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绪论城市与城镇化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版前三章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版前三章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规划一、城市有哪些基本要素构成?答:产业构成、人口数量和职能。

二、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答:近代的工业革命,是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工业前城市的特征是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大,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为辅。

城镇化水平不高。

而工业城市的特征是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大,农业现代化,城镇发展水平高,人口聚集,环境受到污染,城市的格局变化是城市以圈层式向外扩张,人工能源及加工工业的集中造成城市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这是构成工业城市发展的模式。

三、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预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答案一:(来自百度文库某同学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在当下中国,各地都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成绩巨大,问题也很多。

我们没有建设、管理、发展现代化大城市的经验,还在初期阶段,中国城市化面对着多重的挑战。

首先,我国城市化进程正遭遇“半城市化”的困扰。

“半城市化”概念,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在城市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不能像市民一样体面地有尊严地生活。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有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半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解决的仅仅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

这种状况不解决,会极大地影响城市化进程并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能否解决农民工、农村人口向城市稳定的有序转移和定居落户,中国正处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纤细集中的高潮过程中。

其次,我们面对的是城市结构严重失衡。

我们今天面对的房价问题,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过去十年进入21世纪后的前十年,我们大城市加速发展和二三线城市中小城镇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结果。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

(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工业前城市:1城市规模小2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 3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工业城市:1 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2 出现城市仓储用地3 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4 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5 城市类型增加3。

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1 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2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3 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

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

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4。

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3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1 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2 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3 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1。

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1 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2 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道家】(战国时代,吴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秦统一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强调方位)、(三国时期,吴国国都选址金陵,“以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依托玄武湖防御”)3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儒家】(周礼考工记,周王城建造,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皆是依据周王城而建)2.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1。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是一本关于城市规划的经典教材。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城市规划的原理与方法,包括城市规划的历史沿革、城市发展的基本概念、城市空间的组织原则、城市功能区划、城市交通规划、城市风貌与景观设计、城市环境保护等内容。

在城市规划的历史沿革部分,书中首先介绍了城市规划的起源和发展的背景。

然后,通过具体案例,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规划进行了解析,展示了不同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过程。

在城市发展的基本概念部分,书中介绍了城市的定义,城市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然后,详细讨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扩展、城市集聚、城市更新等问题,引出了城市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城市空间的组织原则部分,书中通过研究城市空间的内外关系、城市结构的形成与演变,分析了城市空间的组织原则。

重点讨论了城市中心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功能区的空间布局与规划原则。

在城市交通规划部分,书中详细介绍了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交通需求预测和交通影响评价的方法。

然后,探讨了城市交通网络的设计与规划原则,以及提出了一些解决交通拥堵和减少交通对环境的影响的策略。

在城市风貌与景观设计部分,书中强调了城市风貌对城市形象和品质的重要性,介绍了城市风貌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标准。

然后,探讨了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公园绿地设计、河道景观规划、道路绿化等。

在城市环境保护部分,书中讨论了城市环境的问题和挑战,介绍了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然后,提出了城市环境保护的策略和措施,包括空气质量改善、噪音控制、水资源管理等。

总之,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是一本全面介绍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教材,对于城市规划相关专业的学生和城市规划从业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它系统地讲述了城市规划的原理与方法,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应用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城市规划学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第一章1、两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2、城市:“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 是一种交易场所。

3、按照行政区划的标准,我国的城镇可以划分为直辖市、市和镇;其中,按行政管辖的不同,还可以把市进一步划分为地级市和县级市;建制镇无可争议的是城镇的一种类型。

4、城市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即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代,或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5、春秋战国之际,各诸侯之间攻伐频繁,也正是这个时期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筑城的高潮。

6 城市化的定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7 城市化进程的表现:1 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 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3 城市化水平高。

8 世界城镇化的历史过程: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再城市化9、1989 年12 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城市规划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 。

而在2007 年通过的《城乡规划法》中已经废除了这一条。

第二章1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买一个朝代最显著地特点2 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希波丹姆的布局形式3 田园城市的理论4 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5 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1 城市全球化;2 区域一体化;3 信息网络化;4 全球城镇化。

6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1 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符合开放型的思想方法;2 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过程导控的动态思想方法; 3 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 4 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

