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06)第六章 习题讲解

合集下载

第六章简单超静定问题习题选解

第六章简单超静定问题习题选解

图习题⋅-16图⋅N l 图习题⋅-56习 题[6-1] 试作图示等直杆的轴力图。

解:把A 支座去掉,代之以约束反力A R (↑)。

A AC R N = F R N A CD 2-=F R N A BD 3-=变形协调条件为:0=∆l02=⋅+⋅+⋅EA aN EA a N EA a N BD CD AC 02=++BD CD AC N N N03)2(2=-+-+F R F R R A A A47FR A =故:47F R N A AC == 42472FF F F R N A CD -=-=-= 453473FF F F R N A BD-=-=-= 轴力图如图所示。

[6-5] 图示刚性梁受均布荷载作用,梁在A 端铰支,在B 点和C 点由两根钢杆BD 和CE 支承。

已知钢杆BD 和CE 的横截面面积22200mm A =和21400mm A =,钢杆的许用应力MPa 170][=σ,试校核该钢杆的强度。

解:以AB 杆为研究对象,则:0=∑AM1023)330(3121=⨯⨯-⨯+⨯N N 135321=+N N (1)变形协调条件:3121=∆∆l l 123l l ∆=∆112238.1EA lN EA l N ⨯=⋅ 40032008.112N N =⋅ 212.1N N = (2)(2)代入(1)得:13532.122=+N N)(143.322.41352kN N ≈=(拉力) )(571.38143.322.12.121kN N N ≈⨯== (压力)按轴力正负号的规定,记作:kN N 571.381-=;kN N 143.322=强度校核:MPa MPa mm N A N 170][4275.9640038571||||2111=<===σσ,符合强度条件。

图习题⋅-156 MPa MPa mm NA N 170][715.160200321432122=<===σσ,符合强度条件。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第二部分)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第二部分)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第二部分)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生长,繁殖,活菌染色法,菌落形成单位(cfu),同步生长,生长产量常数(Y),恒浊器,怛化器,连续发酵,嗜冷菌,中温菌,嗜热菌,最适生长温度,专性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微好氧菌,耐氧菌,厌氧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超氧化物岐化酶(SOD),PRAS培养基,厌氧罐,亨盖特滚管技术,厌氧手套箱,摇瓶培养,曲,曲法培养,通风曲,污染,巴氏消毒法,间歇灭菌法,连续加压蒸气灭菌法,梅拉特反应,石碳酸系数,抗生素,抗代谢药物,选择毒力,(抗生素)效价,半合成抗生素,6-APA,生物药物素。

2.什么叫典型生长曲线?它可分几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3.延滞期有何特点?如何缩短延滞期?4.指数期有何特点?处于此期的微生物有何应用?5.什么叫生长速率常数(R)?什么叫代时(G)?它们如何计算?6.稳定期为何会到来?有何特点?7.什么叫连续培养?有何优点?为何连续时间是有限的? 8.什么是高密度培养,如何保证好氧菌的高密度培养? 9.目前,一般认为氧对厌氧菌毒害的机机制是什么?10.微生物培养过程中pH变化的规律如何?如何调整? 11.微生物培养装置的类型和发展有哪些规律?12.什么叫发酵罐?试用简图表示并注明其主要构造和运转要点。

13.现代试验室中,培养厌氧菌的“三大件”是什么?试设计一表格比较三者的特点。

14.试述生产实践上微生物培养装置发展的几大趋势,并总结其中的一般规律。

15.试列表比较灭菌、消毒、防腐和化疗的异同,并各举若干实例。

16.利用加压蒸气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常易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如何避免? 17.影响湿热灭菌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实践中应如何正确对待? 18.试以磺胺及其增效剂TMF 为例,说明化学治疗剂的作用机制。

19.什么叫抗菌谱?试举五例。

20.抗生素对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分几类?试各举一例。

21.什么叫抗药性(耐药性)?其产生途径有哪些?试以磺胺药为例加以说明。

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实验研究习题及答案(第6章)

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实验研究习题及答案(第6章)

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实验研究习题及答案(第6章)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教育实验的陈述错误的是( )A.教育实验是一种自然科学实验活动B.教育实验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C.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D.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2、反映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真实性,决定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A.内在效度B.外在效度C.总体效度D.生态效度3、按实验控制程度划分,用于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不能用真正的实验设计来控制无关变量,不能采用随机化方法分派被试情况的是()A.前实验B.真实验C.验证实验D.准实验4、使每个被试轮流分配到不同水平的自变量或接受不同的自变量处理,即每个被试都经受整个实验的各种实验处理,这种实验设计是()A.组间设计B.组内设计C.单组设计D.同组设计5、在科学史上,首先提出“实验科学”概念的是()A.达•芬奇B.罗吉尔•培根C.伽利略D.弗兰西斯•培根6、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进而形成理论,这一过程实际存在着三个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即()A.探索—验证—确认B.确认—验证—探索C.确认—探索—验证D.探索—确认—验证7、既不能随机分派被试者,也不能完全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是()。

