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完整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单元测试(一)+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单元测试(一)+Word版含答案.doc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必修4第二单元训练卷语 文 (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

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注]之说。

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

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

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

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

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

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

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

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

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

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四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四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画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会泾师乱德宗幸奉天瑊率家人子弟自京城至乃署为行在都虞候②希全等进至漠谷果为贼军邀击夺据水口杀伤颇甚1.(5)浑瑊为什么建议军队不要走漠谷而从乾陵北取道?请简要说明A. 既而肃宗即位/于灵武瑊统兵赴行在/至天德/遇蕃军入寇/瑊击败之/从郭子仪收两京/讨安庆绪/破贼于新乡/B. 既而肃宗即位于灵武/瑊统兵赴行在/至天德/遇蕃军入寇/瑊击败之/从郭子仪收/两京讨安庆绪/破贼于新乡/C. 既而肃宗即位于灵武/瑊统兵赴行在/至天德/遇蕃军入寇/瑊击败之/从郭子仪收两京/讨安庆绪/破贼于新乡/D. 既而肃宗即位于灵武/瑊统兵赴行/在至天德/遇蕃军入寇/瑊击败之/从郭子仪收两京/讨安庆绪/破贼于新乡/【答案】C【解析】(1)“既而肃宗即位于灵武”句意为“不久肃宗在灵武即位” 语意完整其中“于灵武”作状语而“瑊”是后句主语故应在“武”后断句排除A项“两京”作“收”的宾语其间不可断开排除B项“行在”的意思是“皇上外出临时居住的地方” 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项故选C【答案】A【解析】(2)A项“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行政长官”解说错误应该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答案】D【解析】(3)D项“终因地位不如宰相意见被皇上否决”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上从杞议” 并没有具体叙述否决浑瑊意见的原因【答案】(4)①正值泾原兵乱德宗驾临奉天浑瑊带领家人子弟从京城来到奉天(皇上)便任命(浑瑊)为行在都虞候②杜希全等进军到漠谷果然被贼军半路阻击贼军夺取占据了水口杀伤很多【解析】(4)①会正值乱兵乱幸驾临率率领带领署任命②进进军“果为贼军邀击”是被动句邀击半路阻击邀半路拦截夺夺取颇甚很多【答案】(5)漠谷道路险峻狭窄会被敌军堵截从乾陵北取道能在鸡子堆扎营与柏城呈掎角之势并分散敌人势力【解析】(5)阅读全文根据题目要求找到原文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根据“漠谷险隘必为贼所邀”可知浑瑊认为漠谷道路险峻狭窄会被敌军堵截根据“不若取乾陵北过附柏城而行便取城东北鸡子堆下营与城中掎角相应且分贼势朱泚必不更于陵寝往来”可知浑瑊认为从乾陵北取道能在鸡子堆扎营与柏城呈掎角之势并分散敌人势力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2)本诗的尾联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A. 本诗是作者登临览胜的游记之作写太湖风光意境壮阔笔力高绝并由太湖之波涛联想到人生的艰险思想内容颇具代表性、典型性B. 诗的第一联说登上塔顶只见飞鸟的脊背一掠而过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飞英塔的高大巍峨、气势非凡C. 诗的第二联写诗人登高远眺描绘出了清秋时节傍晚时分山明水静、夕阳与万家烟火相映的美丽景色D. 