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外科学重点中医药版
必看中医外科学重点
《中医外科学》复习重点★表示重要章节▲表示老师上课明确提出的重点﹡表示小重点上篇总论占40%★★第一章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中医外科学发展简史:1.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外科病的记载,周代《周礼天官》中所记载“疡医”即外科医生。
2.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3.《灵枢》篇中人体不同部位的痈疽17种,《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多种外治法,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
4.外科鼻祖华佗,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
5.两晋南北朝,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海藻治瘿;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治疗狂犬咬伤。
▲6.第一部外科专着: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主要内容是痈疽的鉴别诊断等治疗,载有内治外治处方140个,最早记载用局部有无“波动感”辨脓,并首创水银膏治疗皮肤病。
7.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为现存最早的病因病机专着,记载结扎血管,切除术,肠吻合术的腹部手术治疗。
8.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为最早的临床实用百科全书,该书提出了整腹下颌关节脱位、葱管导尿、脏器治疗法如夜盲症的治疗。
9.王焘《外台秘要》载方600余首,不少为外科方剂。
10.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记载了痔、痈、皮肤病、瘰痢的外壳证治,“五善七恶”学说,扶正祛邪内消托里砒剂治疗痔核。
11.金元.危亦林《世医生得效方》创伤科专着,提出对脊柱骨折采用悬吊复位法。
12.汪机《外科理例》主张外科治疗“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并首创玉真散治疗破伤风。
13.陈司成《霉疮密录》为第一部梅毒病专着,提出用砷汞的治疗方法。
14.烧伤——重要治疗法,湿润暴露法高位肛瘘——切开挂线法混合痔——内剥外扎术内痔消痔灵硬化剂系统性红斑狼疮——雷公藤制剂▲中医外科学主要学术流派正宗派——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重视脾胃;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治法有熏、洗‘熨照‘湿敷等,并记载手术方法14种全生派——清代.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学术思想“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辩证论治法则;对阴疽的治疗提出以“阳和通腠,温补气血”法则,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刀针创用阳和汤。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重点整理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重点整理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这可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话题。
你有没有想过,为啥中西医可以搭配在一起呢?就像咱们的生活,时而需要西医的精准,时而又得依赖中医的温和。
想想看,这两种医学就像两位老朋友,虽然风格迥异,但目的却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我们活得更健康,笑得更开心。
2.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2.1 整体观 vs. 精准治疗先来说说中医的整体观。
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就像一个舞蹈,两边都要和谐,身体才能健康。
举个例子,你肚子疼,中医可能会问你最近心情如何、吃了什么东西,而西医就会直接给你开药,像是狙击手一样精准。
两者结合,既能抓住病根,又能对症下药,这简直是双剑合璧,让人倍感安心。
2.2 治疗手段的互补再来看看治疗手段。
中医有针灸、推拿、草药,西医则有手术、药物治疗,听起来就很丰富吧?像我身边的朋友,有人做完手术后,还会去做个针灸,活活把疼痛减到最小。
就像是老话说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所以我们要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3. 中西医结合的应用3.1 外科手术后的康复说到中西医结合,外科手术后的康复真是个好例子。
手术后大家都知道,恢复时间可不是一朝一夕的。
西医可以给你开一些镇痛药,缓解疼痛,但有时候副作用也是不容小觑。
这个时候,中医的针灸和推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能够帮助舒缓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真是一举两得。
就像有人说的:“一条腿走路,不如两条腿走得快”。
3.2 慢性病管理再说慢性病管理,像高血压、糖尿病这样的“常客”,中西医结合的效果更是杠杠的。
西医可以定期监测血糖和血压,而中医则能通过调理饮食、草药,来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
你想啊,西医的检查就像是海上的灯塔,而中医的调理则像是船上的水手,两者一起才能把船开得稳稳当当。
4. 面临的挑战当然,中西医结合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就好比在一场篮球比赛中,队员们得默契配合,否则就容易出现误解。
