘 液性腺癌 (25%)、胃腺癌(6.94%)、
卵巢浆液性癌(3.7%)。 少见于:肺鳞癌、肺腺癌、肺小细胞
癌、肾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 癌、嫌色细胞癌、前列腺癌、乳腺 浸润性导管癌、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可见于:肺小细胞癌(100%)、肾透明细胞癌 (42/43,97.67%)肺鳞癌(88.57%)、前 列腺癌(86.36%)、乳头状肾细胞癌(34.78 %)、嫌色细胞癌(22.22%)、卵巢浆液腺
癌(18.52%)、乳腺浸润型导管癌(16.07%) 、胃腺癌(13.89%)、直肠腺癌(5.56%)、
小细胞未分化癌 + - + -
-
---
神经内分泌癌
+- + - + + --
神经母细胞瘤
- + - - + + - +/-
尤文肉瘤/PNET - + -
-
+ + - +/-

免疫组化实验课件-20112

免疫组化实验课件-20112
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 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 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 (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 显色来 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 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 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 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immunocytochemistry)
2.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步骤
1. 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 2. 每个样品加1滴3%H2O2溶液(现用现配),室温下孵育10min.PBS冲 洗,3min×3次。 3. 2. .加封闭液: 4. 甩去PBS液,每张切片加1滴A液(山羊血清),37℃下孵育10min(不用PBS洗) 5. 3. 加入一抗(保存液稀释) 6. 甩去封闭液,每个样品加50ul一抗(稀释度为1:100和一抗稀释保存液阴性对照), 37℃孵育60min,PBS冲洗10min×3 7. 4. 加入二抗(即免疫组化试剂盒里的) 8. 甩去PBS液,每个样品加1滴B液(生物素化山羊抗兔二抗工作液),37℃下孵育 30min,PBS冲洗5min×3 9. 5 .加入C液(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工作液)SABC 10. 甩去PBS液,每个样品加1滴C液(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工作液),37℃下孵 育30min,PBS冲洗5min×3 11. 6..DAB染色 12. 甩去PBS液,每个样品加1滴新鲜配置的DAB溶液,显微镜下观察3-10min,阳性显 色为棕色或红色,阳性染色即DDW中止反应 13. 7. .苏木素复染 14. 滴2滴苏木素于组织切片上,染色时间为3-5分钟不等,用自来水冲洗 15. 8. 分化:1%盐酸酒精分化 20秒(<25s),自来水冲洗 16. 9. 返蓝:1%氨水返蓝,1min30s(>1min), 自来水冲洗 17. 10.封片 18. 吹风机吹干,滴加一滴中性树脂,加盖玻片封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纯丙酮固定20min,双蒸水洗去多余 丙酮,自然干燥。
7、在标本处滴加5%BSA封闭液50ul,室 温封闭10min,甩去多余液体,不洗。
8、滴加鼠抗人CD3单抗50ul,置湿盒中 37℃作用1h。
9、PBS洗3次,每次2min,用吸水纸将细 胞周围擦干。
10、加B-山羊抗小鼠IgG抗体50ul,置湿盒 中37℃作用20min。
本实验以酶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3为例。以亲 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ABC或SABC) 技 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为例验证酶免疫组织化 学技术检测组织抗原的方法。
酶免疫组化染色中常用的酶及显示底物
最常用的酶是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常用的供氢体:
二氨基联苯胺(DAB)—反应产物呈棕色 氨基乙基卡巴唑(AEC)—反应产物呈橘红色 4-氯-1-萘酚—反应产物呈灰蓝色
实验步骤
