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 经典诵读教案
二级上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二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的国学修养和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选取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国学经典诵读材料。
2. 准备诵读材料的课文和诵读辅助资料。
3. 准备诵读材料的诵读音频或视频资源。
4. 准备诵读活动的分组情况。
教学步骤:Step 1:创设诵读氛围(5分钟)学生们进入教室,教师可以放一段国学经典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乐曲和意境。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诵读欢迎词或准备活动。
Step 2: 集体诵读(15分钟)教师将选取的国学经典课文逐句朗读给学生听,并让学生模仿跟读。
教师可以分段诵读,让学生跟着朗读,不断调整语速和语调,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掌握能力。
Step 3: 分组诵读(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发相应的诵读材料。
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组织诵读,可以采用小组内互相传诵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小组同声合唱的方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Step 4: 组内展示(10分钟)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诵读内容进行展示,让其他小组成员和全班同学进行欣赏。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可以选择合适的表情和动作,增添表演的魅力。
Step 5: 学生评价和反思(10分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诵读活动的评价和反思。
可以提问学生诵读过程中有何困难和收获,是否满意自己的表现,是否发现了自己的进步等。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诵读所学的国学经典,并预告下一堂诵读活动的课文和内容。
Step 7: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可以对这节课进行总结,提醒学生国学经典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读国学,培养高尚的文化情怀和修养。
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和肯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扩展延伸:1. 可以将诵读进行比赛,鼓励学生更积极、更认真地参与。
2. 可以邀请老师、家长或其他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欣赏机会。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xx共同放声齐读。
六、xx点击:第2页七、活动xx: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小学经典诵读教案范文
小学经典诵读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经典诵读,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选段:总序、孝顺、友爱、修身、谨慎、守信等。
2. 《三字经》选段:人之初、性本善、孝当竭力、亲尝汤药等。
3. 《百家姓》选段:赵、钱、孙、李、周、吴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选文内容,能够进行诵读和背诵。
2.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选文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经典的魅力。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学习经典的心得体会。
3. 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诵读,引导学生正确发音、节奏和情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经典诵读的意义和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示范:教师示范诵读选文,让学生感受经典的声音美。
3. 分组学习:学生分组学习选文,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4. 分享展示:各小组代表分享学习成果,展示诵读技能。
5.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诵读水平和心得体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延伸1. 开展经典诵读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提升自己的诵读能力,培养竞争意识。
2. 组织经典文化讲座:邀请专家为学生讲解经典文化的内涵,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 创办经典诵读社团:鼓励学生自发组织经典诵读社团,丰富课余生活。
七、教学反馈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引导学生互相评价,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八、教学资源1. 经典诵读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小学生的经典诵读教材。
2. 音频、视频资源:收集经典诵读的音频、视频资料,辅助教学。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获取更多经典诵读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共5篇]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共5篇]第一篇: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经典诵读教案
经典诵读一、活动主题:诵国学经典,做文明少年二、活动目标:1、传承国学经典文化。
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让少年儿童接受实实在在“中国人”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在诵读中,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3、夯实学生文化底蕴。
国学经典内容丰富,文字精炼,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活动原则: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样,水到渠成。
四、活动方式:1、读:齐声诵读、优生领读、个人诵读、男女对读、名句接诵等。
2、唱:用洪亮歌声唱响《读唐诗》3、说:谈感受,明道理。
五、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主题。
1、课前谈话: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孩子们,准备好了吗?2、我们的口号是:“诵国学经典,做文明少年。
”3、小助手读,“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二)诵读古诗,体会韵律之美。
1、(1)齐声诵读《绝句》。
