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六大目标
新课改六大目标背诵口诀
新课改六大目标背诵口诀
一、素质教育,注重发展全人
培养学生的品德、智力、体魄、心理和良好习惯。
注重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让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创造力、有竞争力的公民。
二、课程改革,人人受益
根据学生兴趣、能力和未来发展需要,改革从课程设置、实施到评价的各个环节,以实现优质教育的目的。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发展能力,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课程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等多方面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四、探索教育评价新思路
建立综合评价机制,以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全面素质、学业水平和课外活动,以更全面的方式认识学生,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
五、构建和谐校园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推行和谐教育,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行为。
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
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构建现代教育理念与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以上就是新课改六大目标背诵口诀,它们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引,是我们学习的目标和理念。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始终牢记这些目标,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与时代的联系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具体内容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就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转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在对我国基础教育现状进行深刻反思、对国际课程改革趋势进行深入比较、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认真分析后,本次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与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与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与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与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1、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要以邓小平的教育要“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素质教育。
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
新课程的培养总目标,要体现时代要求,也就是培养四有新人。
2、课程改革六个具体目标
(1)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这是课程改革的第一个理念,即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也就形成了重建新的课程结构的课改理念。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这形成了课程内容要现代化的课改理念。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一具体目标形成了课程改革的第四个理念:即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
(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这一具体目标形成了课程改革的第五个理念:即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是什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总的来说,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具体来说包括一些六个方面:
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
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课程改革六大目标
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1.课程功能转变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育的目标是知识的传授。
课堂上教师把重点放在包括考试内容的练习,并下意识地排除对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有帮助的训练。
学生学得很辛苦,但他们的脑子里塞满的实际上是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学习的方法。
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要改变这一现状只能从转变课程功能入手,如下面模式所示:转变课程功能示意图.信息时代更重要的教育目标,已经不是知识与技能,而是情感态度、思维与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知识不是衡量21世纪所需人才的主要依据,能力和态度成为人才素质的核心内容。
因此,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新的课程中,课程功能的转变,主要是通过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实施教育与评估来实现的。
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中,都力争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从而实现课程功能“三位一体化”。
能否在新课程中实现“三位一体化”,是衡量我国课程功能是否真正转变的重要依据。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
这是我们全面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结构的三把钥匙。
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应实现六大转变
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应实现六大转变: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以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有句话说得好:有经验的校长抓课堂,缺乏经验的校长抓门房。
我认为,工落实这六大目标,对于基层学校来说,关键是要化为可操作的制度,落实于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之中;对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主要是在每一节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实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近年来,学校的课程改革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其具体目标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好的知识,培养更多的才能,提高学习质量和教育水平。
因此,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1、强调学科交叉,改善学习经验:要求学校更加重视学科间的交叉性,打破科目之间的界限,推进教学设计,丰富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育质量。
2、强化综合能力培养: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全面发展能力。
并且着重培养学生的领导、创新、安全、情报和相关技能。
3、改善教师能力建设:要求学校在整个教师队伍建设上加强培训,增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技巧,强化教学能力,推广教学的专业服务办法,升级考核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4、强化科学研究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中,还要求学校加强重点科目的深化研究,注重培养学术研究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5、注重创新发展能力培养:要求学校加强创新发展方面的课程设计,注重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科的交叉性,加强综合能力培养,改善教师能力建设,强化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培养,从而推动学校实现教育品质提升,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领域逐渐展开。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动教育公平、推动教育现代化。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创新精神。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中,学生主要是以记忆为主,缺乏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而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教育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第三,新课程改革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一刀切的,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需求。
而新课程改革倡导个性化教育,注重发掘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第四,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育模式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环节。
而新课程改革通过设置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五,新课程改革致力于推动教育公平。
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重视城市教育而忽视农村教育,重视名校而忽视普通学校。
新课程改革强调公平教育,注重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新课程改革推动教育现代化。
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倡导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使教育与时俱进。
总结起来,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动教育公平、推动教育现代化。
这些目标的实现将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的一次革新,更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持。
让我们共同期待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图文稿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具体内容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转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在对我国基础教育现状进行深刻反思、对国际课程改革趋势进行深入比较、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认真分析后,本次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陛、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新课程重视不同课程领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的这一转变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与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课程内容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为了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来说,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为: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艺术素养、体育素养等。
学校应该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各项核心素养的环境和条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二、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融通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融通。
传统的学科划分过于片面,不能满足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融通,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目标之一。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新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会抑制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五、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过于注重教师的指导和控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六、构建和谐的学校环境和谐的学校环境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场所,学校环境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构建和谐的学校环境,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友好相处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精编版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陛、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新课程重视不同课程领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的这一转变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与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课程内容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
