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TA背景下中越贸易效应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国的静态贸易效应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国的静态贸易效应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国的静态贸易效应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一、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自由贸易区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工具。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自2002年启动以来,其建设和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促进了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也为双方带来了显著的贸易效应。

深入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国的静态贸易效应,对于理解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影响,以及进一步优化自由贸易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基于引力模型,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国的静态贸易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引力模型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研究的工具,能够有效地揭示贸易流量的决定因素,从而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自由贸易区对贸易流量的影响。

通过引力模型,我们可以控制其他可能影响贸易流量的因素,如两国的经济规模、地理距离等,从而更准确地估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贸易流量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出口、进口以及贸易平衡等方面的影响,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将对引力模型进行简要的介绍,并阐述其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

我们将基于引力模型,构建适合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国静态贸易效应的模型。

接着,我们将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研究结果。

我们将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作为亚洲地区最大的自贸区,自2002年启动以来,在促进成员国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静态贸易效应作为评估自贸区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自贸区成立后对成员国间贸易流量的直接影响。

深入研究CAFTA框架下中国的静态贸易效应,对于评估自贸区建设成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优化贸易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引力模型,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国在CAFTA下的静态贸易效应进行深入研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效应分析——基于产业视角开题报告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效应分析——基于产业视角开题报告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效应分析——基于产业视角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中国和东盟国家自 2010 年开始实施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经过多年的合作和发展,双方实现了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CAFTA 的实施对于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研究CAFTA 的实施效应,特别是从产业视角出发开展分析有重要意义。

首先,研究CAFTA 的实施效应可以为中国和东盟国家深入了解双方经济的联系和互动提供有力的支撑。

其次,研究CAFTA 的实施效应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贸易政策和投资政策。

最后,研究CAFTA 的实施效应还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研究CAFTA 对中国和东盟国家各自产业的影响分析,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构建中国和东盟国家产业联系网络模型,分析其结构和演化规律;(2)分析CAFTA 的实施对于中国和东盟国家各自产业的影响,包括产业结构调整、贸易和投资增长、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等;(3)评估CAFTA 的实施效应,包括对于产业升级和转型的促进作用,贸易和投资的优化效应以及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等;(4)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政策推荐,促进CAFTA 的优化和完善。

2.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实证分析、模型构建和文献研究等。

具体方法包括:(1)构建产业联系网络模型:基于CAFTA 的实施,构建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产业联系网络模型,分析其结构和演化规律,提取关键产业点;(2)实证分析:通过收集大量的统计数据,对CAFTA 的实施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深度挖掘,探究影响产业竞争力和企业效益的因素;(3)文献研究:对于CAFTA 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其优缺点,提出改进和发展的思路;(4)政策推荐:根据以上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推荐和建议,为中国和东盟国家进一步深化合作提供支持。

广西与越南边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广西与越南边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前言广西居于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地带,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发展经贸的前沿,陆地边境线长,发展边境贸易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近年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一步发展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迎来良好的机遇,然而现边境贸易政策不够规范,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及边贸互市点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等问题,促使广西的边境贸易将面临新的挑战,遇到更大的冲击。

一、广西与越南边贸发展现状中国与越南两国恢复正常关系后,为了推动双边关系的全面发展,两国政府在加强双方边贸合作关系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双方都不断加深改革开放,制定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两国的边境贸易的发展也在不断增长。

尤其是广西,它处于中国与越南的交界处,具有中国与越南最便捷的地理优势,与越南的边贸将更为密切,经济合作也将更加广泛。

广西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发展对越边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发展。

(一)出口贸易和边境贸易发展情况中越两国是水陆相交的邻国,有数千里的水陆边界。

贸易往来历史悠久,至今在中越边境地区还居住着13个跨国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都很密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越于 1950年正式建交,成为兄弟邻邦。

此后两国有过短暂的冷战和摩擦时期,并于1991年11月实现邦交正常化。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直接刺激了两国边贸的发展。

同时中国与越南友好关系得以进一步改善,两国高层互访增多,两国人员的往来增加,也为两国边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两国政府陆续签订的多项协议和实施的优惠政策,大大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速度。

其中中越于 2000年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基本上解决了两国陆地和水上边界划分问题;2002年3月中国宣布给予越南 MFN (最惠国 )待遇;2002年朱镕基总理在金边与东盟十国首脑签订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及 04年始提出的“两廊一圈”战略构想。

中越咖啡贸易的发展路径分析

中越咖啡贸易的发展路径分析

中越咖啡贸易的发展路径分析中越咖啡贸易的现状及特点越南与我国是长久的合作伙伴,两国毗邻的地理位置优势和长久以来的友好外交政策为两国的贸易提供了稳定的良好环境。

在中越商品贸易中,农产品的比重较大,越南与我国的咖啡贸易起步较晚,但目前保持着迅猛的增长势头。

据越南咖啡协会统计数字显示,越南出口到中国的咖啡量尚小,但一直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

2006-2007年采收季节,越南咖啡出口中国1.6万吨,比2000年到2001年增长一倍多。

[7](一)贸易额较小,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在中越咖啡贸易这一块中,中国几乎是净进口,越南几乎是净出口,咖啡在这两国的贸易中属于产业间贸易。

