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结构主义地理学(2015)

合集下载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h
1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
一、经验主义方法论 基本观点是:世界只有通过经验(实践、调查)才能认知。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途径是通过调查,收集各地区的基础资料,进
行整理、归纳,采用地理学的研究思路进行表述,进而解释地区差异, 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特点: 注重观察。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价,然后得出结 论。 强调综合与归纳。人文地理学家常常从观察人文地理现象的某个方面 开始,通过分析研究资料,以求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 不足: 受研究者主观影响很大
综合结构 一产 二产 三产 76.7% 11.1% 12.2%
56.3% 32.6% 11.1%
46.0% 38.8% 33.9% 32.9% 32.1% 30.2%
32.5% 36.7% 34.7% 35.0% 34.5% 35.5%
21.5% 24.5% 31.5% 32.2% 33.4% 34.3%
②物资准备,包括资金、仪器、行装、交通工具等; ③人员准备,包括考察人员的数量、编组等; ④资料准备,包括考察地区的有关图件、文字资料。 野外工作阶段: 观察 访问 问卷 记录 内业整理阶段:主要是对在野外工作阶段获得的资料信息进行分 类整理、制作图表、综合分析、得h 出结论、写出考察报告。 8
二、资料查询法 1.科技文献查询 书刊类 资料类 数据类 确定查阅范围:首先应按照课题需要,采用由近及远,先国 内后国外的顺序,分别查阅有关期刊文献、专著或统计年报, 应经常查阅,然后逐步扩大线索,建立纵横方向的网络系统。 文后参考文献目录:每一专著、论文,一般在文后都附有参 考文献,可以利用它来扩大信息,扩大研究者的视野。 目录和索引:每一期刊年末最后一期总附有该杂志全年总目 录,有的图书期刊也有总目录;某些文摘杂志及一些单位编的 资料索引(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报刊索引资料)等,这些都可以 为我们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料。 2.因特网查询

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的哲学方法论 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的系统分析方法
1、经验主义方法论 归纳法是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经验主义认为世界要通过经验才能认识, 人们所经过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
经验主义的模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感知经验