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课程改革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课程改革旨在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造力。
以下是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全面性。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将学科知识与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对创新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需要教育者创造性地设计课程,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实践。
三、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传统教育中,学科知识的学习主要以理论为主,缺少实践环节。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加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学习能力成为人们的终身需求。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五、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一种趋势。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增加国际化课程和交流项目,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使他们具备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
六、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追求,而课程改革可以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有力的手段。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减少教育差距,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
总之,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分别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实现教育公平。
实施这些目标需要教育者不断探索创新,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六项具体目标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六项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教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甑别与选拔的能力,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新课改六大目标背诵口诀
新课改六大目标背诵口诀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
中国的新课改十分重要,它涵盖了六大目标,这些目标是我们对教育的期望和要求。
了解这些目标,并背诵它们的口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课改的内容和意义。
本文将对新课改六大目标背诵口诀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新课改六大目标概述新课改的六大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建设;构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系。
下面将分别深入探讨每个目标的内涵及背诵口诀。
三、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系,它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十二个方面。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背诵口诀敬爱中华,忠诚社会知行合一,品尝美好自由探索,考逆境助人为乐,人人友爱四、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意义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目标,它有助于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背诵口诀锐意进取,寻找创新实践探索,展示自我求真务实,知识实用勇于挑战,迎接未来五、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1. 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意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意味着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还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特长发展,使学生能够在多个领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2. 背诵口诀多元发展,展现自我兴趣拓展,激发潜能独立思考,自主自学个性彰显,多彩未来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1. 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价值观,使学生能够正确应对成长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课程改革六大目标
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1】1.课程功能转变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育的目标是知识的传授。
课堂上教师把重点放在包括考试内容的练习,并下意识地排除对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有帮助的训练。
学生学得很辛苦,但他们的脑子里塞满的实际上是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学习的方法。
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要改变这一现状只能从转变课程功能入手,如下面模式所示:转变课程功能示意图.信息时代更重要的教育目标,已经不是知识与技能,而是情感态度、思维与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知识不是衡量21世纪所需人才的主要依据,能力和态度成为人才素质的核心内容。
因此,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新的课程中,课程功能的转变,主要是通过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实施教育与评估来实现的。
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中,都力争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从而实现课程功能“三位一体化”。
能否在新课程中实现“三位一体化”,是衡量我国课程功能是否真正转变的重要依据。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
这是我们全面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结构的三把钥匙。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改革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项目制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和实践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强调学科的融合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强调跨学科的融合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不再将知识按学科划分,而是将知识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通过跨学科活动和综合实践课程,培养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品德教育。
通过开设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体。
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5. 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新课程改革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和服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成为有担当、有创造力的公民。
6. 倡导多元评价和终身学习:新课程改革倡导多元评价和终身学习。
不再仅仅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而是通过多种方式和评价标准,如学业水平评价、学科竞赛评价、课程评价和素质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总之,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这六项具体目标的实施将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如下:
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兴趣发展,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和展现自己的潜力。
2.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使他们能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强化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突出学科的基础性和系统性。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和解决问题。
4. 了解和尊重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新课程改革倡导了解和尊重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通过设置选修课程和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
5. 促进学科整合和跨学科学习: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科整合和跨学科学习,鼓励
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探究和研究,促进学科知识的融合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6.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价值观。
通过设置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和挑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4
某小学六年级数学测验
加工一批零件,计划7天完成, 按计划工作2天后,又增加了生产 60个的任务,如果要在计划期限 内完成,功效必须提高15%,原计 划每天加工多少个?
例 6
高中三年级《思想政治》(全一册)
思考题:
应如何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 的关系?
—— 课程内容繁多、重复
—— 把简单的命题人为复杂化, 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普通高中教育阶段: 2004年秋季,海南、广东、山 东、宁夏参加新课程实验。 2005年拟共有8-10个省份参加 新课程实验。 2006年拟共有15-18个省份参 加新课程实验。 2007年,原则上全国普通高中 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1.国际背景:国际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的滚滚潮流
硬背、题海训练状况普遍存在; 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 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 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基本上都 是必修课,选修课太少,课程 门类 过多;人文社会学科比 重过低。
4.新世纪以及加入WTO对人 才质量规格提出新要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具体目标
1.课程功能:改变课程过于 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 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 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 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 价值观的过程。
4.课程实施:改变课程实施 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 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 合作的能力。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和探究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基于 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 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 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 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得知 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 习领域(学习活动)。
例 2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六册
一个生产队买来53袋化肥,每袋 25kg,一共买来化肥多少千克?
