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北京大学教务部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的新开拓

古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的新开拓

古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的新开拓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集体完成的“古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的新开拓——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和前沿创新的专业课程训练为核心”荣获2005年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这是本届59项国家级一等奖获奖项目中唯一的一门人文学科的课程。

由5位全国知名专家组成的成果鉴定委员会给予本课程很高的评价:“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课程建设以深厚的历史积淀为背景,积50年光阴和三代著名学者之努力,以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为己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建设精品课程为目标,同时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在我国当前传统文化教育萎缩的大环境之下,坚持守正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汉语课程,以它的原创性和持之以恒的改革创新,使课程始终保持了高度的学术品位,对全国高校古汉语课程的建设具有示范性、辐射性,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要培养一流的中文专业基础人才和古代汉语专业人才,必须要给学生全面系统和前沿创新的课程训练——全面和系统是指要给学生以从共时到历时的全面的和系统的训练,重点打好学生的古代汉语知识基础;前沿创新是指要通过教师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性课程,重点实现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努力,我们逐步建立了一个由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课程子体系构成的古代汉语的专业课程系统。

近五年以来,我们面向本专业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共开出古代汉语类的基础课、选修课近50门,既有在内容上得到不断更新的传统课程,又有反映学科最新发展的创新课程,将学科的基础与前沿有机地结合起来,初步建立起了一个多层次的完整而规范的古代汉语专业课程体系,为中文专业的基础人才培养和古代汉语专业的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得到学生和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在具有指标意义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已有两篇论文先后获奖;另在北京大学的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每年都有古代汉语专业的论文获奖。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课程表(一)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课程表(一)
3-4
1-2
勺园9-527
刘立新
报刊阅读
6
3-4
1-2
3-4
勺园9-527
刘黎黎
牛津硕士
汉语
3-4
5-6
7-8
1-2
勺园9-525
王顺洪
口语
3-4
1-2
3-4
勺园9-525
刘立新
5-6
文史楼206
石克延
口语
8
5-6
3-4.
1-2
文史楼215
刘晓雨
选修
4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课程表(二)
2010年03月01日
班级
课程
人数
周学时
上课时间
教室
教员





八班
汉语
8
1-2
5-6
1-2
3-4
文史楼214
文史楼117
金兰
口语
8
5-6
3-4.
7-8
文史楼214
张璇
选修
4
九班
汉语
8
3-4
12
5-6
1-2
理教122
刘元满
应用语言学
12
1-2
三教108
祖人植
汉语语音与语音教学
36
3-4
三教406
邓丹
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
36
3-4
电教239
李红印
国别与地域文化
36
7-8
三教404
赵长征
课堂教学研究
24
5-6
二教421
蔡云凌
李海燕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适应专业: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属教研室:中文系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古代汉语(Ancient Chinese)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必修)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

古代汉语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同时也就是一门工具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专业提高课知识打下基础。

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必备的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培养阅读与欣赏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二)基本理念。

古代汉语课程使用的教材通常就是北京大学王力先生或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

王氏教材自1962年首版后,经过多次修订,现属国家级规划教材,书中确立了古代汉语课程通论、文选、常用词三结合的编写原则,代表着古代汉语教材的最高成就。

郭氏教材具有内容精练,编排合理;知识准确,重点突出;通论与文选结合紧密等特点。

以上两种教材比较适合综合性大学古代汉语教学使用。

但根据我们的学生实际与我校培养目标,我们选用该教材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1、学生问题。

王氏、郭氏教材就是从北京大学“一本”招生学生的实际出发编写的,我们就是地方二本学院,学生入学程度远远低于北京大学学生。

北京大学就是研究性大学,我们就是应用型学院。

2、自学问题。

王氏、郭氏教材,有些注释过于简略,不适合于我们的学生自学。

3、篇幅问题。

王氏、郭氏教材篇幅过多,一学年时间学不完。

为此,我们在选择《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做教材的同时,作了以下一些调整:1、压缩传统的课程内容。

传统的古代汉语教学内容,讲究面面俱到,因而不可避免的有轻重不分、详略失当的弊端。

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在讲授过程中,舍弃了许多与其它学科有共性的内容,重点突出讲解古代汉语中“异”的部分。

例如我们把《古代汉语》的通论“古代文化常识”放到“古代文化常识”课上讲,“古文的文体及其特点”放到“文献学”课上讲。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讲义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讲义