杂乱的事物

主 义
定义、分类、量度

2、人本主义地理学研究内容,大多涉及历史,文化,社会 地理学等领域,突出集中在人的行为方面的探讨。
3、评价:人本主义地理学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忽视人这 个主体)的不足,最大的弱点在于它的唯心主义倾向.。
结构主义的基本原理: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 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才是有意义的。结构主 义是根据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根据事物和社会事 实来解释现实。
主要数学模型
◦ 统计分析模型 ◦ 规划与管理模型 ◦ 系统分析模型
主要数学方法
◦ 分布型分析 ◦ 网络分析 ◦ 相互关系分析 ◦ 趋势面分析 ◦ 类型研究 ◦ 空间相互作用分析
人文地理学的哲学方法论 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的系统分析方法
现象学方法 时间地理方法 社会生态方法
人文地理学的哲学方法论 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的系统分析方法
人文地理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的空间模型方法
•社会调查: •文献资料法: •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3S技术和方法 •遥感方法
•区域地理方法等:描述、比较、归纳
演绎法是基础。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演变过程是提出假设——假设检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主要内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主要内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主要内容第一章第1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1、人文地理学的概念:研究地球外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与差距,并预测其开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即研究人地关系、探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形成、开展、变化与分布规律的科学.2、地理学的开展阶段:一是古代地理学,以描述自然和人文现象为中央内容二是近代地理学,德国最早在1874年设置地理讲座,二战后,地理学形成了人地关系学派、区域学派、景观学派等.三是现代地理学阶段,地理学进入“革命〞时期,先后出现了计量革命、理论革命、行为革命等思潮, 学术空前繁荣,学科流派纷呈,引入地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较多,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等.3、人文地理学的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于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人类活动在地球外表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并不研究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人文现象的所有方面,例如人文现象的时间序列、社会关系、组织机构等.从作为一门区域科学的地理学的学科本质出发,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开展规律和演变趋向.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外表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特征,探讨其形成过程、开展规律和演变趋向.4、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1)社会性人文地理学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开展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根本的因素.(2)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根本特性,当然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都具有特定的空间和地域.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也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性的差异性和相似性.〔3〕综合性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人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也在于它在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的形成开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后,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释矛盾的设想.第2节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开展过程1、不同国家学者对人文地理的观点1〕德国:拉采尔,?人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创始人区位理论学派: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城市区位理论〕、廖什〔市场区位理论〕2〕法国:白兰士, “人地相关论〞,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白吕纳,?人地学原理?3〕英国:麦金德,?历史地理枢纽?是政治地理的代表作,阐述了“大陆腹地说〞这一全球战略的概念.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罗士培,主张适应论4〕美国:森普尔,?地理环境的影响?,?美国历史及其地理条件?亨丁顿,?气候与文明?,强调与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影响,巴多斯,将人文地理学称为人类生态学索尔,主张地理学者应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文化景观学派哈特向,?地理学的性质?,?地理学性质的透视?,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5〕俄国:地理学派:以巴朗斯基、萨乌什金等人为代表,主张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学派:以费根、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第二章第1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一一文化区文化区大体可分为三类,即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文化区: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边界的文化区.形式文化区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中央地区、二是外围区、三是边缘区功能文化区: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二〕文化的时间现象一一文化的扩散文化扩散可分为两类: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扩展扩散可分为三种: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扩展扩散: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到的传递,其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迁移扩散:某种文化下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特点:①由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②由于是随人迁移,特别是迁移到远处,使这种文化现象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三〕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一一文化生态学1〕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a、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在这一研究方法中,环境被认为强有力地决定、限制和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和文化过程.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地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链型关系.b、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与环境决定论不同,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强调的是人的选择水平,在重视自然对人的影响的同时,也重视人的作用,把二者看成是双向影响c、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注重于人类环境关系中人对环境物象、观念的研究,其目的的是探索和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动机.d、和谐文化生态关系:协调论不仅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更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和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性.2〕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a、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根底条件b〔环境条件对文化开展的影响一一加速或延缓作用c、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d、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地貌,形成文化景观. .〔四〕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一一文化整合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文化整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域条件的烙印.〔五〕文化现象综合体一一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居住在该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根底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第2节人文地理学的根本理论1、人文地理学的根本理论:(一)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有关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有: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等.区位论:是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的核心理论行为论:是把心理学的有关成就与理论引入地理学,开展成为人文地理学一个新的分支一行为地理学. 文化景观论:过去或现在人文活动的结果,可以通过它去研究该地区的人以前的各种活动,恢复其以前的活动过程.人地关系论:有关人类及其各种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理论或者是人文地理学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有关人地关系的思想和学说,(二)人地关系论1)环境决定论: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法国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德国黑格尔,拉采尔美国森普尔2)可能论:法国维达尔白兰士 ,白吕纳3)适应论:英国罗克斯比4)生态论:美国巴罗斯,目的在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响.5)环境感知论6 )文化决定论7 )和谐论第3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程序:(1)确定研究课题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课分为应用性课题、理论性课题、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性课题三类.根据课题的来源主要分为三类:国家方案科研工程、个人自拟选题、应用性协作工程.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和对策性研究.(2)制定研究方案主要包括确定研究的目的、目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内容的框架等.(3)收集、整理资料(4)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5)分析研究这个阶段是整个研究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所在,通常包括资料,数据分析,理论解释和假设检验,提出观点与结论等过程.(6)研究总结,成果评审调查资料等研究资料和技术归档是科研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2、人文的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经验-一般理论-推论未来逻辑实证主义方法论:现象-一般规律-验证〔特殊事件〕人本主义方法论:以人为主体、重人类行为,重非经济成分结构主义方法论:要素〔现象〕—结构〔功能〕—解释事物现象3、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答案一传统的根本研究方法〔1〕描述法〔文字表达、数据表示、图表显现、野外考察〕;〔2〕比拟法〔时间比拟、空间比拟〕;〔3〕解释法:经验归纳法〔经验-一般理论-推论未来〕、理论演绎法〔现象-一般规律-验证、解释〕现代科学研究方法(1).科学理论〔哲学方法〕:老三论〔系统论、限制论、信息论〕、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2).空间模型方法:定性-定量-综合集成方法、计量方法〔数理统计〕(3).现代技术:RS GIS、GPS实践方法〔1〕、调查研究方法地理社会调查:访问、资料收集、抽样调查、专家系统调查科技文献资料:地理科技文献、因特网〔2〕、社会学方法现象学方法〔现象-总结-结论〕时间地理学方法〔时空分析人的行为-决策〕社会生态学方法〔社会要素-引入生态系统〕系统分析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评价决策〕答案二〔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调查研究方法①地理社会调查、②科技文献资料法、③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和新方法.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地理方法:描述、比拟和归纳.〔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模型方法1〕人文地理学研究主要的数学模型:①统计分析模型、②规划与治理模型、③系统分析模型2〕数学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①分布型分析、②相互关系分析、③类型研究、④网格分析、⑤趋势面分析、⑥空间相互作用分析、⑦系统仿真研究过程模型与预测研究〔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学方法:①人文地理学中的现象学方法,②时间地理学方法、③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生态方法、④人文地理学的系统分析方法第四章第1节人口与开展人口转变理论1〕法国兰迪,?人口革命?,“三个序列〞第一序列,原始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第二序列,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第三序列,现代阶段,先是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是出生率也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转入低.2〕美国诺特斯坦,第一次提出“人口转变〞的概念.“上下高〞阶段,过渡阶段和“低低低〞阶段3〕英国布莱克,提出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1〕高位静止阶段,即HS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到达均衡2〕早期扩张阶段,即EE阶段,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加速3〕后期扩张阶段,即LE阶段,死亡率低,出生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长至最快后减速.4〕低位静止阶段,即LS阶段,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5〕减退阶段,即D阶段,出生率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出负增长人口转变模式① 北欧模式②日本模式③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④印度模式第2节人口分布与转移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世界上90%勺人口居住在仅占陆地面积10%勺土地上.世界上人口分布的不平衡除了表现在南北半球、沿海与内地、高原与平原之间.世界人口多数集中在北半球.从海岸线向内地约200km范围内,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世界人口在各大洲分布也极不平衡.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地趋向性:即趋向暖湿地区〔中低纬指向〕、低平地区和岸边〔河岸、海岸〕第3节人种人种的概念: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制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人种的划分:人种的划分是以保有共同的遗传的自然特征为依据.划分种族的标志很多,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头形、鼻形、面部轮廓,身高等人体外表的一些性状,近年来又增加了血型、指纹弓等一些生理特征.第4节民族民族的概念: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民族的特征:①共同语言②共同的地域③共同的经济生活④共同心理素质第七章第1节聚落起源与开展城市的定义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城市的开展特点聚落特征:人口、生产要素经济高度集聚产业特征:非农产业为主规模特征:人口聚居景观特征:人工景观〔物质环境和建筑密度〕物质特征:市政、公共设施集中完善职能特征:政治、经济、文化中央第2节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城市化的机制〔一〕农业生产力的开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四〕经济开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五〕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特征1〕城市化进程加快2〕大城市开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3〕城市化开展的区域差异明显4〕兴旺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第3节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型、多核模型第十三章第1节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可持续开展可持续开展的定义可持续开展的概念最广泛的定义和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水平构成危害.1、可持续开展突出强调的是开展2、可持续开展以为经济开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3、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4、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5、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可持续开展的原那么公平性原那么: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和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可持续开展是一种时机、利益均等的开展.它既包括同代内区际间的均衡开展,即一个地区的开展不应以损害其它地区的开展为代价;也包括代际间的均衡开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的开展水平.该原那么认为人类各代都处在同一生存空间,他们对这一空间中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拥有同等享用权,他们应该拥有同等的生存权.因此,可持续开展把消除贫困作为重要问题提了出来,要予以优先解决,要给各国、各地区的人、世世代代的人以平等的开展权.持续性原那么: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开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水平.即在满足需要的同时必须有限制因素,即开展的概念中包含着制约的因素;在“开展〞的概念中还包含着制约因素,因此,在满足人类需要的过程中,必然有限制因素的存在.主要限制因素有人口数量、环境、资源,以及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水平施加的限制.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根底一一自然资源与环境.因此,持续性原那么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开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水平,从而真正将人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共同性原那么:各国可持续开展的模式虽然不同,但公平性和持续性原那么是共同的.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决定全球必须联合起来,认知我们的家园.。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滇东南地理野外实习人文地理部 分说明
一 、地理野外实习的目的

