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北京某深基坑监测实例分析
某超深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数据分析
杂 ,为了基坑工程的安全及信息化施工的需要 ,对基坑支护工程 力最后测试时为 130 kN~450 kN ,绝大多数锚杆轴力小于锁定后
进行了监测 。监测工作始于当年 4 月 ,至次年 4 月 ,文中主要介 的当日测值 ,只有 H124 的锚杆测值超出锁定后的当日测值 ,但所
绍该基坑工程监测的成果 。
文献标识码 :A
由于岩土工程的特殊性 ,岩土工程应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在 技术上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人们根据岩土工程特点 积极开展岩土工程问题可靠度分析理论研究 ,已经取得较好的成 果 。如文献[ 1 ] , [ 2 ]分别进行了 CF G 桩复合地基和深层搅拌桩 复合地基承载力可靠性研究 ,并分析了各随机变量对可靠指标的 影响程度 。文献[ 3 ]用可靠度理论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的灰土挤密 桩复合地基进行了研究 。
2) 锚杆轴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衰减后又逐渐回升 ,衰减与回
面积约 30 000 m2 ,土层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设计基坑 - 8. 5 m 升之中均又出现波浪状 。轴力的衰减与土体和钢绞线的流变特
以上采用喷锚复合土钉墙支护 , - 8. 5 m 以下采用地下连续墙支 性有关 ,而轴力的明显回升则与土方开挖 、支护结构的向坑内位
粉喷桩复合地基可靠度分析多采用一个极限状态方程定义 单一破坏模式 ,提出用 J C 法估计可靠性指标和失效概率 ,但是在 实际工程中 ,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性状常常并不只决定于一种破坏 模式 ,同时存在着几种潜在的破坏模式 。因此 ,研究粉喷桩复合 地基系统可靠度是有现实意义的 。
1 串联系统
按照结构系统失效与构件失效之间的逻辑关系 ,结构系统可 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基本系统 。
S5 号 8 10 11 32 W3 号 10 15 15 28
深基坑监测总结报告内容
深基坑监测总结报告内容1. 简介深基坑工程是指在城市建设中需要修建的较深的地下结构,常见于高层建筑、地下车库等工程项目中。
由于深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工程风险,因此需要进行监测以确保工程的安全进行。
本报告总结了某深基坑监测项目的监测过程、结果分析和改进建议。
2. 监测过程2.1 监测目标本次监测的目标为对深基坑工程的变形、应力、裂缝等进行实时监测,以及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2.2 监测方法本次监测采用了传感器监测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传感器监测主要包括水位传感器、内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
现场观察主要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观察变形情况、裂缝状况等。
2.3 监测结果在监测期间,通过传感器采集到了大量的监测数据,并经过处理得出了以下结果:- 变形:深基坑的变形主要表现为周边土壤的沉降和深基坑本身的位移。
监测结果显示,深基坑的沉降速度逐渐减小,位移整体稳定。
- 应力:监测结果显示,深基坑的应力分布均匀,未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
- 裂缝:观察结果显示,深基坑周边土体出现了一些细微的裂缝,但未出现明显的裂缝扩展。
3. 结果分析3.1 变形分析深基坑的变形主要受土壤本身性质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通过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深基坑的变形速度逐渐减小是正常现象,表明土壤基本稳定。
然而,变形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继续进行监测和分析。
3.2 应力分析深基坑的应力分布均匀表明施工过程中没有明显的超载现象,但不排除可能存在局部应力异常的情况。
应力异常可能导致结构的破坏,因此需要继续关注应力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3 裂缝分析深基坑周边土体的细微裂缝可能是由于土壤固结引起的,一般属于正常现象。
然而,如果裂缝扩展较大,可能会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需要持续观察裂缝的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适当的补强措施。
4. 改进建议根据本次监测的结果分析,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继续进行深基坑的实时监测,以更全面地了解深基坑的变形、应力和裂缝情况。
某深基坑工程监测实例分析
同时 ,一些先进的监测手段和监测仪器也开始广泛应用到施
图
工现场 。 这些监测手段和监测仪器 的应用 , 不仅提高 了工作效
率, 更提高 了监 测工作的精度 , 有利于及 时、 准确地将监 测数
据反馈到施工过程 中, 以能够及时调整施 工工艺 , 保证基坑工
程安全 。
0 0
进行支护桩测斜 、 地下水位 、 支撑应力 、 桩身应力 、 支护桩顶水平 位移与垂直沉 降、 围道路与地下管线变形等监测 。本文主要介 周
安 时间 td ()
0
一
徽
建
筑
21 0 2年第 1期( 1 2期 ) 总 8
状相似 , 率相近 , 斜 斜率 变化点位 于 1d~1 d , 图 中可 以看 3 5处 从 出随后沉降速率 明显减小 , 即基坑开挖停止后沉 降量虽然继续增 大但变形趋于平缓 , 直至基坑再次开挖 开始 。
计顶端沉降量为 46 . mm。究其原 因发现 : 通常降水引起地下
[] G 50 120 , 4 B 02—0 1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规范【. : s北京 中国建筑 工业 出版 】
社.0. 2 1 0
