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测量水平角计算表
导线测量
S----经气象及加、乘常数等改正的斜距(m); h----仪器的发射中心与棱镜的反射中心之间的高差(m)。 (2)导线网水平角观测的测角中误差,应按
m
1 N
*
ff
n
式中:fβ----导线环的角度闭合差或附合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 n----计算fβ时的相应测站数; N----闭合环及附合导线的总数。
2 任意一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mDi
1 Pi
式中:mDi----第i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mm);
Pi----第i边距离测量的先验权;
3 当网中边长相差不大时,可按下式计算网的平均测距中误差。
网的平均测距中误差: mDi
dd
2n
式中:mDi----平均测距中误差(mm);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测绘分公司
3.1.1测回法观测步骤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测绘分公司
专业、专注、专心
勇于跨越 追求卓越
步骤: (1)盘左瞄准左边A,配置度盘,读取并记录水平角读数αOA及距离OA; (2)顺时针旋转瞄准右边B,读取并记录水平角读数αOB及距离OB;
则上半测回角值:β= αOB-αOA。 (3)转动仪器,用盘右瞄准右边B,读取并记录水平角读数αOB1及距离OB1; (4)逆时针转动仪器瞄准左边A,读取并记录水平角读数αOA1及距离OA1;
导线测量平差记录表
导线测量平差最近更新导线测量平差最近发布4.2版,主要增加或更新了以下功能:(如表格显示不正常,请刷新)一、表格输出。
表格输出到WORD,支持表格中的列向下错开半行(如方位角、边长),所有表格输出到WORD后与软件中显示的样式一样。
如下表:导线严密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称:附合及水准示例等级:城市二级计算者: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3.08.28二、导线采用近似平差且方位角边长不进行反算时的表格样式。
原表格中显示的是坐标增量改正数,现增加了一个选项,可以选择显示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以满足一些工程要求格式统一的要求。
导线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称:附合及水准示例等级:城市二级计算者: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3.08.28、坐标导线平差。
指使用全站仪直接观测坐标、高程的闭、附合导线,其中平面坐标完全差的分配方式可以选用“按边长”、“按坐标增量”、“坐标转换”等方式。
坐标导线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级:城市二级: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四、单面单程水准记录计算已知点较密时线路中间也可以穿过已知点。
当含有中视时可以用于中平测量等,表格形式如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测线:仪器:观测:天气:地点:记录:计算者:校核者:日期:不含有中视时可用于五等、等外水准等的记录、计算。
表格形式如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测线:仪器:观测:天气:地点:记录:计算:校核:日期:部测量知点设站,后视另一已知点,观测各碎部点,计算其坐标、高程,绘制图形并可输出到CAD。
方式可以选用“斜距+天顶距”、“平距+高差”或“视距+天顶距”。
距+高差”方式表格如下:碎部测量记录后视:B 测站高程:仪高:气:复核:距”(或“斜距+天顶距”)表格如下:碎部测量记录后视:B 测站高程:指标差:0" 天气:记录:日期:坐标转换于同椭球的不同坐标系间进行转换。
比如同椭球的国家坐标系与工程独立坐标系的转换。
坐标转换计算表工程名第页计算:复核:日期:支导线计算里指输入方位角与边长计算坐标的支导线,如需输入水平角、边长计算各点坐标,请使用“平差计算”模块中的支导线进行计算。
测量员专用·常用测量公式计算表(excel自动计算)
b= 50 13 60
15 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公式:ax²+bx+c=0
其中a,b为系数,c为常数项
a 1.00
b
c
此 题 唯 一 解!
X1=
2.00
1.00
X= -1.000
X2=
一元N次方程求解
a1x^N+a2x^N-1+a3x^N-2 +a4x^N-3……+aNx+b=0
a1
a2
0.20 a3
0.50 a4
S= 103.084 S= 329.567 S= 57.783
10
圆环面积
S=π(R²-r²) (其中R为外圆半径,r为内圆半径)
R 25.000 r 10.000 S=
1649.336
10
圆环面积
(其中R为外S圆=π半(径R²,-rr为²)内常圆用半径公) 式 计 算R
25.000
r
10.000 S=
0.009
平距 52.307
所求点高程 351.523
三角形求边 13 已知两角一边
(正弦定理求边)
说明:如右图所示,在角度栏 输任两个角值和在已知边栏 输入任意一边的值即可计算
Sb c
Sa
a
b
Sc
顶角 ° ′ ″
已知边
所求边
a 45 26 35 Sa 100.000 Sa= 100.000
b 82 54 06
(系数)a
a1
1.50
a2
3.50
(系数)b b1 2.50 b2 -1.00
18
三元一次方程组 (X,Y,Z为未知数)
a1*X+b1*Y+c1*Z=d1 a2*X+b2*Y+c2*Z=d2 a3*X+b3*Y+c3*Z=d3 a、b、c为系数,d为常数项
导线测量计算公式示例
导线测量计算公式示例导线测量是地理测量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用于测量地球表面的几何形状和地球上各种地理现象的位置。
在导线测量中,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导线测量中常用的计算公式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导线测量中的计算方法。
1. 测量距离的计算公式。
在导线测量中,测量地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最基本的任务之一。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另一种是利用坐标差计算。
首先是利用三角函数计算距离的公式,假设已知两点之间的水平角和垂直角,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S = α R。
其中,S表示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α表示两点之间的水平角,R表示两点之间的弧长。
这个公式是利用了三角函数中的正弦定理,通过已知的水平角和弧长计算出水平距离。
另一种计算距离的方法是利用坐标差计算,假设已知两点的坐标差ΔX和ΔY,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L = √(ΔX^2 + ΔY^2)。
其中,L表示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ΔX和ΔY分别表示两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坐标差。
这个公式是利用了勾股定理,通过已知的坐标差计算出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2. 测量高程的计算公式。
在导线测量中,测量地面上点的高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水准线测量,另一种是利用三角测量。
首先是利用水准线测量高程的公式,假设已知点的高程和水准线上的点的高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目标点的高程:H = h + Δh。
其中,H表示目标点的高程,h表示已知点的高程,Δh表示已知点和目标点之间的高程差。
这个公式是利用了水准线的原理,通过已知点的高程和高程差计算出目标点的高程。
另一种计算高程的方法是利用三角测量,假设已知点和目标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角,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目标点的高程:H = h + ΔH。
其中,H表示目标点的高程,h表示已知点的高程,ΔH表示已知点和目标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整理)导线复测测量方法与计算.
