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无机化学-课件-第7章 化学键理论概述

合集下载

大学化学无机化学课件

大学化学无机化学课件

大学化学无机化学课件一、无机化学简介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及其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对于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主要介绍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键、离子化合物、配位化合物、无机酸碱等内容,并涉及到无机化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案例。

二、无机化学基本概念1. 原子和元素在无机化学中,原子是构成化学物质的基本单位。

元素是指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物质,不同的元素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征。

2.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或转移电子而形成的连接。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三、无机化合物的分类1. 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是由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在水中可以形成电解质溶液。

2. 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是由一个或多个配位体与一个中心金属离子形成的化合物。

配位体通过与金属离子之间的配位作用形成配位键。

配位化合物具有丰富的颜色和独特的物理性质。

四、无机酸碱1. 酸碱理论酸碱理论主要有三种:奥斯特酸碱理论、布朗酸碱理论和劳里亚-布来斯酸碱理论。

其中,奥斯特酸碱理论认为酸是能够释放H+离子的物质,碱是能够释放OH-离子的物质。

2.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酸碱反应包括中和反应、水解反应等。

五、无机化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1. 无机化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无机化合物在药物研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抗癌药物顺铂和含铁的血红素。

通过研究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可以设计出更有效的药物。

2. 无机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无机化学在环境保护领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利用氧化剂高锰酸钾可以对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净化水质。

利用催化剂沸石可以催化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减少大气污染。

六、总结无机化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支,研究无机物质及其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

大学无机化学-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课件

大学无机化学-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课件
② 分别写出氧化剂被还原和还原剂被氧化的半反应 ③ 分别配平两个半反应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各
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各自相等且电荷数相等 ④ 确定两半反应方程式得、失电子数目的最小公倍
数。将两个半反应方程式中各项分别乘以相应的 系数,使得、失电子数目相同。然后,将两者合 并,就得到了配平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有时根据需要可将其改为分子方程式。
3Cl2 (g) + 6OH- = 5Cl- + ClO3- + 3H2O 3Cl2 (g) + 6NaOH = 5NaCl + NaClO3 + 3H2O
无机化学
§7.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例 4 配平方程式
Cr(OH)3 (s) + Br2 (l) + KOH
K2CrO4 + KBr
Cr(OH)3 (s) + Br2 (l)
电极组成:Pt , Cl2(p) | Cl- (a)
电极反应: Cl2 + 2e
2Cl-
无机化学
§7.2 电化学电池
3. 金属-金属难溶盐-阴离子电极
将金属表面涂有其金属难溶盐的固体,然后浸 入与该盐具有相同阴离子的溶液中构成的电极
电极组成:Ag ,AgCl(s)| Cl- (a) 电极反应:AgCl + e Ag + Cl电极组成:Hg ,Hg2Cl2(s)| Cl- (a) 电极反应:Hg2Cl2+2e 2Hg +2Cl-
无机化学
§7.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2-2 半反应法(离子—电子法) 配平原则 (1)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等于还
原剂失去的电子数 (2)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完整版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完整版

研究无机物的合成方法、 制备工艺以及新材料的探 索与开发。
研究无机物的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以及仪器分析方 法与技术。
02 原子结构与元素 周期律
原子结构模型
构模型,认 为原子是一个带正电的球体 ,电子像西瓜籽一样镶嵌其 中。但该模型无法解释α粒子
散射实验。
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 为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 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电子围 绕原子核运动。但该模型无 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电子
盐类的热稳定性
分析盐类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及其产 物,探讨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盐类的化学反应
介绍盐类与酸、碱、金属等物质的反 应及其规律。
配合物及其性质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阐述配合物、配体、中心离子等基本概念; 介绍配合物的命名原则。
配合物的结构
分析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化学键性质,如配 位键的形成和性质。
键更稳定。
金属键及金属晶体
金属键的形成
金属原子间通过自由电子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学键称为金属键。
金属晶体的结构
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连接,形成紧密堆积的结构,具有 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
金属键的强度
金属键的强度与金属原子的电负性、原子半径及价电子数有关,电 负性越小、原子半径越大、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
近代无机化学
自17世纪中叶开始,随着实验方法和分析技术的发展,无机化学逐渐从炼金术中分离出 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拉瓦锡、道尔顿等科学家为近代无机化学的奠基人。
现代无机化学
20世纪以来,随着量子力学、结构化学等学科的发展,无机化学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取 得了巨大的进展。如晶体结构测定、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为现代无机化学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无机化学第七章配位反应与配位滴定法

