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
生物复习资料初一人教版
![生物复习资料初一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4c954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d.png)
生物复习资料初一人教版生物是我们学习中最有趣的一门学科,涉及到生命及生态系统的各种方面,从人类的身体结构到动植物的进化和适应性发展。
生物教材会在初中课程中涵盖许多主题,其中大多数是在初一进行介绍。
初一生物课程着重于生命系统的基础知识和生态系统的结构。
以下是生物复习资料初一人教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植物和动物细胞识别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是初一生物的起点。
相比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拥有细胞壁、色素体和叶绿素。
另外,动物细胞更具有移动性,如纤毛和鞭毛等。
要知道细胞的不同部分对其功能以及对整个生命系统的贡献。
生命流程生命是在生命流程中不断进行的。
在初一中,您将学习如何识别生命流程的各个阶段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生命流程包括生长、组织维护、能量转换、代谢、传递基因和有机体对环境的反应等。
要获取对生命真实运作过程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基因和遗传初一生物对基因和遗传的了解将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遗传是指物种转播其基因的过程,我们将会学习基因与基因座、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以及染色体的性状。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您理解遗传学和生物学中更高级别的概念。
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变化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和反应是由生态系统决定的。
生态系统是相互作用的物种,栖息地、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饮食链、氧循环、以及动态平衡等。
在初一中,您将学习如何通过不同因素的变化影响生态系统。
了解这些问题将会帮助您了解环境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总结初一生物不仅仅是记忆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知识的运用和总结。
通过与同学的组织合作、对生命系统和生态环境的研究和理解,您将从初一生物学中获得重大收获。
回想起人类一直在探索生命的奥秘,通过初一生物的学习,学生将获得对生命真正运作的洞察力与理解,为之后的生物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一生物上册复习资料
![初一生物上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6d1755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0.png)
初一生物上册复习资料第一章:生命的基础知识1. 生物的特征生物是指地球上具有生命活动的有机体,具有以下特征:•细胞组成:生物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新陈代谢:生物通过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
•生长与繁殖: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能力。
•适应环境: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并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进化:生物能够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适应环境的变化。
2. 生命的起源关于生命起源的理论有两种主流观点:1.化学进化论:认为生命是由无机物逐渐合成有机物,进而形成细胞的过程。
2.神秘起源论:认为生命的起源超出了科学能力的解释,是神秘力量创造的结果。
当前,化学进化论是备受支持和接受的理论。
3. 细胞的结构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有以下结构:•细胞膜:包裹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细胞膜内的液体,包含各种细胞器和细胞骨架。
•细胞核:存储遗传信息的中心,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执行特定的功能。
•细胞骨架:细胞内的支架,维持细胞形态和稳定性。
4. 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以下功能:•营养摄取:细胞通过细胞膜吸收营养物质。
•呼吸换气:细胞通过线粒体进行呼吸和气体交换。
•物质合成:细胞通过细胞器合成有机物质。
•能量转换:细胞通过线粒体将化学能转化为细胞能量。
•废物排泄:细胞通过细胞膜排出代谢废物。
•细胞分裂: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或无丝分裂进行繁殖。
第二章:遗传的基本规律1. 非细胞遗传物质除了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DNA外,还存在着一些非细胞遗传物质:•线粒体DNA:存在于线粒体中,由母亲传给子代,主要编码线粒体自身所需的蛋白质。
•叶绿体DNA:存在于植物叶绿体中,主要编码叶绿体自身所需的蛋白质。
2. 遗传的基本单位•基因: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
•等位基因:同一基因座上的不同基因形式称为等位基因。
3.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有以下三条:•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简单遗传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和分离规律。
初一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3)
![初一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3)](https://img.taocdn.com/s3/m/8f12f63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b.png)
初一上册生物复习资料1. 生物的基本概念1.1 生物的定义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的个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1.2 生物的组成生物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3 生物的特征•呼吸:生物通过呼吸吸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营养:生物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
•生长:生物具有自身生长发育的能力。
•繁殖:生物可以通过有性或无性方式繁殖后代。
•运动:生物具有自由移动或局部活动的能力。
•感应:生物可以感知和响应外界刺激。
2. 生物的分类2.1 分类的目的生物分类的目的是为了研究生物的多样性,便于对生物进行认识和研究。
2.2 生物的分类等级生物的分类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等。
•界:最高级别的分类单位,如动物界、植物界。
•门:界的下一级别,如哺乳动物门、鸟纲门。
•纲:门的下一级别,如哺乳纲、鸟纲。
•目:纲的下一级别,如猫目、鹰目。
•科:目的下一级别,如猫科、鹰科。
•属:科的下一级别,如狮属、老鹰属。
•种:属的下一级别,如非洲狮种、金雕种。
2.3 生物分类的方法生物分类的方法主要包括形态分类和进化分类。
•形态分类: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特征。
•进化分类:根据生物的进化关系进行分类,如基因序列的相似性。
3. 人体结构与功能3.1 人体器官人体由头部、躯干和四肢组成。
•头部:包括头颅、面部和颈部。
•躯干:包括胸部、腹部和盆腔。
•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
3.2 人体组织人体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上皮组织:位于身体各个部位的表面,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
•结缔组织:连接和支持其他组织和器官。
•肌肉组织:用于身体的运动和姿势维持。
•神经组织:传递和处理信息的组织。
3.3 人体系统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各个系统协同工作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呼吸系统: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循环系统:负责输送血液和养分到全身各个部位。
部编部七年级上册生物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部编部七年级上册生物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3653d0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b.png)
部编部七年级上册生物第四单元知识点整
理
本文档整理了部编部七年级上册生物第四单元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复和掌握相关内容。
1. 细胞的基本特征
-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 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2. 细胞的多样性
- 细菌是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常见于自然界中。
- 多细胞生物由许多细胞组成,包括植物、动物和真菌等。
