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层状边坡变形破坏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机理综述
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机理综述邹丽芳;徐卫亚;宁宇;郑文棠【期刊名称】《长江科学院院报》【年(卷),期】2009(026)005【摘要】倾倒变形破坏常见于层状岩质边坡工程,其机理研究对边坡稳定性分析具有重大意义.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对弯曲倾倒、块状倾倒及块状-弯曲倾倒3种不同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就边坡几何形状、岩层强度和长细比、层面力学参数、地下水、开挖作用等因素对倾倒变形的影响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倾倒变形破坏机理在物理模型试验、极限平衡、数值模拟3种方法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不同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说明了研究中需要改进和深化的内容.【总页数】6页(P25-30)【作者】邹丽芳;徐卫亚;宁宇;郑文棠【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57【相关文献】1.不同临空条件的层状反倾岩质边坡倾倒变形几何特征参数影响规律 [J], 黄少平;晏鄂川;尹晓萌;陈前;李兴明2.基于数值流形法的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破坏模拟 [J], 王欢欢;郭明珠3.反倾软硬互层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 [J], 黄达;马昊;孟秋杰;宋宜祥4.基于数值流形法的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破坏分析 [J], 王欢欢;郭明珠5.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变形机理与影响因素的离散元模拟 [J], 黄达;马昊;石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DDA的反倾层状岩体渐进式断裂研究
基于DDA的反倾层状岩体渐进式断裂研究
研究表明反倾层状岩质斜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以倾倒变形最为典型,变形破坏进一步发展形成的滑坡或崩塌,常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
甚至人员伤亡。
所以正确、定性、定量地认识反倾层状岩质斜坡的倾倒破坏过程与特性,能为后期具体的边坡工程治理提供正确有效的参考。
为此,本文基于岩体破坏机制和力学原理,以叠合悬臂梁、独立悬臂梁、叠合简支梁和独立简支梁4种基本的力学模型,分析了反倾岩质边坡岩层的受力特点,给出了4种力学模型下的应力计算公式,并
由此给出了4种模型下岩层的拉裂破坏力学判据。
分别分析了4种力学模型中,岩层断裂位置的计算公式以及断裂特点。
借助各类有限元、离散元网格划分的思想,根据非连续变形分析(DDA)在岩体分析应用
中的良好适用性及有效性,综合考虑计算高效性与实用性的同时,在
计算机程序上实现了悬臂梁、简支梁耦合DDA分析算法,采取“虚拟节理面”切割岩体、“虚节理”向“实节理”转换的方式,初步实现了DDA中单元块体的断裂破坏。
进一步运用改进后的DDA程序,详细分析了茨哈峡左岸坝址区4~#倾倒体变形破坏过程中的“分带性”成因,解释岩体倾倒破坏过程中张拉裂隙普遍呈现“上大下小”成因的同时,分析了特殊张拉裂隙呈现“上小下大”现象的成因。
详细分析倾倒体变形破坏过程中“分带性”的过程中,总结出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破坏过程中的渐进性和累积性特性。
最后,通过现场勘察结果和模拟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验证了悬臂梁、简支梁耦合DDA分析方法在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应用中的适用性及有效性。
基于断距-层厚特征统计的反倾边坡S型破坏演化数值模拟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工程地质学报1004-9665/2020/28(6)-1160-12马昊,黄达,石林.2020.基于断距-层厚特征统计的反倾边坡S型破坏演化数值模拟[J]•工程地质学报,28(6):1100-1170doi:10.13544/j. cnki.jeg.2019-040Ma Hao,Huang Da,Shi Lin.2022.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shapeg failure evolution of anti-dip slope based on statistics of brokeg length ank laygr thicineg]J].Journal if Engikeering Geology,28(6):1102-1170dol:10.13544/ei.jeg.2019-042基于断距-层厚特征统计的反倾边坡S型破坏演化数值模拟*马昊①黄达①②③石林④(①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444,中国)(②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交通学院,天津300401,中国)(③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安710454,中国)(④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430065,中国)摘要三峡库区巫峡龚家坊至独龙一带存在大量反倾不稳定边坡,多具有薄厚互层和软硬相间的岩体结构,边坡高度普遍在540m以上。
现场调查表明独龙7#边坡(D7)具有明显的“S”型柔性变形现象。
为探明反倾边坡“S”型变形破坏机制,以独龙段反倾边坡为依托,从边坡的岩体结构调查、破坏模式概化、监测资料分析、变形破坏模拟等角度对软硬互层反倾高边坡的破坏机制进行研究。
通过现场调查与无人机倾斜摄影,建立了边坡的三维模型,进而提取航拍数据,获得了岩层厚度、断距等的统计规律;基于断距-层厚统计规律,通过离散元软件UDEC对库水软化作用下D7边坡“S”型变形机理进行了模拟分析。
黄土崩塌破坏模式及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6 2 2 P4 . 1 文献标识码 : A
Co LLAPS FAI E LURE oDES AND M DEM NUM ERI CAL M ULATI SI oN R Fo Lo ESS S Lo PES
WA G G n n ① Z N oh n ① S i m n ③ Z N ig ig N e l g ② HA G Maseg U Ta ig E G Qn m n ① o n
节理 、 脚侵蚀 、 坡 降雨 、 人类工程 活动 等方 面分 析了黄土崩塌的成因 , 认为黄土 中的垂直节理 和坡脚侵蚀作 用是造成黄土崩 塌
的主要原 因; 次 , 其 通过野外黄土崩塌变形破坏特征及地质现象 分析 , 将黄 土崩塌归 纳为拉裂 一 坠落式 、 裂一 倒式 、 拉 倾 拉裂 一
a . t rtti p p r tde est orp y l s t ea ds u tr , esvrcl onss p rs n ri a nA s, s ae u i l s o gah , es y n t cue l s e i it,l eeoi , n l i f h s so p o p r o taj o o a fl
a dh ma c v i . h eu sso ht ohtevrcl o t i esa deoina tet fs p r e n u nat ie T ersl hw ta b t h et a ji s nl s n rs t h o o o ea t its t i n o o e l eh
块裂反倾巨厚层状岩质边坡变形破坏颗粒流模拟及稳定性分析