无机化学第七章配位反应与配位滴定法

(二)
螯 合 物
性质:
1、配位数少。
2、稳定。因成环而稳定性增强的现象称为螯合效应。 稳定性与螯环的大小及成环的数目有关,一般五元 环最为稳定;当配位原子相同时环越多螯合物越稳定。
有机络合剂
乙二胺 - Cu2+
H2 N H2C
Cu
三乙撑四胺 - Cu2+
H2 N H2 N CH2
Cu
H2 N CH2 CH2
三、 配合物的命名简介
4、配体的顺序
①无机配位体在前,有机配位体在后。 如:[CuCl2(en)2]为二氯二乙二胺合铜(II); ②离子在前,分子在后。 如:K[PtCl3(NH3)]为三氯一氨合铂(II)酸钾; ③、同类配位体,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拉丁字母顺序 排列。 如:[Co(NH3)5(H2O)]Cl3为三氯化五氨一水合钴(III); ④、同类配体若配位原子相同,将含较少原子数的 配体排列在前。 ⑤、若配位原子相同、配体中所含原子数也相同,按与配 位原子相连的原子元素符号字母顺序排列。 如:[Pt(NH2)(NO2)(NH3)2]为一氨基一硝基二氨合铂(II)。
1. 镧系、锕系元素通性
绝大多数为金属离子
指能接受孤电子对的、具有空轨道的原子或离子.
2. 我国稀土元素资源和提取 如 Fe3+、Cu2+、Co2+、Ni2+、Ag+ 少数为非金属离子,如B3+、Si4+ 3. 核反应类型 [BF4]-、[SiF6]2金属原子,如Ni、Fe
2. 配位体及配位原子
配位体(简称配体) ——与中心体配位的离子或分子
1. 镧系、锕系元素通性 乙醇
(蓝色) 过量氨水
2
4

大学无机化学完整版ppt课件

大学无机化学完整版ppt课件
共价键的极性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有关,分子的极性与偶极矩有 关,影响分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分子间力与氢键
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氢键等相互作用力,影响分子的聚集状态 和物质的性质。
13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
2024/1/29
金属键的形成
金属原子间通过自由电子形成金属键,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金属晶体的结构
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紧密堆积,形成空间点阵结构,具有良好的导 电、导热和延展性。
现代无机化学
量子化学、固体化学、配 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等 分支学科的发展
5
无机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01
工业生产
无机物是许多重要工 业原料,如金属、非 金属、酸碱等
02
农业生产
化肥、农药等无机化 工产品对农业生产至 关重要
03
医疗卫生
许多药物、消毒剂、 抗菌剂等都是无机物 或其衍生物
04
日常生活
食盐、洗涤剂、化妆 品等无机化工产品广 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3
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无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 无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规律 无机物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变化规律
2024/1/29
4
无机化学的发展历史
01
02
03
古代无机化学
炼金术、制陶、冶金等实 践经验的积累
2024/1/29
近代无机化学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原子 分子理论的建立、化学键 理论的提出等
离子键。
离子晶体的结构
02
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交替排列,形成空间点阵结构,具有高的
熔点和沸点。
离子键的强度
03
离子键的强度与离子的电荷、半径及电子构型有关,电荷越高

无机化学 化学键理论概述 3

无机化学 化学键理论概述 3
• 若空间构型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 则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Cl4); • 若空间构型不对称,正、负电荷重心不 重合,则为极性分子(如H2O、NH3)。
22
3. 分子的偶极矩
偶极矩是衡量分子极性大小的物理量。 (1) 定义:物理学中,把大小相等、符号相 反、彼此相距为d的两个电荷(+q和q)组 成的体系称为偶极子,其电量与距离之 积,就是分子偶极矩(μ)。 偶极矩单位: 德拜(D). • 当q = 1.6021019 C(电子电荷量),d = 1.01010 m时, = 4.8 D , 所以 1D = 3.34×1030 Cm .
26
(4) 偶极矩的类型: ① 永久偶极:极性分子固有的偶极矩 (也叫固有偶极)。
27
② 诱导偶极:在外电场诱导下产生的 偶极矩称为诱导偶极(用表示)。
+
非极性分子


