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贸易政策的非关税措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非关税壁垒
一、非关税壁垒的含义
▪ 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NTBs),泛指一国政府为了调节、管理和 控制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从而影响贸易 格局和利益分配而采取的除关税以外的各 种行政性、法规性措施和手段的总和。
二、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 1、有效性 ▪ 2、隐蔽性 ▪ 3、歧视性 ▪ 4、灵活性
▪ (1)全球配额(Global Quotas)
▪ (2)国别配额(Country Quotas)。
▪
分为单方面配额和协议配额。
▪ (3)进口商配额(Importer Quotes)。
▪ 2、关税配额(Tariff Quotas)。
▪ 即对商品的进口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 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的配额以内的 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 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 税或附加税甚至罚款。
三、非关税壁垒的作用
▪ (一)发达国家设置非关税壁垒的作用 ▪ 1、作为防御性武器限制外国商品进口。 ▪ 2、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用作砝码。 ▪ 3、用作对其他国家实行贸易岐视的手段。 ▪ (二)发展中国家设置非关税壁垒的作用 ▪ 1、限制非必需品进口,节省外汇。 ▪ 2、限制外国进口品的强大竞争力,保护民族工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
▪ 1、容易引起贸易纠纷。 ▪ 2、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 3、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 4、影响国际贸易增长。
第四节 绿色壁垒
▪ 一、绿色壁垒的成因与特征 ▪ (一)绿色壁垒的成因 ▪ 所谓绿色壁垒,就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生
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一系列 复杂苛刻的环保制度和标准,对来自其他 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及服务设置障碍,限制 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为目的的新型非关 税壁垒。
▪ 1、非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
▪ 是指出口国政府并未受到国际协定的约 束,自动单方面规定对有关国家的出口限 额,出口商必须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配额, 在领取出口授权书或出口许可证后才能出 口;也有的是出口厂商在政府的督导下, “自动”控制出口。
▪ 2、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
▪ 是指进出口双方通过谈判签订“自限协 定”或“有秩序销售协定”,规定一定时 期内某些商品的出口配额。出口国据此配 额发放出口许可证或实行出口配额签证制。
▪ 配额一开始迫使日本人出售的汽车减少,但 是日本车的价格在1981-1982年几乎每辆 提高了1000美元,并且在随后的几年里, 使收入每年增加20亿美元。而较高的日本 价格导致对美国汽车需求的增加,这使美国 汽车产业能够提高价格、工资和利润。增加 的利润大约9亿美元~14亿美元之间,大大 低于日本得到的收入。
▪ 关税会扭曲价格机制,但并不抹杀价格机 制的作用。配额却使价格机制对进口完全 失效。
▪ 结论:关税优于配额;即使要实行配额管 理,也应采取进口配额的竞争性拍卖形式。
第三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
▪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述 ▪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 ▪ 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通过颁布法律、
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 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 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 从而提高产品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 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二、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小国模型)
