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中国文化实践基地建设
面向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课程的教学实践-精选教育文档
面向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课程的教学实践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汉语热”。
孔子学院遍地开花,国内外的对外汉语教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
然而,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语言教学长期处于支配地位,中国文化教学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针对这种情况,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针对留学生开设了各类中国文化课程,以全英文的形式授课。
笔者以二外的“中国文化简史”课程为例,谈谈在中国文化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1.“中国文化简史”课程简介1.1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初步认识,并培养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留学生要学好汉语,就应该了解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心态。
本课程从留学生视角出发,折射出中外文化的光芒。
课程内容分门别类,侧重于历史人文,着重从总体上把握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态势,并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学习,学生应对中国文化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并能够达成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不同民族心理之间的沟通。
1.2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广泛,主要涉及中国历代帝王、文学宗教简史、婚俗文化简史、戏曲文化简史、少数民族文化简史、传统节日历史演变,等等。
由于文化与人类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对特定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与留学生本土文化对比,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1.3教学模式:由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教师不可能在有限课时内讲授从古至今五千年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本课程主要撷取中国文化中富有代表性的“点”,通过“纵”、“横”两个方面,以专题介绍的方式,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及魅力。
课堂形式方面,避免传统填鸭式教学和单向传授,而是根据课堂内容设定不同主题,采取分组讨论、个人展示、小组展示、角色扮演、中华才艺学习和展示等多种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于“中国文化简史”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的几点思考“中国文化简史”课程属于本校重点教改项目,但开设时间较短,内容博杂繁复,还未形成完善系统化的授课模式。
在来华留学生中进行中国文化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在来华留学生中进行中国文化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作者:杨鹏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26期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来华留学生中进行中国文化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包括:缺乏“学贯中西”的优秀中国文化授课教师;中国文化纷繁复杂,教学内容选取困难;缺乏反映优秀传统文化且制作精良的作品;来华留学生的个人情感因素等问题。
同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加强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明确中国文化传播内容;增加文化“外销”型产品;加强文化习得情感环境的构建等对策。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文化教育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9.004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CulturalEducation among Foreign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YANG Peng(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34)Abstract This paper included in the foreign students in Chinese cultural education problems:lack of "well-versed in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eachers; Chinese culture is complex,difficult to choose teaching content; lack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laborate works;problems of the foreign students from the individual emotional factors etc.. At the same time,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ducation; clear China culture; cultural export product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termeasures of cultural acquisition affective environment.Keywords foreign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 Chinese culture; cultural education0 引言教育部的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校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的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已经超过44万名,创历史新高。
留学生中国国情文化教育和实践体验活动
留学生中国国情文化教育和实践体验活动留学生中国国情文化教育和实践体验活动一、活动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留学生的数量也不断增加,让他们在学习期间,通过参加文化体验活动和实践项目,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加深对中国国情的理解,提高他们学习中文的兴趣和爱好,更进一步深化中外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从而增进国际友谊,拓展国际间的交流互动,增强国际学生的认识,掌握中国的文化特色。
二、活动主题及宗旨本次活动定为“留学生中国国情文化教育和实践体验活动”,主要内容应包括:1.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让留学生认识中国的历史文化,丰富对中国的认识,减少误解。
2.参观古迹:通过参观古迹,让留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增进对古迹的认识。
3.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留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文化,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增强对中国的文化特色的认知。
4.学习中文:教授留学生基础的中文,让他们更深入的体会中国文化。
三、活动内容参加本次活动的留学生将游览各种古迹,参观中国历史文化的珍宝,参加各类文化实践活动,进行中文学习,实现中外文化交流,从而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
四、活动组织1.活动组织结构:本次活动由活动组织者和活动参与者组成;2.活动组织者:由专业的团队担任;3.活动参与者:主要由留学生(可向本活动征求来自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参加)五、活动实施1.活动时间:活动将于暑假期间实施。
2.活动地点:主要在全国各地(如苏州、桂林、南京、上海等)实施。
3.活动方式:(1)通过讲解,让参与者了解中国历史文化;(2)参观古迹;(3)参加实践活动,在现场体验中国文化;(4)学习基础中文,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5)交流经验,拓展国际间的交流互动。