A.准实验 B.真实验 C.前实验 D.化学实验8、教育实验研究首先是一种()A.科学教育B.特殊实验C.特殊教育D.科学实验9、若按实验研究的目的划分,教育实验可以分为( )A.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B.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C.因素型实验、反应型实验和函数型实验D.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10、可以操纵变化自变量,但对无关变量不能控制的实验是( ) A.准实验B.真实验C.前实验D.假实验11、从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看,大多数教育实验课题属于()A.基础性课题B.描述性课题C.应用性课题D.推论性课题12、一个教育实验科学水平的首要检验标准是( )A.价值判断B.科学性分析C.有效性评价D.可操作性评价13、“教育程度”属于()A.类别变量B.中介变量C.属性变量D.主动变量14、下列不属于假设的特征的是()A.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B.具有一定的猜测性C.具有多样性D.具有确定性15、下列诸因素中影响实验内在效度的是()A.多重实验排除了干扰B.统计回归C.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D.测量的反作用或交互作用效果16、根据自变量的性质,幼儿情绪状态与课堂秩序的实验研究属于( )A.S—R法则实验B.多因子实验C.验证性实验D.P—R法则实验17、按实验控制程度,教育实验可以分为( )A.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B.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C.因素型实验、反应型实验和函数型实验D.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轮组实验18、实验过程中,控制组与实验组的唯一区别是控制组()A. 引入实验因子B. 不引入实验因子C.学习条件不同 D. 学习内容不同19、下列不属于教育实验研究评价主要内容的是( )A.目标评价B. 研究团体评价C. 过程评价D. 结果评价20、下列不属于各类教育科学实验共同特点的是()A.有明确的研究假设;B.对自变量进行操作,即要有实验处理;C.合理地控制无关变量;D.要建立实验的特质目标(测评目标体系)并实施测评。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答:价格上限又称限制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如果价格上限高于均衡价格,这种价格上限对价格或销售没有影响,被称为没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上限;如果价格上限低于均衡价格,则价格上限会导致经济偏离均衡状态,使得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引起短缺,这种价格上限属于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上限。

政府解决供给不足主要有两种方法:配给制和排队。

在实行价格上限时还必然出现黑市交易。

在这样的政策下,得益的是能以低廉的价格买到商品的消费者,而生产者和买不到商品的消费者的利益则受到损害。

2.价格下限(price floor)答:价格下限又称支持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如果价格下限低于均衡价格时,这种价格下限对价格或销售量没有影响,可以称为没有限制作用的价下限;如果价格下限高于均衡价格时,价格下限会使得经济偏离均衡状态,最终价格等于价格下限规定的水平,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引起过剩,这种价格下限被称为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下限。

许多国家实行的农产品支持价格和最低工资都属于价格下限。

就农产品支持价格而言,目的是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入,有其积极意义,但这也导致了农产品过剩,不利于市场调节下的农业结构调整。

3.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深圳大学2009研)答:税收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属点或税负转嫁的最后结果。

它是关于税收负担分配的问题,指税收最终导致哪些人的福利损失,也就是税收最终由哪些人负担了。

曼昆 微观经济学原理 第六版 第六章答案

曼昆 微观经济学原理 第六版 第六章答案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复习题1.举出一个价格上限的例子和一个价格下限的例子。

答:为了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国家对城镇居民中的安居工程售房制定最高限价。

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粮食的国家合同定购部分收购时制定最低限价,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2.什么引起了一种物品的短缺?是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用图形证明你的答案。

答:当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短缺。

当价格下限高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过剩。

3.当不允许一种物品的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什么?答: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

卖者必然在大量买者中配置稀缺物品。

这时的配给机制可能是排长队,或者是卖者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配给物品。

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时,就产生了过剩。

过剩会引起一些不合意的配给机制,例如那些也许由于种族或家族之故而受买者青睐的卖者能比那些没有受到青睐的卖者更好地出售自己的物品。

4.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答: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调节作用。

如果人为的控制价格,往往会造成某种物品的过剩或短缺,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伤害,破坏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

5.假设政府取消向一种物品的买者征税,而向这种物品的卖者征同样的税。

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买者为这种物品向卖者支付的价格、买者所支付的包括税在内的货币量、卖者扣除税收得到的货币量以及销售量?答: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它们都不产生影响。

因为税收的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不取决于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6.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买者支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以及销售量?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7.什么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分摊?为什么?答: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

税收负担将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第六章普通微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2

第六章普通微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2

第六章普通微⽣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2⼀、名词解释灭菌:指采⽤某种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中所有微⽣物的措施,包括病原微⽣物和⾮病原微⽣物。

消毒:只利⽤某种较温和的⽅法以杀死、消除或降低材料或物体上的病原微⽣物,使之不能引起疾病的⽅法;它可以起到防⽌感染或传播的作⽤。

防腐:指在某些化学物质或物理因⼦作⽤下,能防⽌或抑制微⽣物⽣长繁殖但⼜未完全致死微⽣物的⼀种措施,它能防⽌⾷物腐败或防⽌其他物质霉变,这是⼀种抑菌作⽤。

共⽣关系:两种微⽣物紧密结合在⼀起形成⼀种特殊的共⽣体,在组织和形态上产⽣了新的结构,在⽣理上有⼀定的分⼯。

互⽣关系:两种可以单独⽣活的⽣物,当它们⽣活在⼀起时,通过各⾃的代谢活动⽽有利于对⽅,或偏利于⼀⽅的⽣活⽅式。

寄⽣关系:指⼀种⽣物⽣活在另⼀种⽣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取得营养和进⾏⽣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被杀死的现象。

