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_西游记(复习)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3a0974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7.png)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研究必备精品知识点名著复习——《西游记》知识点整理一、填空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_浪漫主义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是全书的精华部分;—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5.《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10.“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
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你最喜欢的一具情节是:大闹天宫。
1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e761c0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f.png)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一部神话传说小说。
该作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一幅宏大而奇幻的仙侠世界。
以下是对《西游记》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供读者参考。
一、故事背景与概述《西游记》的故事发生在唐朝时期,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历尽千辛万苦前往西天取经的传奇历险。
四位主要角色分别是唐僧(真名叫玄奘),孙悟空(猴王齐天大圣),猪八戒(天蓬元帅),沙僧(悟净)。
二、主要人物介绍1. 唐僧:真名叫玄奘,为唐朝皇室后裔,凭借着自身的悟性和热爱信仰而成为一位高僧。
他身怀佛法,受命西天取经,是故事中的领导者和主角。
2. 孙悟空:猴王齐天大圣,天地造化之灵,拥有变化多端的神通和千般本领。
因调皮捣蛋而被玉帝驱逐出天宫,后来受唐僧委托,成为唐僧师徒团队的护法使者。
3. 猪八戒:天蓬元帅,本名悟能,曾是天宫天蓬元帅,因胡作非为而被罚下凡尘化身为猪形。
他是文武双全的角色,同时也是捣乱者和吃货,负责保护三藏师父。
4. 沙僧:本名悟净,原是流沙河妖,因行善积德被封为沙僧。
他个性刚正,体格高大,擅长扛鼎,是唐僧一行的力量支持。
三、主要故事情节1. 拜师和悟道:孙悟空拜唐僧为师,修炼成为斗战胜佛,脱离佛门恶事。
猪八戒和沙僧也随后加入唐僧团队。
2. 九九八十一难:唐僧师徒四人历经重重艰险,遇到了各种妖魔鬼怪,如牛魔王、红孩儿、铁扇公主等,但最终都被孙悟空和师兄弟们所解决。
3. 大闹天宫:孙悟空因得罪天宫而引发一系列神仙之间的争斗,最终被佛祖如来收服,获得了表字“齐天大圣”,并被任命为唐僧西行路上的护法使者。
4. 结伴取经:师徒四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却始终坚持前行,相互合作,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5. 授经道:在西天取得真经后,唐僧举办诵经大会,将经书广传,为人间开启了佛教盛世。
四、主题思想与文化内涵1. 佛教思想:整部小说贯穿了佛教对修行者的要求和对人性的思考,强调了佛教中的救度众生的核心理念。
名著导读 西游记(附习题)
![名著导读 西游记(附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651f1be0029bd64783e2c9a.png)
《西游记》名著阅读复习纵览主要内容《西游记》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
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东胜神州傲来国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受日月精华,产下一神猴。
石猴四海求师,在西牛贺洲得到菩提祖师指授,得名孙悟空,习得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可行十万八千里。
归来后自号“美猴王”,去龙宫借兵器,得大禹定海神针铁,化做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
龙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状,玉帝欲遣兵捉拿。
太白金星建议,把孙悟空召入上界,授他弼马温一职,在御马监管马。
猴王初时不知官职大小,后知实情,打出南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皇大帝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吒二将。
太白金星二次到花果山,请孙悟空上天做齐天大圣,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偷吃了千年蟠桃,又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
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双方争持不下,观音菩萨举荐灌江口二郎真君助战。
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
太上老君暗器击中悟空,猴王被擒。
玉帝下令对“妖猴”刀砍斧剁、火烧雷击,不能损伤悟空毫毛。
太上老君又把悟空置于丹炉中锻炼,七七四十九日开炉,孙悟空依然毫发无伤,反炼就“火眼金睛”在天宫大打出手,打上灵霄宝殿。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饥时,给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熔化的铜汁喝。
如来因见南瞻部洲贪淫乐祸,多起争端,遂派观音菩萨去东土寻一取经人,来西天取乐,劝化众生。
菩萨在五行山、云栈洞、流沙河分别度化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三人,将来做东土取经人的徒弟,又度化西海龙王三太子化作白龙马给唐僧做脚力。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905d4b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1a.png)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这部作品凝聚了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对《西游记》的重点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
1. 《西游记》的主要情节《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唐朝时期僧人玄奘师徒四人(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经历了一系列的奇遇和试炼,终于成功取得了真经,并带回中国。
全书分为七十六回,内容包括封妖除魔、与妖精斗智斗勇等精彩情节。
2. 《西游记》的主要人物《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包括师徒四人: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他们各自有独特的个性和特点。
