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题型研究 专题一 化学综合实验题型研究
(全国)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及综合探究专题课时3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探究课件鲁科
解析 选项A,Na2CO3粉末可以与稀硫酸等反应获取CO2,但 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选项B,长时间煮沸得到的是Fe(OH)3沉 淀;选项C,加热NH4HCO3得到CO2、NH3、H2O的混合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过碱石灰除去CO2和H2O即可得到NH3;选项D, 加热蒸发MgCl2溶液制取无水MgCl2,需要防止Mg2+的水解, 故需要在氯化氢的气氛中进行,D项正确。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 解产物。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____。装置B的主要作 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 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 选用)进行实验。
实验1中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V1时,实验2中溶液pH 小于实验1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3)验证假设二 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4)若假设二成立,请预测: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足量的O2和 KNO3氧化相同的H2SO3溶液(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 应后两溶液的pH前者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后者,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提示 (1)根据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H2SO3 是弱酸不能制备 盐酸,故实验一无现象;SO2 气体溶于水生成 H2SO3,亚硫酸显酸 性,电离出 H+,H+与 NO- 3 结合生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 SO23- 氧化为 SO24-,故生成白色的 BaSO4 沉淀。(2)SO2 溶于水后生成 H2SO3,亚硫酸显酸性,故 pH 减小;SO2 被溶液中的 NO- 3 氧化, 产生了大量 H+,离子方程式为 3SO2+2NO- 3 +2H2O===3SO24-+ 4H++2NO(或 3H2SO3+2NO- 3 ===3SO24-+4H++2NO↑+H2O)。 (3)验证假设二即验证是否为溶液中的 O2 把 SO2 氧化为 SO24-,可 用实验 1 作为参照实验,实验 3 可将 SO2 通入未经脱氧处理的 BaCl2 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4)用 O2 氧化 H2SO3: 2H2SO3+O2===4H++2SO24-;与(2)中 NO3-氧化 H2SO3 的方程式 相比较可看出,氧化等物质的量的 H2SO3,前者生成的 H+多,故 pH 小于后者。
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真题专训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及综合探究专题课时3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探究鲁科版
专题课时3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探究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
(1)装置A中烧瓶内试剂可选用 (填序号)。
a.碱石灰b.浓硫酸c.生石灰d.五氧化二磷 e. 烧碱(2)若探究氨气的溶解性,需在K2处导管末端连接图2装置中的装置(填序号),当装置D中集满氨气后,关闭K1、K2,打开K3,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是。
(3)若探究氨气的还原性,需打开K1、K3,K2处导管连接制取纯净、干燥氯气的装置。
①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生成气体必须通过盛有、试剂的洗气瓶。
②D中氨气与氯气反应产生白烟,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从K3处导管逸出的气体中含有少量Cl2,则C装置中应盛放溶液(填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解析 (1)应该选用碱性或与水反应生成碱的固体,既和氨气不反应且溶解时放出热量的物质,故选ace 。
(2)氨气易溶于水且溶解度较大,故需选择缓冲装置且防止溶液倒吸的装置,故选Ⅱ或Ⅲ;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使烧瓶的压强小于空气压强,使水进入烧瓶引发喷泉。
(3)①饱和食盐水能溶解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且能抑制氯气的溶解,故选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有吸水性,用浓硫酸干燥。
②氯气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同时生成氮气:3Cl 2+8NH 3===6NH 4Cl +N 2。
③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能和碱反应,故C 装置中应盛放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 2+2OH -===Cl -+ClO -+H 2O 。
答案 (1)ace (2)Ⅱ或Ⅲ 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3)①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②3Cl 2+8NH 3===6NH 4Cl +N 2 ③NaOH Cl 2+2OH -===Cl -+ClO -+H 2O2.(2016·菏泽期末联考)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金属的冶炼以后,对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非常感兴趣,他们查阅有关资料后分析:学生对相关装置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这些装置既有各自的优点,同时也发现各个装置中均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如下表: ① ②③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要求,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学生设计了相对更为合理的实验,重点避免了上述三个不足。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实验探究大题(2017年期末汇编)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实验探究试题汇编(2017年期末)1.(2017年东城区期末)从宏观现象探究微观本质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