诗的第三联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由对湖面上风起水涌、倾樯催楫的想象转为对鸿雁高飞躲避罗网的实写虚实相生充满趣味【答案】D【解析】(1)D项第三联并非虚实结合而全是想象之景均为虚写【答案】(2)①运用“千树橘”的典故和问句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生涯的厌倦②“侧身东望”这一传神的动作描写出了诗人的神态虚写“洞庭波”又将自己的心志寄托于自然山水表达了诗人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归隐生活的向往【解析】(2)湖山既是那么可爱官场又是那么险恶明智的选择就是隐居江湖自食其力终生自由自在又何必轻生犯险介入名利网罗之中呢?根据题目注解尾联运用“千树橘”的典故和问句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生涯的厌倦“侧身东望”动作传神虚写“洞庭波” 又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对无拘无束的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3.(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3)我国的高铁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高铁如何再创新高A. 材料二告诉我们要从机遇中发现挑战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标准激发活力B. 材料一介绍了中国高铁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巨大的价值空间以及“走出去”具有关键优势C. 三则材料介绍的新闻侧重点不同但都指出了目前高铁面临的问题且都有评论性的语言说明D. 材料三介绍我国当初从海外引进四种不同技术平台并整合创新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1)C项材料一更多谈及高铁优势没有谈问题也没有评论【答案】A【解析】(2)A项根据材料三图表中“充分展示和持续保持中国高铁科技创新的领先地位” 可知“在一定程度上”程度过轻【答案】(3)①掌握核心知识产权在车轮、轴承、制动刹车系统等方面沿用中国的标准由国内零部件企业自主制造②实现引进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有效兼容实现不同型号动车组标准化统型减少运营难度和维保成本【解析】(3)首先按题干“如何再创新高”的要求应该是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据此确定答题区域在材料二与材料三再在相关段落找出重点语句如“有些技术还是带着外方的‘胎记’ 知识产权依然不在掌握中”“然而‘弯道超车’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争取时间优势的同时也留下了兼容性难题”等然后再归纳、概括分条陈述即可4.(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4.(2)本文叙事视角前后不同这种变化有何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3)小说用绕小人书讲述故事请结合文本探究这样安排的深刻意蕴A. “旧鞋换洋火”这种以货易货的方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物质匮乏为故事展开提供了特定的时代背景B. “黑脸人”和秋良关于《堂吉诃德》的对话可以看作一次文化启蒙“你太饥饿了”饱含无奈与失望C. “秋良不再是秋良”这句话意蕴丰富那是孩子们对秋良得到“黑脸人”指点而“博学”的由衷赞叹D. 小说以生活化的场景展现了普通底层民众的简单却旨意不凡的故事叙事平淡克制从容不迫【答案】B【解析】(1)B项叹息里既有“担忧与哀伤” 也有对秋良渴望看书、渴望知识的欣喜【答案】(2)①小说前面部分以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来讲述故事最后一部分转换成第一人称的受限视角夹叙夹议②关于“小人书”的对话场面切换变成“共同分享小人书”的在场叙述使故事情节生动真实让故事讲述缓急有致③视角的切换让人物形象更丰满秋良在多次与黑脸人交谈后知识上的丰富、认知上的变化通过“我们”的眼睛得到进一步证实④转变为夹叙夹议的第一人称叙述更好地揭示了小说的主旨传达出“知识、文化有着非凡意义与价值”的认识【解析】(2)结合小说文本小说前面部分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叙述叙述自由灵活从“孩子的世界简单而残酷仨儿一群俩儿一伙儿分分合合……”开始叙述人称转换成第一人称的视角内容上转换视角后夹叙夹议故事讲述缓急有致情节更加真实人物塑造上秋良在多次与黑脸人交谈后知识的丰富、认知上的变化通过“我们”的眼睛得到进一步证实人使物形象更加丰满主旨表达上转换为第一人称后更易于揭示主题传达出“知识、文化有着非凡意义与价值”的认识情感也更加真实具有感染力【答案】(3)①秋良渴望得到小人书反映了物质的贫瘠阻挡不了孩子对文化与文明的热爱与向往②黑脸人给秋良送书并加以指点说明只要有人点燃文明之火终究会绵绵续延③小人书是故事的线索围绕它展开一个换书、送书、讲书、传递书的故事说明敬重知识能够充实生命、传递文明【解析】(3)首先小人书是本文的线索小说围绕这一线索展开情节围绕它展开一个换书、送书、讲书、传递书的故事说明敬重知识能够充实生命、传递文明其次小说中秋良一直渴望得到新的小人书通过塑造秋良这一人物形象反映了物质的贫瘠也阻挡不了孩子对文化与文明的热爱与向往最后秋良死后小人书一直仍在流传以及黑脸人给秋良送书并加以指点都说明了只要有人点燃文明之火终究会绵绵续延的主题据此理解作答即可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5.