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中国近代史两大阶段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以下两大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一小阶段: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失败(1840-1864)。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式农民战争时期。
此间爆发了两次鸦片战争。
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失了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和贸易主权、司法主权、领海主权和内河航行权,中国被动地卷入资本主义市场,封建自然经济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小阶段,从太平天国失败后到义和团运动(1864-190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地主阶级改革派推行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时期。
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迫使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这一时期,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一直居主导地位。
第三小阶段: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到辛亥革命(1901-191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和中国资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时期,也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中西文化碰撞与新旧文化并存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统治阶级的矛盾。
第四小阶段:从辛亥革命失败后到五四运动(1912-1919)。
这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时期。
辛亥革命后,为了维护共和与民主,革命派又先后发动了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反对张勋复辟,进一步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但由于其阶级时代的局限,这一系列运动多是失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了尽头,中国社会陷入黑暗的谷底。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
也有人把近代史概括为:“两个过程”(“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三个高潮”(第一次高潮时期是1851-1864年太平天国时期;第二次高潮时期是1894-1900年,戊戌维新与义和团运动;第三次高潮时期是由1905年同盟会成立到1911-1912年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
4S阶段,从1976年10月"文革"结束至今,是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文革"结束之初,由于当时"两个凡是"的影响,我国各项工作曾处于徘徊状态。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点完全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在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完成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阶级矛盾不再是国内主要矛盾,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P小阶段: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失败(1840-1864)。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式农民战争时期。此间爆发了两次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失了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和贸易主权、司法主权、领海主权和内河航行权,中国被动地卷入资本主义市场,封建自然经济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内容: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斗争的历史;先进的中国人民探索各种救国道路直至最终取得民主革命伟大胜利的历史;中国近代化即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产生和缓慢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
也有人把近代史概括为:"两个过程"("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三个高潮"(第一次高潮时期是1851-1864年太平天国时期;第二次高潮时期是1894-1900年,戊戌维新与义和团运动;第三次高潮时期是由1905年同盟会成立到1911-1912年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八大事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史(1840---1919)
中国的封建社会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1980年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入侵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爆发(1840)到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国成立(1949)为止。
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是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为实现现代化而斗争的历史。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1、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1851—1864)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旨在是要建立一个“ 公平正直之世” 的理想社会,即“ 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的地上天国。
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
”以洪秀全为核心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是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以贫农和贫苦中农为主体的旨在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分前后两个阶段。
“天京变乱”是这次运动的转折点。
前期发展迅速,从广西省桂平县的一个小村庄(金田村)起义,迅速辗转到永安(今广西省蒙山县),初步建立政权。
1853年春,在南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正式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太平天国前期的革命纲领。
这个既充分暴露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的实际主义,背负着旧时代的沉重的阴影,又闪耀着历史远见的纲领,表现出了高度的彻底的革命性。
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详解
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开端
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南京 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一系列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
条约》签订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态完全形成,于此同时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侵略。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 宣布:“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 天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 近代史结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结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
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
第一章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
(一)鸦片战争 (二)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开端 (三)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 (五)国共内战 (六)抗日战争 (七)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 争开始 (八)新中国成立
鸦片战争
一、禁烟运动的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它展示了中华 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胜利是第一次 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二、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2年,英国 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开始遭 到破坏,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中,一些爱 国知识分子惊醒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了。 三、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而 发动的侵华战争,美俄坐收渔人之利。四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 条约》、《北京条约》等,是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 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 度,进一步加深了。
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
国共内战
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起“八
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城市中心论 的指导下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均失败。在危急关头,毛泽东
领导秋收起义余部转向井冈山,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
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并迅速发展壮大。这时,由于受王明“左 ”倾思想的影响,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 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 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为中国革命保留了革命火种。
抗日战争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
在整个太平洋战场上
,中国作为主要战场, 钳制了日军的60%兵力 。一直到1945年,中国 人民坚持了八年抗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 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 9日日本正式对中国战区 投降,并签署投降书,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义开始了侵华战争。1937年,卢沟桥事变和 “八一三事变”先后爆发,全面侵华战争 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中国人民开 始了全面抗战。
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人