7 思想方法的变革对工作的冲击和影响:1 对工作方法的冲击和影响;2 对工作中的传递方式的影响。

第三章1、1909 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而中国是在2007 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是我国城乡规划领域的主干法。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内容概述:第一章城市规划的概念与方法- 城市规划的定义和目的-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 城市规划的组织机构与程序第二章城市发展与规划- 城市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城市规划的历史沿革-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第三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与特点- 城市空间结构的要素与形成机制- 城市空间布局的原则与方法- 城市功能布局的规划与调整第四章城市用地与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用地规划的意义与目标- 城市用地规划的基本原则- 城市用地规划的分类与方法-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与步骤第五章城市生活与社区规划- 城市生活空间的需求与特点- 城市社区的定义和功能- 城市社区规划的原则与方法- 城市社区规划的实施与管理第六章城市交通与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的发展与特点- 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交通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城市交通规划的控制与管理第七章城市环境与环境规划- 城市环境的问题与挑战- 城市环境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城市环境规划的评价与监测第八章城市景观与景观规划- 城市景观的意义与价值- 城市景观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景观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城市景观规划的保护与管理第九章城市保护与保护规划- 城市保护的意义与目标- 城市保护规划的原则与步骤- 城市保护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城市保护规划的实施与监测第十章城市更新与更新规划- 城市更新的概念与动因- 城市更新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更新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城市更新规划的实施与评价第十一章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特点-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路径-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监测-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展望附录:国内外城市规划实例分析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2008.6
城市规划原理
2、解决问题的办法
(1)制止城市恶性膨胀
A 发展卫星城 B 疏散人口 C 建小城镇
(2)重视城市环境问题
A 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治理三废及噪音。 B 与生态学结合起来,进行区域性环境规划。
(3)城市结构向多中心结构发展,向立体发展 (4)有发展专线公共交通的趋势(高架、地铁) (5)重视居住环境
2008.6
城市规划原理
英、美等工业发展国家城市人口一般 达 到占全国人口的70—80%。
其中:
日本为 88%
原西德为 85%
美国为 81%
法国为 78%
原苏联为 60%
2008.6
城市规划原理
(2)城市化水平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
经济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2008.6
城市规划原理
中国自秦王朝统一全国后,可以集中全国的财力、 物力,以超经济手段,建设城市,都城规模都很大。 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很长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 城市规模小。 中国封建城市中的中心是政权统治的中心 欧洲封建城市中的中心往往是神权统治的中心
2008.6
城市规划原理
2008.6
城市规划原理
临淄城 “连衽成幛 ,举祙成幕”
2008.6
城市规划原理
二、近代城市的发展
农业的产生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出现了 定居的居住点。工业革命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 使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2008.6
城市规划原理
(一)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 工业集中于城市,加速了城市的发展,失
去土地的农民大量流入城市,成为工人,这也 加速了城市化。
2008.6
城市规划原理
(四)现代城市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思想进行的试点,例如始建于 1902 年的莱切沃斯,位于伦敦东北,距伦敦 64km,但到 1917 年时,人口才 18000 人, 与霍华德的理想相距甚远。 03 城乡规划体制 04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067】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城乡空间中的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 ”这是学科建设发展的底线, 假如规划学科脱离了这个底线,学科发展就会轻浮,规划学科必须坚持底线上的课题开展、学者培养和组织投入。 【067】永续发展的概念 永续发展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最初应用于林业和渔业,用来描述一种对资源的战略管理方式,即如何使用或消 耗全部资源中的适当比例,而不致使资源受到毁灭性破坏,并且,新成长的资源数量足以弥补耗用的数量。其后,经 济学家由此提出永续产量的概念,这是对永续性进行正式分析的开始,这一概念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的各种领 域。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永续发展”的定义是: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 害的发展。 ”并指出: “永续发展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①‘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将 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②‘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 制。因此,世界各国——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国家或计划经济国家,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必须根据 持续性的原则训以确定。解释可以不一,但必须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必须从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上和实现持续发展的 大战略上的共同认识出发。 ” 【073】1997 年在北京的国际会议上,50 多位国内外学者,老中青三代规划师签署了《21 世纪城市规划师宣言》 , 宣言在回顾 20 世纪城市及其规划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于核心纲领提出了“三个和谐” ,即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 人的社会和谐以及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