(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5.(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泼墨画是水生花它的颜色天生的好”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A. 化用、拟人、对比B. 正衬、化用、拟人C. 引用、正衬、比喻D. 比喻、引用、对比【答案】D【解析】(1)文中没有使用“化用”和“正衬”的修辞手法据此排除A、B、C 故选D【答案】(2)①它们都各有其风格②水里居然也冒出花来【解析】(2)①根据后面的“丝瓜花有它自己的文法牵牛花有它自己的修辞”可以看出此处想表达的意思是每种花都有自己不一样的风格据此可填“它们都各有其风格”②根据前面的“大地”“山谷”“水生花”以及后面的“简直”可以看出此处想表达的意思是作者对于水里竟然有花很惊讶据此可填“水里居然也冒出花来” 意对即可【答案】(3)①结构上使文章段落更富有变化性错落有致增强韵律美②情感上更体现出作者对水生花的赞叹和惊讶情感更加丰富、饱满【解析】(3)改写后的句子采用的是非常普通的叙述方式没有什么特点而原句则打破了通常的叙述顺序显得错落有致富有变化性增强了韵律美改写后的句子语言比较直白平淡体现不出作者对水生花的强烈的喜爱和赞叹之情意对即可6.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里月亮成了历代文人吟咏不厌的对象人们喜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注入明月中溶进月光里从而使月亮这一无生命的物象变得多姿多彩起来请以“古诗词中的月”为标题写一段文字阐述你对古诗词中“月”这一意象的理解要求要运用引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要阐述“月”在不同意境中的不同内涵 200字左右【答案】古诗词中的月月是拥有美好情愫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情人对着月亮深刻地思念起远方征人的时候月亮充满温情月亮充满美好月亮增添美好但我仍然需要回去或许梦里会有与你的相遇那是你我的假期便想起这样的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爱情是如此的美好只要相遇便成就了永恒的美好就像纳兰性德曾说人生一切哪比得上生前一壶酒?这壶酒里有至情至性是爱的纯粹痛的彻底饮尽它人生便也是完整【解析】解答本题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要恰当地引用古诗词中含“月”的句子要能够阐述“月”这一意象在不同诗词中表达的不同情感和内涵要运用题干中提到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要生动内容要具体7.观察下面的漫画先描述画面内容然后揭示其中的寓意不超过100字【答案】(1)画面内容一位衣着朴素的母亲背着一个大孩子正在擦拭满头汗水孩子背着一大捆书拿着笔正在创作(或学习)(2)寓意批评了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由啃老的成年孩子(或“批评了依赖父母生活的成年孩子”)揭示了当今父母溺爱孩子的现象【解析】解答此题的前提就是读懂漫画一位衣着朴素的母亲背着一个大孩子正在擦拭满头汗水孩子背着一大捆书拿着笔正在创作(或学习)阐述对漫画所反映的现象的寓意结合实际情况分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四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四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守仁亲率锐卒佯退师出不意捣之俘斩七千有奇②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A.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B.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C.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D.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答案】C【解析】C.第二处的“守仁”属于后句的主语整体为“守仁因俗化导” 排除A、B 是“伐木为屋”的状语意思为“纷纷伐木造屋” 句子翻译为王守仁刚正地上奏章营救戴铣在朝廷上杖责王守仁四十杖龙场万山丛生草木苗夷人欢喜让王守仁居住【答案】B【解析】B.“文中指声讨敌人的文书”错文中指征调福建【答案】C【解析】C.“趁宁王以金宝犒劳其群臣时发动突袭”错误尽出金宝犒士”指王守仁拿出全部金宝犒劳将士正确表述应为“趁宁王正在晨朝他的群臣时【答案】①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士卒假装退兵俘虏斩获七千多人②朱宸濠的船搁浅仓促换船逃跑参考译文王守仁余姚人因而取名云有个不寻常的人抚摩他于是他就能说话了王守仁访游山海关二十岁乡试中举更加喜好谈论军事考中弘治十二年进士王守仁条列八件事奏上刘瑾逮捕给事中御史戴铣刘瑾发怒王守仁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苗、僚杂居王守仁根据习俗加以引导纷纷伐木造屋正德十一年前巡抚托病避去知道左右多有贼寇的耳目仆隶不敢隐瞒令他暗中侦察贼寇于是传檄令福建讨伐贼寇假装退兵俘虏斩获七千多人平定为患数十年的大寇贼正德十四年王守仁急往吉安传诏书揭露朱宸濠的罪行再次战斗王守仁斩杀先退却的人叛贼又大败拿出全部金银珠宝犒劳将士朱宸濠正在晨朝他的群臣王守仁用小舟装载柴薪焚毁朱宸濠的副船仓促换船逃跑叛贼被平定众大臣震惊担心被王守仁知道强迫王守仁射箭三发三中张忠在皇帝面前扬言说王守仁一定会造反日晏时坐在僧寺说“王守仁是学道之人?”