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答题技巧:比例思想在行测中的应用
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让你快速解决的方法
行程问题解题技巧让你快速解决的方法行程问题解题技巧学会用正反比例这类行程问题很简单比例思想是考生在做题过程中常常会用到的一种思想,也是行测数量关系局部的重点考察内容,比例问题的难度属于中等偏上,相对于列方程求解这类常规方法而言,假如能巧用正反比,在行程问题中可以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通过两个例题带大家体会如何利用正反比巧解行程问题。
例1.一战斗机从甲机场匀速开往乙机场,假如速度进步25%,可比原定时间提早12分钟到达;假如以原定速度飞行600千米后,再将速度进步1/3,可以提早5分钟到达。
那么甲乙两机场的间隔是多少千米?A、750B、800C、900D、1000【答案】C。
解析:第一次提速前后速度比4:5,那么时间比为5:4,差了一份,相差12分钟,那么原速走完全程需要1小时,即60分钟。
第二次提速前后速度比为3:4,那么时间比为4:3,差5分钟,即原来的速度走完后面的路程需要20分钟;可得原速走600千米需要60-20=40分钟,那么原速为600千米÷40分钟=15千米/分钟,那么全程为15千米/分钟×60分钟=900千米,应选择C选项。
列方程求解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常规思路,但是在行程问题中列方程那么比拟繁琐,而比例法的好处在于摆脱方程的束缚,利用正反比,可到达快速求解的目的。
例2.一个小学生从家到学校,先用每分钟50米的速度走了2分钟,假如这样走下去,他上课就要迟到8分钟:后来他改用每分钟60米的速度前进,结果早到了5分钟,求这个学生从家到学校的间隔是多少米?A、1200B、3200C、4000D、5600【答案】:C。
解析:V1=50,前2分钟走了100米,改变速度后V2=60,因为后一段路程两者走的间隔相等,路程一定的时候,速度和时间成反比。
因为V1:V2=5:6,在速度提升之后,t1:t2=6:5,从慢8分钟到快5分钟,增加了13分钟,1个比例点对应13分钟。
假如以50米/分钟的速度来走剩下的路程,应该走6个比例点,需要13×6=78分钟。
考试行测数学运算16种题型之比例问题
考试行测数学运算16种题型之比例问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比例问题关键提示:比例问题是考试必考题型,也是数学运算中最重要的题型;解决好比例问题,关键要从两点入手:第一,“和谁比”;第二,“增加或下降多少”。
【例1】b比a增加了20%,则b是a的多少?a又是b的多少呢?【解析】可根据方程的思想列式得a×(1+20%)=b,所以b是a的1.2倍。
A/b=1/1.2=5/6,所以a是b的5/6。
【例2】养鱼塘里养了一批鱼,第一次捕上来200尾,做好标记后放回鱼塘,数日后再捕上100尾,发现有标记的鱼为5尾,问鱼塘里大约有多少尾鱼?A.200B.4000C.5000D.6000(2004年中央B类真题)解析:方程法:可设鱼塘有X尾鱼,则可列方程,100/5=X/200,解得X=4000,选择B。
【例3】2001年,某公司所销售的计算机台数比上一年度上升了20%,而每台的价格比上一年度下降了20%。
如果2001年该公司的计算机销售额为3000万元,那么2000年的计算机销售额大约是多少?A.2900万元B.3000万元C.3100万元D.3300万元(2003年中央A类真题)【解析】方程法:可设2000年时,销售的计算机台数为X,每台的价格为Y,显然由题意可知,2001年的计算机的销售额=X(1+20%)Y(1-20%),也即3000万=0.96XY,显然XY≈3100。
答案为C。
特殊方法:对一商品价格而言,如果上涨X后又下降X,求此时的商品价格原价的多少?或者下降X再上涨X,求此时的商品价格原价的多少?只要上涨和下降的百分比相同,我们就可运用简化公式,1-X。
但如果上涨或下降的百分比不相同时则不可运用简化公式,需要一步一步来。
对于此题而言,计算机台数比上一年度上升了20%,每台的价格比上一年度下降了20%,因为销售额=销售台数×每台销售价格,所以根据乘法的交换律我们可以看作是销售额上涨了20%又下降了20%,因而2001年是2000年的1-(20%)=0.96,2001年的销售额为3000万,则2000年销售额为3000÷0.96≈3100。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比例法解工程问题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比例法解工程问题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比例法解工程问题公务员考试中,工程问题是近年来的热门考题,考察频率也比拟高。
广阔考生在解工程问题的时候,几乎都能想到方程法和特值法,但是对于比例法,很多考生并不容易想到。
在这里教大家利用比例法解决工程问题。
一、工程问题中的正反比例当工作总量W一定时,效率P和时间t成反比例;当效率P一定时,时间t与工作总量W成正比例;当时间t一定时,效率P与工作总量W成正比例。
工程问题当中的正反比例法是指:当工作总量一定时,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成反比,工作效率比可得到工作时间之比,再根据实际提早的天数或推延的天数采用比例法进展求解。
或者,工作时间之比可得到工作效率之比,在根据前后效率只差采用比例法进展求解。
例1:对某批零件进展加工,原方案要18小时完成,改良工作效率后只需12小时就能完成,后来每小时比原方案每小时多加工8个零件,问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解析】288。
先后时间之比=18:12=3:2,可得先后效率之比=2:3,那么由题意可得1份=8个零件,2份就是16零件,所以零件总数=16×18=288(个)。
