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多囊肾的研究进展PPT幻灯片
多囊肾参考幻灯片
![多囊肾参考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15c4ca3d852458fb770b5686.png)
15
ADPKD进展监测指标:蛋白尿
1、约25%的ADPKD患者尿蛋白阳性(>300mg/d), 但一般不超过1g/d;
2、蛋白尿及其严重程度与肾脏体积增大、肾功能 快速下降、较早进入ESRD相关,因此具有预后评 估价值;
10
一、ADPKD的诊断与筛查
无家族史但临床拟诊的患者应考虑对其父母和/或 祖父母进行超声筛查,并推荐行基因检测。
2、 ADPKD基因诊断: 大部分成人ADPKD患者无需进行基因检测,对儿童
患者有特殊价值,可排查早期且严重的多囊肾病 和多囊肾病合并其他遗传病。
11
基因检测对象:
①肾影像学检查结果模棱两可者; ②无家族史的散发性多囊肾病患者; ③有患病风险的活体肾脏捐赠者; ④非典型多囊肾病患者; ⑤欲生育患者。
。 3、结石的药物治疗同非ADPKD患者。
除肿瘤。 3、急性囊肿出血发作时暂停RAAS抑制剂和利尿剂,避免急
性肾损伤。 4、抗纤维蛋白溶解剂氨甲环酸可用于治疗ADPKD出血并发
症。 5、酌情使用垂体加压素,并严密监测血压。 6、严重出血导致进行性贫血时,可采用选择性血管栓塞或
出血肾切除。
23
肾结石
1、结石多发与尿液潴留及代谢因素有关。 2、腹部CT是发现和评估肾结石最佳的影像学方法
生长因子 内皮缩血管肽 囊肿增殖增大
交感神经活性 全身血管阻力
氧化介导 的内皮损 伤
钠潴留
醛固酮 TGF- β 肾纤维化
高血压和肾脏病
18
ADPKD患者高血压的治疗:
成人
1、目标血压: ≤140/90mmHg;
多囊肾病ppt课件
![多囊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2ebd3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b.png)
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 ,容易感染,加重病情。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避免使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 如某些抗生素和镇痛药。
日常护理
保持良好心态
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 提高身体免疫力,对抗疾Leabharlann 。合理休息适量运动
定期复查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 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
治疗过程
患者接受了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运 动康复等综合治疗,同时定期进行肾 功能监测和影像学检查。
病例二:成功控制病情的案例
患者情况
患者为年轻女性,因体检发现多 囊肾病,但无明显症状。
治疗过程
患者在医生的建议下,采取了药 物治疗和定期监测的策略,同时
注意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
治疗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治疗,患 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
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戒 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有 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并发症治疗
针对多囊肾病引起的并发 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进 行治疗,以缓解症状、保 护肾功能。
03
多囊肾病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
建议多囊肾病患者定期进行肾 功能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
疗。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加速多囊肾病进展的 重要因素,患者应保持血压在 正常范围内。
04
多囊肾病的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
1 2
针对多囊肾病发病机制的药物
针对多囊肾病发病机制中的特定分子或信号通路, 开发出能够阻断或调节这些分子或信号通路的创 新药物。
针对多囊肾病并发症的药物
针对多囊肾病常见的并发症,如高血压、肾功能 不全等,开发出能够改善这些症状的药物。
(医学课件)多囊肾ADPKD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多囊肾ADPKD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812f93d0d233d4b14e6934.png)
手术治疗 operative treatment
手术治疗:ADPKD患者中50%~70%的人有时会感到腰 背疼痛,可呈绞痛、急性或慢性痛。绞痛多继发于结石
或血凝块。急性痛可能继发于感染或囊内出血,或包膜
下出血。慢性腰痛需要使用麻醉药物镇痛,很可能与囊 肿和肾包膜膨胀有关。
1911年Rocsing描述了使用肾囊肿去顶术来缓解疼痛,
双侧肾脏发生多个囊肿且进行性增大为主要特征,在世界范