民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 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
从1947年7月起,人民解放军
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 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 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敌,迅
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 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 民主、统一的道路,开 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新时期。
第一章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
(一)鸦片战争 (二)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开端 (三)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 (五)国共内战 (六)抗日战争 (七)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 争开始 (八)新中国成立
初中历史初三历史上册《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沉浸在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的历史氛围中,我将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景。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其次,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再现历史场景,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共鸣。此外,我还将设计历史主题的课堂活动,如模拟谈判、辩论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历史,激发学习兴趣。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提高课堂效果的有效手段。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特定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资料搜集、问题讨论、观点整理等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倾听、表达、沟通,培养团队精神。同时,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活力。
4.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的屈辱与抗争。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拼搏。
2.撰写一篇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感悟,要求结合所学内容,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
3.收集与近代中国社会相关的历史人物、事件资料,为下一节课的课堂分享做好准备。
五、案例亮点
1.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教学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段,创设了生动的历史情境,使学生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这种情境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历史知识。
中国近代史的终结
中国近代史的终结!发生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从此,帝国主义列强把封建的中国,拖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
鸦片战争终结了中国的古代史,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史。
终结中国近代史的标识,就是:走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深渊。
一、以革命性质划分开始人们是以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分界线:①之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为中国近代史。
②之后,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是为中国现代史。
⒈运动起因1919年的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各界市民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当时中国的北洋政府在列强面前,未能捍卫国家利益。
“五四运动”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⒉历史特点“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①反帝国主义的彻底性。
②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
④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在“五四运动”中,推行了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等口号。
中国的语言文字政策的思想渊源,大部分都来自于“五四运动”时期。
⒊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从此,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思想、干部上的条件。
1939年八路军总政治部、中央青委发出《关于部队纪念“五四”青年节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中央青委决定每年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二、以社会性质划分1840年~1949年的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结束了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能算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结,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吗?此时的新中国,还在忍受着“雅尔塔协定”的半殖民地的束缚,能不能顺利摆脱,还是个问题!就中国社会性质而言,直到1953年“土地改革”才全面完成。
历史现代社会的重大事件
历史现代社会的重大事件近代历史上发生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这些事件深刻地塑造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轨迹和面貌。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历史现代社会中的一些重要事件,以展示它们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18世纪末至19世纪,英国爆发了一场被称为工业革命的巨大变革。
这一事件标志着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社会的转折点。
工业革命带来了机械化生产、大规模工厂、劳动力分工等新的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随着机器的出现,生产效率大幅提高,通信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也推动了商业和市场的扩大。
工业革命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开启了现代社会的大门。
二、殖民主义的兴起从16世纪起,欧洲列强开始积极寻求殖民地扩张。
殖民主义的兴起是对历史现代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重要事件之一。
从大航海时代开始,欧洲列强相继建立起殖民地,为近代国际关系奠定了基础。
殖民地的建立带来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交流和融合,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的冲突和压迫。
殖民主义的终结在20世纪以后的解殖运动中得以实现,但其对于世界历史的影响仍然是深远而重要的。
三、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动荡和血腥的时期之一,两次世界大战是该时期最重要的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成为现代战争的开端,该战争造成了几千万人的死亡和巨大的物质破坏。
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在1939年至1945年爆发,给世界带来了更大规模的破坏。
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发生剧变,不仅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战后重建和国际合作。
四、冷战与国际关系1945年至1991年间,国际社会处于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竞争与对抗状态,这一时期被称为冷战时期。
冷战期间,世界面临着两个意识形态和阵营的对立,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的对抗不断升级。
虽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直接冲突,但冷战的持续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冷战的结束则进一步重塑了世界格局,标志着苏联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胜利。
五、数字革命与信息时代的到来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革命成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_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复习
一栋分裂的房子 一位倒下的船长
原因
人物 内容 工业 文化 教育 作用 联想中国 对比俄国
21.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 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挑 战作出的“反应”是 A. 实行大化改新 B. 废除农奴制 C. 实行明治维新 D. 颁布《权利法案》 1.论及明治维新,有学者指出,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 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 为耻。明治维新中日本向欧美等国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①建立天皇制度 ②发展近代工业 ③提倡“文明开化” ④实行 义务教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大国崛起》中说:“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岛国„„从17世纪初开 始,这个落后的封建小国紧锁门户,度过了200多年闭关自守的时光。但是, 西方文明的冲击不可避免地到来了„„也迎来了弃旧图新的机遇。”下列 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 A.“弃旧图新”指明治政府的改革 B.“西方文明的冲击”指外国 资本主义的入侵 C.闭关锁国造成了日本的落后 D.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和平崛起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 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 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 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 增长了35倍多。
1、(2009年连云港市)33.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 A.俄国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B.农民可以无偿得到一块“份地” C.不得再任意交换和买卖农民 D.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2010年连云港)28 .“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 行残酷地掠夺。”这里列宁评价的是( ) A.光荣革命 B.美国内战 C.1861年改革 D.二月革命 3、革命或改革往往是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 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边有一座塑像, 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国抛弃了落后社 会制度的改革者。他是 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C.尼古拉二世 D.亚历山大二世
