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学教案

合集下载

经济数学 教案

经济数学 教案

经济数学教案教案标题: 经济数学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经济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经济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

2. 数学模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3. 利用数学方法解决经济问题。

教学步骤:引导:1. 向学生介绍经济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解释数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探究:2.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经济数学的应用,并提醒学生注意数学模型的局限性。

实践:3. 提供一些经济问题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尝试利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总结:4. 总结经济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重点突出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价值。

评价:5. 设计一些评价活动,检测学生对经济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含经济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经济问题案例。

3. 针对评价活动的评分标准。

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通过案例分析和自主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解决经济问题。

Differentiation(说明个性化教育措施):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采取以下个性化教育措施:1. 将经济数学概念分解为更具体易懂的语言,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理解。

2. 对于高水平学生,提供更复杂的经济问题挑战其数学解决能力。

拓展活动:1. 邀请经济学领域的专家来给学生讲座,分享实际应用案例。

2. 组织学生参加经济数学竞赛,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竞争体验。

评估方式:1. 记录学生在探究环节中的参与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综合评价评测学生对经济数学概念的掌握程度和数学方法的应用能力。

以上是一个初步的经济数学教案,根据具体教学环境和学生特点,可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高中数学经济实际问题教案

高中数学经济实际问题教案

高中数学经济实际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数学经济实际问题
适用年级:高中
教学资源:教科书、教案、作业
教学目标:
1.了解数学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经济问题。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经济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介绍调查统计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

2.授课:介绍数学经济实际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等经济
学原则。

3.实践: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计算练习,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经济问题,培养解决问
题的能力。

4.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在班级中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5.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的知识,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评价与反馈: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成绩,评价学生对数学经济实际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指导他们进一步提高。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练习和作业检测,检验学生对经济实际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经济数学基础教案

经济数学基础教案

《经济数学基础》教案4(共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教学目标]1.理解矩阵、可逆矩阵和矩阵秩的概念。

2.掌握矩阵的加法、数乘矩阵、矩阵乘法和转置等运算。

3.熟练掌握用初等行变换法求矩阵的秩和逆矩阵的方法。

4.知道零矩阵、单位矩阵、对角矩阵、对称矩阵、阶梯形矩阵、行简化阶梯形矩阵。

5.掌握用消元法求解线性方程组。

6.理解线性方程组有解判定定理。

了解线性方程组的特解、一般解等概念,熟练掌握求线性方程组一般解的方法,会求线性方程组的特解。

[重难点]矩阵运算,初等行变换,线性方程组解的讨论与解法。

[教学内容]矩阵一、主要内容: (一)、概念⒈矩阵定义:n m ij n m a A ⨯⨯=)( 是一张矩形阵表。

(它m 行n 列,其中ij a 中i 表示第i 行,j 表示第j 列) ①、 零矩阵:n m n m o ⨯⨯=)0( ②、负矩阵:n m ij n m a A ⨯⨯-=-)(③、行矩阵和列矩阵:),,(1n a a ,⎥⎥⎥⎦⎤⎢⎢⎢⎣⎡m b b 1④、 方阵:n n ij n n a A ⨯⨯=)(⒉特殊矩阵 ①、 单位矩阵:I ②、 数量矩阵: ③、 对角矩阵:④、三角矩阵:(上三角矩阵和下三角矩阵)⑤、 对称矩阵:A A T =⒊阶梯形矩阵和简化阶梯形矩阵⒋矩阵秩的定义:对应阶梯形矩阵的非零行的行数。

⒌逆矩阵定义:A A I AA A A 111, ,---==为互逆矩阵。

(二)、法则⒈矩阵的相等:同形矩阵对应位置元素相等。

⒉矩阵的加减法:n m ij ij b a B A ⨯±=±)( ⒊矩阵的数乘:n m ij ka kA ⨯=)( ⒋矩阵的乘法:AB C =矩阵乘法不满足交换律,即AB BA =一般不成立(若矩阵A , B 满足AB BA =,则称A , B 为可交换的).矩阵乘法不满足消去律,即由矩阵AC BC =及矩阵C ≠0,不能推出A B =.但当C 可逆时,AC BC =⇒A B =. 矩阵A B ≠≠00,,可能有AB =0. ⒌方阵的幂:A A A A m ⋅⋅⋅= (m 个相乘)⒍矩阵的转置:m n ij T a A ⨯=)( 称为n m ij n m a A ⨯⨯=)(的转置。