目前中越咖啡贸易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贸易额相对其他农产品和原材料较小。

中越的农产品贸易中主要是以水果、水产品和蔬菜为主。

其中中国进口的越南水果和水产品占了总进口额的36.98%。

在中越咖啡贸易这一模块中,中国处于绝对进口地位,越南处于绝对出口地位。

两国在这方面的贸易竞争性较小,互补性较强。

越南主要是生产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类咖啡(属于中粒种咖啡),我国的云南省主要是生产小粒种咖啡,并且都是供应本国的国际咖啡品牌企业。

据统计,2009年12月,中国从越南进口未焙炒未浸除咖啡碱类咖啡为2199吨,同比2008年负增长14.28%。

[8](二)越南咖啡的比较优势明显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简述为,一国生产某种产品上有绝对优势则应集中生产该种产品,而处于相对劣势的一国则应集中生产利益较小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却都得到了好处。

[9](P18)根据这一理论分析,越南在咖啡的生产上具有绝对的优势。

越南的南部属于湿热的热带气候,种植大量的罗布斯塔(ROBUSTA)咖啡,产量可达75-80万吨,是世界上出产该品种咖啡的大国。

北部则适合种植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

越南咖啡种植面积目前已经达到50多万公顷,是世界第二咖啡出口国,仅次于巴西,国内消费仅为5%,其余95%都是用于出口。

中国-东盟自贸区背景下桂越贸易合作态势及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东盟自贸区背景下桂越贸易合作态势及发展对策研究

收稿日期:2021-04-09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全球治理背景下金砖合作机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撑作用研究”(19BGJ071);四川外国语大学国别经济与国际研究中心创新团队项目“东南亚国别经济与国际商务研究”(gbty2019004);四川外国语大学非通用语科研创新团队项目“中越经贸合作研究”(SISUFTK2019018)作者简介:谢莉珠(1991—),女(汉),重庆人,助教,硕士,四川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研究方向为越南文学与中越经贸合作关系;哈冰(1970—),女(回),四川阆中人,管理学硕士,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外贸经济、国际贸易;许劲(1974—),四川仪陇人,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博士,国别经济与国际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合作、国际贸易,通讯作者。

一、研究背景根据商务部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 )框架内已取消7000种产品关税,90%以上商品实现零关税。

2002年CAFTA 建设启动时,双方贸易额只有548亿美元。

而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 )正式全面建成后,自贸区内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而2019年东盟成员中越南是与中国贸易额和顺差排名第一的国家,自2004年开始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便一直是中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作为中国唯一的沿海自治区,200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确定为广西南宁,广西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交往中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成为促进双方经济互动、双向沟通的纽带与桥梁。

越南是东盟十国中与广西贸易交往最密切的国家,CAFTA 建成以来,广西与越南的经贸合作更加频繁。

2019年,东盟仍位居广西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额2334.7亿元占整个广西进出口额的49.7%;其中,对越南进出口额1753.9亿元,占广西与东盟进出口贸易的75.12%(约四分之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研究基于引力模型“模式”的实证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研究基于引力模型“模式”的实证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研究基于引力模型“模式”的实证分析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自由贸易区作为推动区域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平台,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新亮点。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东盟国家共同构建的自由贸易区,其成立不仅对促进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全球贸易格局的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进行深入研究,以引力模型为分析框架,探讨自由贸易区成立前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流量变化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

引力模型作为一种经典的国际贸易流量分析工具,能够较好地解释国家间贸易规模与地理距离、经济规模等变量之间的关系,为分析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

本文首先将对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明确自由贸易区对成员国贸易流量的理论影响。

接着,将基于引力模型构建实证分析框架,选取适当的变量和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进行量化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自由贸易区成立前后的贸易数据,本文旨在揭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成员国贸易流量的实际影响,并探讨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和政策启示。

通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贸易自由化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1.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与发展对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东盟这一重要经济集团的代表,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在此背景下,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自由贸易区对成员国经济的影响,而且可以为未来区域合作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基于引力模型这一经典的国际贸易分析工具,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流量变化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

中国与东盟在CAFTA 升级背景下经贸合作发展监管合作机制探讨

中国与东盟在CAFTA 升级背景下经贸合作发展监管合作机制探讨

中国与东盟在CAFTA 升级背景下经贸合作发展监管合作机制探讨一、引言20 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态势越发明显,而更令人醒目则是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作为亚洲国家一员的中国自然不能独善其身。

为了进一步顺应潮流,中国先是加入了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由同东盟十国签署了《中国- 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者标志着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后来双方又签署了《中国- 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定》等协议。

为了进一步加强彼此间的交流,提升贸易程度,中国政府提出了进一步的合作方案中国与东盟2+7合作框架。

2021 年8 月26日,双方正式宣布启动该谈判,这标志着自贸区升级版开始进入实质阶段。

高歌(2021 年) 认为,本次的谈判的目的在于进行自由贸易的量升级,主要是根据彼此以往的交往进程,对原先协议中涉及到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

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生效后的后续结果表明,由于彼此经验不足,故签订协议时有所保留,比如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协议。

此次贸易升级谈判中,有两个方面需要解决:首先是贸易方面的相关内容,其次是先前签订的CAFTA《争端解决协议》。

本文阐述的主要是后者,先前签订的CAFTA 争端解决机制中对于某些情况并未做出详细规定,比如当企业,自然人与东道主政府发生投资争端时,如何解决;发生仲裁时,仲裁庭的仲裁员的规定等。