以FeCl3溶液为实验对象,探究其与碱性物质之间反应的复杂多样性。
实验如下:(1)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②中逸出的无色气体是。
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分析,Na2CO3与Na2SO3在化学性质方面的共性是(写一条);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Na2CO3与Na2SO3在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是(写一条)。
(3)对于③中的实验现象,同学们有诸多猜测,继续进行实验:Ⅰ.甲取③中的红棕色溶液少许,滴入少量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甲得出结论:FeCl3与Na2SO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Ⅱ.乙认为甲的实验不严谨,重新设计并进行实验,证实了甲的结论是正确的。
其实验方案是。
(4)受以上实验的启发,同学们对pH≈8的1mol/LNaF溶液与FeCl3溶液混合时的现象产生了好奇并进行实验:Ⅰ.⑤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Ⅱ.为探究④中溶液变无色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资料显示:FeF3溶液为无色。
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红褐色沉淀产生的原因:。
(5)根据实验,FeCl3溶液与碱性物质之间的反应的多样性与有关。
Fe(OH)3可用来制颜料、药物,作净水剂。
现设计实验研究制备Fe(OH)3的方法。
资料:新制Fe(OH)3在溶液中存在两种电离:Fe 3++3OH++FeO 2-+H 2O(1)向3支盛有1 mL 1.0 mol ·L -1FeCl 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3 mL 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都产生红褐色沉淀。
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液分成两等份,分别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① 产生红褐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② 当c (NaOH)≥6.0 mol ·L -1时,实验Ⅱ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017年高考全国卷I化学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
2017年高考全国卷I化学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作者:马治军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第17期2017年的高考已顺利落下帷幕,仔细研究今年的高考试题,让人很是欣慰,因为今年的高考试题在求稳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创新和变化,下面就本人的一点体会和感悟和各位同仁分享。
一、试题结构1、今年任然采用7+3+1模式,七道选择题、三道必做简答题和一道选做题,其中一卷42分,二卷58分。
2、试题变化,今年化学试题的最大变化是后面的选做题,由以往的三选一变为二选一,删除了《化学与技术》这个选修模块的试题。
二、试题分析从整个试题来看,今年的高考试题可以说整体上回归基础,选题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同时也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保留传统试题的基础上做到恰当的创新,从而使整个试题看似简单,但做起来需要我们认真、细的阅读和审题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1.选择题部分选择题涉及了化学与生活、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电化学(电解池)、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探究、水溶液中的平衡问题。
总体上是重基础,并体现新的考试大纲的要求。
选择题在题型上也稍有变化,将历年必考的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改为有机实验题,让学生解答时感觉稍有难度。
2.简答题部分(1)简答题第26题。
本题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要求全面扎实,涵盖基础知识的正确复述,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应用能力,化学计算的应用能力;有实验、有分析、有原理,有计算,是一道常规性的综合试题,试题充分体现了“考纲”对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的要求。
本题属于难度系数中等有一定区分度的题目,由应用广泛的建筑原材料“水泥”为主考查一系列问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能力,以及实验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应用能力,也能将有分析信息能力,综合能力强的学生选拔出来。
(2)简答题27题。
本试题对中学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基础知识要求比较全面,涵盖基础知识的正确复述、再现、辨认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数形分析综合能力,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2017高考化学 综合实验探究一、评价型实验 含解析
【专题一高考研究】从图可以看出,化学实验知识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所占分值比例较大.常见化学仪器的正确使用和实验基本操作常常以选择题呈现,也偶尔会以非选择题呈现,主要考查容量瓶、蒸发皿、坩埚、分液漏斗、滴定管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分离提纯、检验、溶液的配制等基本操作;特殊药品的取用和保存等。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主要以非选择题呈现,分值居高不下,该类题目多为结合化工生产流程、物质的制备等实验信息设计实验方案,简述所设计方案的操作步骤及理由、解决相关问题.该类题目对化学实验知识进行综合考查,覆盖面较广,难度较大且考查灵活多变,注重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考查,近年来一直是高考考查的“宠儿”,预计2017年高考仍会重点考查。