经济数学基础教案

经济数学基础教案

经济数学基础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经济数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2.了解利润、成本、需求、供给等经济概念的数学表示方法;3.能够运用经济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教学内容:1.经济数学的基本概念-利润、成本、需求、供给等经济概念的定义与数学表示方法;-边际利润、边际成本、边际需求、边际供给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2.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问题-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的数学表达;-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的条件与方法;-通过示例演示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问题的求解过程。

3.需求与供给的相互关系-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定义与数学表达;-市场均衡点的数学求解;-外部因素对需求与供给曲线的影响。

教学方法:1.讲授:由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经济数学的基本概念、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问题以及需求与供给的相互关系的知识。

2.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经济问题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运用经济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3.练习与讨论: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鼓励学生利用经济数学的方法进行求解,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解答疑惑。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举例等方式引入经济数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二、讲授经济数学的基本概念(20分钟)教师以PPT为辅助,讲解利润、成本、需求、供给等经济概念的定义与数学表示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经济数学的基本概念。

三、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问题(30分钟)1.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的数学表达。

2.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的条件与方法。

3.示范案例分析与讲解。

四、需求与供给的相互关系(30分钟)1.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定义与数学表达。

2.市场均衡点的数学求解。

3.外部因素对需求与供给曲线的影响。

4.示例演示与练习讨论。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回想、分析所学知识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1.PPT课件;2.案例分析材料;3.练习题及答案。

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学生利用经济数学的方法进行求解。

经济教学的教案

经济教学的教案

经济教学的教案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他们对经济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为了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我会以一个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案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比如,可以选择一个关于物价上涨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的新闻报道。

二、知识讲解1. 经济学基本概念在这一部分,我会向学生介绍经济学的定义,以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我会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实例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相关概念。

2. 经济学原理在这个部分,我会向学生介绍一些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例如供求关系、机会成本等。

我会使用图表和实例来说明这些原理的应用,并通过提问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和理解。

三、案例分析为了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我将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的案例,让他们分析和解决其中涉及的经济问题。

比如,可以选择一个关于企业如何制定定价策略的案例,让学生运用供求关系和成本概念来解决问题。

四、小组讨论与展示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要求他们就案例分析的结果进行展示和讨论。

每个小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并与其他小组进行对话和互动。

五、巩固与评价在这个部分,我将设计一些互动的练习题,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反思。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资源,让他们有机会进一步扩展和深化自己对经济学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为了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将布置一些作业,比如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分析并解决一个与经济学相关的问题。

教学反思与展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对经济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尽可能地采用互动与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还会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经济数学基础教案

经济数学基础教案
Note:( 1) x 称为自变量 , y 称为因变量或函数; ( 2)D 称为定义域 , 记作 D f, 即 D f D; ( 3) f 称为函数的对应法则; ( 4)集合 { y|y f( x), x D } 称为值域。
当自变量 x 在定义域内取定某确定值 x0 时,因变量 y 按照所给函数关系求出的对应值 y0
(4) 含 arcsin x,arccos x时,x 1
(5)同时含有上述四种情况的人以两种或两种以上时,要求各部分都成立的交集。 2)邻域:
设 a, 为两个实数,
0 ,则称满足不等式
xa
即以 a 为中心的开区间
a , a 为点 a 的 邻域。
点 a 为该邻域的中心,
四、练习:
为该邻域的半径。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所以有
0 x 1,即定义域为 [0, 1]
( 5)该函数为( 3 )( 4)两例中函数的代数和,此时函数的定义域为(
1 2x 1 1,解得
3)( 4)两例中定
义域的交集,即
3 ,
4
3
0,1
,1
4
小结:定义域的求解原则:
(1) 含 1 时, x 0 x
(2) 含 x时, x 0
(3) 含 ln x时, x 0
上不是单调的 .
3、函数的奇偶性 设函数 f(x)的定义域 D 关于原点对称 (即若 x D , 则 x D).
如果对于任一 x D, 有 f( x) f(x), 则称 f(x)为偶函数 .
如果对于任一 x D, 有 f( x) f(x), 则称 f(x) 为奇函数 . 偶函数的图形关于 y 轴对称 , 奇函数的图形关于原点对称 , 奇偶函数举例 : y x2, y cos x 都是偶函数 . y x3, y sin x 都是奇函数 , y sin x cos x 是非奇非偶函数 .