王守仁后来病得很重走到南安就去世了灵柩经过江西王守仁天资十分聪明在阳明洞中建筑房屋应当自己求之于心专以培养良知为主世上于是有“阳明学”的说法率领众书生扫除多年的贼寇文臣用兵【解析】①佯假装捣进攻句子翻译为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士卒出其不意发起进攻②胶浅搁浅仓卒仓促句子翻译为朱宸濠的船搁浅王冕手下的士兵追赶捉住朱宸濠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2)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评论这首词“敛雄心变温婉成悲凉”请结合词的最后两句作简要分析A. 词人游山招山而不得于是内生责怪青山傲慢之情浓浓的怨恨直接表现词人内心的孤寂B. 词中的“唤”字奇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山多情寒冬腊月太孤单而主动邀“我”来到溪边同住C. 下阙着重写山中明月叙写明月从“来”到“去” 皆因词人而起展示了物、我、景、情相互交融D. 这首词题作《独游西岩》实为西岩夜读用笔轻灵奇思妙趣最后浅浅着笔卒章显其志【答案】A【解析】(1)A项“浓浓的怨恨直接表现词人内心的孤寂”错误词人并非真的怨山只是从侧面表现出自己孤寂的情怀【答案】(2)①运用拟人(衬托、用典)手法描绘了一幅岁暮天寒只有明月潜入清溪相陪听词人默默诵读《离骚》的和谐画面此情此景词人似乎敛去了昔日的雄心豪情②词人夜不能寐只能独自诵读《离骚》此时孤独的月亮静挂高天似乎只有她懂得词人的高洁与孤独默默陪伴氛围显得温婉柔和③词人借用《离骚》的典故以屈原自况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孤愤与无奈情感变得悲凉与伤感【解析】(2)辛弃疾的这篇词作感情充沛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最后两句中“入”“听读”赋予青山、明月人的情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岁暮天寒只有明月潜入清溪相陪听词人默默诵读《离骚》的画面在这幽静、和谐的情境中词人的内心无比平和似乎敛去了昔日的雄心豪情正所谓“敛雄心” 作者诵读《离骚》寂静的夜晚似乎只有月亮懂得词人的高洁与孤独默默陪伴他画面温婉柔和正是“变温婉” 宋孝宗淳熙八年冬天辛弃疾被诬陷罢官此后他长期闲居在信州上饶城北带湖边上西岩是上饶城南风景优美的地方这首词作便是辛弃疾闲居西岩时的纪游之作词人巧用屈原被放逐写成《离骚》的典故以屈原自况蕴含着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孤愤与无奈所以“成悲凉”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3)在访谈中舒晋瑜是如何逐步深入地对叶永烈进行采访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A. 关于小时候读什么书及读书对创作的影响的问题叶永烈表示他中学时代爱读科普书籍所读的这些科普书籍对大学时代的创作有益处B. 被问到是否了解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时叶永烈大致按照时间线索梳理了中国科幻小说发展的脉络并指出其两个高峰都与社会背景有关C. 面对中国科幻小说影响巨大的问题叶永烈主要从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和中国民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等外部因素给出了答案D. 关于科普作品选入教科书的问题叶永烈表示非常支持但他特别强调科普读物内容虽然可以虚构编造但一定要注意科学知识的准确性【答案】D【解析】(1)D项“科普读物内容虽然可以虚构编造”无中生有叶永烈只是强调要注意科学知识的准确性并没有说科普读物内容可以虚构编造【答案】C【解析】(2)C项叶永烈反感被称为“科幻作家” 并不是因为他谦逊而是因为他已经彻底离开科幻小说【答案】(3)①舒晋瑜首先问叶永烈小时候读的书从而引出科幻小说的话题②接着回顾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③然后引出对中国科幻小说的影响力的话题④最后引出了在教科书中选入科普作品的话题所提问题是步步深入从简单到复杂从宽泛的话题到专业领域【解析】(3)在访谈中舒晋瑜的提问步步深入刚开始是一个宽泛的问题问叶永烈小时候读的书从这个简单问题引入到叶永烈对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的回顾接着舒晋瑜聚焦中国当今科幻小说影响力的提高引出了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从而联系到科普作品引入教科书的问题舒晋瑜的采访从简单到复杂从宽泛的话题到专业的领域体现了一位优秀记者的提问技巧4.(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当今传统手工工匠不重要了而需要机械技术工匠和智能技术工匠了B. 