【高考复习策略】根据近三年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复习本专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熟练掌握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对中学阶段涉及的化学实验基本知识进行全面归类,如定量仪器的读数、基本仪器的使用等,并对一些相关且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分析,明确注意事项,并挖掘高考可能的命题切入角度。
2、强化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对于高考的热点问题(如物质的分离、提纯、基本操作、物质的制备等)通过系统化的训练进行突破,掌握解题技巧。
3、加强学生对情境实验题、探究性实验题及开放性实验题的设计与研究。
同时注意规范文字表达,强化逻辑推理,提高实验综合能力。
-最新考纲】(6)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① 设计实验方案;② 正确选用实验装置;③ 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④ 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⑤ 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7)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考查特点】二、化学实验方案与设计客观题:1.考查“制备”:仪器、收集方法的选择,反应原理的合理性。
2。
考查“实验判断":判断设计的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3.考查“实验选择":对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做出选择。
4.4.考查“评价”:对所给出的实验方案合理性做出评价。
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题型研究 专题二 化学工艺流程题型研究
专题二化学工艺流程题型研究题型研究1. 试题命题背景材料:(1) 以工艺流程(或实验过程)为命题背景材料;(2) 以元素及其化合物转化为命题背景材料;(3) 以离子检验为命题背景材料;(4) 以元素周期表及其推断为命题背景材料。
2. 主要考查的考点:(1) 推断物质(或离子),化学键及其化学用语;(2) 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条件控制的目的;(3) 化学方程式(或电极反应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4)化学基本计算。
【集中突破】集中突破1. (2016·湖北黄冈月考)金属钛的密度小,强度大,外观像钢,性质像铝,被誉为太空金属和未来钢铁。
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同时含有少量的Fe2O3、FeO等)为原料制TiO2,再由TiO2制金属Ti的工艺流程如下:(1) 在溶液中加入铁屑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晶体A为,浊液需要冷却的原因为。
(3) TiOSO4水解方程式为TiOSO4+2H2O H2TiO3↓+H2SO4,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采用、等措施,以利于该反应顺利进行。
(4) TiO2可与焦炭、氯气在1 000~1 100 K温度下反应,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工业上常用金属镁在1 070 K的高温和氩气氛围中还原TiCl4的方法制备Ti,需要在氩气氛围中进行的理由为。
2. (2016·江西十校联考)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工业上常用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SiO2、Al2O3)为原料生产。
实验室模拟工业法用铬铁矿制重铬酸钾(K2Cr2O7)的主要工艺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1) 以上工艺流程所涉及元素中属于过渡元素的有;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 操作Ⅱ的名称是。
(3) 固体X的主要成分是,沉淀Y的主要成分是。
(4) 流程中①酸化所用的酸和②钾盐Z最合适的是(填字母)。
A. 盐酸和氯化钾B. 硫酸和氯化钾C. 硫酸和硫酸钾D. 次氯酸和次氯酸钾酸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题型研究 专题三 化学反应原理题型研究 新人教版
专题三化学反应原理题型研究题型研究近几年高考中《化学反应原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其题型特点如下:1. 主要考点体现综合性。
试题主要考点有“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及其应用”;通常是将化学反应原理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相联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1) 将反应热、电化学与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知识点进行串联,形成综合。
(2) 将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进行整合,形成综合。
2. 命题情景体现科学素养。
命题情景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现行教材中学生熟悉的知识命题,二是利用与生产、生活、科学实验相关联的情景材料命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各主干知识的掌握情况。
这样更能体现化学学科的价值,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
3. 信息处理体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读图、作图等能力,特别是计算能力的考查。
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较强、设问较多,考查的内容也就较多,导致思维转换角度较大,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集中突破】集中突破1. (2016·河北唐山期末)节能减排是当下环境保护的重点。
(1) 将CO和气态水通入一个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 ΔH<0,800 ℃,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时按照下表数据进行投料,达到平衡状态时K=1.0。
①从起始经过5 min 达到化学平衡时,用生成物CO 2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CO 2)= ;平衡时,容器中CO 的转化率为 。
②右图表示上述反应在t 1时刻达到平衡,在t 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则t 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任写一条)。
