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归纳

合集下载

(完整版)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 顿 运 动 定 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不能说“力是t v a ∆∆=产生速度的原因”、“力是维持速度的原因”,也不能说“力是改变加速度的原因”。

);(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属性——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

惯性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4)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

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因此它不是一个实验定律(5)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牛顿第二定律在F =0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公式F=ma.(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效果,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2)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3)牛顿第二定律是矢量关系,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的,可以用分量式表示,F x =ma x ,F y =ma y ,若F 为物体受的合外力,那么a 表示物体的实际加速度;若F 为物体受的某一个方向上的所有力的合力,那么a 表示物体在该方向上的分加速度;若F 为物体受的若干力中的某一个力,那么a 仅表示该力产生的加速度,不是物体的实际加速度。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中最重要的定律,主要探讨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三个方面,即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表明当物体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意味着物体不会自发改变其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第二定律,也称为运动定律,给出了物体运动状态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ma,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这个定律,我们可以推导出物体受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成正比,物体质量与加速度大小成反比的关系。

例如,相同大小的力作用在质量较大的物体上会产生较小的加速度,而作用在质量较小的物体上会产生较大的加速度。

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任何一个物体施加在另一个物体上的力,都会有所谓的反作用力作用在施加者身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换句话说,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例如,当我们坐在椅子上时,我们的身体向下对椅子施加一个重力,椅子同样会对我们的身体施加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解释物体在空气中的自由落体运动,解释了一系列运动现象,如物体的抛体运动、圆周运动等等。

同时,牛顿运动定律也是力学建模和分析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解释各种物体的运动行为。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总的来说,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定律,它揭示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为我们理解物体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通过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我们可以解释和预测各种运动现象,深入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1第一节伽利略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见P76、77,以及单摆实验)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2.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3.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受力、运动状态无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4.物体不受力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受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不同。

第二、三节影响加速度的因素/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设计见B书P93)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2第四节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a=k F/m(k=1)→F=ma3.k的数值等于使单位质量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时力的大小。

国际单位制中k=1。

4.当物体从某种特征到另一种特征时,发生质的飞跃的转折状态叫做临界状态。

5.极限分析法(预测和处理临界问题):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其推向极端,从而把临界现象暴露出来。

6.牛顿第二定律特性:1)矢量性:加速度与合外力任意时刻方向相同2)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同时产生/变化/消失,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相对性:a是相对于惯性系的,牛顿第二定律只在惯性系中成立。

4)独立性: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不同方向的合力产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彼此不受对方影响。

5)同体性:研究对象的统一性。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3第五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解题思路:物体的受力情况?牛顿第二定律?a?运动学公式?物体的运动情况第六节超重与失重超重和失重1.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视重>物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物重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4牛顿第三定律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物理动力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动力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动力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换句话说,物体的速度不会改变,除非有外力作用。

公式表示为F=0,其中F表示力,0表示没有外力作用。

2.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运动的规律,即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表示为F=ma,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定律为物体的运动提供了数学描述,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测定物体的质量和受力情况,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指出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个定律说明了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力学运动。

二、动能和动量1.动能动能是描述物体运动能量的概念,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可以表示为K=1/2mv^2,其中K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动能是与物体运动状态有关的重要物理量,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动能来了解物体的能量变化情况。

当物体的速度增加时,其动能也会增加;当物体的质量增加时,其动能也会增加。

2.动量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量的概念,它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可以表示为p=mv,其中p表示动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动量是守恒的物理量,即在封闭系统内,物体之间的动量可以相互转移,但总的动量保持不变。

这个性质在物体的碰撞过程中有重要的应用。

三、万有引力和牛顿定律1.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描述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的概念,它是质量之间的吸引力,与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可以表示为F=Gm1m2/r^2,其中F表示引力,G表示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万有引力是地球与其他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也是描述行星运动和天体运动的重要力学原理。

2.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力学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汇总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汇总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汇总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的核心内容,是毋庸置疑的难点和重点知识结构核心知识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1.明确物体具有惯性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即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是质量。

2.明确力的含义1“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说明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就保持原来的状态(静止或匀速),若受到合外力,其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公式:F=ma1.瞬时性牛顿第二定律表明了物体的加速率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即加速率随着力的产生而产生、消逝而消逝、变革而变革。

2.矢量性F=ma是一个矢量方程,任一瞬时,a的方向均与合外力的方向保持一致。

3.同体性F=ma中F、m、a必须对应同一个物体或同一个体系。

牛顿第三定律两物体之间的感化力与反感化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感化在同一条直线上。

区分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共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1.感化力反感化力感化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平衡力感化在同一个物体上;2.感化力反感化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而平衡力大概是不同性质的力;3.感化力反感化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逝的,而平衡力中的一个消逝后,另一个大概仍然存在。

2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则以物体为研究对象,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合外力向上,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如图甲所示。

N-G=ma2.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牛顿运动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运动规律之一,由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在17世纪提出。

这三条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的规律和相互作用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力学和工程领域。

本文将对牛顿运动定律的三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物理概念。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的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或受到的外力平衡,那么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个定律的要点在于“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换句话说,物体不会自己改变它所处的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

这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即物体的运动状态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会保持不变。

所以,当物体没有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一个具体的例子是:当我们在一辆车上突然刹车时,人体会继续向前滑动。

这是因为车突然减速,而我们的身体仍按照惯性继续保持匀速运动状态。

当车辆减速至与人体速度相等时,人体停止滑动。

这个例子很好地诠释了惯性定律。

第二定律:动量定律牛顿的第二定律是力学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也是力学计算的基础。

它表述为:“物体所受合力等于该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为:F = m * a。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当一个物体受到合力作用时,它将产生加速度。

而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也就是说,相同的合力作用于质量较小的物体上,将产生较大的加速度;相同的合力作用于质量较大的物体上,将产生较小的加速度。