工匠精神包括劳动精神、奉献精神等多个内涵其中创新精神是其核心C. 庖丁精神蕴藏着对道的追求和把握使其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纯熟于心D. 只要通过刻苦训练和反复实践就能深刻把握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之道【答案】B【解析】(1)A项“传统手工工匠不重要了” 把原文中不确定的内容理解成确定的原文为“传统手工工匠似乎远离了人们的生活”C项“使其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纯熟于心”有误应是庖丁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纯熟于心并化为精神生命之道D项表述绝对化故选B【答案】A【解析】(2)A项“先阐述新工匠的种类”分析不正确应是先阐述形势的发展需要工匠文化在新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第一段的重点是第二句【答案】C【解析】(3)C项原因分析不合文意原文是“在苏格拉底看来工艺制作是指向善的活动一个人熟练地掌握了他所从事的技艺也就能够把这类事情做好从而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5.(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答案】B【解析】第一空“凝望”指目不转睛地看而“仰望”指抬头向上看或敬仰而有所期望应选“凝望”第二空“吊”有悬挂之意“挂”指借助于绳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即将脱离枝条飘落到地上的形态第三空“兴高采烈”是指兴致高情绪热烈“兴高采烈”更能写出春天万木争相吐绿第四空“转化”“变化”都有“改变”之意但“转化”只能作动词可作名词故选B【答案】①原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幼芽比作珍珠、晶莹“缀满”更能突出幼芽之多【解析】先看改写后的句子是直接描写了幼芽也没有在词语上有突出的特点使用比喻的修辞、晶莹从而写出了饱含雨水的幼芽既多、密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答案】寒风猛吹吹不散你对春天的思念尘封不了你对春天的记忆冻结不了你对春天的热情【解析】本题中能作为基准句的句子是第一句“寒风猛吹然后分析另外两个句子可知“地冻三尺” 则是地冻三尺大雪纷纷因此可得答案答案(1)B(2)①原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幼芽比作珍珠、晶莹“缀满”更能突出幼芽之多(3)寒风猛吹吹不散你对春天的思念尘封不了你对春天的记忆冻结不了你对春天的热情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下面这份邀请函的正文在表达上有四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对应语句序号并给出修改意见亲爱的校友你好!①2020年是母校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的一年②在这一年我们将迎来母校三十诞辰③为了弘扬××精神凝聚校友力量总结办学经验分享成功喜悦④学校决定于2020年12月26日(周六)上午10点在学校礼堂隆重举行建校三十年校庆庆典活动请你务必准时参加⑤昔日你以母校为荣今天母校以你为傲我们真诚地邀请你届时莅临⑥你将荣幸地受到我们的热情接待××学校2020年9月6日【答案】②修改将“诞辰”改为“华诞”④修改删去“请你务必准时参加”⑤修改将“莅临”改为“光临”⑥修改删去“荣幸地”【解析】②诞辰一般用于所尊敬的人这里指学校应用“华诞”④这是邀请函不能说“请你务必准时参加” 并且与后面的“邀请你届时莅临”的语意重复所以删除⑤莅临一般用于长辈、上级的光临这里是回母校用“莅临”不恰当应用“光临”⑥荣幸谦辞用于自己表示谦虚不能用于他人所以删除7.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①在经典艺术作品中寻求精神共鸣②用自己独特又有创意的方式守护着历经时光沉淀的人类精神财富③是当下很多青年人热衷的事④然而当下市场提供的传统电视剧或网播剧精品内容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为目标⑤同时经典电视剧故事、人物有重新激励大家共鸣的特质⑥网友有发言欲望⑦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剧⑧具备故事性和文学性⑨观众看后能留下思考和启发⑩能提升自己的生活与文学审美【答案】④将“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为目标”修改为“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⑤将“激励”修改为“激发”⑥在“网友”前加上“让”或“使”⑩在“文学审美”后加上“能力”【解析】④“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为目标”句式杂糅应修改为“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⑤“激励”与“共鸣”搭配不当将“激励”修改为“激发”⑥偷换主语在“网友”前加上“让”或“使”⑩成分残缺在“文学审美”后加上宾语“能力”。