水位变化将产生较大 的沉降 , 而施工过程 中基坑 内始终保持 干燥 , 明止水 帷幕效果好 , 说 且有效减少了沉 降。 条 曲线形 4
逝
髓
I5 5 曼—
-
6
图 4 冠梁顶端沉降( 一时间( ) 系曲线 S) t关
5 O
4 O
一
直随时间而变化 。 开挖完成后 , 在 由于底板 没有及时浇注 , 暴露
时间较长 , 在这段 时间 内土体 的流变性表 现 比较 明显 , 由于土 而
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测与成果分析
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测与成果分析本文介绍了某深基坑工程的支护施工及监测,并对支护结构的主要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时空效应显著,施工时应严格按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尽量减小无支撑暴露时间。
标签:深基坑变形监测时空效应0 引言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发展,基坑工程呈现出了开挖面积大、开挖深度深、形状复杂、支护结构型式多样和周边环境保护要求严格等特点,但是由于城市建设用地的局限性,周边环境的严峻性以及深基坑在开挖过程中所涉及场地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深基坑工程仍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高风险性、高难度的岩土工程技术热点课题[1,2]。
本文结合上海市某深基坑工程,介绍了深基坑工程的支护设计和监测方案,并对支护体系在基坑开挖和底板施工完成后一个月内的主要内力和变形监测成果进行了分析。
1 工程概况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960,自然地坪相对标高-0.7m,基坑设计时取自然地面绝对标高为3.660m。
根据勘探时现场土层鉴别、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本场地地基土在80m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主要有粘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组成。
场地承压含水层为第⑦1层,层顶最浅埋深35.2m,勘察期间水位埋深稳定在5.1~6.1m。
由于本工程基坑开挖为15.4m左右,按最不利承压水埋深考虑(即承压水头埋深3m),故基坑开挖15.4m时,场地内第⑦层中的承压水不会对本工程基坑产生不利影响。
局部深坑开挖前在深坑区域旁设置一定数量的降压井,并进一步探明承压水情况,必要时采取降低承压水。
本基坑工程南侧紧邻轨道交通10号线隧道,其埋深10.4m~13.4m,距地墙最近处约6.2m,基坑东、西、北三侧均为2~3层保护建筑,其中东北角民房距地墙最近处约8.0m。
场地下原有473根钻孔灌注桩,原有老桩桩长40m,桩径800mm,基坑开挖过程中需对影响施工的原有老桩进行处理。
本工程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加钢筋砼支撑作为支护结构体系,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深坑开挖深度为15.7m,浅坑开挖深度为12.4m。
北京某深基坑多种支护技术的综合应用
北京某深基坑多种支护技术的综合应用发表时间:2019-03-29T10:15:37.50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作者:马健[导读] 本文以该工程实例介绍多种支护技术的应用与施工,通过介绍本工程施工背景、施工方法,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北京中联勘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39摘要:文章介绍了北京市某深基坑施工中,在地质及周围建(构)筑物条件复杂情况下,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复合土钉墙、护坡桩+锚杆、桩间对拉、预应力地锚、竖向花管超前支护、削坡卸荷、疏干井+排水疏导等多种技术措施进行深基坑边坡支护,确保了深基坑工程顺利施工和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
本文以该工程实例介绍多种支护技术的应用与施工,通过介绍本工程施工背景、施工方法,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种支护技术;复合土钉墙;桩锚;预应力地锚;超前支护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用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很多情况下不允许采用比较经济的放坡开挖,而需要在有支护条件下进行基坑开挖,大量深大基坑不断涌现,对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要求也就越高,这促进了基坑支护和施工技术的更新、进步与发展,各种深基坑的支护技术也日渐完善。
为了保证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的安全,必须根据基坑的地质条件、周边环境以及地区经验等具体情况灵活采取相对应深基坑支护技术,深基坑每一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多种支护技术的优化组合是深大基坑支护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符合当今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本工程中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了多种组合支护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和经济效益。
2 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2.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中心区,包括16栋住宅楼及地下车库,基坑长320m,宽210m,深度2.9m~9.9m,拟建场区西侧基坑上口线外存有电线杆,距离约为2.0m,基坑距北侧场外道路1.5m,支护时应保证上述构筑物的安全及变形要求。
北京某深基坑监测实例分析ppt课件
结构施工阶段,直至结构后浇待完成。在北京多雨