例2:某工程由小张、小王两人合作刚好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假如小张的工作效率进步20%,那么两人只需用规定时间的就可完成工程;假如小王的工作效率降低25%,那么两人就需延迟2.5小时完成工程。
问规定的时间是多少?A.20 hB.24 hC.26 hD.30 h【解析】答案:A。
“小张的工作效率进步20%”,可设特值为由5进步到6,“两人只需用规定时间的”,根据工作总量不变,效率与时间成反比,得出两人的效率之和由9进步到10,那么小王的效率为4。
“小王的工作效率降低25%”,就是由4降低到3,那么两人的效率之和由9降低到8,还是根据工作总量不变,效率与时间成反比,时间由8份变成9份,“延迟2.5小时”就是9-8=1份,由此推出规定时间8份是2.5×8=20(小时)。
比例的意义优秀创新思维技巧
比例的意义优秀创新思维技巧
比例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快速计算和分析数据,并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有趣的模式和趋势。
1. 了解比例
比例就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可以用分数、小数、百分比等形式来表示。
例如,如果有8个苹果和4个橘子,它们之间的比例为8:4或2:1。
我们也可以将比例表示为50%,因为4是8的50%。
2. 比例的重要性
比例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和分析数据。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比例来确定不同地区的人口比例,或者商品销售量的比例。
这些比例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掌握信息,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3. 创新思维技巧
比例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有趣的模式和趋势。
例如,我们可以
使用比例来分析不同产品的销售情况,并发现哪些产品更受欢迎。
我们还可以使用比例来比较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并分析趋势和模式。
4. 总结
比例是一个非常有用和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事物之
间的关系,计算和分析数据,并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有趣的模式
和趋势。
通过学习和应用比例,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决
策能力,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行测答题技巧总结
行测答题技巧总结数列问题:1. 全奇必是奇:数列给出的项如果全是奇数,答案必是奇数;全偶必是偶:数列给出的项如果全是偶数,答案必是偶数。
2. 奇偶奇偶间隔走:数列给出的项如果是奇数和偶数间隔,答案必须符合此规律。
3. 从怪原则:选项中有0、1等多数为正确选项。
4. 题目中全部都是整数,选项中出现分数或小数多为正确答案;同理题干全部都是小数或分数,选项中出现整数多为正确答案。
5. 看出整体有单调性,如果题目为单调递增,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大于题干中最后一个数字的,那么一般是正确答案。
6. 分数数列中,分母多为质数,分数多需要分子,分母拆分找规律。
数学运算:1. 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
2. 选项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往往是正确的选项。
3. 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4. 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5. 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6. 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
选词填空:1. 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
2. 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
3. 选项中近义词辨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
4. 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
5. 成语辨析题选择晦涩难懂的成语。
片段阅读:1. 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2. 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3. 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4. 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5. 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
6. 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7. 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8. 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工程问题常用解题方法汇总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工程问题常用解题方法汇总工程类题型是公考类试卷当中考察的题型之一,也是我们上小学的时候最先接触过的应用题题型,是专门研究工作总量(I)、工作时间(T)及工作效率(P)三者之间的关系。