举个例子来说明第二定律:假设有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1kg和2kg,两者都受到相同的力10N作用。

根据第二定律,质量为1kg的物体将产生10m/s²的加速度,而质量为2kg的物体将产生5m/s²的加速度。

可以看到,虽然两个物体都受到了相同的力,但质量较小的物体产生了更大的加速度。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牛顿的第三定律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它指出:“对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的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的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的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基础的概念,本文将对牛顿运动定律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一、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它是牛顿运动定律中最
基础和最重要的一条。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为:物体在其自由状态下,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于它,那么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不变。

换言之,物体如今所处的状态,如果没有外力的干扰,就会一直保持下去。

这里所说的“状态”包括位置、速度等等。

二、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提供了物体如何运动的答案,它是牛顿运动定律中最为常见的一条。

牛顿第二定律的定义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F=ma。

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
速度。

这个公式意味着,当一个物体受到一个较大的作用力时,其加速度就会较大;当一个物体的质量很大时,即使作用力很大,它的加速度也很小。

三、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是牛顿运动定律中最为简洁的一条。

牛顿第三定律的定义为: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而相反的作用力作用于其它物体。

这条定律就是人们常说的“作用与反作用”,由此可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岩石是否移动,还是小球是否会弹回来,都可以依靠牛顿第三定律得到解释。

牛顿运动定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解释了物体的运动规律,还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希望本文对大家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有所帮助。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一、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的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阐明了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具体表述为:“任何物体继续自身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产生状态改变”。

这一定律的提出是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有关力学的错误观点的彻底推翻,它极大地推动了力学领域的进步。

第一定律的精髓在于“惯性”,物体因为具有惯性而能够保持自身原有的运动状态。

比如,一个静止的物体不会自发地开始运动,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不会自发地停下来或改变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这是因为物体对外界的作用力表现出了惯性,保持自身运动状态的原理方程式为F=ma,其中的m称为惯性质量,a称为加速度,F为受到的外力。

二、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牛顿的第二定律也被称为运动定律,它指出了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产生加速度的规律。

具体表述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作用与物体的质量乘积等于物体的加速度”。

也就是说,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产生加速度,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和方向成正比。

第二定律可用一个简单的方程式来表示:F=ma。

在这个方程中,F表示受到的外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产生的加速度。

这个方程式揭示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加速度的规律,对于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第二定律还可以进一步拓展为牛顿的运动方程:F=dp/dt,即外力等于动量随时间变化的速率。

这个公式揭示了外力与物体的动量之间的关系,动量是物体在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它对于描述物体在运动中的运动状态和动力学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牛顿的第三定律也被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它阐明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具体表述为:“任何物体对另一物体施加一力,另一物体必对第一个物体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这个定律的提出对于描述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牛顿运动定律与动量守恒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与动量守恒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与动量守恒知识点总结一、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理解这一定律时,要注意“惯性”这一概念。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就越难改变。

例如,一辆重型卡车和一辆小汽车,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重型卡车的运动状态改变更困难,就是因为它的质量大,惯性大。

(二)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其表达式为 F = ma。

这一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当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当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将产生加速度。

比如,用力推一个静止的箱子,推力越大,箱子的加速度就越大;箱子的质量越大,相同推力下产生的加速度就越小。

(三)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同性质、异体性等特点。

比如,人在地面上行走,脚对地面有向后的摩擦力,地面就对脚有向前的摩擦力,使人能够向前移动。

二、动量守恒定律(一)动量动量是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即 p = mv。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二)动量守恒定律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例如,在光滑水平面上,两个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 的小球,速度分别为 v1 和 v2 ,它们发生碰撞后,速度分别变为 v1' 和 v2' 。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1v1 + m2v2 = m1v1' + m2v2' 。

(三)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1、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2、系统所受内力远远大于外力,如爆炸、碰撞等过程。

3、系统在某一方向上所受合力为零,则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归纳

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归纳

一、牛顿第一定律[要点导学]1.人类研究力与运动间关系的历史过程。

要知道伽利略的成功在于把“明明白白的实验事实和清清楚楚的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物理学从此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2.力与运动的关系。

(1)历史上错误的认识是“运动必须有力来维持”(2)正确的认识是“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对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理解。

这个实验的事实依据是运动物体撤去推力后没有立即停止运动,而是运动一段距离后再停止的,摩擦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

抓住这些事实依据的本质属性,并作出合理化的推理,这就是伽利略的高明之处,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种思维方法。

4.对“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理解——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速度的改变,速度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的改变,速度改变就意味着存在加速度。

5.维持自己的运动状态不变是一切物体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就是惯性。

揭示物体的这一本质属性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伟大贡献之一。

6.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1)“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7.任何物理规律都有适用范围,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照系。

8.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二、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要点导学]1.实验目的:探究加速度与外力、质量三者的关系。

这个探究目的是在以下两个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小汽车和载重汽车的速度变化量相同时,小汽车用的时间短,说明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竞赛用的小汽车与普通小轿车质量相仿,但竞赛用的小车能获得巨大的牵引力,所以速度的变化比普通小轿车快,说明加速度的大小与外力有关。

2.实验思路:本实验的基本思路是采用控制变量法。

(1)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

探究的方法采用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象的方法,也可以彩比较的方法,看不同的外力与由此外力产生的加速度的比值有何关系。