季节出现的地下水位上升,采用加大降水井抽水
量,延长抽水时间的办法,降低地下水位,并加大
地下水位监测的频率,确保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
2024/7/16
30
除采取以上监测措施外,另外每天由工 程经验丰富的人员对基坑稳定作肉眼观测, 主要观察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维护体系是 否有渗水现象、施工条件的改变、坑边荷载 的变化、管道渗漏、降雨等情况对基坑的影 响。密切注意基坑周围的地面裂缝、维护结 构和支撑体系的失常情况、临近建筑物的裂 缝、局部管涌现象,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2024/7/16
31
结语 随着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超高层 建筑不断涌现。建筑基坑的深度越来越大, 周围的建筑物环境日益复杂,施工现场情况 也千变万化,这样给设计及施工人员对基坑 很难准确的计算支护结构的变形及对周围建 筑的影响,因此基坑施工及后续结构施工中 进行工程监测就显得日益重要了。
2024/7/16
2024/7/16
4
拟建工程深度范围内共分布3层地下 水,第一层水位埋深为10.30~11.40m, 第二层为潜水,水位埋深为17.30~ 19.50m,第三层为承压水,水位埋深为 23.50~26.10m。近3~5年最高潜水水位 埋深约18.70m。
2024/7/16
5
本工程基坑深度为23.22m-23.72m,局部 集水坑深达26.77m,基坑面积约10000m2,周 长约500m,属一级深基坑工程。
2024/7/16
1
图1基坑周边建筑示意图
2024/7/16
2
图1基坑周边建筑示意图
2024/7/16
3
拟建场地的各主要土层为:
深基坑监测报告
京盛大厦II期工程深基坑监测报告1.前言1.1岩土工程现场监测的重要性岩土工程是指修建在岩体土体中以及其为依托的工程,例如隧道、地下洞室、边坡、采矿场、坝基、桥梁道路基础、建筑物基础等。
一般来说,设计岩土工程前都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物理力学参数的测定。
由于绝大多数岩土体在形成过程中经历过造岩运动、构造运动以及非构造运动,其结构构造体系是极其复杂的,物理力学参数很难测定而且不确定。
岩土体是非均质、非弹性、非连续并且具有初始应力。
因此,无论调查工作多么细致,也不可能完全描述岩土体的结构构造;科学试验如何精确,也不足以准确测定其物理力学参数。
即使作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取得了比较详细的地质资料和大量的参数,在设计计算中还必须作各种假设和简化,这些简化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几何方面的,另一类是物理方面的,在几何方面的简化以建立计算剖面和计算模型,在这类简化中可能失去了天然岩土体在边界条件方面和空间分布形式方面的客观信息;在物理方面的简化首先失去许多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方面的真实性,其次在物理模型或本构关系的描述上与实际岩土体相差千里。
由于岩土材料和结构是自然赋存的、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从而辨识参数(岩土力学参数、地质条件参数等)非唯一、(力学和数学)模型非唯一、决策方法非唯一、施工方案非唯一,这也反映了地下工程系统的运动是目标可接近、信息可补充、方案可完善、关系可协调、思维可多向、认识可深化、轨迹可优化的特点。
在勘察、测试和设计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岩土工程的设计不可能是最优的,而只能是最合理的。
这种合理性只能通过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监测来保证施工安全,验证设计合理性并通过信息反馈及时修正设计和施工方法。
但遗憾的是目前相当多的工程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对岩土工程的这一特点认识不足。
影响岩土工程特性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天然因素,即岩土体本身所固有的,称为固有因素,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及其参数,初始应力状态等,人们只能认识它而无法改变它;另一类为工程因素,即修建岩土工程而进行的活动,可称为人为因素,如工程规模、枢纽布置、开挖方法,支护措施等。
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实例分析
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实例分析随着我国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得到了进一步的进展,很多建筑空间渐渐向地下室进展,基坑的开挖深度越来越大,对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
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由于受到地质条件、周边环境、降水不到位和施工环境等简单因素的影响,基坑施工必定会影响到四周建筑物、地下设施和四周环境,因此,施工人员有必要加强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工作,通过运行专业的仪器和各种方法对深基坑变形进行监测,能够精确把握深基坑工程施工状况和猜测基坑施工将来进展的趋势,对确保深基坑工程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基坑变形监测的内容深基坑监测的主要内容有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沉降监测、应力监测,及地下水位监测、护坡监测和四周环境监测等,一般通过设定监测项目的报警值来保障基坑施工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在监测过程中,不仅要供应精确的监测数据,还应加强对基坑水文地质的了解与分析、基坑与周边相邻建筑物关系的分析讨论。
2.1围护结构的监测(1)水平位移监测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是围护结构变形最直观的体现,是整个监测过程的重点。
围护结构变形是由于水平方向上基坑内外土体的原始应力状态转变而引起的地层移动。