围的发病率估计为1/1000,在终末 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约占 5-8%。其遗传病因源于16号染色体短臂polycystin-1(PKD1) 或4号Polycystin-2(PKD2)基因的突变,PKD1突变引起的 ADPKD相关的畸形有憩室炎,肝、脾、胰腺囊肿,占本病
由于有报道说这样做,可能导致肾功能恶化,以至于囊
肿去顶术一度陷入争论之中。
手术治疗 operative treatment
然而最近更多的报道说这种术式是可行的,Ye和他的同 事们于1986年报道:采用Rovsing手术后,6个月的疼痛缓 解率为90.6%,5年疼痛缓解率为77.1%。
而Elzinga于1992年报道囊肿去顶术后1年有80%的病人
90%。
PKD2突变引起的相关畸形为二尖瓣反流、颅内动脉瘤
,占本病10%。现在还有一部分人没有发现PKD1或 PKD2,因此推测可能还有PKD3存在。 Hataboer等人于1999年发表的一项临床随访研究表明
:有PKD1基因缺陷的患者发生肾脏衰竭或死亡的平均
年龄(不论哪个首先发生)为53.0年,PKD2基因缺陷患 者比较晚(69.1年)。另外,PKD2基因缺陷患者发生泌 尿系感染和高血压的几率比PKD1基因缺陷者高。
分类图1
多囊肾病症PPT演示课件
![多囊肾病症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650b2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9.png)
尿路感染
发病机制
多囊肾患者尿路结构异常,易导致尿 流不畅、细菌滋生,从而引发尿路感 染。
处理措施
尿路感染的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选 用敏感抗生素)、改善尿路通畅性( 如导尿、膀胱冲洗等)以及预防复发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憋尿等)。
肾结石
发病机制
多囊肾患者的尿液成分异常,易形成结石。同时,尿路梗阻和感染也增加了结石形成的风险。
02
多囊肾的病理生理学
病因学
遗传因素
多囊肾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病,基因突变导致肾小管上皮细 胞异常增生和囊液积聚。
环境因素
某些环境因素如感染、毒素、药 物使用等可能诱发或加重多囊肾 的发生和发展。
发病机制
肾小管上皮细胞异常增生
肾功能损害
基因突变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异常增 生,形成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肿。
处理措施
肾结石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溶石、排石药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等。同时,饮 食调整(减少高钙、高草酸食物摄入)和生活方式干预(多饮水、适量运动)也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 。
肾功能不全及尿毒症
发病机制
多囊肾逐渐发展,导致肾单位减少、肾功能减退,最终可能引发肾功能不全及尿毒症。
处理措施
腹部肿块
随着囊肿的增大,患者可 在腹部触及肿块。
体征
高血压
多囊肾患者常合并高血压 ,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激活有关。
肾功能异常
早期肾功能可正常,随着 病情进展,可出现肾功能 异常,表现为尿素氮、肌 酐升高。
尿路感染
多囊肾患者易合并尿路感 染,出现发热、尿频、尿 急、尿痛等症状。
并发症
肾结石
多囊肾患者易并发肾结石,与尿 液浓缩、尿流不畅等因素有关。
2019年多囊肾病.ppt
![2019年多囊肾病.ppt](https://img.taocdn.com/s3/m/ff1d5b541ed9ad51f01df25b.png)
基质降解与重组
1 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能够降解基质, 使囊泡不容易在组织中增大. 巴马司他是一种广谱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降脂药普罗布考、洛伐他丁和降糖药罗格列酮、匹格列酮等 具有改善鼠类PKD病程的作用
诊
断
3、影像学检查: Ravine等于1994年提出了一下B超诊断标准: 有家族遗传史的30岁以下患者,单侧或双侧肾脏 有2个囊肿,30~59岁患者双侧肾脏至少各4个囊 肿;如果同时伴有其他肾外表现,如肝囊肿等, 诊断标准可适当放宽。此诊断标准敏感性97%, 特异性90%。如无家族遗传史,每侧肾脏有10个 以上囊肿,并排除其他肾囊肿性疾病方可诊断
内腔:有黄色透明或血
性液体, 见胶冻物质及脓 性渗出物。出血或合并 感染时可为巧克力色。
囊肿间:有压迫萎缩的
肾实质及炎性肉芽组织和 瘢痕组织, 周围炎症细胞 浸润,正常肾组织结构消 失。
病理生理
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 1 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 2 液体分泌增加 3 细胞外基质重塑及间质纤维化 ADPKD发病与细胞中存在多条信号转导通 路有关。通路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庞大的信 号转导网络,共同对囊泡上皮细胞的增殖、生长、 分化、凋亡及分泌等各方面造成影响,最终导致 多囊肾的发生和进展。
个体在遗传因素及后天环境作用下部分肾小管另一个正常单倍体也发生体细胞突变才导致囊肿形成发病机制螺旋区相互作用假说发病机制必须依赖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过程鞭毛内运输ift来完成1b作为分别参与其中的顺向转运和逆向转运过程纤毛通过多囊蛋白复合体感受尿流率调控肾小管腔直径和分化状态可通过下游ca2遗传突变基因是杂合子在毒素感染等环境因素二次打击下体细胞发生突变引起纤毛或多囊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细胞周期调控和细胞内代谢障碍基底膜成分异常细胞极性改变小管细胞腔膜面分泌液体增加同时新生血管形成增多为不断增殖的细胞提供营养以上这些表形异常使囊肿衬里上皮细胞不断增殖囊肿进行性增大产生了类似于良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最终导致疾病进展和肾功能丧失诊断家族遗传史