块裂反倾巨厚层状岩质边坡变形破坏颗粒流模拟及稳定性分析岑夺丰;黄达;黄润秋【摘要】为了研究块裂反倾巨厚层状岩质边坡破坏机制及稳定性,基于PFC2D平行黏结模型和持续增加重力加速度方法,研究边坡破坏模式、应力-变形及能量耗散演化,并用临界重力加速度量化研究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边坡破坏模式主要有滑移、倾倒和溃屈破坏3类且随岩层倾角增大而逐渐转变;随岩块两相邻边长比l/h 增大,边坡越倾向于发生倾倒破坏;滑移和倾倒破坏模式从坡脚向上坡体应力逐步达到峰值并峰后跌落,具有渐进破坏特征.而溃屈破坏模式坡体各部位应力呈“捆绑”型波动性塑性流动状态,具有大面积剧烈整体性破坏特征;随着岩层倾角(45°,60°,75°)增大,边坡临界重力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稳定性在60°时最弱.边坡稳定性随岩块增大而增强,并主要受层问裂隙间距控制.【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47)003【总页数】10页(P984-993)【关键词】块裂反倾边坡;变形破坏;稳定性;演化;颗粒流【作者】岑夺丰;黄达;黄润秋【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45;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45;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57反倾层状岩质斜/边坡破坏失稳诱发的灾难性事故常有发生,如加拿大Frank滑坡、美国Brilliant开挖边坡、秘鲁Ghurgar岩崩和我国的宜昌盐池河磷矿山体崩塌、华瑛山溪口镇滑坡、巴东黄腊石滑坡群等[1]。
以往研究认为倾倒破坏是这类斜/边坡的主要失稳模式。
MÜLLER[2]在分析Vaiont北麓滑坡成因时指出了岩块倾覆现象。
ASHBY[3]推荐用“topping(倾倒)”一词来描述这类破坏,并开展了理论和试验研究。
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破坏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破坏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吴昊;赵维;年廷凯;宋怀博;张彦君【期刊名称】《水利学报》【年(卷),期】2018(049)002【摘要】针对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破坏机理认识的不足,采用平板玻璃作为相似材料,开展不同边坡坡角及岩层反倾角组合条件下的多组离心模型试验;结合图像量测技术,综合分析坡体在离心加载条件下变形倾倒特征,提出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典型倾倒破坏模式和倾倒破裂面位置的确定方法.研究表明:坡体倾倒变形主要发生在破裂面以上,坡趾岩层起到抗倾倒作用,变形过程分为位移量稳定增长和位移量加速增长两个阶段;坡体倾倒破坏模式经历坡趾岩层断裂、近坡顶张拉裂缝产生、岩层折断渐进式延伸及裂缝贯通瞬间倾倒4个阶段;边坡坡角及岩层反倾角影响坡体破坏时的临界坡高与破裂面位置,可通过计算位移矢量方向确定破裂面位置.上述研究成果,为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的破坏理论发展、工程地质灾害评价及防灾减灾提供参考.【总页数】9页(P223-231)【作者】吴昊;赵维;年廷凯;宋怀博;张彦君【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 116024;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 116024;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 116024;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 116024;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 116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458【相关文献】1.反倾等厚层状岩质边坡倾倒破坏折断深度计算 [J], 朱存金;晏鄂川;张世殊;陆文博;严媛2.基于黏聚力裂缝模型的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破坏模拟 [J], 马文著;徐衍;李晓雷;陈敏3.地震荷载下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规律及数值模拟研究 [J], 马文礼;刘赟;魏占玺;董顺德4.基于数值流形法的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破坏模拟 [J], 王欢欢;郭明珠5.基于数值流形法的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破坏分析 [J], 王欢欢;郭明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震荷载下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规律及数值模拟研究
地震荷载下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规律及数值模拟研究随着地震活动的加强,边坡变形破坏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而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问题是工程重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对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文以地震荷载下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规律为研究目标,结合数值模拟分析技术,研究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特点,构建的边坡变形破坏的数学模型,探讨了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变形破坏规律及其机制。
一、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的基本特性反倾层状岩质边坡是指由反倾型岩层所组成的单面边坡,比较常见于孤立山脚或峰顶,具有极强的抗剪切能力,形成较大的地层破坏及崩塌,唯独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在构造上有较大的不稳定性,经受地震荷载作用,会发生变形破坏,因此引起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二、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特点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在受地震荷载作用时,会发生较大的变形破坏,主要表现为边坡下部出现大片滑移,上部变形破坏加剧,沿反倾层大面积错移变形,形成长体状块状倾倒破坏,且变形破坏区域大小依据受力状态及反倾层构造参数有所区别。
三、数值模拟计算针对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集体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变形有限元分析,分析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在不同荷载作用下变形破坏特性。
计算结果表明,边坡受地震荷载作用时,反倾层下部会发生大片滑移,随着荷载作用的加剧,滑移量会逐渐增大,长体状块状变形装入的深度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趋势,滑移量及变形破坏的深度都会受反倾层构造参数的影响。