④人文生态学理论
人文生态学就是用自然生态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来 集中研究人类社区的特征和规划,它是20世纪最早的有 系统地研究人类社会中社会活动与空间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一样具有许多共同的规 律和特征,它最主要的概念是“竞争”和“统治”。人 文生态学理论认为资源的短缺性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竞 争,而在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中,工商业倾向于向中心 城市集中,当它们形成一定程度的集中后,便改变或增 强了中心城市(城区)本身与周围城区(地区)间的联 系,并逐渐实现中心城区对城市的“统治”或城市对区 域的“统治”。同时这种“统治”力量也是社会性的,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②增长极理论又称发展理论
由 F· 佩鲁( F· Perroux )于 1950 年提出,它认 为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并不是均衡的,它在发 展过程中存在突出的极化现象,而在极化过 程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支配性经济单位具 有推动受支配地位经济单位增长的“推动” 效应。因此它主张首先积极发展中心城市, 然后通过中心城市的增长极作用的发挥带动 周围地区的发展,并认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这种集中式的发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一 个必须的过程。
(二)城市规划的任务

1990 年 4 月 1 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城市规划法》将规划管理的基本任务概 括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 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制定规划 和进行建设”。自 2008 年开始实施《中华人 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则根据中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现实需求强调城乡统筹发展、以人为 本和可持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展,将规划管理的基本任务概 括为“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规划的若干基本概念

城市规划原理简要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简要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简要总结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城市与城市发展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工业化导致新兴城市的形成,加快城市化进程。

城市形成的动因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

城市发展的规律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活动是决定城市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专门化阶段综合化阶段成熟化阶段区域化阶段2、城市进化理论绝对集中时期相对集中时期相对分散时期绝对分散时期3、增长极核理论佩鲁 1950年增长极核理论1966年由经济空间扩展到地理空间极化效应(生产要素向发展条件较好的城镇集中)、扩散效应(生产要素的扩散),使区域经济趋于协调,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过程。

4、经济全球化理论逆工业化|后工业化在旧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发展中国家作为原料产地,发达国家从事成品制造。

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控制、管理功能集聚于少量全球性中心城市;制造、装配功能扩散在大多数城市中。

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一)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趋势城市物质环境构成具有空间属性,表现为可达性和外部效应。

(二)城市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1、城市社会的异质性不同经济社会背景的社会群体聚居在城市的不同地区,即出现居住分异。

2、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老龄化社会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龄社会---当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总数的14%时则进入老龄社会。

(三)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城市经济活动的三大产业分类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和克拉克第一产业(产品来源于自然界的部类)第二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类)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部类)三、城镇化(城市化、都市化)(一)城镇化及其特点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首先,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系统介绍了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它从城市规划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出发,分析了城市规划的内涵和特点,阐述了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读者提供了对城市规划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为城市规划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其次,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系统介绍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它从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原则出发,分析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功能区划、城市交通规划、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通过对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系统阐述,为城市规划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为城市规划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再次,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系统介绍了城市规划的实践案例和经验。

它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规划实践案例的分析和总结,提炼了一系列成功的城市规划实践经验,为城市规划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借鉴。

通过对城市规划实践案例的深入剖析,为城市规划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导和借鉴,为城市规划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最后,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强调了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城市建设、城市经济等方面的密切联系。

它指出,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对城市规划与其他领域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为城市规划工作者和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为城市规划的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是一部系统介绍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权威著作,它对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为城市规划工作者和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它的出版对推动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感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希望广大城市规划工作者和相关专业人员能够认真学习和研究这部著作,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推动城市规划事业的科学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良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简介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设置和建筑风貌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设计,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是城市规划原理的第四版,旨在介绍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应用于实际项目中的实践经验。

内容概述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城市规划概述:介绍城市规划的定义、目标和重要性。

同时,介绍城市规划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趋势。

2.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介绍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如可持续发展、人文关怀、空间效率等。

这些原则是城市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

3.城市规划的流程:介绍城市规划的流程和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

包括城市调研、规划编制、方案评审等。

4.城市规划的实践经验:通过具体案例,介绍城市规划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和实践经验。

