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预习任务单
《鱼我所欲也》教案
针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改进与提高
完善教案
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完善教案的设计。
提高教学水平
通过反思,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增强课堂互动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学方法
01 讲解法
对课文中的重点字词、语法结构、思想内容进行 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02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课文的主题、思想、 表达方式等进行深入探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和表达能力。
03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语境,增强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手段
评估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解 答是否正确,能否灵活运 用所学知识。
反馈与调整
及时反馈
在每个教学单元结束后, 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反馈 ,指出优点和不足。
调整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 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以提高教学效果。
个性化指导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 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 导和建议。
06
教师自我反思
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和 句式,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思想的内涵和特点,比较其 与儒家思想的异同。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中的思想观点 ,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
理解文章中抽象的道德概念和哲学思 想,如何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解决办法
通过讲解、示范、举例等方式,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要字词
让学生认识到人生的选择和决 策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培养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02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新课
总结词:激发兴趣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 鱼我所欲也:【习题课件】
语言建构·能力练
一、课文研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0.下列“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B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顺承关系 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转折关系 C.乡为身死而不受 顺承关系 D.呼尔而与之 顺承关系
语言建构·能力练
(舍生而取义者也) 19.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____舍__生__取__义______的
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 __万__事__莫__贵__于__义____的观点。
本题考查大家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情况。常用 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 喻论证。首先要根据画线句判断所用的论证方法,所论证 的内容,一般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该段的中心句。
••
新知积累·基础练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C )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新知积累·基础练
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C )
A.一箪食,一豆羹
•
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 今义:豆子,一种粮食作物。
不只是贤明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这种心,只 不过贤明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万事莫贵于义也。
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语言建构·能力练
18 . 两 文 都 很 推 崇 “ 义 ” , 请 选 出 下 列 最 符 合 “ 义 ” 的 品 质 的 一 组
(C)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新知积累·基础练
8.名句默写。
本题要注意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点筛选符合要求的句子即可。
九年级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鱼我所欲也》的作者以及作品的背景;2.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核心思想;3.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写作手法;4.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核心思想;2.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1.分析作品中细腻的描写手法;2.思考作品的内涵与意义。
四、教学过程【预备活动】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相关图片、音乐等方式展示自然景色,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引导学生回忆钓鱼的经历,了解学生对钓鱼的了解和感受。
【正式授课】1.导读课文。
通过阅读课文第一段,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析一段课文,解答相关问题:这一段描述了什么?使用了哪些细腻的描写手法?这些描写有何作用?【拓展活动】1.朗读课文。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阅读其他相关作品。
学生自主阅读其他与自然有关的文学作品,探讨自然与人文的关系。
3.写作练习。
学生以《鱼我所欲也》为题,写一篇关于自己与自然的感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手法,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而且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讨论,激发了学生对自然与人文意义的思考和感悟。
在拓展活动中,通过朗读和写作练习,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人文关怀意识。
初三上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初三上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教案是教师为了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而做的方案!为此,下方不妨和小编一同来欣赏下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希望对各位有帮助!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鱼我所欲也教案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虚词、虚词,正确翻译课文;2、本白话语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气势,加强朗读和背诵;3、理解作者的观点,结合实践生活赋予它们以新的内涵。
学习重点:1、领会语气,练习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绪。
学习难点:理解文中的“义”“本心”的内涵,把握本文的宗旨。
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1. 字音:(1)不为苟得也( ) (2)为宫室之美为之( )(3)如令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 进展示例:(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3)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4)是/亦不可以已乎3. 指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4. 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呼尔而与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二、朗读练习1、听录音,留意节奏。