四、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变形破坏规律及机制探讨根据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在受地震荷载作用时,主要表现为边坡下部出现大片滑移,上部变形破坏加剧,沿反倾层大面积错移变形,形成长体状块状倾倒破坏等特征;而其变形破坏规律主要受反倾层构造参数及受力情况影响。
由此可以推断,如果可以控制反倾层构造参数及受力状态,则可以有效避免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进而达到安全可靠的边坡稳定性。
多层边坡破坏机制数值模拟研究
-
现强度折减法求解安全系数。这个命令将不同阶段 的安全系数显示在显示屏上,采用二分法搜索求得 安全系数,即通过不断的二分减小强度折减系数的 区间,最终收敛到安全系数,具体步骤如下[14]: ( 1) 将凝聚力 c 设置成大值, 使内部应力发生 变化,找到体系达到平衡的典型步数(记作 Nr )。 (2)对于给定的安全系数 F,执行 Nr 步。如 果不平衡力比率小于 10 3,体系达到平衡;如果不 平衡力比率大于 10 3,再次执行 Nr 步,直到不平衡 力比率小于 10 3。 ( 3) 如果当前时步范围力比例与以前时步范围 力比例平均值的差值小于 10%,认为体系不平衡, 以新的不平衡 F 值退出循环;如果差值大于 10%, 时步 Nr 块继续运行,直到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差值 小于 10%, 这个块已经执行 6 次, 力比例小于 10 3。
摘 要:通过大量的多层边坡算例来分析 FLAC3D 强度折减法在不同强度、坡比和层厚的情况下所得安全系数与滑动面位置 的变化规律, 并与极限平衡法进行对比, 探究强度折减法和极限平衡法所得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 揭示多层边坡的破坏机制。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①对于上层土体强度较软的边坡,当上下层强度相差到一定程度,表现为上层破坏,强度折减法与 极限平衡法的安全系数相对差值最大,达 5%~7%;上层土体厚度 h 增加时,安全系数逐渐减小;上层土体位于地表以下时, 滑动面通过坡趾,安全系数保持不变。②对于下层土体强度较软的边坡,当上下层强度相差到一定程度,强度折减法所得安 全系数基本保持不变,但极限平衡法仍保持增长趋势,最大相对差值可达 12%;上层土体厚度 h 增加时,安全系数也相应增 大,h 位于 9~12 m,边坡表现为深层破坏;而 h=12 m 时,极限平衡法的滑动面却通过坡趾,但安全系数相差很小。当 h 的 变化范围在 3~5 m,两种方法的安全系数相对差值最大,达 6%~10%。破坏区分布分析表明,边坡呈拉伸-剪切复合破坏, 对于下层土体强度较软的边坡,复合破坏模式更显著,与单一剪切破坏模式相比,最大有 10%左右的相对差值。 关 键 词:多层边坡;FLAC3D;强度折减法;极限平衡法;破坏机制;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TU 457 文献标识码:A
反倾岩质边坡破坏机理模型试验研究
第24卷 第19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V ol.24 No.192005年10月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Oct.,2005收稿日期:2005–06–01;修回日期:2005–07–28作者简介:左保成(1978–),男,硕士,2004年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 :zuobaocheng@ 。
反倾岩质边坡破坏机理模型试验研究左保成,陈从新,刘小巍,沈 强(中国科学院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1)摘要:通过室内物理力学模型试验研究发现,对于反倾边坡,其主要的变形破坏形式为倾倒变形折断破坏,破坏首先发生在坡顶;通过试验研究反倾岩层的层面剪切强度(c ,ϕ 值)、岩层厚度及岩层倾角对反倾边坡变形的影响发现,反倾岩层的层面强度(c ,ϕ 值)和岩层厚度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而岩层倾角对反倾边坡的变形影响不大。
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显示此类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具有明显的“叠合悬臂梁”的特征,并得出反倾岩质边坡的抗倾覆能力随着反倾岩层的层面强度(c ,ϕ 值)、岩层厚度及岩层倾角的增大而增大的结论,与工程实际比较吻合。
关键词:岩土力学;反倾边坡;模型试验;叠合悬臂梁;时间–位移曲线;相似理论中图分类号:TU 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05)19–3505–07MODELING EXPERIMENT STUDY ON FAILURE MECHANISMOF COUNTER-TILT ROCK SLOPEZUO Bao-cheng ,CHEN Cong-xin ,LIU Xiao-wei ,SHEN Qiang(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1,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example of a certain slope in Guangdong segment of Beijing ⎯Zhuhai Expressway ,several groups of physical model tests are performed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slope are analyzed. The tes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failure mode of counter-tilt slopes is a toppling one ,which appears first on the top of the slope. The stability of counter-tilt slopes does not rest on terrane obliquity but on strength and thickness of terrane interface. It i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failure characteristic of this kind of slope is similar to that of superposition cantilever ;and the anti-toppling capability of counter-tilt slop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s of the parameters such as the parameters of interface (c ,ϕ),thickness ,and obliquity of terrane.Key words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counter-tilt slope ;model experiment ;superposition cantilever ;curve of time-displacement ;similarity theory1 引 言近年来,国内外通过工程实践、数值分析和室内物理模型试验等方法对反倾岩石边坡破坏模式、 岩移机理等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些成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离散元法在某层状岩质边坡中的应用
式中 : k 一法向刚度系数。 “ 叠合 ”是计算时假 设的一个量 ,将 其乘上一个 比例系数 作为 法向力 。对于确定 的法 向力 ,可 以增大 k n 的值 、减少 u 的值 ,而使二者 的乘积 等于相 同的法 向力 。 块体所受 的剪 切力 与块体运 动和加 载的历 史途径有关 ,所 以宜用增量的形式来表达 。设两块体之间的相对位移为△ u ,