多囊肾演示课件
![多囊肾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8a204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9.png)
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预 防多囊肾。
日常保健
定期检查
多囊肾患者应定期进行肾功能检 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肾脏问
题。
控制饮食
多囊肾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 低蛋白的饮食习惯,以减轻肾脏
负担。
避免过度劳累
多囊肾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 度劳累,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眼血尿。
蛋白尿
多囊肾患者可能出现蛋 白尿,表现为尿液中出 现泡沫,可能与肾脏损
伤有关。
高血压
多囊肾患者可能出现高 血压,可能与肾脏功能
受损有关。
体征表现
肾脏增大
多囊肾患者的肾脏通常会增大, 表现为腰部或上腹部可触及肿块
。
腹部包块
多囊肾患者的肾脏增大可导致腹部 出现包块,通常在腰背部或上腹部 。
肾功能不全
分类与分型
分类
多囊肾可分为成人型和婴儿型,成人 型多囊肾较为常见。
分型
成人型多囊肾可分为PKD1型和PKD2 型,不同类型的多囊肾在遗传方式和 临床表现上略有差异。
02
多囊肾的临床表现
症状表现
腰腹部疼痛
多囊肾患者可能出现腰 腹部疼痛,通常表现为 钝痛或胀痛,可能与肾
脏增大有关。
血尿
多囊肾患者可能出现血 尿,通常为镜下血尿, 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肉
展。
04
多囊肾的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缓解多囊肾症状、控制病 情进展的重要手段。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并定期进行 肾功能检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
常用的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 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这 些药物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 从而延缓肾脏损害的进展。
(医学课件)多囊肾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多囊肾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f41c6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d.png)
避免剧烈运动
多囊肾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选择 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轻度运动,如 散步、太极拳等。
定期检查
多囊肾患者应定期进行肾脏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
注意事项
多囊肾患者应避免使用肾毒性 药物和镇痛剂等,以免加重肾
脏损伤。
多囊肾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以减 轻肾脏负担,防止病情恶化。
婴儿型多囊肾
PKD1基因突变为主,病情进展迅速,常在出生后不久死亡。
成人型多囊肾
PKD2基因突变为主,病情进展较慢,患者生存期较长。
多囊肾的遗传方式
显性遗传
成人型多囊肾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50%概率遗传给子女。
隐性遗传
婴儿型多囊肾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5%概率遗传给子女。
02
病理生理
肾脏的结构与功能
感染如肾炎、肾盂肾炎等可引发多囊肾,因 此应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
多囊肾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因此有家族史 者应定期进行肾脏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 疗。
多囊肾患者的日常护理
合理饮食
多囊肾患者应以低盐、低脂、低蛋 白饮食为主,避免过多摄入高蛋白 食物,以减轻肾脏负担。
控制饮水量
多囊肾患者应根据医生指导控制饮 水量,以减轻肾脏负担,防止病情 恶化。
2023
多囊肾演示课件
目录
• 简介 • 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治疗 • 预防与护理
01
简介
什么是多囊肾
定义
多囊肾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疾病,因双侧肾脏出现多个 囊肿而命名。
病因