将所学过的人文地理理论知识与实际密 切结合,初步掌握人文地理现象的野外 观察,资料收集整理方法,分析人文地 理现象的原因,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文地理野外实习的目的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印证课堂上学习的书本知识,锻 炼野外工作的基本能力;其次,收集第 一手资料,为解释人文现象的空间特点, 发现人文地理规律做基础工作;第三, 发现新的问题,激发新的研究兴趣点和 科学探险精神。

1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 农业生产
2 城镇体系小城镇建设 3 口岸建设与桥头堡建设 4 交通网络布局与经济点轴开发理论




5 建水团山乡村聚落
6 文化地理景观旅游开发国家历史文化 名城建水 7 世界遗产地 8 饮食文化景观



本体论:我们所经验的事物就是存在的事物
方法论:直接要求提出所经验过的事实
经验主义方法论
特征:
1、重观察。调研——判断、评价——结论 2 、强调归纳与综合。观察某个方面、研究分析资 料——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 不足之处:
1、受研究者主观影响很大(行为、能力)。
2、带有局限性与片面性。
2. 实证主义思潮和实证主义方法论
以在分析中,不能简单的做原因结果分析,而是结构 的探询。

人地关系深层次结构的运用: 人文现象的千差
万别及光怪离奇只是其表面现象,要找到支配的规律,
必须由表及里,从人地关系的深层次结构方面去把握、
研究。这是一个基本的研究思路与途径方式。同时, 也丰富人文地理的理论,增加分析的深度。
三、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实际上,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中的某些空间分析 技术,如专题图层、叠加分析等,从本质上讲 是描述和比较方法的新形式和进一步发展。 归纳与推理是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研究范式。 是经验主义方法论的核心部分,也为实证主义、 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方法论所接受。

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

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

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一、引言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结构主义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探讨地理现象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内在结构和关系。

本文将以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为主题,探讨其核心概念、研究方法和学科价值。

二、核心概念1.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强调社会现象的内在结构和规律。

在人文地理学中,结构主义强调地理现象与人类行为之间的结构性联系,认为地理空间是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社会实践空间。

2. 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关注地理环境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组织的影响。

在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的重点是地理现象中的结构和关系。

三、研究方法1. 结构分析: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采用结构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地理现象中的结构和规律,揭示地理空间的内在结构和意义。

研究者通过对地理现象中的元素、关系和过程进行分析,揭示出地理空间的结构性特征和内在规律。

2. 符号分析:符号分析是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它强调地理现象中的符号和象征意义,通过解读符号和象征的内在结构和意义,揭示地理空间中的文化、权力和身份等方面的结构性关系。

3. 比较方法: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采用比较方法,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地理空间中的共性和差异,寻找地理现象中的结构性联系和规律性变化。

四、学科价值1. 理论贡献: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为人文地理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丰富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体系,拓展了研究视野。

通过深入研究地理现象中的结构和关系,揭示地理空间的内在规律和意义,为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2. 实践指导: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实践工作提供指导。

通过对地理现象中的结构和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地理空间中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问题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为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

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

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结构主义强调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对于人类行为和空间组织的重要影响。

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结构主义方法论可以用来解释和分析不同地区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

通过对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揭示不同地区的空间组织模式和人类行为模式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和变迁。

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注重对符号和象征的研究。

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符号和象征是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知和表达方式。

通过对符号和象征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揭示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地理意象和地方意义。

这对于理解地方认同和地方形象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感知和评价。

第三,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强调对权力和社会关系的分析。

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权力和社会关系是解释和理解地理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权力和社会关系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揭示不同地区和社会群体之间的权力分配和社会交往模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的形成和演变。

例如,通过对城市空间的权力关系和社会差异的分析,可以揭示城市发展的不平等性和社会冲突的根源。

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强调对历史和时间的研究。

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历史和时间是理解地理现象演变和发展的重要维度。

通过对历史和时间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揭示地理现象的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预测和规划地理环境的未来发展。

例如,通过对城市历史的研究,可以揭示城市发展的演变过程和城市形态的形成机制,从而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符号和象征、权力和社会关系、历史和时间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这对于解释和预测地理现象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为地理环境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推进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力图“形 式论证” 注重客观性 力图“创造 性论证” 强调了人的 主观思想 “历史思维”的概念得到重 视 重视解释 强调描述
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
大多涉及历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社会
地理学等领域,集中在人的行为方面
不足:唯心主义倾向
四、结构主义方法论
基本思想:

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 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是有意义的。