提问:“迟日”指什么?为什么把春日叫迟日呢?这首诗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齐声诵读《春夜喜雨》。
春雨意味着春天的来临,意味着万物的复苏,意味着希望的降临。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是哪里?千古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还可以用来赞美谁呢?2、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和春天有关的诗呢?(1)分组背前四首。
要求用明快的节奏背《村居》。
全班重复最后两句。
直至今天“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依然是我们所向往的生活。
(2)第五,第六首个人诵读。
清明节是中华传统节日,扫墓祭祖,踏青出游的日子。
第七首集体诵稀少读。
3、(1)孩子们,你眼中的夏天是什么样子呢?那南宋诗人范成大笔下的夏天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日长篱落无人过呢?梅黄杏肥,麦白菜稀,昼长人稀,蜓飞蝶舞,美不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看见这幅图画,你们想到那首诗?请用明快的节奏诵读《小池》。
4、孩子们,“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作者是谁?还有哪些诗和秋天有关呢?女生诵读《枫桥夜泊》,男生诵读《静夜思》。
二年级语文古诗诵读教案五篇
二年级语文古诗诵读教案五篇第一篇:二年级语文古诗诵读教案一(1)枫香小学潘光凤经典诵读教案1、元日(宋)王安石教学内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tú)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两首诗的大意。
4、通过诵读,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明白古诗的大意教学难点: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理解课题1、元日:春节(大年初一)2、一般我们是怎样过春节的?二、重难字的理解1、屠苏2、曈曈日3、新桃4、旧符三、句子理解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四、背诵古诗2、江南春(唐)杜牧教学内容: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理解课题1、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2、作者描写了江南的春天的哪些景色二、重难字的理解1、莺啼2、酒旗3、南朝4、楼台烟雨三、句子理解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四、背诵古诗3、春夜喜雨(唐)杜甫教学内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二年级上册诵读教案
一、教案名称: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案第一节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经典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
三、教学内容:1. 经典诵读:《三字经》选段2. 生字词学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熟练诵读《三字经》选段,掌握生字词。
2. 难点:理解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经典诵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三字经》选段中的生字词,讲解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
3. 诵读指导(10分钟)教师示范诵读,指导学生跟读,纠正发音,确保学生熟练掌握。
4. 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诵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评价。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经典诵读。
6. 课后作业:熟读《三字经》选段,掌握生字词,了解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六、教案名称: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案第二节七、教学目标: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感受经典文学作品的美。
3. 激发学生对经典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
八、教学内容:1. 经典诵读:《弟子规》选段2. 生字词学习:孝、悌、谨、信、爱、敬、恭、俭、让九、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熟练诵读《弟子规》选段,掌握生字词。
2. 难点:理解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十、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经典诵读的重要性,以及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弟子规》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弟子规》选段中的生字词,讲解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
3. 诵读指导(10分钟)教师示范诵读,指导学生跟读,纠正发音,确保学生熟练掌握。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范文(通用5篇)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范文(通用5篇)二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文字精炼优美,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
学生通过学习诵读最具传统文化价值的经典诗文,不仅能识记和掌握终生受益的知识精华,更能逐步认识、领会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汲取历史智慧、认同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
逐步培养敦厚好学、通达事理、人格健全、明理诚信、孝敬父母的优秀品德,具备开放多元的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学情分析教育学研究成果表明,0-13岁是人一生发展最重要的阶段,是人类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期间,90%的记忆力已经形成。
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年级的小朋友,反复诵读是他们的嗜好;背书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他们喜爱背诵极具音乐性和韵律性的经典诗文。
只是他们活泼好动,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所以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持之以恒的品行。
三、教材分析《声律启蒙》是一本指导儿童以及初学者认识声韵、掌握对偶技巧的启蒙读物。
它以对子的形式表现,用活泼可爱、平仄协调的文句,让初学者认识什么是声调和谐,什么是对仗工整?本书按平声韵的韵部编排,其中上平声(十五韵):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十五韵):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合起来一共有三十个韵部。