前者称为寄⽣物,后者称为寄主或宿主。

拮抗关系:由某种⽣物所产⽣的某种代谢产物可抑制他种⽣物的⽣长发育甚⾄杀死它们的关系。

分批培养:将微⽣物置于⼀定容积的培养基中,经过培养⽣长,最后⼀次收获的培养⽅式。

连续培养:⼜称开放培养在⼀个恒定的容积的流动系统中培养微⽣物,⼀⽅⾯以⼀定速率不断加⼊新的培养基,另⼀⽅⾯有以相同的速率流出培养物,以使培养系统中的细胞数量和营养状态保持恒定。

纯培养: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纯种得到的培养物。

微⽣物纯种分离:将多种混杂微⽣物经某种技术或⽅法分离成纯种的过程。

混菌培养: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物加以调节控制,不会互相⼲扰,⽣长不受抑制,⽣长在⼀起的培养⽅法。

⼆元培养:由两种具有特定关系的微⽣物组成的混合培养物。

同步培养:使培养物中所有的微⽣物细胞都处于相同的⽣长阶段的培养⽅法连续培养:⼜称开放培养在⼀个恒定的容积的流动系统中培养微⽣物,⼀⽅⾯以⼀定速率不断加⼊新的培养基,另⼀⽅⾯有以相同的速率流出培养物,以使培养系统中的细胞数量和营养状态保持恒定。

教育学第六章课后练习题

教育学第六章课后练习题

教育学第六章课程1、什么是课程?简述课程的内涵。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综合以及他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内涵:(1)课程指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等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2)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3)课程规定了各门学科的顺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2、课程的类型有哪些?按设计形式: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按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按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按课程的制定者: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基础。

4、简述课程理论的发展情况。

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朱熹,西方是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博比特 "活动分析法"拉尓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编制课程四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现代课程理论:学科中心、学生中心、社会改造课程理论。

5、什么是课程计划?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化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课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课程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周学时安排组成.6、编制课程计划的主要原则是什么?(1)以教育目的与任务为前提,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

(2)以科学的课程理论为依据,体现基础性与多样性(3)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体现知识的衔接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4)以课堂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各项活动。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 杆类构件的内力分析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  杆类构件的内力分析

第六章 杆类构件的内力分析6.1。

(a )(b )题6.1图解:(a )应用截面法:对题的图取截面2-2以下部分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一所示:BM图一图二由平衡条件得:0,AM=∑6320N F ⨯-⨯=解得: N F =9KN CD 杆的变形属于拉伸变形。

应用截面法,取题所示截面1-1以右及2-2以下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二所示,由平衡条件有:0,OM=∑6210N F M ⨯-⨯-=(1)0,yF=∑60N S F F --=(2)将N F =9KN 代入(1)-(2)式,得: M =3 kN·m S F =3 KN AB 杆属于弯曲变形。

(b )应用截面法 ,取1-1以上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三所示,由平衡条件有:0,Fx =∑20NF-=图三MNF =2KN0,DM=∑210M -⨯= M =2KNAB 杆属于弯曲变形 6.2题6.2图解:首先根据刚体系的平衡条件,求出AB 杆的内力。

刚体1的受力图如图一所示D2m图一图二平衡条件为:0,CM=∑104840D N F F ⨯-⨯-⨯=(1) 刚体2受力图如图二所示,平衡条件为:0,EM=∑240N D F F ⨯-⨯= (2)解以上两式有AB 杆内的轴力为:N F =5KN6.3(a )(c )题6.3图解:(a ) 如图所示,解除约束,代之以约束反力,做受力图,如图1a 所示。

利用静力平衡条件,确定约束反力的大小和方向,并标示在图1a 中,作杆左端面的外法线n ,将受力图中各力标以正负号,轴力图是平行于杆轴线的直线,轴力图线在有轴向力作用处要发生突变,突变量等于该处总用力的数值,对于正的外力,轴力图向上突变,对于负的外力,轴力图向下突变,轴力图如2a 所示,截面1和截面2上的轴力分别为1N F =-2KN 2N F =-8KN ,n (b 2 (面N F题6.4图解(a )如图所示,分别沿1-1,2-2截面将杆截开,受力图如1a 所示,用右手螺旋法则,并用平衡条件可分别求得:1T =16 kN·m 2T =-20 kN·m ,根据杆各段扭矩值做出扭矩图如2a 所示。

(整理)遗传学第六章课后习题解答

(整理)遗传学第六章课后习题解答

第六章真菌类的染色体作图课后习题及答案1.在红色面包霉中,ab是任意两个基因。

杂交组合为ab*++,每个杂交分析了100个子囊,结果如下表:子囊包子的类型和数目ab a+ab ab ab a+a+ab a+a++b+++b+b+++b+++++++b+++++b+b a+ab a+ab 134******** 2841150000 3553400200 4711181801 596242281020 6310136104对每一个杂交,分析基因之间连锁关系和遗传距离,确定基因与着丝粒间的距离。

答:对上表进行分析如下:ab a+ab ab ab a+a+ab a+a++b+++b+b+++b+++++++b+++++b+b a+ab a+ab分类PD NPD TT TT PD NPD TTa基因分离MI MI MI MII MII MII MII b基因分离MI MI MII MI MII MII MII(1).对第一个杂交进行分析:要判断a与b之间是否发生连锁,即要比较PD和NPD类型的数目,若有连锁存在时,则不发生交换(PD类型)减数分裂细胞的数目应明显多于发生四线交换(NPD类型)的细胞数目,即PD>NOD时,表明有连锁存在。