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知识点四篇
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知识点四篇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1.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定义:14-16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思想文化运动。
实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兴起。
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最早发生于意大利,它的先驱是但丁,代表作《神曲》。
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和《麦克白》被称为“四大悲剧”。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资产阶级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为以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理论上、价值上和道德上的基础,它是近代以后欧洲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根源;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扣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2.15--16世纪欧洲重大远洋航行是:1487年迪亚士率船队到达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跨大西洋先后到达过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最后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1497年达•伽马率船队绕过非洲,1498年到达印度;1519年麦哲伦率船队,作环球航行。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用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但随之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内容:《权利法案》对国王在经济、政治、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利进行了严格的限定,确定了国会拥有权力的基本原则,兵对公民应有的权利做了明确规定。
文件影响: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终于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形容中国近代史
形容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充满波澜的历史时期,涵盖了从晚清末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广泛时段。
这段历史见证了中国的传统社会制度的崩溃、近代化的尝试、战乱与混乱、外部压力和内部变革。
以下是对中国近代史的一些形容:1.动荡与压力:近代中国历经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等一系列战乱,面临列强的侵略与压力,尤其是近现代初期的列强势力的入侵与侵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2.尝试现代化:20世纪初,中国社会积极尝试进行现代化改革。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传统制度的终结。
然而,现代化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遭遇了种种困难和挑战。
3.战乱与分裂: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频繁的战乱和社会动荡。
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解放战争等阶段,中国社会经历了长时间的内战和分裂。
4.外部压力:近代中国面临来自列强的侵略和外部压力。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特权,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饱受外国势力的剥削和压迫。
5.思想启蒙与改革:在思想层面,中国近代也见证了思想的启蒙与改革。
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提倡科学、民主和民族独立的思想,推动了一场文化和思想的大革命。
6.共和国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代。
新中国经历了初期的困境和困苦,但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变革。
7.改革与开放: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逐步融入国际社会。
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成为推动中国崛起的引擎,中国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和国际力量。
8.民族自尊与崛起:近代中国历经屈辱和磨难,但同时也见证了中国民族自尊心的觉醒。
中国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崛起为一个全球性大国,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发挥国际影响力而不懈努力。
总体而言,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多事之秋,承载了国家、社会和个体在动荡变革中的艰辛历程,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和崛起的历史过程。
中国近代史的终结!
中国近代史的终结!发生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从此,帝国主义列强把封建的中国,拖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
鸦片战争终结了中国的古代史,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史。
终结中国近代史的标识,就是:走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深渊。
一、以革命性质划分开始人们是以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分界线:①之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为中国近代史。
②之后,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是为中国现代史。
⒈运动起因1919年的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各界市民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当时中国的北洋政府在列强面前,未能捍卫国家利益。
“五四运动”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⒉历史特点“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①反帝国主义的彻底性。
②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
④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在“五四运动”中,推行了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等口号。
中国的语言文字政策的思想渊源,大部分都来自于“五四运动”时期。
⒊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从此,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思想、干部上的条件。
1939年八路军总政治部、中央青委发出《关于部队纪念“五四”青年节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中央青委决定每年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二、以社会性质划分1840年~1949年的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结束了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能算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结,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吗?此时的新中国,还在忍受着“雅尔塔协定”的半殖民地的束缚,能不能顺利摆脱,还是个问题!就中国社会性质而言,直到1953年“土地改革”才全面完成。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教案 北师大版 教案
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一.【知识梳理】(1)自由(2)资产阶级(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4)废藩置县(5)沦为半殖民(6)电气时代(7)航空飞行器的先驱(8)三国同盟(9)萨拉热窝事件(10)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二.【课程标准】(1)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2)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4)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及爱迪生的发明,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并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5)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三.【模拟训练】(一)、选择题1、(2008年·某某省某某市)17.美国内战前和俄国1861年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是()2、2008·某某省某某市)16.1963年8月28日,美国黑人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在讲演中说到:“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我们现在站在他的纪念堂前。
”“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是指()A.华盛顿B.林肯C.威尔逊D.罗斯福3、(2008年·黄冈市)15.19世纪中期,美国无法调和的南北矛盾主要是围绕下列哪一问题()A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B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C是否放国内市场问题 D 是否提高关税4(2008·某某省)8.如果你生活在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你会感受到美国人权的进步,这得益于()A.《权利法案》的颁布 B.《人权宣言》的颁布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D.《独立宣言》的颁布5、(2008·某某市)28.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相同的历史影响为()A.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C.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D.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6、(2008年某某某某丰泽区)17. 19世纪中期,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有:()①明治维新②罗斯福新政③美国南北战争④俄国1861 年改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7、(2008·某某市)28.下列哪一个国家与其它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A.英国B.美国 C、法国 D.俄国8、(2008年·某某省甘孜州)29.下列对俄国农奴制的废除的评述,错误的是 ( )A.是一场由沙皇发起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B.它使俄国的工业生产迅速增长C.它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D.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9、(2008·某某市)14、如果请你给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场景是()10、(2008年·某某省某某市)12.明治维新的内容表达不正确的是()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买卖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④提倡文明开化,求知于世界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1、(2008·某某省达州市)12.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不包括()A.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废除了农奴制 D.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12、(2008年·某某市)28.小明打算写一篇评价日本明治维新的文章,其中必须用史实来论证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1919年至1949年)(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1919年至1949年)㈠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发展和胜利概述新民主主革命革命的主要历程⑴历程:①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③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④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开创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⑤红军长征: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实现伟大的战略转移。