所以在备考的时候,我们只要知道它的题型类别,并且在考试的时候能够与常用解题方法匹配准确就可以迎刃而解啦。
工程问题题型大体分为普通工程、一起合作完工及交替轮流工作问题,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常用解题方法如下:1、是应用比较直观的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或者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来解题。
例:有20人修筑一条公路,计划15天完成。
动工3天后抽出5人植树,留下的人继续修路。
如果每人工作效率不变,那么修完这段公路实际用多少天?A 17B 16C 19D 20【中公解析】:答案为B,求时间==,接下来假设每人每天工作一个单位,那么工作总量为20×1×15=300个单位。
动工3天,完成20×1×3=60个单位。
抽调5人后的工作效率为每天(20-5)×1=15个单位。
所以剩下的工作还需要的时间==16天。
2、是应用比例思想下的正反比关系工作总量相同,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成反比(I相同,);工作时间相同,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成正比(T相同,);工作效率相同,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成正比(P相同,);例:一项工程,工作效率提高,完成这项工程的时间将由原来的10小时缩短到几小时?A 4B 8C 12D 16【中公解析】:答案为B,效率提高四分之一说明,而两种效率需要完成的工作量是相同的,所以由I相同,可知,,T现=8h。
3、是用特值的方法即把未知的不变量赋予已知的数,来进行求解的方法特值小技巧,已知均为时间单位,可以特工作总量为这几个时间的公倍数;已知效率比关系,可以特效率为各自的比例分数。
例:一件工作,甲、乙两人合作36天完成,乙、丙两人合作45天完成,甲、丙两人合作要60天完成。
天星培训行测之数学运算解题的三个步骤(精)
行测数学运算解题的三个步骤在学习数学运算的过程中,考生遇到的最大困难并不是不会对应的知识点, 而是不懂应用环境, 或者说不懂数学运算的做题思路, 从宏观上讲, 数学运算的整体思路,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步骤来走:第一、对应已经学过的应用环境第二、代入排除第三、列方程当拿到一个题时,你可以去对应他的应用环境,例如:【例 1】教室里有若干学生,走了 10名女生后,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2倍,又走了 9名男生后,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5倍,问最初教室有多少人?A.15B.20C.25D.30这道题,怎么做?当然,你可以采用列方程,这就是刚刚说的第三种方法,没有办法的办法, 列方程我们今天重点放在应用环境这里, 怎么对应应用环境, 想想你学过的, 题目当中出现了整数,不可拆分的单位 ------人,那么可以采用整除特性。
怎么用呢?第一种方法,利用整除特性,走了 10名女生,男生是女生的 2倍,也就是说总人数减去 10人后,男生是两份,女生是一份,也就说一共 3分,所以能够被 3整除,所以答案只能选择 C (25-10=15 能够被 3 整除第二种方法,题目中出现了倍数,可以考虑采用比例思想,怎么用,列个表看看男生女生减 10女后 2份 1份减 9男后 0.2份 1份(为什么选择 0.2 和 1,因为减 9男时,女生份数没变化男生相差 1.8份,这 1.8份是 9个男人造成的,所以一份是 9/1.8=5,一份是 5,那么减去 10女后,还有 3份,所以 3*5=15人,加上原来的就是 15+10=25人加上刚刚的方程, 基本上就有 3种方法了, 考生可慢慢体会。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道题:【例 2】一同事结婚带来很多喜糖, 包括奶糖和水果糖两种, 其中奶糖占 45%, 再放入 160块水果糖后,奶糖就占 25%,问:这堆糖中奶糖多少块?分析一下,题目当中出现了分数,比例,倍数,所以可以考虑采用特值比例奶糖水果糖原来 9 11+160水果后 1 3因为奶糖不变,所以可以把 1变成 9,上述就变成了+160水果后 9 27增加了 16份, 这是 160颗水果糖造成的, 所以一份 10颗, 奶糖的总个数为9*10=90。
行测比例法中的常考知识点――正反比应用讲解
行测比例法中的常考知识点――正反比应用讲解
比例法是
基本方法中的常见方法之一。
比例法的常见应用涉及比例的简单计算、比例的统一和正反比,而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正反比,它可以应用到山东省考常考题型—行程问题和工程问题等的求解中。
但是,我们很多考生可能知道正反比这个词,但是什么样的题目才能用正反比求解可能不太了解,那么,要想了解这一点,我们必选先从正反比的概念说起。
所谓的正反比指的是在M=A*B的三量关系中,A一定时,M与B成正比关系;B一定时,M与A成正比关系;M一定时,A与B成反比关系。
通过对正反比概念的了解,我们会发现题目能否用正反比求解,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题干中存在M=A*B这样的三量关
系;(2)M、A、B三个量中有一个量是固定的或者相同的。
满足这样两个条件我们就可以应用正反比解决这一类的题目。
接下来我们看以下两个真题。
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甲的速度是8公里/小时,乙的速度是5公里/小时,甲乙两人相遇时,距离A、B两地的中点正好1公里,问当甲到达B 地后,乙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A地?【2015年-山东-51题】
