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宗廷虎、李金苓先生的汉语修辞史研 究

合集下载

试说“集旬”——评宗廷虎、李金苓著《中国集句史》

试说“集旬”——评宗廷虎、李金苓著《中国集句史》

怎 能说 “ 句 ” 之 祖 却 在 春 秋 鲁 哀 公 《 集 诔
孔 子 》 这 涉 及 对 “ 句 ” 内涵 之 确 定 。 ? 集 “ 句 ” 是 什 么 ? 比南 齐 末 年 刘 勰 写 成 《 集 文 心雕 龙 》 略 早 些 的 《 齐 书 ・文 学 传 论 》 南 中说 : “ 借 古 语 ,用 申今 情 ,崎 岖 牵 引 , 全 直 为偶 说 ,唯 睹 事 例 ,顿 失 精 彩 。此 则 傅
中图 分 类 号 :H1 文 章 标 识 码 :A 5 文 章 编 号 :17 — 7 0 ( 0 2 0 — 0 0 一 O 61 46 21) 1 08 6
笔 者 曾 在 福 建 师 范 大 学 中 文 系 为 毕 业
文评 骘 ,今 夏 炎暑 趁 隙试 述 拙 识 于 次 。
班 学 生 开 的 专 业 课 《 辞 学 研 究 》 中 ,涉 修
第 二十 七卷 第一 期
21 0 2年 1月








V0 . N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27 .1
JOURNAL OF CHUXI ONG NORM AL UNI VERS TY I
Jn 2 2 a . 01
试 说 “集 旬 "
— —
评 宗 廷 虎 、 李 金 苓 著 《中 国 集 句 史 》
《 梦溪 笔 谈 》 赞 王 安 石 集 句 ,认 为 其 亲 切 胜
过原 作 ,竟 说 “ 公 始 为 集 句 诗 ” 荆 。但 作 者 认 为 “ 实 , 最 早 的 集 句 ,要 算 鲁 哀 公 其 《 孔 子 》,见 于 清 梁 绍 壬 《 般 秋 雨 盒 随 诔 两 笔》。 11) 者 当 时 仅 以上 述 有 限 材 料 中 Y2P8笔 9 (4 E

评点修辞:修辞学史研究的新突破——论宗廷虎李金苓的评点修辞研究

评点修辞:修辞学史研究的新突破——论宗廷虎李金苓的评点修辞研究
2 0 1 3年 9月 第1 7 卷第 5 期
扬州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Ya n g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Hu ma n i t i e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的 新 领 域
确提出评点修辞 , 但编者把以上内容归入修辞学 资料的做法表明,已经认识到 了这些内容的修辞 学价值,所以可以把 《 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 》 看作是评点修辞研究的萌芽 。真正明确提出评点 修辞 的是宗廷虎先生和李金苓 先生。1 9 8 8 年以 宗廷虎先生之名发表的 《 我国古代戏 曲修辞论的 奇 葩—— 金圣 叹的评 点 修 辞 》 [ 4 ] ,明 确 提 出 “ 评 点修辞”这一概念 ,并对金圣叹在戏 曲评点中的 修辞思想进行 了深人 、精 当的论析 ,在评点修辞 研 究史 上具有 开创 意义 。关 于 此文 的产 生 ,据宗 廷虎先生说 ,是在 2 O 世纪 8 O 年代 ,他和李金苓 先生 在从事 中 国修 辞学 史 的研 究 中 ,发 现 了我 国
作者简介 :张秋娥 ( 1 9 6 3 一 ) ,女 , 河南许 昌 人 ,博士 ,河南安阳师范学院文 学院教授 ,主要 研究方向为古代评 点。

1 23 ・
正 宗 》的 《 纲 目》 [ 3 ] z 、《 古文 关键 》中 的 《 总论 看 文字 法 》 [ 3 ] 2 。 ∞,虽 然 数 量 极 少 ,而且 并 未 明
语 修 辞学 资料 汇编 》 ,该 书收 录 了评 点本 《 文 章
深人、评论切 当为学界 同仁所称颂” [ 1 ] 。宗廷虎
先 生 和李金 苓先 生 为我 国修辞 学发 展作 出的杰 出 贡献 ,早 已引起 学界 的关 注和 研究 ,正 如有 的学 者 指 出的那 样 ,对他 们学 术思 想 的研 究 具有 广 阔 的研究 空 间 ,有待 我 们 作 进 一 步研 究 。 [ 2 当前 已 有 多篇 研究 两位 先生 的学 术思 想 和成就 的佳 作 问