其中,孙悟空是个狡猾机智、身手不凡的猴子,具有变化多端的能力;猪八戒是个爱吃懒做、但力大无穷的猪妖;沙僧则是个沉默寡言、机智勇敢的沙漠妖怪。
3. 西游记的主题和意义《西游记》的主题是追求真理和正义,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人性、社会和宇宙的探索。
通过师徒四人的经历,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的寓言故事,探讨了人的理想与欲望、善与恶的矛盾。
这部作品的意义在于向人们展示了通过修行、战胜自我和与妖魔斗争的方式来追求真理和正义的道路。
4. 《西游记》的文化价值《西游记》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它还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这部小说融汇了中国古代神话、佛教、道教等各种元素,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文化向世界展现的窗口。
5. 《西游记》的影响和影视改编《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部作品不仅启发了无数的读者,还被改编成了许多电视剧、电影、舞台剧等,成为了中国影视界的经典之作。
综上所述,《西游记》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智慧的名著,通过师徒四人的冒险之旅,向人们展示了追求真理和正义的道路。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智慧。
名著导读《西游记》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
![名著导读《西游记》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350f30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7.png)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
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
嘉靖四十五年 (1566 年)任浙江长兴县丞。
殊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
这部小说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
"唐僧出世"、 "如来说法"、 "观音访僧" 、 "魏征斩龙"等几个小故事,交代取经缘起,起着过渡和衔接作用。
"西天取经" ,其中包含"九九八十一难", "八十一难"中又由四十一个小故事构成,各个小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呼应,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在孙悟空身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烈愿望。
桀骜不驯,敢做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敢于反抗压迫。
一方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另一方面又忠勇善良,战斗勇猛,知错能改,淳朴憨厚。
忠厚诚恳,任劳任怨,默默奉献。
—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树起“齐天大圣”旗号。
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
悟空被刀砍斧剁。
火烧雷击,甚至置太上老君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炼成火眼金睛。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02唐僧师徒到五庄观投宿。
两位道童奉命以人参果款待唐僧,八戒怂恿悟空偷果,遭到二道童怒骂。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8d58d6c453610661fd9f43f.png)
名著复习——《西游记》知识点整理一、填空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
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_浪漫主义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是全书的精华部分;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5.《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10.“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5577f8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5.png)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神话小说。
该书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为线索,以枣林村出生的美猴王孙悟空为主角,以西天取经的艰辛经历以及唐僧师徒与妖魔鬼怪的斗争为主要情节,展现了其间的英雄壮丽和主题关注。
1. 人物介绍:主要人物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
唐僧是一个有远大抱负、渴望为世界带来福音的僧人。
孙悟空是四位主要角色中最负盛名的一位,他是个头脑聪明、机智灵活的猴子,拥有神通广大的特异功能。
猪八戒是一位贪吃懒做、野心勃勃的猪精,具有不可思议的勇气和力量。
沙僧则是个沉默寡言、实力强大的僧人,他拥有无限变幻法力。
2. 故事情节:《西游记》的故事主要围绕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展开。
他们经历了各式各样的困难和各类妖魔鬼怪的追杀与欺骗。
3. 主题关注:《西游记》是一部拥有丰富主题和深刻哲理的作品。
其中的主要主题包括人性、信仰、友情和爱情等。
4. 唐僧师徒与妖魔鬼怪的斗争:《西游记》描述了唐僧师徒与各种妖魔鬼怪的斗争和磨难。
他们不仅要面对各式各样的妖魔鬼怪的攻击与欺骗,还要面对自身的胆怯和懈怠。
唐僧师徒通过智慧和毅力,战胜了许多危险,并得到了诸多神仙和佛祖的保护和帮助。
5. 孙悟空的成长历程: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吸引人的角色之一。
他在这个故事中经历了从个人英雄主义到成熟的成长,由一只猴子逐渐演变为有担当的神仙。
他的成长过程展示了个人努力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性,并传达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信念:只要肯努力,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6. 译文的意义:《西游记》至今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都被广泛传播,其故事内容和深刻主题使其成为重要的文化艺术遗产。
通过翻译,《西游记》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对外国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同时,它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7. 对现实世界的启示:《西游记》通过描绘唐僧师徒的奋斗历程和各种妖魔鬼怪的追击,向读者展示了克服困难和追求理想的艰辛和必要性。