(完整版)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

(完整版)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

2 (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平衡力的性质呢?)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二力平衡的区别 内容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二力平衡 受力物体 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依赖关系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相互依存,不可单独存在 无依赖关系,撤除一个、另一个可依然存在,只是不再平衡 叠加性 两力作用效果不可抵消,不可叠加,不可求合力 两力运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合力为零;形变效果不能抵消 力的性质 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可以是同性质的力也可以不是同性质的力 三、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数学表达式:F合=ma 3、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瞬时性: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2)、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的,可以用分量式表示,Fx=max,Fy=may,Fz=maz; (3)、同体性:F =m a是对同一物体而言的 (4)独立性:每个力的作用是独立的,物体的加速度是各力独立作用共同的结果 (5)、牛顿第二定律F=ma定义了力的基本单位——牛顿(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作用力为1N,即1N=1kg.m/s2. 4、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解题方法 (1)合成法 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产生加速度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运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列出分力、合力及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求解. 例: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光滑的斜面,斜面的倾角为,小车以恒定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有一物体放于斜面上,相对斜面静止,此时这个物体相对地面的加速度是 。 解:1、分析受力 2、加速度的方向 3、合力的方向,合力的大小 4、列方程 a=gtanθ

高中物理《牛顿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牛顿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牛顿定律》知识点总结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需要注意的点(1)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是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加之高度的抽象思维概括总结出来的,牛顿第一定律是无法用实验直接证明的.(2)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牛顿第一定律确定了力的含义.(3)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看成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况,不是进行定量计算和求解的具体方法,而在于体现着一个逻辑关系: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必要条件,是受到不为零的外力.(4)明确了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既说明了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在受力的角度等效,也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属性——惯性.二、惯性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无关.2.惯性的表现: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惯性大小表现在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上.3.惯性的唯一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物体惯性的大小是由其质量决定的,凡是有关惯性的问题都要同质量联系起来,可以减少出错.三、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a=Fm(表达式中F指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2.牛顿第二定律突出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明确了加速度与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要求物体的瞬时加速度,就要搞清相应时刻的作用力,还要注意分析物体在该时刻前后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再由牛顿运动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3.牛顿第二定律的几个特性四、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同性质,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不管两物体处于什么状态,牛顿第三定律都适用.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4.牛顿第三定律是转移研究对象的桥梁牛顿第三定律在受力分析、处理连接体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当作用力不便直接分析或求解时,可利用牛顿第三定律转化为对反作用力的分析或求解,从而实现研究对象的转移.五、超重和失重。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内容:任何一个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知识点:惯性:物体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倾向。

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开始运动,匀速运动变成变速运动等)的原因。

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F = ma)其中,(F) 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m) 是物体的质量,(a) 是物体的加速度。

知识点:力与加速度的瞬时关系:一旦作用力发生变化,物体的加速度就会立即发生变化。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物体受到作用力时,会对施力物体产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SI)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平方秒(m/s²)。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知识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其中一个力(称作用力)作用在某一物体上,而另一个力(称反作用力)作用在与之相互作用的另一个物体上。

力的性质相同:它们都是同一种性质的力,且不能合成,不是平衡力。

作用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作用与反作用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对力;而平衡力是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而平衡,是一对以上的力。

通过这三个定律,牛顿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对后世的物理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物理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知识点

物理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知识点

物理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知识点1. 物体受力平衡的条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受力平衡时,其静止物体保持静止,运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这一定律可以应用于各种力的平衡分析,例如计算平衡力的大小和方向。

2. 物体加速度的计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一定律可以用于计算物体的加速度,例如计算拉力、摩擦力和重力等外力对物体的影响。

3. 物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这一定律可以用于分析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例如弹簧力、摩擦力和支持力等。

4. 质量和重力的关系:根据牛顿定律,物体的重力和其质量成正比,可以通过重力加速度g计算物体的质量。

这一定律可以用于计算物体的质量,例如测量天体质量和地球上物体的质量。

5.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分析:根据牛顿定律,斜面上物体受到的平行于斜面的力可以分解为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分力。

这一定律可以用于分析斜面上物体的运动,例如计算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和滑动摩擦力。

6. 弹簧振动的分析:根据牛顿定律,弹簧受到的恢复力和弹簧的伸缩变量成正比。

这一定律可以用于分析弹簧的振动,例如计算弹簧振动的周期和频率。

7. 圆周运动的分析:根据牛顿定律,物体在圆周运动时会受到向心力的作用,该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和半径成正比。

这一定律可以用于分析圆周运动,例如计算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

这些应用知识点涵盖了牛顿运动定律在物理学中的多个应用领域,对于解决各种与运动相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会考-学业水平考试-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

会考-学业水平考试-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

一、牛顿第一定律1.历史上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两种不同认识(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根据人们的直觉经验提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所不可缺少的.(2)伽俐略通过实验指出,没有使物体改变速度的力,物体就会保持自己的速度不变.(3)伽俐略以实验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把可靠的事实和严密的推理结合起来的科学方法,是物理研究的正确方向.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物理意义(1)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物理意义: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合外力为零)作用时的运动规律,指出了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是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说明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即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3.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应用牛顿第一定律,把握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二、惯性1.惯性的概念及物理意义(1)物体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2)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物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是否受力,运动状态如何,处于什么环境—总是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是不能被克服的。

(3)惯性在解题中的应用:车转弯、刹车、加速,人的感觉是人的惯性的缘故。

2.惯性和质量的关系(1)惯性的大小: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也称惯性质量),质量不同的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不同,亦即惯性大小不同。

同样的外力作用下,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改变,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惯性小.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2)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其他无关(如温度、物态、位置、速度);惯性不是力,不能说物体受惯性。