文章阐述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研读NAFTA 争端解决机制并和CAFTA 的争端解决机制加以比较,从而加以改进已有的CAFTA 争端解决机制,但必须指出这种改进,并不是全盘的借鉴,而是结合相应的世情,有条件的适当的参考并改进。

二、CAFTA 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具体解决方式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一)具体解决方式1.磋商根据CAFTA《框架协议》的规定,如果协议的参与方在交易过程中,所享有的直接或间接利益无法实现或是遭受损害,则协议的参与一方可以以磋商的方式与另一方进行交涉。

CAFTA框架下的贸易流量和结构分析_基于GTAP模型的实证研究

CAFTA框架下的贸易流量和结构分析_基于GTAP模型的实证研究

历年数据整理而得 。
映了这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个东盟中比较
落后。毫无疑问 ,东盟的这种“二元化”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也会给 CAFTA 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
三 、CAFTA 的贸易流量分析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 ,CA F TA 的贸易与增长效应是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采用的是 C GE 模型框架下的 GTA P 模型对相关的变量进行分析 。
3 日本 、韩国 、朝鲜和蒙古共和国 。 资料来源 :笔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 - 2008 年) 历年数据整理而得 。
类 (8) 中 ,由于中国 - 东盟大多数的 成员国也是 A PEC 的成员 ,通过历
次 A PEC 的自由贸易安排的深化 ,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优惠已成为本文一个重要的研究背景 ,将其
2. 0 2. 0 1. 9 2. 0
2005 0. 0 0. 1 0. 0 1. 2 0. 0 2. 2 1. 2 2. 3 0. 6 1. 5 9. 2 16. 2 21. 0 1. 6 56. 8 2. 8 18. 4 3. 5 16. 2
2. 2
单位 : %
2006 2007 0. 0 0. 0 0. 1 0. 1 0. 0 0. 0 1. 1 1. 1 0. 0 0. 0 2. 1 2. 1 1. 3 1. 4 2. 3 2. 2 0. 6 0. 7 1. 6 1. 6 9. 1 9. 3 15. 7 14. 9 19. 6 18. 4 1. 7 2. 1 55. 7 54. 6 3. 2 3. 4 18. 8 19. 7 4. 0 4. 7 16. 2 15. 3
引入模型可以了解 CA F TA 的建设对一体化程度较低的 A P EC 的潜在影响 。更重要的是 ,A P EC

CAFTA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CAFTA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CAFTA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 and Association of South east Asian Nations FTA,简称CAFTA)的构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为此中国应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中国经济2010年1月1日,CAFTA正式建立,为中国和东盟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必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CAFTA的启动会极大推动东亚地区的经贸发展,是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一、CAFTA建立的背景2001年3月,在中国的建议下双方成立了联合专家小组,对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经济效益以及中国加入WTO后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在2001年11月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正式达成在10年内建立CAFTA的协议。

紧接着双方就建立CAFTA的有关具体问题进行了6次谈判,并在2002年11月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中国东盟(10+1)峰会上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确定在2010年建立CAFTA。

二、CAFTA发展现状1、货物贸易发展迅速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始对话进程时双边贸易额仅为63亿美元。

自2002年双方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额连续六年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参见图1)。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中国自东盟进口受惠货物61亿美元,为企业优惠税款32亿元人民币。

同时,中国企业申领了18.4万份CAFTA向东盟出口价值51亿美元的受惠货物。

2、服务贸易稳步开放2007年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服务贸易协议》,宣布相互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并于2007年7月1日生效。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8年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3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4%,占中国服务贸易总额的7.7%。

CAFTA建成后广西与越南经贸关系对策研究

CAFTA建成后广西与越南经贸关系对策研究

CAFTA建成后广西与越南经贸关系对策研究[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已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

按照相关协定,我国针对老东盟六国与新东盟四国在关税政策上采取不同的措施:老东盟六国在自贸区建成后,双方90%以上的商品将实现零关税,而对四个东盟新成员则要经过五年的过渡期。

这一政策的实施将会对越南同广西的经贸关系产生巨大影响。

本文在分析CAFTA 的成立对广西与越南长期经贸关系带来的重大意义和挑战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自贸区建成后对广西与越南双边经贸关系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广西与越南面对这一机遇与挑战的应对方略。

[关键词]CA VTA;贸易关系;产业集群[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11)01-0136-04一、问题的提出CAFTA的成立必将影响广西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关系,依据广西对东盟各国经贸关系的关联度和贸易额的大小,其产生的影响必将有所差异。

纵观近年来广西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往来,广西与越南之间双边贸易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把处理好与越南的贸易关系作为切入点来探讨促进广西与越南经贸关系的应对之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广西与越南的双边贸易在广西对东盟的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从2001年中国与东盟确立战略伙伴关系至今,广西与东盟的贸易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002―2008年平均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8.50%、37.76%和41.79%。

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原因有三:其一,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一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泛北部湾经济区的成立和关税政策的逐年放宽,为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其二,从产业角度来看,这种增长源于广西和东盟各国产品的比较优势。

其三,从贸易对象来看,化学成品、机械及运输产品等项目呈现出明显的产业内贸易特征,产业内贸易指数和依存度大,成为未来广西与东盟最有互补发展潜力的贸易产品。

在未来广西一东盟经贸合作中,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泰国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CAFTA背景下的中越贸易效应分析