对第一个杂交分析可知其PD=NPD,因此说a与b之间不存在连锁,a与b之间就不存在遗传距离。

由于基因-着丝粒距离是MII离子囊类型百分率的1/2,所以重组率=1/2重组型子囊数/总子囊数*100%。

a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0/100*100=0cMb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32+0/100*100=16 cM(2).对第二个杂交进行分析:由于PD类型远大于NPD类型,即PD>NOD,表明a与b连锁。

a与b之间的遗传距离=50*(TT+6NPD)=50*(15/100+6*1/100)=10.5 cMa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0/100*100=0 cMb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15/100*100=7.5 cM由此可知a与b位于着丝粒的两端。

第六章(战略计划)习题 文档

第六章(战略计划)习题 文档

第六章战略性计划(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价值链分析法,下列不属于基本活动的是。

A、内部后勤B、技术开发C、生产作业D、服务()2、根据价值链分析法,下列属于辅助活动的是。

A、采购B、市场营销和销售C、外部服务()3、企业增加新的、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产品或服务,这一战略是。

A、混合多元化B、横向多元化C、同心多元化()4、的首要内容是远景陈述和使命陈述。

A、程序性计划B、非程序性计划C、战术性计划D、战略性计划()5、是组织持久的和本质的原则。

A、核心意识形态B、核心目标C、核心价值观D、核心战略()6、在环境分析的内容中,“天”是指。

A、总体环境B、行业环境C、经济环境D、自然环境()7、在环境分析的内容中,“地”是指企业竞争所处的。

A、一般环境B、行业环境C、经济环境D、自然环境()8、在环境分析的内容中,“彼”是指企业。

A、自身条件B、竞争对手C、消费者D、主管部门()9、在环境分析的内容中,“己”是指企业。

A、自身条件B、竞争对手C、消费者D、主管部门()10、行业竞争结构是的研究内容。

A、“天”B、“地”C、“彼”D、“己”()11、行业内战略群分析是的研究内容。

A、“天”B、“地”C、“彼”D、“己”()12、微观经济环境是的研究内容。

A、“天”B、“地”C、“彼”D、“己”()13、地区居民的价值观念是的研究内容。

A、“天”B、“地”C、“彼”D、“己”()14、对分析研究可以借用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法。

A、“天”B、“地”C、“彼”D、“己”(二)多项选择题()1、战略计划的首要内容是。

A、远景陈述B、战略选择C、使命陈述D、战略定位E、战略实施()2、核心意识形态由两部分构成。

A、核心价值观B、远景展望C、BHAGD、核心战略E、核心目标()3、BHAG是指的目标。

A、宏伟B、未来C、大胆D、战略E、有难度()4、战略环境分析的内容是。

A、“天”B、“地”C、“彼”D、“己”E、“目标市场”()5、总体环境主要包括。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答:价格上限又称限制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如果价格上限高于均衡价格,这种价格上限对价格或销售没有影响,被称为没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上限;如果价格上限低于均衡价格,则价格上限会导致经济偏离均衡状态,使得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引起短缺,这种价格上限属于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上限。

政府解决供给不足主要有两种方法:配给制和排队。

在实行价格上限时还必然出现黑市交易。

在这样的政策下,得益的是能以低廉的价格买到商品的消费者,而生产者和买不到商品的消费者的利益则受到损害。

2.价格下限(price floor)答:价格下限又称支持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如果价格下限低于均衡价格时,这种价格下限对价格或销售量没有影响,可以称为没有限制作用的价下限;如果价格下限高于均衡价格时,价格下限会使得经济偏离均衡状态,最终价格等于价格下限规定的水平,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引起过剩,这种价格下限被称为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下限。

许多国家实行的农产品支持价格和最低工资都属于价格下限。

就农产品支持价格而言,目的是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入,有其积极意义,但这也导致了农产品过剩,不利于市场调节下的农业结构调整。

3.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深圳大学2009研)答:税收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属点或税负转嫁的最后结果。

它是关于税收负担分配的问题,指税收最终导致哪些人的福利损失,也就是税收最终由哪些人负担了。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6版)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六章至第七章【圣才出品】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6版)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六章至第七章【圣才出品】

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6.1复习笔记【通关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和凸轮间歇运动机构这四种间歇运动机构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学习时需要牢记特点和相关计算公式。

本章多以判断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但是在考研中本章出现的几率较小,复习时需酌情删减内容,重点记忆。

【重点难点归纳】一、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三种间歇运动机构原理比较(见表6-1-1)表6-1-1三种间歇运动机构原理比较二、棘轮机构(见表6-1-2)表6-1-2棘轮机构图6-1-1棘爪受力分析三、槽轮机构(见表6-1-3)表6-1-3槽轮机构四、不完全齿轮机构(见表6-1-4)表6-1-4不完全齿轮机构五、凸轮间歇运动机构1.形式凸轮间歇运动机构通常有两种形式:圆柱形凸轮间歇运动机构和蜗杆形凸轮间歇运动机构。