第二节牛顿第二定律一、运动状态的改变1、运动状态改变的含义(1).一个物体的速度不变,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而如果一个物体的速度改变了,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2)速度是矢量,故无论是速度的大小改变,或速度的方向改变,或两者同时都改变,都说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3)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也就是物体有了加速度.二、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合外力的方向相同.(2)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矢量式:标量式:F x=ma x F y=ma y(正交分解式)注意:F合为物所受(不是所施的)、外力(不是内力)、的合力(不是分力);F x是合外力在x轴上的分量,F y是合外力在y轴上的分量;a x是a在x轴上的分量,a y是a在y轴上的分量;(3)牛顿第二定律公式的物理意义公式给出了力与加速度的因果关系:什么样的力产生什么样的加速度.合外力恒定时,加速度恒定;合外力改变时,加速度也改变;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加速度与产生它的力大小成正比,方向恒一致.公式同时给出了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在同样的外力下,质量大的物体加速度小,质量小的物体加速度大、力与质量是决定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外因与内因.2.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问题有两类情况:①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要求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求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需要:①做好两项分析——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②正确选取研究对象——灵活地运用整体法与局部隔离法.③运用数学。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12
考点三 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问题
师生互动
1.两种模型
加速度与合外力具有瞬时对应关系,二者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具
体可简化为以下两种模型:
13
2.求解瞬时加速度的一般思路 分析瞬时变化前、 列牛顿第二 求瞬时 后物体的受力情况 ⇒ 定律方程 ⇒ 加速度
14
考点四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考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及应用
自主学习
1.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
(1)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不变(静止或匀速直运动).
(2)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抗拒运动状态改变的能力.惯性大,物体的运动状
态较难改变;惯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9
2.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对比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总结出来的,科学地揭 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而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明确了加速度 a 与外力 F 和质 量 m 的定量关系.
10
考点二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二定律的五个特性
师生互动
11
2.合力、加速度、速度之间的决定关系 (1)不管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只要合力不为零,物体都有加速度. (2)a=ΔΔv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 与 Δv、Δt 无必然联系;a=mF是加速度的决定式,a ∝F,a∝m1 . (3)合力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加速运动;合力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减速运动.
3
2.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_匀_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_状态或__静__止__状态的性质. (2)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_大___,质量小的物体惯性 _小___. (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 力情况_无__关___.

高考物理牛顿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牛顿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牛顿定律知识点总结一、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理想实验的魅力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定义: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变这种状态。

惯性定义:物体所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惯性与质量: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

质量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质量单位:千克(kg)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基本思路:保持物体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的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基本思路: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制定实验方案时的两个问题怎样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a∝F,a∝1/m二、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F=kma k是比例系数,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牛顿年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ma力的单位:千克米每二次方秒。

力学单位制基本量:被选定的、可以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物理量。

基本单位:基本量的单位。

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

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

国际单位制(SI):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制订的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

三、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义: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依存、同时存在的。

牛顿第三定律定义: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平衡状态: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所处的状态。