包括城市综合规划、城市设计等。

5.城市规划的挑战和前景:介绍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如人口增长、资源紧缺等;同时展望城市规划的未来发展趋势。

城市规划概述城市规划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城市规划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经验丰富的规划师来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设计。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使城市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

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交通规划、景观设计等,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

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在于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引导和规划,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城市规划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的城市规划注重城市的防御和布局,例如古代罗马的规划理念。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规划逐渐从简单的布局转变为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的综合规划。

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是跨学科的综合性规划,需要考虑众多复杂因素的影响。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规划的工作是在一系列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

这些原则旨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福祉。

城市规划原理一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规划原理一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发展
2.近代城市的发展
① 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
一般把英国人瓦特在1 784年发明素汽机作为工业革命的标志。 工业革命可能把生产集中在城市, 从而使加工工业迅速地在城市发展.并随之带动商业和贸易 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膨胀, 工业化吸收了大量农业人口,使之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扩展也吞并了.周围的农业用地.,失去 土地的农民流入城市成为工人。这些都加速了城市化。
3.城镇与城市的界定:
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一般是工 业、商业、交通和文教的集 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城市的发展
1.古代城市的发展
① 城市与防御要求
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要求,最初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后来是防御部落战 争。 中国古代一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 外都有深而广的城壕。 欧洲罗马时期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不少罗马营寨城,后来成为欧洲城市发展的基础。欧洲 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将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沟、 架设吊桥。在城市的平面布置中,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的问题。 兵器技术的进步也影响到了城市的建设。中国在宋代,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并直接影响到 城市的建设,使得一些城墙或加厚,或在土墙外包砖。对欧洲的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 响。
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
之城市与城镇化
一、城市的产生和定义
CONCENTS
二、城市的发展
三、城市化
城市的产生和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 :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这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成为主要 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2.城市的形成:

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第四版第一篇之城市与城市规划DOC

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第四版第一篇之城市与城市规划DOC

第1篇城市与城市规划第1章城市与城镇化第1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城市的形成: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的分离出来,城市便产生啦!城: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

市:交易场所.本质特征: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

城镇:以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村庄.第2节城市的发展1、古代城市发展防御要求(防御野兽、战争)社会形态发展(阶级的分化与对立) 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内陆交通、海上交通)、商市}2、近代城市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集聚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布局变化城市与环境(市民接触自然环境少,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城市的集聚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生产力的集聚、市政工程及城市公用设施的发展、城市高度发展)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经济的恢复,工业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到2008年,世界城市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50%,地球开始进入城市时代。

城市分散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城市对外交通的改变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的集聚效,应使得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张。

第3节城镇化城镇化(或城市化):农业人口和农业用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包含三个方面(1)人口职业的转变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2)产业结构的转变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

(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比较分散,低密度的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密度较高的居住形式,从与自认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式。

!!!城镇化也可称为城市化,因为城市与镇是城市型的居民点,均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其区别仅是文字使用的习惯或其规模的不用。

2、城镇化进程的表现(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3)、城镇化水平高,不仅建立在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完整word版)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第1章到第18章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一、城市的形成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农业从畜牧业分出第二次劳动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

二、城镇化1、城镇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也人口和城市农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2、城镇化水平是指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一、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二、各朝都城1、秦:相天法地,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

规模宏大。

2、汉长安:宫殿与市民居住生活区在空间上分隔,强调皇权,周礼制的规划思想理念得到全面的体现。

3、三国(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继承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4、唐(长安):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

里坊制在唐长安进一步发展,布局符合周礼考工记。

(唐长安由宇文恺负责制定规划)5、宋:里坊制逐渐被废除,出现开放的街巷制度。

三、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1、希波丹姆模式:古希腊城邦时期出现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第1章到第18章市广场为中心。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系统性的设计和规划,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是对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系统总结和更新,本文将围绕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展开讨论。

首先,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强调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的城市规划中,往往忽视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而在第四版的城市规划原理中,更加注重了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的用地、交通、水资源等,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其次,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城市规划不仅仅是对城市空间的规划,更重要的是要满足居民的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第四版的城市规划原理中,更加注重了对居民的需求和意见的收集和反馈,通过民主参与的方式,实现了城市规划的民主化和人性化。