古代汉语讲义第一章绪论和工具书第一节绪论讲授主要容:明确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掌握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要求。

一、古代汉语的概念1、广义的古代汉语:广义的古代汉语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是指古代汉族人民使用的语言。

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大致说来分为两个系统:一是以先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是唐宋以来以北白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2、狭义的古代汉语:狭义的古代汉语即指“文言”。

是古代汉语课学习的主要对象,即上古的文学语言以及历代模仿它的典作品。

重点是先的典作品。

二、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和目的1、工具性古代汉语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获得打开中国古代文化宝库的金钥匙。

2、基础性古代汉语课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乃传统国学,又被称为“小学”、“朴学”,也是就其基础地位而言的。

3、综合性古代汉语课以古代文献典籍为学习对象,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面面。

三、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1、是批判继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2、是提高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能力的需要。

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博古通今、古为今用”四、古代汉语的历史分期为了研究的需要,罗常培先生把古代汉语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上古汉语(两汉)2、中古汉语(唐宋)3、近古汉语(明清)五、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和要求1、教学目的: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讲授中学文言作品(主要是语言面)的能力。

2、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的没有今人注释和标点的文言作品,并且能解决中学文言作品中的语言文字面的问题。

本课程主要由文选及通论两部分组成,文选以先两汉散文为主,适当兼顾唐宋散文,常用词不单讲,要结合文选学习。

六、古代汉语的学习法1、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相结合;2、系统掌握通论知识,精读文选,积累常用词;3、大量阅读古代文献典籍,记诵、熟读一定数量的文选。

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古代汉语?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2、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要什么?第二节古汉语常用工具书一、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与释义1、编排式:(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部首的概念,部首的数目);(2)按音序排列:平水韵106韵,古汉语声母,注音字母与拼音字母;(3)按排列:通常使用的是四角。

各所高校中文(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科目

各所高校中文(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科目

各所高校中文(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科目1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 01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02 唐宋文学03 元明清文学初试科目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中外文学基础④文学评论写作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6册),郁贤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0世纪欧美文学史》,汪介之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复试科目:《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6册),郁贤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复试备注复试科目:⑤古代文学专题加试科目:⑥古代汉语⑦文学理论基础2 吉林大学研究方向 01隋唐五代文学02宋代文学03辽金文学04明清文学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05文学综合(含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史)④808中国文学史参考书目文学综合:《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各版本;《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欧美文学史》李尚信,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复试备注复试科目:专业综合课(文学基础)同等学力加试: 写作、现代汉语3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02魏晋南北朝文学03唐宋文学04元明清文学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52中国古代文学史?④873中国文化史参考书目初加《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复旦大学版社、1996年《中国古代文学史》以上三种任选其一、郭预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以上二种任选其一李道英、刘孝严、东北师大出版社、1988年《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许树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国文化史》(插图本)以上三种任选其一、许结、花城出版社2006年《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1999年《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2002年《中国文学批评史》王运熙、顾易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导师名单高长山曹胜高周奇文陈向春黄季鸿复试备注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古代汉语②文艺理论复试科目:专业经典名著阅读参考书目:参见东北师大文学院主页·研究生专栏,“本科学生必读书目”目录中与本专业有关的书籍4 河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 _ 01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研究_ 02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_ 03唐宋文学研究_ 04元明清文学研究初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707文学基础理论④810中国文学史参考书目古代文学与文论(含作家作品)《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美学《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 707文学基础理论《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课程表

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课程表


古代典籍概要 Introduction To Ancient 专业必
02033450
2
4.0 68.0 4.0
Chinese Books

02033570 静园学术讲座 Jingyuan Academic Report 1 限选 1.0 16.0 1.0
02033580 古代汉语 Ancient Chinese
2.0 34.0 2.0
70 1-17 1-2

嵩 (公费)

专业必
本科
02031540 中国古代文化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2
2.0 34.0 2.0 可
80 1-17 1-2

(公费)

通选 02031540 中国古代文化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3

廖 本科
2.0 34.0 2.0
100 1-17 7-8
可 (公费)
20120102 20120103
20120102 20120102
02033170 影片精读 Reading Films
通选 1

2.0 32.0 2.0
现代诗歌与文化 The Modern Poetry and 全校任
02033280
1-17
7-8
7-8 5-6
5-6 7-8 双 周
7-8 1-2 7-8
20120104 20111226 20111227
中国古籍入门 Introduction of Ancient 通选
02033850
1
Chinese Classics