3.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差异
- 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等特殊结构。
- 动物细胞则不具备这些特殊结构。
4. 原生动物的观察
- 原生动物是一类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 每种原生动物具有特定的形态特征和运动方式。
5. 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
- 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等组成部分。
6. 动物细胞的结构组成
- 动物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组成部分。
7. 真菌的特点及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 真菌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生物体,不同于植物和动物。
- 真菌在大自然中发挥重要的分解和协生作用。
以上为部编部七年级上册生物第四单元的知识点整理,希望对研究生物的同学有所帮助。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必考知识点(全册)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必考知识点(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01c3002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a.png)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必考知识点(全册)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必考知识点(全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如:植物通过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获得营养;动物通过捕食获得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
如: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是在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植物的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如:猎豹追捕羚羊;含羞草受到碰撞会合拢;植物的向光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如:种子萌发;鳄产卵;虎、狼产子(6)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遗传,同一株碧桃上不同颜色的花体现了变异(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高山上不同动物的垂直漫衍说明的温度对动物漫衍的影响;戈壁上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才出现绿洲说明了水对动物漫衍的影响;“人世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温度对生物的影响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经由过程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来影响的:生物与生物之间有:捕食、合作、竞争、寄生等关系。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水稻和杂草争取阳光、养料和水分是竞争关系。
4、生物适应环境:如骆驼尿液很少是为了适应缺水的戈壁;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冰冷的环境等。
5、生物还能影响环境:“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蚯蚓松土”表现生物影响环境6、生态体系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规模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同一的团体。
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体系。
7、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人教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人教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29b304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6.png)
人教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学科,范围广泛,内容丰富。
人教七年级生物上册的知识点主要涵盖了细胞、生命活动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细胞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产生、发展和维持的基础。
所有的生命现象都是由细胞参与或控制的。
2. 细胞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其中细胞膜包裹着细胞,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细胞核则控制细胞的基因和遗传信息。
3. 细胞分类细胞根据是否有细胞核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根据形态和功能可分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等多种类型。
二、生命活动1. 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内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过程,包括分解、吸收、合成和排泄等各种活动。
它是维持生物生命的必要条件之一。
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生命过程,也是新陈代谢的重要环节。
3. 消化吸收消化吸收是指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并进入血液循环供给身体各部分使用的过程,也是新陈代谢的重要环节。
4. 生殖和发育生殖和发育是生物体维持物种生存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包括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和发育等多个方面。
三、生态环境1. 生态基本概念生态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包括生态系统、生态能量、生态环境及其保护等多个方面。
2.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体与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所形成的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包括生物圈、生物群落和生态位等多个方面。
3. 生态能量生态能量是指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和转化过程,包括食物链、能量流和能量转化等多个方面。
4.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和方法,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人类健康和幸福的一项重要工作。
综上所述,人教七年级生物上册的知识点涵盖了细胞、生命活动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对于理解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必考知识点梳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必考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cd565033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2.png)
因最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必考学问点梳理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分〕养分 呼吸 排出废物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 生长和生殖 遗传和变异 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
二、了解生物圈。
生物圈:地球上全部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 非生物因素 态列举〔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素 生物因素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转变着环境。
★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有亲热的联系。
生态系统:在肯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局部:阳光、空气、水等。
生 态 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 系 构造,称为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多条食物链彼此穿插连接,形成食物网。
统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淌。
生态系统具有肯定的自动调整力量,但是这种力量是有限的。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全部生物的共同家园。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外表。