城市规划不再是一些专家和政府官员的决策,而是全体居民共同参与的过程,使得城市规划更加贴近居民的生活,更加符合居民的利益。

再者,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强调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

在城市规划中,要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特点,合理划分城市的功能区域,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实现城市的有序发展和高效运行。

同时,城市规划还要考虑到城市的发展潜力和未来发展方向,避免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还强调了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城市规划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而是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综合考虑,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

只有通过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规划,才能实现城市的有序发展和高效运行。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对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更新,强调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整体性和系统性等重要原则。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可以实现城市的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繁荣和进步。

城市规划原理 第1章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规划原理 第1章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规划原理第1章城市与城市化第1章城市与城市化本章从城市的基本概念及其最初形成入手,阐述了城市在历史不同阶段所取得的' 和布局特征,以及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介绍了城市化现象的一般概念现特征,指出了中国、未来的_市化道路与国家发展前途的#系。

未来的中国城布 fi'uc应当是立足¥城乡k域的¥调发展,走向理性、健康、永续、和谐。

1居民点的形成在原始社会漫长的岁月中.人类过着依附于自然的采集经济生活。

当时的始人过着穴居、树居等群居形式,没有形成固定的居民点。

在长期与自然的中.人类创造了工具,提高了自身的生存能力开始有了捕鱼、狩猎,, 比较稳定的劳动集体■~母系社会的原始群落。

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从采集果实中发现一些更适宜人们食用的植物予以集中栽植.出现了农业:从狩猎中发现一些较温顺的动物可以集中牧养.出现了畜牧业:于是原始群落中就产生了从事农业与从事畜牧业的分工。

这是人类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到新石器时代的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人们的生活与农业均离不开水.所以原始的居民点大都靠近河流、湖泊.而且大多位于向阳的河岸台地上。

为了防御野兽的侵袭和其他部落的袭击.往往在原始居民点外围挖筑壕沟,或用石.土、木等材料筑成墙及栅栏。

这些沟、墙是一种防御性构筑物,也是城池的雏形。

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埃及的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都是农业发展较早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的农业居民点以及在居民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也出现得最早。

2城市的形成物资交换形式是从以物易物开始的,也就是我国古代《易经》中所说的\曰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随着交换量的增加及交换次数的频繁,逐渐出现了专门从事交易的商人.交换的场所也由临时的改为固定的市。

由于原始部落中生产水平的提高.生活需求的多样化.劳动分工的加强,逐渐出现_些专门的手工业者。

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这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一章考试复习题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一章考试复习题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知识点复习题第一章名词解释城市(定义和形成):全球化理论(定义):增长极理论:城镇化(定义、表现特征);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过城市化:选择填空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和分离。

根据经济基础理论,城市产业可分为和。

进化理论认为城市发展包括、、、四个时期。

工业化初期发展典型形态是。

中世纪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经济中心在。

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是。

城市化的后续动力是。

第一个城市化水平超过50%以上的国家是。

中国城市化初级阶段是从年到年。

简答题/论述题一、城镇与乡村的区别;二、城市发展规律相关的理论;三、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布局变化;四、农业发展作为城市化的初始动力,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结合图例介绍诺瑟姆曲线所反映的城市化发展各阶段特点。

六、简述世界城镇化历史过程并总结其特点。

七、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延伸题对中国未来/新时代中城市发展的特点/趋势进行预测。

(只答粗体字即可,答出5到6点即可。

)【延伸题答案】1、外延增长:城市发展继续加速。

中国的内需比重扩大,服务业比重增加。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中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和城市化的加速期,以消费为主体的内需增长持续释放,国内巨大的需求为全国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2、内涵发展:未来城市发展趋向高级化。

中国城市化质量目前并不高,因为常住人口的城市化居民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市民,未来,伴随着城市化领域的制度创新步伐的加快,这些居民逐步成为城市居民,并通过教育、就业、营商等方式增强自身在城市的生产生活能力和发展素质,从而不断推动城市的高级化发展。

3、地域结构:未来中国的城市发展趋向集约化,土地利用更加节约,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