(2)沉降监测基坑围护结构的沉降多与地下水活动有关。
地下水位的升降使基底压力产生不同的变化,造成基底的突涌或下陷。
通常使用精密电子水准仪按水准测量方法对围护结构的关键部位进行沉降监测。
(3)应力监测基坑稳定状态下,侧壁受主动土压力,围护结构受被动土压力,主动土压力与被动土压力之间成动态平衡。
随着基坑的开挖,平衡被破坏,基坑将发生变形。
2.2四周环境监测(1)邻近建筑物沉降监测当软土地区开挖深基坑时,基坑四周土体塑性区比较大,土的塑性流淌也比较大,土体从围护结构外侧向坑内和基底流淌,因此地表产生沉降,这是沉降产生的主要缘由。
(2)邻近建筑物裂缝监测地基发生不匀称沉降后,基础产生相对位移,建筑物消失倾斜。
倾斜使结构上产生附加拉力和剪力,当应力大于材料的承载力量时即会消失裂缝。
北京某深基坑变形监测方法实例分析
(北 京 市地 质 工程 勘 察 院 ,北 京 100048)
摘 要 : 目前 国 家和 相 关部 门加 强 了对 深 基 坑 变 形 监 测 的 重视 ,深基 坑 变形 监 测 的 监 测 原 理 和 监 测 方 法得 到 了一 定 的 研 究和发展 。本文 以北京某深基坑工程 为研 究对 象 ,根据基 坑周边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依据相 关规 范并结合 基坑特点制定 了基坑 变形监测方案 ,描述 了基坑监 测的各个监测项 目的 内容 以及各监测点的点位分布情 况, 对 基 坑 土 钉 墙 坡 顶 水 平 位 移 、 土钉 墙 坡 顶 竖 向 位 移 、护 坡 桩 坡 顶 水 平 位 移 、护 坡 桩 坡 顶 竖 向位 移 、 深层 水 平位 移 、 土 钉及锚杆拉 力、地 下水位 的监测 方法及监 测结果进 行 了分析 。结果表 明,本基坑监测项 目和 方法适 当,能够真实准确 地反映基坑的变形 情况 ,基坑 变形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其监测方法和变形规律 ,对其他深基坑 变形监测的实施和研 究,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 意义。 关键词 :深基坑 ;变形监测 ;变形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03 (2016)01—0052—05
bolt pulling force,and the underground water level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onitoring project
and m ethod are appropriate,the deform ation of the foundation pit has a degree of regularity,and the m onitoring m ethod and deform ation law have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K eyw ords:Deep foundation pit;Deform ation m onitoring;Deform ation analysis
关于基坑监测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实践应用分析
关于基坑监测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实践应用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建筑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各个部位的科学监测,基坑检测技术可以对深基坑施工工程地质进行勘测,不仅可以有效保证工程质量还能减省工程的强度。
本文主要对基坑检测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实践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坑检测;深基坑工程;实践应用引言:在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土地资源逐渐减少,为了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建筑深基坑的规模和深度不断拓展,这就给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增加了风险,因此建筑工程建设中要严格做好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工作,保证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
1.深基坑施工中基坑监测的意义对于基坑的监测,主要指的是对建筑基坑以及其周边的环境进行检查和监控,监测的时间为基坑施工过程以及建筑施工期限内。
基坑的监测指的是对建筑基坑以及其周边的环境进行检查和监控,监测的时间为基坑施工过程以及建筑施工期限内。
在基坑施工前,需要利用基坑监测技术,详细的了解基坑的施工地质条件,从而有利于指导基坑的施工,也为基坑施工规划提供数据支持,之所以要进行基坑监测,还主要是因为基坑地质中土体、负荷等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基坑监测技术在深基坑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施工前,对基坑地质条件进行监测,从而指导工程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控的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到基坑施工的强度,为工程控制成本提供有力的依据;通过基坑监测技术,施工人员可以清楚的了解基坑地下的情况,了解地下管道、线路等的分布情况,在进行基坑施工过程中,就能避免基坑施工对其他路政设施造成影响;在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基坑监测技术,可以对施工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及时的进行调整就能避免事故的发生,提高基坑施工的安全。
2.深基坑工程基坑监测技术的主要手段基坑监测技术在进行监测的时候主要依靠各种专业的监测设备,这些设备必须能够满足现场监测复杂性的要求,稳定可靠。
深基坑工程的监测措施分析
深基坑工程的监测措施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大量高层建筑平地而起,地下空间的利用也日新月异。
为了确保项目整体建设的稳定性,对建筑基坑监测成了施工中的关键。