▪ (一)保护(生产)效应 ▪ (二)消费效应 ▪ (三)配额租金效应 ▪ (四)再分配效应
▪ (一)生产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a。
▪ (二)消费效应:消费者剩余减少
▪ a+b+c+d。
▪ (三)配额租金效应:C,其归属决定于进口 配额的分配方式。
▪ (四)再分配效应:消费者剩余的减少中,a 和c实际上是转化为生产者剩余和配额租金。
四、进口配额与关税效应的比较
▪ (一)进口品国内价格上升所产生的收入 的归属不同。
▪ (二)对经济造成的扭曲程度不同。 ▪ 在进口许可证采取政府批文无偿分配的做
法时,进口配额造成的经济扭曲就将大于 由关税造成的经济扭曲。
▪ 1、进口许可证的无偿分配会引起众多的寻 租行为,从而产生额外的社会成本。
▪ 2、会造成市场垄断。
▪ (三)资源使用申请程序是指在一定时期 内,政府根据进口商递交进口配额管制商 品申请书的先后顺序分配进口商品配额的 方法。这种方法会给腐败提供机会,给政 府官员提供了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机会。 产生寻租行为。
▪ 注:寻租理论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基本思路
▪ 如果从社会资产的角度看,人类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行为大 致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生产性的增进社会福利的活动,如 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研究与开发活动,以及在正常市场条 件下的公平交易买卖等等;另一类是非生产性的、有损于社 会福利的活动,它们非但不能增进社会财富,反而白白地消 耗了社会经济资源。 对于大多数现代社会而言,更为常见 影响更广的非生产性经济活动,是那种涉及到钱与权交易的 活动,即个人或利益集团为了牟取自身经济利益而对政府决 策或政府官员施展影响的活动。 近二十年来,经济学家越 来越多地关注到上述种种非生产性的追求经济利益活动。他 们提出“寻租活动(rent-seeking activities)的概念来描 述那种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 生产性活动,并发展起来了一门研究这些活动的经济学理 论——寻租理论。
▪ 关税配额实例
▪ 例1:1992年12月,欧共体农业部长会议决定, 从此后,欧共体对拉美国家的香蕉征收20%的关 税,即每吨征收117美元而且年限额为200万吨, 如果超过限额还要征收170%的税金。在这200 万吨进口限额中有三分之一还必须来自法国、英 国、西班牙等国的殖民地。
▪ 例2:在2000年12月16日至2001年12月31日, 俄国实行原糖进口配额制。总额为365万吨,第 一季度为115万吨,第二季度为150万吨,第三 季度为60万吨,第四季度为40万吨,对此征收 5%的关税。超过额度部分征收30%的关税,但 每公斤关税不低于0.09欧元。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
▪ 1、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
▪ 技术法规就是由进口国政府制定、颁布的
有关技术方面的法律、法令、条例、规则 和章程,它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 技术标准是指由公认的(规定产品或有关
生产工艺和方法的)规则指南或机构所核 准,供共同和反复使用的、不强制要求与 其一致的一种文件。
▪ 2、包装和标签要求 ▪ 3、商品检疫和检验规定 ▪ 4、信息技术壁垒
▪ (六)环境成本内在化制度 ▪ (七)繁杂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 ▪ (八)复杂苛刻的绿色检验检疫措施 ▪ (九)绿色包装和标签制度 ▪ (十)绿色环境标志和认证制度
三、绿色壁垒的影响
▪ (一)绿色保护将增加出口企业的成本,从 而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 (二)绿色壁垒将影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 商品流向格局。
业和幼稚工业。 ▪ 3、发展民族经济。
第二节 进口配额及其经济效应
一、进口配额(Import Quotas)的含义及类 别
(一)进口配额的含义 ▪ 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
时期(如一季度、一年)内,对某些商品的 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二)进口配额的类别
▪ 1、绝对配额(Absolute Quotas),即在 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 规定一个最高限额,达到这个数额后,便不 允许进口。