(2) 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是大气污染物,可通过反应CO(g)+12O 2(g)CO 2(g)降低其浓度。
①某温度下,在两个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容器中各物质的起始浓度及正、逆反应速率关系如下表所示。
【高考调研】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
(3)假设某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 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__。
(4)通过监测反应体系中气体浓度的变化可判断反应Ⅰ和Ⅱ是 否同时发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 1 为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 CO 初始体积百分 数与平衡时固体产物中 CaS 质量百分数的关系曲线。则降低该反 应体系中 SO2 生成量的措施有________。 A.向该反应体系中投入石灰石 B.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 C.提高 CO 的初始体积百分数 D.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 + - 2+ 3+ SO2 Mg Fe Na Cl 4
a
0.05
0.10 0.50 0.58
常温下,取一定量经Na2FeO4处理过的海水为原料制备精制 食盐水和MgCl2· 7H2O,过程如下:
注:离子的浓度小于1.0×10-5 mol· L-1,可认为该离子不存 在。 Ksp[Fe(OH)3]=1.0×10-38,Ksp[Mg(OH)2]=5.0×10-12。操作 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 - 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 2 ) ∶ n (HSO 3 3 )变化关系如下
表:
- - n(SO2 ) ∶ n (HSO 3 3 ) 91∶9 1∶1 1∶91
pH(25 ℃)
8.2
7.2
6.2
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题中装置图可知,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有利于单质W 生成,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是放热反 应,ΔH<0。
(全国)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n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 位置上。
3 .本次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I 卷、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下表中所列出的物质,属于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选项2. 下列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A.试管可以做液体或溶液反应的实验,不能做固体反应的实验B. 用蒸发皿小心蒸发碳酸氢钙溶液,最终得到碳酸氢钙晶体C. 做氯气与钠反应的实验时,可用玻璃燃烧匙或在普通燃烧匙中铺一层细沙D.熔融氢氧化钠固体,可用陶瓷坩埚3. (2015 •大连双基测试)下列操作正确的是()物质的化学式HNO 浓)CCI 4P 4KCIO s危险警告标识A .只有② C.③④甘爆炸①过滤试刑B. ②③D.全部错误4.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①用水鉴别N Q CO和NaHCO固体②用观察法区别Na2O和N@Q③用MgC2溶液鉴别N Q CO溶液和NaOH溶液④用稀盐酸鉴别N&CO溶液和NaHCO溶液A. ①②③④B.①②C. ②③D.①②④5. 三聚氰胺事件,使中国乳业多年走在阴影之中,现已步入复苏。
三聚氰胺又名蛋白精[ 分子式为C3N3(N H2) 3,相对分子质量:126] 是一种低毒性化工产品,婴幼儿大量摄入可引起泌尿系统疾患。
有关三聚氰胺说法正确的是( )A. 2.52 g 三聚氰胺含氮原子数目为0.12 N AB. 标准状况下,1 mol三聚氰胺的体积为22.4 LC. 三聚氰胺含氮量约为10%D. 三聚氰胺的摩尔质量为126 g6. (2015 •天津六校联考)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0.012 kg 12C中含有约6.02 X 10 23个碳原子B. 1 mol H 2O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C. 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D.2 mol 水的摩尔质量是1 mol 水的摩尔质量的2倍7.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
化学一轮考点过关全国卷试卷评析评析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评析Word版含解析
2017年理综化学内容按照新考纲,在以往题型模式基础上取掉了选做题《化学与技术》内容,由以前的三选一变成了“结构”与“有机”的二选一。
201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卷Ⅰ使用省份有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试题的整体特点为:以新课标和考试大纲为本,突出了主干知识,体现新课程的基础性,注重考查学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稳中有变,变中出新。
试题注重基础,凸显主干,全卷设计合理,梯度适中,覆盖面广,基本秉承了近几年来全国Ⅰ卷的命题传统。
试题在兼顾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基础上,难度较2016年有所提升。
全卷必考部分涵盖必修模块“必修1”、“必修2”和“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等内容,选考从“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二选一,细化各模块的分值分布相对均衡合理,能全面考察学生高中化学的综合学习情况。
一、选择题的考查特点具体来说,七道选择题中大部分保留了历年高考题中的经典题型。
如第7、9、11、12、13题分别考查了比较常见的STSE、有机、电化学、元素推断及周期律的应用、电解质溶液这几个主干知识点,学生较易上手。
但基本题型又不拘泥于传统和经典,比如在化学实验的考查题型上就有少许变化,如第8题结合古籍记载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物质的分离方法;第10题结合一整套连续的实验装置考查物质的制备和除杂以及具体实验步骤,这在往年一般是非选择题的实验题中的考查形式。
由此可见全国卷更加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凸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选择题部分对化学基础知识、课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进一步加强。