经济数学基础下教案

经济数学基础下教案

经济数学基础下教案教案标题:经济数学基础下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经济学中的数学概念和方法,为学生在经济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2. 培养学生解决经济问题的数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经济学中的数学概念和方法介绍:a. 数学模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b. 利润、成本、收入等经济指标的数学表达c. 经济曲线的数学表达和分析d. 经济方程的建立和求解e. 经济学中的最优化问题及其数学求解方法2. 数学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应用:a. 微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b. 线性代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c. 概率论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教学步骤:第一课:经济学中的数学概念和方法介绍1. 引入经济学中的数学概念和方法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介绍数学模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3. 解释利润、成本、收入等经济指标的数学表达,并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4. 分析经济曲线的数学表达和分析方法,并进行实例演练。

5. 讲解经济方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并进行实例讲解。

第二课:数学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应用1. 介绍微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并讲解相关概念和方法。

2. 讲解线性代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并进行实例演练。

3. 介绍概率论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并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第三课:经济学中的最优化问题及其数学求解方法1. 引入经济学中的最优化问题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最优化问题的数学建模方法,并进行实例分析。

3. 介绍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求解方法,如微积分中的极值求解方法等。

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检验学生对经济数学基础概念的理解。

2. 经济案例分析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数学工具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经济数学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经济学教材和参考书籍2. 数学教材和参考书籍3. 经济案例和实例分析材料4. 多媒体教学工具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经济数学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经济数学》课时教案1-16[16页]

《经济数学》课时教案1-16[16页]
教学反馈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数学》教案
序号:01-07
授课时间
授课时数
2
授课地点
5404
授课题目
2.5投资评估与决策
授课班级
17会计
教学目的与
教学要求
1.理解贴现、贴现率、现值等概念
2.掌握和分析金融计算问题的思维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贴现、贴现率、现值等概念
难点:掌握和分析金融计算问题的思维方法
3.教师讲解定理4.4.1
4.教师讲解定积分的性质
5.教师讲例4.4.3
参考资料
课后作业
与思考题
习题4.4
第1、2、3、5题
教学反馈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数学》教案
序号:01-16
授课时间
授课时数
2
授课地点
5404
授课题目
4.5定积分的应用
授课班级
17会计
教学目的与
教学要求
1.理解和掌握定积分在多种应用
重点:需求与供给函数的形式与特点
难点:税收对供求函数产生的影响
教学方法
1讲授法,2练习法
主要内容
1.需求与供给的特点
讨论两个函数表达式的区别
均衡需求与均衡价格
2.理解影响需求与供给的市场因素
替代品,互补品,
低档品、正常品
3.税收对供求函数的影响
通过例题讲解税收对供求函数和市场的影响
讲解例1.2.2
学生自读例1.2.3
教学反馈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数学》教案
序号:01-05
授课时间
授课时数
2
授课地点
5404
授课题目

经济数学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经济数学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经济数学教案一、教案背景经济数学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对于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分析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以经济数学课程为基础,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经济数学知识和能力,帮助其深入理解和运用经济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经济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能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经济问题,并进行实证分析。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数理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经济数学基础知识概述1.1 经济数学的概念和作用1.2 经济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3 经济数学模型的构建和求解2. 线性代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2.1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2.2 矩阵和行列式的应用2.3 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3. 微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3.1 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3.2 导数与微分的概念与计算3.3 最优化理论与应用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4.1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4.2 统计推断与假设检验4.3 回归分析与时间序列分析5. 数量经济学中的数学方法5.1 数量经济学模型的构建与分析5.2 估计与假设检验5.3 多元分析方法与模型诊断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授课的方式详细讲解经济数学基本概念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模型的构建和求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经济数学的概念和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发言、讨论参与度等进行评价,量化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

2. 作业考核:布置经济数学相关的作业和习题,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经济学教师教案范文模板

经济学教师教案范文模板

1. 学校:___________2. 班级:___________3. 科目:经济学4. 教师:___________5. 日期:___________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使学生掌握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形成机制等基本知识。