名著导读《西游记》
![名著导读《西游记》](https://img.taocdn.com/s3/m/49fe162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3.png)
名著导读《西游记》《名著导读〈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孙悟空是小说中最为出彩的角色之一。
他由仙石孕育而生,自号“齐天大圣”。
他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
孙悟空的性格鲜明,勇敢无畏、敢于反抗权威。
他大闹天宫,与天庭众神对抗,展现出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但在保护唐僧取经的过程中,他也逐渐学会了克制和忍耐,变得更加成熟稳重。
唐僧,也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他慈悲善良、意志坚定,一心向佛,为了取得真经,不畏艰难险阻。
然而,他有时过于迂腐和固执,对妖怪的变化缺乏洞察力,常常误将妖怪当作好人,给取经团队带来了不少麻烦。
猪八戒则是一个充满喜剧色彩的人物。
他性格憨厚,力气大,但好吃懒做,贪恋女色,常常在遇到困难时想要退缩。
不过,他也有可爱的一面,偶尔的幽默和机智为取经之路增添了不少欢乐。
沙僧个性忠厚老实、任劳任怨,他默默地承担着行李的重担,为团队的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西游记》中,作者创造了一个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
其中有各种各样的神仙、妖怪,如太上老君、观音菩萨、白骨精、牛魔王等。
这些形象各具特色,生动有趣。
作者通过对他们的描写,反映了人性的善恶美丑。
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惊险和刺激。
比如“三打白骨精”这一情节,白骨精三次变化人形,都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而唐僧却误以为孙悟空滥杀无辜,将他赶走。
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和果敢,也表现了唐僧的善良和固执,同时让读者为师徒之间的误会感到揪心。
“真假美猴王”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之一。
六耳猕猴变成孙悟空的模样,真假难辨,让唐僧师徒陷入了巨大的危机。
(完整版)名著导读《西游记》复习资料(含复习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名著导读《西游记》复习资料(含复习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dc984abb4cf7ec4bfed078.png)
名著导读《西游记》复习资料【作者简介】吴承恩,明朝人。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充满了奇情幻想。
吴承恩出身于一个由书香门第败落下来的小商人家庭,自幼敏而多慧,博览群书。
他追求科举进身,但屡遭挫折,直到嘉靖二十九年,四十多岁才补了个岁贡生。
到浙江长兴县当了长兴县丞。
他为官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看不惯官场的奸邪谄媚,尔虞我诈和官府对百姓的横征暴敛,只干了两年就愤然弃职,拂袖而去,隐居家中,潜心收集民间传说和野史资料,决心写神话小说来与统治阶级抗争。
【作品简介】《西游记》共一百回,是以唐玄奘上西天取经,途中发生的故事为主干,记述了三藏法师一行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扫尽沿途妖魔鬼怪、取回真经的故事。
这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的中国古代神话幻想小说,它不同于一般的古代小说,其神幻离奇、浪漫诙谐、雅俗共赏,主要人物性格鲜明,堪称文林独秀,因而流传极广,征服了亿万读者。
【启示】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树立了目标,敢于面对,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实现理想。
【故事梗概】东胜神州傲来国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产下一猴。
石猴求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去可行十万八千里,自称“美猴王”。
他盗得定海神针,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
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建议,把孙悟空召入上界,做弼马温。
当猴王得知弼马温只是个管马的小官后,便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咤二将。
孙悟空又被请上天管理蟠桃园。
他偷吃了蟠桃,搅闹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
玉帝又派天兵捉拿。
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
太上老君用暗器击中孙悟空,猴王被擒。
经刀砍斧剁,火烧雷击,丹炉锻炼,孙悟空毫发无伤。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如来派观音菩萨去东土寻一取经人,来西天取经,劝化众生。
《西游记》名著导读
![《西游记》名著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11e5ed0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7.png)
对于唐僧这个人物,作者是批评大于肯定。他恪守宗教信条和封建礼 仪,迂腐顽固,不分是非,从而由一个被歌颂的人物变成一个被讽刺嘲笑的 对象。这也是《西游记》与传统的取经故事的不同之处。此外,书中还刻画 了猪八戒这样一个既憨厚纯朴、吃苦耐劳、对敌斗争从不屈服、同时又贪馋 好色、不能辨识敌我、以及嫉妒心强、斗争不够坚定的社会小生产者的形象, 作者对他给予了戏谑嘲笑和善意的批评。
“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
东胜神洲傲来国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我本天地生成灵混仙,花果山中一老猴。 须菩提祖师 水帘洞里为家业,拜友寻师悟太玄。
七十二变 筋斗云 炼就长生多少法,学来变化广无边。
因在凡间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瑶天。
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
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
猪八戒法号 猪悟能,原为管理 天河水兵的 天蓬元帅,获罪下凡,
误投猪胎,曾占
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
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
封为 净坛使者。
沙僧又叫 沙悟净 ,原为天 宫中的 卷帘大,将被贬下界, 在 流沙为河妖,后
被观音点化,保唐僧取经,得
成正果,封为 金身罗汉。
白龙马
白龙马原是 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
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 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