全球文明倡议背景下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的 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全球文明倡议背景下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1. 引言1.1 概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
在全球文明倡议背景下,中国国情教育成为培养留学生对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有深入理解的关键环节。
本文旨在探讨全球文明倡议对于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的影响,以及实践路径的价值意蕴与实施方法。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全球文明倡议背景下的中国国情教育展开分析,并提出两条实践路径作为解决方案。
第二部分将探讨全球文明倡议的背景和意义,以及中国国情教育的重要性与价值意蕴。
第三部分将介绍实践路径一,即课堂教学与学科研究相结合,包括优化课堂内容和方法、加强学科研究与实际问题融合等。
第四部分将阐述实践路径二,即社会参与与体验式学习相结合,包括参观考察名胜古迹和组织交流活动等方面。
最后一部分总结全文观点,并展望中国国情教育在来华留学生中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全球文明倡议背景下的中国国情教育和来华留学生参与的必要性、挑战以及实践路径的探讨,提升来华留学生成为中外交流使者和世界公民的能力。
同时,通过加强中国国情教育与学科研究、社会参与与体验式学习的结合,培养留学生对中国深层次认知和综合素养,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多元的世界作出贡献。
2.全球文明倡议背景下的中国国情教育2.1 全球文明倡议的背景和意义在当前全球化时代,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频繁,世界各地的学生纷纷选择来华留学,其中包括了大量对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等方面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
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国际社会更加注重各民族、各国家间的对话与理解,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共融。
为了推动各国学生对于中国国情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中国积极响应并参与了全球文明倡议。
这种背景下启动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将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认知与尊重,培养广泛地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所具备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调查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及文化认知的相关性。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结果显示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整体持积极认知态度。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背景和社交圈子。
文化认知与学习成绩、社交关系等方面存在相关性。
未来中国文化的认知发展趋势将更加多元化和深入。
总结认为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有较高的认知度,需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和加强文化交流。
研究的局限性包括样本规模较小、研究时间较短,未来仍需深入探讨中国文化认知的更多细节。
【关键词】在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知调查,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分析,影响因素分析,文化认知的相关性研究,文化认知的发展趋势,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特点总结,认知影响及建议,研究的局限性,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体系,涵盖着语言、宗教、风俗习惯、艺术等多个方面。
在中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方面,有一些共性和个性差异。
一方面,留学生可能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比如中国的传统节日、风土人情等;由于语言障碍、文化冲突等原因,也可能存在误解或困惑。
对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留学生的需求和困惑,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通过对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进行调查研究,可以揭示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方式,为提升留学生的文化交流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认知水平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和看法。
通过深入分析调查结果,探讨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知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探讨影响其文化认知的因素,探讨不同因素对文化认知的影响程度,从而为提升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通过研究不同文化认知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认知问题,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国际学生中国“国情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以贵州大学为例
国际学生中国"国情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K283国际学生中国“国情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以贵州大学为例张成霞摘要:面向国际学生开设的中国“国情教育”课程,内容包括中国地理、政治、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
国际学生来华留学,都怀揣探寻中国奥秘,到中国实现自己青舂梦想的美好愿望。
他们不仅为了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和其他专业知识,也是在了解中国、融入中国,向世界推介中国,而中国“国情教育”课程像一把钥匙,可以帮助国际学生打开了解中国的大门。
接收国际学生的高等院校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通过课堂内外,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国情教育”成为国际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和发展国际友谊的重要学习平台和渠道,由此推进中国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
关键词:国情教育;课程建设;实践思考改革开放40多年来,外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取得显著成就,国际学生规模迅速扩大,生源国别日益丰富,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培养质量逐步提升,政策制度日趋完善。
来华留学经历过去十几年的快速增长阶段后,未来能否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开启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新模式,实现“提质增效”,不仅关系到实现来华留学目标的含金量,也关系到能否为我国实现“留学强国”奠定基础。
国际学生不仅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各国沟通、交流、合作的桥梁与纽带,也是国家之间共同拥有的宝贵的人才资源闪。
他们来华深造,不仅仅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和其他专业知识,也是在了解中国、融入中国,向世界推介中国何。
无论国际学生来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2018—2019年来华留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中外学生跨文化融合研究——基于贵州高校时实践分析"(高留分会课题2018-2019Y019);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课题“在黔留学生学习动机及态度调查研究”(2016A046)。