许多人对中医抱有成见,觉得它不够科学,而西医又常常被认为太过于机械。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重点
(文字说明结合讲授)
内治法是指以方药内服治病的一种方法。临床上根据皮肤病致病因素及病机的变化,分为祛风法、清热法、祛湿法、温通法、活血法、补益法、补肾法、软坚法、润燥法等。
(以举病例的形式来说明,以免过于枯燥。)
教学进程
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
(2)[外治疗法]
6. 总结与提问
(15分钟)
(文字说明结合讲授)
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
(1).八纲辨证
(2)脏腑辨证
(3)六淫辨证
(4)卫气营血辨证
(5)皮损辨证
5.中医皮肤性病学的治疗方法
(1)[内治法]
[辨证要点] (15分钟)
(文字说明结合讲授)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最基本的方法。
(以举病例的形式来说明,以免过于枯燥。)
(5分钟)
(文字说明结合讲授)
(5分钟)
(文字说明结合讲授)
皮肤病是指发生于人体皮肤、黏膜、皮肤附属器的疾病。皮肤病的种类很多,目前已认识的就有两千多种。
(以每个人身上都有皮肤病为开始,向学生们介绍皮肤病的重要性。)
(15分钟)
(文字说明结合讲授)
[文献记载]
皮肤病、性传播疾病在中医古代文献来自早有记载:按春秋时代、汉代、隋代、唐代、明代、清代、建国后至今重点讲授有代表性的事件。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课 程 教 案
(供七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
教研室:外科教研室
教师:李红毅(皮肤科)
2009年8月
教研室主任签名:谭志健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教学内容
中医皮肤病概论
教学对象
中西医结合七年制
授课形式
课堂教学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重点
感染:指病原体侵入机体,滞留与繁殖并引起局部和(或)全身炎症反应的过程。
脓毒症:因病原菌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体温,循环,呼吸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总称。
麦氏点:阑尾在腹壁的投影,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交点处。
胆囊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肝下叶构成的三角区域,可作为手术寻找胆囊动脉和胆管的重要标志。
疝:体内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人体先天或后天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腹外疝: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经过腹壁或盆壁薄弱点或缺损向体表突出形成。
“疝气”。
直疝三角:腹股沟三角区无腹肌覆盖,腹横筋膜较薄弱,易发生疝。
齿线:又名梳状线。
由直肠柱与肛瓣游离缘联合而成,是皮肤和粘膜交界处,是内外胚层移行区。
内痔:由齿线以上静脉丛迂曲扩张,纤维支持组织松弛断裂致肛垫下移而形成的病理性肥大的柔软团块。
填空甲状腺疾病分类:气瘿,血,肉,筋,石;气,肉,瘿痈,石。
乳房触诊顺序:内上,外上,外下,内下,中央。
门静脉高压症临床:脾大,脾功能亢进,腹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呕血或黑便。
四个交通支:胃底食管下段,直肠下端肛管,腹前壁,腹膜后。
胆总管长7-9,直径0.4-0.8;胆囊管长2-3,直径0.2-0.4.胆汁构成:胆盐,卵磷脂,胆固醇。
疝的构成:疝环、疝囊、疝内容物、疝外被盖。
肛瘘:内口,瘘管,外口。
简答:腹腔内脏器损伤的判断:1.实质性脏器:如肝胰脾肾大血管损伤,主要为腹腔内出血,包括面色苍白,脉率加快,严重者脉搏微弱,血压不稳,甚至休克。
腹痛呈持续性,一般不剧烈,腹膜刺激征不严重,体征最明显处一般为伤处。
肝管、胰管破裂可产生明显腹痛和腹膜刺激征。
移动性浊音是内出血有力证据,但属晚期体征。
2.空腔脏器:如胃肠道,胆道,膀胱破裂,主要为弥漫性腹膜炎。
典型症状: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便血呕血等,伴全身症状,有明显腹部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的腹膜刺激征,腹式呼吸受限或消失,出血量一般不大。
腹腔感染和肠内容物吸收时可出现中毒,体温升高,面部潮红,脉率增加。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复习重点
外科学习复习总结第一部分:复习重点,如5、解释消、托、补三法的含义。
记住一些主要的代表方剂,尤其注意托法。
56、疽毒内陷、走黄、流注的定义?第二部分:真题回顾,如24、开放性气胸的处理原则?4、实质性器官受损的表现(出血性休克),空腔性器官受损的表现(腹膜刺激征)。
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处理的原则中西医外科复习重点总结1、外科中医的病因概括p142、肿的分类和性质3、辨肿4、各种灭菌法德实用范围?p48左右5、解释消、托、补三法的含义。
记住一些主要的代表方剂,尤其注意托法。
6、、p77麻醉的目的7、蛛网膜下腔、硬脑膜外阻滞麻醉的并发症?(包括术前和术后的记下来)8、正常钾离子的浓度?补钾的原则?9、代酸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大概熟悉一下下)10、外科输血的适应症?(很重点,尤其急性出血那点要记住出多少血才输血)11、休克的定义?12、p149休克的病因病理?(记下大标题)13、p216损伤的病理?14、肋骨骨折好发于4-10肋。