2.优点运转可靠、传动平稳、定位精度高,适用于高速传动,转盘可以实现任何运动规律,转盘转动与停歇时间的比值可以通过改变凸轮推程运动角来得到。

6.2课后习题详解6-1已知一棘轮机构,棘轮模数m=5mm,齿数z=12,试确定机构的几何尺寸并画出棘轮的齿形。

解:顶圆直径D=m z=5×12mm=60mm齿高h=0.75m=0.75×5mm=3.75mm齿顶厚a=m=5mm齿槽夹角θ=60°棘爪长度L=2πm=2π×5mm=31.4mm棘轮的齿形如图6-2-1所示。

图6-2-16-2已知槽轮的槽数z=6,拨盘的圆销数K=1,转速n1=60r/min,求槽轮的运动时间t m和静止时间t s。

解:槽轮机构的运动特性系数:τ=t m/t=2φ1/(2π)=(z-2)/(2z)=1/3。

拨盘转速n1=60r/min,故拨盘转1转所用的时间为1s。

槽轮的运动时间:t m=τt=1/3s。

槽轮的静止时间:t s=t-t m=2/3s。

6-3在转塔车床上六角刀架转位用的槽轮机构中,已知槽数z=6,槽轮静止时间t s =5/6s,运动时间t m=2ts,求槽轮机构的运动特性系数τ及所需的圆销数K。

概率论课后习题第6章答案

概率论课后习题第6章答案

第六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1.设样本均值为X ,则由题意,有6,4.1(~2n N X ,或)1,0(~/64.1N nX −,于是由1)3(2/64.34.5/64.3/64.34.1}4.54.1{95.0−Φ=⎭⎬⎫⎩⎨⎧−<−<−=<<≤nn n X nP X P⇒ 975.03(≥Φn ⇒ 96.13≥n⇒5744.34≥n 故样本容量至少应取35. 2.由题意可知)1,0(~/2.0N na X n −,又122/2.01.0/2.0}1.0|{|95.0−⎟⎟⎠⎞⎜⎜⎝⎛Φ=⎭⎫⎩⎨⎧<−=<−≤n n n a X P a X P n n 故有 975.0)2(≥Φn ⇒ 96.12≥n⇒ 3664.15≥n 因此至少应等于16.n 3. 由正态分布的性质及样本的独立性知,212X X −和4343X X −均服从正态分布,由于,0)2(21=−X X E 20)(4)()2(2121=+=−X D X D X X D以及,0)43(43=−X X E 100)(16)(9)43(4343=+=−X D X D X X D所以,有)20,0(~221N X X −⇒)1,0(~20221N X X −)100,0(~4343N X X − ⇒)1,0(~104343N X X −于是由分布的定义知,当2χ,201=a 1001=b 时,有 ()())2(~10432024322243221243221χ⎟⎠⎞⎜⎝⎛−+⎟⎟⎠⎞⎜⎜⎝⎛−=−+−=X X X X X X b X X a X 4. 由正态分布的性质及样本的独立性知, ⇒ )9,0(~2921N X X X +++")1,0(~)(91921N X X X +++" 又)1,0(~3N Y i, 9,,2,1"=i 所以 )9(~)(913332292221292221χY Y Y Y Y Y +++=⎟⎠⎞⎜⎝⎛++⎟⎠⎞⎜⎝⎛+⎟⎠⎞⎜⎝⎛""由于两个总体是X 和Y 相互独立的,所以其相应的样本也是相互独立的,故)9(9121X X X +++"与)(21Y 912922Y Y +++"也相互独立,于是由t 分布的定义知,)9(~9/)(91)(91292191292191t Y Y X X YY X X U +++=++++=""""5.由题意知,)1,0(~2N X i,,故有 15,,2,1"=i )10(~22)(4122102121021χ⎟⎠⎞⎜⎝⎛++⎟⎠⎞⎜⎝⎛=+=X X X X U "" )5(~22)(412215211215211χ⎟⎠⎞⎜⎝⎛++⎟⎠⎞⎜⎝⎛=+=X X X X V ""利用样本的独立性以及F 分布的定义,有)5,10(~5/10/)(221521121021F V U X X X X Y =++++="" 6.解法1 考虑n n n n X X X X X X 22211,,,+++++",将其视为取自正态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则其样本均值为 )2,2(2σμN X X n X X n ni i n i i n i 21)(1211==+∑∑==+样本方差为 Y n 11−由于2211σ=⎟⎠⎞⎜⎝⎛−Y n E ,所以 22)1(2)2)(1()(σσ−=−=n n Y E 解法2 记,11∑==′n i i X n X ,11∑=+=′ni i n X n X 显然有X X X ′′+′=2,因此[]⎭⎬⎫⎩⎨⎧′′−+′−=⎥⎦⎤⎢⎣⎡−+=∑∑=+=+n i i n i n i i n i X X X X E X X X E Y E 1212)()()2()( []⎭⎬⎫⎩⎨⎧′′−+′′−′−+′−=∑=++n i i n i n i i X X X X X X X X E 122)())((2)(222)1(2)1(0)1(σσσ−=−++−=n n n 7.记(未知),易见2)(σ=X D )()(21Y E Y E =, ,6/)(21σ=Y D 3/)(22σ=Y D 由于相互独立,故有21,Y Y ,0)(21=−Y Y E 236)(22221σσσ=+=−Y Y D从而 )1,0(~2/21N Y Y U σ−=,又 )2(~22222χσχS =由于与相互独立,与独立,由定理 6.3.2,与独立,所以1Y 2Y 1Y 2S 2Y 2S 21Y Y −与独立,于是由t 分布的定义,知 2S )2(~2/)(2221t USY Y Z χ=−=8.由)1(~)1(222−−n S n χσ,其中由题意知,25=n , ,于是1002=σ}12)125({)1(50)1(}50{22222>−=⎭⎬⎫⎩⎨⎧−>−=>χσσP n S n P S P975.0}12)24({2≥>=χP 上式中的不等式是查表得到的,所以所求的概率至少为0.9759. 本题要用到这样一个结论,即Γ分布),(βαΓ关于第一个参数具有可加性,即若),(~1βαΓU ,),(~2βαΓV ,且U 与V 相互独立,则),(~21βαα+Γ+V U ,其中),(βαΓ的概率密度为: ⎪⎩⎪⎨⎧=)(x f αβ>其它0,x βΓ−)(1/1e x α−0x α可利用卷积公式证明.回到本题,当λβα11=,=,分布就是参数为Γλ的指数分布,所以样本的独立性及Γ分布的可加性,有 )1,(~21λn X +X X n Γ++"即的概率密度为 ∑=ni i X 1⎪⎩⎪⎨⎧>−=−−其它00,)!1()(1x e x n x g x n nλλ 因此∑==ni i X n X 11的概率密度为 ⎪⎩⎪⎨⎧≤>−==−−0,00,)!1()()()(1y y e y n n ny ng y h ny n n λλ 10. (1) 根据正态分布的性质,与21X X +21X X −服从二维正态分布,所以要证明它们相互独立,只需它们不相关,由于0)()()])([(22212121=−=−+X E X E X X X X E 0)()(2121=−+X X E X X E 所以 0),(2121=−+X X X X Cov 即与相互独立21X X +21X X −(2) 由于0=μ,所以)2,0(~221σN X X +⇒)1,0(~221N X X σ+ ⇒)1(~212221χσ⎟⎠⎞⎜⎝⎛+X X⇒)2,0(~221σN X X −)1,0(~221N X X σ− ⇒)1(~212221χσ⎟⎠⎞⎜⎝⎛−X X由上面证明的独立性,再由F 分布的定义知)1,1(~2/2/)()(21221221221F X X X X X X X X F ⎟⎠⎞⎜⎝⎛−⎟⎠⎞⎜⎝⎛+=−+=σσ 所以 25.0}83.5{}4{4)()(221221=<<<=⎭⎬⎫⎩⎨⎧<−+F P F P X X X X P。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细胞内膜系统复习题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细胞内膜系统复习题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细胞内膜系统复习题第六章细胞内膜系统基本概念题解学习要求:掌握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内膜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