每一个韵部都从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到十一字对,循序渐進,这种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编写方式不但让初学者容易接受,也易于记诵。
同时它的句子节奏明快,声调和谐,可以琅琅上口,在诵读中也可以得到语音、修辞的训练,所以是古代塾师传授声律,教导童蒙习作对联的基础教材。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
2.增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3.培养学生的朗读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经典诗词:例如《静夜思》、《咏柳》等。
2.经典童话故事:例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等。
3.经典寓言故事:例如《乌鸦喝水》、《乌龟与兔子》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唤起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2.向学生介绍今天将要学习的经典诵读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二、学习诵读(20分钟)1.教师首先对经典诵读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简单的讲解,并做示范。
2.学生跟读教师示范,注意发音准确、节奏感和感情表达。
3.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朗读,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三、理解分析(15分钟)1.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经典诵读进行理解分析,包括内容、语言表达等。
2.针对每个诵读作品,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四、评价反馈(1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诵读表现。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鼓励学生进行创作,例如创作自己的诗词、故事等。
2.引导学生朗读其他经典文学作品,扩大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六、总结归纳(5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经典诵读内容和技巧。
2.教师提醒学生继续保持对经典文学的热爱和努力,鼓励学生多读经典作品。
教学资源:1.经典诗词、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的教学材料。
2.录音设备,用于记录学生的诵读表演和评价。
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他们对经典文学作品产生了兴趣,并逐渐形成了持续阅读的习惯。
同时,通过诵读的过程,学生也增加了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范文(通用3篇)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范文(通用3篇)教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文件,以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第一篇: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的:培养同学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初步了解民族的特征以及生活习俗等、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三)教学过程:教学一:老师讲经典,学生学经典1、导入:当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会场上会升起一面五星红旗,问小朋友会怎么样?激动、高兴、鼓掌等。
2、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指南针)。
现在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畅销全世界。
说明我们的人民聪明有智慧。
你做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3、介绍学习的意义:讲解:我们的中华民族,它生长了二千五百年,我们每个同学都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大树生长的好,叶子就旺盛。
如果大树的根部断了,请问小朋友这棵大树还会长吗?那我们作为叶子还会活吗?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断了。
比如过去的孩子学习的《弟子规》现在却不学了。
接着讲解《弟子规》是教小朋友学习礼貌、学习做人方面的书。
现在的国人礼貌欠缺。
具体举例说明:不会打招呼、不行礼,随地吐痰、乱扔东西、大声喧哗、不能敬老协幼。
比如坐公共汽车不能给老者让座等。
道德方面:自私自利、以我为核心,骄傲、懒惰、不讲诚信等等。
那么怎么来挽救呢?就是要从小来学习《弟子规》。
学习礼貌、学习做人的道理。
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
做一个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的人。
4、讲解内容:讲解一:总序: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
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
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
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二年级上册诵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语言的美妙,培养语感。
2. 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
3. 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选段2. 《三字经》选段3. 《百家姓》选段4. 《千字文》选段5. 《大学》选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经典选段,感受语言的美妙。
难点:理解经典选段的意义,培养爱国情怀。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随模仿。
2. 讲解法:教师讲解经典选段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齐读《弟子规》选段,感受经典的语言魅力。
2. 新课展示:教师展示《三字经》选段,引导学生跟读,注意朗读节奏。
3. 讲解:教师讲解《三字经》选段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
4. 练习:学生自主朗读《百家姓》选段,教师巡回指导。
5. 分享: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经典诵读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朗读经典选段,培养爱国情怀。
六、教学内容:1. 《论语》选段2. 《道德经》选段3. 《孝经》选段4. 《增广贤文》选段5. 古诗词选段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经典选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经典的魅力。
2. 互动教学法:学生之间相互问答,加深对经典选段的理解。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九、教学步骤:1. 复习: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的经典选段,巩固学习成果。