15、何为“反常呼吸”?16、气胸的分类?原理?急症处理原则?(重中之重)17、开放性气胸的病理改变?(3点)18、肿瘤转移的方式?(4点)19、肿瘤分类的T、N、M字母各代表什么?20、乳腺纤维瘤的中医病名是什么?(乳核)21、乳腺纤维瘤的概念?22、急性阑尾炎的症状、体征、辅查?23、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原则?(重点)p43824、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p43025、肠梗阻的典型表现?(重点)p44326、肠梗阻的分类?各类的鉴别?p44527、如何鉴别高、低位肠梗阻?p44628、急性胆囊炎的症状?p45129、急性胆管炎?p456(重点:夏柯三联征、雷诺三联征)30、急性胆管炎的西医治疗原则?31、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定义、病史、症状、辅查、诊断、鉴别、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一般治疗、手术治疗)32、直疝三角?(又称Hesselbach三角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是腹直肌外侧边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
西医外科学重点知识归纳
西医外科学重点知识归纳西医外科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其主要研究外科手术的原理、技术和方法,以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在日常工作中,外科医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便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一、外科手术的基本原理外科手术是通过手术切除、修复、矫正或重建等方法来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
外科手术需要严密的手术计划和操作流程,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外科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患者手术合适并减少手术风险。
在手术过程中,外科医生需要掌握各种手术技术,例如切开、缝合、止血和麻醉等,以确保手术完成后患者能够快速恢复。
二、外科疾病的识别和治疗外科疾病包括许多不同的疾病,例如手术切除恶性肿瘤、解决先天性畸形、修复感染性伤口和骨折等。
外科医生需要熟悉不同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以便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和护理。
三、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过程非常重要,这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避免并发症和主动预防复发。
外科医生需要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指导他们进行合理的饮食、休息和锻炼,待患者身体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后,才可对其进行出院。
四、外科手术中的安全措施外科手术是一项高风险的操作,因此需要高度关注手术中的各种安全措施。
在外科手术中,医生和护士必须穿着适当的防护装备,以避免手术过程中造成感染和伤害。
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麻醉评估和住院前检查,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合手术。
在手术期间,医疗督察不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保证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
总之,西医外科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学学科,它可以帮助医生识别和治疗各种外科疾病,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手术后护理和康复服务。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手术技术和科学知识,以便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护理。
西医外科学重点中医药版
西医外科学重点中医药版西医外科学是指运用西方医学理论和技术,对人体进行外科治疗的学科。
尽管西医外科学在手术技术和治疗方法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在一些方面,中医药学也具备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西医外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
一、中医药的治疗理念中医药学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医学体系,其治疗理念与西医外科学有所不同。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是由阴阳、五行等基本理论决定的,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五脏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与西医外科学侧重于手术干预和药物治疗的思路有所不同。
二、中医药在术前准备中的应用在西医外科手术之前,中医药学可以配合进行术前准备。
比如,中医药可以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拔罐等手段来加强患者体质,提高术后康复能力。
中医药还可以通过食疗、草药疗法等方法,调整患者的肠胃功能,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
三、中医药在术中的应用在西医外科手术过程中,中医药学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中医药可以通过针灸镇痛、中药临床分析等手段,降低患者的手术疼痛感和并发症风险。
中医药还可以通过术中草药疗法、刮痧等方法,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术后愈合速度。