【新人教必修4】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必修4】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一、名句默写1.念去去,千里烟波,。

多情自古伤离别,,!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

4.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6.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7.众里寻他千百度,,。

(辛弃疾《青玉案》)8. ,,。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9.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

(晏几道《临江仙》)10.试问闲愁都几许?,,。

(贺铸《青玉案》)11.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李清照《渔家傲》)1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二、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概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三、阅读下文,完成1—3题虞美人•听雨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请在下表中填入表达作者在人生的三个阶段不同心情的词语。

歌楼听雨客舟听雨僧庐听雨2.对“悲欢离合总无情”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A.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对他人的“悲欢离合”已无感情。

B.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作者这时已对“悲欢离合”不十分在乎了。

D.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本身是没有感情的。

3.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四、阅读下面辛弃疾的这首词,解答1—4题摸鱼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检测试卷语文试题(限时: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天堑/暂时摇头晃脑/一晃而过翘望/翘楚B.荧光/坟茔千载难逢/载歌载舞羌管/无恙C.巷陌/巷道鲈鱼堪脍/人文荟萃关卡/卡片D.数轴/压轴买椟还珠/舐犊情深烽火/峰峦解析:A项,qiàn/zàn,huàng/huǎn g,qiáo;B项,yíng,zǎi/zài,qiāng/yàng;C项,xiàng/hàng,kuài/huì,qiǎ/kǎ;D项,zhóu/zhòu,dú,fēng。

答案:C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1)老师和同学们的误解让班长感到十分________,他把头扭向一边,不愿同学们看见自己的泪水。

(2)今年9月25日是鲁迅先生________一百周年。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3)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学修养,就谈不上________作品。

A.委曲诞辰品位B.委屈诞辰品位C.委屈诞生品味D.委曲诞生品味解析:“委曲”是指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委屈”指受到不该有的指责,心里难过。

根据①的语境,应选“委屈”。

“诞辰”指生日;“诞生”指出生。

此处应选“诞生”。

“品位”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品味”有“品鉴、玩味”之意(也可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或指格调和趣味)。

此处应选“品味”,使“作品”有所附着。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美国某些政客看热闹不嫌事大,多次捕风捉影,宣称《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

这一举动无异于火上浇油,纵容日本铤而走险。

高一必修四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必修四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必修四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就是多练习,今天,小编特意为大家推荐高一必修四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希望大家喜欢!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央浼/分娩溺爱/匿名剽窃/虚无缥缈B.栖息/攲侧契约/楔子潜力/扭转乾坤C.倩影/天堑俏皮/峭拔怯弱/扶老挈幼D.钟磬/磐石诺言/偌大朔方/追本溯源解析:选D。

D项,分别读qìnɡ/pán,nuò/ruò,shuò/sù;A项,分别读měi/miǎn,nì,piāo;B项分别读qī,qì/_iē,qián;C项,分别读qiàn,qiào,qi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阿育王塔用泡钉将银鎏金皮铆接在木质内托的表面,塔身上的精美图案由当时的工匠在鎏金蒙皮上锻制而成,如此精密复杂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B.相信只要有踌躇满志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一抓到底的作风,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当前的困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取得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新胜利。

C.近几年来,某市大型商场营业面积大幅增加,但前往购物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D.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矛盾,我们党员干部要善于削足适履,以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

解析:选A。

A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B项,踌躇满志:对自己的现状或者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不能形容精神,使用对象错误,根据语意可用“志在必得”;C项,僧多粥少:比喻供不应求,难以分配,此处应改为“供大于求”;D项,削足适履:指脚大鞋小,为了穿上鞋而把脚削去一块,比喻无原则地迁就现成条件或不顾客观条件生搬硬套,这里误用作了褒义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印尼火山学家斯万蒂卡认为,默拉皮火山可能在长时期内多次小规模喷发。

【新人教必修4】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必修4】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一、名句默写1.念去去,千里烟波,。

多情自古伤离别,,!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

4.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6.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7.众里寻他千百度,,。

(辛弃疾《青玉案》)8. ,,。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9.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

(晏几道《临江仙》)10.试问闲愁都几许?,,。

(贺铸《青玉案》)11.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李清照《渔家傲》)1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二、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概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三、阅读下文,完成1—3题虞美人•听雨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请在下表中填入表达作者在人生的三个阶段不同心情的词语。

歌楼听雨客舟听雨僧庐听雨2.对“悲欢离合总无情”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A.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对他人的“悲欢离合”已无感情。