本文以名富广场基坑支护工程监测为例,分析了具体监测内容,并探讨了基坑监测具体措施,以期对相关人员带来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深基坑;监测;数据处理引言在建筑施工中为确保工程整体的安全性,做好对基坑的监测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这就要求相关监测人员必须对本职工作予以足够重视,在不断对监测体系进行完善时,还要根据工程阶段实际情况对监测措施进行有效调整与改进,最大程度的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
1工程概况名富广场设计有地上29层,地下室3层,开挖最深有11.7m,距西侧边坡约2m有一栋9层居民楼。
基坑支护工程采用岩土锚杆支护形式(西边坡后因周边居民楼业主反对没有采用),该基坑的安全等级为一级。
根据钻孔揭露所取得的地质资料,场地第四系孔隙含水砂层不发育,粘性土层透水性差,属微弱透水层,含水贫乏;基岩在钻探过程中未发现漏水现象,说明基岩裂隙连通性差,含脉状裂隙水贫乏;故场地地下水贫乏。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及侧向渗流补给。
地下水位变幅随季节性变化而变化,雨季水位升高,旱季水位下降。
2深基坑监测点布设为了确保监测的及时与全面性,在对监测点进行相关的布设时,要根据现场实际状况与工程要求来进行。
为保证布设的有效性,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方案确定前,必须对基坑防护措施与基地地质有详细了解,然后在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情况下对监测点实施密度与范围的相关布设。
监测方案主要依据该工程设计图纸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 50497-2009,基坑监测点的布置从周边环境监测和基坑支护结构监测两方面考虑。
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最大限度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并满足监控要求。
3深基坑监测频率要确保监测频率的合理性,就必须根据项目周边环境与所处阶段等因素进行监测。
某深基坑开挖监测分析
某深基坑开挖监测分析为保证某基坑开挖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稳定,该基坑工程加强了监测手段。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准确地掌握了整个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建(构)筑物的变形,保证了基坑的稳定。
本文介绍了监测方法、监测项目、检测数据分析和通过分析对开挖工作的调整。
关键词:基坑监测水平位移沉降支撑轴力1工程概况某工程基坑开挖土方约4500,基坑周长约为500m。
基坑开挖深度为8.0~8.6m。
该基坑北侧约1.5m为已建房屋的基础,西侧约6.3m为已建房屋的基础;东侧14m为已建房屋基础。
基坑设计采用组合式支护形式,基坑上部4.5m采用喷锚支护下部分段采用排桩加内支撑支护。
基坑局部设预应力锚杆,排桩外侧设搅拌桩止水帷幕,基坑内布置17口中深井减压降水井,3口观测井。
2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1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势平坦,属冲积一级阶地。
与基坑工程有关的地基岩土特征简述如下:①杂填土:杂色,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砖块等建筑垃圾和炉渣、铁砂等工业废料组成。
层厚在1.4~6.2m之间。
②粘土:黄灰色,软塑,含铁锰质氧化物,夹粉质粘土,饱和;顶板埋深在2.2-5.0m之间,层厚在0.8~6.5m之间。
③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含氧化物、云母,夹薄层粉土及粉砂,饱和;顶板埋深在1.4~9.4m之间,层厚在1.4~9.4m之间。
④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灰色,粉质粘土呈软~流塑,粉土、粉细砂呈稍~中密状态,含铁锰质氧化物、云母;顶板埋深在5.0~14.1m 之间,层厚在4.4~14.7m之间。
⑤粉砂:灰色,稍~中密状态,含云母,顶板埋深在11.4~23.0m 之间,层厚在2.5~11.5m之间。
⑥粉细砂:灰色,中密~密实状态,含云母;顶板埋深在20.0~27.5m 之间,层厚在1.5~22.0m之间。
2监测点布设及监测目的本工程深基坑开挖监测内容包括基坑边坡深层土体变形观测、基坑支护结构变形、混凝土内支撑的轴力监测、邻近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和基坑降水水位现测等五部分。
北京地铁6号线一深基坑监测与分析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a Deep Foundation Pit of Beijing Metro Line 6
Li Tao,Zhou Yan,Song Changjun,Xu Peng
1 工程概况 北京地铁 6 号线青年路站采用地下 2 层双柱 3
跨 的 结 构 形 式 , 车 站 主 体 净 长 左 线 557.025 m, 右 线 558.787 m。 标准段净宽 20.9~22 m,总高 14.6~16.05 m, 为岛式车站。 车站底板埋置深度为 17.9~20.4 m,结构 顶板覆土深度为 3.1~4.15 m,采用明挖法施工。 2 工程地质与水文概况
118
2 0 11 No.5(S e p.) Vol.2 9
基础与结构工程
Foundation & Structure Engineering
基本出现在基坑开挖最后 1 层。 基坑开挖初期,水平位 移相对不大;随着基坑的下挖,其水平位移变化速率 不断增大;而随着基坑承台混凝土的浇筑,水平位移 趋于稳定,变化速率也相应递减。 随着基坑的开挖,连 续墙的最大位移所在的纵向位置,在不断地下移。 刚开 挖时,连续墙的最大位移往往发生在顶部,其变形特 点类似于悬臂梁;随着基坑开挖至基底以及设置内支 撑,连续墙最大位移所在位置也迅速下移,且稳定在 中部偏上的位置(基本在 8~11 m 之间)。 由此可见,基 坑的变形是地下连续墙和内支撑二者共同作用、相互 协调变形的结果,二者的共同作用使得整个基坑具有 较强的整体性,结构更加稳定。 5. 2 钢支撑轴力
[5] 余新明,钱梅芳. 某地铁车站基坑变形影响因素分析[J]. 山西 建 筑 ,2010,36(4):123-124.