哲学方法论 人文地理学的传统方法

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
哲学 方法论
科学研究 具体方法
经验主义 观察归纳法
实证主义 空间模型
人文主义 社会行为
结构主义 系统结构
Hale Waihona Puke 区 域 考 察研究技 术和手 段
社 会 调 查
文 献 查 阅
地 理 模 型
空 间 分 析
现 象 学 方 法
时 间 地 理 法
地 理 相 关 法
逻辑,并通过观察进行证实
特点:
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理论 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采用演绎逻辑
不足:
地理系统与实证主义模型很难协调
降低了人的显著作用,机械性很强
三、人本主义方法论
基本思想:
加强了对人的研究,以人这个主体为出 发点,重视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 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
实证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比较
信息网络技 术
太和双钟村不同年龄农村劳动力转 移就业时空路径汇总图
>40岁 <26岁
26-40岁
3S技术
系 统 分 析 法
社 会 生 态 法
地理图表使用与 绘制
信息网络技 术
一、经验主义方法论
人 文 地 理 学 研 究 的 传 统 模 式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

它主要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包括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的关系。

人文地理学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既注重空间分布的研究,又注重人类活动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的深入探究。

本文将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两个方面入手,谈谈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地理环境既是人类活动的载体和场所,同时也是人类活动的限制和制约因素。

因此,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也包括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具体研究对象如下:1、人类的文化与社会行为:如宗教、文化、生活方式、人口分布、城市化过程、城市管理等。

2、地理环境的特点与变化:如地形、气候、土壤、水资源、自然灾害等。

3、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农业、工业、城市化、旅游、污染等。

4、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和影响:如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

二、研究方法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

具体研究方法如下:1、文献资料法:研究思想、历史、社会发展、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内容,以了解某一地理现象发生的社会、文化、历史等背景。

2、实地调查法:又称田野调查法,是指调查者亲自走访、观察、记录地理现象。

通过田野调查可获取真实而直接的信息,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互动过程。

3、问卷调查法:研究者制定问卷,向受访者发放并采集数据,以了解不同群体的看法、态度、行为等情况。

问卷调查法适用于一些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的问题。

4、统计分析法: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得出关于某一地理现象的指标、平均值等数据。

统计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定量研究方法,适用于对大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5、空间分析法: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研究领域的人文、自然、经济等信息加以整合,建立出地理信息数据库、地图等资源,然后进行可视化分析、时空分析,以了解某一地域的特征、分布等情况。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流派regional geography区域地理学派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源自19世纪德国的赫特纳。

观点:区域是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在区域中自然和人文复合在一起。

cultural geography文化地理学派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卡尔·索尔观点: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人类的文化,人类文化的地理现象就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humanistic geography人文(人本)主义地理学派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段义孚(Yi-fu Tuan)观点: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其研究目的也是为了人,每个人各有不同,我们在研究时要注意这种不同。

quantitative and spatial geography计量-空间地理学派代表人物很多观点:利用数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研究人类空间活动,并建立人类活动的空间模型。

radical geography激进主义地理学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哈维(David Harvey)观点: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不同阶层的人们活动的空间特点和规律。

feminist geography女性(女权)主义地理学观点:研究社会中女性群体行为(活动)的空间特点和空间规律。

(新旧女权主义有差别)女性主义地理学着眼于社会如何创造性别结构形式,怎样致力于通过社会变化结束性别不平等的一个项目中改变空间形式。

(旧)研究社会中女性群体行为(活动)的空间特点和空间规律。

(新)后现代地理学post-modernism geography代表人物:索哈(E. Soja)观点:反对传统的、规范的、普适的地理规律研究。

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地理学实证主义地理学注意两点:1)实证主义不是举实例2)实证主义与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不是对经验的归纳或对理论的演绎,而是在经验基础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结构主义地理学表层结构(空间现象结构)——多样的深层结构(文化内具有共通性)——不变的人文主义地理学观点: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其研究目的也是为了人,每个人各有不同,我们在研究时要注意这种不同。

第3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3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早在工业革命以前,由于?原因,从15世纪开始,世界人口
已经开始快增,28.2%、11.9%、47.5%,80.6%。

工业革命之后的人口:欧洲从18世纪中叶,死亡率开始持续 下降(农业改革、工业化、社会改革、公共卫生、医疗卫生 技术的进步等),工业使人口对地域的压力降低,一区能通 过贸易交换,支撑更多人口。在早期高出生低死亡,人口大 量增加。19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生率开始下降,以后持续下

其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平稳、
缓慢地下降。整个人口转变过程历时长达一个多世纪。

2.日本模式:整个19世纪处于高位静止阶段。19世纪末至二
战前夕属于早期扩张阶段,二战间人口增长放慢,但战后即 进入生育高峰,总人口急剧增长,造成巨大社会压力。1948 年颁布“优生法”,承认人工流产合法,不久又大规模推行 计划生育,出生率急剧下降,1957年自然增长率仅为8.9‰。

适度人口概念: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建立在人口容量基础上,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指地球或某 区域在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生产力条件下,所能容纳和抚养的 最多人口数量。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

确定适度人口,是国家制定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对制定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前后进入绝对衰减阶段。

日本模式的特点:与西北欧模式相比,采取了强有力的人为 干预行为,人口转变速度快,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完成了西北 欧国家一二百年的道路,但。。。。

3.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新中国成立前是高位静止阶段,
1950-1970年属早期扩张阶段,之后进入后期扩张阶段,预计
2020年前后,进入低位静止,2040年前后,进入绝对衰减阶 段。中国模式的特点:人口的快增不是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然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第 1 章绪论1.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

4.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5.拉采尔:(1844-1904)德国地理学家,他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一方面他为人生地理学或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道路线。

另一方面,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引入者。

6.赫特纳:(1859-1941)德国地理学家,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7.施吕特尔:(1872-19520 德国地理学家,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

8.白兰士:(1845-1918)法国地理学家,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除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9.麦金德:(1861-1947)英国地理学家,他把地理学说成是探索人及其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提出了“大陆腹地说”。