A.39分钟
B.31分钟
C.22分钟
D.14分钟
中公解析:这是一道题行程问题,存在S=V*T三量关系。
由于甲乙两人同时出发,又同时相遇,所以时间一样,S和V成正比。
因此,相遇时,甲乙所走的路程比是8:5.设AB
的一半距离是S,那么8:5=(S+1):(S-1),解得:
,甲到达B地所用时间是
,乙到达A地所用时间是
,相差104-65=39分钟,选择A选项。
考公行测运算题速答解题技巧
考公行测解题速答技巧1.比例法运算一直是行测考试中的难点,很多同学在这部分内容在考试得分率很低知识铺垫:1.比例法使用的体感特征2.比例法相关内容题干特征:题干当中一旦出现了分数、小数、比例等这些信息的时候,就采用比例法。
另外,行程问题或者工程问题也可以使用比例法,比如行程问题,当速度一定的时候,时间和路程成正比,当时间一定的时候,速度和路程成正比,当路程一定的时候,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同样,工程问题中也存在这样的关系。
相关内容:也就是说比例法的具体应用,比例法在应用过程当中和特指法有类似之处,他们都是通过比例关系设份数,然后最终只进行一次计算,或者是利用正比反比的关系或者是利用设份数的这样一种方法简化我们的计算。
例1:有一笔年终奖金分发给五个人,按1:2:3:4:5的比例来分,已知第二个人分得3560元,问:(1) 这笔奖金总共有多少份?(2) 第二个人有多少份?(3) 每份对应的实际金额是多少?(4) 这笔奖金总共有多少元?(1)因为按照1:2:3:4:5方式,按照特质方法设成一份、2份、3份、4份、5份,家和为15份。
(2)如果按照1:2:3:4:5的份数来设的话,那么第二个人的了2份。
(3)看每份对应的金额是多少?2份对应5600元,一份是2800元。
(4)一份对应2800,那么15份对应4200元。
结论:比例法是在特值法的基础之上进行计算的。
特值法在整个计算过程中可能不需要实际数值的参与,而在比例法的计算过程当中,需要找到一个比值所对应的数值,然后再套用到其他的份数当中,计算该份数所对应的数值,这样一个过程就是比例法当中所特有的一个过程。
例2:一项工程甲完成需要5天,若时间缩短四天,则效率变为原来的几分之几?工程为题:(工作效率)P * t =I 当I不变时,P与t 成反比,时间从5变成4,所以,工作效率应该从4变成5,变成原来的4分之5。
例3:有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3:1,另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比例是4:1,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则混合后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多少?能不能直接加和:3+4=7,1+1=2,7:2 。
2019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逻辑判断中比例问题的应用
2019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逻辑判断中比例问题的应用在2019河南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判断是判断推理中的主要题型,而且逻辑判断是相对较难的一个模块,也是考生失分率最高的地方,因此想要得到高分,这一部分必须保证高的正确率,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分享逻辑判断中比例问题的应用,帮助大家顺利掌握逻辑判断题。
论证类的逻辑判断的许多题目的结论都是通过一些数据比例大小关系来支撑的,比如,由甲学校比乙学校的升学率高,支持了甲学校的教学质量要比乙学校高。
对于数据比例型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清楚两个基本问题。
首先是相对数据与绝对数据的区别。
相对数据其实也就是百分比例,而绝对数据则是数据绝对量的大小。
我们支持一个命题,都是从其相对数据量的大小,来进行支持的,如要支持“犹太人成为百万富翁更容易”,那么需要支持的数据应该是“犹太人中百万富翁的比例较大”,而不是“犹太人百万富翁的人数多”。
其次,还要有一个基本的模型,如下图所示:A和B构成总体的数量,A1和B1则是A和B中发生某种情况的数量。
如,A代表夜间车流量,B代表白天车流量,A1代表发生在夜间的交通事故数量,B1代表发生在白天的交通事故数量。
再比如,以哪项活动更危险为例,总体中涉及到了两项活动,其从业人数总数分别为A 和B,死亡人数分别为A1和B1,那么要比较哪项活动更危险,我们只要比较A活动的死亡率高,还是B活动的死亡率高即可。
即比较A1/A与B1/B的大小关系。
下面,我们结合几道典型例题来进行分析:【例1】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8%的儿童中耳炎患者均来自二手烟家庭。
研究人员表示,二手烟环境会增加空气中的不健康颗粒,其中包括尼古丁和其他有毒物质。
与居住在无烟环境的孩子相比,居住于二手烟环境的孩子患中耳炎几率更大。
因此医学专家表示,父母等家人吸烟,是造成儿童罹患中耳炎的重要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 调查中还显示,无烟家庭的比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B. 研究证明,二手烟家庭中儿童中耳炎的治愈率较高C. 门诊数据显示,儿童中耳炎就诊人数下降了4.6%D. 在这次调查的人群中,只有20%的儿童来自无烟家庭【分析】将二手烟家庭计为A,非二手烟家庭计为B。
行测资料分析的作答技巧详解