某超深基坑施工过程监测及数据分析
某超深基坑施工过程监测及数据分析摘要:结合某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过程,对基坑围护土体的变形及土压力进行监测,见证了基坑局部滑坡过程,对深基坑施工时土体变形的基本规律进行探索,以吸取经验教训,可供有关设计、施工人员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 变形监测; 土压力监测Study on Monitoring Data of Extra Deep Excavation Engineering Xiang Xiaobo(Surveying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and G eochemics of Hu’nan Province, Shaoyang 422002,China)Abstract: Combined with a case, the deformation and soil pressure of excavation engineering was monitored, and the process of partial collapsing was recorded. The base ruler of soil deformation was discussed during deep excavation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The experience can be used by the designer and constructor.Key words: deep excavation engineering; deformation monitoring; soil pressure monitoring1 引言近年来,城市建筑的高速发展和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促进了深基础的发展,由此带来在施工期间大量的深基坑开挖和支护的岩土工程问题。
根据国内有关深基坑的研究,一般认为深度大于7m的基坑定义为深基坑[1],大于15m 的基坑称为超深基坑[2]。
复杂环境下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监测分析
复杂环境下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监测分析摘要:本文结合北京市某商办住综合楼深基坑工程实例,通过合理有效的监测方法,展开对该深基坑支护结构在复杂环境下的位移监测和锚固张力监测,并对该深基坑实测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
监测结果表明,该深基坑工程设计合理,支护结构体系安全可靠;本工程积累的经验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为该深基坑原有设计的改进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结构、复杂环境、监测分析。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面临建筑场地不足,周边临近建筑物,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基坑开挖过程中必然受到放坡条件的限制,只能直立开挖。
因此开展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深基坑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基坑监测作为一门对深基坑开挖过程和开挖完成后实施实时监测和预警的技术,为复杂环境条件下深基坑工程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也为基坑的信息化施工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工程概况该深基坑项目位于北京市内,拟建场地周边环境复杂,北侧距城市道路红线约15m;西侧距建筑物最近约8m,南侧距建筑物最近约7m,东侧距道路人行道约16m,距28层的高层建筑约33m,场地周边均为市区主干道,如图1所示。
该基坑采用明挖法的施工工艺,开挖最深处为29.3m,共5-6层地下室。
拟建场地岩土组成主要为:杂填土2~4m,粘土7.40~18.40m,覆土平均厚度为14.00m。
边坡以土为主,为土质~岩质组合型边坡。
深基坑支护形式为:土层部分采用抗滑桩+预应力锚索+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的复合支挡结构,岩土部分采用锚索格构+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体系,抗滑桩成孔采用人工挖孔成孔。
二、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特点(1)施工的难度较大。
开挖基坑后,会导致基坑边缘和原有建筑物、交通道路之间的距离过近,在土方开挖和基础施工过程中基坑可能会出现边坡塌方的现象,致使基坑周边原有的建筑物和道路开裂或沉降,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
岩土工程深基坑监测技术分析
岩土工程深基坑监测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1-06-29T15:00:21.827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6期作者:藏卫国[导读] 落实相关的规章制度,树立合理的监测理念,科学制定施工计划,提高其监测水平,促使岩土工程快速发展。