1工 程 概 况 滑 坡概况 :滑坡 自然坡度 约 3 2 。, = l 8 。,滑 坡沿主滑 方 向长 约 1 0 0 m,宽约 1 5 0 m,滑 体厚度约 1 3 . 5 0 m,滑体面积 约1 . 3 5 ×1 0 4 m2 ,体 积 约 1 . 3 ×1 0 l 1 1 3 ,滑 坡 地 形 陡 , 边 界 裂 缝 明显,平面上呈 圈椅状 。 滑坡的岩土构成 。根据地质调绘及钻探 结果, 自上而下分 述如下 : 覆 盖 层 :碎 石 土 : 褐 、 褐 黄 色 ,碎 石 成 分 为 砂 质 泥 岩 风 化碎块石 ,一般粒径 为 5 0~ 1 0 0 m m,最大粒径可达 1 5 0 i r l l n , 上部含少量植物 根系,结构稍密,场区均有分布 ,揭露厚度为
则
△ F ・ △ u。 ( 3 -( 2)
式中 : k T l 一节理 的剪切刚度系数 。 0~ l 0 . 80 m。 式 ( 3 . ( 1 ) , ( 3 . ( 2 ) 所 表 示 的 力与 位 移 的关 系 为 弹 性 情 况 , 基岩 : 为寒武系 下统明心寺组 ( ∈1 m)薄层 状砂 质泥岩, 但 在 某 些 情 况 下 弹 性 关 系 是 不 成 立 的 ,需 要 考 虑 破 坏 条 件 。 根据风化程度 分述如下 : b . 运动方程一一牛顿第二定律 全风化层 : 灰 白、土黄、灰黄色 ,泥质结构 ,薄层状 ,岩 根据牛 顿第二定律来 确定岩体质 心的加速度和 角加速度 , 质 极 软 ,节 理 、 风 化 裂 隙 极 发 育 ,岩 体 破 碎 ,呈 碎 裂 结 构 ,岩 进而可 以确定在时步△ t 内的速度、角速度、位移和转动量 。 芯 呈士 状 、 砂 状 。厚 度 为 1 . 1 0~ l 0 . 8 0 I n ,场 区均 有 分 布 。 利 用中 心差分格 式对 上两式 积分 可得 什 △ t 时间 的块体 强风化 层: 灰 、灰 白、浅灰 色,夹弱风化团块 ,泥质结构, 的位 移 和 转 角 薄 层 状 ,岩 质 软 ,节 理 、风 化 裂 隙 极 发 育 ,岩 体 破 碎 ,呈 散 体 在每一个 时步△ t 进行一次迭代 ,根据 前一个 时段迭代所 结构 ,岩芯 呈砂状、块 状 。厚度为 0~ 8 . 4 0 m,场区均有分布 。 得 到的块体 的位 置,求 出接触 力,作为下一 次迭 代的 出发点 , 2理论 分析 进而求 出新位置 。如此进行反 复迭代直到平衡状态为止 。 滑 坡现状: 滑坡 范围内地面裂缝明显 ,多集中在滑坡后缘 , 在运动方程 中没有包括使 问题收敛于稳定解所需要 的粘性 多 为 拉 张 裂 缝 ,裂 缝 走 向与 滑 动 方 向近 于 垂 直 ,其 中 裂缝 最大 阻尼 ,为此 需要 引进粘性 阻尼 ,以吸收动能 ,以免系统不停 的 宽度达 2 0 c m, 垂 直 位 移 0 . 1 5~ 0 . 2 0 c m ,长 约 6 7 m; 南 侧 裂 振 荡 。 缝 多 呈 羽 状 排 列 ,与 滑 动 方 向斜 交 , 自北 东 向 南 西 消 失 ; 滑 区 在 离散元 中一般采用质量 阻尼或 刚度 阻尼来吸收系统 的动 中 下 部 裂 缝 较 少 ,多 呈 弧 形 状 ; 坡 口处 挂 网喷 射 混 凝 土 后 不 久 , 能 , 当 阻尼 系统 取 值 稍 小 于某 一个 临界 值 时 ,系 统 的振 动 将 尽 出 现 一 条 弧 形 裂 缝 , 当前 部 荷 载 去 除之 后 , 该滑 坡将 可 能 产 生 可 能快 的速度消 失,同时 函数 收敛于静态值 。质量阻尼可 以被 滑 动 破 坏 ,该 滑 坡 属 于缓 倾 层 状 岩 质 边 坡 。 认 为是一系列的粘性阻尼 器通 过各个块体 的形心将各个块体连 变形机 理 : 该滑坡 符合 前面所讨论 的缓倾坡 的破 坏机理 。 接 起来 ,阻尼器 产生与块 体速度和 质量成正比但 与块体速度相 当坡前荷载去除之后 ,边坡岩 体将 沿下伏软弱面向坡前临空方 反 的力 ,以减少 块体 的绝对运 动 ;刚度 阻尼 是通 过接触 点阻止 向滑移 , 并使 滑移体拉裂解体 。受 已有软弱面控制 的这类变形 , 刚体 间相 对 运 动 的 阻 尼器 。 其进程取决 于作 为滑 移面的软弱面的产状与特性。滑移面向临 ( 2 )选 取 参 数 见 表 3 - 1 。 空方 向倾角大 于岩层 的内摩擦 角,在成坡过程中一旦该面被揭 表3 — 1模 拟参数表 T a b . 3 - 1 T h e p a r a m e t e r o f s i m u I a t e 露 ,上部坡面岩体 临空,破坏 了原坡体的平衡条件 ,上覆土层 容重 节 粘聚力 内摩擦角 法向 切向 及全 、 强风化岩体失去支撑 , 坡后缘拉裂面一 出现 即迅速滑落 , ( k N/ m 3 ) 理 ( k P a ) ( 。) 刚度 刚度 这种滑动破坏发 展为由坡前向顶缘逐步解体的块状滑坡 ,而且 蠕变过程极为短 暂。这也是典型的滑移一拉裂破坏 。 碎 石 土 2 0 1 l 0 l 8 5 ×1 0 ’ 4 . 5 ×1 0 ’ 破坏模式 :该滑坡将 会发生阶梯状的平面滑动破坏 。 全 风化 砂 判别依据 : 依据 文献 [ 1 】 滑移一拉裂 的判别 公式进行判 别。 质 泥岩 2 3 2 5 0 1 8 9 ×1 0 5 ×1 0 由工程 概 况可 知 : L = 1 0 0 m,b = 1 5 0 m, = 1 8 。, C l = 3 2 。。 弱 风化 砂
层状岩质边坡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的数值分析
(a) 10º
(b) 20º
弯曲变形,较远处除了发生弯曲变形外,还伴随明 显的溃曲破坏,薄板状的岩层沿层间挤压带启开, 沿岩层方向发生轻微差异性层间错动[3]。由于不均 匀的层间错动,岩体在裂隙面上的剪应变累积起来, 坡体后缘出现一系列的拉裂缝,同时还在层间出现 局部的陷落带,前缘沿弯折破碎带剪出,形成崩塌。
呈水平或近水平分布,主要受岩体自重力影响而产 生滑移力。坡顶变形破坏早于坡面和坡脚,坡顶变 形破坏是由水平拉应力作用,形成上宽下窄的拉破 坏区,并逐渐扩展加深。拉伸破坏区随坡高增大, 坡角变陡,拉破坏区域面积增大,深度加大[15]。算 例边坡中结构面通过坡脚,从而在重力沿临空面分 力的作用下形成沿坡脚滑出的变形破坏,该类破坏 属压剪性质。
抗拉强度 /MPa 1.41 0.01
2.2 屈服准则
采用能同时考虑关联流动拉伸屈服和非关联流
动剪切屈服的 Mohr-Coulomb 准则[14],其表达式如下。
(1)剪切屈服准则 f = I1 sin ϕ / 3 − c cosϕ +
J2 (cosθσ + sinθσ sin ϕ /
3) = 0
(1)
(School of Resources & Safety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Abstract: The failure modes of stratified rock slopes are simulated by FLAC3D (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 whi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p angles of structure planes and stability of slope is analyzed by shear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① for horizontal layered slope, horizontal deformation failure at the top of slope occurs earlier than that on the surface and toe of slope, which leads to the tensile failure zones. For consequent slope, when dip angle of structure plane is small, the mainly failure mode is slippage; when dip angle is large, the failure is buckling. For vertical layered slope, the failure mode is bending-fissuring-slump. For anti-dip rock slope, the mainly failure mode is slippage for small dip angle of structural plane, and toppling