为 八部天龙马 。后在化龙池
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
的 擎天华表柱上。
《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 实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愿望和要求。
在孙悟空身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黑暗势力和征 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孙悟空的积极乐观、敢于斗争的精神,是中国人民长期 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孙悟空对立面的神 佛世界和妖魔,都具有非正义的性质,玉皇的昏庸暴戾正是当时封建统治阶 级的缩影;而取经路上妖魔的阴险淫恶则反映了的共同特征。正由于有了这 样的对立面,孙悟空才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英雄人物。也正是因为书中突出 了斩妖除怪的内容,而使取经的目的退居次要地位,甚至仅有象征性意义。
《西游记》名著导读知识梳理、习题(含答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知识梳理、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b5568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4.png)
《西游记》名著导读知识梳理、习题(含答案)西游记名著导读知识梳理、题(含答案)简介《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它由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充满了奇幻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
知识梳理1. 《西游记》的创作背景是唐朝时期的社会背景,反映了时代变革和人性的善恶。
2. 小说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盘丝洞》、《火焰山》、《蟠桃园》和《西天取经》。
3. 唐僧师徒四人分别是唐玄奘、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
他们在取经路上经历了许多危险和困难。
4. 《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丰满多样,如孙悟空的机智聪明,猪八戒的贪吃懒做,沙僧的忠诚勤奋等。
5. 小说中描写了许多奇异的场景和令人惊叹的神话故事,如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白骨精的化妆术等。
题(含答案)1. 请简要介绍《西游记》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答案:《西游记》是在唐朝时期创作的一部小说,作者是吴承恩。
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他们在取经路上经历了许多危险和困难,但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
2. 请列举《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答案:- 唐僧师徒四人:唐玄奘是慈悲心肠的和尚,孙悟空是机智聪明的猴子,猪八戒是贪吃懒做的猪妖,沙僧是忠诚勤奋的沙和尚。
- 其他重要人物:白骨精、蜘蛛精、牛魔王等。
3. 请列举《西游记》中的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或故事。
答案:- 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孙悟空可以变化成各种形象,以应对不同的情况。
- 唐僧师徒途经火焰山:火焰山烈火熊熊,唐僧师徒需要借助观音菩萨的法力才能通过。
- 猪八戒的美猴王梦:猪八戒梦见自己变成了孙悟空,享受了无尽的权力和自由。
以上是《西游记》的名著导读知识梳理及习题答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梳理_学习方法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梳理_学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4d1ec767ec102de3bd8906.png)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梳理_学习方法《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签字。
清朝学者吴玉搢等第一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朝吴承恩。
这部小说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全书主要描绘了孙悟空出生及大闹天宫后,遇到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抵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后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种的版本层见迭出,明朝刊本有六种,清朝刊本、手本也有七种,文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
鸦片战争此后,大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
中外学者发布了许多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论。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顶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内容梗概作品经过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波折反应了封建社会中磨难深重的劳感人民要求挣脱封建压迫的梦想和勇于抗争的战斗精神 .孙悟空取经途中的斗争,则表现了我国人民果断向全部灾祸、困难和险恶权力作斗争的精神质量 .别的作品还波折反应了明中叶皇帝崇尚道教,方士扰乱朝政 .厂卫特务横行,民生凋零的社会现实 .《西游记》中也颂扬佛祖善事无量、法力无边,和宣扬宿命论等 .在艺术上,《西游记》充满了奇异漂亮的想象,生动的神话题材和深刻的现实内容熔铸在一起 .使作品既充满浪漫主义奇想,又拥有细节的真切性 .孙悟空、猪八戒等的形象鲜亮生动,既有人的性格、神的灵异,又有动物的特色,具有典型性 .风趣和风趣也是《西游记》艺术上的独到之处.《西游记》对后代神魔小说的创作有较大影响.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碰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转败为胜,最后抵达西天、获得真经的故事 .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生、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多数构成 .此中的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罹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等情节动人心魄,引人人胜①擅长说故事,可读性强;②擅长塑造人物形象,比方孙悟空、猪八戒形象鲜亮、绘声绘色;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丰富奇异的夸张.内容分三大多数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