=0
外加电场 +

+

+
极性分子
+

诱导偶极的强度大小和电场强度成正比, 也和 分子的变形性成正比. 所谓分子的变形性, 即为 分子的正负电重心的可分程度, 分子体积越大, 28 电子越多, 变形性越大.
间力(范德华力),它们具有以下的共性: (1) 分子间力是永远存在于分子间的一种 电性作用力。 (2) 力的作用很小,一般只有几个至几十 个kJmol1, 比化学键能小1-2个数量级。 (3) 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4) 近程力,作用范围约几百pm;随分子 间距离的增大,作用力迅速减弱。 (5) 分子间力中经常是以色散力为主。
17
7-4 分子间作用力
7-4-1 分子的极性 7-4-2 分子间作用力

《无机化学》第7章化学键理论与分子结构

《无机化学》第7章化学键理论与分子结构

《无机化学》第7章化学键理论与分子结构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合成方法的科学。

无机化学中的化学键理论与分子结构是无机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电子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在无机化学中,电子主要通过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来相互作用。

化学键的类型取决于参与形成键的原子的电子数目和结合能力。

离子键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的。

在化学键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非金属原子获得电子成为阴离子,从而形成的化合物具有离子晶体结构。

离子键通常具有高熔点和可溶性的特点。

共价键是由非金属原子之间的共享电子形成的。

共价键的形成过程涉及到原子间的电子云的重叠,从而共享外层电子。

共价键可以根据电子云的叠加程度分为σ键和π键。

σ键是主要的共价键,π键则是由额外的p轨道重叠形成。

在分子中,共价键的形成能够使得原子达到稳定的价电子层结构。

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形成的。

金属原子的价电子在整个金属晶体中自由移动,形成了金属键。

金属键的形成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分子结构是由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原子的组合。

分子结构决定了分子的性质和反应行为。

分子结构的研究可以通过实验方法,如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核磁共振谱等技术,也可以通过计算化学方法进行预测和模拟。

简单分子的结构可以由初始条件和分子对称性来确定,而复杂分子的结构则需要借助实验和计算方法的综合分析。

通过对化学键理论和分子结构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无机化合物的形成和性质,为无机化学的应用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分子结构的研究来设计和合成具有特定性质和功能的无机化合物。

综上所述,化学键理论与分子结构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研究化学键的类型和分子结构,可以揭示无机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行为,并为无机化学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基础。

无机化学的发展离不开对化学键理论和分子结构的深入研究。

无机化学 第二版 第7章 化学键理论概述

无机化学 第二版  第7章 化学键理论概述
b. 反映和对称面
右图: 正六面体(正立方体) 中,通过一 组(4 条)互相平行的棱的中点的平面 — 红色的面。凭借这个平面进行平面镜成 像操作后,图形复原。
平面镜成像这种对称操作称为反映,反映操作所凭 借的平面称为对称面。
Questions: 1. 正方形的四重轴有几条?有没有二重轴? 有几种二重轴,每种各有几条? 2. 正六面体中有几个这样的对称面? 其它种类的对称 面还有吗?有几个?
b. 离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半径依次增大。 Li+ < Na+ < K+ < Rb+ < Cs+ F- < Cl- < Br- < I-
☞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至右离子电荷数升高,最高 价离子半径减小。 Na+ > Mg2 + > Al3 + K+ > Ca2+ 过渡元素,离子半径变化规律不明显 。
c. 影响离子键强度的因素: ∵ F q1 q2 / r 2, ∴影响 F 大小的因素有:离子的电荷 q 和间距 r 。
☞离子电荷数的影响: 电荷越高,离子键越强 。
NaCl + 1 —-1
MgO + 2 —-2
m. p. 801 C
2800 C
U 786.7 kJ·mol-1
3916.2 kJ·mol-1
当r > r0时,随r↘,势能 V↘,体系趋于稳定。
当r = r0 ,V 有极小值,此时体系最稳定,表明形成离 子键。
当r < r0时,随r↘,V急剧↗。因Na+、Cl- 彼此间电 子云的斥力急剧↗ ,导致势能骤然↗。 注: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引力和斥力两部分。