麦金德第一个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10.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生态化和应用化趋向。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集中在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上,如福利、财富的分 配、犯罪、居住分离等,并把财富不均等归因于社会制度等非 地理因素,出现了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地理学”。
五、 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后现 代转向” 对用理性、逻辑及依靠所谓的客观事实及证据来 说话的科学思维方式提出了质疑,反对做高度概 括性的、以偏概全的、一概而论的大言论、大理 论。 注重小范围空间内的地方文化情况,考虑问题的 特殊性。 强调非传统、异样化事物 女性地理、公司地理、乡村地理等
3、 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
感知经验
实 证 主 义 研 究 模 式
真实世界结构的映像
一种先期模式(映像的正式表现)
负 反 馈 假设 正 反 馈
实验设计(定义、分类、量度)
数据 检验程序(统计检验等) 法则和理论的建立 解释与应用
实证主义的典型
计量地理学 区位分析 区域科学(空间分析) 空间相互作用研究 特点是:定量化、模式化、模型化
第2节
哲学方法论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经验主义方法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 人文主义方法论 结构主义方法论
科学研究 具体方法
观察、归纳方法
空间模型方法
社会行为方法
系统结构方法
区 域 考 察
社 会 调 查
文 献 查 阅 研 究
地 理 模 型
空 间 分 析
现 象 学 方 法
时 间 地 理 学 方 法
地 理 相 关 法
的联系和人对地方的看法等。
2、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 研究个人所形成的环境感应以及由这种感应产生的映像和 意境地图等。
三、 人本主义方法论
评价:人本主义地理学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 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则在于它的唯心主义倾向,把 一切客观存在看作为人的心理构造,事实上构成人 的感应行为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其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实地考察法:即在实地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直接观察和参与,了解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文献资料法:即收集相关的历史文献、统计资料、研究报告等,进行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分析,以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社会调查法:即通过设计问卷、面对面访谈等形式,调查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态度。

统计分析法:即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取规律和趋势,以了解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即将地理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空间分析,以帮助人文地理学研究者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综上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结构主义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结构主义地理学
例如:60年代以來,先進的交通運輸、遠距離通訊設備的完善,表 面上看來,社會經濟和文化活動越來越不受空間地域鄰近及大城市 集中等條件的束縛,一些技術決定主義者就認為“城市將逐漸走向 鬆散及解體”。
從結構主義者來看,城市是由多元空間、多元時間及多元關係網絡 所組成的整體。如多元空間即城市除了有物質空間,還包括社會空 間及其現在比較流行的“虛擬空間”等等。城市中雖然某一個結構 成分會發生變化,但並不一定會改變其結構本身。脫離了城市整體 來談某一結構成分的變化及其由此得到的結論,在結構主義觀點的 持有者來說是沒有意義的。
有關結構主義的概念
❖ (瑞士)皮亞傑(心理學者):結構具有三個特徵:
整體性 :即結構是按一定組合規則構成的整體。 轉換性 :即結構中各個部分可按照一定規則相互替換,而並不改變結
構本身。 自律性: 即組成結構的各個成分相互制約,互為條件而不受任何外部
因素的影響。
❖ (法)列維-斯特勞斯(人類學者):
❖ (英)約翰斯頓:
結構主義不是一個統一的學派,而是由一種結構主義方法論 聯繫起來的一種廣泛的思潮。
結構主義思潮以一條公理為其特徵,該公理就是:對所觀察 現象的解釋不能只通過對現象的經驗研究得出,而必須在支 持所有現象但又不能在其內部辨認的普遍結構中去尋找。
也可以通過理論結合觀察/分析來認識潛伏的結構。
與此同時,西方社會的經濟等狀況都使人文地理學進入連 續不斷的多元化發展時期。在這種歷史機遇中,結構主義 地理學逐漸發展起來。
結構主義地理學的發展
❖ 正如實證主義和人本主義思潮一樣,結構主義思想 引入人文地理學中,也是通過其他社會科學產生的 影響,它們或者是結構主義思想的源泉,或者是先 於地理學受其影響。
又如,文化地理學受到社會人類學中的結構主義方法影響。在 人類意識中也許存在著與地理學家特別相關的實際上仍然沒有 被探索的其他深層結構。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人們組織空間資 訊並用地圖加以表現的方式。如許多跨文化的地理概念是意味 著所有人類都具有創造它們,並使之繼承的能力?還是像遷徙 的大雁那樣生來具有一種空間感而使得它依靠本能而不是工具 穿越廣闊的距離?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人本主义地理学(2015)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人本主义地理学(2015)
• 基于这种感知的行为必然具有某些独特性,不同的文 化都有各自的习惯规范。赖特认为,关于这些主观思 想的研究,都是无法运用自然地理学的严格的科学法 则。
柯克的“行为环境”观点
• 强调环境不仅仅是一种“东西”,更主要是“被人类 感知赋予了形状,聚合性与含义”的整体。因此,每 个人对环境的感知都会有所不同。
思考与讨论
•行为பைடு நூலகம்理学与人本主义地理学的 异同点是什么?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空间观有 什么区别?
参考资料:
1《地理学与地理学家》【M】 R.J.约翰斯顿 2《战后中西人文地理学比较研究》 【J】 千庆兰 樊杰 李平 3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空间观》 【J】 陶建文 4 《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J】 唐晓峰 李平
影响与评价
• 实证主义空间科学虽然为地理学走向一般科学作出了 重要贡献,但地理学家在运用科学的空间观时,总觉 得科学理论所得出的结论和预测还是与人们的日常生 活经验相距远甚离。
• 如一些企业家往往与“理性的经济人”相背离,他们 考虑自己企业地理位置及进行商业运作时并非按最大 受益原则,而是有它妻子的偏好或他自己的某种情感 兴趣以及他家庭文化影响而选择一个并非获利最多的 位置。
哈里斯的观点
•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的是现象的特殊聚合, 它没有一个特别的研究对象,地理学面对的是一个复 杂现象的整体。
• 对于这个整体,其它学科取其部分分别对其进行研究, 只有地理学研究它的整体复杂性。
• “空间”科学所得出的理论都是讲特定条件下世界应该 怎样,而不讲世界的本来面目。
• 地理学更多使用的是“头脑”,而不是规范的研究方 法。
格尔克的观点
• 地理学者并不需要对行为的解释建立理论,因为导致行动的相关 理论已经在行动者的头脑中存在了或存在过。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真正的问题是, 老的城市化学术模式从来就行丌 通。芝加哥学派部分地受主张改善城市社会状况 的迚步运动所鼓舞。但是, 我们仍在遭受同样的 危机和灾难——青少年犯罪、贫困、种族紧张、 政治腐败。佝丌能责怪人们对更有效模式的追求。 现在并丌是我们遇到了新情况需要新理论, 我认 为我们需要新理论, 恰恰是因为我们仍面对未解 决的老问题。” ——南加州大学城市史学者菲利普· 埃星顿
14
而且,即便在所输入的变量和所采用的统 计斱法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这些维度也表 现得很一致。
这些维度至少会在20到30年内的时间内保 持原状.(Johnston,1973)
这些维度的空间表示也显示,在城市之间、 两个相邻的普查年度之间模式的一致性。
(丼例:图4-21)
15
16
萨利斯(Salins)在1940、1950、和 1960年的扇形图中展示了美国的4个城市 (布法罗、印地安纳波利斯、堪萨斯和斯 波坎)的社会经济状况维度是如何受影响 的,而同期家庭状况维度曾现出带状的梯 度变化。
28
在城市社会学领域, 芝加哥学派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人 文生态学的研究斱法, 使生态观点成为美国城市社会学 基本的理论框架。该学派认定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市中心商 业区及不之联系密切的处亍一个同心圆内的工业和居住区。
芝加哥学派作为一种学术运动,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戓的结 束而堰旗息鼓了。芝加哥学派的衰落有多斱面的原因。首 先,美国整个社会背景的变化,在经历了最初的工业化浪 潮之后,城市变得井然有序。其次,社会学力量在其他学 校崛起,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相继形成了自己的社 会学研究中心。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本身的问题, 两次 系主任之争使得已经成为中坚力量的布鲁默、里斯曼、沃 纳和休斯陆续离去。造成芝加哥社会学衰落的直接原因是 1935 年职业社会学家的反叛,其标志是创立了另一本杂 志《美国社会学评论》(ASR),它结束了芝加哥社会学 家对《美国社会学杂志》长达31 年的统治。