B.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作者这时已对“悲欢离合”不十分在乎了。

D.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本身是没有感情的。

3.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四、阅读下面辛弃疾的这首词,解答1—4题摸鱼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 座号 一.基础知识(共2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是( ) A .骤.雨(zh òu ) 纶.巾(l ún ) 一蓑.(su ō) 还酹.江月(l èi ) B .罗绮.(q ǐ) 豆蔻. (k òu ) 吟.啸(y ín ) 揾.英雄泪(w ēn ) C .遥岑. (c én ) 憔悴.(cu ì) 料峭.(q i ào ) 重湖叠巘.(y ǎn ) D .凝噎.(y ē) 樯橹.(l ǔ) 玉枕.(zh ěn ) 鲈鱼堪脍.(hu 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参差 天堑 竞豪奢 暮霭B .今宵 羌管 雨林铃 故垒C .雨具 箫瑟 念奴娇 芒鞋D .巷陌 烽火 醉花阴 凄残 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故垒.西边(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B .还酹.江月(以酒洒地,以表凭吊)C .倩.何人换取(请求)D .怎生..得黑(怎么生得)4.下列诗句朗读音节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B 、念去去/千里/烟波C 、便纵/有/千种/风情D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5.下列句子没有语句倒装现象的一项是( )A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B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C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D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6、下列对词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运用对仗和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面。

)B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形象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

“谈笑间”的神态描写,表现了周瑜指挥若定的风度和出众的才干。

)C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通过描写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

)D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以廉颇自况,自以为虽然老了,但还能参加抗金战斗。

)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B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C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D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8.下列修辞手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C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9.古诗词中有些常见的意象往往赋予特定的含义,下列各项中不搭配的一项是( )A 芭蕉、梧桐------孤独、忧愁 ,离情别绪B 梅花、菊花、蝉---高洁品格C 白云、明月 -----孤冷凄清、高洁美好、思乡念亲D 红豆-----男女爱情或亲情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词根据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B、词是兴于唐代胜于宋代的一种文学样式,因为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

C、苏轼的词改变了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词风,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

D、旧体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古体诗,唐代以后的统称近体诗。

11.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作者66岁高龄镇守京口之时。

表达了词人对南宋朝廷忘记国耻不思北伐,以及对自己无用武之地的愤慨之情。

B.词的上片缅怀两位古代英雄。

作者对孙权和刘备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仰慕,对他们所创立的赫赫战功的赞扬,其情感是那么炽热、强烈,这正说明了作者人到老年仍旧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

C.下片结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以廉颇自况,表达了要北伐抗敌的迫切愿望和报国无路的悲痛、愤慨。

这个结句是极富个性的、英雄气十足的叹息和呼喊!是全词苍劲、悲壮的最高音!D.这首词的用典最为突出,可以说是一句一典,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现实处境、思想主张和内心情感,几乎全是通过历史典故诉说出来的。

辛词刚健、雄放的独特风格和繁复、新颖的典故用法,使他在词史上成为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对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

12.对《声声慢》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声声慢》是李清照早年的作品。

她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

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B.词的开头用七组叠字构成了三句话,统领了全词的内容,展示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

C.词的上片从秋天里气候多变,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等几个角度,写自己滞留南方的孤独生活和悲苦心情。

在词的下片又进一步推进,更具体地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而这种情景,哪里是一个简单的“愁”字所能概括得尽的。

D.全词展现出作者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

我们在了解作者生活遭遇的基础上来读这首词时,不能不对她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

这也正是李清照这首抒情词动人的力量之所在。

二、诗文默写(共15分,第空1分)13.(1)楚天千里清秋,。

(2),何妨吟啸且徐行。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4)舞榭歌台,。

(5),瑞脑销金售。

(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7),,无人会,登临意。

(8),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9)东篱把酒黄昏后,。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10)《念奴娇》中描写赤壁古战场险要形势的三句是:,,______。

三、读下面两首词,回答问题。

( 12分)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①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②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③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①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

②双溪:浙江金华县的江名。

③舴艋:小船。

14、(1)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对应直接写心绪的是哪一句(2分)(2)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3分)西江月黄陵庙【张孝祥①】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②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

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

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女神。

③准拟:准定。

15.(1)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答:。

(3分)(2)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请结合诗句略作分析。

答:。

(4分)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饮一口汨罗江熊召政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