牛顿三大定律知识点与例题

牛顿三大定律知识点与例题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知识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应明确以下几点:1牛顿第一定律是一条独立的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它揭示了:运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①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②它定性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牛顿第一定律表述的只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实际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因而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理想实验就是把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理想实验方法:也叫假想实验或理想实验.它是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来展开的实验,是人们在思想上塑造的理想过程.也叫头脑中的实验.但是,理想实验并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首先,理想实验以实践为基础,在真实的实验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实际过程做出更深一层的抽象分析;其次,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是以一定的逻辑法则作为依据.3.惯性1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固有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它和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2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是指:在同样的外力下,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或者,产生同样的加速度所需的外力的大小.3惯性不是力,惯性是指物体总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两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牛顿第三定律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应明确以下几点: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同时变化;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同性质力;3注意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对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理解典题解析例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才有惯性.B 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力,起到阻碍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作用.C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速度越大惯性就越大.D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例2.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把鸡蛋A 向另一个完全一样的鸡蛋B 撞去用同一部分,结果是每次都是鸡蛋B被撞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对B的作用力大小等于B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 B A对B的作用力的大于B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C A 蛋碰撞瞬间,其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对A 蛋壳产生向前的作用力.D A 蛋碰撞部位除受到B 对它的作用力外,还受到A 蛋中蛋黄和蛋白对它的作用力,所以受到合力较小.例3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abc 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ab 边成水平并放上一光滑小球,把物体abc 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以前的运动轨迹是A 沿斜面的直线B 竖直的直线C 弧形曲线D 抛物线拓展如图所示,AB 为一光滑水平横杆,杆上套一轻环,环上系一长为L 质量不计的细绳,绳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 的小球,现将绳拉直,且与AB 平行,由静止释放小球,则当细绳与AB 成θ角时,小球速度的水平分量和竖直分量的大小各是多少 轻环移动的距离d 是多少深化思维怎样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例4由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 ,当F=0时,即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或不受外力时,物体的加速度为0,物体就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因此,能不能说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特例同步练习1.伽利略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与理论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程序如下: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ABA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属于可靠的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的推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数字表示上述程序号码A. 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B. 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C. 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D. 事实2→推论1→推论4→推论32. 火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来的位置,这是因为A.人跳起后,厢内空气给他一个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底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人跳起后,车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下落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太短,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火车静止时惯性大B.乒乓球可以迅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的缘故.C.物体超重时惯性大,失重时惯性小.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4. 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 1、m 2的两个小球m 1﹥m 2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D.难以确定是否相碰,因为不知道小车的运动方向.5. 如图所示,重物系于线DC 下端,重物下端再系一根同样的线B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线的A 端慢慢增加拉力,结果CD 线拉断.B.在线的A 端慢慢增加拉力,结果AB 线拉断.C.在线的A 端突然猛力一拉,结果将AB 线拉断. D .在线的A 端突然猛力一拉,结果将CD 线拉断.6. 海南高考16世纪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A .四匹马拉拉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B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 .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D .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7.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此这二力平衡.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例如作用力是重力,其反作用力可能是弹力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8.某同学坐在运动的车厢内,观察水杯中水面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说明车厢 A.向前运动,速度很大. B.向前运动,速度很小. C.加速向前运动 D.减速向后运动.9. 如图所示,在车厢内的B 是用绳子拴在底部上的氢气球,A 是用绳挂在车厢顶的金属球,开始时它们和车厢一起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若忽然刹车使车厢作匀减速运动,则下列哪个图正确表示刹车期间车内的情况A BC D10.在地球赤道上的A 处静止放置一个小物体,现在设想地球对小物体的万有引力突然消失,则在数小时内,小物体相对于A 点处的地面来说,将 A.水平向东飞去.B.原地不动,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消失. C.向上并渐偏向西方飞去. D.向上并渐偏向东方飞去. E.一直垂直向上飞去.11.有一种仪器中电路如右图,其中M 是质量较大的一个钨块,将仪器固定在一辆汽车上,汽车启动时, 灯亮,原理是 ,刹车时 灯亮,原理是 .牛顿第二定律车前进方向知识要点一.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其数学表达式为: F=ma二.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应明确以下几点:1.牛顿第二定律反映了加速度a跟合外力F、质量m的定量关系.注意体会研究中的控制变量法,可理解为:①对同一物体m一定,加速度a与合外力F成正比.②对同样的合外力F一定,不同的物体,加速度a与质量成反比.2.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ma是矢量式,加速度a永远与合外力F同方向,体会单位制的规定.3.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规律,即状态规律,它说明力的瞬时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加速度与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瞬时性问题分析三.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的物体在惯性参照系中.1.宏观是指用光学手段能观测到物体,有别于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2.低速是指物体的速度远远小于真空中的光速.3.惯性系是指牛顿定律严格成立的参照系,通常情况下,地面和相当于地面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是理想的惯性系.四.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或向上的加速度分量,称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处于超重的物体,其视重大于其实重.2. 失重: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或向下的加速度分量,称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处于失重的物体,其视重小于实重.3. 对超、失重的理解应注意的问题:1不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物体本身的重力并没有改变,而是因重力而产生的效果发生了改变,如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或对竖直绳子的拉力不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即视重变化.2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决定于加速度的方向.3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观感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实效,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压强等.典题解析例1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物体运动,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力是使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原因.C.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D.力只能改变速度的大小.点评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必产生加速度,物体做变速运动;另一方面,如果物体做变速运动,则物体必存在加速度,这是力作用的结果.例2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竖直固定在地面上的轻弹簧的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从小球与弹簧接触开始直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A.加速度和速度均越来越小,它们的方向均向下.B.加速度先变小后又增大,方向先向下后向上;速度越来越小,方向一直向下.C.加速度先变小后又增大,方向先向下后向上;速度先变大后又变小,方向一直向下.D.加速度越来越小,方向一直向下;速度先变大后又变小,方向一直向下. 深化本题要注意动态分析,其中最高点、最低点和平衡位置是三个特殊的位置;例3 跳伞运动员从盘旋在空中高度为400m 的直升机上跳下.理论研究表明:当降落伞全部打开时,伞所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跟伞下落的速度大小的平方成正比,即f=kv 2,已知比例系数k =20N.s 2/m 2,跳伞运动员的总质量为72kg.讨论跳伞运动员在风速为零时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例4如下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L 1、L 2 的两根细线上,L 1 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a ,L 2水平拉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现将L 2线剪断,求剪断瞬间物体的加速度. 1下面是某同学对该题的一种解法:解:设L 2线上拉力为T 1,L 2上拉力为T 2,重力为mg ,物体在三力作用下平衡. T 1cos a=mg,T 1sin a=T 2T 2=mg tan a剪断线的瞬间,T 2突然消失,物体在T 2反方向获得加速度,即mg tan a=ma ,所以加速度a=g tan a,方向与T 2相反.你认为这个结果正确吗 请对该解法做出评价并说明理由.2若将上题中的细线L 1改变为长度相同、质量不计的轻弹簧,其他条件不变,求解的步骤与1完全相同,即a=g tan a ,你认为这个结果正确吗 请说明理由.点评 1.牛顿运动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加速度和力同时产生, 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瞬时前后的受力及其变化.2.明确两种基本模型的特点:1轻绳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可以突变.2轻弹簧或橡皮绳需要较长的形变恢复时间,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来不及变化不能突变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同步练习1. 