化学键ppt课件

化学键ppt课件

离子键强度影响因素
离子半径
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间的静电吸 引力越强,离子键强度越高。
离子电荷
离子电荷越高,离子间的静电吸 引力越强,离子键强度越高。
电子构型
离子的电子构型对离子键强度也 有影响,例如8电子构型的离子
通常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离子化合物性质总结
物理性质
离子化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硬度较大 ,且多为脆性。它们在水中溶解度较大,且溶解时 伴随热量的变化。
静电吸引
正负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吸 引力相互靠近,形成离子 键。
离子晶体结构特点
晶体结构
离子晶体由正负离子按照 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形 成空间点阵结构。
配位数
每个离子周围所邻接的异 号离子的数目称为该离子 的配位数。
晶格能
离子晶体中离子间的相互 作用力称为晶格能,晶格 能的大小决定了离子晶体 的稳定性和物理性质。
01
02
高分子材料
利用共价键的特性,设计合成具 有特定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03 04
纳米材料
通过控制化学键的合成和组装, 制备具有特殊性质的纳米材料。
晶体材料
通过调控化学键的类型和参数, 制备具有优异性能的晶体材料。
06
实验方法与技术手段
Chapter
X射线衍射技术
01
X射线衍射原理
利用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衍射现象,通过分析衍射图谱获得物质
其他先进实验方法介绍
核磁共振波谱法
利用核磁共振现象研究 物质结构和化学键性质 的方法,具有高分辨率 和信息量大的优点。
质谱法
通过测量离子质荷比研 究物质结构和化学键性 质的方法,可用于确定 分子式、分析复杂混合 物等。

化学键(46张)PPT课件

化学键(46张)PPT课件

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
形成
原子通过得失或共享电子达到稳定的 电子构型,从而形成化学键。化学键 的形成是化学反应的基础。
断裂
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使原子 从稳定的电子构型中摆脱出来。化学 键的断裂是化学反应的驱动力。
化学键的强度与稳定性
强度
化学键的强度取决于键能和键长。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化学键越强。一般来说,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强度较高 ,而氢键的强度较低。
的物质通常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03
键角
化学键的键角对物质的反应活性也有一定影响。例如,具有较小键角的
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更容易发生空间位阻效应,从而影响反应的进行。
06
化学键的应用与拓展
化学键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材料性质与化学键
通过改变材料中化学键的类型和强度 ,可以调控材料的硬度、韧性、导电 性等性质。
02
通过改变药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可以优化药物的疗效和降低副
作用。
生物医学工程
03
利用化学键原理,可以设计和合成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医用材料
,如人工关节、心脏瓣膜等。
化学键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大气化学
大气中的化学反应涉及多种化学 键的断裂和形成,对气候变化和
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
水处理化学
利用化学键原理,可以设计和合成 高效的水处理剂,用于去除水中的 污染物。
应。
反应类型
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 表现出不同的反应类型。例如, 离子键容易发生复分解反应,共 价键则容易发生加成、取代等反
应。
化学键与物质反应活性的关系
01
键能
化学键的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反应活性越低。反之,键能越小,物
质越不稳定,反应活性越高。

无机化学7章-共价键与分子的结构

无机化学7章-共价键与分子的结构

104°45′
孤电子对
O H
H H2O分子的空间构型——V形
第7章
共价键与分子的结构
不等性杂化:
中心原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后所形成的几个杂 化轨道所含原来轨道成分的比例不相 等,性质和能量不完全相同,称为不等 性杂化.
第7章
共价键与分子的结构
杂化轨道的类型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杂化轨道类型 参加杂化的轨道
杂化轨道数
中心原子Sn采取的杂化类型为SP 3杂化, SnCl4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型。
第7章
共价键与分子的结构
2、已知BF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而 NF3是三角锥形,试用杂化理论给予说明。 B原子的价层电子构型:2S22P1 N原子的价层电子构型:2S 22P 3
第7章
共价键与分子的结构
7.1 价键理论 7.2杂化轨道理论 ※7.3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7.4 分子轨道理论简介 7.5 分子间力与氢键 7.6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孤电子对
107°
N
H
H
H NH3分子的空间构型——三角锥形
◆不等性杂化——参加杂化轨道含孤电子对
第7章
NH3共的形价成键: 与分子的结构
2s2p轨道
第7章
共价键与分子的结构
■ H2O的形成过程
2p 2s
H2O 孤电子对
sp3
sp3-s
(O的基态) 杂化 (杂化态) 成键 (化合态)
第7章
共价键与分子的结构
第7章
共价键与分子的结构
价键理论特点:
强调电子对和成键电子的定律,有键的概念, 直观易懂,空间结构解释成功。
但是该理论认为分子中的电子仍属于原来的原 子,有局限性,不能解释O2 具有顺磁性??