作者简介:张成霞,女,贵州贵阳人,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天津市教委关于印发天津市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天津市教委关于印发天津市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09.14•【字号】津教委〔2016〕40号•【施行日期】2016.09.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市教委关于印发天津市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制定了《天津市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9月14日天津市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部署要求,提升我市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抢抓五大战略叠加机遇,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坚持扩大开放,做强天津教育,推进人文交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需求,增强天津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中央对天津的城市定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教育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紧扣中央对天津的城市定位,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需要,深入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切实提升教育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不断增强教育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
-- 坚持提质增效与完善治理相结合。
把教育对外开放的重心放到提质增效上来,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和品牌建设,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
把完善治理作为提质增效的制度保障,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治理能力,依法依规做好教育对外开放监管工作。
-- 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
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到中国学习和生活,他们不仅带来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习俗,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这种大背景下,针对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和需求提供参考和支持。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探讨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差异,以及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与其学习和生活的关系,从而为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留学生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发放在线问卷的形式,邀请在华留学生参与调查,以收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和对中国文化学习的需求。
问卷涵盖了留学生基本情况、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及希望学习的中国文化内容等内容。
三、研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大部分留学生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中华文化、中国历史、中国风俗等,但具体的认知程度有所不同。
部分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较为粗浅,更多的是受到电视、网络和社交媒体等渠道的信息影响,对中国文化的具体内容和深层次内涵了解并不深入。
调查结果还显示,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中的传统节日、宗教信仰等内容了解甚少,这表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仍有待加强。
调查结果还显示,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与其学习和生活情况相关。
在华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时间越长,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也相对更高。
学习中国语言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也更深入,这表明学习中国语言对于了解中国文化具有推动作用。
四、研究讨论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存在差异,这可能与留学生的个人背景、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等因素有关。
针对这些差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推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加强中国文化教育。
针对在华留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开设中国文化教育课程,包括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中国传统节日等内容,为留学生提供系统的中国文化教育。
给留学生讲解中国文化的教程设计与实践
给留学生讲解中国文化的教程设计与实践第一章:前言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中国的文化绝对是值得探究的。
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与世界各地都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和多元化的合作,使得中国文化有了一个更加广泛的国际舞台。
尤其是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也被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
对于来到中国留学的学生来说,了解和融入中国文化不仅是基本礼仪,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体验。
因此,为了让留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教授中国文化的方法和实践是一项重要而又值得深入研究的工作。
第二章: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知识在教授中国文化的方法和实践之前,先来了解一些中国文化的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一)文化的概念和内涵文化是人类社会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可以表达我们思考、积累并传递的各种信息和价值观念,如宗教、艺术、语言、信仰和习俗等。
文化通常也被看作是一种区别于自然界的东西,是人类创造和发展出来的精神产物。
(二)中国文化的种类中国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其中包括了许多方面,如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宗教和语言等。
(三)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包括儒家、道家、佛教和传统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戏曲等。
(四)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包括:崇尚和平、合作、包容、尊敬长者和传统、重视文化修养和家庭等。
第三章:教授中国文化的方法和实践(一)使用多种媒介教授中国文化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
通过使用多种媒介,如视频、音频、图片、演讲和讨论等,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领悟。
(二)学生参观中国文化的现场学生参观中国文化的现场不但有助于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直观感受,也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比如,学生们可以参观中国古建筑、艺术展览、音乐会和戏剧等。
(三)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是教授中国文化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留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比较和分享来增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海外留学生《中国文化》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反思-最新教育文档