2、先生自在读,初步领会文章的言语特点,读两遍。
3、教师领读。
4、师生齐读。
留意要点:三、课内研讨先生自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预备质疑。
翻译以下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四、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绪,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1.理清论证思绪,把握说理方法发问:本文的论点是甚么?怎样提出来的?为甚么不直接提出来?发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2.难点打破,理解本文的宗旨。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优秀教案(表格版):+19《鱼我所欲也》
学生讨论:明确
小组合作探究,展示探究成果。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拓展延伸,接收思想教育。。
总结反思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
教
学
札
记
在教学本课时,学生感觉较难的是背诵,觉得第一段生涩难懂,我就着重给学生分析写作思路、使用的对比排比等手法,让他们住住规律来背,效果自然就好了。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多媒体显示: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平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选若干名同学回答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2.学生齐读课文。
3.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问我答
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问师答
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明确目标任务:1、掌握“欲、舍、甚、恶”等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正确分析并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3、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教师版)
第9课《鱼我所欲也》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作者的观点,领会会孟子散文的述风格和语言特色。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辨析本文的比喻、对比论证的方法。
3.熟读成诵,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重点难点】1.抓住文章中“舍身取义”的重要论点,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择。
2.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学习运用比喻、举例、对比说理的方法。
【学习过程】预习案导语:我们班将要进行一次演讲比赛,主题是“选择与坚守”。
我们将追寻古人“选择”的足迹,探访名人和普通人的“选择”。
在追寻和探访中,大家肯定会有收获和体悟。
走进青春期,走进社会,我们也会面临更多的分叉路,那我们又该如何去选择我们的人生路呢?相信在这个单元的学习完成后,你将会有明确的方向。
第三单元核心任务:“选择与坚守”主题演讲比赛要求:(1)学习第三单元课文,收集、积累素材,从中汲取思想精华,获得有益启示,感受先贤们的选择与坚守在现代的意义。
(阅读)(2)学习课文中的论证方法,表现手法等,撰写演讲稿,探寻自己内心的坚守。
(写作)(3)演讲比赛,真实感受选择和坚守的内涵。
1.知识简介(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民贵君轻”、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
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2)《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不食嗟来之食①齐大饥。
黔敖②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③,贸贸然④来。
黔敖左奉⑤食,右执⑥饮,曰:“嗟⑦!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⑧也!”从而谢焉⑨,终不食而死。
【注释】:①本文出自《礼记·檀弓下》)②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
鱼我所欲也教案范文
鱼我所欲也教案范文教案标题:《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掌握本文的基本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阅读理解的方式获取信息,分析思考问题;能够借助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信息整理和归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及生物的珍惜意识,引导学生善待动植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本文的主旨和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散文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主题的方式。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5分钟)通过拿一幅山水画引发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动植物的思考,并引导他们谈谈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美。
2.阅读理解与分析(40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记录下重要的事实和细节。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分析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手法。
帮助他们理清对整个散文的大致了解,并形成初步的思路。
3.学习散文的特点(2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散文的定义和特点,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找出文章具有的散文特点,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4.课文重点解析与讨论(30分钟)(1)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对课文中有关渔翁与鱼的描写进行深入讨论,思考渔翁和鱼的意象背后的含义。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将文章分段,归纳各段的主题,然后分组讨论各段的写作技巧和效果。
5.思维导图整理(20分钟)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课文中的观点、事实、细节和思维路径整理出来,帮助他们更加清晰地理解文本的整体结构和逻辑。
6.想象与写作(15分钟)(1)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想象,写出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和珍惜之情。
(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文字整理成短文,并与同桌交流和互动。
四、课堂小结(10分钟)对本课进行总结和回顾,再次强调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任务:将自己对自然的感受整理成一篇短文。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理解并分析课文的主题和写作手法。
《鱼我所欲也》课后题及答案(2)
《鱼我所欲也》课后题及答案(2)C、本文中最能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本段中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起到了突出中心论点的作用。
(二)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曰:“……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译“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2、与“王好战,请以战喻”中的“请”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乃置酒请之B. 战则请从C. 臣是以无请也3.孟子“以战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其目的是什么?4、用最简练的语言括“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成语的意思。
(三) 月攘一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天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攘②是③请损之2、选出与“以待来年然后已”中“已”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 斯速已矣B. 惧其不已C. 可以已大风D.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3、偷鸡人听到别人劝告后的态度是什么?(用现代汉语回答)4、对偷鸡人做法的评论是什么?(用原文回答)5、这个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想想自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吗?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