CAFTA背景下的中越贸易效应分析


C A F T A 背景 下的 中, 九十年代开始 , 中 国 与东 盟 的 经 贸
关系 日益频 繁 , 双边 贸 易持续 上 升。2 0 0 4年 签署 《 行 动 计 划》 , 拉开 了 C A F T A建设 的序 幕 , 该 年贸易额 首次突破 千亿
长7 . 8 %, 自越 南 进 口 4 7 . 5亿 美 元 , 同比增长 9 . 5 % 。2 0 1 0
年 中越双边 贸易额 达 3 0 0 . 9 4亿美 元 , 同 比大 幅 涨 , 涨 幅 4 3 %; 2 0 1 1— 2 0 1 2年 中越进 出 口贸易额 突破 4 0 0亿美元 , 涨 幅虽 比 2 0 1 0年有所 下降 , 但依 然持续 在 2 5 % 以上 的水 } , .
盟 自贸区的背景下的中越 贸易效应及双方 贸易产品特点 , 有 边贸易额提高 5 0亿美元 的 目标 , 中国成为越南 的第一 大贸
利 于反 思 中 国 一东盟 自贸 区建 设 中的 收 益 与 不 足 , 从 而 更好
易伙伴国。2 0 0 6年 , 双方贸易额超过 9 9 . 5亿美尤 , 提前 4年 完成两国领导人达成 的2 0 1 0年实现两国贸易额 1 0 0亿 美兀 的 目标。2 0 0 9年 , 中国对越 南进 出 口总额 2 1 0 . 5亿 美元 , ¨
展 中 国家 问最 大 的 自贸 区 。 目前 , 中 国对 东盟 9 3 % 产 品 的贸 易关 税 降 为 零 , 中国与东盟之 间的双边 贸易呈上 升趋势 , 同 时 中 国与 东 盟 各 国 之 间 的 经 贸 往 来 也 步 入 新 的 发 展 阶 段 。 注 的 。随着 中越 间 产 品关 税 的 逐 渐 下 降 , 中越 问 的 双 边 贸 易 不 断 的 向前 推进 , 给中国 一 东 盟 自贸 区 建 成 给 中 越 两 同 带 来 了益 处 , 下 面 具 体 分 析 中越 贸易 效 应 。

CAFTA贸易创造效应分析的开题报告

CAFTA贸易创造效应分析的开题报告

CAFTA贸易创造效应分析的开题报告题目:CAFTA贸易创造效应分析背景:CAFTA(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是一项自由贸易协定,旨在促进中美洲地区的自由贸易和经济综合发展。

自2006年生效以来,CAFTA已经成为世界上较大的自由贸易区之一,并对中美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关于CAFTA对当地经济创造的效应,还存在着许多争议和不确定性。

因此,本研究拟就CAFTA贸易创造效应进行深入分析。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CAFTA的贸易创造效应,并探讨CAFTA贸易协定对中美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具体目的如下:1.了解CAFTA自由贸易协定的背景、目的及其实施情况。

2.分析CAFTA自由贸易协定对中美洲地区贸易的影响,包括贸易增加和贸易转移效应。

3.研究CAFTA自由贸易协定对中美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就业和减贫等方面的影响。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具体而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1.搜集和整理与CAFTA有关的宏观经济和贸易统计数据,并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2.访谈相关的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和政策制定者,收集他们对CAFTA自由贸易协定的看法和评价,并整理其意见和建议。

3.通过文献阅读和归纳分析等方法,整理和总结以前研究CAFTA的文献和成果,归纳其研究结果和结论。

预期成果:本研究预计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从贸易和宏观经济角度分析CAFTA自由贸易协定的贸易创造效应,呈现CAFTA自由贸易协定签订后中美洲地区的贸易发展变化情况。

2.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CAFTA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效应,包括经济增长、就业和减贫等方面的影响。

3.探讨CAFTA自由贸易协定的局限性和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4.为中美洲地区的政策制定者提供相关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帮助他们更好地评估CAFTA自由贸易协定的效果,并制定相应的政策。

CAFTA贸易创造效应分析

CAFTA贸易创造效应分析

CAFTA贸易创造效应分析一、CAFTA贸易创造效应分析1. 背景介绍2. CAFTA贸易创造效应的定义和含义3. 经济理论对CAFTA贸易创造效应的解释4. CAFTA贸易创造效应的影响因素5. CAFTA贸易创造效应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建议二、五个案例分析1. 中国的汽车产业与CAFTA贸易创造效应2. 台湾的芒果产业与CAFTA贸易创造效应3. 巴拿马的海运业与CAFTA贸易创造效应4. 美国的纺织业与CAFTA贸易创造效应5. 墨西哥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与CAFTA贸易创造效应一、CAFTA贸易创造效应分析1. 背景介绍CAFTA(中美洲自贸区协定)是一项由美国主导的自由贸易协定,于2005年正式生效,旨在促进包括美国在内的中美洲各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合作。

CAFTA覆盖了包括美国、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多米尼加在内的七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了包括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内的多个领域。

2. CAFTA贸易创造效应的定义和含义CAFTA贸易创造效应是指,由于CAFTA的实施,参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和关税得以降低,使得这些国家在贸易领域内的竞争程度得以提高,从而出现了更多的贸易机会和更多的贸易量。

这种效应使得参与国家的经济活动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多的经济增长。

3. 经济理论对CAFTA贸易创造效应的解释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CAFTA的实施对参与国家的经济活动将产生多种效应。