第一篇导线复测一、导线复测的内容当路线线形主要由导线控制时,导线的点位精度及密度直线影响施工放线的质量。
导线测量的内容包括:1、检查导线(网)是否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要求,平差计算是否经过有关方面检查与验收。
2、导线点密度是否满足施工放线的要求,必须时应进行加密,以保证在道路施工的全工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相互通视。
3、检查导线点的是否丢失、移动、并进行必要的点位恢复工作。
二、导线复测的外业导线复测的外业工作主要包括水准测量和距离测量以及导线点的饿加密等。
(一)、水准角的测量导线的水平角测量应使用不低于DJ6 级经纬仪,按测回法进行观测。
在附和导线中采用测量左角和右角,在闭和导线中均测内角。
(二)、导线边长测量导线边长应优先采用光电测距仪测量,无条件时,也可采用钢尺及经纬仪测距,采用测距仪测量导线边长时,距离和竖直角应往返观测一回,距离一测回读数两次,边长采用往测平距,返测平距仅作参考。
(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各级主要技术参数表1-1测回数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测角误差(〞)DJ6 DJ2角度闭合差(〞)相对闭合差一级 4 0.5 5 4 2 10 n 1/15000二级 2.4 0.25 8 3 1 16 n 1/10000三级 1.2 0.1 12 2 1 24 n 1/5000(四)、导线加 D2 D1-1原导线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导线点加密,以保证在道路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间不能通视。
加密的导线点 D1可以采用传统的方法,如线形三角锁、图根导线、交会法等。
然而,随着红 D1-2 (1-1) D1-3外测距仪的广乏使用,特别是全站仪的使用,采用支导线点更为方便。
如图1-1 所示,D1、D2 为已知导线点,待加密点为D1-1、D1-2、……。
现以全站仪支导线为例,简述其导线点加密的一般过程:1、在测站D1 上安置仪器,开机;2、输入测站D1 的坐标、仪器高、棱镜高;3、瞄准后视点D2,输入D2 的坐标或方位角;4、转动望远镜,瞄准待加点D1-1 上的反射棱镜,按下测键,稍后即可得到加密点的坐标。
导线测量记录及计算表.doc
观测日期:天气:成像:仪器型号:仪器编号:
测
站
点
测
回
数
照
准
点
水平度盘读数
盘左盘右
°′″°′″
2C
″
2C
互差
″
(左+右)/2
°′″
一测回归零
方向值
°′″
各测回归零
方向平均值
°′″
水平距离
(m)
平均
水平距
离
(m)
备注
(仪
高、镜
高)
观测:记录:复核:
绘制测图区
比例尺1:500()、1:1000()、1:5000()
观测:记录:复核: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记录表(表2)
观测日期:读数半测回数值角指标差一测回竖直角
站测点竖盘位置
点(°′″)(°′″)(°′″)(°′″)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观测:记录:复核: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数据计算表(表1)
点号
水平角平均值
°′″
往测距离平均值
(m)
返测距离平均值
(m)
往返平均距离较差
(mm)
往返平均距离
(m)
∑
测角中误差计算:
辅助
计算
测距中误差及相对中误差计算:
观测:记录:复核:
导线测量坐标计算表(表2)
坐标增量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标
角度
点(m)点
(m)改正数(mm)(m)
号内角观测值
°′″
改正数
导线测量规范
导线测量规范(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注:1 表中n为测站数。
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倍。
3.3.2 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不超过表3.3.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3.3.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
3.3.3 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段长度不应大于表3.3.1中相应等级规定长度的0.7倍。
(Ⅲ)水平角观测3.3.7 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下列相关规定:1 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气光在各位置的读数较差,1秒级仪器不应超过2格,2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格,6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5格。
2 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1秒级仪器不应大于1秒,2秒级仪器不应大于2秒。
3 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1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0秒,2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5秒,6秒级仪器不应超过20秒。
4 补偿器的补偿要求:在仪器补偿器的补偿区间,对观测成果应能进行有效补偿。
5 垂直微动旋转使用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
6 仪器的基座在照准部施转时的位移指标:1秒级仪器不应超过0.3秒,2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秒,6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5秒。
7 光学(或激光)对中器的视轴(或射线)与竖轴的重合度不应大于1㎜。
3.3.8 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符合下列规定:1 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不应超过表3.3.8的规定。
表3.3.8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注;1 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的限制。
2 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0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
导线计算方法
* x xB x ∆yAB B DAB