多数多囊肾患者携带PKD1或PKD2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可能 导致肾脏细胞异常生长和聚集,进而形成囊肿。
多囊肾的分类
多囊肾PPT课件
![多囊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f7973e9b6648d7c1c74687.png)
编辑版ppt
13
病因
其中90%多囊肾患者的异常基因位 于16号染色体的短臂,称为多囊肾 1基因;另有10%不到患者的基因 位于4号染色体的短臂,称为多囊 肾2基因;两者基因产物均不清楚, 但在起病、高血压出现、以及进入 肾功能衰竭期的年龄有所不同。
编辑版ppt
14
三大特征
肾小球囊内上皮细胞异常增值 上皮细胞转运异常 细胞外基质异常增多
编辑版ppt
23
中医认识
多囊肾的形成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加 之劳倦过度,饮食不节,情致不畅,或 感受六淫之邪,致肝脾受损,气机失调, 造成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胃失和降, 湿浊内停,凝结为痰,痰瘀交阻,脉络 不畅,淤血及痰浊搏结于肾,凝聚不散, 而成积聚。本病特点为虚实夹杂,以肝 脾肾虚为本,水湿,痰浊,淤血为标。
编辑版ppt
24
中医认识
《灵枢·胀论》:肾胀者,腹满引 背,央央然腰髀痛;
《灵枢·本藏》:肾大则善病腰痛, 不可以俯仰,易伤于邪;
编辑版ppt
25
分期
多囊肾是一类遗传性的肾病,其发病和 发展也有一定的规律,多囊肾常分为5 期:
1. 发生期: 此病为遗传性疾病,一般出生即有囊
肿,只是较小,不易查出,20岁以前一 般不易发现,但家族中如有多囊肾病例, 应早期检查,及早期观测到囊肿的生长 情况,注意保养。
编辑版ppt
21
临床表现
另外,还有腰痛,当血块或结石 下行时,可表现为肾绞痛,患者可 自行发现腹部有一包块,感染(发 热、肾区痛)是多囊肾的常见并发 症,膀胱刺激征可以是首发症状, 随着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可出现头 痛、恶心、呕吐,乏力、体重减轻 等。
编辑版ppt
22
中医认识
多囊肾PPT课件
![多囊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1baaeab0717fd5370cdc34.png)
多囊肾多囊肝
多囊肾
多囊肾的分型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 此型一般到成年才出现 症状;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 一般在婴儿即表现明显。
多囊肾
流行病学
•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发病率高,是最常见的 遗传性肾病之一,据佔计全球有1250万患者,我 国约有150万。
• 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婴幼儿时期最常见和最 早出现临床症状的遗传性疾病,发病率为1/1万1/4万。
多囊肾
并发症治疗
1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2 重度肾积水伴结石: 3 不孕不育症 4 多囊肝 多囊胰 在ADPKD 患者各脏器囊肿发生的比例
以肾囊肿、多囊肝、胰腺囊肿的顺序由高至低 5 感染 、血尿等
多囊肾
并发症
感染治疗: 肾实质感染和囊肿内感染是本病主要并发症,一
般以联合应用抗生素为原则。 血尿治疗:
多囊肾
病理生理
肉眼 肾脏明显增大,
表面可见大小不等,圆 形,半圆形泡状突起的
突起,张力很高,棕 红色, 切面可见大小
不等的囊腔
多囊肾
镜检:
上皮:囊肿有扁平立方 上皮被覆, 内腔:有黄色透明或血 性液体, 见胶冻物质及 脓性渗出物。出血或合 并感染时可为巧克力色。 囊肿间:有压迫萎缩的 肾实质及炎性肉芽组织 和瘢痕组织, 周围炎症 细胞浸润,正常肾组织 结构消失。
多囊肾
多囊肾
1、概念 2、病理生理 3 、发病机制 4、临床表现 5、诊断 6 、治疗
多囊肾
概念
• 双肾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液性囊泡,囊肿进行性 长大,破坏肾脏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终末期肾 病(ESRD)。ADPKD除累及肾脏外,还可引起肝脏囊 肿、胰腺囊肿、心瓣膜病、结肠憩室和颅内动脉 瘤等肾外病变。
多囊肾演示课件
![多囊肾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8f57b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4.png)
研究药物治疗、基因治疗等不同治疗手段对多囊肾的疗效评估指标 和方法。
中医药治疗多囊肾的研究进展
组方配伍规律
研究中医药治疗多囊肾 的组方配伍规律,探讨 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 用和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及机制
研究中医药治疗多囊肾 的药理作用及机制,包 括对细胞外基质、细胞 信号转导等性肾囊肿和多囊肾非常重要,因为两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有 所不同。单纯性肾囊肿通常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囊肿,而多囊肾有无 数大小不等的囊肿。
肾脏肿瘤
肾脏肿瘤通常是一种恶性肿瘤,需要通过病理学检查进行确诊。与多 囊肾相比,肾脏肿瘤的病情进展较快,症状更为严重。
03
其他遗传性疾病
多囊肾的诊断标准
症状
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通常在成人期出现症状。主要症状为疼痛、腹部肿块和肾功能 损害。
检查