如:第7题考查合成纤维;第8题考查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第9题有机化合物的知识及应用,考查同分异构、二氯代物、官能团性质、共面等常考问题;第10题涉及实验操作及课本氯气的实验室制备;第11题考查电化学,涉及金属防护、电子电流等高频考点;第12题元素推断;第13题电解质溶液,涉及电离平衡常数、离子排序。
化学一轮考点过关全国卷试卷评析:评析2017年高考全国
2017年理综化学内容按照新考纲,在以往题型模式基础上取掉了选做题《化学与技术》内容,由以前的三选一变成了“结构”与“有机”的二选一。
201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卷Ⅲ使用省份有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从总体情况看,全国卷Ⅲ理综试卷化学试题紧扣《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的规定范围和命题要求,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
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试题以新课标和考试大纲为本,考查了考生对化学学科特点和基本研究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全面考查主干知识的前提下,更注重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试题情境新颖,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区分度良好。
一、选择题的考查特点选择题都是围绕着核心考点(化学与生活、元素化合物、电化学、速率和平衡、电解质溶液、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基础)展开。
I卷7个选择题,第7题考查化学与生活,学生需要了解关于燃料燃烧和环境保护的常识;第8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此题需要掌握有机的常见反应和物质的鉴别;第9题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查学生的基础实验操作;第10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需要学生掌握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基本计算;第11题是电化学,考查学生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基本原理;第12题是元素周期律,题目考查了学生对于元素推断和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掌握能力;第13题考查电解质溶液,以图像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学生对于溶度积和平衡判断的能力。
选择题解析如下: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A.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故A 正确;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生活对环境的污染,而不能污染后再治理,故B正确;C.加入氧化钙可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但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燃煤中加入CaO后可减少酸雨的发生,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故C错误;D.天然气(CNG)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LPG)的成分是丙烷、丁烷等,这些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这两类燃料是清洁燃料,故D正确。
化学一轮考点过关全国卷试卷评析:评析2017年高考全国
2017年理综化学内容按照新考纲,在以往题型模式基础上取掉了选做题《化学与技术》内容,由以前的三选一变成了“结构”与“有机”的二选一。
201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卷Ⅰ使用省份有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
2017 年高考全国卷 II理综化学考题体现了“双基并重、稳中有新、贴近生活、关注素养”的特色。
试题全面落实了《课程标准》、《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考试说明》的考核要求,精准考查了学生对中学化学核心知识的掌握、化学基本思想的应用、以及从化学视野的角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与往年相比,试题在命题风格、题型结构、呈现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没有偏题、怪题,与考生平时所做的模拟试卷相似度高,陌生感低,命题紧扣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试题难度比较适中,稳中有变,追求创新。
今年化学试题的特点之一是贴近教材,有利于考生上手。
命题素材很多都是依托于教材上的材料,素材内容不局限于教材正文内容,也包含资料卡片中的内容。
试题依然注重考查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做题中涉及的内容包括化学应用、有机化学基础、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元素推断、化学实验基础、离子浓度及pH计算、电解原理、盖斯定律、化学平衡、氧化还原、滴定操作实验等。
试题在保持连续性与稳定性的同时,在考查的形式和设问上,有意识地不断创新,与2016年相比,尤其是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和形式有较大变化,其中有机化学基础题中重点考察了有机物的性质而没有考察同分异构体问题,而化学实验题由1道增加至2道,凸显出化学以实验做基础的特点,多年未曾在选择题中出现的关于离子浓度的问题则再一次出现在选择题中。
今年的化学试卷与去年相似,在化学计算方面趋向弱化,全卷中只有26、27、28题中每题各有一个小计算题,并且计算量不大。
一、选择题的考查特点选择题部分依然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考查重点突出,题目的综合度加大,信息量多,涵盖的知识点多。
2017高考一轮复习化学各题型解题技巧汇总
2017高考一轮复习化学各题型解题技巧汇总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化学网为大家准备了化学各题型解题技巧,欢迎阅读与选择!2017高考一轮复习化学各题型解题技巧①、2017年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②、2017年高考一轮复习解题技巧:化学推断题③、2017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解题技巧:除杂题④、2017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解题技巧:化学压轴题⑤、2017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解题技巧:化学解答题现在是不是感觉化学网为大家准备的2017高考一轮复习化学各题型解题技巧汇总很关键呢?欢迎大家阅读与选择!