在牛顿第二定律中F=kma 中,有关比例系数k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B. k 的数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的C. k 的数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的D.在国际单位制中,k 等于1.2. 如右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恒力F 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匀加速运动,前方墙上固定一劲度系数足够大的弹簧,当木块接触弹簧后,将 A.立即做减速运动. B.立即做匀速运动.C.在一段时间内速度继续增大.D.当物块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最大.3.轻质弹簧下端挂一重物,手执弹簧上端使物体向上匀加速运动.当手突然停止时,重物的运动情况是:A.立即向上做减速运动B.先向上加速后减速C.上升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大D.上升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小4. 如右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力F 与位移s 的关系图,则从图中可知,①这物体至位移s 2 时的速度最小②这物体至位移s 1时的加速度最大③这物体至位移s 1后便开始返回运动.④这物体至位移s 2时的速度最大. A. 只有① B.只有③ C. ①③ D.②④5.如图所示,DO 是水平面,初速为v 0的物体从D 点出发沿DBA 滑动到顶点A 时速度刚好为零.如果斜面改为AC ,让该物体从D 点出发沿DCA 滑动到A 点且速度刚好为零,则物体具有的初速度已知物体与路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不为零A .大于v 0B .等于v 0C .小于v 0D .取决于斜面的倾角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作大回环通过最低点时处于超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7. 黄冈模拟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铁球,电梯中有质量为50㎏ 的乘客,如图示,在电梯运行时,乘客发现轻弹簧的伸长量是电梯静止时的伸长量的一半,这一现象表明:g =10m/s 2A.电梯此时可能正以1m/s 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也可能以1m/s 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B. 电梯此时不可能是以1m/s 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只能是以5m/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C.电梯此时正以5m/s 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也可以是以5m/s 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D.不论电梯此时是上升还是下降,也不论电梯是加速还是减速,乘客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小一定是250N.8. 如图所示,木块A 与B 用一轻弹簧相连,竖直放在木块C 上,三者静置于地面,它们的质量比是1:2:3.设所有的接触面光滑,当沿着水平方向迅速抽出木块C 的瞬间,A 和B 的加速度分别是a 1 = ,a 2= 9. 民用航空客机的机舱,除了有正常的舱门和舷梯连接,一般还有紧急出FFSS 1 S 2 CAB口,发生意外的飞机在着地后,打开紧急出口的舱门,会自动生成一个由气囊构成的斜面,机舱内的人可沿该斜面滑行到地面上来,若机舱离气囊底端的竖直高度为3.2m,斜面长4.0m,一个质量为60kg 的乘客在气囊上受到的阻力为240N.求人滑到气囊底端的速度大小为 g =10m/s 210. “蹦极跳”是一种能获得强烈失重、超重感的娱乐项目.人处在离沟底水面上方二十多层楼的高处,用橡皮绳拴住身体,让人自由下落,落到一定位置时橡皮绳拉紧,设人体立即做匀减速运动,接近水面时刚好减为零,然后反弹.已知“勇敢者”头戴50N 的安全帽,开始下落的高度为76m,设计的系统使人落到离水面28m 时,弹性绳才绷紧,则当他落到离水面50m 左右位置时,戴安全帽的头顶感觉如何 当它落到离水面15m 左右时,头向下脚向上,则其颈部要用多大的力才能拉住安全帽 g=10m/s 211.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该装置是在矩形车厢前、后壁上各安装一个由压敏电阻组成的压力传感器.用两根完全一样的轻弹簧夹着一个质量为2.0㎏的滑块,两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压在传感器a 、b 上,其压力大小可直接从传感器的显示屏上读出.现将装置沿运动方向固定在汽车上,b 在前,a 在后,当汽车静止时,传感器a 、b 的示数均为10N.g =10m/s 21若传感器a 的示数为14N,b 为6 N,求此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当汽车怎样运动时,传感器a 的示数为零.12. 一个闭合的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从一个有严格边界的磁场的正上方自由落下,如图示,已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线框的边长为l ,质量为m ,线框的总电阻为R ,线框的最低边距磁场边界的高度为H ,试讨论线框进入磁场后的可能的运动情况,并画出v —t 示意图.求解动力学问题的常用方法知识要点一.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 已知受力求运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如果再知道运动的初始条件,应用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解物体的具体运动情况. 2. 已知运动求力传感器av传感器ba cd由运动情况求出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所受到合外力,结合受力的初始条件,推断物体的受力情况.二.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1.取对象——根据题意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系统.2.画图——分析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分析图;分析运动情况,画出运动草图.3.定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将不在坐标轴上的矢量正交分解.4.列方程——根据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 三. 处理临界问题和极值问题的常用方法临界状态常指某种物理现象由量变到质变过渡到另一种物理现象的连接状态,常伴有极值问题出现.典型例题一、已知受力情况判断运动情况例1如图所示,AC 、BC 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两根光滑细杆,A 、B 、C 三点恰好位于同一圆周上,C 为该圆周的最低点,a 、b 为套在细杆上的两个小环,当两环同时从A 、B 两点自静止开始下滑,则A. 环a 将先到B. 环b 先到C. 两者同时到D. 无法判断例2 将金属块m 用压缩的弹簧卡在一个矩形箱中,如图示,在箱子的上顶部和下地板装有压力传感器,箱子可以沿竖直轨道运动,当箱子以a =2m/s 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作匀减速运动时,上顶部的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6.0N,下地板的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10N,g =10m/s 2.1若上顶部压力传感器的示数是下地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的一半,判断箱子的运动情况.2要使上顶部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零,箱子沿竖直方向运动情况可能是怎样的拓展一弹簧秤的秤盘质量m 1=1.5kg,盘内放一质量为m 2=10.5kg 的物体P ,弹簧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为k =800N/m,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给P 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 ,使P 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最初0.2s 内F 是变化的,在0.2s 后是恒定的,求F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各是多少 g=10m/s 2例3.一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初速度为零.先对物体施加一向东的水平恒力F,历时1s ;随即把此力方向改为向西,大小不变,历时1s ;接着又把此力改为向东,大小不变,历时1s .如此反复,只改变力的B/s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共历时1min,在此1min 内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 .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min 末静止于初始位置以东B .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min 末静止于初始位置C .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min 末继续向东运动D .物体一直向东运动,从不向西运动,在1min 末静止于初始位置以东二、由受力情况判断运动情况1.由一种状态转换为另一种状态时往往要考虑临界状态 例4 如右图所示,斜面是光滑的,一个质量为0.2kg 的小球用细绳吊在倾角是530的斜面顶端,斜面静止时,球紧靠在斜面上,绳与斜面平行,当斜面以8 m/s 2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求绳子的拉力及斜面对小球的弹力.2.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互连接参与运动的系统称为连接体.以平衡态或非平衡态下连接体问题拟题屡次呈现于高考卷面中,是考生备考临考的难点之一.例4用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绳沿着光滑水平面拉动质量为M 的物体,在绳的一端所施加的水平拉力为F , 如图甲所示,求:1物体与绳的加速度;2绳中各处张力的大小假定绳的质量分布均匀,下垂度可忽略不计.三、对系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的两种方法:1.牛顿第二定律不仅适用于单个物体,同样也适用于系统.若系统内有几个物体,m 1、m 2、m 3…,加速度分别为a 1、a 2、a 3…,这个系统的合外力为F 合,不考虑系统间的内力则这个系统的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F 合= m 1a 1 +m 2a 2 +m 3a 3 +…,其正交分解表达式为∑Fx = m 1a 1x +m 2a 2x +m 3a 3x +… ∑Fy = m 1a 1y +m 2a 2y +m 3a 3y +…若一个系统内各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相同,而又不需要求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对系统整体列式,可减少未知的内力,使问题简化.例5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质弹簧固定在框架上,下端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当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来.在框架对地面的压力为零的瞬间,小球加速度大小为:A .g B.M +mg/mC. 0 D .M -mg/m例6 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 =10kg 的木楔ABC 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动摩擦因数μ=0.02,在倾角为30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1.0㎏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距离为s =1.4m 时,其速度v =1.4m/s.在这过程中木a甲M楔没有动,求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g =10m/s 22. 自然坐标法:在处理连接体问题中,除了常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外,还经常用到自然坐标法,即:沿着绳子的自然弯曲方向建立一个坐标轴,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例7 一轻绳两端各系重物A 和B ,质量分别为M 、m 且M >m ,挂在一光滑的定滑轮两侧,刚开始用手托住重物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当松开手后,重物B 加速下降,重物A 加速上升,若B 距地面高为H ,求1经过多长时间重物B 落到地面 2运动过程中,绳子的拉力为大同步练习1.07卷Ⅰ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 的作用.力F 可按图a 、b 、c 、d 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 与mg 的比值,为沿斜面向上为正已知此物体在t =0时速度为零,若用4321υυυυ、、、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秒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A .1υB .2υC .3υD .4υ2. 如右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楔形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顶角为900,两底角为a 、β,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木块放在两个斜面上.已知所有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现在两个小木块沿斜面下滑,而楔形木块静止不动,这时楔形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 A. Mg+ mg B. Mg + 2mg C. Mg + mg sin a + sin βD. Mg + mg cos a + cos β3. 某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跳下,下落2m 后双脚着地,接着他用双腿弯曲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5m,在着地的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估计为 A. 自身重力的2倍 B. 自身重力的5倍 C. 自身重力的8倍 D. 自身重力的10倍4. 原来做匀速运动的升降机内,有一个伸长的弹簧拉住质量为m 的物体A ,相对升降机静止在地板上,如图所示,现发现A 突然被弹簧拉向右方,由此判断,此时升降MaβAAB HA B a Aa BMg xo mg ·。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一、牛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一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主要贡献者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牛一定律说明: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二、牛顿二定律:a、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b、表达式a = F合/m 或F合=ma (合外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致)注:牛顿第二定律揭示出加速度a是动力学与运动学之间的桥梁,在此我们可以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从而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我们还可以利用受力分析求出物体的合外力,进而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再用运动学公式求解运动学量。