⑥国共合作抗日:在抗日烽火中发展壮大。
⑦人民解放战争: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⒈五四运动⑴背景A、国际: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②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人民指出解放道路。
B、国内:①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产业工人队伍迅速壮大。
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促使先进分子和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活动;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⑵经过①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天安门前游行示威。
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②扩大: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罢工,由此登上政治舞台。
中心:由北京移到上海。
主力:由学生到工人。
规模:成为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说明了工人阶级的力量和作用)。
⑶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从此,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⑴基本史实A、中共“一大”条件:①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②产业工人队伍的壮大,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阶级基础。
③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第一个:1920年8月,上海,陈独秀),准备了组织基础。
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内容:①通过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九年级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17—21课)测试题
九年级历史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17—21课)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答案栏内。
)1.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
”这句话出自A.牛顿B.爱因斯坦C.爱迪生D.比尔·盖茨2. 19世纪80年代促使飞机和汽车研制成功的重要发明A.蒸汽机的发明B.发电机的发明C.内燃机的发明D.石油提炼法的发明3. 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发明了耐用的电灯泡的科学家是A.瓦特B.西门子C.爱迪生D.卡尔·本茨4. 在1895年,从英国伦敦到曼彻斯特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有:①火车②汽车③轮船④飞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 19世纪晚期,生活在美国的彼特可以用下列哪种方式与在欧洲的亲人联系A.无线电报B.无线电话C.网络D.可视电话6. 20世纪初形成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三国协约的核心是A.德国B.意大利C.俄国D.英国7.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A.来克星顿枪声B.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C.萨拉热窝事件D.宪章运动8. 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事件发生在A.塞尔维亚B.罗马尼亚C.匈牙利D.波斯尼亚9. 坦克如今被称为“陆战之王”,那么你知道最先把坦克用于战争的国家吗?A.德国B.美国C.法国D.英国10.下列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活动与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创造无关的是A.打电话拜年B.乘公共汽车上班C.用电脑办公D.坐飞机旅游1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创制的新交通工具中没有A.火车B.汽车C.飞机D.电车12.19世纪末20世纪初,造成世界交通领域里一场新的革命是A.内燃机的发明B.轮船制造成功C.发电机制造成功D.电力机车研制成功1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的国家是A.塞尔维亚B.保加利亚C.波斯尼亚D.罗马尼亚14.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A.萨拉热窝事件爆发B.德俄英法卷入战争C.德国向塞尔维亚宣战D.凡尔登战役开始15.19世纪70年代以后,人类进入A.电气时代B.蒸汽时代C.信息时代D.原子能时代16.一战前夕,形成的同盟国集团是A.英法俄B.德意奥C.英法意D.英俄德1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B.普法战争的影响C.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D.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加剧18.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A.凡尔登战役B.索姆河战役C.马恩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19.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是在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初20.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B.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的主要矛盾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D.新兴的帝国主义要压倒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0年前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
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界占主导地位的地位。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二、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14世纪至15世纪,在欧洲地中海沿岸的城市里,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从英国开始然后迅速推广到欧美各国的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厂手工厂,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三、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了解:为什么说独立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为什么说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P12—13四、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了解p16-17在这些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扶植、收买代理人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二、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名族独立的斗争1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4、单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 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 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 D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 1、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 爆。” ——摘自人教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 (上) • 材料二 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 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 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 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摘自 岳麓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 请回答:(1)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 哪一历史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 • (2)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是指的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 凡尔登战役 战争的残酷性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 (3)写出一战胶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 • (4)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 热爱和平 远离战争 主题的宣传语。
• 11、美国独立战争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要 扫除的障碍是英国殖民统治,那么南北战争作为美国历史上第 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要扫除的障碍是( ) A • A.黑人奴隶制度 B.殖民统治 C.雇佣劳动制 D.农奴制 • 12、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D ( ) • A.整个革命的进程时间缩短 B.先进国家几乎是同时进行 C.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 D.科学与技术结合紧密 • 13、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最深远的影响是 D • A. 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B.推动了生产组织方式 的变化 • C. 促进了资本主义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D. 促使世界市场的最 终形成
• ① 材料一所述情况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评价 一下林肯,材料二所述的国家在在解决近代化 所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时又留下了哪些隐患?