一个新突破三面新进展——评宗廷虎主编《20世纪中国修辞学》

一个新突破三面新进展——评宗廷虎主编《20世纪中国修辞学》

一个新突破三面新进展——评宗廷虎主编《20世纪中国修辞学》王培基【摘要】宗廷虎主编<20世纪中国修辞学>是一部高水准、高质量、高成就的修辞学史著.首先是方法论上的突破,具有较明晰的历史真实感和较准确的史学概括力;其次是比以往史著有三大进展:描绘了20世纪中国修辞学史研究的新局面;提升了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有机结合的新高度;开设了描写研究与解释研究有机结合的新范例.【期刊名称】《焦作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24)001【总页数】4页(P89-91,93)【关键词】《20世纪中国修辞学》;新突破;新进展【作者】王培基【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青海,西宁,8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著名修辞学理论家、修辞学史家、修辞学教育家宗廷虎先生主编,并与中年修辞学家高万云、吴礼权先生分工合作撰写的《20世纪中国修辞学》﹙以下简称《20世纪史》﹚ ,是一部具有“三高”——高水准、高质量、高成就的 20世纪中国修辞学史,是一部集大成之杰作,是同类史著中的佼佼者,它将彪炳中国修辞学史册,并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具体而论,该著“三高”主要体现为一个新突破,三面新进展。

当代的科学方法论认为,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观手段”、“有效手段”和“软件”,它对各门科学的诞生以及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果我们把任何一部科学史长卷拉开,就不难发现,没有一座科学高峰不跟科学方法交相辉映,不依赖于科学方法的推力。

一部科学史从方法论来看就是一部方法史。

比如,一部语言学史,从传统的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发展史,就包含着语言学方法的演变历史,或者说是以不同语言学方法为分期标志的演变历史[1]。

由此可见,任何一门科学发展史专著,都离不开对该门科学的科学方法史的研究。

通过综观和纵观考察,我认为,《20世纪中国修辞学》的最新颖、最突出、最重要的突破,是修辞学方法论史的简明扼要的总括与升华。

关于汉语修辞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关于汉语修辞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了 , 且 由此 而 引 发 了一 些 思 考 , 里 就 以 “ 格 史 ” 并 这 辞
等更 多 的小类 ,① 它们显然是 在历时 的发 展 中累积
的结果 ,而不会一 下子完备于某一 时代或某一文体
中。那么 , 作为史 的研究来 说 , 就有义务理 出一条发 展的线索 , 给出一 个不同小类 ( 起码是主要 、 常用 的 小类 ) 产生 的大致 时间 ( 汉语词汇史 、 语法史的研究 都是 这样做 的 ) ,以及前后 出现 的小类之 间的联系
中 归 纳 了直 喻 、 喻 、 喻 、 喻 、 喻 、 喻 、 喻 、 隐 类 诘 对 博 简
期 上发表 《 希望有人写 中国修辞史 》 算起 , 中国 ( “ 汉 语) 修辞史 ” 的正式提 出 , 已经有 1 的时 间了。在 5年
这 1 5年 的 时 间 内 , 语 研 究 的 许 多 方 面 都 取 得 了长 汉
我们认为 , 研究修辞格 的发展史 , 就修辞格本身
来说 , 至少应 当包括 以下三项 内容 :

辞格史的组合 ,就构成 了一 部完整的汉语 辞格发展
史。
是辞格的显和隐 ,也 就是 新辞格的产生和 旧 二是 已有辞格 的发展变 化 ,比如某一辞格小类
我们这样说 , 并不是在求全责备 , 更不 是要为难
有以下两点 :


现代 汉 语 当代 汉 语
是 产 生 了很 多 新 辞 格 , 一 点 , 要 看 一 下 谭 这 只
现 代<
古 今 之 间虽 然 在 时 间 的跨 度 上是 不 均 衡 的 ,甚
永祥先生 的 《 修辞新格》 就一 目了然 了, 此书所列 , ⑦ 3 0个修辞新格 , 大多数都是在现代产生 。除此 之 绝 外, 近年来 不断有人拈 出一些新 的辞格 , 基本上也都 是产生于现代 以至于当代的。@ 中原 因 , 个 非常值得 进一步探究 ,比如从 文言和古 白话到现代 白话的转

《现代汉语》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参考书目

导论胡裕树《现代汉语》(增订二版)绪论部分,上海教育出版社。

徐通锵、叶蜚声《语言学纲要》导言、第一章、第二章,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哈特曼、斯托克《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辞海·语言文字》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78年李建国《汉语规范史略》语文出版社,2000年3月第二章语音罗常培、王均编著《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印书馆,1981年12月版。