海平面上下 10 千米内的范围。
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全部生物共同的家园。
如有毒物质随食物链的积存。
★探究的一般过程:(1) 提出问题:能觉察并书面表述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2) 作出假设:应用已有学问,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可能的设想。
(3) 制定打算:拟订探究打算;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设计比照试验,把握单一变量,重复屡次试验。
(4) 实施打算:收集牢靠的证据、数据,并能评价证据、数据的牢靠性。
生物局部★生态系统的组成细 构 (5) 得出结论:用多种方式来描述现象,分析和推断证据、数据,得出结论。
(6) 表达和沟通其次单元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单位一、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根本构造和作用:能指出 1.目镜 2. 镜筒 3. 转换器 〔转换物镜〕4. 物镜 5. 载物台 6. 镜臂 7.光圈〔调整光线亮度〕 8.压片夹 9.反光镜 10.镜座 11.粗准焦螺旋〔调整图象清楚度〕 12.细准焦螺旋〔调整图象清楚度〕★2、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看;使用后整理 复原。
部编版七年级上生物(1-6单元)基础知识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上生物(1-6单元)基础知识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404694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c.png)
部编版七年级上生物(1-6单元)基础知识复习第一单元:细胞与生命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 动物细胞相较于植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但具有其他相似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膜在细胞内起着筛选物质进出的作用。
-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着遗传信息。
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细胞分裂主要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 有丝分裂是体细胞的分裂方式,产生两个具有相同遗传信息的细胞。
-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产生四个具有不同遗传信息的细胞。
- 细胞分裂和增殖是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
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动物和植物分类- 动物按照进食方式可以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等。
- 植物按照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可以分为不同类别。
生物的进化- 生物进化是指种群遗传特征的演变过程。
- 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适应环境的生物更有可能生存下来。
第三单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是控制遗传特征的单位。
基因和染色体-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 性别染色体决定了一个人的性别。
第四单元: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生活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构成了生态系统。
- 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
生物的消长与环境变化- 生物数量的增减与环境因素有关。
- 自然选择是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方式。
第五单元:基因的工程应用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 基因工程是一种利用重组DNA技术改变生物基因组的方法。
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农业上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能力。
- 基因工程在医学上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第六单元:人体生长与发育青春期的到来与发育- 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伴随着身体和生理上的变化。
- 青春期的到来与性腺的发育和激素分泌有关。
人体的生长与发育- 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受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3a47caa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7.png)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生物复习提纲:
一、生物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1. 生物的定义
2.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 细胞的定义
2. 细胞的组成部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代谢、繁殖
三、细胞的分裂
1. 有丝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2. 无丝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四、生物种群的变动
1. 种群的定义
2. 种群的密度、分布和规模
3. 种群的变动:出生、死亡、迁移、外来种的入侵
五、自然界物质与能量循环
1. 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水循环、氮循环、碳循环
2. 自然界的能量循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六、环境保护与人类生活
1. 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
3. 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意义
七、遗传与进化
1.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2.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基因的突变
3. 进化的概念和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比较解剖、生化比较
八、生物多样性与保护
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2. 生物多样性的分类: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多样性
3.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以上是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的复习提纲,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每个部分的内容可以进一步详细复习和整理,包括重点知识点、实验和例题的掌握。
七年级上册(部编教材)生物笔记(原版)
![七年级上册(部编教材)生物笔记(原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43d7c1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e.png)
七年级上册(部编教材)生物笔记(原版)第一章:细胞
1.1 细胞的基本组成
-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真核细胞有细胞核。
1.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的主要活动场所,细胞核控制遗传信息。
1.3 受精与胚胎发育
- 受精是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 受精卵经过分裂和发育,最终形成胚胎。
第二章:动植物组织细胞
2.1 组织的基本结构
- 动植物组织由细胞构成,按照结构和功能分为不同的组织。
2.2 动物的组织细胞
- 动物组织细胞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3 植物的组织细胞
- 植物组织细胞包括表皮组织、维管组织、根茎叶三大类型。
第三章: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
3.1 生命在地球上的历程
-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是宇宙演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 生命在地球上经过演化和适应,形成了多样的物种。
3.2 生物的多样性
- 生物根据营养方式和细胞结构的不同,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 不同物种的多样性有助于生态平衡和物种的繁衍。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生物笔记的概要内容,涵盖了细胞、组织细胞以及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等重要知识点。
生物初一上册复习资料
![生物初一上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12c71d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42.png)