中国未来不可能再进行粗放式的发展。

从1978年大2008年中国的人口翻了一番,但是城区的面积增加了7倍,那么在未来的20多年里,或者说25年里,中国的人口还要增加将近翻一番,他么建城区的面积不可能再翻一番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笼统地说,中外各国大体都有小村、村庄、 镇、城市、大城市这样一套居民点的系列。
村庄和比村庄还小的居民点一般是乡村型的居 民点,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
镇和比镇大的居民点是城镇型的居民点,统称 城镇,是以非农业活动为主的人口集中点。
46
城市的定义:
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居 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村庄;相对于村 庄,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和文教的 集中地,是该地域或更大腹地的经济、政 治、和文化生活的中心。
采用这类标准最为普遍,不下50个国家。
51
•第一节 城市概念及标准
(4)用居民点的下限人口数量指标和密度指 标相结合作为标准:
–如瑞典只要在200人以上,房屋间距通常不 大于200m的建成区即为城镇;
–加拿大1 000人以上的设有建制的市、镇、 村以及1 000人以上、人口密度至少390人每 平方千米的未设建制的居民点为城镇。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有以下几个:
①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 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②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人口规模上区别于乡 村;
③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 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 村。
④城镇具有上下水、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 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托马斯· 亚当斯(麻省理工),城镇规划纲要,1935: 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一项政治努力,它致力于
创造和引导与城市的社会、经济需要相一致的物质空间的发展和 秩序。
城市规划的概念剖析
名词:城市规划—— 法律条文、成果蓝图 动词:城市规划—— 行动、过程
❖ 主体: 政府(公共规划)、规划师(精英规划与代言规划)、开发商(私人规划) ❖ 客体(对象):城市不同空间层次(总体、分区、中心区、社区等) ❖ 目标:人的需求
❖ 本书除作专门说明外,也把城市作广义的理解,包 括乡村以外的一切城市型聚落。
44
城镇与城市的界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定义: 城市: 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和镇。
根据《城市规划基本术语》GB/T 50280—98所述: 城市: 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⑤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 不同于乡村;
还可以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许多方 面寻找城乡间的差异。
定义城镇的标准
❖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城镇定义标准。 ❖ 世界各国各地区根据各自社会经济发展的特
点,制订了不同的城镇定义标准。 ❖ 这些标准很少离开以上城镇的本质特征,所
忻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太原都市圈总体规划
北 京 市 总 体 规 划
唐 山 市 总 体 规 划
焦作市马村城区分区规划
南 京 市 河 西 新 城 区 城 市 设 计
南京市鼓楼—北极阁地段城市设计
滨水地段设计
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居住区规划
以上可以看出: (1)城市规划的范围尺度:大到区域、城市、城市分 区、城市片区,小到城市的一个小区、一条街道、甚 至一个景观节点的控制
城市规划
为实现城市空间的有序、和谐发展而对 未来城市空间发展做出预先安排,并依 此作为城市建设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课程介绍及学习要求
二、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讲什么的?
概括地讲, 本课程的主 要内容是关 于城市规划 的编制及实 施管理的基 本方法和原 理。
城市规划的体系构成及阶段划分 各层次规划的内容和编制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管理与实施
第2篇 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如何想?) 第5章 生态与环境; 第6章 经济与产业; 第7章 人口与社会; 第8章 历史与文化; 第9章 技术与信息。
第3篇 城乡空间规划:(如何编?) 第10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 第11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第12章 城乡区域规划; 第13章 总体规划; 第14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
课程参考资料
主要参考书
1. 同济大学主编:《城市规划原理》; 2. 崔功豪:《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3.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 4. 吴良镛:《中国大百科全书 建筑、园林、城市规划》; 5. 董建泓(编):中国城市建设史; 6..沈玉麟(编):外国城市建设史; 7. 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城市形成
城市的出现是原始社 会向奴隶社会发展过 程中的产物,是阶级 对立的产物(卡洪城)
❖ 城市产生的动力:两次社会劳动大分工
- 农牧分离:产生了固定居民点,即聚落 - 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城市雏形形成 - 商业与手工业分离:城市规模扩大
❖ 所以说,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产物。
❖ 城市的含义: ❖ 从字义看:城:“城,廓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
城镇与城市的界定