第 1 页共 1 页。
2017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10.8 探究型实验及有机综合实验(教学案)(学生版)
专题10.8 探究型实验及有机综合实验1.探究型化学实验常分为物质成分的探究、物质性质的探究、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化学反应条件的探究、反应现象的探究等五个类型,该题型通常融合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检验、条件控制、定量测定以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化学实验的能力。
常考题型为非选择题,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是高考的热点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有机化学综合实验题是近三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实验命题的热点,通常以有机物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为载体,考查常见仪器的用途与基本操作,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反应条件的控制、有机物的性质及产率计算等,题目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技能。
一、探究型实验的常见类型1.物质成分的探究通过化学反应原理猜测可能生成哪些物质,对这些物质逐一进行检验来确定究竟含有哪些成分.虽然探究型实验主要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但在问题中常常包含了对实验基础知识的考查。
如:(1)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结晶法、蒸馏法、过滤法、升华法、萃取法、渗析法等.(2)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干燥、收集等方法。
(3)熟悉重点的操作:气密性检查、测量气体体积、防倒吸、防污染等.2.物质性质的探究(1)在探究过程中往往可以利用对比实验,即设置几组平行实验来进行对照和比较,从而研究和揭示某种规律,解释某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或证明某种反应机理.(2)无机物、有机物性质的探究,必须在牢牢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大胆猜想,细心论证。
脱离元素化合物知识,独立看待实验问题是不科学的,只有灵活运用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才能变探究型实验为验证型实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二、探究型实验的基本程序解答探究型实验题的基本程序可用以下流程图表示:(1)提出问题要提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对题给信息进行对比、质疑,通过思考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此外,实验中出现的特殊现象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契机。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单元从实验学化学第4讲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案
第4讲 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考纲要求 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2.了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知识归纳1.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_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
(2)表达式: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
提醒:这里V 是溶液的体积,它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剂和溶质的体积之和。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1)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计算:n =m M=c ·V 。
(2)气体溶质溶于水中制得的溶液的c 的求算:标准状况下,1 L 水中溶解某气体V ′ L ,所得溶液密度为ρ g ·cm -3,则c 和w 的表达式分别为 c =n V =V ′22.41000×1+V ′22.4×M 1000ρ=1000ρV ′22 400+MV ′; w =m (溶质)m (溶液)×100%=V ′22.4×M 1000×1+V ′22.4×M ×100%=MV ′22 400+MV ′×100%。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①基本公式:c =1000ρw M(c 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 -1,ρ为溶液密度,单位g·cm -3,w 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 -1)。
②公式的推导(按溶液体积为V L 推导):c =n V =1000ρ×V ×w M ×V =1000ρw M 或w =m (溶质)m (溶液)=V ×c ×M V ×1000ρ=cM 1000ρ(4)物质的量浓度(c )与溶解度(S )的换算:若某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 g·cm -3,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 ·mol -1,溶解度为S g ,则溶解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分别为c =n V =S M100+S 1000ρ=1000ρS M (100+S ),S =100cM 1000ρ-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化学综合实验题型研究题型研究1. 试题命题特点:(1) 以有机物制备为命题背景材料;(2) 给出实验装置或实验过程(含缺少必要仪器的补画);(3) 以表格形式给出有关物质(或部分实验结果)的相关数据;(4) 以表格形式设计相关的实验操作。