《西游记》名著导读+知识汇编+2022中考真题+读书笔记
![《西游记》名著导读+知识汇编+2022中考真题+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45fbec8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8.png)
《西游记》名著导读一、作品名片《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吴承恩编写而成。
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
作者通过虚幻的世界,对封建统治者的态度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
玉皇大帝手下十万天兵天将,竟然抵不过孙悟空的一条金箍棒,而让真正的贤才去当不入流的马夫,其统治之黑暗不言而喻。
如来佛祖所创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钱财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许手下人收取贿赂,这反映封建社会官官相护的黑暗情景。
二、作者简介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
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汉族,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在81岁左右时去世。
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
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三、主要内容《西游记》全书分为四大部分:一、从第一回到第七回是全书的引子部分,叙述孙悟空出生、求仙得道、大闹“三界”《西游记》一边安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一边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绘四境界风貌,建立一个三维四境界立体思维活动空间;二、从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描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的故事,交代取经缘起;三、十三至九十九回写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小白龙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四、第一百回为全书的结尾,描写师徒四人取经回到东土,都得道成为真佛。
四、人物性格简析五、艺术特色1.神魔小说《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
名著导读《西游记》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
![名著导读《西游记》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f5fc40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b.png)
名著导读《西游记》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1. 原著作者及作品背景-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创作于明代。
- 原著作者是明代作家吴承恩。
2. 主要人物- 孙悟空(美猴王):孙行者是唐僧的得力助手,他具有过目不忘、变化多端的本领。
- 唐僧(唐三藏):唐僧是真经的守护者,他率领三个徒弟前往西天取经。
- 猪八戒(悟能):猪八戒是唐僧的徒弟之一,他嘴贫、懒散,但勇敢善战。
- 沙僧(悟净):沙僧是唐僧的徒弟之一,他善于驾驭法器,聪明机智。
3. 故事梗概- 故事讲述了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前往西天取经的旅程。
他们经历了各种困难和危险,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妖魔鬼怪。
- 孙悟空和他的伙伴们通过智慧和勇气,一路克服了各类魔障,最终成功取得真经,并回到了东土。
4. 主题和思想- 《西游记》是一部寓言小说,通过对唐僧和他的徒弟的奇幻旅程的描写,体现了人性的善恶、的力量以及个人修行的重要性。
- 作品中还融入了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的批判,呈现出深刻的社会和人性思考。
5. 名句摘录- "取经东土为表真,我欲西天报佛恩。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6. 影响与传播- 《西游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 作品不仅在中国深受喜爱,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都有读者。
7. 必读理由-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西游记》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 通过阅读《西游记》,读者可以了解中国文化、人性的善恶、修行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是拓宽视野、培养思考能力的重要读物。
以上是《西游记》导读中的一些必考知识点的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西游记》名著导读考点专项复习
![《西游记》名著导读考点专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b46a13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71.png)
《西游记》名著专项复习1、《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共100回。
作者是吴承恩2、孙悟空和猪八戒的战斗武器分别是什么?如意金箍棒、九齿钉耙3、唐僧的原型是唐代的哪位高僧?他历经艰苦,到哪里取回佛经?玄奘;天竺4、小说中的唐僧法号是什么?玄奘回国后,口授写成什么书,记载了他的游历见闻?三藏、《大唐西域记》5、唐僧师徒四人最后获得了怎样的称号?唐僧:旃(zhān)檀功德佛;孙悟空:斗战胜佛猪八戒:净坛使者;沙和尚:金身罗汉;小龙马:八部天龙广力菩萨5、红孩儿是谁和谁的儿子?牛魔王和罗刹女6、你能说出3个取经所经历的地名吗?黑水河流沙河火焰山火云洞小雷音寺盘丝洞7、唐僧一路西行,先后收了三个徒弟。
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在鹰愁涧收了白龙马,在高老庄收了猪八戒,在流沙河收了沙和尚。
8、吴承恩《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从西天取经”的故事是以唐代玄奘取经的历史事件为原型的。
9、《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10、书中讲述唐朝三藏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
其中“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等故事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