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肾脏异常肿大,肾实质内有无数大小不等的囊肿。
病理学诊断
通过病理学检查,观察到囊肿的形成和进展,以及囊肿的形态和分布等特点,可以确诊多 囊肾。
多囊肾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MRI检查
MRI检查是一种非放射性检查方法,可以用于评估多囊肾患者的肾功能和分侧肾功能受损 的程度。同时,MRI检查还可以显示囊肿内的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
04
多囊肾的治疗
药物治疗
1
药物治疗是多囊肾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主要 目的是控制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2
用药方案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如病情严重程度、是否有并发症等进行调整 。
临床应用效果
研究中医药治疗多囊肾 的临床应用效果,包括 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疾 病进展等方面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多囊肾病PPT演示课件
![多囊肾病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65422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a.png)
基因突变筛查技术应用
NGS技术
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NGS)对多囊肾相关基因进行突变筛查, 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基因突变数据库
建立多囊肾基因突变数据库,收集不同人群的突变信息,为遗传咨 询和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基因突变与表型关联研究
通过分析基因突变与多囊肾表型之间的关联,揭示不同突变对疾病 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提供疾病管理技能培训,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地应对 疾病挑战。
家庭及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心理干预过程,提供家庭支持;同时,借助社会资 源,为患者提供心理援助和互助小组等活动,减轻孤独感和压力。
营养膳食调整建议
低盐饮食
控制盐分摄入,减轻肾脏负担,预防 高血压等并发症。
优质蛋白质摄入
跨学科合作 加强肾脏病学、遗传学、生殖医 学等多学科合作,为患者提供全 方位的诊疗服务和生育指导。
感谢观看
THANKS
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可选择 囊肿去顶减压术、肾切除术等手术 方式。
手术效果
手术治疗可减轻症状、改善肾功能 ,但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复发或 并发症。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 囊肿部位,预防感染;如出现 感染症状,及时使用抗生素治
疗。
出血
避免剧烈运动或外伤,以免囊 肿破裂出血;如出现出血症状 ,应立即就医进行止血治疗。
保守治疗措施
控制症状
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 等方式,控制高血压、疼 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 质量。
延缓疾病进展
通过减少囊肿内液体生成 、抑制囊肿上皮细胞增殖 等方法,延缓多囊肾的进 展。
保护肾功能
(医学课件)多囊肾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多囊肾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b2330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3.png)
• 婴儿型多囊肾:PKD1基因突变为主,病情进展迅速,常在出生后不久死亡。 • 成人型多囊肾:PKD2基因突变为主,病情进展较慢,患者生存期较长。
多囊肾的遗传方式
• 显性遗传:成人型多囊肾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50%概率遗传给子女。 • 隐性遗传:婴儿型多囊肾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5%概率遗传给子女。
其他原因引起的腰腹部疼痛
如尿路结石、肾炎等也可能引起腰腹部疼痛,需与多囊肾引起的腰腹部疼痛进行鉴别。
04
治疗
治疗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5
预防与康复
如何预防多囊肾
01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足够的休息和避免吸烟和酗酒等不良
习惯,有助于预防多囊肾的发生。
02
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
过度劳累可能会加重多囊肾的症状,因此患 者应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中应控制蛋白质、盐和脂肪的摄入量, 以减轻肾脏负担,有助于预防多囊肾的症状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6
问答环节
什么是多囊肾?