例 3 高中《化学》教材
在化工生产如制造硫酸、炼 铁等仍在讲传统的生产工艺,应 在简单介绍传统生产后,更多地 向学生介绍现代生产工艺。
例 4
中学《生物》教材
现行教材中基本上是用传统的 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生物进 化,没有涉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群 体遗传学等内容;基因、克隆等涉 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内容在教材中基 本上没有反映。
要达到“三维目标” :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传递知识,教 给学生人类已有的知识精华, 今天是而且将来也仍将是学校 课程的主要功能;强调使学生 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基础的、 基本的。第一层面的目标是基 础和前提,是“人的下肢” 。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
和技能的过程中,同时掌握方法 (包括学习方法)和方法论,体验 学习过程;方法和方法论有多种,一 是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具 有普遍意义的哲学的方法和方法论, 另一是在某些学科运用的特殊学科 的方法和方法论。第二层面目标是 工具和武器,是“人的躯干” 。
态度----对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他 人的态度;对待事物的态度。
价值观----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强调 科学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 价值的统一;强调人类价值,更强 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
2.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 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 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 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 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 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 性和选择性。
2.国内背景:我国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的新形势
3.我国原有课程教材存在 着诸多弊端
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 同时代发展需求不能完全适应; 德育和情感教育的针对性、实效 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繁、难、 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 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 代科技、社会发展新内容,脱离 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
两个初中第五册语文教科书的比较
中国大陆 • 字数: 22万
台湾 5万
• 页数: 344页
96页
• 篇目: 67篇
28篇
例 1
初二《语文》第三册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 人民英雄纪念碑》练习:精读6-10 段,回答问题。
下面是碑身的横截面图,画出每面浮 雕位置,标出浮雕序号,并用标出 说明起点,用箭头标出说明顺序。
研究性学习的三个阶段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2.实践体验阶段 3.表达和交流阶段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 开放性
问题性 社会性 实践性
• 研 究 性 学 习 的 实 施 可 分 为 两 类 -------------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课题研 究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自身的某一问题为主 要目的,具体包括社会调查、科学实验和文 献研究等类型。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 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 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如一次环保活动的策 划)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如某一设备或设 施的制作、建设或改造的设计等)。
例 8
高中三年级《思想政治》
理解:
列出简表,表示我国中央国家 机构的组织体系,说明中央国家机 关的相互关系?
——课程内容陈旧,不能 及时反映科技、经济、社会的新 知识和新进展
——与学生生活脱节。
例 1
高中一年级《语文》第二册
有些课文时代性差:
如《猎户》一文颂扬打豹英雄, 与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相违。
3.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 “难、繁、偏、旧”和过于注 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 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 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 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 时代的联系
例 3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册
在校园里要把7棵小树平均
种成6行,每行有3棵,该怎样
例 5
初一《地理》第一册
在讲马来西亚时,仍然说马来西 亚是世界上最大的锡、天然橡胶、 棕油生产国,其实现在马来西亚的 锡产量已相当少,自90年代初已不 是天然橡胶的最大生产国,至90年 代中期棕油产量少于印度尼西亚。
例 6 初一《地理》第一册
在说明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石油、 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矿石、 木材、棉花)主要依赖国外进口时, 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1989年的统计 结果。
课程资源举例
语文:教科书、教学挂图、工 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 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辩 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 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 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
数学:实践活动材料(实物材 料和设备,如记数器、立体模型、 校园设施);音像材料与信息技 术(光盘等音像资料和计算机、 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 其他学科的资源----从其他学科中 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如自然现 象、社会现象和人文遗产)来创 设情境。
第一次:1949—1952年 第二次:1953—1957年 第三次:1958—1965年 第四次:1966—1976年 第五次:1977—1985年 第六次:1986—1991年 第七次:1992—2000年 第八次:2001年--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改革实验工作安排
义务教育阶段:
2001年秋季,38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 2002年秋季,启动省级课改实验区。 2003年秋季,全国范围内起始年级使 用新教材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的 35%左右。 2004年秋季,进入全面推广阶段。起 始年级使用新教材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 学生的65%-70%左右。 2005年秋季,各起始年级学生原则上 都将进入新课程。
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
标的各种因素,如生态环境、人 文景观、国际互联网、教师的知 识等。
狭义: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 源,典型的如教科书、学科知识
课程资源的分类: (1)按课程资源的存在形式: 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 (2)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素材 性资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 动方式等)、条件性资源(如媒介、 场地、设施、环境等) (3)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 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
艺术:社区课程资源----可以从事艺 术教育的人才资源(文艺团体演员、书 画家、少年宫的教师、离退休的专业艺 术工作者),社区文化艺术组织结构、 社区的文化艺术场馆、社区艺术环境 (小区的雕塑、建筑等),社区的文娱 演出活动、民族歌舞活动、农村民俗活 动等。家庭课程资源----有一定艺术特长 的家长和亲友、家居环境、文艺书籍杂 志、音像资料、电脑、艺术器材、家庭 文娱活动等。
校长
偏多
57%的教师和46%的校长认为教材内容偏多。 中小学相比,小学人士持内容偏多意见的人 更多。小学校长认为内容偏多的也超过50%。
——偏于知识传授 ——偏考试科目 ——出偏题、怪题,各学科缺乏联系
例 5 初三《语文》试题
《红楼梦》中:
贾母的丫环是谁? 宝玉的丫环是谁? 最有反抗精神的丫环是谁?
内容: 国家特别指定的领域:研究性 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 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研 究性学习”是基础,渗透于综合实 践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后几方面 则是“研究性学习”探究的重要内 容。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四大指 定领域是配合的形态呈现的。
非指定领域:班团队活动、 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 节、艺术节)、学生同伴之间 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 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
国际上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与趋势
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
的战略措施;实行课程编制、实施、评 价一体化的整体改革;全面关注学生的 发展;注重道德、情感、态度、人性关 怀、价值观教育;课程结构的整合性和 均衡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现实性;强 调信息技术的教育;关注学习方式的转 变;课程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