生物初一上册复习资料生物是一门探究生命的科学,涉及的领域广泛且十分有趣。
在初一的生物学习中,我们了解了许多基础知识,例如细胞、植物、昆虫等。
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初一上册生物的复习资料。
一、细胞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基本场所。
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等复杂的细胞器,大多数细菌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拥有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等多种复杂的细胞器,动植物细胞均为真核细胞。
二、植物生长植物的生长过程通常包括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以及花草植树等不同的阶段。
幼苗生长时主要依靠地下部的根系补给水分和营养物质,同时通过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能量。
植物在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生长变化。
例如光周期会影响植物的开花时间,光照不足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限等等。
三、昆虫昆虫是许多孩子十分喜爱的生物。
昆虫的特征包括有六条足、二对翅膀等等。
在生物课上我们学习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昆虫,例如蝴蝶、蚂蚁、蜜蜂等。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一些昆虫的生活习性,例如蚜虫会吸取植物的汁液,蛾类雌蝶会在植物上产卵,等等。
四、环境变化环境变化对生物的生命和生存都会产生影响。
例如不同环境下的温度、水分、光照等条件都会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存状况。
人类的活动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例如工业污染、大面积植树造林等等。
以上仅是初一上册生物学习的一部分内容,我们学到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
同时,对于初一上学期的生物知识,我们还可以通过做习题、看科普书籍、实地观察等方式来加深理解。
期待大家在生物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部编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梳理汇编
![部编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梳理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82509e6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1.png)
部编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梳理汇编
1. 生物的定义
- 生物是指那些具有生命特征的物体。
2. 生物的特征
- 生物有生命活动。
- 生物由细胞组成。
- 生物可以遗传。
- 生物可以适应环境。
- 生物可以进行繁殖。
3.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 细胞具有呼吸、消化、排泄、运动等功能。
4. 基因和遗传
- 基因是控制生物遗传特征的单位。
- 遗传是生物将遗传特征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 遗传可以通过基因的改变产生变异。
5. 生物的分类
- 生物可以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类。
- 动物可以再细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 植物可以再细分为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
6. 生物的繁殖
- 生物的繁殖可以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 有性繁殖需要两个个体参与,会产生变异。
- 无性繁殖只需要一个个体参与,不会产生变异。
7. 生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生物与生态环境相互依存。
- 生物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 生物通过与生态环境的互动维持着生态平衡。
8.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的种类、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
- 人们应该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积极参与保护行动。
以上是部编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知识点梳理汇编,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全新部编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全册)
![全新部编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398f83f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0.png)
全新部编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全册)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 生物的定义:指地球上存在的各种有机体。
2. 生物的特点:呼吸、运动、营养、感受变化和生长发育的能力。
3. 生物的分类: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细菌界。
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物质转化、能量释放。
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2. 遗传物质:DNA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3. 进化论:生物通过长期适应环境变化而逐渐进化。
四、生物的多样性与生态系统1. 动植物的多样性:地球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动植物。
2.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和非生物因素。
3. 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物种之间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五、细菌的基本特征与应用1. 细菌的结构:细菌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核。
2. 细菌的繁殖:细菌通过二分裂繁殖。
3. 细菌的应用:细菌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六、真菌的基本特征与应用1. 真菌的结构:真菌具有菌丝和孢子体。
2. 真菌的繁殖:真菌通过无性和有性繁殖。
3. 真菌的应用:真菌在食品加工、药物生产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七、植物的基本特征与应用1. 植物的结构:植物具有根、茎、叶和花等结构。
2. 植物的繁殖:植物通过有性和无性繁殖。
3. 植物的应用:植物在食品、药物、材料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八、动物的基本特征与应用1. 动物的结构:动物具有不同的器官和组织。
2. 动物的繁殖:动物通过有性和无性繁殖。
3. 动物的应用:动物在食品、药物、材料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九、人的生长与发育1. 人的生长:人的生长主要是指身体发育的增长。
2. 人的发育:人的发育是指从出生到成年的各个阶段的变化。
3. 人的生长与发育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0d32b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7.png)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物的结构、功能、发展和演化等方面。
在七年级上册的生物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生物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下面就让我们来复习一下七年级上册生物的重要知识点。
1. 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是所有生物体的构成部分。
细胞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内有许多不同的结构,如细胞核、质膜、线粒体等。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学的基础,我们需要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便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2.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代谢是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的总称。
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方面。
合成代谢是指细胞内物质的合成过程,而分解代谢是指细胞内物质的分解过程。
细胞的代谢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我们需要了解细胞的代谢过程,以便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3. 细胞的分裂。
细胞的分裂是细胞生长和繁殖的重要过程。
细胞的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