曹剑芬《现代语音基础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董少文编《语音常识》修改版,文化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邢公畹《现代汉语》(语音部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李乐毅《汉语拼音用处多》,语文出版社,2000年7月刘红梅、武传涛《实用汉语语音》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刘焕阳主编《语言文字通用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周殿福《声母和韵母》,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3月黎锦熙《中华新韵》丁声树编著《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中华书局1981年徐世荣《普通话语音知识》,文字改革出版社,1980年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第三章第七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李振麟《发音基础知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鲁允中《普通话的轻声和儿化》,商务印书馆199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普通话语音研究班编著《普通话轻声词汇编》,商务印书馆1964年刘照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吴天惠《普通话音位》,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年王振昆、谢文庆《语言学教程》(第三章语音和音位学)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张颂《朗诵学》(修订本),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高兰编《诗的朗诵和朗诵的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吴洁敏、朱宏达《汉语节律学》,语文出版社2001年李建国《汉语规范化史略》,语文出版社2000年罗常培、吕叔湘《现代汉语规范问题》,载《中国语文》1955年12月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编《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文字改革出版社1986年吕永修、赖兴华编著《现代汉语异读词词典》,兵器工业出版社1990年滕吉海、张发明主编《语音文字基本功训练手册》,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二章文字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参考资料》中册第三部分“文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高更生主编《现代汉语资料分题选编》文字部分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统一汉字部首表》《简化字总表》王均主编《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周有光《汉字改革概论》,文字改革出版社仲哲明《加强社会用字管理,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载《语文建设》1990年5期《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第三章词汇符淮青著《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王勤、武占坤著《现代汉语词汇》(修订本)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4——19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吕叔湘《说“自由”和“粘着”》,载《汉语语法论文集》370页张志公《谈汉语的语素》,载《语文教学研究》1981年4期尹斌庸《汉语语素的定量研究》,载《中国语文》1984年5期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增订本词汇部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词汇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贾彦德《语义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徐烈炯《语义学》,语文出版社1990年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石安石、詹人凤《语言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岑运强主编《语言学基础原理》第五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詹人凤《现代汉语语义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张志毅《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孙维张《汉语熟语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符怀青《现代汉语词汇》第七——第八章,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王德春《词汇学研究》50——111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张世禄《普通话词汇》,新知识出版社1957年张志毅《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孙常叙《汉语词汇》第四至第五章,吉林人民出版社1956年周定一《词汇的新陈代谢》,见《现代汉语参考资料》中册316——322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王勤、武占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第八至第九章,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四章语法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89年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4年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年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稿》,语文出版社1987年张拱贵《中学教学语法系统阐要》,语文出版社1986年胡明扬《语法和语法体系》,出自张志公主编《教学语法丛书》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二·单位”,商务印书馆1989年朱德熙《语法讲义》(第一章“语法单位”)商务印书馆1984年高更生《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壹·语法与语法学”山东教育出版社张志公《汉语语法的特点和学习》(《汉语知识讲话》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汉语的词类问题》(一)(二),中华书局1955、1956年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第四章第二节,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62年吕叔湘《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载《中国语文》1954年第9、10期王力《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载《北大学报》1995年2期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词的分类(下)”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吕香云《现代汉语语法学方法》“第六章·虚词分析方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邢福义《词类辩难》,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何伟渔《语法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1994年11期张斌主编,张宜生著《现代汉语虚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胡裕树、范晓主编《动词研究综述》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高更生、王红旗《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1996年张斌主编,齐沪扬著《现代汉语短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吕叔湘《歧义举例》,载《中国语文》1984年5期朱德熙《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载《中国语文》1990年2期陆俭明《九十年代的汉语语法研究》张撝之《句子和句子成分》,(汉语知识讲话丛书)上海教育出版社黄伯荣《十二年来汉语析句法的发展变化》,《语文建设》1990年6期龚千炎《析句法》,人民教育出版社秦礼君主编《现代汉语语法专题》,海洋出版社1990年《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陈建民《现代汉语句型论》,语文出版社1986年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1986年胡裕树《现代汉语·语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吴竞存、侯学超《现代汉语句法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殷志平《连动式研究述评》,在《中国语文天地》1989年2期邵敬敏《把字句研究纵横观》,载《语文导报》1987年7期王还《“把”字句和“被”字句》,上海教育出版社吕叔湘等《语法修辞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年龚千炎等《发展链:语言规范的本质》,载《语文建设》1991年5期吕冀平《语文规范化40年》,载《语文建设》1990年4期黄成稳《复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王大新《汉语复句研究的沿革》,载《学术交流》1989年3期黎锦熙、刘世儒《联合词组和联合复句》(汉语知识讲话丛书)邢福义《复句与关联词语》,黑龙江出版社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语文建设》1996年9期第五章语用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63年倪宝元《大学修辞》,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李金苓《修辞新论》第一章,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西槇光正《语境研究论文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王建华、周明强、盛爱萍《现代汉语语境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倪宝元《词汇的锤炼》,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石云孙《句式的选择》吴士文《修辞讲话》,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吕叔湘等《语法修辞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年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修辞部分王希杰《修辞学通论》辞格部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王德春《大学修辞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周明强《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吴士文《修辞格论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唐松波、黄建霖《汉语修辞格大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濮侃《辞格比较》,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谭永祥《修辞新格》,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宗廷虎、李金苓《修辞新论》语言风格部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华东修辞学会主编《语体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王德春《语体略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年李白写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月亮,必须得抬头看,不然你看见的月只是水中月,而思故乡,必须得低头,看着脚下的土地,土地连结深情,传递的思念感应才会自然。