化学键ppt课件完美版

化学键ppt课件完美版
化学键作用
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互结合形成 分子,构成物质的化学键有离子键、 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
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引力形成,通常在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形成,例如氯 化钠(NaCl)。
共价键
两个或多个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组成比 较稳定的化学结构,像这样由几个相邻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并与共用电子之间形成的一种强烈 作用叫做共价键。
材料改性
利用化学键的变化改善材料的性能,如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 耐腐蚀性等。
界面科学
研究不同材料界面间的化学键合作用,揭示界面现象对材料性能 的影响。
化学键理论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生物大分子结构
阐述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中的化学键合作用,揭示生物大分 子的结构和功能关系。
药物设计
通过模拟药物与靶标间的化学键合作用,设计具有高效、低毒的药 物分子。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氢键的形成条件
氢原子与电负性大、半径小的原子(F、 O、N等)形成共价键后,再与其他分 子中的电负性大、半径小的原子之间 形成的相互作用力。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溶解度增大、粘 度增大等。例如,HF的沸点比HCl高很 多,就是因为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物质性质的综合分析
简单离子晶体
离子晶体的结构特点
由相同或不同的正、负离子按一定比 例排列而成,如NaCl、CsCl等。
高对称性、高稳定性,具有特定的晶 格能。
复杂离子晶体
包含复杂离子或离子集团的晶体,如 硅酸盐、磷酸盐等。
离子键的强度与性质
1 2
离子键的强度 与离子的电荷、半径及电子云密度有关。电荷越 高、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

化学键课件

化学键课件

化学键课件一、引言化学键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力之一,它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了解化学键的形成原理和特性,对于深入理解化学现象和化学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件将介绍化学键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性,并通过实例分析化学键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二、化学键的基本概念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力,它使得原子结合成为分子或离子。

化学键的形成是由于原子之间的电子互相吸引和排斥,以达到稳定的状态。

化学键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种类型。

三、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形成的化学键。

在离子键中,一个原子会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正离子,而另一个原子会获得这些电子,形成负离子。

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形成了离子键。

离子键通常存在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例如氯化钠(NaCl)就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

四、共价键共价键是由原子之间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在共价键中,两个原子会共享一对电子,使得它们都能够达到稳定的电子配置。

共价键通常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之间,例如水分子(H2O)就是由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

五、金属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互相流动形成的化学键。

在金属键中,金属原子会将其外层电子贡献给整个金属结构,形成一个电子云。

这些自由电子在金属结构中自由流动,使得金属具有导电性和导热性。

金属键通常存在于金属元素之间,例如铜(Cu)就是由铜原子通过金属键结合而成的。

六、化学键的特性化学键的特性包括键长、键能和键角。

键长是指化学键中两个原子之间的距离,键能是指化学键中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量,键角是指化学键中两个原子之间的角度。

这些特性决定了化学键的稳定性和化学性质。

七、化学键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化学键在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化学反应中的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是反应进行的基础。

化学键的特性还可以用来解释和预测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例如熔点、沸点、溶解度等。

化学键的研究还可以帮助科学家设计新的材料和药物,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等。

无机化学 化学键理论概述 1

无机化学 化学键理论概述 1
ClNa+
Na+ 的配位数为6, Cl 的 配 位 数 也 为 6 。
15
离子键的特征 3.离子键是强极性键,元素的电负 性差值越大,它们之间键的离子 性就越大,离子键就越强。
但离子键也不是纯粹的静电作用,而 仍有部分电子云重叠,即离子键不完 全是离子性,而具有部分共价性。
16
17
7-1-3 离子键的强度
1) 密堆积, 无确定的分子量。
NaCl 晶体是个巨型分子, 无单独的NaCl分子存在于 晶体中。NaCl是化学式, 因而 58.5 是式量, 不是相 对分子质量。
39
2) 导电性: 水溶液或熔融态导电, 是 通过离子的定向迁移导电, 而不是通 过电子流动而导电。 3) 熔点沸点较高,硬度较大。
NaCl mp/C bp/C 801 1413 MgO 2800 3600
Na+ Cl-
离子键的强度通常用晶 格能U的大小来衡量。U 越大,离子键强度越大 。
19
• 影响晶格能的主要因素:离子的电荷、 半径和电子构型。
• 晶格能不能用实验的方法直接测得, 但 可 通 过 热 力 学 循 环 ( 玻 恩 -哈 伯 Born-Haber循环)从已知数据中求 得。
20
7-1-4 离子的特征
917电子构型(ns2 np6 nd1~9) , Fe2+, 3s23p63d6 Cr3+, 3s23p63d3
23
18电子构型(ns2 np6 nd10), Zn2+, Hg2+, Ag+, Cu+
(18+2)电子构型
[(n-1)s2(n-1)p6(n-1)d10ns2] Pb2+, Sn2+, Bi3+