有丝分裂是细胞的一种常见的分裂方式,它包括有丝分期、纺锤期和分裂期三个阶段。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它包括减数分裂一和减数分裂二两个阶段。
细胞的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的基础,我们需要了解细胞的分裂过程,以便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4. 遗传与进化。
遗传是生物体传递遗传信息的重要方式,它涉及到基因的传递和表达等方面。
基因是决定生物体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它包括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等概念。
进化是生物体在长期生存和繁殖过程中逐渐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它涉及到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等原理。
遗传和进化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了解遗传和进化的原理,以便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演化和多样性。
5. 生物的分类。
生物的分类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特征将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群。
生物的分类包括植物界、动物界等不同的界,它们又包括不同的门、纲、目、科、属和种等不同的分类单位。
生物的分类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了解生物的分类原理和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多样性和演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e54cb4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c.pn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知识
点梳理
本文档将对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进行
梳理和总结。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类。
- 细胞的主要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
- 细胞的功能包括营养摄取、代谢作用、生物膜运输、遗传信
息传递等。
2. 细胞的分裂与遗传
- 细胞分裂是细胞在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过程。
-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 有丝分裂的主要过程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 遗传的基本概念包括基因、染色体和DNA。
3. 细胞的多样性
- 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有很大的多样性。
- 细菌、藻类和真核生物都属于细胞的多样性。
- 细胞的多样性与生物的适应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
4. 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细胞的组成
- 细胞的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过程。
- 细胞的组成主要包括水、有机物和无机盐等物质。
5. 细胞的调控和细胞的协调
- 细胞的调控是细胞内外环境变化引起的细胞功能的调整。
- 细胞的协调是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和协同工作的结果。
以上是对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最全资料有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最全资料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54889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a.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最全资料有答案细胞基础细胞的基本特征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具有以下特征:- 细胞膜:细胞的外层,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质:细胞膜内的物质。
- 细胞核:包含 DNA 和遗传信息。
细胞的种类按照形态和结构特征,细胞可分为:-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其他复杂的细胞器。
如细菌。
- 真核细胞:有细胞核和其他复杂的细胞器。
如动植物细胞。
生物多样性生物分类的方法生物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两种:- 形态分类法: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外表特征进行分类。
- 进化分类法:根据生物的进化关系进行分类。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是 DNA 上的遗传信息单位,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外显子:编码蛋白质的部分。
- 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的部分。
- 控制区:调控基因的表达。
生态环境和生物适应生态环境是生物生存的环境,生物通过适应生态环境来生存,适应方式包括:- 结构适应:生物体形态的变化。
- 生理适应:生物内部机能的变化。
- 行为适应:生物的行为方式的变化。
生命活动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包括各种内分泌腺体,如甲状腺、肾上腺等。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包括白细胞、淋巴器官等,能够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对生物的保护生物保护是指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使生物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下生存和繁衍。
主要措施包括:- 保护生物栖息地和生态平衡。
- 禁止乱捕滥猎和非法捕捞。
- 限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消耗。
以上为本次生物期末复习最全的资料,希望各位同学认真阅读、理解并复习,以取得好成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全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f66ce91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1.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全集生物基本概念- 生物的定义: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的所有事物。
- 生物的特征:生物具有生长、繁殖、代谢、适应环境等特征。
- 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的定义:细胞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
- 细胞的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组成。
- 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营养摄取、代谢产物排泄、物质运输等功能。
细胞分裂与遗传- 细胞分裂的类型:细胞分裂可以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 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是指基因在生物繁殖过程中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 遗传的规律:遗传有显性和隐性、等位基因、基因分离等规律。
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生物的生长:生物的生长是指体积、质量等方面的增加。
- 生物的发育:生物的发育是指从胚胎到成熟个体的过程。
- 生物的调节:生物通过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进行生理调节。
生物的进化- 进化的概念: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时间内逐渐发生的变化过程。
- 进化的证据: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生物地理分布和生物比较等。
- 进化的原因:进化的原因包括自然选择、遗传突变和基因流动等。
生物的分类- 生物的分类原则:生物的分类主要根据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和遗传关系等进行分类。
- 生物的分类等级:生物的分类等级包括物种、属、科、目、纲和门等。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
- 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相互制约达到稳定状态。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
- 环境保护的意义:环境保护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危害后代满足其需求。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的全集。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物的遗传、生长与发育、进化、分类、生态系统以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生物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