▪ 2、由于进口许可证的获得是无需支付成本 的(至多也不过是支付一点寻租成本而 已),因而那些获得许可证的进口商很有 可能减少其实际进口数量,以便借此来谋 取垄断利润。
(三)对需求变化的反映不同
P
S
P2 P1 P0
O S1S2 S3
D'
D
D2 D4 D1 D3
Q
▪ 关税的反应在于更多的进口量和消费量, 价格水平却不变。进口配额的反应则在于 更高的价格水平和更多的国内生产量。
▪ 1、全球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为 “绿色壁垒”的出现提供了契机。
▪ 2、消费观念的更新,“绿色需求”的扩大, 内在地推动了“绿色壁垒”的形成。
▪ 3、各国在技术水平、环保标准和相关资 金投入等方面的差异是“绿色壁垒”存 在的直接原因。
▪ 4、WTO在环保规范方面的缺陷助长了 绿色壁垒的泛滥。
▪ 二、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
▪ 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Discriminatory Government Procurement Policy)是 一些国家通过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 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从而对国外产 品构成歧视。
▪ 如美国实行的“购买美国货法案”规定,凡 是联邦政府所需采购的货物,应该是美国制 造的,或是用美国原料制造的,只有在美国 自己生产的数量不够,或者国内价格过高, 或者不买外国货就会损害美国利益的情况下, 才可以购买外国货。许多国家都有类似的规 定,如英国限制政府向外国采购通讯设备和 电子计算机,日本有几个省规定,政府机构 需用的办公设备、汽车、计算机、电缆、导 线、机床等不得采购外国产品。
▪ 最后,美国消费者由于该政策而受损,因 为美国的汽车价格大约每辆比没有出口限 制时高350美元~400美元。
▪ 配额一开始使美国汽车工人获益。没有配 额,国内销售在80年代初大约500000辆, 转化为工作岗位大约是26000个。但是较 高的价格使消费者付出的代价大于43亿美 元,这意味着每个保住的工作花费了大约 160000美元(43亿美元/26000)。因此, 自愿出口限制是增加国内就业的极其低效 率的方法。
三、设置海关障碍
▪ 1.海关任意估价。美国最为突出 ▪ 2.改变进口关道。 ▪ 3.制定独特的商品分类。
四、服务贸易壁垒
▪ 1、数据处理和通讯设备服务方面的歧 视限制;
三、进口配额的分配
▪ 现实中,分配进口配额常常要与进口
许可证相结合,以限制某种商品的进 口数量。进口许可证是由一国海关签 发的允许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进入关 境的证明。
▪ (一)竞争性拍卖是政府通过拍卖的方式 分配许可证。
▪ (二)固定的受惠是政府将固定的份额分 配给某些企业的方法。
▪ 1、使得进口配额的实施成本更高。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盛行的原因
▪ (一)科技水平的差异导致技术性贸 易壁垒的强化。
▪ (二)关税的大幅度削减及传统数量 限制措施被抑制促使技术壁垒成为贸 易保护主义的新式武器。
▪ (三)消费观念和保护意识的增强也促使 技术壁垒“合法”存在。
▪ (四)世界贸易组织某些协议中的例外规 定给技术壁垒的设置大开方便之门。
▪ 广义而言,寻租活动是指人类社会中非生产 性的追求经济利益活动,或者说是指那种维 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 配的非生产性活动。狭义的寻租活动,亦即 现代社会中最多见的非生产性追求利益行为, 是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来阻碍生产要素在不 同产业之间自由流动、自由竞争的办法来维 护或攫取既得利益。
(二)绿色壁垒的特征
▪ 1、名义上的合理性。 ▪ 2、形式上的合法性。 ▪ 3、保护内容的广泛性。 ▪ 4、保护方式的巧妙性和隐蔽性。 ▪ 5、保护技术上的歧视性。
二、绿色壁垒的表现与实践
▪ (一)绿色关税制度 ▪ (二)环境配额制度 ▪ (三)环境许可证制度 ▪ (四)禁止进口与环境贸易制裁 ▪ (五)绿色补贴制度
▪ (三)绿色壁垒将会不断引发贸易摩擦,包 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企业的综 合素质面临严峻的考验。
第五节 其他非关税壁垒措施
▪ 一、“自动”出口配额制
▪ 又称“自动”出口限额,是指在进口国 的要求或压力下,出口国“自动”规定某一 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 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 口。
▪ 专栏 汽车出口配额的效应
▪ 美国汽车工业面临日益激烈的世界竞争。例如,在 1965年,进口只占了国内销售的6.1%。然而,到 1980年,这一比重提高到28.8%,而汽车产业投 资得到的是-9.3%的负利润率。汽车产业面临的部 分困难就是日本汽车较高的质量和较低的价格。为 了解决这些问题 ,汽车产业说服政府在1981年与 日本谈判一项自愿出口限制(VER)协定。自愿出 口限制将日本对美国汽车出口限制在每年168万辆, 而在1980年日本的出口为250万辆。