行测资料分析的作答技巧详解行测资料分析的作答方法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资料分析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资料分析通常在试卷的最后一部分,所以很多考生没有时间去做,即使有的考生有时间,但是一看到数据那么庞大复杂就顿时失去了去信心,因此无法牢牢抓住这部分分数,实在是可惜!其实如果各位考生能够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不难发现,有的资料分析题简直就是在给你送分!资料分析并不难,牢牢掌握住概念公式以及计算方法,20道资料分析90%的正确率是很容易达到的。
当然首先是保证时间充沛,这就需要考生们掌握方法多加练习!下面就资料分析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尾数法进行总结,希望考生们快速准确地把资料分析的分数收入囊中!此方法主要是应用在资料分析的加法或减法运算中。
顾名思义,当你根据问题列出的式子就是a+b+c+d的形式时,就可以利用尾数法。
首先列出的式子是加法(减法),其次观察选项,如果选项最后一位不同,那么只要把列出的式子最后一位相加即可;如果选项的最后一位相同但是倒数第二位不同,只需要把列出的式子的最后两位相加即可。
例1.341.35+521.49+619.18=()A.1482.02B.1484.98C.1488.83D.1490.45【解析】很明显式子是加法形式,观察选项可发现最后一位不同,那么只要把式子的最后一位相加即可,5+9+8=22尾数是2,故答案选A。
例2.390.2+242.7+235.8+432.1+469.2=( )A.1770.0B.1743.1C.1740.1D.1743.0【解析】式子属于加法形式,选项中尾数有相同的情况,但是倒数第二位不同,所以把式子中的最后两位相加,0.2+2.7+5.8+2.1+9.2=20.0,后两位是0.0,故答案选A。
但是考生要注意:在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点对齐进行加。
例3.23.15+18.22+14.6+21.93=()A.78.25B.77.28C.77.90D.78.26【解析】式子是加法形式,选项中最后一位不相同,所以把式子中的最后一位相加即可,5+2+0+3=10。
2022国考笔试行测技巧:巧用比例解题
2022国考笔试行测技巧:巧用比例解题2022国家公务员笔试备考已开始,为了帮助大家提早备考,山东中公国家公务员考 试网特整理了国考行测备考资料,包含: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行测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大家顺利备考。
下面为大家分享:2022国考笔试行测技巧:巧用比例解题。
国家公务员招考信息 | 阅读资料 | 考试题库比例作为行测数量关系中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方程、特值称为求解数量关系题目的三大巨头,在一些公职类考试当中,出题人越来越偏向于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察,比例的应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接下来,中公教育带大家看看一些具体题目中关于比例的应用。
例题精讲例. 有三种水果共重620kg,已知橘子重量的等于苹果重量的,苹果重量与香蕉重量之比为5:2,问苹果比香蕉多多少千克?A.30B.120C.180D.210【答案】C。
中公解析:橘子重量的等于苹果重量的,可以得到橘子:苹果=2:3,又因为苹果与香蕉之比为5:2,所以我们利用苹果的份数进行统一,得到橘子:苹果:香蕉=10:15:6。
题干当中已知总重620kg,所以三种水果总共(10+15+6)=31份,对应620kg,所以每一份就是20kg,那么苹果比香蕉多(15-6)=9份,则多9 20=180kg。
选择C选项。
题目巩固例.一辆汽车将一批货从A地运到B地,又从B地运另一批货返回A地,往返共用了13.5小时。
去时用的时间是回来时用的时间的1.25倍,去时的速度比返回时的速度每小时慢6千米。
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 )千米。
A.150B.160C.170D.180【答案】D。
中公解析:由题可得,去时与回来用的时间之比为5∶4,一共用了9份时间,对应13.5小时,则1份对应1.5小时,故回来用了4 1.5=6小时。
去和回行驶的路程相同,则去时的速度与返回时的速度之比是时间的反比,为4∶5,相差1份,对应6千米,则返回时的速度为5 6=30千米/小时,因此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30 6=180千米。
比例思想例题解析
比例思想例题解析比例思想是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经常会应用到一种解题能力,下面本人为大家带来公务员行测比例思想例题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比例思想定义: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叫做“比例思想”?例如我们班有男生和女生,男女之比为5:8,这就是比例,表示数量之间的对比关系。
“比例思想”作为考试中常用的方法,核心就在于“份数思想”,我们要将“比例思想”转化为“份数思想”去思考。
上述男生可以按5份来看,女生可以按8份来看。
这样我们能计算出1份等于多少,这样5份代表多少和8份代表多少就可以计算出男女生人数。
比例思想例题1:从甲地到乙地,如果提速10%,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30分钟到达。
如果以原速走了210千米,再提速20%,可提前20分钟到达。
问两地距离为( )千米。
A.300B.330C.350D.420【解析】B.第一种情况,原速:现速=10:11,路程都是从甲到乙,速度和时间成反比,原时间:现时间=11:10,相差一份为30分钟,所以原时间为330分钟,现时间为300分钟。