修辞学研究应有的格局与坚持*--序宗廷虎、李金苓先生80华诞纪念

修辞学研究应有的格局与坚持*--序宗廷虎、李金苓先生80华诞纪念

作 者 简 介 :吴 礼 权 ( 1 9 6 4 一) ,男 ,复 旦 大 学 中 国语 言 文 学 研 究 所 教 授 ,博 士 生 导 师 , 中 国 修 辞 学
会 会 长 , 日本 京都 外 大 、台 湾 东 吴 大 学 等 校 客 座 教 授 ,湖 北 省 政 府 特 聘 “ 楚 天学者 ” ;
赵毅 ( 1 9 6 4 一 ),男 ,上 海 大 学 《 秘 书 》 杂 志 主 编 、编 审 ,文 学 博 士 。

4 5・
楚 雄 师范 学院学 报 2 01 5年 第 1期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 01 5年 第
1期
轻 的学 子 宗 廷 虎 大 吃 了一 惊 ,同时 也 深 感 责 任 重 大 。不 过 ,据 宗 廷 虎先 生 后 来 回 忆 说 , 当 时
文 章 编 号 :1 6 7 1 —7 4 0 6( 2 0 1 5 辞 学 界 ,一 提 到 复 旦 大 学 的 宗 廷
虎 、李 金苓 先 生 ,大 家 都 很 了解 ,甚 至 有 不 少 对 他 们 为 人 为 学 的 详 细 情 况 还 能 娓 娓 道 来 。我 们 作 为 二 位 先 生 的 入 室 弟 子 ,跟 随 二 位 先 生 问 学 近 二 十 年 , 当 然 对 他 们 的 情 况 了 解 得 更
第 三 十 卷 第 一 期
2 01 5 年 1月








Vo 1 . 30 NO.1
J OUI I NAL OF CI - t UXI ONG NORM AL UNⅣ ERSⅡ Y
J a n . 2 01 5
修 辞 学 研 究 应 有 的 格 局 与 坚 持

试析宗廷虎先生的《修辞学发凡》研究——兼论修辞学研究的多维学术视域

试析宗廷虎先生的《修辞学发凡》研究——兼论修辞学研究的多维学术视域

试析宗廷虎先生的《修辞学发凡》研究——兼论修辞学研究的多维学术视域张春泉;何越鸿【摘要】For decades,ZONG Ting-hu has been doing researches on The Origin of Rhetoric from philosophy,aesthetics,psychology and pragmatics,working hard and getting a lot of achievements.His fruitful researches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Rhetoric indicate a broad academic prospect of multidimensional horizon in the research of rhetoric.%数十年来,宗廷虎先生兼顾哲学、美学、心理学、语用学等相邻相近学科领域研究《修辞学发凡》,用力勤、成果多、视域广。

宗廷虎先生关于《修辞学发凡》卓有成效的研究表明,修辞学研究中的多维视域具有广阔的学术前景。

【期刊名称】《楚雄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7)010【总页数】5页(P1-4,53)【关键词】《修辞学发凡》;辩证;美学;心理学;语用学;跨学科【作者】张春泉;何越鸿【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9;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5宗廷虎先生对《修辞学发凡》的研究用力勤、成果多、视域广。

在以下著作中均辟有专章 (节)研讨《修辞学发凡》:宗先生和李金苓两位先生合著的《中国修辞学通史》(近现代卷)(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汉语修辞学史纲》(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宗先生主编的《20世纪中国修辞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宗先生独著的《中国现代修辞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据初步统计,在宗先生的《宗廷虎修辞论集》(吉林教育出版社,2003)所收39篇论文中,题名含有“《修辞学发凡》”直接以《修辞学发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论文4篇,此外题名含“陈望道”的论文4篇,另31篇论文中,有9篇直接引用《修辞学发凡》并在“注释”或“参考文献”中列出。

《追梦修辞——宗廷虎、李金苓修辞学研究汇评》序

《追梦修辞——宗廷虎、李金苓修辞学研究汇评》序
个 字 是 一 个 有 机 的整 体 , 如 果 离 开 了 “以 论 带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0 6 —0 辞 现 象 产 生 发 展 的 社 会 外 因 和 语 言 内 因 都 有 精 当 的 阐 述 。 比 如 对 格 律 诗
他 们 的意 见 是 : “ 本 书 主 要 由两 部 分 组 成 , 一 是
对 各类 修 辞 现 象古 今 演进 的轨 迹 的描 写 、 勾勒, 并 对 其 发 展 特 点 进 行 分 析 和 阐 述 。 二 是 力 求 从 理论 上揭 示各 种修 辞 现 象发 展 的动 因 。 ” 前 一 部
第3 4卷 第 5期
湖北 师范学 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 版)
J o u r n a l o f H u b e i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Vo 1 . 3 4 No . 5. 2 O1 4
《 追梦 修 辞
刁 『 = : . Z ) c = 千 虎、 李 金 苓 修 辞 学研 究汇 评》 序
张 炼 强
( 首都师范大学 中文系, 北京 1 0 0 0 8 9 )
[ 摘
要] 从《 追梦修 辞》 中可 以看到 宗廷虎、 李金苓二位先 生毕 生研 究中国修 辞学的 勤奋历程 和丰硕成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4 7 3 3 . 2 0 1 4 . 0 5 . 0 0 9
《 追 梦修 辞—一 宗 廷 虎 、 李 金苓 修 辞 学研 究 汇 评 》的 问 世 , 我 以为 有 两点 是值 得 首 先 说 一说