1、无菌采集静脉血3ml/2人,注入盛有肝 素的无菌试管中(肝素浓度为20U/ml 全血),立即轻轻摇匀,使血液抗凝。
2、用无菌吸管加入等体积即3ml的室温 PBS液,使血液等倍稀释。
3、取10ml试管2支,分别加入1.5ml淋巴 细胞分离液(Ficoll),将离心管倾斜 45角,在距分层液界面上1cm处将稀释 血液沿试管壁缓慢加至分层液上面,每管 3ml,注意保持两者界面清晰,勿使血液 混入分层液内。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组织化学的可见性
分类
➢ 酶免疫组化技术 ➢ 荧光免疫组化技术 ➢ 亲和免疫细胞组化技术 ➢ 免疫金(银)细胞染色组化技术 ➢ 免疫标记电镜技术 ➢ 杂交免疫细胞组化技术
酶免疫组化技术
酶免疫组化技术是直接以细胞或组织切片为抗 原相,以酶联免疫技术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存在 与否或定位的一类酶免疫技术。
CD3阳性的细胞就会与CD3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 合,再用生物素化抗鼠IgG检测CD3单抗与待检 细胞结合的情况。
最后加入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 (ABC 桥联法),与生物素化抗鼠IgG结合,酶遇到底物 时,能催化底物产生有色不溶性产物。
根据细胞被底物着色的情况可以判定CD3阴性和 阳性的细胞,测定其阳性百分率。
优点
一个亲和素(A)有4个生物素结合位 点,一个过氧化物酶可结合多个生物素分 子,ABC法将亲和素作为“桥”把生物素 化的抗体与生物素结合的酶连接起来,形 成一个网络状复合物,其中网络了大量酶 分子,因此应用于检测体系时,极大提高 酶在抗原-抗体反应中的浓度,提高检测敏 感性。
实验原理
将分离得到的淋巴细胞制成涂片,加入的CD3单 克隆抗体与待检单个核细胞涂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
11、重复9。 12、加SABC 50ul,置湿盒中37℃作用
20min。 13、重复9。
14、加DAB 50ul,室温10~13分钟,双 蒸水洗。(DAB需现配现用,即将A、 B、C液各1滴加入1ml双蒸水中混合)
15、加苏木素染液复染30s。 16、加盖玻片镜检。
五、实验结果判定
阳性细胞染成棕黄色,阴性细胞为淡 蓝紫色,计数100个细胞,并计算出 阳性细胞百分率。
4、2000转/分离心30min,离心后另取1 只10ml试管,加入6ml PBS液,用毛 细吸管轻轻插到白膜层,取吸淋巴细胞 层至此试管中,1500转/分离心10min 洗涤2次。
5、第2次洗涤后弃去上清,用移液器将沉 淀细胞和试管壁所剩PBS液(约200ul) 混匀,吸取20ul细胞悬液于洁净载玻片 上,制成涂片,自然干燥。
酶免疫组化实验优秀课 件
实验目的
1、掌握免疫组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2、掌握检测T细胞表面分子CD3的实验原
理及检测方法。 3、掌握SABC免疫放大技术原理。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 technique, IHCT)是指在组织细胞原位通过 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借助可 见的标记物,对抗原抗体进行定位、定性和定 量检测的一种免疫检测方法。
生物素-亲和素放大技术
是一种以生物素(biotin,B)和亲和素(avidin, AV)具有的多级放大结合特性为基础的实验技 术,它既能偶联抗原抗体等大分子生物活性 物质,又可被荧光素、酶、放射性核素等材 料标记,与标记免疫技术的有机结合,极大 提高了分析测定的灵敏度。
特点: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适用性 常见类型:BAB法和ABC法
(流式参考:56%~72%)
间接ABC法:CD3——鼠抗CD3单抗——B-山羊抗鼠IgG抗体—— SABC
T淋巴细胞
SABC
B- 山 羊 抗 鼠 IgG 抗体
鼠抗CD3单抗 CD3
实验器材与试剂
1、5%BSA 2、抗CD3单克隆抗体 3、生物素化羊抗鼠IgG(二抗) 4、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ABC) 5、3,3,-二氨基联苯胺(DAB) 6、0.0lmol/L pH7.2PBS 7、淋巴细胞分离液 8、丙酮 9、玻片、吸水纸、显微镜等
ABC法原理
1、预先按一定比例将亲和素(或链霉亲和素)与酶 标生物结合,形成可溶的亲和素(或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或SABC)。
2、当其与检测反应体系中的生物素化抗体(直接法) 或生物素化二抗(间接法)相遇时,ABC(或 SABC)中未饱和的亲和素结合部位就可与抗体上 的生物素结合,使抗原-抗体反应与ABC (或 SABC)标记体系连成一体进行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