定义
01
多囊肾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疾病,通常会导致肾脏肿大和肾功能
衰竭。
病因
02
多囊肾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可分为婴儿型和成人型两种,其
中婴儿型较为罕见,成人型较为常见。
症状
03
多囊肾患者可能会出现肾脏肿大、疼痛、高血压、肾功能不全
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尿毒症。
多囊肾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多囊肾演示课件
目 录
• 简介 • 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治疗 • 预防与康复 • 问答环节
01
简介
简介
什么是多囊肾
多囊肾的研究进展概述47页PPT
![多囊肾的研究进展概述47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9d629edb0b4c2e3f5627636f.png)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多囊肾的研究进展概述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多囊肾的科普知识PPT
![多囊肾的科普知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cf6c5ba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5.png)
多囊肾的症状
多囊肾的症状
腰痛:多囊肾常导致腰部不适和疼痛 血尿:囊肿破裂时多囊肾可引起血压升 高等症状
多囊肾的诊断 和检查
多囊肾的诊断和检查
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观察肾脏囊肿的 情况
CT扫描:更详细地了解肾脏的囊肿分布 情况
多囊肾的诊断和检查
基因检测:检查是否存在多囊 肾相关基因
忌烟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多囊肾的治疗 方法
多囊肾的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如控制 血压 手术治疗:如囊肿较大可选择手术切除
多囊肾的治疗方法
肾移植:严重病情下可能需要 进行肾移植
预防多囊肾发 作的方法
预防多囊肾发作的方法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适当补充维生 素等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肾功能及影像学检 查
预防多囊肾发作的方法
多囊肾的科普 知识PPT
目录 引言 什么是多囊肾 多囊肾的症状 多囊肾的诊断和检查 多囊肾的治疗方法 预防多囊肾发作的方法
引言
引言
学习多囊肾的基本知识,了解 其病因和症状
了解多囊肾的诊断方法和治疗 选项
引言
掌握预防多囊肾发作的方法
什么是多囊肾
什么是多囊肾
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影 响肾脏的正常功能 多囊肾会导致肾脏中形成囊肿 ,影响健康
多囊肾演示课件
![多囊肾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306d6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f.png)
多囊肾演示课件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肾脏疾病,主要特征是肾脏内出现多个囊肿。
这些囊肿逐渐增大并压迫肾脏组织,导致肾脏功能逐渐丧失。
多囊肾分为两种类型: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和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
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其发病率较高,通常在出生后不久即可被诊断出来。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类型,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症状较为严重。
多囊肾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肾小管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多囊肾患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导致囊肿形成。