篇章修辞:修辞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论宗廷虎先生和李金苓先生的

篇章修辞:修辞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论宗廷虎先生和李金苓先生的

Vo 1 . 3 4
N o . 5, 2 0 1 4
篇 章修 辞 : 修 辞 学 研 究 的重 要领 域
— —
论 宗 廷 虎先 生和 李 金 苓 先 生 的篇 章 修 辞研 究
杨 毅
( 俄罗斯乌拉 尔联邦大学, 叶卡捷琳堡 6 2 0 0 0 2 )
[ 摘
要] 文章 写作要取得 良好的表达效果 , 必须讲究篇章修 辞 , 篇章修辞研究的是文章篇章 方面的修辞
角度呈现 了篇章修 辞学的发展轨迹 , 并且还率先对 古代评 点中的篇章修辞 内容进行 了探 讨。 [ 关键词 ] 修辞 学; 评点 ; 篇章修辞 ; 宗廷虎 ; 李金苓 ( 中图分类号 ] H1 5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9 . 4 7 3 3 ( 2 0 1 4 ) 0 5 . 0 0 3 4 . 0 5
名 出 版 学 术佳 作 , 即 使 是 以个 人 名 义 发 表 的 论 著, 也 大多 是二 人 共 同讨 论研 究 的智 慧 结 晶 , 因
此 , 本 文把两 位先 生研究 篇章 修辞学 的成 果合在

价李 金苓 先生 的修辞 学史研 究 的道路是 多角度 、 多侧 面 、 高 万 云 曾论 述 过 宗廷 虎先 生 对 中国修
先生 多年来 一直 是一起 致力修 辞学 研究 , 经常联
集句 史及 评点修 辞 、 接 受修 辞等 多个领域 卓有 建
树 。他们 为我 国学术 研究做 出的显著贡 献 , 早 已
引起 国内外研 究者 的关 注 , 已有 多篇 研 究 他 们 学 术思 想 和成就 的佳作 问世 , 如吴 士文专 门撰文评
在 治学 和育人 两方 面双丰 收的原 因 ( P 3 8—4 2) ;

修辞史研究又一新开拓--宗廷虎、陈光磊主编的《中国辞格审美史》问世

修辞史研究又一新开拓--宗廷虎、陈光磊主编的《中国辞格审美史》问世

大、散文、小说语体中叠合式通感出现频率之
现象作出的总结,将其作为修辞史的线索和理论依 据,后者则将主要精力发现理论对修辞现象的积极
* 不妨选择对偶、通感为例*对偶是我国历史上 常用的辞格,从刘勰起,就对它有系统的分析说明, 该书如此介绍理论与现象发展的关系:
式发展的积极作用,自刘勰始的对偶理论既总结了
过往的对偶规律,又被其后的诗人们写诗属对奉为
ms
U
(U
Z R S 5 e 相 反对) S &"
对”、&" 八对”,
furA
(u0r A}V:R 对唐代追求工对、规则重字对(双拟对)产生了一定
要作用是加强结论的可靠性* 14$ ULsr2 %
qr A 关
的影响;元兢、皎然等人有关巧对、借对理论对唐宋
大 , 唐 " 别 唐"4 对十

.Xu m ” l 作用( (%Tv 4
***abc$ de f4, 5gT f- +
z{|! /w}
(集美大学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摘要:宗廷虎、陈光磊主编《中国辞格审美史》在既往研究基础上,又有新的开拓,主要
“Y )P oCbg fc d
Y P 4 + Y! \ : d
doJbg
效果,由于从审美角度对辞格作系统描述,导致客观上对重新审视学术史上出现的“美辞论”
!!""!2 # 2020 $"%
&'()*++,!-./+0"
%&'()*+&,-.*&).)/0&(1*+2).34(5.67!8&9.*+89.4)94:;.6.&)"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夸张修辞翻译策略研究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夸张修辞翻译策略研究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夸张修辞翻译策略研究作者:冯全功赵梦瑶来源:《外国语文研究》2020年第03期内容摘要:夸张修辞是一种典型的修辞认知,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大量的夸张修辞,尤其是数量夸张,在畅发诗人的主观情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大量译例,本文总结了古典诗词中夸张修辞的两种主要翻译策略,即再现和弱化删减,其中前者包括移植再现和改造再现。