首先,由于贸易壁垒和关税的降低,CAFTA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将会增加,从而提高参与国家的经济活动水平。

其次,由于CAFTA贸易创造效应的出现,参与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会加快,就业和收入水平也随之提高。

另外,从长远来看,CAFTA实施还可能促进这些国家的市场和生产资源的更加高效运用、开发和利用,从而提高其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4. CAFTA贸易创造效应的影响因素CAFTA贸易创造效应的出现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国际市场环境、各成员国之间的市场竞争程度、各成员国经济结构的差异以及对CAFTA贸易创造效应的政策支持。

CAFTA框架下中国贸易便利化进展

CAFTA框架下中国贸易便利化进展
C A F T A框 架 下 中 国贸 易 便 利 化 进 展
刘主光
2 0 1 0年 1月 1日中 国一东盟 自贸 区 ( C A F r A) 正式 建成 ,这 对促 进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增长 ,增强 自贸区的国际竞争力 等会产生重要 影 响。中国在改善贸易环境 ,参与东盟贸易便 利化合作方 商开展 了大量 T 作 ,取 得 了较 好 的成 果 。 改革 对 外 贸 易 管 理 体 制 ,完 善 修 改 贸 易 法 规 , 为 贸 易 便 利化 提 供 良好 环 境 1 .改革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从 2 0 0 4年 7月开始 ,中国取消对外 贸 经营权 的审批 ,政府不再审批企业办理外贸业务 ,同时实施外贸经 营主 体 备案磴记制 ,这就意味着任何企业甚至是个人均可 自由从事进 出 口业 务 ,大大地促进 了外 贸经营者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 ,通过取消 和减 少 大批进 出 口商 品品种 和数量限制 ,分批削减政府实施进出 口配额许 可证 管理的商品种类 ,促进 了进出 口的飞速增长。 2 .完善修改贸易法规 ,提 高相关 贸易政策的透 明度 。中国政府 提 前履行 了加入 WT O时的承诺 ,不断 完善涉外 经济法律 ,通 过在各政 府 相关部 门的网站公布T作流程 、办事事项与公开信息等方式来增 加中国 外贸管理政策 的透明度 。其 中 2 0 0 4年 7月 1 3 1 新修 订的 《 外贸法》 正 式实施 是适应 中国加入 WT O的要求 ,促 进为 中国对外 贸易持续发 展的 长远的法律保 障 ,对 中国贸易便利化提供 良好的环境。新外贸法 在修 订 过程中首次征求 了外 国商会和外商企业的意见。立法机关对他们 提出关 于外商投资企业 贸易权 、知识产权保护 、指定经营等问题 的建议 进行了 仔 细 的 研 究 ,并 吸纳 了一 些 合 理 意 见 。 二 、中 国 海 关 完 善 自身建 设 ,积 极 与 东 盟 海 关 合 作 以推 动 贸 易 便 利

CAFTA框架下贸易便利化对中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CAFTA框架下贸易便利化对中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文章编号:1005 9679(2020)05 0008 08CAFTA框架下贸易便利化对中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庄 博 洪晨翔(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 310023)摘 要: 贸易便利化是否促进进口是新时代中国实现贸易均衡、优化消费结构的重要课题。

通过构建高质量贸易便利化指标,利用2010—2018年中国与37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经贸数据,引入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来研究CAFTA框架下贸易便利化对中国进口贸易的影响。

研究发现:除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外,中国与东盟其他成员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偏低,地区差异化显著,增长疲软;贸易间的非效率因素是造成进口贸易额无法达到潜在最大贸易值的主要原因;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可以显著降低进口贸易中存在的阻力;我国对各贸易伙伴的进口效率不断提升,CAFTA内部进口潜力相当大,其中柬埔寨、新加坡、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表现尤为突出。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贸易潜力;扩大进口中图分类号: F752.61 文献标志码: ATheImpactofTradeFacilitationonChina ASEANImportPotentialunderCAFTAFramework:BasedonStochasticFrontierGravityModel犣犎犝犃犖犌犅狅 犎犗犖犌犆犺犲狀狓犻犪狀犵(SchoolofEconomics,ZhejiangUniversityofTechnology,Hangzhou310023,China)Abstract:WhethertradefacilitationpromotesimportsisanimportantissueforChinatoachievetradebal anceandoptimizeconsumptionstructureinthenewera.ThispaperstudiestheimpactoftradefacilitationonChina'simporttradeundertheCAFTAframeworkbyconstructinghigh qualitytradefacilitationindica torsandusingtheeconomicandtradedataofChinaand37majortradingpartnersfrom2010to2018,andintroducingastochasticfrontiergravitymodel.ThestudyfoundthatexceptSingaporeandMalaysia,theleveloftradefacilitationbetweenChinaandotherASEANmembercountriesislow,withsignificantre gionaldifferencesandweakgrowth.Inefficientfactorsintradearethemainreasonswhytheimporttradevolumecannotreachthepotentialmaximumtradevalue.Promotingtradefacilitationlevelcansignificantlyreducetheresistanceinimporttrade;China′simportefficiencytovarioustradingpartnersiscontinuouslyimproving,andtheinternalimportpotentialofCAFTAisquitelarge,withCambodia,Singapore,Philip pines,Indonesiaandothercountriesshowingparticularlyoutstandingperformance.Keywords:tradefacilitation;stochasticfrontiergravitymodel;tradepotential;expandimports收稿日期:2020 04 13作者简介:庄博(1997—),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E mail:499159907@qq.com;洪晨翔(1993—),男,浙江舟山人,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E mail:hcx6920@163.com。