2. 新课展示:教师展示《论语》选段,引导学生跟读,注意朗读节奏。
3. 讲解:教师讲解《论语》选段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
4. 对话:学生之间相互提问,讨论经典选段的意义,加深理解。
5. 背诵:学生齐读或个人背诵经典选段,教师巡回指导。
二年级上册-诵读教案
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语言的美妙和韵味。
2.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理解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
二、教学内容1. 《三字经》选段2. 《弟子规》选段3. 《千字文》选段4. 《论语》选段5. 《大学》选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诵读经典选段,理解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2. 难点:深入理解经典中的道理,将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诵读法:让学生反复诵读经典选段,感受语言的美妙和韵味。
2. 讲解法:对经典中的重要内容和道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安排1. 每节课安排20分钟进行经典诵读,10分钟进行讲解和讨论。
2. 每个选段诵读3-5遍,确保学生熟练掌握。
3. 在讲解和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4. 每个选段的学习时间为2-3节课。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诵读经典的能力,关注其发音准确性、节奏感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 评价学生对经典内容的理解程度,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检验其对道德观念的把握。
3.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经典,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读文本的能力。
4.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将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应用到实际行为中,以此评价其品德修养的提高。
七、教学资源1. 经典诵读教材或选集。
2. 教师用书,提供详细的教学指导和解读。
3. 音频或视频资料,用于示范诵读和加深学生对经典音韵的理解。
4. 讨论卡片或海报,用于引导学生深入讨论经典中的道德观念。
5. 反馈表格或评价量表,用于记录学生的诵读表现和理解程度。
八、教学进度1. 第一周:介绍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学习《三字经》选段。
2. 第二周:《弟子规》选段的学习和讨论。
3. 第三周:《千字文》选段的诵读和解读。
二年级上册诵读教案
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诵读技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古诗《静夜思》、《春晓》、《登鹳雀楼》2. 第二单元:现代诗《小池》、《雪地里的小画家》3. 第三单元:成语故事《守株待兔》、《亡羊补牢》4. 第四单元:经典名著《弟子规》选段5. 第五单元:民间故事《狼和小羊》、《小兔子乖乖》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示范诵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 互动法:学生之间进行诵读交流,提高诵读技巧。
4. 激励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诗文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示范诵读:教师示范诵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4. 学生诵读:学生跟读、自主诵读,提高诵读技巧。
5. 互动交流:学生之间进行诵读交流,提高诵读技巧。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诵读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诵读水平: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诵读表现,评估学生的诵读水平。
2. 学生领悟能力: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诗文中道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参与度: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互动交流。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2. 参考书目:古诗、现代诗、成语故事、经典名著等相关书籍3. 音频资源:经典诵读音频素材4. 视频资源:古诗、现代诗、成语故事等相关视频素材5. 教学道具:图片、卡片等教学辅助道具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古诗《静夜思》、《春晓》、《登鹳雀楼》(2课时)2. 第二单元:现代诗《小池》、《雪地里的小画家》(2课时)3. 第三单元:成语故事《守株待兔》、《亡羊补牢》(2课时)4. 第四单元:经典名著《弟子规》选段(3课时)5. 第五单元:民间故事《狼和小羊》、《小兔子乖乖》(2课时)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经典诵读教案
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经典文学作品的选取: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2. 诵读技巧的训练:教授学生正确的发音和语调,培养他们的朗读技巧。
3. 文学欣赏和理解: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简短的介绍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和价值。
2. 选取经典文学作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水平,选择适合的经典文学作品,并向学生介绍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3. 诵读训练:教授学生正确的发音和语调,进行诵读训练。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评价和改进。
4. 文学欣赏和理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可以通过分析文学手法、讨论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等方式进行。
5. 朗诵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朗读技巧和对作品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诵读训练和文学欣赏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发音准确性、语调把握和对作品的理解程度。
2. 朗诵比赛成绩:评价学生在朗诵比赛中的表现,包括声音的美感、语调的流畅性和对作品的情感表达等方面。
3.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读后感、分析作品中的某个片段等,评价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经典文学作品的文本:提供学生阅读和诵读的文本。