第3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人文地理学

第3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人文地理学

一 、 经验主义方法论
一 、 经验主义方法论
感知经验
1、归纳法是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2、经验主义方法的特征
杂乱的事物
定义、分类、量度 有条理的事物 归纳、概况
①观察是其重点。
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价,得出结论。
②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法则和理论的建立 解释
图3-2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传统模式
一、 确定研究课题 1、课题类型 研究目的 :应用性 理论性 理论应用相结合
划 分 课题的来源: 国家计划科研、个人自拟选题、应用性协作 依 据 研究内容侧重点:描述性、解释性、预测性、对策性 二、 制定研究计划
1、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2、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3、经费预算
第1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1.特 尔 斐 决 策 法
总结与评估特尔斐方法:选出一组见多识广的专家,每个专家要对手 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感兴趣,问题涉及对未来事态的预测(如公司 5年后的销售额)。要请专家小组尽最大努力做出推测,也会给他们 提供一些反馈信息(小组平均数和频数分布)。这个过程会(以不计 名的方式)重复数次,一般会出现一个明显的趋同想法,这个想法后 来也会被证实是准确的。 小游戏 程序:在一个罐子里装上玉米(事先数好)。将罐子给大家看, 并让大家估计玉米的数量。算出平均数、中间数和频数分布,并将结 果告诉大家(有时也会告诉大家推导结论的基本原理)。将该过程重 复3遍(或直到得出一个比较稳定的结果)。宣布正确答案,并请大 家比较一下自己最初的估计和小组最后的结论,看哪个更准确。 讨论:哪个更准确:个人原先的估计还是最终小组的决定?为什么小 组往往更准确?为什么大家的答案会趋同?这种方法在你的工作中有 何应用? 目的: 表明在决策(预测)过程中,结构化的方法对获得趋同观点 的重要性。

人文地理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热带、平原、工业化国家——人口密度大(新加坡) 温带、平原、工业化国家——人口密度较大(日本) 寒带、平原、工业化国家——人口密度较小(拉脱维亚) 那么,气候是影响人口密度的原因
剩余法
如果在A、B、C、D的总和是 原因, 且已知A是a的原因; B是b的原因; C是c的原因; 那么D与d之间有因果关系。 a 、b、c、d的
穆勒John

Stuart Mill的归纳五法
多数情况下被归为实证主义的方法,但 是没有脱离休谟的经验主义。他认为,借直 观所认识的真理,是一切其他真理所由之出 发的根本前提。
求同法(契合法)
如果在A、B、C、D出现时,a出现 ; 如果在A、B、D、E出现时,a出现 ; 如果在A、C、E、F出现时,a出现 ; …… 那么A与a有因果关系
应用举例
地点1:粗放的亚热带红土丘陵地区,茶叶生长 不良 地点2:较集约的亚热带红土丘陵地区,茶叶生 长良好。 地点3:集约的亚热带红土丘陵地区,茶叶生长 很好。 „„ 那么,结论是?
应用局限
1、样本地区或地点必须足够多 2、因果关系中的因必须尽量全 错误的例子:
应用举例
黄土高原、干旱、缺少森林——单面坡 冲击平原、干旱、缺少森林——单面坡 黄土高原、半干旱、缺少森林——单面坡 ……
那么,哪种自然环境与单面坡有因果关系?
应用局限
1、样本地区或地点必须足够多 2、因果关系中的因必须尽量全
错误的例子:
因为: 美国、气候多样、国土辽阔——机械化农业 加拿大、寒带面积广阔、国土辽阔——机械化农业 所以:国土辽阔,是发展机械化农业的原因
(1)将人文地理工作者从传统的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统计 图表等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 (2)扩大了人文地理研究领域和视野,精确度高,误差小。 (3)为人文地理学的宏观研究和动态研究创造了条件。 (4)及时发现洪水、火灾、火山喷发、作物病虫害等灾害的 前兆,为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结构主义地理学