本科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讲义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讲义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

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课程表

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课程表
2
专业必修
2.0
34.0
2.0
王丽萍
本科(公费)
45
1-17
3-4
02031090
《孟子》选读 Selected Readings from "Meng zi"
3
专业必修
2.0
34.0
2.0
顾歆艺
本科(公费)
45
1-17
3-4
02031540
中国古代文化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1
专业必修
3.0
51.0
3.0
叶文曦
本科(公费)
90
2-17
7-9
20120102
02030070
语言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2
专业必修
3.0
51.0
3.0
董秀芳
本科(公费)
75
1-17
7-9
20120103
02030330
民俗学 Folklore
1
通选课
2.0
北京大学课程表
课程编号
课程名
班号
课类
学分
总学时
学时
教师
学生类别
人数
起止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考试时间
02030011
现代汉语 (上)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Ⅰ)
1
专业必修
3.0
51.0
3.0
沈 阳
本科(公费)
60
1-17
3-4

北大7春0208006-古代汉语专题作业

北大7春0208006-古代汉语专题作业

一、填空 (共 5题,每题 2 分,共 10分) 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

1. 东汉的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的字典,首创了部首分类法,建立了个部首字。

(教材第一章第二节)011 填空题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是否评分:评价描述: 2. 中国近代有四位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学者, 被称为“甲骨四堂” ,他们是董作宾、罗振玉、 和郭沫若。

(教材第二章第一节) 一般 ****** 未评分***012 填空题 ***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是否评分: 评价描述: 3. “四体二用” 说是认为,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的方法, 转注、 假借是的方法。

(教 材第三章第一节)一般 ******未评分 013 填空题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 评价描述:4. 古文今译的要求一般归纳为、达、雅。

(教材第九章第二节)未评分014 填空题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评价描述:5. 在音韵学中,古人用一个汉字代表一个声母, 声母的代表字叫,历史上影响最大的 十六字母”系统是在(朝代名)出现的。

(视频课件 14 ) 未评分 a ——015填空题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评价描述: 二、单选 (共 5题,每题 1 分,共 5分) 书目答问》的作者是清朝的 ___。

(教材第一章第一节) 未评分 ***6. A. B. C. D. 王引之王念孙 张之洞 段玉裁 7.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 评价描述: 在“六书” 021 单选题 *** 一般 *** 未评分 中, 是最能产的造字法。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古代汉语》课程标准课程编码〔14060034〕承担单位〔师范学院〕制定〔〕制定日期〔〕审核〔〕审核日期〔〕批准〔〕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古代汉语》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主要是讲授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文言文的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音韵等基本知识,精讲若干有代表性的古代范文。

本课程体系完全与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和厚实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师和能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以及与语文教育专业和文秘等相关技术领域专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2)课程任务:培养、提高学生运用古代汉语知识和阅读古代文言作品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读懂中等难度的、没有今人注释的文言文;使学生能比较扎实全面地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正确分析和讲授文言作品;初步学会科研方法,注意联系各类语言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为进一步研究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树立起对中华民族的深切感情。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现代汉语,后续课程有中国古代文学。

2.学习目标古代汉语是小学教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工具性。

本课程通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的讲授、古代文选的讲读,以及讲读练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古书阅读能力、古代汉语语言现象的分析能力,以及文言文的讲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文化修养,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理论知识的传授把握深入浅出的原则,贯穿小学文言文教育理念,指导学生把大专古代汉语理论知识活学活用,更好、更快、更实际、更有效地运用到未来的小学教育中,真正做到以学促学,以学促教、以学促改。

要教好小学语文,教师本身必须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

00536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教桉(王宁)

00536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教桉(王宁)

古代汉语导言教学目标:讲解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介绍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和主要内容,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学习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一、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和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古代汉语课的性质:( 1 )基础理论课——理论性(体现在通论);( 2 )工具课——实践性(体现在文献阅读)。

在本科学习中,二者是相融汇贯通的。

学习文选时要运用通论知论,学习通论时要结合文选语料。

二、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和内容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 (1) 文言文; (2) 古白话。

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即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