∆xAB
xA
AB
A
O
yA
yB
y
例6-2 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x A 342.99 m,y A 814.29 m,xB 304.50 m,yB 525.72 m
试计算AB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
解 计算A、B两点的坐标增量 x AB xB x A 304.50 m 342.99 m 38.49 m
y AB yB y A 525.72 m 814.29 m 288.57 m
2 2 DAB x AB y AB ( 38.49 m) 2 ( 288.57 m) 2
291.13 m
AB
288.57 m y AB arctan arctan 2622409 38.49 m x AB
f p 60 n
如果
f > f p ,说明所测水平角不符合要
求,应对水平角重新检查或重测。 如果 f f p ,说明所测水平角符合要 求,可对所测水平角进行调整。
*
(3)计算水平角改正数
将角度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 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β,vβ的计算公 式为:
(2)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
闭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 为零,即
x y
th
th
0 0
实际计算所得的∑△xm 、 ∑△ym 不等于零, 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x 和横坐标增量闭合 差Wy,即
W x xm * W y ym
* 点 号 1 1 2 3 4 5 1 2 ∑
工程测量实训数据表
174°23′10″
174°22′56″
4
174°22′57″
右
6
180°00′01″
174°23′10″
4
354°23′11″
5
左
6
90°00′04″
174°23′00″
174°22′47″
4
264°23′04″
右
6
270°00′13″
174°22′34″
4
84°22′47″
4
-0.286
-2
-0.187
+2.6
+3.9
5
5—6
1243
1460
后视K1
1127
5913
+1
1009
1195
前视K2
1329
6015
+1
23.4
26.5
高差
-0.202
-0.102
0
-0.202
-3.1
+0.8
6
6—7
1261
1479
后视K2
1140
5829
-2
1021
1231
前视K1
1355
6141
0
91°07′12″
32601.403
56131.166
6
330°44′54″
48.88
42.65
0
42.65
-23.89
0
-23.89
7
177°25′21″
0
177°25′21″
32644.053
56107.276
7
333°19′33″
39.56
35.35
导线测量观测记录表(全站仪导线)
名称测区观测者记录者
年月日天气仪器编号
测站
目标
水平度盘
读数
角值
水平距离
(m)
备注
边号:
距离:
边号:
距离:
边号:
距离:
边号:
距离:
边号:
距离:
边号:
距离:
边号:
距离:
边号:
距离:
边号:
距离:
边号:
距离:
导线坐标计算表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_____计算者__________________校核者___________
点号
观测角( º´")
角度改正数
(")
改正后
角度值
( º´")
坐标
方位角
( º´")
距离
(m)
坐标增量∆x(m)
坐标增量∆y(m)
纵坐标x(m)
横坐标y(m)
计算值
(m)
改正值(mm)
改正后的值
(m)
计算值
(m)
改正值(mm)
改正后的值
(m)
M
A
1
2
3
A
M
∑β
∑
辅
助
计
算
教师签字:实习日期:
碎部测量手簿
测区观测者:记录者:
年月日天气:测站:,方向:测站高程:m
测
点
水平角
水平距离
(m)
测点坐标
(m)
备注
x
y
°′
指导教师签字:实习日期:
闭合导线测量
内业计算步骤: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2.推算坐标方位角3.计算坐标增量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5.计算各店坐标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现以图6-11所注的数据为例(该例为图根导线),结合“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的使用,说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步骤。
1.准备工作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见表6-6,起算数据用单线标明。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1)计算角度闭合差如图6-11所示,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6-5)式中n——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不等于理论值,两者之差,称为角度闭合差,用fβ表示,即(6-6)(2)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
各级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见表6-3和表6-4,其中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的计算公式为:(6-7)如果>,说明所测水平角不符合要求,应对水平角重新检查或重测。
如果≤,说明所测水平角符合要求,可对所测水平角进行调整。
(3)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β,vβ的计算公式为:(6-8)计算检核: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4)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改正后的水平角βi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水平角改正数(6-9)计算检核:改正后的闭合导线内角之和应为(n -2)×180˚,本例为540˚。
本例中fβ、fβp的计算见表6-5辅助计算栏,水平角的改正数和改正后的水平角见表6-6第3、4栏。
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按式(4-18)和式(4-19)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本例观测左角,按式(4-18)推算出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填入表6-6的第五栏内。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