基质金属蛋白酶异常: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种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的酶,多囊肾患者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异常,导致囊肿壁异常增厚,囊肿逐渐增大。
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多囊肾患者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分泌异常,促进囊肿的形成和生长。
肾脏纤维化:随着多囊肾患者病情的发展,肾脏组织逐渐受到压迫和损伤,导致肾脏纤维化。
多囊肾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家族史、影像学检查等。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腰痛、腹部肿块、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
家族史是诊断多囊肾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家族中有多囊肾患者,其他成员患病的概率也会增加。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超声、CT、MRI等,可以发现肾脏内的囊肿和肾脏形态的改变。
多囊肾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肾脏替代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压、降低血脂、减轻疼痛等症状的药物。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囊肿穿刺抽吸、囊肿切除术等,可以减轻囊肿对肾脏组织的压迫,保护肾脏功能。
肾脏替代治疗主要包括透析和肾脏移植等,适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目前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但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多囊肾的发生:避免近亲结婚:近亲结婚容易导致遗传性疾病的传播,因此应该避免近亲结婚。
定期检查: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应该定期进行肾脏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多囊肾等疾病。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健康、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饮酒等,有助于预防多囊肾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
本病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 90%以上患者的异常基因位
于16号染色体的短臂,称为多 囊肾1基因;
另有不到10%患者的异常基 因位于4号染色体的短臂,称 为多囊肾2基因。
4
多囊肾的三个显著特征: 肾小球囊内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处于一种成熟不完全或重 发育状态,高度提示为细胞的发育成熟调控出现障碍。
上皮细胞转运异常,与细胞转运密切相关的Na-K-ATP 酶 的组合、分布及活性表达的改变;细胞信号传导异常以及 离子转运通道的变化。
细胞外基质异常增生。
5
目前许多研究已证明: 这些异常均有与细胞生长有关的活性因子
的参与。但关键的异常环节和途径尚未明了。 总之,因基因缺陷而导致的细胞生长改变和间 质形成异常,为本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4 贫血:进展至ESRD阶段,贫血出现晚且程度轻。另 有5%患者因缺血刺激肾间质细胞生成素增加而引 起红细胞增多症。
16
5 结石:20%多囊肾患者合并肾结石。 6 蛋白尿:见于14%-34%的非尿毒症患者,在合并
ESRD患者中达80%,男性多于女性。
17
7 高血压:为多囊肾的常见表现,在ESRD患者中高达 80%。在血清肌酐未增高之前,约半数出现高血压, 这与囊肿压迫周围组织,激活RAAS系统有关。近10 年来,Graham PC、Torre V和 Chapman AB等都证 实本病肾内正常组织、囊肿邻近间质及囊肿上皮细 胞肾素颗粒增多,并有肾素分泌增加。这些对囊肿 增长和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换言之,出现高血 压者囊肿增长较快,可直接影响预后。
11
病理生理
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 1 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 2 液体分泌增加; 3 细胞外基质重塑及间质纤维化。