海外留学生《中国文化》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反思、引言中国文化,亦叫中华文化、华夏文化或华夏文明,是中国56 个民族文化的总称。
她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是社会政 治和经济的反映。
本文所讨论的《中国文化》是指作为对外汉语 教学及华文教育的一门独立的课程, 区别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
这是一门学生更进步接触与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的课程。
语教师资格考试科目。
其学习对于中国人尚且充满挑战, 外国人的中国文化教学, 则要以采取浅层即体验型的感性灌输为 主。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从晦涩难懂的文化理论课中走出来, 更好地在感性上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二、教学探索一)汉语长期班《中国文化》必修课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 根据校华文教育专业部的安排, 笔者担任华文 D 班必修课《中国文化》的教学。
D 班学生是学习 过一年半汉语的学生,汉语水平较高,层次为中级下学期, 国文化》 可以说是他们进入中国社会、 加深对中国认识的一门必 修课。
总的来说, 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受到学生的欢迎。
华盛顿图书馆上有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 ?蒙台梭利的格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化》课程还单独被列入国际汉而对于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 这一格言道出了人们获取知识之途的真谛,许多事实充分告诉我们: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
针对生本教学原则,笔者进行如下教学设计动手做”:将中国文化这一意象转化为具体的活动性的教学,分专题教学:地理、历史、民俗、民族、书法、绘画、剪纸、文学、科技、音乐、中医中药、中华武术在进行“中国书法”、“中国画”、“中国剪纸”这些部分内容的学习时,笔者特地准备了毛笔、墨水、宣纸、颜料、剪刀等材料,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
其中,写毛笔字用时为2 次课(4 节),比预计的时间长。
这一届学生汉语水平较高,可以深入讲解比如中国文学和科技部分的内容。
学期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但给予指导,考试内容与最后一课的“中国文化知识擂台赛”相承,难度适中偏易,目的是让学生能学有所获。
留学生中国国情文化教育和实践体验活动
留学生中国国情文化教育和实践体验活动留学生中国国情文化教育和实践体验活动
在近几年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教育系统一直在不断发展,特别是留学生教育。
中国的留学生以其出色的学术成绩和良好的出国路径受到了海外国家的关注和赞誉。
我们认为,留学生应该有更多机会认识和了解中国,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海外的学习和生活。
为了让留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我们计划在大学内开展留学生中国国情文化教育和实践体验活动。
活动形式一般有两种:现场教育和实践体验。
现场教育是教授中国文化的知识,主要围绕中国的历史、节日、文化习俗等内容,培养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实践性体验活动主要是为留学生提供接触中国文化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这些活动将让留学生更加熟悉中国文化,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它们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教育。
同时,也是一种有益的文化交流,有助于推动两国文化的融合,促进人文交流和国际理解。
- 1 -。
暑期社会实践留学生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到中国学习、交流。
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留学生群体在中国度过暑假,不仅可以亲身体验中国的风土人情,还可以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增强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从一名留学生的视角,讲述我的暑期社会实践经历。
一、实践背景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我国某高校举办的留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将分组深入到中国的乡村、城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实践旨在让我们亲身体验中国的社会发展,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增进对中国的了解。
二、实践内容1. 乡村调研我们首先来到了我国某乡村,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教育资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与当地村民进行了亲切交流,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面临的困难。
我们还参观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剪纸、泥塑等,感受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2. 城市体验随后,我们来到了我国某城市,体验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城市的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感受到了我国城市发展的速度。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当地的文化景点,如博物馆、图书馆等,进一步了解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3. 社区服务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积极参与了社区服务活动。
我们组织了英语角、手工制作等活动,为当地居民提供帮助。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能力,还增进了与当地居民的友谊。
4. 文化交流为了增进中外文化交流,我们还与当地学校开展了交流活动。
我们组织了英语演讲比赛、才艺展示等活动,让当地学生了解到了国外的文化。
同时,我们也向他们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书法、国画等。
三、实践感悟1. 感受中国的发展速度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速度。
从乡村到城市,从基础设施到文化生活,中国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这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2. 了解中国文化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中国文化。
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分析
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分析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分析对于来自各个国家的留学生来说,了解并接受中国文化是他们在中国接受教育的重要部分。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度,中国文化一直是国人的自豪。
对于留学生来说,掌握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还有助于留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生活和学习。
中国文化教育的主要特点中国文化教育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和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展示中国文化。
对于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来说,语言成为最重要的交流媒介。
如果留学生对中国语言不熟悉,就很难学习中国文化。
因此,学习汉语作为外语成为留学生学习的首要任务。
同时,留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来了解中国文化。
此外,参加一些中国文化活动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很好途径,比如中国传统节日庆祝、学习中国画、书法、民乐等等。
