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县2006年秋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巫溪县2006年秋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试卷分析
(重庆市巫溪县教研室教研员何明福)
根据教育局的安排,由教研室命题,于2006年12月29日,对全县一、二类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进行了调研测试。

各小学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在组织学生认真参考、遵守考试纪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基教科与教研室共同完成了本次调研测试的组织工作,在命题制卷、试卷保密、组织考试、组织评卷等环节上都严格纪律、认真把关,保证了本次调研测试的顺利实施。

现将本次调研测试的“效果”作如下分析。

一、命题思路及试题特点
本次调研测试的命题思路是:以新教材为依据,以新课标为准绳。

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查学生“数学思考”及“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调研测试试题,考查知识的分布情况如下:数学计算约占35%,量与计量约占22%,几何初步知识约占18%,解决实际问题约占25%。

本次调研测试试题有以下特点:
1、范围比较适当:考虑到不同学校教学进度可能不同,并适当留有余地,所以,将命题范围确定为: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至六单元。

保证在测试之前,所有学校都上完了考查内容。

2、既注重测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也注意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凸显了本册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占90﹪以上,综合性应用能力在10﹪以内,且没有高难度的题目。

3、试题体现了新课程下“转变教学方式”的理念和要求,注重以测查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为主,力求避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题目还适当体现了对学生“数学思考”和探究意识的考查,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如,第一大题中的3
小题、第五大题中的1小题…)
4、题目也注意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如第二大题中的1~5题、第三大题、第六大题等…)。

二、卷面分析(以一类学校为例)
评卷结束后,教研员对一类学校学生的考卷进行了抽样分析,其结果如下:
1、总体情况:全县一类学校的考生共有2821 人,60分以上2435人,合格率为86.3﹪;85分以上1081人(其中,100分的有7人)优生率为38.3﹪;总体平均分78.9分。

2、各大题得失分情况分析。

如下表所示:
巫溪县2006 年秋小学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卷分析表(抽样)
×8=182
三、评卷中的发现:
评卷组在这次调研测试评卷过程中,发现了“两个少部分“:
1、少部分学生思维灵活,令人赞赏:
如最后一题,大部分学生是按常规思路解决的:
45×9=405(千克)
405+1500=1905(千克)
2吨=2000(千克)
1905千克<2000千克
所以,用这辆车一次能运走这些水果。

另有少数学生是用估算的方法,比较简便的解决了问题:
10袋苹果才有450千克,9袋苹果加1500千克桔子就不会有2000千克,所以,用这辆车一次能运走这些水果。

还有几位同学是逆向思考解决问题的:
2吨就是2000千克,
2000减去桔子1500千克=500千克,
9袋苹果的重量小于500千克,
所以,用这辆车一次能运走这些水果。

2、少部分学生基础很差,令人担忧:
如,不知道1厘米=?毫米;
不知道1分=?秒;半小时=?分;
不会计算两个三位数的竖式加、减法;
不会计算80×0=? 56÷8=?
……
这说明,尽管一类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不错,但“转变后进生”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四、对两道综合性、实践性题目的剖析
为了深入考察我县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落实“数学思考”这一特殊目标的情况,测查学生“选择有用信息”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的能力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次调研测试的命题过程中,我们特意设计了两道带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题目:
1、第一大题中的第3小题为:
“分针从11走到2,秒针走了()圈。

”(1分) 正确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学生具备三个最基本的知识点:①分针从11走到2,走了多少大格;②分针走一大格是多少分钟;③每分钟秒针走多少圈。

其次,还需要学生在头脑中,将上述三个知识点联系起来。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上述三个基本知识点应该是已经具备的——因为①、②两点见教材第62页有情景分析:“分针从6走到9。

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第③点见教材第60页有引导点拨:“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教师教学用书》第89~91页对教师有教学方法的指导:“教材上的钟表都是带秒针的。

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钟面结构,特别是借助机械钟(表)认识秒针,直观地看到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走1圈就是60秒,也就是1分。


只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知识点,学生把这些基本的知识点联系起来,稍加思考就能正确解决问题。