CAFTA框架下广西与越南的国际分工研究

CAFTA框架下广西与越南的国际分工研究

CAFTA框架下广西与越南的国际分工研究本文围绕广西与越南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这三个方面的分工与合作,首先阐述了关于国际分工的若干理论和广西—越南双方的经济特点及资源现状,并以此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

之后从贸易与投资的角度分析了广西与越南国际分工的现状,并进一步探究广西与越南双方在农业、工业、服务业这三大产业上的优劣势。

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双方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这一框架下进行国际分工的路径选择。

CAFTA 国际分工比较优势随着广西与越南经济的不断发展,双方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

特别是近几年,广西与越南的经济合作进入了更深的层次,其中,双方经贸合作的主要领域是在商品贸易、服务贸易、相互投资、区域开发和科技合作等方面。

从地理位置上看,广西与越南陆海相连,是中国与东盟开展经济合作的前沿;从经济上看,自《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后,双边贸易呈现持续快速增长;从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科学技术等方面看,广西与越南均具有互补性,可以说,这些都已成为桂越双方相互开展国际分工的基础条件。

本文将联系相关的国际分工理论,从桂越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双方在CAFTA框架下的国际分工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一、国际分工的理论与现实依据1、CAFTA框架下广西与越南国际分工的理论依据(1)传统国际分工理论。

第一,绝对优势论。

由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论是最早的分工理论。

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商品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国际贸易可以实现国际分工,各国在分工中分别生产具有成本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参加贸易的国家都可以从中获得利益。

这一理论建立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其核心是提倡自由贸易。

第二,相对优势论。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中指出:即使一国劳动生产率处于绝对劣势,而另一国处于绝对优势,只要某国生产的一种产品与另一种产品相比有相对优势,就可以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两国仍可以进行国际贸易,并从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越中贸易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越中贸易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越中贸易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项目背景自2010年起,中国和东盟开始实施自由贸易区协议(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A),这一协议旨在加强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这一协议签署后,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贸易额迅速增长,据统计,截至2019年,中东盟贸易额已经达到了约6500亿美元。

其中,越南作为东盟国家之一,其与中国的贸易额也在不断增长。

2019年,中越两国的贸易额达到了166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3.6%。

然而,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压力。

在这一背景下,越中贸易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越中贸易关系的特点、问题和前景,可以为深化中东盟经贸合作、应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参考和建议。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和越南的贸易关系在CAFTA背景下的发展情况,探讨越中贸易关系的现状、问题和前景,并提出提升越中贸易合作的政策建议。

研究内容(1)CAFTA背景下中越贸易关系的现状。

分析中越贸易的总体状况、主要贸易商品、贸易结构、贸易地区等,探讨CAFTA对中越贸易的影响。

(2)中越贸易发展的问题与瓶颈。

从政策层面、经济结构、市场需求、竞争等多个方面分析中越贸易发展的问题,探讨问题的原因和特点,以及对贸易发展的影响。

(3)提升中越贸易合作的政策建议。

根据中越贸易的特点和瓶颈,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包括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降低贸易壁垒、加强投资合作等方面。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和分析,从统计数据、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和解读。

同时,通过访谈等方式进行实证分析,获取一手资料并深入了解中越贸易的实际情况。

预期结果(1)对CAFTA背景下中越贸易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全面分析,掌握中越贸易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CAFTA下中国与越南大米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CAFTA下中国与越南大米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CAFTA下中国与越南大米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越南与中国是国土连接的国家,都是以农业为主,所以在两国经济贸易合作中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在CAFTA背景下农业合作与农产品贸易是重要内容。

从近年来中越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来看,两国农产品的贸易总量不断地增长而且贸易的规模和贸易的金额都在不断在增加,发展趋势良好。

越南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当中,中国是占最大份额,也是越南最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

近年来,中国己经成为越南最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家之一,2013年中国是越南农产品出口最大市场。

越南大部分是出口原料或初级产品,主要是橡胶,蔬菜,热带水果、腰果、大米,咖啡,胡椒,腰果,木薯与木薯成品,植物油等产品,越中大米贸易也占有一定的位置。

一、CAFTA下中国与越南大米贸易的发展现状(一)越南大米的国际地位近年来,中国成为越南最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家之一,从2010到2012越南农产品向中国出口的增长金额均为35. 90%,这在越南全国的农产品出口的总金额当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达到了33. 9%。

从世界大米出口排名来看,目前越南大米的出口排在第二位(第一位是泰国)。

由于越南气候适宜种植大米,且劳动力价格廉价,使得越南大米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平均价格的30%,从而获得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消息,越南出口大米大多数进入到中国,而中国有70%多的大米是从越南进口的。

(二)越南大米的生产状况越南是个农业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的地位,农业人口大约占到了全国人口的60%以上。

越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线长达3200km,气候受海洋性影响显著,气温高,光照充足,年平均降雨量达1800—2000mm,鲜明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优质大米的种植。