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的目标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的目标是使留学生能够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尊重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从中获得启示和启发,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具体来说,留学生需要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比如中庸之道的思想、孔子思想的精髓、道家思想的实践方法等等。
留学生还应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演变过程,学习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中国当代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和变化。
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的效果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的效果有助于留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生活和学习,加强与中国人民的交流和了解。
同时,这也为留学生今后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担任有关中国事务、以及中外合作和交流项目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资源和渠道。
中国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留学生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使留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开展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要针对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量身定制相应的教学方案,确保他们能有针对性地学习,并且能够真正掌握学习内容。
在华留学生“留动中国”文化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进 式文 化 比赛 后 , 于六 月 在 青 岛 华 丽 落幕 。本 次 活 动 面 向我 国高 等学 校和科 研 机构 的所 有来 华 留学 生
和 中 国学生 , 以高校 为单 位进 行组 队 , 每队 1 O人 , 其 中留学 生 8人 , 且要 求来 自 3个不 同 国家 , 中国大 学 生 2人 。以定 向越 野 篮球 三对 三 、 个 人或 团体地 方 特 色体 育项 目( 武术 、 花毽 、 抖 空竹 、 竹 竿舞 、 舞龙、 舞 狮 武术 等 ) 为 比赛必 选项 目 , 以个人 或 团体 运 动形体 展示 ( 健 美操 、 啦啦 操 、 街舞等) 、 才 艺 展示 ( 声乐 、 术、 器乐 、 相声、 小 品等 形 式 ) 作 为 比赛 自选 项 目, 以 “ 留学生 看 中 国” DV 作 品征 集 活 动 相 呼 应 , 通 过 校 园海 选 、 省 区赛 、 训练营、 九州赛、 总 决赛 、 颁 奖盛 典 等环 节 , 构成 全 年 活 动 体 系L 2 ] 。来 自世 界 各 国 的 留 学生 们通 过 “ 体育 搭 台、 文 化 唱戏 ” 尽 情 地 展示 了他
Vo 1 . 1 1 , No . 1 2
De c . 2 O 1 3
在华 留学生“ 留动中 国” 文化 活动 的现状 、 问题及对 策
黄丽莎
( 海 南大 学 体 育部 , 海口 5 7 0 2 2 8 )
摘 要: 采用现场调研法 、 录像观察法 、 逻辑分析法 , 从 文 化 的 视 角 人 手 分 别 对 高 校 间 的 比赛 活 动 进 行 分 析 研 究 , 指 出存 在 的 问题 。
结论: 整个活动具有国际性 、 竞技性 、 艺术性 、 趣味性 、 文 化 交 融 性 的特 征 ; 体 现 了大 学 生 健 康 向上 、 团结 协 作 的 青 春 风 貌 ; 展 示 了高
留学生文化考察活动主题
留学生文化考察活动主题
1.中华文化之旅:通过参观中国历史文化名胜,包括故宫、长城、丝绸之路等,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2.现代中国发展: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成就,参观高科技企业和高校研究机构。
3.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考察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如传统手工艺、音乐舞蹈、戏曲等。
4.社会公益与志愿者活动:参与中国的社会公益活动,了解中国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文化,并亲身参与相关项目。
5.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察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与实践,参观生态保护区和环保科研机构。
6.青年创新与创业:参观中国的创新创业园区、科技孵化器,了解中国青年创新创业的发展情况和政策支持。
7.多元民族文化交流:深入了解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包括民族服饰、音乐舞蹈、传统节日等,参与相关庆祝活动。
8.教育交流与合作:参观中国高等学府,了解中国教育体系和教育改革举措,探讨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9.城市规划与建设:考察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参观新兴城市和城市更新项目。
10.中国医药文化考察:了解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与现代医疗技术的结合,参观中医医院和药材市场,体验中医养生文化。
中文+技能来华留学生活动方案
中文+技能来华留学生活动方案
为了满足不同留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我们提供了以下中文+技
能来华留学生活动方案:
1. 中文学习班:提供全方位的中文学习课程,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不同的班级,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语言能力。
2. 文化体验活动:安排参观中国的历史文化遗址、博物馆和艺术展览等,让留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
3. 交流会:安排留学生与当地学生进行交流会,可以通过辩论、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和友谊。
4. 实践项目:为留学生提供参与实践项目的机会,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和志愿者活动等。
这些项目可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和发展。
5. 手工艺品制作:组织手工艺品制作工作坊,让留学生学习传统的中国手工艺技能,如剪纸、刺绣和陶艺等。
6. 体育活动:安排留学生参与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活动,如太极拳、武术和围棋等。
同时,还可以组织留学生参加当地学校的体育比赛或运动会。
7. 美食文化体验:组织留学生品尝中国各地的特色美食,并了解饮食文化的背后故事。
此外,还可以安排留学生学习中国菜
肴的制作技巧。
8. 旅游观光:组织留学生参观中国的著名景点和城市,如北京的故宫和长城、上海的外滩和城隍庙等。
这些旅游活动也可以让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以上方案将帮助留学生更好地融入中文环境,提高语言能力,同时还可以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
同时,通过参与各种活动,留学生也能够结交新朋友,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秉持“三全育人”理念 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秉持“三全育人”理念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者:孙小军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4年第01期[摘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意。
秉持“三全育人”理念,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能够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形成“引才”“聚才”“用才”新优势,形成留学中国的品牌效应。
要各尽其责,凝聚育人合力,打造专业化的留学生辅导员队伍,提升专业课教师“创新课堂”优势,发挥“一站式”留学生社区的协同作用;要铆紧节点,链通育人进程,构建特色鲜明的国际化课程体系,丰富“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形式;要同向同行,奏响立德树人协奏曲,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三全育人”;来华留学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4) 01-0064-0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新时期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三全育人”旨在整合人员、资源和各类平台优势,打通育人各环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完整的人”终极目标是让其全面地实现自我,使自己不断在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融为一体。