一、非关税壁垒的含义
▪ 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NTBs),泛指一国政府为了调节、管理和 控制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从而影响贸易 格局和利益分配而采取的除关税以外的各 种行政性、法规性措施和手段的总和。
二、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 1、有效性 ▪ 2、隐蔽性 ▪ 3、歧视性 ▪ 4、灵活性
▪ (1)全球配额(Global Quotas)
▪ (2)国别配额(Country Quotas)。
▪
分为单方面配额和协议配额。
▪ (3)进口商配额(Importer Quotes)。
▪ 2、关税配额(Tariff Quotas)。
▪ 即对商品的进口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 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的配额以内的 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 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 税或附加税甚至罚款。
三、非关税壁垒的作用
▪ (一)发达国家设置非关税壁垒的作用 ▪ 1、作为防御性武器限制外国商品进口。 ▪ 2、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用作砝码。 ▪ 3、用作对其他国家实行贸易岐视的手段。 ▪ (二)发展中国家设置非关税壁垒的作用 ▪ 1、限制非必需品进口,节省外汇。 ▪ 2、限制外国进口品的强大竞争力,保护民族工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
▪ 1、容易引起贸易纠纷。 ▪ 2、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 3、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 4、影响国际贸易增长。
第四节 绿色壁垒
▪ 一、绿色壁垒的成因与特征 ▪ (一)绿色壁垒的成因 ▪ 所谓绿色壁垒,就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生
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一系列 复杂苛刻的环保制度和标准,对来自其他 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及服务设置障碍,限制 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为目的的新型非关 税壁垒。
▪ 1、非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
▪ 是指出口国政府并未受到国际协定的约 束,自动单方面规定对有关国家的出口限 额,出口商必须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配额, 在领取出口授权书或出口许可证后才能出 口;也有的是出口厂商在政府的督导下, “自动”控制出口。
▪ 2、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
▪ 是指进出口双方通过谈判签订“自限协 定”或“有秩序销售协定”,规定一定时 期内某些商品的出口配额。出口国据此配 额发放出口许可证或实行出口配额签证制。
▪ 配额一开始迫使日本人出售的汽车减少,但 是日本车的价格在1981-1982年几乎每辆 提高了1000美元,并且在随后的几年里, 使收入每年增加20亿美元。而较高的日本 价格导致对美国汽车需求的增加,这使美国 汽车产业能够提高价格、工资和利润。增加 的利润大约9亿美元~14亿美元之间,大大 低于日本得到的收入。
▪ 关税会扭曲价格机制,但并不抹杀价格机 制的作用。配额却使价格机制对进口完全 失效。
▪ 结论:关税优于配额;即使要实行配额管 理,也应采取进口配额的竞争性拍卖形式。
第三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
▪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述 ▪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 ▪ 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通过颁布法律、
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 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 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 从而提高产品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 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二、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小国模型)