无机化学7.3化学键理论

无机化学7.3化学键理论
7.3 化学键理论
化学键:各种原子结合为分子或晶体时,各个直接 相连的粒子间都有强烈的吸引作用。这种相互的吸引作 用成为化学键。
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包含配位键) 金属键
化学键理论
离子键理论: 共价健理论:
金属键理论:
Na+Cl-
, Ca2+O2-
H-H , H-Cl,
NN , H3C-CH3 , H2C=CH2 , HCCH Na, Mg, Al, K, Ca,
s–s ,s–p “头碰头形成” 分子轨道
不同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续)
不同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续)
p –d “肩并肩形成” 分子轨道
不同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续)
d –d “肩并肩形成” 分子轨道
H2 和 “He2 ” 中的分子轨道
两个H原子相互接近时, 由两条 1s 轨道组合得到能 级不同、在空间占据的区域亦不同的两条分子轨道。能 级 较 低 的 一 条 叫 成 键 分 子 轨 道 ( bonding molecular orbital), 能级较高的一条叫反键分子轨道(antibonding molecular orbital)。
(1)一个原子其价电子层有未共用电子对,
又称孤对电子。
CO
(2)另一个原子其价电子层有空轨道。
如:CO (一个键,一个 键和一个 配位 键)
π CO
π
2s2 2p4
7. 3.4 分子轨道法(Meleeular Orbital Theory, MO法)
由于价键理论认为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只局限于两 个相邻原子间的小区域运动,是“定域键”。缺乏对分子
Fe, Cu...
一、共价键理论
经典的Lewis学说(补充)

无机化学第7章 化学键理论概述课件

无机化学第7章  化学键理论概述课件

NaC1 的生成反应为 Na(s) + ½ C12(g) = NaC1(s)
该反应的热效应即 NaC1(s) 的生成热已经由实验求得, fHm = -411 kJ·mol-1。
同时,这个反应可以通过如下 5 个分步反应进行: (1) 1 mol 金属钠气化变为气态钠原子:
Na(s) = Na(g) 升华热 = H1 = 108 kJ·mol-1 (2) 0.5 mol 氯分子解离为气态氯原子:
但当正负离子充分接近,r 极小时,这种排斥作用的 势能迅速增加。量子力学研究表明,这种排斥作用的势能 V排斥 是用指数形式表示的
V排斥=Ae
r
(7-2)
式中 A 和ρ为常数。因此,正、负离子之间的总势能 与距离 r 的关系为
V = V吸引 + V排斥