2. 录音或视频资源:提供学生参考和模仿的录音或视频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诵读技巧。
3. 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通过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六、教学效果预期: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文学作品,并具备一定的朗读技巧。
2. 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情感,并能够进行相关的文学分析和欣赏。
二年级上册诵读教案
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语言的韵味和美感,培养语感。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4. 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演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选择一些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古代诗歌,如《静夜思》、《春晓》等,让学生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 古代散文:选择一些简短的古代散文,如《小池》、《秋浦歌》等,让学生通过诵读,理解文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 经典故事:选择一些有趣的经典故事,如《孔融让梨》、《掩耳盗铃》等,让学生通过诵读,了解故事内容,领悟故事道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难点:正确理解诗歌、散文的意境和故事道理,能够进行适当的情感表达和表演。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表演教学法: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朗读技巧和表演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诵读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学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经典诵读的题目,测试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学习《静夜思》、《春晓》等古代诗歌。
2. 第二周:学习《小池》、《秋浦歌》等古代散文。
3. 第三周:学习《孔融让梨》、《掩耳盗铃》等经典故事。
4. 第四周:进行课堂诵读展示,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篇目进行表演。
七、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热身: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活跃课堂氛围。
2. 诗歌朗诵: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3. 故事分享: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经典故事,分享故事感悟。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案【篇一:小学经典诵读教案】活动一:童真童趣活动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合作精神。
活动方式朗诵诗歌、说诗意、谈感受、明道理课时安排2课时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古诗吗?(出示古诗)《小儿垂钓》。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唐诗,好吗?二、出示画面:小儿垂钓1、指名读读诗题。
2、看了诗题,猜猜诗里可能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过渡:是不是同学们所想象的呢?我们就来读读诗句。
三、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1、首先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要求字音读正确,节奏读鲜明。
2、指名读。
3、集体读。
四、理解诗句,进入意境。
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这首诗中写到几个人?2、诗中怎样称小孩的?(稚子)这个稚还是什么稚?(幼稚稚嫩幼稚愿)总之都是指小孩那独特的单纯天真的感觉。
3、你能根据诗句内容想象一下,猜猜这个小孩的外貌吗?结合学生的发言,理解“蓬头”;再猜猜他的衣着啊。
4、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五、熟读成诵,强化记忆1、自己背诵。
2、同桌比赛背。
3、带有动作表演背诵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小儿垂钓》这首诗,主要体现了儿童的童贞稚气,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除了这首诗,你还知道哪些充满童趣的古诗呢?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1、出示《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出示《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二年级上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二年级上册教案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诵国学经典诵读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教 学 预 案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送崔九》。
二、自由诵读、整体感悟,学习《送崔九》《送崔九》是一首劝勉诗,是唐代诗人裴迪的作品。
这是一首劝勉诗,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两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
全诗用语浅淡,近乎口语,或暗用典,或明用典,或正劝,或反讽,喻之以理,晓之以情,在看似平淡的外表下蕴涵着浓郁的朋友情谊,含意颇为深远。
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
诗人送友人归隐山林,劝慰友人安于隐居,不要暂时停留,也抒发出自己厌恶尘世的心情。
这首诗形象生动,含蓄深沉。
如果你要去深山中隐居,无论山路怎样难走你都要到处去看看,尽情欣赏那秀美的山峦沟壑。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的那个武陵渔夫,只在桃花源里玩了几天就匆匆地走了。
诗人送友人归隐山林,劝慰友人安于隐居,不要暂时停留,也抒发出自己厌恶尘世的心情。
这首诗形象生动,含蓄深沉。
五、小结 (1)、把古诗《送崔九》背诵给父母听。
(2)、和父母一起搜集有关写“相送”的古诗,读读背背。
教学 内容 送郭司仓 主备人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诵读《送郭司仓》感悟古典诗文中友谊。
教学重点、难点 采用各种方法诵读《送郭司仓》,领悟《送郭司仓》的内涵。
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案(25课时)
1.丰收的童谣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音节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板书课题,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自主合作认读生字先找出不认识的生字,再通过查字典,读拼音或请都同学来读准字音。