failure for large dip angle of structural plane. ② for consequent slope, the total safety factor F of slope first increases then decreases with structural plane dip angle β; the outline of curve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 and β is like shoulder which is higher on both side, and lower at the middle place. When β =30º, F reaches its minimum value. For anti-dip rock slope, the outline of curve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 and β shows the trend of increase-decrease-increase. And the most parts of its curve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consequent slope,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practical case. ③ the elastoplastic element with lower strength can reasonably simulate the deformation of weakness plane. Key words: stratified slope; failure mode; numerical simulation; stability
层状岩质边坡动力变形破坏特征的试验研究
第16卷第2期2 0 1 8年4月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1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Vol.16 No.2Apr. ,2018DOI:10.3969/j.issn.1672 - 1144.2018.02.017层状岩质边坡动力变形破坏特征的试验研究刘汉东S陈钩龙S牛林峰\王忠福S朱瑞2,姚亮3(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岩土力学与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M5;2.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16;3.河南东龙控股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_)摘要:以反倾层状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振动台试验对地震作用下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进行了研究,观察记录了在不同频率、振幅、持时地震波作用下模型边坡的宏观变形破坏特征。
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边坡变形破坏特征与地震动参数密切相关;结构面对边坡的变形破坏有着控制作用;地震作用下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可概化为:地震诱发——顶部及浅表部松动变形——坡体裂缝发育、扩展及层间错动加剧——顶部及浅表部破坏加剧——坡脚拉张裂缝扩展及层间错动加剧,引起边坡大规模崩塌溃坏,散落岩体堆积坡脚。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反倾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特征;破坏模式中图分类号:TU45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44(2018)02—0090—05Experiments on Dynamic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Layered Rock SlopeLIU Handong1,CHEN Junlong1,NIU Linfeng1,WANG Zhongfu1,ZHU Rui2,YAO Liang3(1. Henan Key Laboratory of Geomechanics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He,nan450045, China;2. Henan Water&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 Ltd,. ,Zhengzhou, He,nan450016, China;3.Henan East Dragon Holdings Ltd, Zhengzhou, He,nan450000, China)Abstract: Taking an anti-dip layered rock slope as an example,the defomiation and failure process of an anti-dip layered rock slope under the earthquake is analyzed by shaking table test.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croscopic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the model slope under the seismic waves with different frequencies,excitation intensities and holding times are observed and recorded.And the defomiation and failure modes of the model slope are analyzed as wel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fomiation and failure of the slope under the earthquak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arameters of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The structural plane has a controlling effect on the defomiation and failure of the slope.The defomiation and failure modes of the anti- dip layered rock slope under the earthquake can be generalized as follows earthquake induction,the top and shallow parts loose defomiation,crack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interlayer dislocation.The top and shallow parts damage increased;stretch fractures of the slope toe expansion and interlayer dislocation increased;large-scale collapse and scattered rock mass accumulation at the slope toe.Keywords: a shaking 她le test;池池ti■出p rock slope; characteristics of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failure modes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问题是工程地质研究的 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害。