诗人如我辈,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

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

这苦涩,比秋茶更酽。

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掬起一杯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

为了在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驰特意赶来的啊!脖子一扬,我,饮了一口汨罗。

立刻,我感觉到,就像有一条吐着芯子的蛇窜入我的喉管,冰凉而滑溜,在我肝胆心肺间穿行,如同在烟雨迷蒙的天气里穿过三峡的蛟龙。

愤世嫉俗的味道真苦啊!同行人大概看出我脸色难堪,埋怨说:“叫你不要喝你偏要喝,这水太脏了。

”我报以苦笑。

朋友继续说:“你们诗人都是疯子,不过,也像圣徒。

恒河的水污染那么严重,圣徒们也是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

”我得承认,朋友这么说,并不是讥笑我,他只是不理解。

我的行囊中,带有青岛啤酒和可口可乐,为什么,我非得饮这浑黄的汨罗这小小的隔阂,让我想起禅家的一段公案。

一次,着名禅师药山惟俨看到一个和尚,问:“你从哪里来?”和尚答:“我从湖南来。

”药山又问:“湖水是不是在泛滥?”答:“湖水还没有泛滥。

”药山接着说:“奇怪,下那么多雨,湖水为什么没有泛滥?”和尚对此没有满意的回答。

因而药山的弟子云岩说:“是在泛滥。

”同时,药山另一个弟子东山大叫道:“何劫中不曾泛滥!”细细品味这句话,不得不佩服禅家独特的思维品质。

何水不脏?我想对朋友当头棒喝的这四个字,本源于何劫中不曾泛滥的追问。

不过,那四个字我终究没有问出口。

然而由禅家推及诗家,我想得更多了。

汛期湖水泛滥,每个人都看得到。

可是,干旱季节的湖水泛滥,又有几个人能感觉到呢?屈原淹死在汨罗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汨罗不只是湘北的这一条,也不尽然是由波涛组成,知道这一点的,恐怕更是微乎其微了。

何劫中不曾泛滥!还可以推补一句,何处没有汨罗江?嵇康的汨罗江,是一曲裂人心魄的《广陵散》;李白的汨罗江,是一片明月;苏东坡的汨罗江,是一条走不到尽头的贬谪之骆;秋瑾的汨罗江,是一把砍头的大刀;闻一多的汨罗江,是一颗穿胸的子弹……到这里,我禁不住问自己:你的汨罗江会是什么呢?据考证,屈原本姓熊,是我的同宗。

从知道他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我写诗做人的坐标。

每当灾难来临,我就想到那形形色色的汨罗江。

好多次,当我的愤怒无法宣泄,我就想跑到这里来,跳进去,让汨罗再汨罗一回。

今天,我真的站到了这汨罗江的岸边,饮了一口浑黄后,我的愤怒被淹灭了,浮起的是从来也没有经历过的惆怅。

江面上,二三渔舟以一种“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悠然,从我眼前飘过。

不知道屈原为何许人也的渔翁,一网撒去,捞回来的是最为奢侈的五月的阳光。

偶尔有几条鱼苗,看上去像二月的柳叶,也被渔翁扔进了鱼篓。

那也是他的收获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渔翁之意,却是肯定在于鱼的。

中国的渔翁形象,从劝屈原“何不随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那一位,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权力更迭,人间兴废,与他们毫不相干。

船头上一坐,就着明月,两三条小鱼,一壶酒,他们活的好逍遥啊!你看这条因屈原而名垂千古的汨罗江上,屈原早就不见了,而渔翁仍在。

这就是我的惆怅所在。

一位清代的湖南诗人写过这么一首诗:萧瑟寒塘垂竹枝,长桥屈曲带涟漪。

持竿不是因鲂鲤,要斫青光写楚辞。

看来,这位诗人的心态和我差不多,又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结果是两样都当不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古人早就这么说过。

既如此,我的饮一口汨罗的朝圣心情,到此也就索然了。

归去罢,归去来兮,说不定东湖边上的小书斋,就是我明日的汨罗。

(选自《问花笑谁:熊召政美文精选》,有删改) 16.结合文意,概括“泊罗江”的两种主要含义。

(每种不超过1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17.从文中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18.“渔翁”在文中有何寓意其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作者认为,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已经流了两千多年,浑黄而不清澈,因此,它的味道是苦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