四、中医药在术后康复中的应用在西医外科手术之后,中医药学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中医药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推拿按摩等方法,促进患者术后伤口愈合,并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中医药还可以通过中药汤剂、针灸等手段,改善患者的免疫力和内部器官功能,提高术后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西医外科学中具备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促进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作用。
然而,中医药在西医外科学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确保安全有效。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中医药与西医外科学的合作与交流,探索更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提高外科治疗的整体水平和效果。
西医外科学重点(中医学生适用)
西医外科学重点(中医适用)西医外科学的范畴:1损伤2感染3肿瘤4畸形5其他性质的疾病,结石病,梗阻,血液循环障碍,内分泌功能失调,器官功能衰竭再植无菌术是针对感染来源所采取的一种预防措施,由灭菌法、抗菌法和一定的操作规则和管理制度所组成。
无菌术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基本操作规范,对于手术科室的意义尤为重要。
无菌技术可分为①机械方法:剃除毛发,清洗皮肤,冲净伤口②物理方法:热力、紫外线、红外线、超声波、高频电场、高压蒸汽、真空及微波③化学方法:乙醇、碘剂、甲醛、过氧乙酸煮沸灭菌法是一种较简便可靠的常用灭菌方法。
灭菌使用煮沸灭菌器或洗净、去脂污的铝锅。
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橡胶类物品的灭菌。
正常压力下放入水中煮沸(100℃)、持续15-20能杀灭一般细菌,但带芽胞的细菌至少需煮沸1h以上才能被杀灭。
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①一般准备:更换衣物,换手术服②手臂消毒法:1肥皂刷手法2碘尔康刷手法3灭菌王刷手法4聚维酮碘手臂消毒法5紧急手术简易洗手法③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术的方法1穿无菌手术衣2戴无菌手套患者手术区域的准备①手术前皮肤准备②手术区皮肤消毒无菌操作规则包括:1. 手术人员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之后,手不能接触背部、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部位,这些区域属于有菌地带;同样,也不要接触手术台边缘以下的布单。
2. 不可在手术人员的背后传递手术器械及用品。
坠落到无菌巾或手术台边以外的器械物品,不准拾回再用。
3. 手术中如手套破损或接触到有菌地方,应更换无菌手套。
如前臂或肘部触碰有菌地方,应更换无菌手术衣或加套无菌袖套。
如无菌巾、布单等物巳被湿透,其无菌隔离作用不再完整,应加盖干的无菌布单。
4. 在手术过程中,同侧手术人员如需调换位置,一人应先退后一步,背对背地转身到达另一位置,以防触及对方背部不洁区。
5. 手术开始前要清点器械、敷料,手术结束时,检查胸、腹等体腔,待核对器械、敷料数无误后,才能关闭切口,以免异物遗留腔内,产生严重后果。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复习重点
中西医结合外科总复习总论1、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理:局部的气血凝滞,营气不从,经络阻塞,以致脏腑功能失和。
2、脓肿:肿势高突,皮肤光亮,焮红灼热,剧烈跳痛,按之应指。
常见于某些疾病感染所致,如乳痈、肛痈等。
3、成脓的特点:疼痛、肿胀、温度、硬度;确定成脓的方法:按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
4、内治法:消法(初)、托法(中)、补法(后)。
5、灭菌术:高压蒸汽灭菌法、煮沸法、干热灭菌法、环氧乙烷。
抗菌术:药物浸泡消毒法、甲醛气体熏蒸法。
6、外科输血适应症:急性出血;贫血或低蛋白血症;重症感染;凝血机制障碍。
第四章麻醉1、麻醉前用药:目的:镇静和催眠、提高痛阈、抑制腺体分泌、抑制不良反应。
常用药:安定镇静药、催眠药、镇痛药、抗胆碱药。
(一)蛛网膜下腔麻醉1.麻醉平面:按阻滞平面分为高平面(T4以上)、中平面(T4-T10)和底平面(T10以下)阻滞。
2.麻醉中并发症: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恶心、呕吐。
3.麻醉后并发症:头痛;尿潴留;颅神经受累;假性脑膜炎;粘连性蛛网膜炎;马尾神经综合征。
(二)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中并发症:穿破硬脊膜;全脊椎麻醉;血压下降;呼吸抑制。
麻醉后并发症:脊神经根损伤;硬膜外血肿;导管拔出困难或折断;硬膜外脓肿。
第五章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1.补钾要求:补钾不宜过多过快,补钾的速度不宜超过20mmol/h,每日补钾量不宜超过100-150mmol。
如病人有休克表现,应先输给晶体或胶体溶液,尽快恢复血容量。
待每小时尿量超过40ml,再从静脉输给氯化钾溶液。
2.代谢性酸中毒临床表现:呼吸的改变;神志变化;胃肠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的变化。
3.呼吸性酸中毒:指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二氧化碳,以致血液中二氧化碳增高引起的高碳酸血症。
第八章休克定义:是机体遭受到强烈的损害性刺激后产生的一种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
中医大西医外科学重点
神经阻滞: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传导,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消毒法:是应用化学方法杀灭有害微生物。
气腹征: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X线腹部立位平片可见膈下有游离气体。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并在伤口内繁殖和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以全身或局部肌肉持续性收缩或阵发性痉挛为特征表现的一种特异性感染。