c、解题方法:先确定受力物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物体的运动方向建立坐标系,将不在坐标系上的力分解。

利用F x合力= ma x F y合力= ma y进而求出加速度a(如果以加速度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则a y=0,a=a x= F x合力/md、超重与失重e、在用图示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实验研究a—1/M或a—F的图像注意(1)平衡摩擦力(过大,过小)(2)M远大于m图一,造成①这种图像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过度,②的曲线段出现的原因是M 远大于m 的条件不在满足。

③的原因是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图一②分析:对于M 、m 的整体受析,F 合=mg=(M+m )aa=m M mg +==MMm mg 11∙+当M 远大于m 时,a=mg·M1,即a 正比于mg 当不满足M 远大于m 时,M 减小,使1+m/M 增大,使得Mm mg+1减小, 即a —1/M 图像的斜率减小。

图二,造成①这种图像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过大,②的原因是为平衡摩擦力或没有平衡摩擦力过小,③的曲线段出现的原因是,a=mg FM m M m=++,随着m 的逐渐增加,M 远大于m 的条件不在满足,使得1M m+不再是一个常数,加速度a 的变化率逐渐减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 )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a ,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不能说“力是产A t生速度的原因”、“力是维持速度的原因”,也不能说“力是改变加速度的原因”。

);WKJV(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属性一一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

惯性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4)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

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因此它不是一个实验定律(5)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把牛顿- rr—.r” - r—―― —- - j- ■ ■ ■ —. ■ ■1—r™_—第一定律当成牛顿第二定律在F=0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f ~1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公式F=ma.(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效果,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2)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3)牛顿第二定律是矢量关系,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的,可以用分量式表示,F x=ma x,F y=ma y, 若F为物体受的合外力,那么a表示物体的实际加速度;若F为物体受的某一个方向上的所有力的合力,那么a 表示物体在该方向上的分加速度;若F为物体受的若干力中的某一个力,那么a仅表示该力产生的加速度,不是物体的实际加速度。

(4)牛顿第二定律F=ma定义了力的基本单位一一牛顿(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作用力为21N,即1N=1kg.m/s .(5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步骤:①明确研究对象。

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同时还应该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包括速度、加速度),并把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在受力图旁边画出来。

③若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两个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解题;若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三个以上的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正交分解法解题(注意灵活选取坐标轴的方向,既可以分解力,也可以分解加速度)。

-1™j,_i—■ 4-1 -1- j -i -.—1- —- j-i m -i-'i- - ni^i—I—④当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的不同阶段受力情况有变化时,那就必须分阶段进行受力分析,分阶段列方程求解。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理解要点: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已存在的前提;(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3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不可叠加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这应注意同二力平衡加以区别。

(5)区分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共同点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有: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而平衡力可能是不同性质的力;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而平衡力中的一个消失后,另一个可能仍然存在。

5•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

处于超重状态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 F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即F=mg+ma.;(2)失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

处于失重状态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 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mg,即F z=mg —ma,当a=g时,F N=O,即物体处于完全失重。