第二种情况,原速:现速=5:6,原时间:现时间=6:5,相差一份为20分钟,原时间120分钟,两种情况中210千米代表了210分钟所走的路程,两地原速下用时330分钟,相距330千米。
比例思想例题2:三个容积相同的瓶子里装满了酒精溶液,酒精与水的比分别是2:1,3:1,4:1。
当把三瓶酒精溶液混和后,酒精与水的比是多少?( )A.133:47B.131:49C.33:12D.3:1【解析】A.题干中有个明显字眼说的是容积相同,所以我们可以把瓶子看成一个整体,把各个瓶子的酒精和水看成一个整体,都分成60份,第一个瓶子酒精和水的比为40:20,第二个瓶子酒精和水的比为45:15,第三个瓶子酒精和水的比为48:12,最后混合之后三个瓶子的酒精和水的比为133:47.比例思想例题3:一位富豪有350万元遗产,在临终前,他对怀孕的妻子写下这样的一份遗嘱:如果生下来是男孩,就把遗产的三分之二给儿子,母亲拿三分之一;如果生下来是女孩,就把遗产的三分之一给女儿,三分之二给母亲,结果他的妻子生了一对龙凤胎,按遗嘱的要求,母亲可以得到( )万元。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经典总结(四)
数量关系常用公式一、五大方法1.代入法:代入法时行测第一大法,优先考虑。
2.赋值法:对于有些问题,若能根据其具体情况,合理巧妙地对某些元素赋值,特别是赋予确定的特殊值,往往能使问题获得简捷有效的解决。
题干中有分数,比例,或者倍数关系时一般采用赋值法简化计算,赋值法经常应用在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费用问题等题目中。
3.倍数比例法:若a : b=m : n(m、n互质),则说明: a占m份,是m的倍数;b占n份,是n的倍数;a+b占m+n份,是m+n的倍数;a-b占m-n份,是m-n的倍数。
4.奇偶特性法:两个奇数之和/差为偶数,两个偶数之和/差为偶数,一奇一偶之和/差为奇数;两个数的和/差为奇数,则它们奇偶相反,两个数的和/差为偶数,则它们奇偶相同;两个数的和为奇数,则其差也为奇数,两个数的和为偶数,则其差也为偶数5.方程法:很多数学运算题目都可以采用列方程进行求解。
方程法注意事项:未知数要便于列方程;未知数可以用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份数”,还可以用汉字进行替代。
二、六大题型1.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程问题一般采用赋值法解题。
赋值法有2种应用情况,第一种是题干中已知每个人完成工作的时间,这时我们假设工作量为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进而得到每个人的工作效率,从而快速求解;第二种是题干中已知的是每个人工作效率的等量关系,这时我们通过直接赋效率为具体值进行快速求解。
2.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行程问题一般要通过数形结合进行快速求解,常见的解法包括列方程,比例法等。
常考的题型包括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
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时间追及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3.溶液问题:浓度=溶质÷溶液溶液问题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溶液的混合,这种问题用公式解决;另外一种是单一溶液的蒸发或稀释,这种题目一般用比例法解决,即利用溶质不变进行求解。
4.容斥原理:两集合型的容斥原理题目,关键是分清题目中的条件I和条件II,然后直接套用公式:满足条件I的个数+满足条件II的个数-两者都满足的个数=总个数-两者都不满足的个数三集合公式型题目,需要大家记住公式核心公式:A+B+C-AB-AC-BC+ABC=总个数-三者都不满足的个数三集合图示型题目,当题目条件不能直接代入标准公式时,我们可以考虑利用图示配合,标数解答。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正反比的灵活应用
公务员⾏测数量关系技巧:正反⽐的灵活应⽤ 做了许多⾏测模拟题还是没有有效的提升⾃⼰的分数?那是你没有掌握⼀些技巧和重点,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公务员⾏测数量关系技巧:正反⽐的灵活应⽤”,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公务员⾏测数量关系技巧:正反⽐的灵活应⽤ 作为公考⾏测中常见题型,⼯程、⾏程问题除了应⽤⽅程求解,还有⼀种应⽤⽐较多的⽅法——正反⽐,可以快速求解⼀些基础的⾏程问题、⼯程问题,在此⼩编通过例题做进⼀步详细讲解。
正反⽐的应⽤环境 形如⾏程、⼯程问题,题⼲中存在的关系,并且其中某量为定值或存在相同量、不变量,则另外两个量存在正反⽐关系。
即在关系中: 1、A为定值,M与B成正⽐关系;B为定值,M与A成正⽐关系 2、M为定值,A与B成反⽐关系 巧⽤正反⽐快速解题 例1.甲、⼄、丙三⼈同时从A地向B地跑,当甲跑到B地时,⼄离B地还有30⽶,丙离B地还有40⽶,当⼄跑到B地时,丙离B地还有16⽶。
A、B两地相距多少⽶?A.60B.70C.80D.90 【答案】C。
解析:设A、B之间距离为X,甲⼄丙⽤相同的时间,距离不同,当⼄跑了30⽶跑到B时,丙跑了40-16=24⽶,所以⼄、丙速度之⽐为30:24=5:4,相同时间内路程之⽐为5:4,即(X-30):(X-40)=5:4,解得X=80。
则选C。
例2.李明倡导低碳出⾏,每天骑⾃⾏车上下班,如果他每⼩时的车速⽐原来快3千⽶,他上班的在途时间只需原来时间的;如果他每⼩时的车速⽐原来慢3千⽶,那么他上班的在途时间就⽐原来的时间多( )A.1/3B.1/4C.1/5D.1/6 【答案】A。
解析:s是⼀定的。
现在所⽤T与原来的⽐为4:5,所以v⽐为5:4,他每⼩时的车速⽐原来快3千⽶,则速度⽐快的⼀份,对应3千⽶。