内容包括两大方面:( 1 )原始文献材料,即文选;( 2 )有关语言文字规律的理论,即通论。

上古汉语书面语言,是用汉字记录、保存下来的。

要读懂古汉语,首先遇到的是一个个的词,而词是用汉字记录的,所以,首先要通过汉字认识词。

词有音和义两部分。

汉字有形、音、义三部分。

形是书写形体;字音,也是单音词的音;字义,与词义关系密切。

因此首先就有了学习与此相应的汉字、音韵、词汇三部分理论知识的必要。

汉字部分:古人总结的“六书”就是关于汉字造字方法的理论,要了解造字的几种基本类型。

根据文字形体,按造字方法而推求它所记录的意义,就是“因形求义”。

汉字属表意文字系统,古文字的形体能够反映造字时的词义——本义;词的其它意义,又都跟本义有关系,是本义的引申——引申义。

字所记录的意义,如果找不到与本义的关系,那就是假借——假借义。

一个字记录意义过多,造出新字来分担其职能,就是分字分化——分化字。

音韵部分:如果文字用的是假借义,就要考求这个假借字记录的是哪个词,那就要根据声音的线索。

同源词的系联,理解古诗的押韵、韵律,也需要语音知识。

古代的语音与现在的语音不同,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同一时期的各个方音也不同。

古代汉语(北京大学)

古代汉语(北京大学)

北京大學一、概況二、課程大綱/ 教學大綱包括古文選讀和基本知識兩大部分。

古文選讀講授歷代文言文名篇;基本知識包括古代漢語詞彙、語法、語音知識,有關漢字的基本知識,古代姓氏名號、職官地理、天文曆法、古代文體、詩詞格律、文化常識等。

教學大綱(中文系本科)一、文選部分:選講教材中的35篇左右的歷代散文(重點在先秦兩漢)、15篇左右的駢文、詩詞。

二、通論部分:包括怎樣查字典辭書、漢字的結構和發展、古今詞義的異同、詞的本義和引申義、古漢語詞類活用、古代漢語的詞序、古代漢語的判斷句、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古代漢語介詞、連詞、語氣詞、古代的姓氏和名號、古代的官職、古代的地理、古代的曆法、古書的註解、標點與今譯、古代的文體、詩詞格律等。

三、古代漢語常用詞講解:選講約150個古代漢語常用詞,涉及古今詞義的異同、詞的本義和引申義、同義詞辨析等。

四、課堂討論和作業評講:共六次。

課堂討論內容有:辨析古今詞義的異同、分析詞的本義和引申義、字、詞、句落實的重要性、古今漢語語法異同、古代文化知識專題、先秦諸子對中國文化的影響、辭賦的欣賞、如何運用古漢語知識欣賞古典詩詞等。

課時:通論50 課時;文選50 課時。

古代漢語常用詞講解12課時。

課堂討論和作業評講18課時。

導言第一章:漢字第二章:詞彙第三章:音韻第四章:實詞、短語與句子第五章:虛詞第六章:古書閱讀常識第一章:漢字教學目標:瞭解漢字發展的歷史;認識漢字的性質和構造;掌握因形求義的基本方法;熟悉假借字、分化字、異體字、繁簡字的特點。

教學重點:漢字構造類型的判斷;因形求義方法的運用;幾種用字方法的識別。

教學時數:12第一節漢字形體的演變一、漢字形體演變的幾個階段及其代表字體漢字形體演變的六個階段: 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小篆、隸書、楷書。

(一)甲骨文甲骨文又稱卜辭、殷虛文字等,主要是指商代鍥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

甲骨文的特點:1 .象形、象意字多。

北大中文系古文献专业书目及复习提要

北大中文系古文献专业书目及复习提要

北大中文系古文献专业书目及复习提要(一)我们专业在不了解或是不喜欢的人看来很枯燥,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专业中许多老师研究的学问都很有意思,比如李零老师的中国方术研究。

退一步说了,一门学问,只要你能真正静下心来,肯定能从其中发现乐趣,找到安慰的,不如说古文字学,我们专业的裘锡圭和李家浩两位老师,一生浸淫其中。

这些都不用说了,老师的情况可以去查,凡是副教授及以上的,基本上都可以带硕士研究生。

我们本科的专业课很多,大致也说一下吧。

古文献学史:分上下两学期讲授,是重中之重,主要的教材是孙钦善老师写的《中国古文献学史》,上下两册。

很厚的两本,也是考研最重要的参考书了。

文字学:裘锡圭老师的《文字学纲要》音韵学:《音韵学教程》,北大唐作藩等老师编写(以上两门课较有难度,考试中占的比例似乎不多)训诂学:洪成《训诂学》,董洪利《古籍的阐释》(这个老师是我们专业的)版本学:没有现成的教材,大致可以看一下曹之的《中国古籍版本学》、李致忠的《古书版本概论》以及其他一些老先生的书,还有前两年出的《校雠广义》,也是很好的参考书。