6、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1)只适用于研究惯性系中运动与力的关系,不能用于非惯性系;(2)只适用于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高速运动问题;(3)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微观粒子。

7•常用公式F=maV A2-V0A2=2axT=2x/a A1/2V=v0+at,x=v0t+1/2atA2二、解析典型问题问题1必须弄清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

牛顿第二定律F=ma是矢量式,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在解题时,可以利用正交分解法进行求解。

精心整理例1、如图1所示,电梯与水平面夹角为 30°,当电梯加速向上运动时,人对梯面压力是其重力的 6/5,则人与梯面间的摩擦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分析与解:对人受力分析,他受到重力mg 、支持力F N 和摩擦力F f 作用,如图1所示•取水平向右为x 轴正向,竖直向上为y 轴正向,此时只需分解加速度,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0 0F f =macos30 ,F N -mg=masin30因为二6,解得F 3.mg 5 mg 5问题2:必须弄清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牛顿第二定律是表示力的瞬时作用规律,描述的是力的瞬时作用效果 一产生加速度。

物体在某一时刻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由该物体在这一时刻所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来决定的。

时,它的加速度随即也要发生变化, F=ma 对运动过程的每一瞬间成立,加速度与力是同一时刻的对应量,即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例2、如图2( a )所示,一质量为 m 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 L i 、L 2的两根细线上, 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0 , L 2水平拉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现将 L 2线剪断,求剪断瞬时物体的加速度。

(I )下面是某同学对该题的一种解法:保持平衡,有剪断线的瞬间,T 2突然消失,物体即在 T 2反方向获得加速度。

因为 ma ,所以加速度a = gtan 0,方向在T 2反方向。

你认为这个结果正确吗?请对该解法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2)若将图2(a)中的细线L i 改为长度相同、质量不计的轻弹簧,如图2(b)所示,其他条件不变,求解的步骤和结果与(I )完全相同,即a = gtan 0,你认为这个结果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1 )错。

因为L 2被剪断的瞬间,L i 上的张力大小发生了变化。

剪断瞬时物体的加速度 a=gsin 0 .(2)对。

因为L 2被剪断的瞬间,弹簧 L i 的长度来不及发生变化,其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当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发生变化T i cos 0 = mg T i sin 0 = T 2, T 2= mgtan 0图2(a)问题3:必须弄清牛顿第二定律的独立性。

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各力将独立地产生与其对应的加速度(力的独立作用原理),而物体表现出来的实际加速度是物体所受各力产生加速度叠加的结果。

那个方向的力 就产生那个方向的加速度。

例3、如图3所示,一个劈形物体 M 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水平面上放 有光滑小球 m ,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A •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 .抛物线C .竖直向下的直线 D.无规则的曲线。

分析与解:因小球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 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零,且初速度为零,故小球将沿竖直向下的直线运动,即 C 选项正确。

问题4:必须弄清牛顿第二定律的同体性。

加速度和合外力(还有质量)是同属一个物体的,所以解题时一定要把研究对象确定好,把 研究对象全过程的受力情况都搞清楚。

例4、一人在井下站在吊台上, 用如图4所示的定滑轮装置拉绳把吊台和自己提升上来。

吊台的压力大小为 200N ,方向竖直向下。

问题5:必须弄清面接触物体分离的条件及应用。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可能存在弹力相互作用。

对于面接触的物体,在接触面间弹力变为零时,它们将要分离。

抓住相互接触物体分离的这一条件,就可顺利解答相关问题。

下面举例说明。

例5、一根劲度系数为 k,质量不计的轻弹簧,上端固定 ,下端系一质量为 m 的物体,有一水平板 将物体托住,并使弹簧处于自然长度。

如图7所示。

现让木板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 a (a v 9 =匀加速向 下移动。

求经过多长时间木板开始与物体分离。

中跨过滑轮的两段绳都认为是竖直的且不计摩擦。

吊台的质量 m=15kg,人的质量为 M=55kg,起动时吊台向上的加速度是a=0.2m/s 2,求这时人对吊台的压力。

分析与解:选人和吊台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2(g=9.8m/s5所示,F 为绳的拉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F-(m+M)g=(M+m)a则拉力大小为:F(M m)(a9)=3501 图4F f f F* (m+M)g图52再选人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如图 6所示,其中F N 是吊台对人的支持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 得: F+F N -Mg=Ma,故 F N =M(a+g)-F=200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吊台的压力与吊台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人对“ F“ F NVMg分析与解:设物体与平板一起向下运动的距离为 x 时,物体受重力mg ,弹黄的弹力F=kx 和平板的支持力 N作用。

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kx-N=ma 得 N=mg-kx-mam(g — a)当N=0时,物体与平板分离,所以此时X 二k例6、如图8所示,一个弹簧台秤的秤盘质量和弹簧质量都不计,盘内放一个物体 P 处于静止,P 的质量m=12kg ,弹簧的劲度系数 k=300N/m 。

现在给P 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 F ,使P 从静止开 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 t=0.2s 内F 是变力,在0.2s 以后F 是恒力,g=10m/s 2则F 的最 小值是,F 的最大值是。

分析与解:因为在t=0.2s 内F 是变力,在t=0.2s 以后F 是恒力,所以在t=0.2s 时,P 离开秤盘。

此时P 受到盘的支持力为零,由于盘和弹簧的质量都不计,所以此时弹簧处于原长。

在0——0.2s 段时间内P 向上运动的距离:x=mg/k=0.4m1 .2 2x2因为x=〒at ,所以P 在这段时间的加速度 a=[〒=20m/s当P 开始运动时拉力最小,此时对物体P 有N-mg+F min =ma ,又因此时N=mg ,所以有图9F min =ma=240N.当P 与盘分离时拉力 F 最大,F max =m(a+g)=360N. k=800N/m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 9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