▪ (一)保护(生产)效应 ▪ (二)消费效应 ▪ (三)配额租金效应 ▪ (四)再分配效应
▪ (一)生产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a。
▪ (二)消费效应:消费者剩余减少
▪ a+b+c+d。
▪ (三)配额租金效应:C,其归属决定于进口 配额的分配方式。
▪ (四)再分配效应:消费者剩余的减少中,a 和c实际上是转化为生产者剩余和配额租金。
四、进口配额与关税效应的比较
▪ (一)进口品国内价格上升所产生的收入 的归属不同。
▪ (二)对经济造成的扭曲程度不同。 ▪ 在进口许可证采取政府批文无偿分配的做
法时,进口配额造成的经济扭曲就将大于 由关税造成的经济扭曲。
▪ 1、进口许可证的无偿分配会引起众多的寻 租行为,从而产生额外的社会成本。
▪ 2、会造成市场垄断。
▪ (三)资源使用申请程序是指在一定时期 内,政府根据进口商递交进口配额管制商 品申请书的先后顺序分配进口商品配额的 方法。这种方法会给腐败提供机会,给政 府官员提供了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机会。 产生寻租行为。
▪ 注:寻租理论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基本思路
▪ 如果从社会资产的角度看,人类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行为大 致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生产性的增进社会福利的活动,如 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研究与开发活动,以及在正常市场条 件下的公平交易买卖等等;另一类是非生产性的、有损于社 会福利的活动,它们非但不能增进社会财富,反而白白地消 耗了社会经济资源。 对于大多数现代社会而言,更为常见 影响更广的非生产性经济活动,是那种涉及到钱与权交易的 活动,即个人或利益集团为了牟取自身经济利益而对政府决 策或政府官员施展影响的活动。 近二十年来,经济学家越 来越多地关注到上述种种非生产性的追求经济利益活动。他 们提出“寻租活动(rent-seeking activities)的概念来描 述那种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 生产性活动,并发展起来了一门研究这些活动的经济学理 论——寻租理论。
▪ 关税配额实例
▪ 例1:1992年12月,欧共体农业部长会议决定, 从此后,欧共体对拉美国家的香蕉征收20%的关 税,即每吨征收117美元而且年限额为200万吨, 如果超过限额还要征收170%的税金。在这200 万吨进口限额中有三分之一还必须来自法国、英 国、西班牙等国的殖民地。
▪ 例2:在2000年12月16日至2001年12月31日, 俄国实行原糖进口配额制。总额为365万吨,第 一季度为115万吨,第二季度为150万吨,第三 季度为60万吨,第四季度为40万吨,对此征收 5%的关税。超过额度部分征收30%的关税,但 每公斤关税不低于0.09欧元。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
▪ 1、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
▪ 技术法规就是由进口国政府制定、颁布的
有关技术方面的法律、法令、条例、规则 和章程,它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 技术标准是指由公认的(规定产品或有关
生产工艺和方法的)规则指南或机构所核 准,供共同和反复使用的、不强制要求与 其一致的一种文件。
▪ 2、包装和标签要求 ▪ 3、商品检疫和检验规定 ▪ 4、信息技术壁垒
▪ (六)环境成本内在化制度 ▪ (七)繁杂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 ▪ (八)复杂苛刻的绿色检验检疫措施 ▪ (九)绿色包装和标签制度 ▪ (十)绿色环境标志和认证制度
三、绿色壁垒的影响
▪ (一)绿色保护将增加出口企业的成本,从 而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 (二)绿色壁垒将影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 商品流向格局。
业和幼稚工业。 ▪ 3、发展民族经济。
第二节 进口配额及其经济效应
一、进口配额(Import Quotas)的含义及类 别
(一)进口配额的含义 ▪ 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
时期(如一季度、一年)内,对某些商品的 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二)进口配额的类别
▪ 1、绝对配额(Absolute Quotas),即在 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 规定一个最高限额,达到这个数额后,便不 允许进口。
▪ 2、由于进口许可证的获得是无需支付成本 的(至多也不过是支付一点寻租成本而 已),因而那些获得许可证的进口商很有 可能减少其实际进口数量,以便借此来谋 取垄断利润。