藏卫国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00101摘要:随着深基坑检测技术的大力发展,施工单位需要完善工程监测技术与自动化测量设备,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实时监控和监测支护结构的指标与结构参数,降低岩土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促使工作人员可以掌握现场施工情况,同时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落实相关的规章制度,树立合理的监测理念,科学制定施工计划,提高其监测水平,促使岩土工程快速发展。
关键词:深基坑岩土;监测技术;处理分析随着城镇化建设加快,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矛盾突出,需要优化基坑深度开挖质量,保护施工环境,预防施工安全隐患,为此,施工单位应当结合岩土深基坑工程特点,加强施工监测,选择合适的监测工具,全面掌握施工情况,优化检测技术,控制施工时间与成本,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降低事故发生率,增加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一、岩土工程深基坑监测的特点与应用优势监测技术需要及时反馈,针对出现的问题优化施工效果,通常需要针对施工需求进行工作监测,避免工作问题影响施工进程,为此还需要在施工作业的推进过程中,及时更新监测结果,帮助工程获取最新信息,避免信息滞后影响施工进展,以确保可以为施工作业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降低决策失误概率,减少安全事故。
同时检测技术精度高,监测结果需要有效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企业需要优化监测技术,提供精度高的监测设备,减少误差的出现。
深基坑施工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良好的施工作业环境,强化基坑的各项检查,控制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重视基坑监测工作的推进。
同时结合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经验,充分考虑深基坑工程的独特之处,避免全盘采用老一套模式,影响工程的适用性,导致监测结果偏离实际。
北京某地铁车站基坑开挖监测及结果分析
北京某地铁车站基坑开挖监测及结果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北京某地铁车站二期基坑工程在明挖施工过程中进行地表及管线沉降、桩顶位移、钢支撑轴力等监测,并对监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阐明了采用钢支撑—桩支护体系的深基坑监测过程中支护结构变形和钢支撑轴力变化的一些特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对同类工程的设计及施工都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基坑监测,地表及管线沉降,桩顶位移,桩体位移,钢支撑轴力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需求,使得城市内存在大量的深基坑工程建设,这类工程的特点是:开挖深度大,施工空间狭小,而且周边常常紧邻重要建筑物、市政管线、道路等等。
因此,在基坑的开挖施工过程中,对于此类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支护体系,需要有更加严格的要求,不但要保证施工过程中支护体系自身的稳定及安全,而且要严格控制支护体系的变形,保证对周边环境不造成破坏。
所以,在基坑的开挖过程中,对支护结构、支撑轴力、基坑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以及周围土体等在理论分析指导下进行有计划的监测,以此监测数据为依据,对基坑支护进行动态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本车站设计起止里程为YDK0+243.884~YDK0+518.484,车站包括A、B、C、D四个出入口:A出入口位于车站主体结构西北侧,D出入口位于车站主体结构西南侧,均采用明挖法施工;B、C出入口分别位于车站主体结构东北、东南侧,主要采用明挖法施工,出入口通道局部下穿电力管沟段采用暗挖法施工。
拟建车站主体结构基础埋深约17m~18m,附属出入口基础埋深为10m左右。
车站出入口所在的路口四个象限中仅西北象限实现了规划,为居民小区,小区东围墙距离车站红线40m,在小区围墙和红线之间为绿地;其它象限均为空地,其中东北象限沿车站红线外侧为40m宽绿化带,内有高压走廊穿过,需加强保护。
1.2 岩土工程条件拟建场区总体地层土质情况较好,地层表层主要为2~3m的人工填土,土质包括粘性土素填土、炉灰、垃圾及房碴土等,压缩性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5
5
拟建工程深度范围内共分布3层地下 水,第一层水位埋深为10.30~11.40m, 第二层为潜水,水位埋深为17.30~ 19.50m,第三层为承压水,水位埋深为 23.50~26.10m。近3~5年最高潜水水位 埋深约18.70m。
2020/1/5
6
本工程基坑深度为23.22m-23.72m,局部 集水坑深达26.77m,基坑面积约10000m2,周 长约500m,属一级深基坑工程。
2020/1/5
11
实测监测点位移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部分测点水平位移变化情况
2020/1/5
12
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这些测点水平位移
从开始的1、2mm一直增长到8、9mm。测点W17从 6月29日至7月7日8天内位移增加了8mm,接近 14mm,位移增长较快。现场调查发现结构施工单 位在基坑北侧与于谦祠之间的空地上堆积了大量的
钢筋(重量约15t,距基坑边坡约6m),造成该区 域附加荷载急剧增加,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也大幅