然而,此题的正确率仅为18﹪。

为什么那么多的学生不能做对呢?这说明学生时、分、秒的时间观念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也说明我们的大部分学校“时、分、秒”那一单元的教学没有达到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

从教学研究的角度来说,改善这种状况的措施并不难,关键在于改变“师讲生听”的教学方式,重在让学生多观察、多操作、多体会、多联系生活实际加以应用。

教师应当想方设法把时间的抽象性、空洞性“演变”为学生可以感知的实在性、有用性。

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真正直观地对钟面、时针、分针、秒针的基本结构关系和“走”的方式进行仔细的观察与对比研究,让学生亲自对分与秒进行充分、细致的“看一看、数一数、拨一拨…停一停、等一等、体会体会、猜一猜、估一估、测一测……”的实践探究活动,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时间进行适当的“过程”体验……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真正建立起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就一定能够达到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

2、第五大题中的第4小题为:
先量一量,再分别算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

(5+6=11分)
第一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第二个图形是五边形。

关于四边形、五边形周长的测量和计算,教材第42~47页不止一次的安排了练习题。

只是第二个图形是两个四边形(直角梯形)拼成的。

它类似于教材第43页“做一做”中的第2
题:计算由两个四边形(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图形的周长)。

第一个图形的周长是最基本的要求,不必赘述。

第二个图形的“考查作用”在于以下几个点:①考查学生是否正确理解了“周长”的概念(中间的那条线段与周长没有关系,不能参与周长的计算——同时可以考察学生“选择有用信息”的能力);②考查学生的“测量技能”——是否学会了对线段长度的测量。

特别是测量两条斜线段时,其长度不是整厘米数,这就可以了解学生是否能够合理选用“毫米”作长度单位。

③考查学生“量的计算”和“两位数加法运算”的技能——把测量数据相加,实际上既是量的计算,也可以转化为几个两位数的加法计算。

④考察学生“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以及“探索性学习”的落实情况——解决这种问题所需要的能力,是“死记硬背”和“教一题考一题”的教学方式培养不出来的。

我们必须明白,上述四点均属于合理的考查范畴:考查的第①点是教材第41页关于“周长”的基本教学内容;考查的第②点是教材第2~4页“测量”这一单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第③点既可以用第一单元的知识解决,也可以和第二单元的知识相联系来解决;考查的第④点正是我国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的基本要义的具体体现。

可以说,此题在学生本学期所学知识范围内将“周长的概念;测量的方法与过程;计量单位的选用;仔细观察的习惯;认真、细心的品质…”有机地融为一体。

充分而具体的体现了“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三维目标”的育人要求。

严格的讲,这种实践性、综合性、育人性兼具的题目,才真正体现了“转变教学方式,提高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才算是比较“有味道、有意义、有
价值”的题目。

由抽样分析得知,该题的正确率仅为20﹪。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周长的计算中使用了中间那条线段的测量数据,说明这部分学生对“周长”的概念未能真正掌握。

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测量数据误差太大或不会采用(毫米)作计量单位,说明这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学会“测量”。

由此可以推知,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测量”那一单元时,放手让学生进行的“实际测量活动”还不够多,教学方法的转变还不够彻底。

建议:教师在教学“测量”时,要指导学生充分地经历测量过程;让学生在具体的测量过程中掌握测量方法,正确处理测量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且,在教学“周长”时,必须要与“测量”的知识相联系、与测量的实践相联系、与学生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

从而才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得到有效地发展。

虽然上述两道带有“实践性、综合性”的题目一共才占总分的7﹪,但由此可以管窥我县三年级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

总而言之,从根本上讲,我们新课程的教学也需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作指导,还需要真正树立全面的教学质量观,还需要在“转变教学方式、体现三维目标、培养创新思维、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方向上作不懈的努力。

希望各校认真分析教学中的得失,深入领会新课改的目的意义,潜心研究新课标理念和新教材体系;认真用好《教师教学用书》;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创新精神;为推进我县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作出应有贡献。

2007.0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