掌握细胞内膜系统各个部分间的关系和细胞内蛋白分悬于细胞结构的装配及其相关知识。

基本概念:1.细胞质基质(cytoplasmic matrix):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除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成为细胞质基质。

它是一种高度有序且不断变化的结构体系。

在确保与协调各种代谢反应、胞内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2.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 :指真核细胞内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围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或者说是由膜分隔而形成的具有连续功能的系统,主要指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以及细胞质的各种囊泡。

而质膜、液泡膜以及溶酶体是这些内膜体系活动的最后产物,一般叶绿体、线粒体的膜也可直接或间接与内膜系统相联系但不包含在内膜系统内。

3.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分布于细胞质中由膜构成的网状管道系统,管道以各种形状延伸和扩展,成为各类管、泡、腔交织的状态。

内质网有两种: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

前者指膜上附有核糖体颗粒。

后者膜外面不附有核糖体,表面光滑,主要是合成和运输类脂和多糖,它也可能是细胞之间通讯与传递系统。

细胞中内质网可以与细胞核的外膜相连,同时也可与细胞表面的质膜相连,而且还可能随同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与相邻细胞的内质网发生联系。

因此有人认为内质网构成了一个从细胞核到质膜,甚至与相邻细胞相连而直接贯通的管道系统。

4.易位子(translocon):指内质网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复合体,8.5nm,2nm的通道,其功能与新合成的多肽进入内质网腔有关。

5.高尔基体(Golgi body): 是由一些堆叠的扁平囊所组成。

主要功能是分泌活动、蛋白质加工以及合成多糖参与新细胞壁的形成。

6.溶酶体(lysosome): 是由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消化作用。

数理经济学第6章课后题

数理经济学第6章课后题

第六章 习题答案1.考虑如下最优化问题⎩⎨⎧≥≤+=0,1..max 2121211x x x x t s x y 用图解法解此题。

并检验均衡解点是否满足(1)约束规格;(2)库恩—塔克极大化条件 解:可行域为OAB利用图解法求的均衡点为)0,1(B ,1max =y对于)0,1(B 来说,有112221≤=+x x ,因此该约束规格是紧的。

构建拉格朗日函数 )1(),,(2221121-++=x x x x x L λλ⎪⎪⎪⎩⎪⎪⎪⎨⎧≥-+≥=-+==∂∂=+=∂∂01,00)1(020212221222122211x x x x x x L x x x Lλλλ⇒)0,1(B 符合T K -条件2.考虑如下最优化问题⎩⎨⎧≥≥-=0,0..min 212211x x x x t s x y用图解法解此题。