- 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经济学学习的兴趣。

-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经济的意识。

- 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内容1. 课题名称:___________2. 教学重点:___________3. 教学难点:___________1. 讲授法:系统讲解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重点、难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4.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增强课堂氛围。

五、教材教具准备1. 教材:___________2.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时间1. 课时:2课时2. 具体时间安排:- 第1课时:导入新课、讲解重点、案例分析- 第2课时:讨论、总结、布置作业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简要介绍课题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重点- 详细讲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结合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 讨论- 围绕重点、难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板书设计1. 课题名称:___________2. 教学重点:___________3. 教学难点:___________4. 相关知识:___________九、作业布置1. 课后复习: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数学与经济教案

数学与经济教案

数学与经济教案教案概述教案名称:数学与经济适用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数学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并认识数学对经济决策的重要性;2. 掌握解决与经济相关的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安排教学内容一: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1. 引入:通过引用著名经济学家的观点,加深学生对数学与经济的关系的认识;2. 案例分析:选取经济领域中常见的案例,如消费者理论、生产函数等,分析其中的数学原理和方法;3. 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讨论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总结出数学对经济决策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二:解决与经济相关的数学问题1. 理论讲解:介绍解决经济问题所需的数学工具和方法,如应用函数、微积分等;2. 练习与演示:提供一系列数学与经济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并现场演示解题过程;3. 拓展应用: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三:培养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1. 引导思考:让学生反思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以及数学学习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意义;2. 合作探究: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分组进行项目研究,探索特定经济领域中的数学应用;3.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数学与经济中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提高。

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学评价方式:1. 课堂讨论及参与度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思考能力、发言质量、参与讨论等;2. 作业评价:设置数学与经济相关习题,评估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3. 项目报告评价:对学生进行小组项目报告评估,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研究成果。

教学反思:1. 在数学与经济相关案例的设计上,要注意案例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2. 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提供不同难度的数学与经济问题,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3. 鼓励学生多与同学合作讨论,促进交流与思维碰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习惯。

经济学教案第一课

经济学教案第一课

经济学教案第一课引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决策制定的学科,是理解市场运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本教案旨在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思维。

一、经济学的定义和目标1. 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中资源的生产、分配和利用的学科。

2. 目标: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二、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供给和需求:供给是指市场上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2. 价格机制:价格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通过价格的变动调节供求平衡。

3. 成本和效益:成本是为生产商品或服务所付出的资源和劳动的代价,效益是指购买商品或服务所获得的满足感。

4. 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资源或产品所带来的额外效益或损失。

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1. 均衡理论:均衡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供求均衡、成本效益均衡等。

2. 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基础,解释了人们为什么会在边际效益相等时做出最佳的决策。

3. 战略行为理论:战略行为理论研究个体在市场中的决策和行为,涉及博弈论等内容。

四、经济学的方法论1. 归纳法和演绎法:经济学既运用归纳法总结历史数据和实证研究,也借助演绎法构建理论模型和进行预测分析。

2.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经济学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进行数量化的研究,也运用定性分析方法进行描述性和解释性的研究。

3. 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基于数据和事实,分析经济现象的原因和影响;规范研究则提出政策建议和制定经济政策。

五、经济学的应用领域1.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的总体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

2.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在市场中的决策和行为,涉及价格理论、产业经济学等。

3. 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研究不同产业的市场结构和竞争行为,以及政府对产业的干预和规制。

《经济应用数学》教学教案(全)

《经济应用数学》教学教案(全)

《经济应用数学》教学教案(全)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经济应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数学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经济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经济应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经济应用数学的定义和作用掌握经济应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概率论等了解经济应用数学在经济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实际案例2. 数学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方法熟悉数学模型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掌握数学工具在经济预测、决策和优化中的应用方法了解数学在经济政策制定和评估中的应用3. 实际经济问题的解决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如市场供需分析、成本收益分析等运用数学工具进行经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出合理的经济决策和优化方案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板书和多媒体展示等方式,传授经济应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经济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3.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验、模拟和实际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四、教学安排1. 第一周:介绍经济应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讲解数学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方法。

2. 第二周: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3. 第三周:进行实验和模拟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4. 第四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和质量。