来华留学生应融入所处学习环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使自己不只受益于所学的知识,不只是学习的机器,而是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在这方面,“三全育人”理念和来华留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内涵是一致的。
一、来华留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一)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实现来华留学教育事业新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已经从“零散化”“无经验”向成熟化体系转变,该种转变必然使得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结构特征发生部分变化,为后续发展埋下重要“伏笔”。
新时代留学生事业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开辟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
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类课程的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以广州地区五所高校为例
第40卷第2期2020年4月惠州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IZHOU UNIVERSITYVol.40.No.2Apr.2020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类课程的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以广州地区五所高校为例梁珊珊1,王国长2(1.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006;2.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系,广东广州510632)摘要:中国文化类课程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载体,能极大提高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笔者对广州地区五所高校中国文化类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调研,并采用问卷的方式对五所高校231名留学生进行了课程现状以及课程需求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五所高校中国文化类课程的改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知识类文化课程应增加“饮食”“工作”“社会”“思想观念”等相关话题,删减“文学”“哲学”等相关话题,并且增加出外实践和师生互动的时间。
中华才艺类文化课程应将多项短期体验式技能合并成一门课程,并据此编写教材。
增加地域文化类课程。
调查结果能对高校中国文化课程的设置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国文化类课程;知识类文化课程;中华才艺类课程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34(2020)02-0112-07DOI:10.16778/ki.1671-5934.2020.02.021李泉指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的教学”[1]15。
在对外国留学生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文化教学也必不可少。
让学习者了解目的语文化,不仅能增强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能增强学习者汉语学习动机,促进语言学习。
文化教学一般分为两种: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和专门开设的文化课。
前者以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为主要内容,而后者则以中国文化的介绍为主要内容[2],教学目的是“克服”交际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以便能够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3]。
因此,国家汉办制定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中对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具备扎实的汉语言能力与言语交际能力;掌握系统的汉语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熟悉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
来华留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模式与创新
来华留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模式与创新作者:朱清馨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24期摘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与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汉语和专业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要注重留学生的课前自主预习与反馈、课堂串联复习与输出、课中要点的讲授与理解、课后作业的布置与体验,并综合利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情景导入式教学、小组讨论等方法。
教师备课时,要注重细节的思考和素材的选择。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来华留学生课程教学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为适应社会发展所积累的经验,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中国人民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文明进步和技术进步,饱含了中国人民对于宇宙万物的探索,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哲学思维和精神力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不仅学习汉语而且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中国的情感和关系。
同时作为中国通向世界的桥梁和传话筒,对来华留学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及开展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能够让来华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对中国发展的知晓及对中国人民智慧的领悟。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也可以作为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的辅助,既增强他们学习汉语的愿望,又辅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知识,在理解的同时更加容易记住汉语词汇和文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熏陶和影响下,来华留学生对汉语及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更多的热情和探索的欲望,同时开阔眼界,将所学汉语知识及时和自然地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汉语知识的运用,将汉语学习和传统文化理解相结合。
一、课堂教学环节1.课前自主预习与反馈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学生不做任何准备便进入课堂学习,无论如何都是被动的。
我们经常说仪式感、暖场和预热,其实在平时教学中也是同样的道理,课前任务的布置就是启动仪式。
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灵活的时间里自主研习课程内容,而且能极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主角意识,不再仅仅把自己定位为接受知识传播的被动接受者,带着好奇心在可以掌握的时间里选择多元的方式了解未知课题,既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又充实了课余时间。
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基地申报要求
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基地申报要求
以下是 7 条关于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基地申报要求:
1. 申报基地得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吧!就像一座宝库,能让留学生们在里面尽情探寻中国国情的奥秘呀!比如能不能提供大量关于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资料呢?