11、前七回写的是孙悟空出世“大闹天宫”;第八回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了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到全书结束写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
12、主要情节和主题《西游记》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刺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歌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畏强权,乐观顽强的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必须经历磨难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13、《西游记》中的哪些情节是你最喜欢的?你为什么喜欢它?理由至少三个,请写在下面14、孙悟空优点:本领高强、桀骜不驯、爱憎分明、敢于挑战权威、出生入死、忠诚不贰,制服了无数的妖魔鬼怪,为取经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 》复习资料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 》复习资料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b1532a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4.png)
《西游记》(一)作者简介:吴承恩:明朝人。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剧的基础上,创作了举世瞩目标神话小说《西游记》。
这是中国古代小说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充满了奇情幻想。
(二)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有时还掉书袋似的插进几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这种特点,无疑使该书赢得了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的爱好。
《西游记》创造了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天上地下,龙宫冥府,人物的活动有广阔的天地,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施展其超人的本领。
情节生动、奇幻、曲折,表现了丰富大胆的艺术想象力。
《西游记》可以说是一部最能体现我国人民丰富想象力的小说,也是一部最接近儿童文学的古代小说.(三)人物形象:1、师徒四人分析(1)唐僧简介:唐僧,法名玄奘,本是佛祖二弟子金禅子,托生唐朝,身世凄苦。
自幼皈guī依佛门,历经千辛万苦,从西天取回真经。
他是取经集团的核心,虔诚坚定,一片痴心,面对财物、美貌和权势的诱惑从不动心。
他心地善良,心存仁厚,总是悲天悯人,但也人妖不分,善恶不辨,而且屡教不改。
他也没有主见,听信谗言,有时昏庸糊涂,但最终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修成正果,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
最后被封为旃(zhān)檀功德佛。
典型情节——秉诚建大会,浮屠山受心经,四圣试禅心、恨逐美猴王,女儿国逼婚,路阻火焰山,木仙庵谈诗,朱紫国论前世,黑松林逢魔,供状玄英洞,灭法国受阻,地灵县斋僧。
性格特征——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2)孙悟空简介: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
被投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炼了49天,反到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是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如意金箍棒。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名著导读《西游记》专题复习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名著导读《西游记》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d8efb8550722192e4436f66e.png)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资料班级姓名名著导读《西游记》复习1.吴承恩(1499—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
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他在晚年所创作的这部《西游记》成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主题思想:本书主要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战胜各路妖魔鬼怪,历经81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为了目标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
全书歌颂了正义、无畏和勇敢的斗争精神,鞭挞了黑暗、邪恶势力。
3.主要内容:《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七回):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
第二部分(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
第三部分(第十三回至一百回):故事的主体,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个徒弟,并历经了重重磨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4.主要人物:(1)唐僧:俗家姓陈,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唐朝第一高僧,所以被人们称为唐僧。
西行取经时,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赐法名三藏。
唐僧十八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而且悟性极高,二十来岁便名冠中国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爱。
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并赐宝物三件,即袈裟、九环锡杖、紧箍咒。
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
他西行取经遇到重重磨难,始终痴心不改,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为弘扬佛家教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不忘他的历史功绩。
取经后被封为“旃(zhān)檀(tán)功德佛”。
唐僧性格:举止文雅、性情和善、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忠奸不分、固执。