(三)能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检查朗读效果。
3、逐段朗读课文,说说都写了哪些果子。
(四)点拔指导,重点感悟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2、细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3、指导学生读出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五)扩展活动:走出教室,寻找秋天,选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物画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绘画。
2.秋叶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所表现的意境。
2.在情境中,用肢体语言大胆表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1.活动前,组织到户外观察落叶、捡落叶。
2.配乐诗歌的光盘。
活动过程:一、回忆捡秋叶师:前几天我们草坪上捡了许多树叶,想一想,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幼儿:黄的、红的、绿的。
师:地上这些树叶从哪里来的?幼儿:树上师:你们想知道树上的树叶是怎样落到地上的吗?二、欣赏诗歌《秋叶》1、教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秋叶》一遍。
2、提问:诗歌的题目叫什么?秋叶是跟着谁离开家门的?他们在干什么?3、教师配上动作有表情地朗诵诗歌《秋叶》。
三、表演诗歌《秋叶》1、教师启发幼儿想象:“假如我是一片秋叶”用身体语言表现诗歌内容。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来扮演秋叶,想一想,做一做,“假如我是一片秋叶”你怎么来表现呢?2、教师朗诵诗歌《秋叶》幼儿自由想象创编动作。
3、教师请个别幼儿表演个别动作,拓展们想象空间。
师:小朋友们表演的真不错,“伴着风儿,打着旋儿,潇潇洒洒,悄然无声地落下来。
”这句诗歌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
师:看一看,哪片秋叶转上天了,(用脚踮起来)哪片秋叶摇下地了,(蹲在地上)3、角色表演:教师扮演秋风,幼儿扮演秋叶,完整地进行诗歌表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弟子规》教学时间:8月30日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原名:训蒙文。
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
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
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
也可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
讲解内容:弟子规——是(古代)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内容。
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
弟子规就是教育学生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
比如:孔子、孟子等。
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
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
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
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
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
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
谨:谨慎。
做事要慎重小心。
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
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
做事还要讲诚信。
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
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
不是指单纯的情爱。
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
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
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
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
(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
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
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
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
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
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总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
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
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
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
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互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
家庭作业: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总序课后小结:我們現在學習弟子規的五項綱領後,每天都要省思自己是否有做到弟子規,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有意義。
教学反思:让孩子走近《弟子规》,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以此为起点,开始对传统经典的追寻,进而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并凭借此课,体现校本经典特色。
《弟子规》一课,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溶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
这课不仅是学生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
虽然这些字词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能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
第二课时三字经上课时间:9月6日教学内容:《三字经》第四部分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
2、借助学习资料,小组合作学习,了解本部分内容。
3、通过对“儒家经典的了解,领会祖国文明的博大精深。
教学准备:1、《三字经》诵读资料。
2、《三字经》参考书籍。
教学流程:一. 自由谈话,激趣导入。