3. 测试成绩:通过测试评估学生对经济应用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六、教学资源2.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和动画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高中数学经济问题教案

高中数学经济问题教案

高中数学经济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数学经济问题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经济学中常见的数学问题求解方法,提高解
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经济学中数学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
实际的经济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笔记本、笔、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数学经济问题,解释经济学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并简要说
明学习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讲解数学经济问题的基本概念(15分钟)
1.介绍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概念,解释它们在经济学中的作用;
2.讲解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介绍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三、练习和讨论(25分钟)
1.学生进行练习:根据给定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计算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
2.学生进行练习:计算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3.学生进行练习:求解最优产量的问题。

四、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并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解决经济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练习计算方法,使学生对数学经济问题有了更深入
的了解,同时也帮助他们提高了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
实际案例讨论,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大学经济教案

大学经济教案

教案题目:大学经济学导论教学目标:1. 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基本原理。

2. 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3. 理解经济学在个人、企业和政府决策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3.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4. 经济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经济学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实际应用?二、主体讲解(35分钟)1. 讲解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在有限资源下进行选择的科学。

2. 介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个体、企业和政府的决策行为。

3. 讲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

4. 介绍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以及它们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

5. 通过实例讲解经济学在个人、企业和政府决策中的应用,如价格机制、市场均衡、财政政策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案例材料,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经济学原理的应用。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3. 各组汇报分析结果,讨论案例中的经济学原理及其应用。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

2. 强调经济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关注经济现象,运用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针对课后习题进行思考和解答。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的清晰度和连贯性。

2. 学生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3. 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思考深度。

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2. 案例材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建议:1. 在讲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时,注意用生动的例子进行说明,方便学生理解。

2. 在分析方法部分,可以使用图表、图形等直观手段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度。

3. 在案例分析环节,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经济问题初步数学教案高中

经济问题初步数学教案高中

经济问题初步数学教案高中
教学重点:经济问题初步数学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经济问题。

教学内容:经济问题初步数学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材、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通过提问引出经济问题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思考经济问题中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二、讲解
1.介绍经济问题初步数学计算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讲解基本的数学运算符号及其在经济问题中的应用。

3.通过实例讲解经济问题中常见的数学计算方法。

三、练习
1.课堂练习:老师出一些经济问题,让学生动手计算并解答。

2.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解决经济问题的数学方法和答案。

四、总结
老师对本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强调经济问题与数学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作业,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巩固所学内容。

六、反馈
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为下一堂课做准备。

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经济问题在数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对经济数学交叉学科的兴趣。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的数学竞赛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广东培正学院GUANGDONG PEI ZHENG COLLEGE
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Gen221]经济数学.
授课教师:数学教研室.
授课班级:2010级,001班.
本专科:专科.
人文学科与基础教学部数学教研室2012 至2013 学年第一学期
目录
第一章函数 (1)
函数的概念 (2)
第一章函数 (6)
初等函数 (6)
第一章函数 (10)
利息贴现及常用经济函数 (10)
第二章极限与连续 (14)
极限的概念 (14)
第二章极限与连续 (18)
两个重要极限 (18)
第二章极限与连续 (22)
无穷小与无穷大 (22)
第二章极限与连续 (26)
函数的连续性 (26)
第二章极限与连续 (30)
函数的间断点 (30)
第三章导数与微分 (34)
导数的概念 (34)
第三章导数与微分 (38)
求导四则法则 (38)
第三章导数与微分 (42)
复合函数求导法则 (42)
第三章导数与微分 (46)
常用的求导方法,高阶导数 (46)
第三章导数与微分 (50)
函数的微分 (50)
第四章导数有应用 (54)
函数的单调性 (54)
第四章导数有应用 (58)
函数的极值及其应用 (58)
第四章导数的应用 (62)
边际分析及弹性分析 (62)
教案案首
教案纸
教案案首
教案纸
教案纸
教案纸
教案案首
(总第3 号)
教案纸
教案案首
教案纸
教案纸
教案纸
教案案首
教案案首
(总第7号)
教案案首
教案纸
教案纸
教案纸
教案案首
教案纸
教案纸
教案纸
教案案首
(总第11号)
教案案首
(总第12号)
教案纸
教案纸
教案纸
教案案首
(总第13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