增加。该区域测点W18位移较大也是此原因。结构 施工单位将钢筋等材料移走后持续监测,发现支护
结构的水平位移已逐渐趋向稳定。由此可见进行工
程监测的信息化施工对于指导安全施工有着极其重
要的作用。
2020/1/5
2020/1/5
17
图4 锚杆应力计监测施工
2020/1/5
18
分别在前三排锚杆中选取了一些锚杆进行 应力监测,第四排锚杆由于施工进度原因没有 来得及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表明:锚杆张拉及锁定过程中, 有较大的预应力损失。锚杆预应力损失按照施 工过程可分为:张拉过程中的损失、锁定瞬间 的损失、钢绞线应力松弛造成的损失及土体变 形等其他因素造成的损失。
2020/1/5
8
图3 基坑支护结构完成后照片
2020/1/5
9
二 监测成果分析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要求,本基坑的安全等级及重要性需要按 照一级基坑来考虑。为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及 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在基坑开挖、支护及后 续结构施工阶段进行了以下项目的监测:基 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观测、周围建筑物沉降 观测、锚杆应力监测、基坑水位观测等。
2020/1/5
19
对锚杆施加预应力的过程中,发现锚索 测力计的示数与千斤顶的油泵示数存在差 异,即张拉过程中产生了预应力损失,实测 结果如表1所示。从监测结果来看,张拉过程 中开始时与应力损失所占百分比较大,随着 张拉力的不断加大,预应力损失所占的比重 越来越少。
2020/1/5
20
张拉过程中产生预应力损失的原因一 方面可能是千斤顶标定有误差,油泵压力 表精度不够,造成读数有误差。另一方面 可能与张拉前锚杆钢绞线的弯曲程度有 关。因此张拉时在保证千斤顶做好足够精 度的标定的情况下采取预张拉的措施有利 于减少张拉过程中的预应力损失。
Hale Waihona Puke 2020/1/52
图1基坑周边建筑示意图
2020/1/5
3
图1基坑周边建筑示意图
2020/1/5
4
拟建场地的各主要土层为:
. 杂填土(平均厚度为3.3m)、素填土 (平均厚度为1.8m)、砂质粉土-粘质粉土 (平均厚度为5.2m)、粉砂-砂质粉土(平均 厚度为2.3m)、.粘土(平均厚度为2m)、粉 细砂(平均厚度为2.5m)、卵石(平均厚度 为3.6m)、中砂(平均厚度为2.0m)、重粉 质粘土(平均厚度为4.5m)
北京某深基坑监测实例分析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钱力航 编制
编制依据:《基坑工程实例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论文作者:
李庆伟 陈龙华(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程金明
(华北电力大学)
2020/1/5
1
一 工程概况
该工程地处建国门内大街繁华地段,周 边建筑物情况复杂。基坑北侧为市级保护文 物于谦祠,施工时需精心保护;基坑西侧为 新闻大厦(22层),基坑东侧为业主办公楼 (2层)、邮政枢纽(12层),基坑东南侧为 热力站(3层)及电力开闭站(2层),基坑 离热力站最近距离仅为0.85m,如图1所示。
水准仪,在基坑2倍坑深以外合适位置布置半永久
水准基点,在被观测建筑物墙上标记沉降观测点,
距离约20m,离开地面高度约0.5m左右,沉降预警
2020/1/5
14
降水施工及基坑开挖阶段,每天观测一次, 遇到雨天以及各种可能危及支护安全的水害来源 时加强观测,每天观测2~3次。水准基点要联测检 查,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准确性。每次沉降观 测做到“定机定人”,监测需连续进行,全部测 点一次测完。实际监测结果表明,在本工程采用 的支护结构下,周围建筑物沉降较小,最大沉降 仅为5mm左右,出现在距离基坑最近的热力站, 其墙体并没有出现裂缝。
本工程支护结构采用砖砌挡墙-桩锚联合 支护型式,上部3.6m采用垂直挡墙,以下部 分采用直径800mm的护坡桩,间距1600mm, 布置4排锚杆,锚杆位置设在标高-5.00m、 -10.5m、-14.5m、-19.0m处。支护结构典型剖
面和完成后的照片如图2、图3所示。
2020/1/5
7
图2 基坑支护结构典型剖面
13
2 沉降观测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大,槽壁有易坍塌的人工
填土、粉土、砂土和碎石土层,同时在坑深范围内
存在多层地下水,为了监测降水及基坑开挖对周围
重要建筑物产生过大的不利影响,在施工过程中,
对基坑北侧的于谦祠、东北侧的甲方办公楼、西南
侧的热力站、电力开闭站等离基坑较近的建筑物设
置沉降观测点进行了观测。沉降观测仪器采用精密
2020/1/5
15
3 锚杆应力监测 预应力锚杆在支护结构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为 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可靠,掌握预应力锚杆的应力 情况,采用了GMS型锚索测力计对锚杆的内力进 行监测,如图4所示。该测力计稳定性好,抗干扰 能力强,密封可靠,便于现场安装操作、对后续施 工影响小。
2020/1/5
16
图4 锚杆应力计监测施工
2020/1/5
10
1 位移观测 为观测方便且能及时掌握支护结构的变形情 况,基坑位移观测点设置在护坡桩桩顶连梁上,各 观测点间距为20m-30m。共布设24个水平位移观测 点,基坑开挖期间每天观测两次,每层锚杆张拉前 后各观测一次,遇到下雨、基坑受扰动等情况时, 增加观测频率。根据周围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规定 于谦祠、业主办公楼、电力开闭站、变压站等重要 建筑物前基坑位移预警值为20mm;基坑周围无重 要建筑物位移预警值为4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