1、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古国的文明更是博大深奥。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已从《三字经》的前三部分中懂得了受教育的重要,懂得了做人的一些基本礼仪,还了解了生活中的名物常识。
不过, 一个人如果要使自己更出色,使自己有更好的发展,只懂得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习丰富的知识。
因为“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2 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平日你是怎样学习知识的吗?(学生自由谈话)我们可以在家中向父母学习,在学校向老师、向小朋友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
在我们身边一直都有一位默默无闻的老师,你知道它是谁吗?(书)书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教会我们许多知识,你最喜欢读什麽书?(学生自由回答)生活在古代的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喜欢读书你们想知道他们都读些什麽书吗?进入今天的-----《国学新世界》,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共同了解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儒家经典》。
二.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领读“凡训蒙, 须讲究”至“文中子,及老庄”学生跟读,并注意生字读音。
(5)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通顺。
(6)汇报读①指读②男女生轮流读三.合作学习,理解内容.(“凡训蒙,须讲究”至“号六经,当讲求)利用手中参考书籍小组合作,看看你都找到了哪些书籍,除了书名外,你对它还有什麽了解?四. 汇报交流,知识拓展。
学生自由汇报,教师适时归纳,点拨。
(一)《小学》作者朱熹,本书详细介绍了小学学习的具体内容,简单了解古代学生学习内容,如:驾驶马车、射箭、音乐、书法、礼仪等(二)“四书”:学习语句⑴《论语》学习“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了解《论语》共253章及作者和所记录内容。
⑵《孟子》了解此书的主张行“仁政”而称天下。
⑶《大学》作者曾子,与《中庸》出自《礼记》是单独的两篇文章。
⑷《中庸》作者子思(孔子的孙子)“中”不偏,“庸”不易。
背诵这八句话。
(三)“六经”:1 现存五部:《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其中《乐经》在焚书坑儒事件中失传2介绍“焚书坑儒”了解史实。
3背诵这两句话。
(四)《孝经》回忆《孝经》的作者及写作目的。
背诵自己最喜欢的语句给大家听。
五.熟读成诵,汇报展示。
六.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现代蒙学教材的学习强调反复吟咏,熟读成诵,正是在诵读中,教材的押韵美感、抑扬顿挫的节奏才能体现出来,或者说正是教材语言特有的声律美感内在地决定了吟咏诵读是其主要学习方式。
因听声而记真切,因吟诵而见其美,美感的教育不是外在的,就在语言的声音美本身!今天的语文低段教材,基本采用先集中学拼音后分散识字,采用了浅显通俗的白话韵语配合拼音识字,但在平仄起伏、抑扬顿挫方面不如传统蒙学教材那样讲究,汉语言的声律奥妙和平仄节奏美感体现得不太充分。
在研究中每天让孩子反复吟诵这类读本,美辞佳句尽入腹中,积累日丰,有助于培养学生凝练、典雅的文言语感和美感,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识字量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促进和发展。
第三课时回乡偶书上课时间:9月13日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真实情感。
2、在读诗、悟诗的过程中,体会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浓浓爱乡之情。
重点难点: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谈话导入:一个人离开家乡几十年后回到久别的家乡,心中一定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回乡偶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首诗,板书:《回乡偶书》。
2、学生齐读。
先自己读,再指名读,更正后齐读。
3、出示头像,介绍诗人。
贺知章不但是个大诗人,而且还是个大学问家。
指名说说自己了解的贺知章。
二、交流学习,感悟诗情。
1、学习第一、二行诗。
①自由读,说说大概的意思。
②图片出示(年轻和年老):有哪些变化呀?(家乡的变化)③家乡的变化很大,诗人的样子也发生很多变化,可是唯一不变的是什么?(乡音)解释:家乡话。
④为什么没有变?(说明诗人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⑤有感情的朗读这两行诗:诗人50多年没有回家乡,现在回来了,还是衣锦还乡,见到了家乡的许多变化,心中百感交集,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学习第三、四行诗。
过渡:诗人没有忘记故乡,而故乡还认得这位在外多年的游子吗?①自由读,你能说说大意吗?学生说后,交流理解诗意的方法。
②演一演。
③有感情的读。
三、配乐吟诵,升华诗情。
1、配乐诗朗诵。
(师范读)2、学生学习吟诵。
3、那么怎样读好诗呢?老师这里提供大家一个方法。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学生自由朗读。
读出韵律和节奏,体会成就感。
5、指名朗读。
6、同桌朗读。
(配乐)四、阅读续篇,深化感情。
1、出示《回乡偶书》之二2、学生自由朗读3、集体朗读教后反思:教学本课,我引导学生多读,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第四课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上课时间:9月20日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能学懂一组思念亲友类古诗,提高阅读、理解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次活动课上我们感受了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的古代诗文。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唐诗,好吗?板书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指名读读诗题。
2、看了诗题,猜猜诗里可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过渡:是不是同学们所想象的呢?我们就来读读诗句。
二、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1、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要求字音读正确,节奏读鲜明。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集体朗读。
三、理解诗句,进入意境。
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诗人在佳节里思念自己的家乡及亲人;诗人在外地;九月九日是重阳节……4、感受诗人的孤独、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四、熟读成诵,感悟升华1、自己背诵。
2、同桌比赛背。
3、开火车背诵。
五、拓展延伸课后搜集有关思念亲友类的古诗。
教学反思:在课堂上,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了全体学生背诵古诗的热情和积极性。
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训练,逐渐使背诵古诗成为孩子们生活和学习中的一种习惯,真正把古诗文诵读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