12
多囊肾的发病与细胞中存在多条信号转导通路 的异常改变有关。通路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庞 大的信号转导网络,共同对囊泡上皮细胞的增殖、 生长、分化、凋亡及分泌等各方面造成影响,最终 导致多囊肾的发生和进展。
19
并发症
1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2 重度肾积水伴结石; 3 不孕不育症; 4 多囊肝、多囊胰; 5 感染等;
20
分期
多囊肾是一类遗传性的肾病,其发病和发展也有 一定的规律,多囊肾的分期有如下规律: 1 发生期
此病为遗传性疾病,一般出生即有囊肿,只是 较小,不易查出,20岁以前一般不易发现,但 家族中如有多囊肾病例,应早期检查,以及早 观测到囊肿的生长状况。注意保养。
14
2 肾区疼痛 常为腰背部压迫感或钝痛,也有剧痛,有时为 腹痛。疼痛可因体力活动、行走时间过长、久 坐等而加剧,卧床后可减轻。肾内出血、结石 移动或感染也是突发剧痛的原因。
15
3 出血:30%-50%的多囊肾患者有肉眼血尿或镜下血 尿。多为自发性,也可发生于剧烈运功或创伤后 。原因有囊肿壁血管破裂,结石、感染或癌变等 。研究发现,血尿的发生频率与高血压程度、囊 肿的大小,肾功能恶化速度成正比,一般血尿均 有自限性。
13
临床表现
本病患者幼时肾大小形态正常或略大,随年龄增 长囊肿数目及大小逐渐地增多和增大,多数病例到 40~50岁时肾体积增长到相当程度才出现症状。主 要表现为两侧肾肿大、肾区疼痛、血尿及高血压等。
1 肾肿大 两侧肾病变进展不对称,大小有差异,至晚期两肾 可占满整个腹腔,肾表面布有很多囊肿,使肾形不 规则,凹凸不平,质地较硬。
18
8 肾功能不全 为多囊肾的主要死亡原因。个别病例在青少年 期即出现肾衰竭,一般40岁之前很少有肾功能 减退,70岁时约半数仍保持正常肾功能,但合 并有高血压者发展到肾衰竭的过程大大缩短, 也有个别患者80岁仍能保持正常肾脏功能。从 肾功能受损发展到ESRD的时间约为10年,其中 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21
2 成长期 患者在30~40岁,囊肿将有一较快的生长,医学 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成长期。成长期应加强观测, 西医对这一时期的治疗没有任何办法,只是对症 处理,如高血压等,这显得很被动。在这一时期 仍应积极的治疗,治疗的目的在于通过运用有较 强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使囊肿不再生长或延缓 囊肿的生长速度,达到延长患者寿命的作用,也 可以说这是中药活血化瘀延缓囊肿生长的关键时 期。
6
分型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又 称成人型多囊肾,此型一 般到成年才出现症状;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又 称婴儿型多囊肾,此型一 般在婴儿即表现明显。
7
遗传概率
1 男女发病的几率相等; 2 父母有一方患病,子女有50%获得囊肿基因而发病,如
父母均患此病,子女发病率增加到75% ; 3 不患病的子女不携带囊肿基因,其下代(孙代)也不会
9
病理
肉眼
肾脏明显增大,表面可 见大小不等、圆形、半圆形 泡状的突起,张力很高,棕 红色, 切面可见大小不等的 囊腔。
10
镜检
上皮: 囊肿有扁平立方 上皮被覆。 内腔:有黄色透明或血性 液体, 可见胶冻物质及脓 性渗出物。出血或合并感 染时可为巧克力色。 囊肿间:有压迫萎缩的肾 实质及炎性肉芽组织和瘢 痕组织, 周围炎症细胞浸 润,正常肾组织结构消失。
发病,即不会隔代遗传。真正不经父母遗传而由基因 突变而发病的情况极少见。
8
囊肿起源
囊肿起源于肾小管,其囊肿 液的性质随起源部位不同而 不同。 起源于近端小管,囊肿液内 成分如Na+、K+、CI-、H+ 、肌酐、尿素等与血浆内相 似; 起源于远端小管,则囊肿液内 Na+、K+浓度较低,CI-、 H+、肌酐、尿素浓度较高。
22
3 肿大期 患者进入40岁以后,囊肿会有进一步的生长肿大, 当囊肿超过4cm以后,到囊肿溃破前,称为肿大 期。随着囊肿的扩大会出现较多的临床症状,如 腰痛、蛋白尿、血尿、血压升高等,这时应当密 切观测,在治疗上,这一时期是中西结合治疗的 关键时期。可采用中药活血化瘀排毒泄浊,通过 去除危害肾功能的囊液达到保护肾功能的目的。
多囊肾的研究进展
1
内容提要
A
概念
B
病因
C
病理生理
D
临床表现
E
诊断
F
治疗
G
预防
2
概念
多囊肾(polycystic kidney)
Potter综合征、Perlmann综合征、先天性肾囊肿瘤 病、囊胞肾、多囊病等。我国1941年由朱宪彝首先报道, 本病临床并不少见。
肾脏的皮质和髓质出现多个囊肿的一种遗传性肾脏疾 病。除累及肾脏外, 还引起肝、胰囊肿,心瓣膜病,结肠 憩室和颅内动脉瘤等肾外病变,最终导致终末期肾脏病 (ES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