越南有700万hm^2土地用于农业生产,而大米栽培面积占用了农业面积的57%,其中九龙江平原与红河平原是最大的两个农业生态区。

大米基本一年两熟,南方可达到一年三熟,而且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近20年来,越南大米产量年均增加近100万吨。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双边贸易的特点、影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双边贸易的特点、影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双边贸易的特点、影响摘要: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cAFTA)是中国与东盟各国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一体化,这对中国和东盟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文章对CAFTA成立以来双边贸易的特点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为打造CAFTA升级版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特点影响一、前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概念首次被正式提出是在2001年。

在2002年,中国与东盟十国领导人签订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协议的签署,标志着CAFTA 建设的进程正式启动,同时又确定了CAFTA建设进程的时间。

根据这框架,中国与东盟先后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自贸区的建设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2010年1月1日,CAFTA如期顺利建成,双方的经贸关系达到新的起点,进入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cAFTA成立后双边贸易的特点(1)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CAFTA正式建成后,双方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10-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5%、3.9%、3.2%。

在不景气的世界经济背景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势头良好。

2010年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为2927.8亿美元同比增长37.5%;2011年双边贸易额达3628.5亿美元,同比增长23.9%;2012年双边贸易额突破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0.2%,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平均增幅6.2%;2013年双边贸易额为4436亿美元,同比增长11%;在世界贸易略显乏力的2014年双边贸易额达4803.94亿美元,同比增长8.3%。

中国连续5年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2015年,中国东盟之间的贸易目标为5000亿美元。

(2)双边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从行业上来说,中国企业在东盟的投资较多的是从事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资源开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FTA背景下的中越贸易效应分析摘要: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相互的经贸交往中获得了更多的收益和发展空间,本文以中越贸易为分析对象,研究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背景下的中越贸易效应及双方贸易产品特点,有利于反思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中的收益与不足,从而更好地展开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和国内产业结构优化。

关键词:cafta;中越贸易;贸易效应近年来,中国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领域取得了实质的进步,尤其是在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方面。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签订的第一个自贸区,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

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0000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目前,中国对东盟93%产品的贸易关税降为零,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双边贸易呈上升趋势,同时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越南作为东盟十国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中国走向东盟的一个重要平台,发展中越双边贸易对双方都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以东盟新成员国越南为例,对其与中国的贸易效应进行分析,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cafta背景下的中越贸易发展东盟有10个成员国,九十年代开始,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日益频繁,双边贸易持续上升。

2004年签署《行动计划》,拉开了cafta 建设的序幕,该年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达到1059亿美元的新高。

2005年7月,cafta全面降税进程正式启动,双方贸易合作进入了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双方7000余种产品开始全面降税,贸易额持续增长,这一年双边贸易额达13037亿美元,是1991年双边贸易额的15倍多。

2007年,中国同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20255亿美元,提前3年实现了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的目标。

随着cafta 的建成,2010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快速增长,海关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29278亿美元,同上年比增长375%,比2004年增长1765%,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98%。

根据中国海关2004年统计数据,中国同越南双方贸易额达674亿美元,提前突破了双方此前达成的2005年将双边贸易额提高50亿美元的目标,中国成为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2006年,双方贸易额超过995亿美元,提前4年完成两国领导人达成的2010年实现两国贸易额100亿美元的目标。

2009年,中国对越南进出口总额2105亿美元,同比增长82%。

其中中国对越南出口1630亿美元,同比增长78%,自越南进口475亿美元,同比增长95%。

2010年中越双边贸易额达30094亿美元,同比大幅上涨,涨幅43%;2011-2012年中越进出口贸易额突破400亿美元,涨幅虽比2010年有所下降,但依然持续在25%以上的水平。

cafta成立后,中越双边贸易水平大跨越提升,这是值得关注的。

随着中越间产品关税的逐渐下降,中越间的双边贸易不断的向前推进,给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给中越两国带来了益处,下面具体分析中越贸易效应。

二、cafta框架下的中越贸易创造效应(一)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的相关理论贸易创造效应是指关税同盟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被同盟内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进口产品替代,使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扩大了生产所带来的利益;通过专业化分工,使本国该项产品的消费支出减少,而把资本用于其他产品的消费,扩大了社会需求,结果使贸易量增加。

贸易转移效应是指缔结关税同盟之前,某国不生产某种商品而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商品;建立关税同盟后,如果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被排斥在关税同盟之外,则关税同盟内部的自由贸易和共同的对外关税使得该国该商品在同盟成员国内的税后价格高于同盟某成员国相同商品在关税同盟内的免税价格,这样同盟成员国原来从非成员国进口的成本较低的商品转从关税同盟内部生产效率最高、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来进口。

(二)中越贸易创造效应具体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签署后,自贸区全面降税进程开始启动。

2006年,中国对东盟所有国家的早期收获产品均已实现零关税,东盟老成员也对中国的早期收获产品给予了零关税待遇。

2005年7月,中国对东盟降低了3408种产品的税率,对其平均关税从99%降为81%。

2007年1月1日起,中国扩大了范围和幅度,降低了5375种产品的关税,对东盟关税水平降到5 8%。

到2010年,中国自东盟进口产品已有93%约7000种产品实行零关税。

同样,东盟国家也做出类似安排。

越南作为东盟新成员国,对于最惠国关税税率高于30%(含)的所有产品,2004年1月降到20%,以后每年降低5个百分点,2009年降到零税率;最惠国关税税率在15(含)—30%(不含)之间的所有产品,越南2004年1月降到10%、2006年1月降到5%、2008年降到零税率;最惠国关税税率低于15%的所有产品,越南2004年1月降到 5%、2006年1月降到零税率。