原来的速度为12千⽶/⼩时,现速度减慢则变为9千⽶/⼩时,现在速度和原来速度⽐9:12=3:4,则时的⽐例为4:3,则快了1/3,选择A。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 比例的转化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比例的转化比例转化的核心本质就是正反比的思想,其前提条件是题干中存有乘除法等量关系式,乘积固定的情况之下,另外两个量成反比;商固定的情况下,另外两个量成正比。
所谓的反比例,二者反比例很简单,我们直接调换位置就能够了,比如说路程一定的情况之下,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3:4的关系,那么他们所对应的时间比就是4:3的关系。
但是,当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遇到三者反比例的时候,就不能够直接调换顺序了,这个时候要借助三者的最小公倍数一一实行求解。
还是以行程问题为例,在路程一定的情况下,如果甲乙丙三个人的速度比是3:4:5的关系,那么他们所对应的时间比绝对不能是5:4:3的关系,要借助三者最小公倍数60一一实行求解,准确的时间比就应该是20:15:12。
接下来,我们来通过例题看看比例的转化如何应用。
例:某种水果早市每公斤10元,晚市每公斤6元。
如果早、晚共买24公斤的水果,且两次花的钱相等,那么早市买了()公斤水果。
A7B9C12D15首先分析题干,是否存有乘除法等量关系式,能够找到总价=单价*数量,在进一步分析的过程中能够知道早市和晚市所花的钱是相等的,乘积固定,单价和数量应该是反比例关系。
早晚市单价比是5:3的关系,那么他们的数量比就是3:5的关系,能够得知早市买了9公斤水果,对应选择B。
例:某项工程计划300天完成,开工100天后,因为施工人员减少,工作效率下降20%,问完成该工程比原计划推迟多少天?工程问题,题干中存有的乘除法等量关系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在工作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效率与时间成反比例关系,通过已知条件可知,原来的效率和新的效率是5:4的关系,那么原来时间与时间就是4:5的关系,开工100天,按照原计划应该再做200天,现在看来,时间上要多做一份,对应50天。
故完成该工程比原计划推迟50天。
比例的统一
比例的统一【导读】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
事业单位行测考试数量关系不再是考察算法功底,更多是在考察运算的技巧,比例法的考察在历年来的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认识比例中统一思想的运用。
1、比例的核心是什么?——份数思想2、比例统一:找不同比例维度都出现的量或者寻找不变量(部分不变、总体不变、差值不变)站在考试角度来看,比例统一是指题目中出现了两个及以上的比例关系式,为了方便计算,我们需要将这几个比例关系式给化统一。
例题1: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之比为7:3,如果甲仓库运走90吨,甲乙两仓库存货之比为11:9,则甲仓库原先有多少吨货物?答案:189吨。
解析:一道题目中出现了两个比例关系式,则需要将其化统一,根据题目甲1:乙=7:3,甲2:乙=11:9,经过分析发现中间不变量为乙的量,则将乙的份数给化统一,取3和9的最小公倍数9,则经过调整和统一后的新的比例为甲1:乙:甲2=21:9:11,甲运走90吨货物,份数由21份减少至11份,则10份=90吨,一份=9吨,原先甲有21份,则有189吨货物。
例题2: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之比为7:3,如果甲仓库给乙仓库90吨,甲乙两仓库存货之比为11:9,则甲仓库原先有多少吨货物?答案:420吨。
解析:一道题目中出现了两个比例关系式,则需要将其化统一,根据题目甲1:乙1=7:3,甲2:乙2=11:9,经过分析发现题中不存在不变量,但是90吨的货物只是从甲到乙,甲乙的货物总量不变,则根据总量不变进行解题,前者比例中共10份,后者比例中共20份,总量设为10和20的最小公倍数20份,则有甲1:乙1=14:6,甲2:乙2=11:9,则甲1从14份变成甲2的11份其中只有90吨的变化,则3份=90吨,一份=30吨,甲原先有14份,则有420吨货物。
通过上面一些题型的介绍和方法的阐述,相信大家对于比例统一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勇于探索,利用好的方法去做题,最后预祝大家能够成功圆自己的公职考梦!云南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云南事业单位招聘和云南事业单位考试资讯、真题资料更多云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请关注云南事业单位考试网云南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云南事业单位招聘和云南事业单位考试资讯、真题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答题技巧:比例思想在行测中的应用
无论是公务员考试还是事业考试,行测数学部分都是考生公认最难的部分,其中数学运算部分更是难中之难!结合行测考试特点:时间段题量大,那么在答题的过过程当中就更加要求学生对技巧方法的使用,否则单一的方程法是不足以满足行测考试的需要的。
通过对历年行测考试真题的分析,能够看出行测数学运算部分考查的题型主要分为计算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容斥问题、几何问题、利润问题等,其常用的解题技巧也有众多个,如:整除思想、代入排除思想、分类分步思想、极值思想、特征思想、比例思想等等;在众多思想中,比较别常用但也是学生们普遍认为较难的就是比例思想。
那么接下来中公教育老师宋丽娜就讨论下比例思想在行测数学运算的应用。
比例思想,其实就是应用题干中比例关系来解题。
那什么是比例呢?