(三)对需求变化的反映不同
P
S
P2 P1 P0
O S1S2 S3
D'
D
D2 D4 D1 D3
Q
▪ 关税的反应在于更多的进口量和消费量, 价格水平却不变。进口配额的反应则在于 更高的价格水平和更多的国内生产量。
▪ 1、全球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为 “绿色壁垒”的出现提供了契机。
▪ 2、消费观念的更新,“绿色需求”的扩大, 内在地推动了“绿色壁垒”的形成。
▪ 3、各国在技术水平、环保标准和相关资 金投入等方面的差异是“绿色壁垒”存 在的直接原因。
▪ 4、WTO在环保规范方面的缺陷助长了 绿色壁垒的泛滥。
▪ 二、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
▪ 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Discriminatory Government Procurement Policy)是 一些国家通过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 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从而对国外产 品构成歧视。
▪ 如美国实行的“购买美国货法案”规定,凡 是联邦政府所需采购的货物,应该是美国制 造的,或是用美国原料制造的,只有在美国 自己生产的数量不够,或者国内价格过高, 或者不买外国货就会损害美国利益的情况下, 才可以购买外国货。许多国家都有类似的规 定,如英国限制政府向外国采购通讯设备和 电子计算机,日本有几个省规定,政府机构 需用的办公设备、汽车、计算机、电缆、导 线、机床等不得采购外国产品。
▪ 最后,美国消费者由于该政策而受损,因 为美国的汽车价格大约每辆比没有出口限 制时高350美元~400美元。
▪ 配额一开始使美国汽车工人获益。没有配 额,国内销售在80年代初大约500000辆, 转化为工作岗位大约是26000个。但是较 高的价格使消费者付出的代价大于43亿美 元,这意味着每个保住的工作花费了大约 160000美元(43亿美元/26000)。因此, 自愿出口限制是增加国内就业的极其低效 率的方法。
三、设置海关障碍
▪ 1.海关任意估价。美国最为突出 ▪ 2.改变进口关道。 ▪ 3.制定独特的商品分类。
四、服务贸易壁垒
▪ 1、数据处理和通讯设备服务方面的歧 视限制;
三、进口配额的分配
▪ 现实中,分配进口配额常常要与进口
许可证相结合,以限制某种商品的进 口数量。进口许可证是由一国海关签 发的允许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进入关 境的证明。
▪ (一)竞争性拍卖是政府通过拍卖的方式 分配许可证。
▪ (二)固定的受惠是政府将固定的份额分 配给某些企业的方法。
▪ 1、使得进口配额的实施成本更高。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盛行的原因
▪ (一)科技水平的差异导致技术性贸 易壁垒的强化。
▪ (二)关税的大幅度削减及传统数量 限制措施被抑制促使技术壁垒成为贸 易保护主义的新式武器。
▪ (三)消费观念和保护意识的增强也促使 技术壁垒“合法”存在。
▪ (四)世界贸易组织某些协议中的例外规 定给技术壁垒的设置大开方便之门。
▪ 广义而言,寻租活动是指人类社会中非生产 性的追求经济利益活动,或者说是指那种维 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 配的非生产性活动。狭义的寻租活动,亦即 现代社会中最多见的非生产性追求利益行为, 是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来阻碍生产要素在不 同产业之间自由流动、自由竞争的办法来维 护或攫取既得利益。
(二)绿色壁垒的特征
▪ 1、名义上的合理性。 ▪ 2、形式上的合法性。 ▪ 3、保护内容的广泛性。 ▪ 4、保护方式的巧妙性和隐蔽性。 ▪ 5、保护技术上的歧视性。
二、绿色壁垒的表现与实践
▪ (一)绿色关税制度 ▪ (二)环境配额制度 ▪ (三)环境许可证制度 ▪ (四)禁止进口与环境贸易制裁 ▪ (五)绿色补贴制度
▪ (三)绿色壁垒将会不断引发贸易摩擦,包 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企业的综 合素质面临严峻的考验。
第五节 其他非关税壁垒措施
▪ 一、“自动”出口配额制
▪ 又称“自动”出口限额,是指在进口国 的要求或压力下,出口国“自动”规定某一 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 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 口。
▪ 专栏 汽车出口配额的效应
▪ 美国汽车工业面临日益激烈的世界竞争。例如,在 1965年,进口只占了国内销售的6.1%。然而,到 1980年,这一比重提高到28.8%,而汽车产业投 资得到的是-9.3%的负利润率。汽车产业面临的部 分困难就是日本汽车较高的质量和较低的价格。为 了解决这些问题 ,汽车产业说服政府在1981年与 日本谈判一项自愿出口限制(VER)协定。自愿出 口限制将日本对美国汽车出口限制在每年168万辆, 而在1980年日本的出口为25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