基于离心机和数值模拟的软硬互层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变形特征分析
硬互层反倾边坡的层间错动以及岩层弯折;(2)此类坡体倾倒变形破坏全过程为:层间先出现相互错动,然后边坡自坡脚部
位开始出现弯曲变形,随后坡体后缘出现拉张裂缝,与此同时边坡整体向临空面弯曲倾倒,最终形成 2 个或 3 个破坏面;
( 3) 随 着 岩 层 倾 角 的 增 大 , 边 坡 一 级 破 坏 面 逐 渐 向 坡 体 深 处 发 展 ; ( 4) 随 着 硬 /软 岩 层 厚 比 的 减 小 , 坡 顶 竖 向 位 移 变 小 , 且 坡
体滑动的整体性逐渐增强;(5)随着软/硬岩层厚比的增加,坡体破坏面逐渐由粗糙的“锯齿状”向平滑的“圆弧状”过渡。
关键词:反倾;岩质边坡;软硬互层;变形特征;离心机;联合强度准则
中图分类号:P6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665(2021)04-0141-10
An analysis of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ft-hard interbedded anti-tilting layered rock slope based on centrifug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收稿日期:2020-07-24;修订日期:2020-09-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2300) 第一作者:李彦奇(1988-),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滑坡灾害治理方面的学习和研究。E-mail:57492858@ 通讯作者:黄达(1976-),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滑坡灾害治理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dahuang@
F-DEM(有限元-离散元)方法[15] 可以同时考虑岩 体结构面和岩块,融合了有限元和离散元各自的优 势,可以考虑岩层没有完全脱离母岩的实际情况。借 助 此 方 法 , 陈 小 婷 等 [16] 以 巫 山 县 长 江 左 岸 危 岩 体 为 例,证明了将连续-离散模型用于边坡破坏研究具有可 行 性 ; 刘 郴 玲 等 [17] 以 红 石 边 坡 工 程 为 实 例 , 建 立 FDEM 模型并获得边坡失稳破坏的渐进破坏全过程。
倾倒式岩质崩塌运动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倾倒式岩质崩塌运动过程数值模拟分析袁志辉,陈志新,倪万魁,张文栋,王博【摘要】摘要:在延长县崩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倾倒式岩质崩塌运动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其运动规律。
根据崩塌的破坏形式和运动特点,将倾倒式崩塌的整个运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岩体原有节理的开裂变形阶段、岩体沿基座支点的倾倒运动阶段、崩塌体在一定初速度下的落体运动阶段、崩塌体的碰撞与堆积阶段。
通过对倾倒式崩塌影响范围的理论计算结果、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调查结果对比得出,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两者远大于理论计算结果,因此数值模拟结果可作为倾倒式崩塌的影响范围,可为崩塌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名称】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年(卷),期】2014(025)002【总页数】6【关键词】关键词:数值模拟;运动过程;倾倒式崩塌;影响范围0 引言崩塌一般是指陡峭边坡所发生的一种突然而又急剧的动力地质现象,即在地势陡峭、地质条件复杂的边坡上,其上的岩体或土体在自重和其它外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岩而急剧向下崩落[1]。
崩塌是一种突发性的地质灾害,虽然规模不大,但破坏性强,常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
崩塌的孕发过程具有渐进性、失稳过程具有突发性[2]。
崩塌的破坏模式和运动形式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存在不同的分类,陈明东根据受力模式将崩塌失稳破坏分为板梁旋滑移和悬臂压杆破坏两类[3];张奇华将崩塌失稳模式分为八类,即蠕滑体滑移失稳、整体压陷倾斜崩塌、滑移—倾斜交错崩塌、裂隙段屈曲变形破坏、上下滑出破坏、倾斜—滑移破坏、倾斜—隐裂缝开裂—崩塌、倾斜—滑移—隐裂缝开裂—崩塌[4];孙志云将崩塌失稳模式分为滑移和倾倒两类。
曾廉将崩塌落石的运动形式分为坠落、跳跃、滚动和滑动,多数情况下为跳跃和滚跳的组合[1];赵旭根据运动学原理将崩塌落石分为坠落、滑动、滚动和弹跳等阶段[5];唐红梅将崩塌下落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始位移阶段,碰撞阶段,滑动阶段和滚动阶段[6]。
黄土崩塌破坏模式及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
黄土崩塌破坏模式及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王根龙;张茂省;苏天明;曾庆铭【摘要】黄土崩塌是黄土高原区最常见、致灾最为严重的一种地质灾害.首先,从黄土地形地貌、黄土类型及结构、黄土垂直节理、坡脚侵蚀、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分析了黄土崩塌的成因,认为黄土中的垂直节理和坡脚侵蚀作用是造成黄土崩塌的主要原因;其次,通过野外黄土崩塌变形破坏特征及地质现象分析,将黄土崩塌归纳为拉裂-坠落式、拉裂-倾倒式、拉裂-下挫式和拉裂-滑移式4种主要破坏机制,并概化出了各类破坏示意图;通过离散元数值模拟,对黑龙沟黄土崩塌的形成破坏过程进行了再现和分析,其破坏过程为侵蚀剥落-坡脚局部凹进-垂直节理张开-下挫解体-堆积坡脚.%Loess collapse is a type of very common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the loess plateau area of Northwest China. At first, this paper studies loess topography, loess type and structure, loess vertical joints, slope erosion, rainfall and human activ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vertical joints in loess and erosion at the toe of slope are the main causes of loess collapse. Secondly,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geological phenomena,four typical failure modesare put forward to describe different types of loess collapses. They are tensile crack-falling, tensile crack-toppling,tensile crack-subsiding and tensile crack-sliding. By means of discrete element method,a typical loess slope of Heilonggou is simulated. The failure process of loess collapse includes erosion flaking,local recessing, vertical joints opening,drop breakup,accumulation at the toe of the slope. Research findings in the paper are significant to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loess collapse in the loess plateau area of Northwest China.