目录学:高路明《目录学与中国古代学术源流》(我们专业的老师),还应该看看中姚名达的《中国目录学史》等书。

校勘学: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哲学要籍解题:没有固定的教材,大致是介绍中国古代的哲学典籍文学要籍解题:金开诚《历代诗文要籍详解》史学要籍解题:可参看张传玺的《中国历史文献简明教程》、张舜徽的《中国史学名著解题》古籍整理概论:专业启蒙课,可看看最近黄永年老先生再版的《古籍整理概论》中文工具书使用法:《中文工具书教程》朱天俊,李国新著中国古代文化: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古代汉语:王力与郭锡良的教材都可以现代汉语: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写的《现代汉语》中国古代史:在考试中占的比例也较大,教材一般是翦伯赞《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北大教材《中国文学史》,或者袁行沛新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以上是我们专业课的大致情况,如果有什么补充,我再告诉你。

北京大学中文系必修课程(达阅)

北京大学中文系必修课程(达阅)

北京大学中文系必修课程(达阅)1.必修课程:83学分全校公共必修课程:33学分大学英语 8学分政治课 15学分体育课 4学分文科计算机 6学分全系必修课程:50学分现代汉语 6学分古代汉语 8学分中国古代文学史 12学分中国现代文学史4 学分中国当代文学 3学分文学原理 2学分原典精读(论语汉书等)6学分中文工具书 2学分中国古代文化 2学分古代典籍概要 3学分语言学概论 3学分2.选修课程:50学分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6学分A.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至少4学分B.社会科学类:至少2学分C.哲学与心理学类:至少2学分D.历史学类:至少2学分E.语言、文学与艺术类:至少4学分,其中至少一门是艺术类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规定性选修类,17学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4学分比较文学原理 2学分民间文学概论 2学分西方文学史(1) 3学分东方文学史(2) 2学分中国文化史 2学分西方文学理论史 2学分专业选修课,一般性选修类:至少17学分中国当代诗歌研究 2中国当代小说研究 2中国当代作家论 2当代文学批评 2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 2民俗学 2叙事民俗学理论 2中国神话研究 1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 2台湾文学专题 3中国现代戏剧思潮史 2中国小说类型 2曹禺研究 2中国戏曲 2叶圣陶研究 2闻一多研究述评 3古典小说鉴赏 3中国古代短篇白话小说研究 2 散曲研究 2 散曲史略 2中国宗教文学史 3中国古代文体学 2中国神话与小说 2诗经研究 2汉赋研究 2《史记》《汉书》研究 2山水田园诗派研究 2唐诗分类研究 2唐诗研究概论 2唐宋散文研究 2宋诗研究 2近古文学通论 2明清小品文研究 2明清戏曲 2三国志演义研究 2聊斋志异研究 2陶渊明研究 2秦汉士阶层研究 2小说艺术论 3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 3文艺心理学 2文艺美学 2接受美学与现代西方文论 2 走向后新时期的中国小说 2 文艺理论专题 3苏轼、黄庭坚诗歌专题 2元代戏曲史 3文言小说艺术大观 2中国诗歌美学史 3先秦诸子百家学派及其文艺思想研究 2 思维论 2现代性与中国新诗 2近代文学改良思潮 2东亚文化研究 2《聊斋志异》鉴赏与研究 2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2中国曲艺 3中唐诗歌研究 2列维-斯特劳斯神话论 2 中国现当代小说分析 2 前唐诗歌理论 2明清白话小说研究 2二十世纪外国小说经典 2 鲁迅周作人思想研究 2 七月派研究 2诗歌写作 2台港文学研究 2中国俗文学 3乡土文学 2中国书法美学 3古典小说鉴赏 2元明散曲研究 2当代诗歌现象 2中国文学与文化批评 2 新诗与民间诗歌 2经史举要 2九十年代文学研究 2明清散文研究 2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2 元明杂剧研究 2现代诗歌专题研究 2庄子散文研究 2文言传奇小说史论 2汉书艺文志研究 2中国电影文学史专题 2 沈从文与京派小说 2当代文学中的哲学问题 2民间长诗学 2中国当代作品经典作品重读 2宋词艺术 2中国通俗文化研究 3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与电影 2 现代通俗小说 2鲁迅研究 2当代文学史问题 2西方文论经典研究 2鲁迅小说研究 2明清诗学 3老庄导读 2性灵派研究 2现代汉语词汇专题 2现代汉语虚词研究 2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3语音学 2汉语修辞学 2句法分析 2汉语言专题 2实验语音学基础 3现代汉字学 2中国语言学史 3唐诗语言研究 3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学论文选读 3 文史哲名篇比较阅读 2 《诗经》导读 2《老子》选读 2《庄子》选读 2《左传》选读 2《论语》选读2《孟子》选读2《礼记》选读2索绪尔语言学理论3美国结构语言学2语言与文化2社会语言学2语义学3语音专题研讨2方言专题 2汉语词类分析2《淮南子》选读3《汉书》导读2《韩非子》选读3古汉语词汇专题2汉字数字化研究3《战国策》选读2VB编程与古籍整理 2音系学研究3荀子 2汉语方言语料分析2《说文解字》概论2日本中国学2《孙子兵法》2地下出土文字资料选读2中国古代科举与官制研究 2 《诗经》2 《论语》2孟子研究2《楚辞》2《左传》2《庄子》2敦煌文献概要2《荀子》2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研究23.实践实习:必修,无学分4.学年论文:4学分5.毕业论文:4学分。