2. 要有专业的师资团队呀!这可不是随便凑几个人就行的,得像一支精锐部队,能带领留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国情,给他们最准确、最生动的讲解。
难道不是吗?比如有名师来授课。
3. 基地的活动得多样化吧!不能老是那几样,得像个万花筒,每次都能给留学生不一样的惊喜和收获呀!比如说举办各种主题讲座、实践活动等。
4. 必须得有良好的设施条件吧!不能让留学生在破破烂烂的地方学习呀,那得像个温馨的家一样,让他们舒适地感受中国国情。
像有现代化的教室、舒适的学习空间等等。
5. 对留学生的服务要贴心吧!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
这不应该吗?比如提供生活上的各种帮助。
6. 得和外界有广泛的合作吧!不能自己关起门来搞呀,得像一张大网,把各种资源都汇聚起来,形成合力呀!比如和其他机构、高校等开展合作交流。
7. 要有科学的管理体系呀!不能乱糟糟的,得像一部精密的机器,每个环节都高效运转。
就像得保障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申报要求真的很重要呀,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打造出优秀的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基地,让留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学生中国文化实践基地建设临床医学留学生的汉语文化教学,不能单单照本宣科,展开文化实践活动对完成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留学生从文化实践活动中,能够实际使用课堂学的汉语知识,并且有利于留学生更快地融入中国社会,促动国家间的文化交流。
时代的发展已经明确了建设汉语文化实践基地的必要性。
1临床医学留学生汉语文化实践基地建设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其中明确了“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改革方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强调要“提升文化开放水平”。
具体指出要“扩大文化交流,增强国际传播水平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而且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再次指明,文化软实力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留学生文化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同时,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前进。
另据教育部2010年以来实施的《留学中国计划》,我国要“持续创新来华留学教育培养模式”,“协助来华留学人员客观了解中国社会发展情况”,“建立起教学与实习对接、课堂与社会衔接的教育机制”,“形成来华留学教育特色鲜明的大学群和高水平学科群;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毕业生”。
近几年我国留学生教育逐渐向内涵式发展之路转变,这就必须全面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对临床医学留学生教育来说,医学汉语教学具有鲜明特色。
临床医学专业一般是英文授课,留学生的汉语还要达到去中国医院临床实习的水平,这既要求留学生掌握医学汉语口语,也要求他们了解中国文化。
学习汉语和体验中国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就会产生心理认同,更加理解和热爱中国,学习汉语也减少了排斥心理,从而为日后成为知华、友华的交流使者打下基础。
2临床医学留学生中国文化实践基地建设具备理论基础建设医学留学生中国文化实践基地不但符合时代的要求,而且具备体验性教学的教育学理论依据。
“体验教学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价值观、教学方法论和教学策略与方法。
”具体来讲,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强调人的主体精神的教学价值观,是一种促动师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论,是一种以体验为目标和中心的教学策略。
临床医学留学生的体验式文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留学生的自主体验为中心,并将留学生的自主体验作为目标、过程和结果而实行的教学。
作为目标指的是,体验式教学的过程必须完成留学生的自主体验,并以获得体验为最高价值;作为过程是指,体验式教学的关键在于留学生体验活动本身,是主体的生命体验过程;从作为结果来说,体验式教学是化体验为结果的教学,是促使留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
留学生体验式教学有三个特点,第一,主体性。
这种主体体验的教学一方面指它是留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另一方面指因为不同主体的心理感受和价值取向不同,他们的体验强度、深度也就不同。
第二,情感性。
体验性教学过程中,留学生作为体验的主体,总会对学习的过程和内容产生某种情感体验,教师就要激发留学生实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如自豪、满足、快乐、好奇等。
第三,活动性。
体验式教学反映了体验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这种体验活动既包括留学生心理上的感受、理解、联想等,又包括留学生行为上的参与、互动、交流等。
体验式教学的实施过程首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创设体验情境,主要包括体验场景和体验氛围。
当体验情境被创设出来以后,教师就要引导留学生进入这个体验情境之中,并利用留学生积极的学习体验来组织教学。
留学生的自主体验是体验式教学的中心步骤。
因为留学生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特点,所以留学生在实行自主体验时,总是以自己的情感、认知和经历等,去理解教学内容、感受教学过程。
之后教师能够组织留学生实行讨论、辩论等,促使留学生的体验进一步深入。
最后,教师还要对其展开有意义的评价。
评价内容主要是留学生体验的参与性、感悟性、深刻性等。
评价策略既能够采取量表统计,对留学生的体验效果实行量化分析;也能够使用质性评价,对留学生的体验情况作趋向性的价值判断。
3临床医学留学生中国文化实践基地的建设总结为了提升留学生文化教学的质量,我们将体验式教学使用到文化实践基地的建设中去,为留学生创建了丰富的体验情境,让他们自主体验中国文化。