【期刊名称】《工程地质学报》【年(卷),期】2011(019)004【总页数】9页(P541-549)【关键词】垂直节理;黄土崩塌;坡脚侵蚀;破坏机制;离散元数值模拟【作者】王根龙;张茂省;苏天明;曾庆铭【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710054;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710054;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1黄土(Loess)是一种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在西北地区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面积约44×104km2。
反倾岩质边坡的时效变形破坏研究
反倾岩质边坡的时效变形破坏研究张泽林;吴树仁;唐辉明;刘高;李高勇【期刊名称】《地质科技情报》【年(卷),期】2014(33)5【摘要】为研究反倾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规律性与形成机制,以黄河上游茨哈峡水电站库区反倾岩质边坡变形破坏为例,基于系统的工程地质方法并结合离散元模拟边坡的变形演化进程,对其倾倒变形的时效性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其形成演化机制。
结果表明:1该倾倒边坡的时效变形规律表现为倾倒变形在不同方向上具有差异性,其时空演化特征表现为斜坡顶部的拉裂和中部的弯曲变形,目前倾倒体内未形成贯通性失稳界面,倾倒拉裂和弯曲变形同时存在,表现为倾倒机制的长期性、积累性和阶段性;2该类斜坡的变形破坏是岩层在自重应力作用下做悬臂梁弯曲,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导致坡体后缘开裂、根部折断、前缘剪切蠕变,当坡体折断带内的剪应力超过其抗剪强度时,坡体逐渐错动下滑形成倾倒塌滑体;3该倾倒变形体的破坏模式为弯曲—拉裂变形、弯曲—折断破裂、蠕滑—拉裂变形、表层滑塌和深部滑坡形成。
【总页数】7页(P181-187)【关键词】倾倒体;时效性;形成机制;离散元模拟【作者】张泽林;吴树仁;唐辉明;刘高;李高勇【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兰州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相关文献】1.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的颗粒流模拟研究 [J], 张志飞;贾洪彪;苟青松;李鸿博2.强震作用下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变形及破坏模式研究 [J], 刘汉东; 耿正; 王忠福; 牛林峰; 王四巍; 徐峰3.地震荷载下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规律及数值模拟研究 [J], 马文礼;刘赟;魏占玺;董顺德4.反倾软硬互层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 [J], 黄达;马昊;孟秋杰;宋宜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层状岩石边坡倾倒破坏过程的数值流形方法模拟
层状岩石边坡倾倒破坏过程的数值流形方法模拟
刘红岩;秦四清
【期刊名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年(卷),期】2006(33)5
【摘要】层状岩石边坡的倾倒破坏是岩石边坡失稳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利用数值流形方法对一层状岩石边坡的倾倒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块体间粘结力的情况下,块体间的摩擦角决定着岩石边坡的稳定性.随着摩擦角的增加,块体间的摩擦系数增大,岩石边坡的稳定性增强,并出现相应的滑动区、倾倒区和稳定区.模拟结果与相应的理论预测结果相吻合.
【总页数】4页(P22-25)
【作者】刘红岩;秦四清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22;TU457
【相关文献】
1.似层状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过程数值模拟 [J], 王霄;陈志坚;徐进鹏;段兴平
2.层状复合岩石轴压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J], 吴秋兰; 詹学才; 邱传传; 刘永胜
3.基于数值流形法的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破坏模拟 [J], 王欢欢;郭明珠
4.基于数值流形法的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破坏分析 [J], 王欢欢;郭明珠
5.模拟岩石边坡倾倒破坏的数值流形法 [J], 张国新;赵妍;石根华;彭校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反倾岩石边坡变形破坏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反倾岩石边坡变形破坏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卢增木;左保成
【期刊名称】《矿业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06(26)1
【摘要】根据相似理论建立地质力学模型,研究反倾层状边坡岩体的变形破坏机制。
介绍了模型试验的设计和过程,研究了原型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和岩层倾角对边坡
稳定性的影响。
同时进行了Ansys模拟计算。
通过比较这两种研究方法的结果,发现反倾层状边坡岩体的变形机制为倾倒变形,破坏模式为弯折破坏;破坏首先在坡顶
产生,边坡变形加速的过程是在开挖结束一段时间后才出现;岩层倾角的变化对反倾
边坡的变形影响不敏感,但对边坡变形加速持续时间的长短有较大的影响,岩层倾角
越小,变形加速所持续的时间越长。
【总页数】5页(P22-25)
【关键词】反倾岩石;模型试验;模拟计算;变形破坏机制;倾倒变形;弯折破坏
【作者】卢增木;左保成
【作者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枢纽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
土力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319.56
【相关文献】
1.反倾层状岩体边坡变形破坏振动试验研究 [J], 郝建斌;门玉明;彭建兵
2.反倾层状软质岩石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J], 廖廷周;刘韬
3.强震作用下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变形及破坏模式研究 [J], 刘汉东; 耿正; 王忠福; 牛林峰; 王四巍; 徐峰
4.地震荷载下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规律及数值模拟研究 [J], 马文礼;刘赟;魏占玺;董顺德