并检验均衡解点是否满足(1)约束规格;(2)库恩—塔克极大化条件 解:利用图解法求的均衡点为)0,0(o ,0min =y求法同上,可知约束规范是紧的构建拉格朗日函数 )(),,(221121x x x x x L -+=λλ⎪⎪⎪⎩⎪⎪⎪⎨⎧≥-≥=-==∂∂=+=∂∂0,00)(0021221221211x x x x xL x x Lλλλλ⇒)0,0(o 符合T K -条件3. 考虑如下最优化问题⎩⎨⎧≥≥-=00..min 22311x x x t s x y检验均衡解点是否满足(1)约束规格;(2)库恩—塔克极大化条件 解:利用图解法求的均衡点为)0,0(o ,0min =y求法同上,可知约束规范是紧的构建拉格朗日函数 )(),,(231121x x x x x L -+=λλ⎪⎪⎪⎩⎪⎪⎪⎨⎧≥-≥=-==∂∂=+=∂∂0,00)(00312312312211x x x x x L x x L λλλλ⇒)0,0(o 不符合T K -条件4.写出下面优化问题的一阶必要条件⎩⎨⎧>≤++--=0,,2..),,(max 222z y x z y x t s z y x z y x f解:)2(),,(22221-++---=z y x z y x x x L λλ一阶必要条件为:⎪⎪⎪⎩⎪⎪⎪⎨⎧=-++≥=+-=∂∂=+-=∂∂=-=∂∂0)2(,0021021021222z y x z z Ly y L x xL λλλλλ5.求解下面最优化问题(1)⎩⎨⎧≥≤+++0,122..4max 22y x y x t s y x x (2)⎪⎪⎩⎪⎪⎨⎧≥≥-≥--≥-+=0,160..min 212212121x x x x x x x t s x x y(3)⎪⎩⎪⎨⎧≥≥+≥+++=0,,302105..10540min 3213121321x x x x x x x t s x x x y (4)⎩⎨⎧>>≤+-=0,04..),(max 21222122121x x x x t s x x x x f (5)⎩⎨⎧≥≤+=0,16..max 212121x x x x t s x x y 解:(1)22(,,)4(221)L x y x x y x y λλ=++-+-一阶必要条件为:2120820(221)00,221Lx xL y y x y x y λλλλ∂⎧=+-=⎪∂⎪∂⎪=-=⎨∂⎪+-=⎪⎪≥+≤⎩解得314,,1055x y λ=== (2)图解法可行域为314,,1055x y λ===,均衡解点(1,1) min 2A y = (3) 12312123112213(,,,,)40510(105)(302)L x x x x x x x x x x λλλλ=+++--+--一阶必要条件为:12112231122131212134052050100(105)0(3023)0,0,510230Lx L x L x x x x x x x x x λλλλλλλλ∂⎧=--≥⎪∂⎪∂⎪=-≥⎪∂⎪∂⎪=-≥⎨∂⎪--=⎪⎪--=⎪⎪≥+≥⎪+≥⎩ (4) 222121212(,,)(4)L x x x x x x λλ=--+-一阶必要条件为:1122222122212120220(4)00,4Lx x L x x x x x x x λλλλ∂⎧=-=⎪∂⎪∂⎪=--=⎨∂⎪⎪+-=⎪≥+≤⎩ 解得1212,0,4x x λ===(5) 121212(,,)(16)L x x x x x x λλ=-+- 一阶必要条件为:2112121200(16)00,16Lx x L x x x x x x λλλλ∂⎧=-=⎪∂⎪∂⎪=-=⎨∂⎪⎪+-=⎪≥+≤⎩ 解得128x x λ===6.考虑如下最优化模型⎩⎨⎧≥≥---=0,0)1(..max 213121x x x x t s x y 证明:(1)均衡解()()12,1,0x x **=不满足库恩-塔克条件;(2)当引进新乘数00≥λ,把拉格朗日函数修改成如下形式()()[]n i i mi i n x x x g r x x x f Z ,,,,,,2112100ΛΛ-+=∑=λλ,则在点()0,1处满足库恩-塔克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先求取各状态点的参数(主要是温度): 点1: p1 = 0.0981 MPa,T1 = 60 + 273 = 333 K
点2:T2 = T1(v1/v2)k-1 = T1εk-1 = 333×61.4-1 = 682 K
点3:T3 = 1633+273 = 1906 K 点4:T4 = T3(v3/v4)k-1 = T3(v2/v1)k-1 = T3(1/ε)k-1 =1906×(1/6)0.4 = 931 K
三种理想循环的放热量:
q2v < q 2m < q2p ∴三种理想循环的热效率:
ηtv >ηtm >ηtp
讨论:欲提高ηt, 在ε受限制时, 应增大定容部分的加热量,使燃烧在 TDC附近进行(即提高λ )。
12
第六章
习题讲解
1
例1:工质均为同一种理想气体。(1)如图a所示的定容加热循 环1-2-4-5-1和定压加热循环1-2-3-4-5-1,哪个热效率高?(2)如图
b所示的定容加热循环 1-2-3-4-1与定压加热循环1-2´-3´-4´-1,在
T3=T3´的条件下,哪个热效率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a
图b
2
例1:工质均为同一种理想气体。(1)如图a所示的定容加热循环1-2-4-5-1和 定压加热循环1-2-3-4-5-1,哪个热效率高?(2)如图b所示的定容加热循环1-2-34-1与定压加热循环1-2´-3´-4´-1,在T3=T3´的条件下,哪个热效率高? 答: ηt= 1-Q2/Q1 = 1-T2/T1 (1) 画出循环的 T-s 图如图c 所示。两循环的放热过程均是从点 5 到点 1 的 定容放热,因此放热量相同;而显然定压加热循环 1-2-3-4-5-1的吸热量大于定 容加热循环1-2-4-5-1,∴定压加热循环1-2-3-4-5-1的热效率高。
(1) 循环热效率ηt为
h1 h2 3387 2010 t 42.16% h1 h3 3387 121.3
(2) 排汽出口处蒸汽的干度 x2 为 根据 h2=2010 kJ/kg 和 p2=0.004 MPa,从水蒸汽 的 h-s 图查得 x2=0.875。
7
例4:如图所示的定容加热内燃机理想循环,设工质为 1kg 空气, 绝热指数 k=1.4,比热容为定值,cV=0.718 kJ/(kg· K) ,并已知:
ε=v1/v2=6,p1=0.0981 MPa,t1=60℃,t3= tmax =1633 ℃,试求:
(1)循环吸热量 qH 和放热量 qL ;(2)循环净功量 w0 和热效率ηt。
8
例4:如图所示的定容加热内燃机理想循环,设工质为 1 kg 空气,绝热指数 k =1.4,比热容为定值,cV=0.718 kJ/(kg· K) ,并已知:ε=v1/v2=6,p1=0.0981 MPa,t1=60℃,t3=tmax=1633 ℃,试求:(1)循环吸热量 qH 和放热量 qL ;(2)循 环净功量 w0 和热效率ηt。
蒸汽动力循环
活塞式内燃机动力循环