我校先后在某大学和中学建立了临床医学留学生中国文化实践基地。
这两所学校的特点不同:大学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的老师们多才多艺;初中学生则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力。
教师根据两所文化实践基地的不同之处,为留学生精心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活动。
留学生既感悟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又了解了当代中国的文化。
在活动安排方面,活动前教师先让留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初步了解活动的内容,同时扩大了其知识面。
活动当中,教师要善于掌控时间,合理安排现场程序,制造活跃和谐的气氛,多给留学生和中国师生交流的机会。
活动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利用照片、图片和资料等,完成口头报告,报告得分计入医学汉语课的期末成绩中。
这种体验式教学拓宽了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视野,提升了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以下是我校在文化实践基地建设中举办的几例活动:京剧是中国古老的国粹之一。
教师先在课堂上介绍京剧的文化常识,然后带领学生走进老干办实行现场体验。
退休教授们先介绍弹奏京剧的几种乐器,再弹唱几首京剧选段,然后讲解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学生们跃跃欲试,练习着吹拉弹唱。
最后,大家一起逐句学唱著名的京剧片段。
双方用简单的汉语实行课堂交流,结下了真挚的友谊。
谈到中国太极拳的时候,教师先播放视频,简介太极拳的来历、特点和基本招式,再和留学生一起参加中学的趣味运动会。
会上学生们身穿太极服在操场上列队,为留学生们集体展示了太极拳表演。
整齐划一的场面吸引留学生们现场学习。
然后由中学生一对一教留学生打太极拳,一招一式之间留学生们体会到太极圆柔连贯的特点,及老庄哲学“柔弱胜刚强”的意味。
诗歌是一个国家的文学珍品。
留学生们积极参加中学诗朗诵比赛,他们挑选了喜爱的中文诗歌,首先逐字逐句理解诗歌的含义,再字正腔圆地练习发音和声调,最后随着配乐的伴奏出口成章。
在诗歌多彩的世界中,留学生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学的精妙,陶冶了情操。
他们也为中国学生推荐了外国诗歌。
不同国家的人民虽然语言不同,但是拥有相似的思想感情,中外师生在诗朗诵活动中受益良多。
组织班会也是让中外学生交流的良好方式。
通过医学汉语课,留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汉语词汇和句型。
在中学班会上,学生们三五成群,互相讨论感兴趣的话题。
例如中国学生提到了他们尊敬的白求恩医生,希望留学生们成为具有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医生,救死扶伤。
留学生们坚定了成为国际医生的理想,意识到了自身肩负的责任,提升了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另外,我校组织留学生到文化实践基地定期义诊,留学生们不但能将医学知识使用到实践中,而且在与患者面对面的沟通中,体会到了医者仁心的行业素质。
当留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体验式文化教学,具备一定的中国文化知识素养时,就容易理解中国人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交际内容和交际手段,也就能更准确地使用汉语,进一步提升跨文化交际水平。
4关于临床医学留学生中国文化实践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每次活动之后,双方师生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在建设临床医学留学生中国实践基地上,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不足:首先,体验式文化教学需要教师全面系统的教学设计。
文化教学切忌走马观花、浪费课堂时间。
这其中教师的引导格外重要。
教师必须根据班级学生的汉语水平提前作好安排,并且在教学情境发生预料之外的变化时,能够随机应变,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初、中、高级体验式文化教学的课程内容,必须与各年级学生的汉语水平、文化认知水平相匹配。
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也要考虑到留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体验为主,不满堂灌输。
其次,教师的自身文化素质仍需提升。
文化课的优秀教师,不但需要具备深厚的中国语言文化功底,流利的外语,而且要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还要有组织策划水平、对外沟通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文化实践基地、更全面地利用文化实践基地的资源。
另外,有中国文化特长的教师更受留学生欢迎,比如书法、绘画和中国民乐乐器等,这就要求文化课的教师持续提升自己,拓展特长。
再次,体验式文化教学必须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
我们采取的方式是活动前指导,活动中监督,活动后评价和考核。
然后将考核成绩纳入医学汉语期末总分,这样保证了留学生重视体验式文化教学,积极地参与活动。
同时,我们要继续总结经验,提升教学质量,拓展医学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形成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体系。
临床医学留学生文化实践基地建设作为医学汉语教学的一部分,需要在实践中持续完善。
因为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时间不够、经费紧张、缺乏经验、实践基地的接待水平不足等,教师必须精心安排每次活动,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开发临床医学留学生文化实践基地,展开体验式文化教学,提升医学留学生的人文素质,扩大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
留学生中国文化实践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