原发性脱水:是脱水中一个类型,以失水多于失纳,血清钠浓度>150mmol/L。
代谢性酸中毒:由于酸性物质的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
疖:是指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和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疝: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原来部位,通过人体正常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休克:是机体遭受外来或内在有害因子强烈侵袭后,迅速引起神经、内分泌、循环和代谢机能障碍,所出现的临床危急综合征。
其基本病理改变为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液灌流不足,末梢循环障碍。
表现为烦躁、淡漠、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脉细速,呼吸加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酸中毒等。
灭菌:是指用物理的方法,消灭所有微生物。
损伤:外界各种不同的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组织或器官在形态和/或功能上的破坏,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局部和全身反应移动性叩浊: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
高压气胸:肺或支气管破裂后,形成活瓣、吸气时空气进入胸膜腔,而呼气时闭合、空气不能排出,使胸膜腔压力增大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
胸膜腔的生理特点:密闭性,胸膜腔负压。
膀胱刺激征是指尿频、尿急、尿痛腹膜刺激征为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脱水按细胞外的渗透压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以失水为主者称为高渗性脱水,以失钠为主者,称为低渗性脱水,水、钠各按其在血浆中的含量成比例丢失者,称为等渗性脱水。
肠梗阻的共同临床表现痛,呕吐,胀,闭夏柯氏三联征指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灭菌法是指用物理的方法,消灭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胸膜腔的生理特点:密闭性,胸膜腔负压。
中西医外科重点
24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指发生于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的急、慢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肛旁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骨盆间隙脓肿等。脓肿是直肠肛管周围炎症病理过程中的急性期,肛瘘是慢性期。属中医“肛痈”范畴。
第二篇
1 急性阑尾炎的主要症状:转移性右下腹疼痛、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全身症状(体
温正常或升高,可有头晕、头痛、乏力、汗出、口干、尿黄、脉数等症状)
主要体征:右下腹局限性显著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右下腹包块。
2 肠梗阻的症状: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
3 急性乳腺炎的症状:乳房肿胀疼痛、发热、其他症状(骨节酸痛、胸闷、呕吐、恶心等症状)。体征:初起时患部压痛,结块或有或无,皮色微红或不红。化脓时患部肿块逐渐增大,结块明显,皮肤红热水肿,触痛显著,拒按。脓已成时肿块变软,按之有波动感。患侧腋下常可扪及肿大的淋巴结,并有触痛。
25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缺血性溃疡。临床特点是肛门周期性疼痛,
出血,便秘。属中医“脉痔”、“钩肠痔”范畴。
26 肛裂三联症---肛裂、前哨痔、肛乳头肥大。
27 间歇性跛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患者患肢伴随发凉、麻木和足底弓疼痛,病人行走一段路程后,小腿部及足弓部肌肉发生胀痛或抽搐,如继续行走时疼痛加重,最后被迫止步,休息后症状缓解,再行走后症状又出现,即所谓“间歇性跛行”。
19 内痔---是发生于齿线上,由直肠上静脉丛瘀血、扩张、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内痔表面为直肠粘膜所覆盖,好发于肛门右前、右后和左侧正中部位(即膀胱结石位3、7、11点处)。分Ⅰ、Ⅱ、Ⅲ、Ⅳ期。
西医外科学重点
高钾血症:血清钾的浓度高于5.5mmol/L时,表示有高钾血症。
2、腹膜刺激症:即腹壁压痛、反调和肌紧张,是急性腹膜炎的重要体征,也是诊断急性腹膜炎主要依据。
3 疖:是单个毛囊及其组织的急性化脓感染,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好发于颈部,头面,背部毛囊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4,绞窄性肠梗阻:梗阻并伴有肠壁血运障碍者,可因肠系膜血管受压,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引起 5、等渗性脱水:水和钠成比例的丧失,血清钠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基本不变。
6硬膜外麻醉: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支配的区域出现暂时性麻痹7 、慢性感染:病变持续两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感染8、腹股沟直疝:腹股沟疝的一种,直疝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内测的直疝三角区直接右后向前突出,不经内环,不进入阴囊。