结构主义地理学

结构主义地理学结构主义地理学是一种重要的地理学理论,它强调地理现象背后的结构和规律。

结构主义地理学认为,地理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受到各种结构和规律的影响。

通过研究这些结构和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在结构主义地理学中,地理现象被看作是由各种结构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这些结构因素可以是自然的,如地形、气候、土壤等;也可以是人为的,如政治、经济、文化等。

结构主义地理学认为,这些结构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它们共同决定了地理现象的发展和演变。

结构主义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结构分析和结构模型。

结构分析是通过对地理现象中的各种结构因素进行分析,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

结构模型则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计算模型,模拟地理现象中结构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预测地理现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变化。

结构主义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涵盖了各个地理领域,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在自然地理方面,结构主义地理学可以用来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等;在人文地理方面,结构主义地理学可以用来研究人类社会的空间结构、城市发展、乡村变迁等。

结构主义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结构主义地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背后的规律和机制,为地理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同时,结构主义地理学也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地理现象的发展趋势,指导地理规划和管理工作的实施。

总的来说,结构主义地理学是一种重要的地理学理论,它强调地理现象背后的结构和规律。

通过研究地理现象中的结构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为地理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结构主义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于促进地理学的发展和推动地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60年代以来,先进的交通运输、远距离通讯设备的完善,表 面上看来,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越来越不受空间地域邻近及大城市 集中等条件的束缚,一些技术决定主义者就认为“城市将逐渐走向 松散及解体”。
从结构主义者来看,城市是由多元空间、多元时间及多元关系网络 所组成的整体。如多元空间即城市除了有物质空间,还包括社会空 间及其现在比较流行的“虚拟空间”等等。城市中虽然某一个结构 成分会发生变化,但并不一定会改变其结构本身。脱离了城市整体 来谈某一结构成分的变化及其由此得到的结论,在结构主义观点的 持有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 这一阶段是结构主义各思潮观点和体系与地理学融合的阶 段,每个思潮和体系所产生的影响又具有很大独立性,此 时单纯的结构主义对地理学影响非常有限。
❖ 在各体系中,对地理学影响最大的当属结构马克思主义思 潮,形成了地理学中的激进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派。
第一阶段:结构主义哲学思潮的大融合
❖ 结构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哈维 (D.Harvey)、邦奇(W.Bunge)等。他们认为地理 学应首先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抨击,哈维在《社会 公平与城市》一书中作了系统的阐述。
又如,文化地理学受到社会人类学中的结构主义方法影响。在 人类意识中也许存在着与地理学家特别相关的实际上仍然没有 被探索的其他深层结构。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人们组织空间信 息并用地图加以表现的方式。如许多跨文化的地理概念是意味 着所有人类都具有创造它们,并使之继承的能力?还是像迁徙 的大雁那样生来具有一种空间感而使得它依靠本能而不是工具 穿越广阔的距离?
有关结构主义的概念
❖ (瑞士)皮亚杰(心理学者):结构具有三个特征:
整体性 :即结构是按一定组合规则构成的整体。 转换性 :即结构中各个部分可按照一定规则相互替换,而并不改变结
构本身。 自律性: 即组成结构的各个成分相互制约,互为条件而不受任何外部
因素的影响。
❖ (法)列维-斯特劳斯(人类学者):
❖ 严重的经济决定论倾向,认为人都是“经济人”。 ❖ 含有强烈的普遍性意义,在一个地方观察到的行为
被设想为所有行为的规范。 ❖ 地理系统是多变量复杂系统,难于模拟实验,无法
受控重演,因而演绎模型具有相对性(即模型的重 现性差)。 ❖ 修正实证主义——从科学主义走向行为地理学。
人本主义方法论
❖ 人本主义地理学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 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抛弃了旨在构建抽象 行为规则的统计模式和实证主义的方法。
结构主义地理学的方法论
❖ 强调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作用,忽视或否定人 主观能动性
采用以最大限度地消除主观因素的模式和方法,显示了 结构主义与其它西方哲学特别人本主义地理学的显著不 同。
把人作为非决策者,人的一切行为都无意识的受结构的 支配,是结构的载体,是社会结构赋予了个人一种习惯 性的思维方式,致使个人可以执行这种结构的意志。
结构主义地理学的方法论
❖ 强调地理事物内部结构,反对单纯认识外部现象
结构主义地理学者认为,研究地理事物不能象实证主 义那样,满足于经验现象的罗列和描述,而应把握深 藏于这些现象中的结构。
他们认为地理现象虽然表面看来杂乱无章,但都由其 内部结构统一支配或规定。地理学家就应该寻找这种 内部关系,也就是深层结构。
有关结构主义的概念
❖ 结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 ①表层,即上部结构(事物的外部关系,表面现象)
只有表层结构可以明白理解,如社会的表层结构包括其社会,文化, 政治和空间组织。但上部结构不能用来解释自身的存在。
❖ ②过程,即下部结构
创造上部结构的过程在下部结构中。