再现策略属于从修辞认知到修辞认知的转换,译文的文学性与原文基本相当,弱化删减则属于从修辞认知到概念认知的转换,译文文学性有所降低。

考虑到译文本身的文学性,提倡设法再现原文的夸张修辞,以保证译文本身是一个生机灌注的整体。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夸张修辞;翻译策略;修辞认知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文学翻译中的修辞认知研究”(16CYY00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冯全功,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翻译与修辞研究、《红楼梦》翻译研究。

赵梦瑶,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硕士研究生。

Title: On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Hyperbole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msAbstract: Hyperbole, as a typical kind of rhetorical cognition, can be found abundantly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ms, especially numeral hyperbol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expressing a poet’s intentions and feelings. Based on many translation examples, this paper sums up two majo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hyperbole, namely, reproducing (by transplanting or by adapting), and weakening or omitting. Reproducing strategy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converting rhetorical cognition in the original text into rhetorical cognition in the target text, and weakening or omitting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converting rhetorical cognition into conceptual cogn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riness of the target text,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original hyperbole should be reproduced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at the target text itself is full of literary vigor.Key words: classical Chinese poems; hyperbol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rhetorical cognitionAuthors: Feng Quangong is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His majo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translation rhetoric, Hou Lou Meng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so on. E-mail:*****************. Zhao Mengyao is MTI candidate at 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E-mail:****************夸張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技巧,指“故意言过其实,或夸大事实,或缩小事实,目的是让对方对于说写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王希杰 299)。

接受修辞:修辞学应当研究的领域——论宗廷虎李金苓的接受修辞研究

接受修辞:修辞学应当研究的领域——论宗廷虎李金苓的接受修辞研究

接受修辞:修辞学应当研究的领域——论宗廷虎李金苓的接受修辞研究张秋娥【摘要】修辞学研究修辞现象、修辞活动,那么,理应既研究表达修辞,又要研究接受修辞.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修辞学理论系统建构中,明确提出接受修辞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这其中以宗廷虎和李金苓的成就最为突出,当前学界对此还少有专门性论述.他们不仅自己多年一直坚持研究,建构了包括“表达修辞学”和“理解修辞学”在内的修辞学框架,梳理了接受修辞研究的历史,提出了言语交际全过程的研究方法,高屋建瓴地指出了接受修辞学中尚待研究的众多问题,而且积极引导、支持其他研究者,为接受修辞学的持续发展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研究力量.接受修辞学将成为21世纪修辞学研究大有可为的领域.【期刊名称】《楚雄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8)010【总页数】6页(P22-27)【关键词】接受修辞;理解修辞;评点修辞;宗廷虎;李金苓【作者】张秋娥【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河南安阳455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5众所周知,修辞和言语交际密不可分,因言语交际要讲究语言运用的艺术,故从某种意义上说,言语交际的过程就是修辞的过程,言语交际过程既包含表达,又包含接受。

修辞学研究修辞现象、修辞活动,那么,理应既研究表达修辞,又要研究接受修辞。

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修辞学理论系统建构中,明确提出接受修辞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这其中尤以宗廷虎先生、李金苓先生的成就最为突出。

宗廷虎先生和李金苓先生是志同道合的夫妇,又同是复旦大学的毕业生,同是积有多年研究经验的知名修辞学家。

这许多“同是”在修辞学界传为美谈,胡裕树先生曾经这样说过。

的确,宗廷虎先生和李金苓先生多年来珠联璧合、琴瑟和鸣,一起致力于修辞学研究,经常联名出版学术佳作。

即使是以个人名义发表的论著,也大多是经过共同讨论研究的智慧结晶。

他们为我国修辞学发展做出的显著贡献,早已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

如: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高辛勇教授认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比较重要的项目是汉语修辞学史的建立”,“复旦大学宗廷虎与李金苓教授夫妇对此便有卓越的贡献。

汉语修辞学史

汉语修辞学史

汉语修辞学史袁晖谭全基宗廷虎戴婉莹李金苓著袁晖宗廷虎主编胡裕树作序山西人民出版社所谓修辞,即是语言运用的方法或技巧,换句话说,也就是调整或修饰语言以提高表达效果的活动或规律。

修辞学三大领域:描写修辞学,解释修辞学,修辞学史。

修辞学史研究的任务:首先,多角度研究——从时间上,可以编写修辞学断代史。

——从部门上,可以编写辞格、语体、风格研究史等;也可以研究学者和专著,例如刘勰修辞思想研究,《修辞学发凡》研究。

——从体裁来说,还可以研究某一种文体的研究史,如诗歌修辞史等。

其次,可以从修辞学史的角度开展对比研究。

如:曹丕、陆机修辞思想对比研究,大陆和台港澳的修辞学著作对比研究等。

再次,可以进行修辞学史的资料整理和汇编工作。

汉语修辞学史研究的分期。

古代(20世纪以前)分为七个时期。

现代(建国)分为现代、当代两个时期。

先秦——萌芽期儒家文质并重的修辞观。

孔子:“辞,达而已矣”(《论语。

卫灵公》)。

“情欲信,辞欲巧”(《礼记。

表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雍也》)道家疾伪主朴、顺乎自然(“不饰之饰”)的修辞思想。