精彩情节: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真假唐僧、女儿国遇难等。
(2)孙悟空:唐朝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有美猴王和齐天大圣之称,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
名著导读西游记考点大全
![名著导读西游记考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d93b7d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d.png)
名著导读西游记考点大全
名著导读《西游记》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西游记》的作者和创作背景:了解作者吴承恩的生平事迹,掌握《西游记》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
2. 《西游记》的主要人物:掌握主要人物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的性格特点、身世背景等。
3. 《西游记》的主要情节:掌握《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包括孙悟空出世、大闹天宫、取经缘起等。
4. 《西游记》的主题思想:理解《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包括对人性、社会、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和批判。
5.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了解《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包括语言、结构、人物塑造、讽刺手法等方面。
6. 《西游记》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了解《西游记》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哲学等方面的反映和影响。
7. 《西游记》的影响与价值:理解《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认识其对中国文学、文化等方面的价值。
以上是《西游记》名著导读的主要考点,需要通过阅读原著、分析文本、理解思考等方式来掌握。
同时,还可以参考相关的研究著作、评论文章等资料,加深对《西游记》的理解和认识。
《西游记》名著导读(含知识点、习题4知识梳理
![《西游记》名著导读(含知识点、习题4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838747d52f60ddccdb38a0c9.png)
《西游记》名著导读(含知识点、习题4知识梳理一、选择题1.下列对《西游记》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本领,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唐僧为他取名行者。
孙悟空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B.白骨精诡计多端,想吃唐僧肉。
她先变成十六七岁的少女,然后变成年迈体衰的老翁,最后变成八十岁的老婆婆,均被孙悟空识破,几经争斗,被孙悟空打得露出原形。
C.在《孙悟空一调芭蕉扇》中,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以便通过火焰山,借不出就智取,他先向灵吉菩萨借得“定风丹”,后又变作小虫钻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
D.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
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金丹,然后逃回齐天大圣府。
玉帝命李靖带领天兵天将去捉拿孙悟空,悟空得胜而回。
2.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西游记》中孙悟空居住的花果山水帘洞洞内石碣上,刻着“花果山福地,_____”;最能反映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____。
3.下面是《西游记》部分“取经路线及对应故事”图,请补全空缺处内容。
4.运用你课外阅读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西游记》作者是______代(填朝代)的______(填人名)。
书中最能体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情节是______(2)《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路遇______受阻,孙悟空便到翠云山向牛魔王之妻____借芭蕉扇,该故事情节曲折,人物个性鲜明。
(3)《_____》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
其中表达了在自己得到渴慕已久的绘图的《山海经》后,对家中保姆_____(人名)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5.名著阅读,完成填空。
《西游记》全书共100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________________,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______________的矛盾处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西游记》是一部 章回体 长篇神话 小说, 共 回。全书主要写 、 、 唐僧 孙悟空 100 猪八戒 、 沙和尚 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 了 九九八十一难 难,最终取回来真经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简析。
请从唐僧师徒四人中选一人,结合名著内容对所 选之人作出较全面的评价。
《西游记》
——中考名著专题复习
明 确 考 点
一.文学常识(掌握篇名及其 作者)
二. 人物形象(掌握主要人物 性格特点。) 三.故事情节(熟记名著中主 要人物和与之对应的主要故 事情节) 四.体验评价(了解作品内 容、主题思想、读者的阅读 感受、启发)
文学常识大比拼
成功定律 成功=信念+智慧+勇敢+奉献
《西游记》的主题:
• 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歌颂敢于 斗争,善于斗争,不为强权,乐观顽 强的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必须经历 艰难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西游记》艺术特色:
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 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 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③全书充满了 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猪八戒
法厚,任劳任
怨,正直无私,一
意保唐僧西行,谨 守佛门戒严律。
沙和尚
法号:悟净
1、孙悟空和猪八戒的战斗武器分别 九齿钉耙 。 是 如意金箍棒 、 2、最能体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情节是?