4
例2:综观蒸汽动力循环和活塞式内燃机动力循环,可以发现它们都是 由升压、加热、膨胀、放热等几个过程所组成。试总结动力循环工作过程 的一般规律。 答:这种规律就是任何动力循环都是以消耗热能为代价,以作功为目 的。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必须以升压造成压力差为前提。否则,消 耗的热能(即加热)再多,如果没有必要的压差条件,仍是无法利用膨胀 转变为动力的。由此可见,压差的存在与否,是把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先 决条件,它也为拉开吸、放热平均温度创造了条件。其次还必须以放热为 基础,否则将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总之,升压是前提,加热是手段,膨 胀作功是目的,放热是基础。一切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或电能)的动力 循环,都必须遵循这些一般规律。
当然,在具体的动力循环中,有些过程可以起着多种作用。如定容加 热过程同时兼有升压与加热两种作用;定温放热过程有的同时兼有升压与 放热两种作用,有的兼有膨胀与放热的作用。但是无论什么动力循环,依 旧必须遵循上述一般规律。
5
例3:某蒸汽动力厂按朗肯循环工作,进入汽轮机的蒸汽初参 数为 p1=8.8 MPa 和 t1=500℃,排汽压力为 p2=0.004 MPa。在 不计水泵耗功的条件下,试求: (1)汽轮机的循环热效率 ηt;(2) 排汽出口处蒸汽的干度 x2。
(2) 画出循环的 T-s 图如图d 所示。显然定压加热循环1-2´-3´-4´-1的平均 吸热温度高于定容加热循环1-2-3-4-1,而平均放热温度比定容加热循环的低, ∴定压加热循环1-2´-3´-4´-1的热效率高。
图a
图b
图c
图d
3
例2:综观蒸汽动力循环和活塞式内燃机动力循环,可以发现它 们都是由升压、加热、膨胀、放热等几个过程所组成。试总结动力 循环工作过程的一般规律。
9
(1) qH = cV(T3-T2) = 0.718×(1906-682) = 878.8 kJ/kg qL = cV(T4-T1) = 0.718×(931-333) = 429.4 kJ/kg
(2) w0 = qH-qL = 878.8-429.4 = 449.4 kJ/kg
ηt = w0 / qH = 449.4/878.8 = 51.1 % 讨论:从本题可看到循环分析求解的步骤。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各状态点参数,尤其是温度的求解。
10
例5:当活塞式内燃机的三种理想循环(即:定容加热循环、
混合加热循环、定压加热循环)的进气状态、压缩比、吸热量 彼此相同时,(1)画出三种理想循环的T – s图;(2)比较三种理想 循环热效率的大小。
11
例5:当活塞式内燃机的三种理想循环(即:定容加热循环、混合 加热循环、定压加热循环)的进气状态、压缩比、吸热量彼此相同时, (1)画出三种理想循环的T – s图;(2)比较三种理想循环热效率的大小。 解:(1) 由于定容线比定压线陡,依题意画出T – s图如图所示。 (2) 三种理想循环的吸热量相同: q1v = q1m = q1p
6
例3:某蒸汽动力厂按朗肯循环工作,进入汽轮机 的蒸汽初参数为 p1=8.8 MPa 和 t1=500℃,排汽压力 为 p2=0.004 MPa。在不计水泵耗功的条件下,试求: (1)汽轮机的循环热效率ηt;(2)排汽出口处蒸汽的干度 x2。
答:查水蒸汽的 h-s 图可知: 当 p1=8.8 MPa、t1=500 ℃时,h1=3387 kJ/kg。 从初态点定熵膨胀至 p2=0.004MPa时,h2=2010 kJ/kg。 再从饱和蒸汽表中查出,当 p2=0.004 MPa时,饱 和水的比焓为: h3=121.3 kJ/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