例如:甲乙两个小朋友各有20个、30个苹果;由此可知甲乙两个小朋友的苹果数之比为2:3;这里的2:3就是比例,它可以描述实际量(实际苹果数)之间的关系。
比例思想常考题型
(1)比例思想常应用于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含有A×B=M的题型当中。
此时常用的比例思想中的正反比干系来解题。
例1.甲、乙两单位合做一项工程,8天可以完成。
先由甲单位独做6天后,再由两单位合做,结果用6天完成了任务。
如该工程由乙单位独做,则需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
A.8
B.12
C.18
D.24
【答案】B。
解析:此项工程,甲乙合作8天完成。
那么甲乙合作6天完成工作总量的3/4,也就是甲单独做6天完成工作总量的1/4;而此项工程中甲一共做了12天,共完成工作总量的1/2,则乙做6天完成工作总量的1/2,那么乙单独做完此项工程要12天,故选B。
补充知识点:在A×B=M的等式中,当M一定时,A和B成正比例变话;当A(或B)一定时,M和A(或B)成正比例变化。
此题当中甲乙合作6天完成工作总量的3/4,是因为当工作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工作总量和时间是成正比的。
甲乙的合作效率不变,所用时间是原来的6/8=3/4,则完成的工作总量也是原来的3/4。
接下来甲、和乙完成的工作量和上述是类似的。
(2)比例值和实际值的对应也是常考点。
例2.小张、小李、小王共有340元钱,小张的钱数是小李的二分之一,小李的钱数是小王的四分之三,则小李有( )元?
A.60
B.120
C.160
D.240
【答案】解析:由题可知小张和小李的钱数比为1:2,小李和小王的钱数比为3:4,则可知小张:小李:小王=3:6:8,相当于把总钱数分成17份,每份20元,小李占6份,共120元,故选B。
补充知识点:当题干中能导出比例关系时可注意一下比例思想的应用。
在应用时要注意”份数”的意识。
并能将份数和实际值对应。
例如本题中3:6:8就表示将总钱数340分成了18份,而1份代表了实际的钱数即实际值20元。
比例思想中只要能找到1份代表的实际值,那么所有其他的量就相当的好求了。
例3一同事结婚带来很多喜糖,包括奶糖和水果糖两种,其中奶糖占45%,再放入160块水果糖后,奶糖就占25%,问:这堆糖果中有奶糖多少块?
A.60
B.80
C.90
D.100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原来,奶糖:水果糖=9:11;
后来,奶糖:水果糖=1:3;
糖果总数变化的前后,奶糖的数量保持不变。
则将上述比例化为
原来,奶糖:水果糖=9:11;
后来,奶糖:水果糖=9:27
因此由上述比例,不妨将原来糖的数量看成是奶糖9份,水果糖11份,后来水果糖数量增加到27份,即增加了16份,是因为后来又加了160颗水果糖,所以相当于4份糖对应160颗,
1份对应10颗,则原来奶糖占9份,共80颗,故选C。
练习
一个人从家到公司,当他走到路程一半的时候,速度下降了10%,问:他走完全程所用时间的前半段和后半段所走的路程比是( )。
A.10∶9
B.21∶19
C.11∶9
D.22∶18
解析:此题为行程问题,在行测问题当中含有Vt=S的基本公式,那么正反比关系解题也是行程问题常用的方法。
“当他走到路程一半的时候,速度下降了10%”可推出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的的速度比为:10:9;因前半段和后半段路程一样,前半段路程和后半段路程所用时间比为速度的反比即为:9:10。
不妨设前半段路程的速度为10,所用时间是9;后半段的路程的速度为9,所用时间为10;两段路程都是90,满足题意。
那么此人走完全程所用时间是19,时间的一半为9.5;
时间的前9.5所走的路程=10×9+9×0.5(时间的前9.5的速度不是恒定的)
时间的后9.5所走的路程=9×9.5
则两段路程的比为(10×9+9×0.5):(9×9.5)=10.5:9.5=21:19;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