q
q
r
Ae
4 0r
(7-3)
根据公式 7 - 3,可以得到正负离子之间的总势能与 距离 r 的关系的势能曲线,如图 7-1 所示的是 NaCl 的 势能曲线。
晶格能不能用实验的方法直接测得,但是可以通过热 化学计算从有关的实验数据间接计算得出。第 3 章 3-2 节中的盖斯定律指出:一个化学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反 应的热效应等于各分步反应热效应的总和。
根据这个定律,德国化学家 Born 和 Haber 建立了著 名的波恩-哈伯循环,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热化学问题。 下面以 NaC1 为例,通过波恩-哈伯循环来计算其晶格能。
以氯化钠晶体为例,每个钠离子周围等距离地排列着 6 个氯离子,同时每个氯离子周围也等距离地排列着 6个 钠离子。这并不意味着每个钠离子周围只吸引了 6 个氯离 子后电场就饱和了,因为在距离稍远的地方还有其它氯离 子,只不过静电引力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距离成反比。所以,离子的电荷越大,离子间的距离越小,
离子间的静电引力越强。
由于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静电吸引作用相 连接,因此决定了离子键的特点是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没有方向性是指由于离子的电荷是球形对称分布的, 它可以在空间任何方向吸引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不存在在
某一特定方向上吸引力更强的问题。
化合物。这种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就叫做离子键。 当不同的原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分子时,必然伴随 着体系能量的变化,而且新体系的能量大大低于旧体系。
原子上,分别形成具有稀有气体稳定电子结构的正负离子。
在 Kossel 的离子键模型中,可以把正负离子
看作半径大小不同的球体。根据库仑定律,两个
距离为r,带有相反电荷 q+ 和 q- 的正负离子之间
(5) 1 mol 气态钠离子与 1 mol 气态氯离子结合成 1 mol 氯 化钠晶体,其热效应即为晶格能的相反数(-U): Na+(g) + Cl-(g) = NaCl(s) -U = H5
反应的波恩-哈伯循环可以表示如下: f Hm C12 ( g ) H2 NaC1 ( s )
Na ( s ) + H1
第 7 章
化学键理论概述
化学键主要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种类型,
其共同点是体现着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化学键
的键能一般在几十到几百 kJmol-1。 本章的主要内容,除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各种 化学键讨论分子的构型及晶体的结构之外,也将探讨分子 间作用力,并进一步介绍它们与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的 关系。
导电。类化合物之所以导电,是因为它们在熔融状态或水
溶液中能够产生带电荷的粒子,即离子。Kossel 认为电离 能小的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和电子亲和能大的活泼非金属
元素的原子相互接近时,金属原子上的电子转移到非金属 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形成离子
pm + 181 pm = 279 pm。钠离子具有 Ne 的电子构型,氯
离子具有 Ar 的电子构型,二者的平均波恩指数为 n = ( 7
+ 9 ) 2 = 8,NaCl 的 Madelung 常数为1.748,将这些数 据代入式(7-4)可以计算出 NaCl 的晶格能为 760
kJ· mol-1,与通过波恩-哈伯循环得到的计算值非常接近。
1 2
Na ( g )
H3
C1 ( g )
H4
H5
Na+( g ) + C1-( g )
根据盖斯定律,有如下关系 生成热 (fHm ) = 钠升华能 (H1) +
1 氯解离能(H2) 2
+钠
电离能(H3) + 氯电子亲和能(-H4) + [-U(H5)]
于是可以求得晶格能
U(NaCl) =-fHm + H1+ H2 + H3 — H4 = 411 kJ· mol-1 + 108 kJ· mol-1 + 121 kJ· mol-1 + + 496 kJ· mol-1– 349 kJ· mol-1 = 787 kJ· mol-1 通过波恩-哈伯循环也可以计算其它离子型晶体的晶 格能。
看作是离子型化合物。
表 7-1 单键的离子性百分数与电负性差值之间的关系
0.2 离子性百分数 ∕% 1 1.2 2.2
离子性百分数∕% 30
离子性百分数∕% 70
0.4
0.6 0.8
4
9 15
1.4
1.6 1.8
39
47 55
2.4
2.6 2.8
76
82 86
1.0
22
2.0
63
7 - 1 -3
离子键的强度
离子键的强度可以用键能来表示。我们以 NaCl 为例
说明离子键的键能:1 mol 气态 NaCl 分子,离解成气体
原子时,所吸收的能量称为离子键的键能,用 Ei 表示。 NaCl ( g ) = Na ( g ) + Cl ( g ) 键能 Ei 越大,表示离子键越强。 H = Ei
7- 1- 4
离子的特征
从 Born 和 Lande 公式 (7-4) 可以看出,影响晶格能 的主要因素是离子的电荷、半径和电子构型。这三个因素 也是单原子离子的三个重要的特征,它们决定了离子化合 物的性质。
1 离子的电荷
从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可知,离子的电荷就是在形成离 子化合物过程中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 在 NaCl 中,Na 原子和 Cl 原子分别失去和得到 1 个 电子,形成具有稳定的稀有气体电子结构的 Na+ 正离子
型有关,CsCl、NaCl、ZnS (立方)晶格,A 依次为 1.763、
Born 指数,n 与电子构型的关系为
电子构型 n
He 5
Ne 7
Ar,Cu+ Kr,Ag+ Xe,Au+ 9 10 12
对于 NaCl 晶体,钠离子和氯离子所带的电荷为 Z+ =
Z- = 1,两者的离子间距 r = r(Na+)+ r(Cl- )= 98
3.0
89
在氯化钠中,钠的电负性是 0.93,氯的电负性是 3.16,
它们之间的电负性差值是 2.23,形成的氯化钠中键的离子
性百分数约为71%,说明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主要形成离 子间,氯化钠是典型的离子型化合物。同样地,铯的电负 性是 0.79,氟的电负性是 3.98,它们之间的电负性差值是 3.2,氟化铯中键的离子性百分数约为92%。 应该指出的是,电负性差值 1.7 并不是离子型化合物 和共价型化合物的绝对分界线,而只是一个有用的参考数 据。
晶格能不能用实验的方法直接测得,但是可以通过热
化学计算从有关的实验数据间接计算得出。第 3 章 3-2
节中的盖斯定律指出:一个化学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反 应的热效应等于各分步反应热效应的总和。
根据这个定律,德国化学家 Born 和 Haber 建立了著 名的波恩-哈伯循环,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热化学问题。
r q q = Ae 40 r
(7-3)
根据公式 7 - 3,可以得到正负离子之间的总势能与
距离 r 的关系的势能曲线,如图 7-1 所示的是 NaCl 的
势能曲线。
CI4N00021.swf
CI2N00071.jpg
当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接近时,在 r 较大时钠离子和 氯离子之间的排斥作用可以忽略,主要表现为吸引作用, 所以体系的能量随着 r 的减小而降低。当钠离子和氯离子
7 -1
离子键理论
7 -1 -1 离子键的形成
由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
NaCl,KCl,NaOH,CaO 等,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是
结晶状的固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熔融状态时能够 为了说明这类化合物的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1916 年,德国化学家 W. Kossel 根据大多数化合物具有稀有气 体稳定结构的事实,提出了离子键的概念。
下面以 NaC1 为例,通过波恩-哈伯循环来计算其晶格能。
NaC1 的生成反应为 Na(s) + ½ C12(g) = NaC1(s)
该反应的热效应即 NaC1(s) 的生成热已经由实验求得,
fHm = -411 kJ· mol-1。
同时,这个反应可以通过如下 5 个分步反应进行: (1) 1 mol 金属钠气化变为气态钠原子: Na(s) = Na(g) 升华热 = H1 = 108 kJ· mol-1
还存在外层电子之间以及原子核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这 种排斥作用当 r 较大时可以忽略。
但当正负离子充分接近,r 极小时,这种排斥作用的 势能迅速增加。量子力学研究表明,这种排斥作用的势能
V排斥 是用指数形式表示的
V排斥=Ae
与距离 r 的关系为 V = V吸引 + V排斥