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辨,辩者不善”。

庄子:“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道》),”“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外物》)。

墨子实证逻辑的修辞理论。

《墨子。

小取》修辞学史上第一篇专论。

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记,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模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

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

以类取,以类予。

法家韩非尚质重用的修辞理论。

“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

《韩非。

说难》(情境修辞观的实质即根据特定的环境或对象的特点来遣词放言。

)” “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

……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

《韩非。

解老》”。

先秦经传中的修辞思想。

《周易》“修辞立其诚”,首创“言不尽意”说。

宗廷虎对中国修辞学史研究的贡献

宗廷虎对中国修辞学史研究的贡献

宗廷虎对中国修辞学史研究的贡献
孟建安
【期刊名称】《毕节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21)003
【摘要】宗廷虎对中国修辞学史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贡献突出地表现在清理了众多的修辞观点,提出了独到的分期方法,发掘了沃腴的滋长土壤,运用了鲜明的系统论方法等方面,并在此前提下构建了完备的科学的汉语修辞学史体系.
【总页数】6页(P9-14)
【作者】孟建安
【作者单位】肇庆学院,中文系,广东,肇庆,526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09
【相关文献】
1.中国修辞学史研究的现代精神--论宗廷虎先生的治学之道 [J], 邓国栋
2.宗廷虎汉语修辞学史研究范式及其方法论意义 [J], 罗渊;林旻晖
3.读宗廷虎先生《20世纪中国修辞学》——兼论修辞学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J], 李胜梅
4.修辞学理论的现代化进程——从宗廷虎、李金苓先生的学术贡献看修辞学的发展[J], 邹立志
5.评点修辞:修辞学史研究的新突破——论宗廷虎李金苓的评点修辞研究 [J], 张秋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富于创新的学术巨著——读宗廷虎、陈光磊主编的《中国修辞史》

富于创新的学术巨著——读宗廷虎、陈光磊主编的《中国修辞史》

富于创新的学术巨著——读宗廷虎、陈光磊主编的《中国修
辞史》
程国煜
【期刊名称】《《励耕学刊(语言卷)》》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中国修辞史》是汉语修辞史的第一部著作。

它篇幅宏大,内容厚重,
具有原创性和学术性。

其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提炼学科理论;创建解释框架;梳理修辞通史;阐释研究方法。

【总页数】10页(P254-263)
【作者】程国煜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汉文系内蒙古赤峰0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传承·创新·超越——宗廷虎主编《20世纪中国修辞学》的突出特色 [J], 孟建安
2.系统研究汉语修辞史的第一部专著——读宗廷虎、陈光磊主编的《中国修辞史》[J], 杨增宏
3.从学科的交融与互动中寻求辞格审美的发展规律——读宗廷虎、陈光磊主编的《中国辞格审美史》 [J], 傅惠钧
4.修辞史研究又一新开拓——宗廷虎、陈光磊主编的《中国辞格审美史》问世 [J], 郭焰坤; 黄海蓉
5.以史促论以论带史史论结合——宗廷虎先生修辞学史与修辞史研究论析 [J],
郭焰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 荒者 , 其 成 果之 众 多 、 重要 为 学界 同仁 所 称颂 。 如
对象、 范围、 任 务等 明确 , 其 研 究方 法相 对 丰 富 而成 熟 。但 汉语 修辞 史 的研 究关注 者寡 , 成果 少 , 对 其研 究对象 、 范 围、 任 务 等缺 少讨 论 , 且并不太明确 。 有
卷》 、 《 中 国修 辞学 通 史 ・ 近 现 代卷 》 等 。加 拿大 高 辛 勇 教授 1 9 9 7年 在 北京 大学 做 的 《 修 辞 学 与文 学 阅 读》 的学 术 演 讲 中 , 在 论 及 汉 语 修 辞 学 史 的建 立 时 认为“ 复旦 大 学宗 廷虎 与 李金 苓教 授 夫 妇对 此 便 有 卓越 的贡 献 ” 。 【 I 】 1 。 在 研 究汉语 修辞 学史 的 同时 , 宗 廷 虎、 李 金 苓 先 生 又 将 目标 锁定 汉 语 修 辞 史 . 尤 其 近 年 来 更 是将 主要 精 力 集 中于 此 ,发 表 了 一 系 列 论
发 展 演变 史 ; 同时 , 从 语 言 文 字 诸要 素运 用 的角 度 看, 还 应 当包 含 语 音 修 辞 史 、 词汇 修辞史 、 句 法 修
从2 0世 纪 8 0 、 9 0年 代至 今 可谓 蔚 为 壮 观 ,其 研 究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9 -2 4
极 修 辞现 象 又可 大 别 为辞 格 、辞 趣 两 类 , 《 修 辞 学
( 一) 关 于修 辞史 的研 究对象 与范 围
汉语修辞学史( 下文一般简称修辞史 ) 的研 究
发 凡 》归 纳 出 3 8个辞 格 ,并 将 辞 趣 分 为 音 趣 、 形 趣、 义趣 等 , 修 辞 史 也就 应该 分 别 探 讨 各 种 辞 格 的
象、 范围、 任 务等 必须 明 确 , 因 为这 是 学科 成 立 的基 础 与前提 。 宗廷 虎 、 李 金 苓 先 生认 为 “ 修 辞 现 象 是 修 辞 史 的 基 本细 胞 , 各 种 修 辞现 象 的 萌 芽 、 产生 、 发展、 变 化 构成 了修 辞 史 。换 句话 说 , 修 辞 史 的研 究任 务就 是考察 、 描述 、 阐释 修 辞 现 象 的 兴 替 变 化 。 从 而 认 识 其 演 进 的规 律 ” 。“ 修 辞现 象 既然 是 修 辞 史 的基 本 资 料 ,修 辞现 象 的范 围 自然 也 就 成 了 修 辞 史 研 究 的 范 围 。 陈 望道 把 修 辞 现 象 大 别 为 消 极 修 辞 现 象 和 积极 修 辞 现 象 ,修 辞 史 应 该 分 别 探 索 两 大 类 修 辞现 象 古 往今 来 的 演变 历 程 。学 界 不 少人 认 为 :