大闹天宫
3、观音菩萨欲试唐僧师徒四人的道心, 和 黎山老母 、 普贤 、 文殊 化成美 女,招四人为婿,结果 猪八戒 未能经得考 验?
3.红孩儿是谁和谁的儿子? 牛魔王和罗刹女(铁扇仙)
1、孙悟空从龙宫索取 如意金箍棒 作为兵器, 如来佛祖 因大闹天宫被 压在五行山下,受苦 观世音菩萨 五百年,后受 规劝皈依佛门, 孙行者 。 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 2 、《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白骨精 、大闹 _____ 天宫 、真假 ______ 美猴王 、 如三打 ______ 芭蕉扇 。 三借_______
1、大闹天宫
真假美猴王
2、真假美猴王
3、智取红孩儿 4、车迟国斗法
智取红孩儿
5、三调芭蕉扇
三调芭蕉扇
6、四圣试禅心
感悟人生
用一句话来表 达我们从这些人物 身上所领悟的道理!
唐
僧—认准目标,坚持到底
孙悟空—战胜自我,改变世界
猪八戒—快乐生活,幽默人生 沙和尚—谦逊为人,踏实做事
团队力量
一个团队中各司其责,通力 合作,才能达到目标。
1、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共经历了 多少灾难? 九九八十一难 2、唐僧一路西行,先后收了三个徒弟。 在 五行山 收了孙悟空,在鹰愁涧 收了白 龙马,在 高老庄 收了猪八戒,在 流沙河收了沙和尚。
1、猴王为求长生不老,漂洋过海,要樵 夫指点下,拜 须菩提祖师 为师,祖师给他 七十二变 、 取名 孙悟空 ,并学会__________ 驾筋斗云 _______ 的本领。 2、你能说出3个取经所经历的地名吗? 黑水河 火云洞 流沙河 小雷音寺 火焰山 盘丝洞
主要人物:
《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 尼摩 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 船长 、 阿龙纳斯 、仆人 康塞尔 自然科学家 、 捕鲸手 尼德·兰 ,“亚伯拉罕•林肯” 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部 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主要情节:祥子买车又卖车的三起三落。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 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 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 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在一次搜捕中,祥子辛苦攒 的钱也被抢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 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你认为夏洛蒂·勃朗特所塑造的简·爱是 一个什么样的女性? 要求:结合情节分析把握
她追求平等、自由、独立、有真 爱的爱情,渴望与爱人能够志趣相投 且能相互尊重;她善良真诚、坚强理 性,她已成为妇女自尊自爱、争取人 格独立、精神平等、勇于追求爱情幸 福的代表。
让少年的时光在书海中浸润墨香, 让如歌的岁月在阅读中滋养精神,知识 改变命运,读书改变未来。阅读名著, 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书籍 中把握作品的主题,领悟人物的精神品 质,读后使自己的思想行为受到熏陶, 从而学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不畏艰险,心地善 良 ,严守戒律, 信仰坚定。
但他贤愚不分,好 坏不辨 。
唐僧
法名:玄奘
形象:
桀骜不驯、敢作
敢当、爱憎分明、
不畏艰险,敢于
斗争,善于斗争。
但好胜心强,喜
孙悟空
法号:悟空
欢搞恶作剧。
形象:虽好吃懒做、
见识短浅、爱搬弄是 非、耍小聪明、说谎, 爱占小便宜、贪恋女 色;但仍不失忠勇和 善良、战斗勇猛、能 知错改错、淳朴憨厚。
你读明白内容了吗?
(《童年》 )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 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另有《在人间》、《我的 大学》)。小说讲述( 阿廖沙 )三岁到十 岁的童年生活。 从( “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 )写起, 到( 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 )结束, 生动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 民的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