1、《孟子•告子上》、仁政、性本善。
2、(1)wù (2)dān gēnɡ (3)cù (4)xiè3、①“乡”通“向”;从前。
②“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
“与”通“”;语气词,无实义。
③“辩”通“辨”;辨别。
④“辟”通“避”;躲避。
4、(1)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2)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3)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分析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鱼我所欲也》的作者、背景和上下文;2.理解《鱼我所欲也》的基本意思和情感表达;3.能够准确朗读和背诵《鱼我所欲也》。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诗歌的方法,把握诗词的整体结构和表达方式;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3.通过课堂讨论和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和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2.引导学生感受《鱼我所欲也》中的爱情情感和美的意境;3.培养学生欣赏和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古代艺术作品中有关鱼的画作,激发学生对鱼的兴趣,并导入课程话题。
2.呈现诗歌(10分钟)给学生发放《鱼我所欲也》的诗词,让学生先阅读一遍,并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诗词的主题。
3.诗词分析(20分钟)4.诗词朗读(15分钟)请几位学生朗读诗词,注意语感和情感的表达。
然后全班齐读,感受诗歌的美妙。
5.诗词背诵(15分钟)让学生尝试背诵《鱼我所欲也》,分几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最先背诵完全。
6.合作学习(3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通过讨论和合作的形式,展示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
比如,一组选择宝玉和黛玉,讨论他们的情感和命运;另一组选择鱼,表达鱼对于自由的渴望等等。
7.展示和总结(15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向全班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强调《鱼我所欲也》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四、教学资源准备1.《鱼我所欲也》的诗词材料;2.古代艺术作品中鱼的画作;3.PPT、黑板等教学工具;4.小组合作任务分配表。
五、评价与反思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可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可以通过小组展示和学生的课堂讨论等方式,评价他们对诗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同时,在课后可以布置练习或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鱼我所欲也》的理解和背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9《鱼我所欲也》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一箪.食(dān)乞人不屑.也(xuè)B.蹴.尔而与之(jiù)二者不可得兼.(jiān)C.贤者能勿丧.耳(sāng)故不为苟.得也(gǒu)D.行道之人弗.受(fú)所恶.有甚于死者(wù)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立/天下之正位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蹴尔而与.之(一起)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奉侍)C.万钟于我何加.焉(增加,指代来好处)D.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B.二者不可得.兼所识穷乏者得.我欤C.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D.故.不为苟得也故.患有所不避也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用鱼和熊掌的类比引出中心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B.文章第一段用假设的方式一正一反地论述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的道理。
C.乞丐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从正面论述了“此之谓失其本心”的观点,很令人震撼。
D.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二、课内阅读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下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简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鱼我所欲也》简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鱼我所欲也》简案教案教学设计1《鱼我所欲也》简案教案教学设计简案概述:《鱼我所欲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屈原所作的一篇政论文章。
文章通过对鱼的喜好来比喻统治者对民众的治理方式,反映了屈原对当时中央政府的不满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本简案将围绕其主旨如何以符合国情的方式治理民众,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讲解。
教案设计:(一)课前导学1.以鱼这种生物为切入点,问学生“你最喜欢的鱼是什么?”。
请学生就自己最喜欢的鱼描述一下它的特点或美味程度,并总结出人们喜欢的鱼的共同特点。
2.引入《鱼我所欲也》的主题,宣布今天的课题是“政治喻言和政治批评”,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二)文本导读1.请学生阅读《鱼我所欲也》的全文,然后请他们简述屈原通过对鱼的描述来表达对中央政府的不满和对政治趋势的担忧。
2.简述屈原文章的逻辑结构:从自我张扬到对政治的犀利批判,然后提出改进之策成为君王。
(三)讲解内容及重点1.学习屈原的政治喻言。
屈原通过对鱼的喜好引申出了治理人民的核心规范。
这样的喻言具有生动鲜明、富有画面感的特点,适合于生动的教学方式和英伦文教学的运用方式。
2.强调政治批评是一种建设性的思维。
政治批评是一种改进的“桥梁”,它通过指出现有政策的缺点和矛盾,以推动政策的改进和进步。
因此,针对现实问题的政治批评是高尚的道德选择。
3.通过这篇文章,向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能否把这篇文章连接到我们现实生活、学校规定方面的政见?这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公诸于众”的意义。
(四)情境讨论1.向学生提供三个关于现实生活的问题,迫使他们思考屈原文章在现实中的体现。
例如,学生为什么觉得有时候政策是“形式主义”的呢?为什么政策有时候看起来是有缺陷和矛盾的呢?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重点提出靠谁来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政府我们自己可以改变什么?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政治生活中,通过自己的方式传递对政治改革的期望和呼声。
教学小结:本次教学应从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认识屈原文章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并引导他们思考人民在现实中的政治角色。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科书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第9课《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本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
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舍生取义所恶有甚于死者→患有所不辟所恶莫甚于死→何不为→有不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之……为之……为之二、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
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本心”的理解。
参考答案:“本心”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其内核分别为仁、义、礼、智。
在本章中侧重指羞恶之心。
孟子认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贤者能勿丧耳”。
“本心”是孟子基于人性本善的观点提出来的重要概念,他认为人类的良知是一种本能的心理状态,不学而有,不教而在。
所谓修身,就是要保有“本心”。