6 4・
黄 山学 院学报
2 0 1 3血
辞史 、 篇 章修 辞 史等 内容 。” 这 些论 述 告诉 我 们修 辞 史 的研 究 对 象就 是 “ 各
第 l 5卷 第 6期
2 0 1 3年 1 2月
黄 山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a n g s h a n Un i v e r s i t y
V o 1 . 1 5 . NO. 6 De c . 2 0 1 3
略论宗廷虎 、 李金苓先生的汉语修辞史研究
史》 , 该书 2 0 1 0年 获 全 国“ 高等 学 校 科 学研 究 优 秀 成果 奖 ( 人 文社 会 科学 ) ” 一等 奖 。在 汉 语修 辞 史 研
究方 面 , 他 们 同样 取 得 了辉 煌 的成 就 , 成 为 当今 汉 语修 辞史研 究 的领袖 人物 。


精 深独 到 : 开 创性 的修辞 史理 论研 究
胡 习之
( 阜 阳 师 范学 院 学报 编 辑 部 , 安徽 阜 阳 2 3 6 0 4 1 )

要: 宗廷 虎 、 李金 苓 先 生为 当今 汉语 修 辞 史研 究 的领袖 人 物 。其 3 f - '  ̄ 4 性 的修 辞 史理 论研 究精 深 独
到; 其修 辞 史专 题研 究 以语料 丰 富、 发 掘 深入 、 论述 精 细 、 见 解 卓绝 而著 称 , 对 中 国修 辞 史的研 究具有 引领 示
的人 甚 至 将 汉 语 修 辞 学 史 与汉 语 修 辞 史 的研 究 对 象、 范围、 任 务等 混 同 。一 门学科 的建 立 , 其 研 究对
《 汉语 修辞 学 史纲 要 》 、 《 汉 语 修辞 学 史 》 、 《 中 国现 代 修辞 学史 》 、 《 中国修辞 学通 史 ・ 隋 唐 五 代 宋 金 元
用词 、 造句 、 谋 篇 的 一 般 法 则 更 多地 与消 极 修 辞 发 生联系 , 消极修辞是它们存在的基础 , 因此 分 别 探 索 它 们 的 演变 了 《 修 辞 史 与修 辞学 史 阐释 》 、 《 中 国集 句 史》 、 《 中 国修辞 史 ・ 中卷》 ( 与 郭焰 坤 合 作 ) ,宗 廷 虎 先 生还 与 陈光 磊 先生联 合 主 编了 三卷 本 《 中 国修 辞
范的重要 意 义。
关键 词 : 宗廷 虎 ; 李金 苓 ; 修 辞 史
中图分类 号 : G 2 3 6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2 — 4 4 7 X( 2 0 1 3 ) 0 6 — 0 0 6 3 — 0 4
宗 廷虎 、 李 金 苓先 生被 公 认 为汉 语 修 辞学 史 的
基 金项 目 : 安 徽 省 哲 学社 会 科 e  ̄ 3 t , l 项 目( AHS KF 0 9 — 1 0 D8 0 ) 作 者简 介 : 胡 习之 ( 1 9 6 3 一 ) 。 安徽无为人 , 阜 阳师 范 学 院 文 学院 教 授 , 研 究 方 向 为 汉语 语 言 学及 应 用语 言 学 、 修辞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