美国内战 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农民沉重负担 没有废除沙皇
• ②材料三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 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
学习西方: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强 制性义务教育,派遣外交使团
• 7、南北战争后的几十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 开始腾飞的时代。以下体现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勇于创 新”的是(C) • A.蒸汽机车的发明 B.蒸汽轮船的制造 • C.飞机的成功试飞 D.无线电报的问世 • 8、“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 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下列与罗曼。罗兰这一记载相符 A 的是( ) • A.“一战” B.中东战争 C.科索沃战争 D.海 湾战争 • 9、“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 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 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了 ( C ) •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改革上地制度,承认 土地私有 • C.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D.推行“文明开化”政 策
俄国 农奴 制改 革
19 世 中 期 产 阶 革 命 改革 纪 资 级 争
废除了黑人 奴隶制,维 护了国家统 一 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 家逐步走上了资本主 义的道路;摆脱了沦 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资本 主义 社会 在世 界范 围内 的确 立
日本 明治 维新
• 1、1963年马丁· 路德· 金在一次演说中提到“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 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 黑人奴隶面前……”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尼克松 C • 2、“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武官一体以至庶民, 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 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其中“破历来之 陋习”是指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②经 济上:进行地税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军事上,取消武士垄断军 事的特权等 ④倡导“文明开化” B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1)根据材料一回答,在北美13块殖民地上形成 的新民族叫什么? 美利坚民族 • (2)材料二中体现出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即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 •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为取得战争的胜利,林肯 政府颁布了哪两个法令? 《宅地法》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4)材料四反映的内容与哪次工业革命有关?材 料四反映出这次工业革命给美国带来了怎样的 影响?
• ③三段材料反映的事件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上述几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 启示?
• 3、2011年3月19日,美、英、法等国联手,对利比亚发动代号 为“奥德赛黎明”的空袭,利比亚战争由此拉开帏幕。美国等 西方国家对利比亚这么感兴趣,其核心利益就在于石油。你知 道石油开始成为重要的能源是在 C • A.文艺复兴期间 B.新航路开辟期间 C.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D.“一战”期间
• 4、“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是一幅极端浪漫的 封建制度的古怪的漫画。1899年,它已是一个完全西方化的民 族,同最先进的欧洲列强立于同等水平上。”这一“西方化的 过程”是指 B •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 5、“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 C 后永远获得自由”。这则材料出自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 6、19世纪中期,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开始走上资本主义 A 道路的事件有( ) • ①日本明治维新 ②美国南北战争 ③俄国1861年改革 ④ 中国洋务运动 •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④
• 美国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 材料一:18世纪中叶,英国人在大西洋沿岸拥有了13块大大 小小的殖民地。经过100多年的开拓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这样 由来自欧洲的移民融合的新民族——美利坚民族形成。 • 材料二:北美人民对英国殖民者的压迫表示极大不满,掀起 了反抗斗争。1775年4月19日,在来克星顿打响了美国独立战 争的第一枪。这场为民族独立而进行的解放战争,最终以北美 殖民地的独立而告结束。 • 材料三: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为了 摆脱困境,争取战争胜利,1862年,林肯政府陆续采取了一些 顺应民意的措施:首先通过了《宅地法》,允许在西部的无主 土地上连续耕种5年以上的美国农民,缴付少量手续费就可获得 一定面积的土地;接着,又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 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各州的奴隶获得自由并可以参加联邦 军队。 • 材料四:1870年美国生铁产量为190万吨,到1890年增至 1030万吨。钢产量1880年为120万吨,到1900年为1020万吨。 煤产量在1870年为3310万吨,到1900年为26970万吨。棉花消 费量在1880年为157万包,到1898年为346.5万 包。 ——《世界通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 大大提高美国生产力 为美国成为世界 头号强国奠定了经济基础
• 12、阅读材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请阅 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 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 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 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马克 思《美国内战》 • 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 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 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 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关于纪念日》 •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 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