9 、急性感染:发病在3周之内的感染10、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疝的一种,斜疝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前下斜行进入腹股沟管,穿过外环而进入阴囊11 、肠扭转:一段肠半沿其系膜长轴旋转而造成的闭半型肠梗阻。
12 、丹毒:皮肤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感染13疖: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14、高渗性脱水:水和钠同时丢失,但缺水多余缺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
15:脑震荡:头部受伤后引起短暂的脑功能障碍,脑组织无肉眼可见的器质性损伤,仅有显微镜下的某些形态异常。
16休克:机体受到强烈致病因素袭击之后出现的一种危急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意识障碍、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呼吸浅速、尿量减少等17 肠套叠:一段肠管套入其相连的肠管腔内18局部麻醉:是用麻醉药物暂时阻断某些部位神经的冲动传导,使其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二填空题1、正常动脉血浆pH值为7.35—7.45,为了维持pH值的稳定,血浆中有多对缓冲系统,其中以HCO3-/H2CO3缓冲对最为重要,两者的比值稳定在20:1。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下总结重点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下总结重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是将中医传统理论与西方外科技术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有一些重点和核心概念需要我们关注和学习。
本文将总结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重点内容。
首先,中西医结合外科学重点强调个体化治疗。
中医注重辨证施治,强调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法。
与之相对,西医注重以证据为基础的统一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将两者相结合,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病情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这需要医生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和个人气质特点,从而更好地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强调综合诊断技术。
中医注重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而西医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技术。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将两种诊断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手段,如超声、CT、MRI等,与中医的辨证论治相结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精准度。
第三,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强调手术的个体化管理。
手术是外科学的核心内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在手术治疗方面也有许多创新和突破。
医生在手术前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并针对每个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手术管理方案。
例如,在手术过程中,可以应用中医的镇痛技术、草药抗感染等治疗手段,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速度。
第四,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强调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康复治疗是外科学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在康复治疗方面注重综合应用物理疗法、中药疗法和心理疗法等手段,通过个体化的康复方案,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最后,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强调团队合作。
中西医结合外科治疗需要医生、护士、康复师和心理专家等多学科的协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治疗方案。
团队成员之间需要密切沟通和合作,共同制定病案讨论,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在个体化治疗、综合诊断技术、手术个体化管理、康复治疗和团队合作等方面都有重点强调。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优势在于将中西医学的优势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部分重点总结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部分重点总结良性肿瘤肿瘤肉瘤恶性肿瘤癌肉瘤癌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的扩散方式:①直接蔓延②淋巴道转移③血道转移④接种转移等渗性脱水:血钠浓度正常的细胞外液容量减少。
