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 3 页第 1 页说明
一、对建设方案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根据项目详细外业勘测,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施工图设计在建设方案文件基础上,对本篇章进行了优化。
二、公路工程及设施与沿线自然环境的协调情况及采取的措施
本项目的建设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为充分体现“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公路设计新理念,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好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工作,并采取必要措施实现节能减排,为实现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而尽力。
本项目位于山区,沿线建筑物较多,土地以耕地为主。公路建设期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因工程建设引起的粉尘污染等问题。公路运营期的主要环境问题为交通噪音对沿线居民休息、学校教学的影响,同时还有路面排水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结合环境特点,对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工程采取必要的、可行的工程措施,切实做好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工作,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防止大气污染。
2.1 节能减排
1、老路面层、基层挖除后的利用。
老路挖除的沥青面层和拳石基层,可作为新建路段路基的填筑材料。
2、拆除盖板、梁板的利用。
拆除的盖板、梁板可砌筑石砌边沟或做河底铺砌。
3、护栏板的利用。
全线拆除的护栏板可重复利用。
4、行道树的利用。
全线尽量保留原道路两侧行道树,不能保留的尽量采用移植,减少砍伐。
2.2 土地资源的影响及措施
公路建设必将占用土地资源,这将对当地百姓生活、生产和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本工程仅牵扯拌合站及预制场的临时占地,取土前清除表层种植土,集中堆放,取土后再将表土返回,并恢复植被。
2.3 基础设施的影响及措施
本项目的建设会拆迁电力、电讯线路,对原有道路产生挤占和改移,将对社会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对拆迁电力、电讯线路等给予拆迁补偿,对横穿公路的管线按照管线部门技术要求进行管线保护;
(2)对原有道路的大修,均本着不降低原有道路标准的原则。
2.4 对沿线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及措施
公路的修建必然要对沿线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影响,设计中采取以下措施:
(1)在线形设计中,尽量减少大填大挖路段,方便沿线群众出行和生产;
(2)穿线灌溉渠道设置涵洞或设置倒虹吸,便于农田灌溉。
2.5 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措施
为保护现有生态环境,在设计中根据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社会环境特征,尽量对原有的生物资源和水资源加以保护,从设计、施工到养护全过程、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生态原貌,使公路主体工程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为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环境,在路基填、挖处,在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路堑上方设置挡水埝;在路堑两侧设置路肩排水沟,在路堤坡脚以外设置排水沟,沟底纵坡较大时进行铺砌;
(2)路堑、路堤边坡均采取了植被防护或圬工工程防护,防止坡面水土流失,稳固边坡。
三、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依据、原则
3.1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1991年;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
(4)《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2003)5号令;
(5)《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家环保总局(88)环建字第117号文。
3.2 设计原则
公路的建设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为充分体现“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公路设计新理念,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作好环境规划,切实抓好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工作。根据交通部《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以及国家的有关环境保护法令、法规的要求,在科学的环保理念指导下,本设计对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工程项目采取必要、可行的技术措施,把减轻公路对现有地形、植被的破坏和自然水系水质的影响作为设计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
(2)采用环保大修,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
(3)合理利用挖方段边坡防护形式,提高路堑段的景观效果;
(4)采用与当地景观相适应的防护、绿化植物;
(5)修整临时施工场地、便道,恢复自然地貌;
(6)做好施工组织管理,减少运输车辆扬尘、尾气排放,控制施工污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四、拟采用的植物配置及特征
全线以绿色防护为主,增强道路景观,美化环境。路基防护在岩土结构稳定、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提倡“不见土少见石,适应地形、保持原样,披上绿衣”的防护设计理念。
绿化对于稳定路基、保护斜坡、保持水土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即绿化具有良好的防护功能,有利于交通安全,从而提高公路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绿化还能过滤径流、吸附尘埃、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降低噪声、美化路容,具有改善公路环境的功能。全线路基边坡、路堑边坡、土路肩、碎落台等均采用植草灌绿化。
填方边坡统一采用植草灌防护,应根据防护目的、当地气候、土质、施工季节选用草种,应采用易成活、生长快、根系发达、叶茎低矮或有匍匐茎的多年生草种。对不利于草类生长的土质,应在坡面先铺一层厚度不小于10cm的种植土再栽植或播种。
挖方土质边坡,在碎落台及边坡采用适合当地生长的草灌植物绿化防护;对于于微~弱风化坚硬岩石稳定的挖方边坡,在碎落台种植攀援植物绿化一级边坡,边坡平台种植攀缘植物和垂直型植物美化边坡。
本项目可选用小黄叶杨、大黄叶杨小千头柏等常绿灌木,小叶女贞落叶或半常绿灌木,丰花月季常绿或半常绿灌木,迎春、紫穗槐、荆条等落叶灌木,铺地柏匍匐小灌木,紫藤等,边坡绿化可采用黑麦草、高羊茅、野牛草等,选用植物应喜光、耐旱、耐寒等适应性强的品种。
五、土地复垦与利用情况
本项目以填方路基为主,尽可能减小对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取土采用集中取土方案,土质为砾类土,路基填料必须在指定的取土料场取用,严禁乱掘、乱挖。对砾类土取土料场,在开采过程中采用设置缓边坡、及时回填清表土等措施,以利保护环境和恢复植被。
废方必须按指定的弃土场或沿线附近地势低洼或废坑内弃之。挖除废弃的旧路面必须按指定的掩埋方式进行处理掩埋,并尽量将其平铺至弃土场底部,避免恢复耕地后,翻地翻出,造成污染;清表弃方一部分可作为公路绿化用土。弃方时应尽量将弃土场填平,以利于开垦为农田,避免了对环境的重复破坏,同时有利于恢复植被和节约土地。
弃土时,结合绿化设计使弃土堆成规则的形状,并设置纵、横向坡和完整的排水系统。弃土场使用前先将场内耕植土集中清除,以便使用结束后复耕,复耕回填耕植土厚度不小于30cm;弃土场低凹排水不畅段修筑排水沟;弃土场外侧边坡坡率1:1.75~1:2。弃土时不得使作业面积水。
六、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及注意事项
6.1 水环境的影响及措施
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包括施工中的油污染、生活污水等,运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有停车区的污水排放、路面径流排污等。
大部分工程不会对沿线水体产生明显影响,为减少施工期、运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采取如下措施:
(1)施工场地位置的确定充分考虑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远离饮用水源,以免造成对水环境的影响。在施工场区内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做到达标排放;
(2)桥梁桩基施工时废弃泥浆应集中沉淀后运至指定地点堆弃;
(3)加强施工阶段对机械设备的管理,避免跑、冒、滴、漏,防止对水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