❖ ③控制,即深层结构
结构主义地理学者所强调和寻求的是“深层结构”,试图超越地理 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他们眼里的结构就是深层结构。
❖ 这一阶段的结构主义地理学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化,逐渐走向 成熟,结构主义的方法论框架真正渗透到地理学的研究当中 去,并且在城市地理的研究中日益突出。
结构主义地理学的方法论
❖ 强调整体性研究,反对孤立的局部研究
结构主义认为整体对它的部分在逻辑上有优先的重要性,孤立的各 个部分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不能将经验的现象分解为各个成(部)分,对它们孤立的一一加以 研究,以此得出结论。部分只能在整体中得到它们的意义。
结构主义地理学产生背景
❖ 社会背景
从社会、经济角度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 了战后1950-1960年代经济繁荣后,进入1970年代经济 出现危机,经济增长处于长期停滞状态。
显然,仅限于经济现象的联系与分析,变得十分破碎 和苍白,很难从整体和根源上说明问题。
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家开始重视概括资本主义经济和 社会背后所隐藏的危机,从更深层次上去解剖资本主 义社会的实质。
❖ (英)约翰斯顿:
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而是由一种结构主义方法论 联系起来的一种广泛的思潮。
结构主义思潮以一条公理为其特征,该公理就是:对所观察 现象的解释不能只通过对现象的经验研究得出,而必须在支 持所有现象但又不能在其内部辨认的普遍结构中去寻找。
也可以通过理论结合观察/分析来认识潜伏的结构。
结构主义地理学产生背景
❖ 学术背景
1950年代以来的科学技术大革命促进了科学大分化和大综 合,结构、系统、模型的整体性观点和方法被广大科学家 所接受。
1970年代,随着计量革命的衰落,地理学中的实证主义方 法论受到广泛的批判,同时学者们对回归到经验主义和倡 导人本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也普遍感到不满,而要求以新的 观点和方法代替它。
❖ 结构主义的兴起,就是为了克服人本主义的社会认 识方法论的无能。
评价
❖ 应该肯定结构主义方法论强调整体性研究和内部结构研究都是正 确的,尽管具有很多的片面性。
❖ 即使是最坚定的实证主义或人文主义地理学者也不得不承认:结 构主义方法在很多问题的分析中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作用,能够触 及现象实质,其重要性不可抹杀。
如,女性地理学经常运用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 女性主义强调社会建设中的性别作用的重要性,用于解释人的作用
及广泛的因果关系,也解释人们的社会和空间经历。 女性主义通过性别结构比例的变化来分析城市中的社会结构、经济
结构、地域结构的变化,这在西方地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二阶段:结构主义方法论的复兴
解释与应用
实证主义的典型
❖ 计量地理学 ❖ 区位分析 ❖ 区域科学(空分析) ❖ 空间相互作用研究
特点是:定量化、模式化、模型化
实证主义的意义
❖ 发展了地理学的理论,使地理学由 “独特性”研究走向“规律性”研究。
❖ “空间研究”范式趋向成熟。 ❖ 加强了地理学的科学化,更多地采用
了演绎逻辑。
实证主义的不足与修正
经验主义方法论
❖ 科学起源于经验主义者的实践。 ❖ 归纳法是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 观察(即经验)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 综合归纳是科学研究得出结论的唯一途径。 ❖ 归纳是从个别推论一般,从已知推论未知,从过去
推论未来,必然存在严重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 把一个个有关肯定和否定的经验事实搜集起来,很
结构主义地理学的方法论
❖ 强调内部地理要素研究,忽视或否定外部因素研究
认为既然地理事物是由内部结构,而不是由外部因 素决定。因而事物是“封闭”的,“自足”的,本 质与外部因素无关。
所以许多学者重视的是对地理事物内部因素的分析 和内部结构的把握。如城市的文化、社会经济等因 素对城市的影响。
结构主义地理学的方法论
❖ “区域”的独特性使研究者仅凭经验就能取得巨大 成就,使得地理学成为“例外论”的有力证据和范 例。
实证主义方法论
❖ 实证主义也称逻辑实证主义或逻辑经验主义。 ❖ 实证主义形成于1920-1930年代,是西方当代科学哲
学中比较完备的形态(学派),长期占统治地位。 ❖ 实证主义有两大支柱:观察和逻辑(理性) ❖ 实证主义强调观察与理性的统一,认为对任何事物合乎
❖ 他们把人的经验得到的信息看作是有效的知识来源, 注重从感应环境去解释人的行为,从而揭示不同环 境对行为者的主观意义。
人本主义方法论
❖ 人本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对地理学的影响都是潜在 的和间接的,它们并没有为地理学者提供一种直接 的方法,而仅仅是一种观点和角度。
❖ 它的作用是引进了对“人的经验和人的主观性”重 视的观点,并以此为武器来反对实证主义地理学那 种忽视人的地位的做法。
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观察相符,缺一不可。 ❖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核心是:建立科学理论,描述世界万
物间的逻辑,通过观察进行证实。
感知经验

真实世界结构的映像

一种先期模式(映像的正式表现)

负 反
假设
正 反
义馈


实验设计(定义、分类、量度)

数据

检验程序(统计检验等)
式 法则和理论的建立
结构展示的是一个系统的特征,它由几个成分构成,其中任何一个成 分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成分的变化。
结构是一种关系的组合,是由具有整体性的若干可转换部分组成的一 个有自身调整性质的图式系统,而部分只能在整体上才有意义。
有关结构主义的概念
❖ 《大英百科全书》:
结构主义是对于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模式的研究。
❖ 至1980年代中期,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和不 足,结构主义地理学派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冷落,甚 至进入低谷,需要寻找新的发展途径。
第二阶段:结构主义方法论的复兴
❖ 1990年代以来结构主义地理学重新成为研究热点。
❖ 与第一阶段比较,地理学不再直接接受来自结构主义哲学思 潮的影响,而是这些思潮的共有体———将它们联系在一起 的结构主义方法论在地理学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结构主义地理学
structuralism geography
结构主义地理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