2. 主要的考点:(1) 实验仪器及其使用,实验安全;(2) 实验条件的控制及其目的;(3) 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利用;(4) 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5) 实验设计、探究与评价;(6) 化学基本计算(含产率计算、产品的质量分数等)。
【集中突破】集中突破1. (2016·河北名校联盟)羧酸通常用芳香烃的氧化来制备。
芳香烃的苯环比较稳定,难于氧化,而环上的支链不论长短,在强烈氧化时,最终都氧化成羧基。
某同学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
反应原理如下:+2KMnO4+KOH+2MnO2↓+H2O+HCl+KCl 芳香族反应试剂、产物的物理常数:主要实验装置和流程如下:图1 回流搅拌装置图2 抽滤装置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置于图1装置中,在90 ℃时,反应一段时间,再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1) 无色液体A的结构简式为,操作Ⅱ为。
(2) 如果滤液呈紫色,要先加亚硫酸氢钾,然后再加入浓盐酸酸化,加亚硫酸氢钾的目的是。
(3) 下列关于仪器的组装或使用正确的是(填字母)。
A. 抽滤可以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的沉淀B. 安装电动搅拌器时,搅拌器下端不能与三颈烧瓶底、温度计等接触C. 图1回流搅拌装置应采用直接加热的方法D. 冷凝管中水的流向是下进上出(4) 除去残留在苯甲酸中的甲苯应先加入,分液,水层再加入,然后抽滤、干燥即可得到苯甲酸。
(5) 纯度测定:称取1.220 g产品,配成100 mL溶液,取其中25.00 mL溶液进行滴定,消耗KOH 物质的量为2.4×10-3 mol。
产品中苯甲酸的质量分数为。
2. (2016·邢台模拟)实验室模拟合成和CH3CH2CH2Br的方法如图1(已知:甲苯和液溴在有水存在时也能反应)。
图1 图2实验室模拟合成对溴甲苯和1-溴丙烷的流程如图2,相关数据如下:(1) 实验室存放液溴的试剂瓶需密闭,同时瓶中要加入,以减少溴的挥发。
写出甲苯和液溴反应生成对溴甲苯的化学方程式:。
(2) 反应装置如图3所示。
图3①图中玻璃仪器a的名称是,方块b中为某玻璃仪器,其名称是。
②三颈烧瓶中开始加入了甲苯、铁粉和水,加入适量水的作用:易于控制温度和,加热搅拌操作中加入浓硫酸,完成1-丙醇的取代反应,浓硫酸的作用是。
(3) 操作Ⅰ的名称是,操作Ⅱ的名称是。
3. (2016·宜春模拟)Ⅰ. 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已知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无水氯化铁遇潮湿空气极易吸水生成FeCl3·nH2O。
图1 图2(1) 某学习小组用如图1装置在实验室制备无水氯化铁。
①装置A 中仪器 a的名称是。
②装置B的作用是,C 中的试剂是。
③实验开始时先点燃处酒精灯;装置 E的作用为。
(2) 工业上制备无水氯化铁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①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简述由FeCl3·6H2O晶体得到无水氯化铁的操作:。
Ⅱ. 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NH3和 HCl的有关性质。
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
(1) 若要在烧瓶Ⅱ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Ⅰ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
(2) 若先打开a、c 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假设NH3不被完全吸收),在烧瓶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 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Ⅰ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Ⅱ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
4. (2016·福建二模)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有关电解食盐水的探究实验,电解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图2实验一:电解饱和食盐水。
(1) 简述配制饱和食盐水的操作:。
(2)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为。
实验二:电解不饱和食盐水及产物分析。
相同条件下,电解1 mol·L-1NaCl溶液并收集两极产生的气体。
在X处收集到V1 mL气体,同时,在Y处收集到V2 mL气体,停止电解。
结果发现V2<V1,且与电解饱和食盐水相比,Y处收集到的气体颜色明显较浅。
经讨论分析,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有:ⅰ. 有部分Cl2溶解于NaCl溶液中;ⅱ. 有O2生成。
(3) 设计实验证明有部分Cl2溶解于NaCl溶液中。
实验方案为。
(4) 证明有O2生成并测定O2的体积。
按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注射器缓缓地将在Y处收集到的V2 mL 气体全部推入装置A(盛有足量试剂)中,最终量气管中收集到V3 mL气体(设V1,V2,V3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得)。
①装置A的作用是。
②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石墨电极上有O2生成。
③实验中是否需要预先除净装置中的空气? (填“是”或“否”)。
(5) 实验二中,在石墨电极上生成Cl2的总体积为(用含V1、V2、V3的代数式表示)mL。
实验反思:(6) 由以上实验推知,欲通过电解食盐水持续地获得较纯净的氯气,电解时应控制的条件:①;②。
要进一步证明该推论,还需进行电解不同浓度食盐水的平行实验。
5. (2016·衡水模拟)高纯度单晶硅是典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制备半导体的重要材料,它的发现和使用曾引起计算机的一场“革命”。
