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豆瓣调查报告(2009-10-19 13:00:36)
标签:it分类:水落云起--静思费了1周时间做了个豆瓣的调查,纯属个人意见,不代表公司立场.
群组产品概念
简单来说群组由人、关系和内容构成。群组与论坛的最大区别在于,群组是“闭合的”的平台,群组有相对固定的成员,成员之间的微妙关系及互动成为群组产品的生机和活力所在。
豆瓣产品定位
“基于兴趣的讨论小组,功能相对单纯”
用户群:18-25岁
特色用户群:文艺青年(喜爱发表评论、观后感,文学素养及鉴赏能力相对偏高)
用户群分析:
目前网站面向用户群体为18-25岁年龄段。由于最初豆瓣是从读书讨论、电影讨论小网站开始做起,原始用户群体积累的是一些文艺青年。由于豆瓣后来的发展和转型:从产品设计角度努力把豆瓣发展为SNS网站,并且在产品功能上做到了去中心化。目前豆瓣的用户群体构成逐渐由单纯走向多样化。群组讨论的内容,也覆盖了读书、电影、音乐、旅游、情感等多方面内容。
产品定位分析:
概括来讲,豆瓣产品是由众多兴趣讨论小组组成的群组产品。浏览该网站可以发现,电影、读书、音乐及同城活动都与“兴趣”一词联系紧密。类似的,MySpace的核心也是基于兴趣的,音乐是MySpace不能放弃的兴趣点。
豆瓣在产品方面一直在试图做到用户群体的区隔,去营造小众兴趣讨论氛围。可以看到豆瓣小组虽然在成员人数和发帖/回帖量上无法与新浪论坛等知名论坛相比,但是用户之间的黏性却很高,小组的持续生命力很强。
“自在、自由的环境”也是本次采访豆瓣小组的用户提及最多的,忽略采访用例选择的片面性,豆瓣的小组的确做到了很好的私密性:一方面可以让喜爱评论的用户热烈的开展讨论,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一些喜欢安静潜水的用户不被打扰的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举例来说,豆瓣首页舍去了
热门小组排行榜,取而代之的是小组的分类,这样虽然会使用户进入小组的操作门槛略有增高,但却可以保障新用户不被扑面而来的热点和推荐信息遮住双眼,去发现自己喜爱的小组。
网友口碑聚合与朋友间推荐是豆瓣持续吸引新用户的原因之一。豆瓣有着大量的电影、音乐、读书等信息资源,一方面使得网友可以快捷的发表评论,加入讨论区;另一方面,也让用户对豆瓣有了心理印象定位:找电影、找音乐去豆瓣..
使用目的分析
豆瓣小组的用户回帖量呈现稳定趋势,由此可推断,豆瓣的兴趣小组成员构成相对稳定,不同类别的小组都有话题可以支持持续讨论。区别于贴吧及大论坛,豆瓣小组内少见靠热点激发的热门讨论帖子,更多的是基于共同兴趣的讨论。
概括来说,豆瓣以兴趣为激发点促使用户去结识朋友,从而达到拓展社交目的。虽然这样结交的朋友不一定会对职场有很大帮助,但确可以丰富用户的人际生活,摆脱孤单。因此,我们也应看到使用豆瓣的白领用户群体在这方面的需求。
深入思考
新浪圈子,豆瓣或者是市场上其他群组产品,面向的用户群体都是不同的。而要让不同用户群体活跃的激励点也不同。
“产品定位”与“用户群”的关系不是先后的关系。任何一个群组产品在设计之初都可以通过各种调查进行概念定位,但是产品上线后如何持续吸引理想中的用户群体,或者如何满足现有用户群体的需求就是两条不同的思路了。
回头看豆瓣的发展历史,从最初的产品定位(电影、读书评论及分享)到吸引原始用户储备(主要是文艺青年)到向SNS社区转型(发展去中心化的豆瓣小组)。豆瓣小组发展到今天,靠的不是炒话题,炒某些火的小组,而是靠增加用户粘性,造就用户口碑等途径把豆瓣的概念传播出去。这里涉及到了一个词汇,用户印象,即用户对产品的心理定位。举例来说,现在大家谈到豆瓣会想到什么?谈到MySpace会想到什么?这些都是用户印象。那么,谈到新浪圈子大家又会想到什么呢?
其实用户印象可以通过产品设计、运营等策略慢慢树立起来。我们可以吸取豆瓣的一些成功经验。
1. 抓住几个“兴趣”的要点:电影、读书、音乐、同学、同事、同城活动、游戏、新闻、财经/股票、博文、体育..需要注意的是,要区分哪些是可以蔓延起来的兴趣点。
2. 去中心化效仿:做用户群体区隔,使博客圈用户和粉丝圈用户都有不受干扰的讨论小组,避免或者少用事件/热点推荐激发点击,少用混排排行榜等功能手段。
3. 有效推荐及贴心帮助:从兴趣出发,不同用户面对同样信息的感兴趣程度不同,帮助用户有效发现需要信息,指导用户学会使用群组是群组产品走出的第一步。
4. “恰到好处”的功能:听到很多声音都说豆瓣小组的功能很纯粹。庞大复杂的功能使用成本也相应增高,要根据不同群组用户,定制不同的适合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