《古代汉语》课程简介

《古代汉语》课程简介

《古代汉语》课程简介一、《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古代汉语》课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同时也是一门语言课。

之所以说《古代汉语》课是一门基础课,是因为开设这门课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

文化传统是不能割舍的,而中国的文化主要靠了文言文这种载体得以流传下来,我们要继承中国文化遗产,首先就要读懂文言文。

读懂了文言文,我们才能进而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哲学、经济、文学、艺术、医药,等等。

所以很多人都形象地把《古代汉语》课称为“工具课”,意思是说,掌握了它,可以利用它来做好许多工作;又把《古代汉语》看成一把钥匙,拿了它去开启中国文化宝库的大门。

从广义上说,一个合格的文科大学生的能力元素中,都应包含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同时,《古代汉语》课也是一门语言课,因为我们在使用《古代汉语》这个工具去从中国文化宝库取宝的时候,会有意或无意地吸取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力的东西,这对我们学习并使用好现代汉语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现代汉语是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古代的许多成语、典故、语句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如“防微杜渐”、“拔苗助长”、“载舟覆舟”、“指鹿为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等等,只有从文言文中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可以说,对古代汉语一无所知的人,是难以透彻理解现代汉语的。

同样的道理,学好古代汉语,才能更好地驾驭现代汉语,使用现代汉语。

词汇贫乏的人,往往不是现代新兴词汇掌握得少,而是保留在现代汉语当中的有生命力的古代汉语词汇掌握得少。

我们读现代人的作品,有的作品文笔凝重老练,主要的原因就是作者有较深厚的古文功底。

所以,《古代汉语》课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同时也是一门语言课。

二、《古代汉语》课的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阅读和分析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未经今人注释和标点、具有一定难度的文言作品;(2)培养和提高学生初步的古代汉语研究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事一定的古籍整理、汉语史研究和古典文学研究工作,以便更好地批判地继承古代的优秀文化遗产;(3)培养学生具有文言文教学的能力,为以后从事中学文言文教学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通选课申请表(教务部·2001年3月修订)
通选课申报表
第一项·共二页
通选课申报表
第二页·共二页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教材: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上、下),商务印书馆,1999年。

课时:
周4学时,一年,共136学时。

课程简介
“古代汉语”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

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古文选读和基本知识两大部分。

古文选读讲授历代文言文名篇;基本知识包括古代汉语词汇、语法、语音知识,有关汉字的基本知识,古代姓氏名号、职官地理、天文历法、古代文体、诗词格律等文化常识等。

教学中注重文选的讲授和基本知识的讲授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师生共同讨论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后练习相结合。

通过一年的学习,力求让学生达到能够熟练地阅读一般难度的古代文献,借助工具书能够阅读较高难度的古代文献的水平。

教学环节:
全课程大体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学期学习两个单元,第二学期学习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安排一次练习,一次课堂讨论;第二单元二次练习、一次课堂讨论,课程结束前写一篇读书报告或小论文。

每学期进行期末考试,上学期闭卷考试,下学期开卷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的内容。

成绩计划:考勤10%;课堂讨论10%;练习20%;读书报告或小论文20%;期末考试40%。

具体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