高纯硅通常用以下方法制备: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Fe、Al、B、P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为450~500 ℃),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
图1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图。
图1 图2相关信息:a. 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b. 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化合生成相应的氯化物;c. 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 仪器e的名称为,装置A中f管的作用是。
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装置B中的试剂是。
(3) 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方案甲:g接装置Ⅰ;方案乙:g接装置Ⅱ。
但是甲、乙两个方案中虚线内装置均有不足之处,请你评价后填写下表。
(4) 在上述(3)的评价基础上,请设计一个合理方案:。
(5) 通过上述合理的装置制取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馏(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精馏后的残留物中,除铁元素外可能还含有的杂质元素是。
6. (2016·广西模拟)无水氯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明矾石[K2SO4·Al2(SO4)3·2Al2O3·6H2O]制备无水氯化铝的流程如图甲。
图甲图乙图丙(1) 验证焙烧炉产生的气体为SO2的方法是。
(2) 吸收焙烧炉中产生的SO2,图乙装置合理的是(填字母)。
(3) 高温下氯化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某学习小组设计如图丙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某些化学性质。
①写出a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充分反应后,取a瓶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实验Ⅱ: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少量KMnO4(用H2SO4酸化)溶液,紫色褪去。
实验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上述实验中能证明SO2具有还原性的是(填实验代号)。
请根据所选实验的现象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7. (2016·福建期末)已知用P2O5作催化剂,加热乙醇可制备乙烯,反应温度为80~210 ℃。
某研究性小组设计了右图装置制备并检验产生的乙烯气体(夹持和加热仪器略去)。
(1) 仪器a的名称为。
(2)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上述制备乙烯的原理:。
(3) 已知P2O5是一种酸性干燥剂,吸水放出大量热,在实验过程中P2O5与乙醇能发生作用,因反应用量的不同,会生成不同的磷酸酯,它们均为易溶于水的物质,沸点较低。
写出乙醇和磷酸反应生成磷酸二乙酯的化学方程式(磷酸用结构式表示):。
(4) 该装置中还缺一种必备仪器,该仪器为,某同学认为即使添加了该仪器,上述装置验证产生的乙烯仍不够严密,须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之前添加洗气装置,其理由为。
8. (2016·茂名三模)研究物质的合成或制备是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图1 图2(1) 某实验小组探究实验室制备无水氯化镁的方法,设计了如图1装置。
①分液漏斗中的A物质是(填试剂名称)。
②利用中学常见的仪器,在图1中补充完整实验装置(不必画出夹持装置)。
可选择的试剂:稀NaOH溶液、无水氯化钙、稀硫酸、浓硫酸。
③假设实验过程中MgCl2·6H2O未水解,不用任何试剂用最简单的方法检验MgCl2·6H2O是否完全转化为MgCl2。
写出实验方法:。
④工业生产中无水氯化镁可用于电解制备镁单质,电解装置中,镁在极析出。
(2) 实验室制备并收集纯净乙烯①有的同学通过乙醇发生消去反应进行实验。
除乙醇外,所需的试剂或用品(不包括仪器)有 。
②有的同学探究其他制备乙烯的方法,他设计了图2装置制备乙烯。
实验结果是量筒内壁附着较多无色油状液体,且得到很少量的气体。
请分析气体产率很低的原因主要是 。
为增大气体产率,在图2装置的基础上,提出一点改进措施: 。
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该实验很可能发生的问题是 。
9. (2016·山东模拟)FeSO 4·7H 2O 广泛用于医药和工业领域,实验室制备FeSO 4·7H 2O 的流程如下:(1) 铁屑与稀硫酸反应前,应用10% Na 2CO 3溶液浸泡几分钟,操作的目的是 。
(2) 最后得到的绿矾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其目的:①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② 。
(3) FeSO 4·7H 2O 是某些补血剂的主要成分,实验室用KMnO 4溶液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测定某补血剂(1.500 g)中铁元素的含量。
①配制100 mL 1.200×1-20mol·L -1的KMnO 4溶液时,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的操作方法是 。
②实验中的KMnO 4溶液需要酸化,可用于酸化的酸是 (填字母)。
a. 稀硝酸b. 稀盐酸c. 稀硫酸d. 浓硝酸KMnO 4溶液应盛装在滴定管中。
滴定到终点时的现象为 ,滴定完毕,三次实验记录KMnO 4标准溶液的读数如下。
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 某实验小组用久置的FeSO4溶液和NaOH溶液制备Fe(OH)2,实验后没有得到预期的白色沉淀,于是采用右图所示试剂(已煮沸除氧)和装置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