r
(7-2)
式中 A 和ρ为常数。因此,正、负离子之间的总势能
百分数来表示键的离子性的相对大小,实验证明,在氟化
铯中,离子性占 92%,也就是说铯离子与氟离子之间的 键仍有 8% 的共价性。
有几种近似方法可以得到化学键的离子性百分数。一 般来说,AB 型化合物之间单键离子性百分数与 A 和 B 两
种元素电负性差值之间的关系可以查表得到。
当两种元素电负性的差值为 1.7 时,单键约具有 50% 的离子性,因此一般把元素电负性差值大于 1.7 的化合物
非常接近时,r 很小,此时排斥作用为主,体系能量迅速
增大。
当钠离子和氯离子接近平衡距离 r0 时,体系的吸引 作用和排斥作用处于动态平衡,这时钠离子和氯离子在平 衡位置附近振动,体系的能量最低。即体系的势能的值最
小时的距离是平衡距离,此时正负离子之间形成了稳定的
化学键 离子键。
7- 1- 2
离子键是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和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
子之间形成的,其形成的重要条件就是原子之间的电负性 差值较大。一般来说,元素的电负性差越大,形成的离子 键越强。 近代实验证明,即使是电负性最小的铯与电负性最大 的氟所形成的氟化铯,也不纯粹是静电作用,仍有部分原 子轨道的重叠,即仍有部分共价键的性质。一般用离子性
的势能 V吸引为:
q q V吸引= 40 r


(7-1)
q q V吸引= 40 r


( 7 - 1)
式中 q+ 和 q- 分别是 1 个正电荷和 1 个负电荷所带的 电量,即 1.6 10-19 C,ε0 是介电常数。
当正负离子相互接近时,它们之间主要是静电吸引作
用。
但当正负离子进一步相互接近时,除了静电吸引外,
另外,Born 和 Lande 从静电理论推导出计算晶格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