三、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乡为.身死而不受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参考答案:1.介词,表示比较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2.做为了3.给予同“欤”,语气词四、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你能举出几个事例吗?在今天,又该如何理解“舍生取义”呢?参考答案:【示例】一身侠胆的荆轲,高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血洒秦宫,慷慨就义;大义凛然的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用自己的生命为舍生取义做了最好的注解;还有“一腔热血勤珍重”的秋瑾女侠,“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先生,无不是舍生取义的楷模。
在今天,舍生取义的观点仍应该值得提倡。
为了正义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有时我们需要舍弃自我利益,这就是新时代“舍生取义”的表现。
五、孟子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类比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学习这种方法,写一段话,说明一个道理。
参考答案:【示例】两个人各有一本不一样的书,都把自己的那本看完了,他们各自看了一本书。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鱼我所欲也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鱼我所欲也》的内容和文中的道德观念。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例如,学生可以思考在现实生活中面临道德选择时,如何权衡利弊并做出决策。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例如,通过阅读文本和思考问题,学生能够独立理解文中的道德观念。
4.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和方法。
八、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安排: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教学方法运用: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道德观念,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鱼我所欲也》中的道德观念和修辞手法,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例如,解释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道德选择的模拟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道德选择的技能。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例如,学生可以思考道德选择的定义和重要性。
7.反馈问卷:准备学生反馈问卷,以便在课后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用于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鱼我所欲也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节目我主持】 (2)活动现杨,首先由学校朗诵队朗诵了朱 自清的《春》,接着,著名播音员陈老师将 朗诵朱自清的《背影》。请你给这两个节目
写一段串词。(要求:衔接自然,富有感染力)
示例:在朗诵队同学们清纯甜美的声音里,我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死亦我所恶(
• •
痛恨、厌恶
• • •
)
(2)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
2.下列加点的“于”与“所欲有甚于生者”中的 “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D
A.受任于败军之际
B.子墨子闻之,起于齐 • C.生于忧患 D.苛政猛于虎也
• • •
3.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相应内容。
(2018天水)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 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 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 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 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鱼,我所欲也( 想要的 (2)故患有所不辟也( 祸患,灾难 )
• •
)
(3)乡为身死而不受(
•
通“向”,从前
• •
本性
)
)
(4)此之谓失其本心(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C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鱼我所欲也》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我将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挖掘课文的深层含义。这些问题将围绕课文的核心内容展开,旨在帮助学生逐步解析文本,提炼孟子思想的精髓。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在学习过程中,强调个人行为对集体的影响,引导学生为集体的荣誉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课文的深入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个人道德行为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教学《鱼我所欲也》这一课时,我将采用情景创设的教学策略,将学生带入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具体情境中,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通过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故事导入等方式,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之下,体验那个时代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冲突。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剧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提高对文本的感悟力。
3.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
-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通过讨论和探究,形成对问题的深入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接着,我会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简要介绍孟子的背景和他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以及《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的重要性和价值。通过这样的导入,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好情感上的准备。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的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2023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原创好题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一)
1
2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二)
3
4
第四期参考答案
一、(11分)
1.(2分)D
2.(2分)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
3.(3分)“本心”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
“失其本心”是因为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穷困者的感激。
4.(4分)子罕坚守了本心。
子罕为了保留“不贪”的品质不愿意接受献玉者的玉石,为了帮助献玉者免于死难,让工匠雕刻玉石卖掉使献玉者富有。
二、(11分)
1.(2分)D
A:只/独自
B:清芬/凄清
C:什么/哪有
D:应当
2.(2分)我只喜欢莲——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3.(3分)D
4.(4分)①【甲】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2分)②【乙】文借描写松树的生长过程历经重重考验,表达了作者历岁寒不为改,清高不屈的气节。
(2分)
5。
9鱼我所欲也导学单
9鱼我所欲也课前导学 【任务一】回顾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孟子二章》,重新了解孟子及他的文章风格。
要求诵读一次。
如果感兴趣,可以百度百科“孟子”相关信息。
【任务二】(可以直接完成在《课内外古诗文阅读》上) 结合课文注释和词典,自主疏通《鱼我所欲也》,完成以下任务。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 )食,一豆羹(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 )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在括号中为粗体字注音。