从表1和图2的统计数据来看,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降税与贸易便利化的作用下,从2004到2012年,中越贸易总额实从6743亿增至50439亿美元,75倍地快速增长,平均年增长率2839% ,高于中国东盟、中国世界进出口增长均值。

2004-2012年,中越贸易额不断攀升:2004年,中越双边贸易额出现一个大的提高,增长率为455%,此后增长率一直在20%上下波动;2006年,贸易额达近100亿美元,提前完成目标;2009年,贸易额突破200亿美元,但是2009年的增长率降至82%,这是受到当时金融危机的影响,使中越贸易额增长速率趋缓。

据越南海关统计, 2010年中越双边贸易进出口额为30094亿美元,增长43%。

其中,中国向越南出口23114亿美元,增长418% ;中国从越南进口6980亿美元,增长47%。

越南贸易逆差16134亿美元,增长3964%。

2010-2012年,中越双边贸易一直保持增长势头,且年同比增长率持续在25%水平以上,这与2010年成立cafta是分不开的。

中越贸易产生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动态效应明显。

上述数据都表明,因为降低或取消了关税,扩大了贸易额,成员国的优势产业得以扩大生产,产品可以在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生产,有助于节约生产成本;市场容量扩大,生产规模扩大,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消费者福利水平,产生了生产效应。

由于低成本的进口,导致了消费增加,消费者福利增加,产生消费效应。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作用下,中越贸易产生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动态效应明显。

贸易转移效应是指由于自贸区建立导致的关税水平的影响,产品过去从生产成本低的非成员国进口转向从成本较高的成员国进口的损失,是参加自贸区的代价。

贸易转移效应是减少福利的,因为它把生产从效率较高的非成员国转移到效率较低的成员国。

中国对东盟的关税从2005年的99%下降到2010年93%商品实行零关税,而对外仍然保持约15%的关税水平,东盟也是相似情况。

中国东盟地区是全球平均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cafta的建成有助于区内消费品在区内生产并销售,所以自贸区的建立不仅产生的贸易转移较少,更有助于扭转以往基于比较利益而产生的贸易扭曲的状况。

所以,cafta的建立对于中越贸易所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远大于贸易转移效应,并有助于修正贸易扭曲,动态效应明显。

(三)中越进出口产品结构分析统计数据表明,越南在初级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则在制成品上比较优势明显。

根据2010年进出口统计数据测算出的两国商品的比较优势的结果显示(表2):在两国贸易中,越南以出口矿产资源和农产品为主,即越南在初级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则没有比较优势,其多数初级产品比较优势指数多在3以下;中国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远远大于进口,大多数工业制成品比较优势指数大于8。

这表明中越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机电产品和工业原材料等,从越南主要进口矿产资源和农产品等,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中越在双边贸易中结构互补、资源互补。

越南有8700万人口,尤其是70%的人口年龄在40岁以下。

是典型的“年轻化”的国家,与中国正步入的老龄化形成反差。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消失,越南的劳动力低廉的成本优势与中国正好形成互补。

越南的出口偏向于自然资源,而中国的许多自然资源随经济增长而逐步减少,某些资源由于地域关系也不是中国所长,通过从资源丰富的越南进口可以缓解资源的部分压力。

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优势在世界都非常明显,而这些产品也是越南经济发展中需要不断增加进口的产品。

越南出口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水产品、农产品和资源类产品。

越南对中国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包括原油、煤炭、水产品、果蔬、木器、矿产、腰果、橡胶和农产品等。

统计数据还显示,近年来,中国对越南出口的制成品增长加快,机电音像设备及部件、钢铁等增长幅度较大。

在两国贸易品中,中国对越南出口产品主要是矿产品、机电音像设备及部件、化工品、纺织原料及制品、贱金属等5大类商品,其占对越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0年的584%上升到2005年的814%,6年上升了23个百分点。

同期,中国从越南进口的6大类商品,即矿产品、塑料橡胶及制品、植物产品、机电音像设备及部件、纺织原料及制品、木材及木制品,其占中国从越南进口总额的比重由925%上升95%。

可见,两国主要进出口商品种类趋于集中。

2010年,中国对越南出口商品主要有机电产品、钢材、纺织原辅料、成品油、钢坯、肥料等。

中国自越南进口主要商品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橡胶、铁矿砂等。

三、结论通过以上对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的中越贸易效应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逐步建成使中越贸易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增长,对于中越贸易所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远大于贸易转移效应,并有助于修正贸易扭曲。

由于两国都处于经济增长较快阶段,所产生的动态效应也十分明显。

第二,中越贸易中基于自然禀赋的中越传统贸易出现互补性,并将持续较长时期。

因为地域、气候、资源禀赋具有差异和互补性,加上两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中国在以后较长的时期内还需进口越南橡胶产品。

其余自然禀赋产品还有木薯、木材及木材制品、大米、热带水果等。

第三,中国向越南出口的主要商品体现了我国的产业集聚,体现了在基础工业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

但是,中越贸易还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由以上数据易见,中国对越南一直持续高的贸易顺差,而越南处于逆差,这说明两国间贸易结构还有待合理化,同时也说明两国间还存在相当大的贸易发展空间来促进中越贸易平衡,所以中越贸易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应注重贸易结构的调整、高层次的分工协作和寻找新的双边贸易增长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