![生物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256ca7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a.png)
生物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以下是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的一些重要内容:
1.细胞学基础知识
-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细胞的分类
-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有叶绿体
- 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无叶绿体
- 真核细胞:有细胞核
- 原核细胞:无细胞核
3.细胞器的功能
-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
- 细胞质:细胞内溶液,其中进行许多化学反应
- 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养分
- 线粒体:进行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 溶酶体:分解细胞内废物
4.生物的营养方式
- 光合营养:植物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
- 自养营养:细菌等微生物以无机物为主要来源进行合成
- 流浪营养: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获取养分
- 消化吸收:通过摄取有机物进行消化吸收
5.细胞的分裂
- 有丝分裂:细胞核和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 胚胎发育:受精卵经过一系列分裂和发育形成胚胎
- 细胞再生:部分组织能够分裂增殖,修复受损组织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的一些重要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部编版2020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 (新版)新人教版
![部编版2020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3620e71f78a6529657d5316.png)
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二、调查的步骤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③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④调查记录;⑤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⑥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水分、温度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2、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例子(P.17)★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3、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生态系统中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4、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①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②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③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④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
部编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部编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a0c4d3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6.png)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单选题1、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自己制造有机物C.主要通过分裂产生新的个体D.能排出代谢废物答案:B分析: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生物,雌雄同体。
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
体长只有180至280微米。
它和变形虫的寿命最短,以小时来计算,寿命时间为一昼夜左右。
正因为草履虫结构简单,常用为实验材料。
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满足生物的特征,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正确。
B.草履虫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异养型生物,B错误。
C.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主要通过分裂产生新的个体,C正确。
D.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满足生物的特征,能排出代谢废物,D正确。
故选B。
2、显微镜是一种具有放大功能的仪器,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探究器具。
下面为显微镜使用的几个主要操作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取用显微镜②放置“标本”③粗调节④对光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④②D.①④②③答案:D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①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④对光,有白亮的视野、②放玻片标本,用压片夹压住、③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等结构,看清物像、收镜。
故选D。
3、乐乐同学利用黑藻叶片制作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镊子取一片黑藻的幼嫩小叶,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B.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光,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C.若将视野中左下方的细胞移至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D.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从50倍调至160倍,视野将变亮答案:D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
A.用镊子取一片黑藻的幼嫩小叶,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保持细胞的原形,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 (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生物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
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
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
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
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
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
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
原因是:食
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生物和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
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用来调
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
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
幅度大)。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的使用 P37-39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
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
细胞壁:支持、保护物细胞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内溶解着多种
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注意课本52页图叫什么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p57页最后一段;p57页1题)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