二、解释下列字词语欲:__________ 得兼:__________ 舍:__________ 甚:__________苟得:__________恶:__________ 患:__________辟:__________ 如使:__________ 凡:__________ 是故:__________非独:_________是心:_________ 丧耳:__________与:__________蹴:__________ 辩:__________于:__________ 何加:__________奉:__________ 得:__________乡:__________ 为:__________是:__________已:__________ 本心:__________三、古代器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下列器皿在课文中曾被提及。
九下课内文言考点大全
《鱼我所欲也》一、内容梳理①以鱼和熊掌类比,比喻论证,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的道理。
②从“所欲”“所恶”两方面正反对比论述“义”重于“生”。
③得出结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贤者勿丧。
2.义就是羞恶廉耻之心3.本段的论点——在生与义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通俗易懂。
写法:类比4.“是心”、5.如何理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这句话?①这句话强调羞恶之心是人的本性,不是贤能的人特有的。
只不过贤人能在任何时候坚持本性,而有人却为了私利丧失了本性,成为邪恶之人。
②我们应当像贤人那样去追求义,保持人的天良、本性。
鱼我所欲也二、选择题常见表述1《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鱼我所欲也》从2,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3.4.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的表现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56,观点明确。
78.作者认为,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9.文章第一段最后几句话是对文章论点的补充说明,最后一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1011.文中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12.孟子在文中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更好地阐述了文章的观点。
13.孟子文章语言纵横驰骋,气势恢宏,以说理见长,善于运用精美的比喻、精当的对比、精彩的排比,对同一论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论述,极富感染力和鼓动性。
《唐雎不辱使命》一、内容概括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3段)具体叙写唐雎出使秦国,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这部分分为两层:①(第2段)唐雎义正辞严地驳斥秦王所谓不同意“易安陵”就是“逆寡人”“轻寡人”的谬论,并表示鲜明的态度“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这是情节的发展。
②(第3段)唐雎以“布衣之怒”(士之怒)与秦王“天子之怒”针锋相对,并效法“三子”,挺剑而起。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文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第三单元古文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分篇带答案】班级:姓名:第三单元目录:9.鱼我所欲也/《孟子》10.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1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9.《鱼我所欲也》精品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九下】二、重点句子翻译: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翻译: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
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
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翻译: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翻译: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4、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翻译: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翻译: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7、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翻译: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翻译: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
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9、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翻译: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
10、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翻译: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三、文本简答题:1、《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舍生而取义。
3、写出一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我所欲也》预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1.一读文章: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2.二读文章:默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3.三读文章:朗读课文,把握作者观点。
二、学习活动
【助读资料】(建议1分钟)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年),名轲,字子。
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
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
在孔予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
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
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
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现存七篇。
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
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
末朝朱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南》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
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活动一】一读文章《鱼我所欲也》,读出韵味。
活动策略:
1、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并及时查阅工具书。
朗读方法指导:①正确(读音正确,停顿适当,不错读不漏读);②流畅(语调正确,语气连贯,读准重音);③传神(能运用语音、表情等,读出《孟子》作品汪洋恣肆的风格特点)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故患有所不辟.
一箪.食一豆羹.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除以上字词外,你还积累了哪些字词的读音?请整理在下面:
【活动二】二读文章《鱼我所欲也》,读懂文义。
活动策略:
默读文章,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逐字逐句翻译课文,有疑问的地方勾画下来,以备交流。
此环节的词句翻译,要求一一对应,字字落实。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
..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预习收获和思考
【活动三】三读文章《鱼我所欲也》,读出哲思。
(建议9分钟)
活动策略:
1.再次朗读课文,并思考:本文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哪一句?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2.朗读课文,再次感知作者的思想主张并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第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