❖ 在许多场合下,城市和城镇这两个概念有严格的区 分。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城镇才称为 城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才称为镇,市和镇的 总称才叫城镇或市镇。
❖ 在不严密的情况下,又常常把城市作广义理解,代 表城镇居民点的合称。我国城市规划法所称的城市 就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本课程特点及学习要求
(二)城市规划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做城市规 划必须有扎实宽厚的理论基础。
△ 经济
△ 政策 △自然资源条件 △地质 △生态 △工程技术 △艺术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的概念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GB/T 50280-98》: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任务)
“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 “市”是交易的场所。市:“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 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所以仅有防御作用的墙并不是城市,仅集市也不能称为城市。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规定,是指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 市、市、镇。 ❖ 城市与农村的区别:关键在产业结构的不同、职业不同
人口规模 城市的人口规模比农村要大 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商业与手工业分离 集镇
城市 扩张与功能转化 大城市
居民点的形成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产生
城市的形成
居民点形成
原始聚落的分布: 与河流有极其密切
的关系: 尼罗河、
两河(底格里斯、幼 发拉底)、印度河、 黄河、长江流域农业 文明的发达与原始村 落的出现(约5000年 前)
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不同的是有些国家的标准侧重于强调某一个 特征或几个特征;有的有明确的数量指标, 有的只有定性指标。
49
❖ (1)单纯用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为标准:
如埃及规定省的首府和地区首府为城镇; 蒙古的首都和地区中心为城镇。 使用这类标准的有三十几个国家。
❖ (2)单纯以城镇特征为标准:
如智利规定有一定公共和市政服务设施的具有明显城镇 特征的人口中心为城镇。
(2)城市规划设计内容:涉及到城市空间总体布局、 城市景观设计、道路系统规划、水电等管线设施规划 、公共设施规划、城市各专项规划等等。
三、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 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规划设计方向的核心基础课程 ◆培养同学们规划设计能力的入门课程
四、教材内容体系
第1篇 城市与城市规划: (哪里来?) 第1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章 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第3章 城市规划体制; 第4章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主要参考杂志
1. 《城市规划》 2. 《城市规划学刊》 3 《城市问题》 4. 《城市研究》 5. 《规划师》 6. 《国外城市规划》 7. 《城市发展研究》 8. 。。。。。。。。
第一篇 城市与城市规划
❖ 第一章 城市与城镇化 ❖ 第二章 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 第三章 城乡规划体制 ❖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plan
规划什么样的 城 市 ?
怎样规划 城 市 ?
理想的城市目标
ideal city target
教学与考核形式
❖ 教学形式:本课程教学形式采取多媒体手段的课堂授 课为主,辅以案例式教学的教学方式
❖ 考核方式:本课综合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试卷成 绩两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试卷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作 业,试卷成绩以闭卷考试形式考查。
第4篇 城市专项规划: (如何编?) 第15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第16章 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 第17章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第18章 城乡住区规划; 第19章 城市设计; 第20章 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
第5篇 城市规划的实施: (如何建?) 第21章 城市开发规划; 第22章 城市规划管理
本课程特点及学习要求
(一)理解城市规划不是纯技术性的课程
它是集技术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综合性 极强的课程。比如,测绘工程就属于技术性 课程。而对于规划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方 案。
因此,我们在本课程中除了要重点理解掌握规划设计 的技术标准以外,还要掌握一些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以便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最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
马耳他这个小岛国,情况特殊,没有农业用地的建成区 即为城镇。
50
•第一节 城市概念及标准
❖ (3)单纯以居民点下限人口数量划分城镇:
如伊朗5 000人以上的市、镇、村均为城镇; 肯尼亚2 000人以上居民点为镇; 墨西哥至少2 500人的居民点为镇; 爱尔兰包括效区在内的1 500人以上居民点为市和镇。
❖ 城市的起源地:
美索不达米亚 印度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中国华北平原 中美洲 安第斯山中部 尼日利亚西南部
❖ 城镇与城市的界定 1.什么是城镇?
2.城镇与乡村的区别与联系? 3.我国第一个确定城镇、城市的标准?不同阶段 的调整 4.按照人口标准设置了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 小城市 5.其他国家对城镇的界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