5.反倾软硬互层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 [J], 黄达;马昊;孟秋杰;宋宜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K28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的离散元模拟
K28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的离散元模拟
胥良;石豫川;柴贺军;冯学钢;李祥海
【期刊名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年(卷),期】2003(030)003
【摘要】在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对K28边坡在天然和饱水状态下的变形进行离散单元法数值模拟,分析了此类缓倾角顺层边坡滑移压致拉裂的变形破坏机制,以及地下水促进边坡变形破坏的作用机理,为边坡的工程治理设计提供合理的建议.【总页数】4页(P51-54)
【作者】胥良;石豫川;柴贺军;冯学钢;李祥海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研究所,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研究所,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研究所,成都,610059;四川省交通厅,成都,610000;四川省交通厅,成都,6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22;TU457
【相关文献】
1.陡斜坡路堤失稳破坏现场实测及数值分析:以广东梅河高速公路K28段为例 [J], 向冲;费维水;张玉芳;魏少伟
2.辽西某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分析与治理对策 [J], 王旭
3.碟子沟风井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J], 李雅阁;吴海军
4.滇西红层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及整治对策研究 [J], 张劲松;杨红;刘云海
5.基于结构面网络模拟的岩质高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离散元模拟 [J], 邓社根;沙荣华;曹旖旎;瞿生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u me r i c a l Si mu l a t i o n Re s e a r c h o n De f o r ma t i o n a nd Fa i l u r e
o f An t i — d i p La y e r e d Ro c k Sl o pe wi t h DEM
c a l p a r a me t e r s a r e s t ud i e d .The n u s i ng UDEC s o f t wa r e , n ume r i c a l s i mul a t i on mo de l s o f a nt i — d i p l a y e r e d s l op e
2 0 1 7年 8月
D OI 1 1 0 . 1 3 3 9 3 / j . c n k i . i s s n . 1 6 7 2 —9 4 8 X. 2 0 1 7 . 0 4 . 0 0 8
反 倾 层 状 边 坡 变 形 破 坏 离 散 元 数 值 模 拟 研 究
王 秀 菊
( 南 京 交 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系 ,南 京 2 1 1 1 8 8 ) 摘要: 针对_ T - 程 实 践 中常 见 的反 倾 层 状 岩 体 边 坡 , 在 室 内 不 同 浸 水 时 间 三 轴 试 验 数 据 分 析 基 础 上
理提 供 参考. 关键 词 : 反倾 层状 边坡 ; 水劣 化 ; 数值 模拟 ; 离散 元 法 ; 稳 定 性 中图分 类号 : TV4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9 4 8 X( 2 0 1 7 ) 0 4 — 0 0 3 6 — 0 5
分 析 了软化 效应. 然 后运 用 离散 元 UDE C 方法建 立 了反倾 层状 边坡 数值 模 型 , 考 虑 水 的劣 化效 应 , 研 究不 同坡 高 、 坡角 、 结构 面倾 角 、 结 构 面 强度 对 边 坡 稳 定 性 的 影 响及 变形 破 坏 范 围, 探 讨 了反倾
Hale Waihona Puke 层状边 坡 水劣 化作 用下 的 变形破坏 机理 . 结 果表 明: 坡 脚软 化 在 许 多情 况 下是 最 不利 的 因素 ; 层 面 倾 角超过 5 0 。 时, 边 坡具备 产 生 强烈倾 倒 变形 条件 , 反 之则 以折 断滑 动 为 主 ; 随 着 结构 面 摩 擦 力 和 粘 聚力 的减 小 , 边 坡 的潜在 破坏 范 围和 深 度 呈 现 增 大趋 势. 研 究 结果 可 为 倾 倒 变 形边 坡 的工 程 治
ou t t o i nv e s t i g a t e t he d e f or ma t i on a nd f a i l u r e me c h a ni s m of l a ye r e d s l op e wa t e r de t e r i o r a t i o n.I t i s s ho wn t h a t t he t o e s o f t e ni n g i n ma ny c a s e s i s t h e mo s t u nf a vo r a bl e f a c t or s;a n gl e o f mor e t h a n 5 0 d e g r e e s,t he s l o pe ha s ge ne r a t e d i nt e ns e t op pl i n g d e f or ma t i on c o nd i t i o ns ;o t he r wi s e i t wi l l s ho w br e a k— s l i d i ng do mi na t e d da ma g e mod e .W i t h d e c r e a s e s of t he s t r uc t u r e s u r f a c e f r i c t i o n a nd c o he s i o n,f a i l ur e de p t h a n d e xt e nt of s l o pe p o t e nt i a l f a i l u r e s ho ws i nc r e a s i ng . The r e s u l t s c a n p r ov i d e r e f e r e nc e f or e ng i n e e r i ng t r e a t me nt of t o p pl i n g de f o r ma t i on
第3 9卷
第 4期
三峡大学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 o f C h i n a Th r e e Go r g e s Un i v . (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
Vo 1 . 3 9 NO . 4
Au g. 2 O17
Ch i na )
Ab s t r a c t Ba s e d on t he a na l y s i s o f t h e t r i a x i a l t e s t d a t a,t h e v a r i a t i on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f t he s o f t e ni n g me c ha ni —
Wa n g Xi u j u
( De p a r t me n t o f Ar c h i t e c t u r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Na n j i n g Co mmu n i c a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e c h n o l o g y ,Na n j i n g 2 1 1 1 8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