(水和钠按其在血液中的正常比例丢失,无钠盐及渗透压的明显改变)外科补液原则:缺什么补什么;需多少补多少;先盐后糖,先晶体后胶体;先快后慢,尿多补钾麻醉:低容量休克禁用蛛网膜下腔麻醉蛛网膜下腔脊神经根阻滞麻醉(脊麻、腰麻)椎管内麻醉硬脊膜外腔脊神经根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椎管内麻醉:常用的神经阻滞麻醉方法,通过局麻药注射于椎管内,阻滞脊神经的传导功能,产生相应区域的痛觉无菌原则消毒:指应用化学方法消灭微生物范围:手术切口周围15cm①腹部手术:由内向外②感染伤口、肛门:手术外周逐渐涂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伤口感染:中医内治法:消、托、补(疮疡期、酿脓期、溃疡期)中医外治法:阳证(金黄膏)外科感染结局:①局限吸收或形成脓肿②转为慢性感染③感染扩散是否化脓——方法。
表现:应指:患处已化脓,手按压时有波动感化脓切开注意事项:①麻醉②最低位,便于引流③浅部脓肿波动感最明显处④深部脓肿先定位⑤切开长度要足够,不要超过脓腔壁⑥方向应与皮肤纹理以致,与血管、重要神经平行,不做关节部位纵切口⑦充分打开间隔,清除坏死组织和脓液引起全身性感染——走黄防治MODS,最易影响——肺疼痛:急性慢性由肠道功能就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热量(碳水化合物)、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脂肪、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休克早期表现:少灌少流血压变化:可骤降、正常或略高,但脉压差小CPR:基础生命支持阶段:A(airway)、B(breathing)、C(circulation)①保持呼吸道通畅②指有效人工呼吸③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任务: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目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心肺初期复苏脑水肿处理——低温脱水疗法外科部分试题1.颅脑损伤患者如出现“昏迷-清醒-昏迷”的中间清醒期症状时,应注意排除以下哪种疾病(B)A.急性硬膜下血肿B.急性硬膜外血肿C.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D.弥漫性轴索损伤E.脑挫裂伤2.单选题:以下哪种腹部损伤最容易被早期漏诊并导致严重失血性休克(B)A.肝破裂B.脾破裂C.小肠破裂D.胰破裂3.多选题:颅内压增高的原因(ABCDE)A.颅内占位病变B.脑水肿C.脑积水D.颅底陷入症E.颅内动静脉畸形4.填空题:颅脑损伤昏迷程度GCS评分,轻度昏迷(13-15分),中度昏迷(9-12分),重度昏迷(3-8分)5. 开放性气胸可引起(纵隔扑动),故而需要紧急(闭合伤口),后行(胸腔闭式引流术)6. 男性患者尿道外损伤中骑跨伤易发生尿道(球部)损伤,骨盆骨折易合并尿道(膜部)损伤判断:1.深二度烧伤特点为伤部感觉剧痛,2周可痊愈,愈后不留瘢痕(F)2.对于创伤性血胸患者,当胸腔内积血量估算少于500ml者,可以密切观察其病情,并待其出血自行吸收(R)3.名词解释挤压综合征:人体广泛软组织较长时间受到重物挤压后,由于肢体缺血缺氧,组织破坏;当循环恢复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体液渗出至组织间隙,缺氧代谢物和组织破坏产物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再灌注损伤、创伤性休克进而并发肾功能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复习重点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复习重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复总结在外科研究的复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重点:1.病因概括:了解外科中医的病因概括,这可以在第14页找到。
2.肿瘤分类和性质:了解肿瘤的分类和性质。
3.辨肿:学会如何辨别肿瘤。
4.灭菌法:了解各种灭菌法的实用范围,这可以在第48页左右找到。
5.消、托、补三法的含义:理解消、托、补三法的含义,记住一些主要的代表方剂,尤其注意托法。
6.麻醉的目的:理解麻醉的目的,这可以在第77页找到。
7.蛛网膜下腔、硬脑膜外阻滞麻醉的并发症:了解蛛网膜下腔、硬脑膜外阻滞麻醉的并发症,包括术前和术后的。
8.补钾的原则:了解正常钾离子的浓度和补钾的原则。
9.代酸的概念:了解代酸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
10.输血的适应症:了解外科输血的适应症,尤其是急性出血的情况。
11.休克的定义和病因病理:了解休克的定义和病因病理,这可以在第149页找到。
12.损伤的病理:了解损伤的病理,这可以在第216页找到。
13.肋骨骨折:了解肋骨骨折好发于4-10肋。
14.反常呼吸:了解何为“反常呼吸”。
15.气胸:了解气胸的分类、原理和急症处理原则。
16.开放性气胸的病理改变:了解开放性气胸的病理改变,包括3点。
17.肿瘤转移:了解肿瘤转移的方式,包括4点。
18.肿瘤分类:了解肿瘤分类的T、N、M字母各代表什么。
19.乳腺纤维瘤:了解乳腺纤维瘤的中医病名和概念。
20.急性阑尾炎:了解急性阑尾炎的症状、体征和辅查。
21.急性胰腺炎:了解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原则,这可以在第438页找到。
22.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了解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这可以在第430页找到。
23.肠梗阻:了解肠梗阻的典型表现和分类,以及各类的鉴别,这可以在第443-446页找到。
24.急性胆囊炎:了解急性胆囊炎的症状,这可以在第451页找到。
25.急性胆管炎:了解急性胆管炎的症状和夏柯三联征、雷诺三联征。
26.急性胆管炎的西医治疗原则:了解急性胆管炎的西医治疗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西医外科学的畴(4页)(1)损伤:外来暴力破坏引起的组织损伤(脏破裂·骨折·外伤性出血)(2)感染:病原菌or寄生虫引起坏死和脓肿(阑尾炎·坏疽性胆囊炎的手术切除·肝脓肿的引流)(3)肿瘤:手术切除(良性·恶性)(4)畸形:手术治疗(先天性唇裂·后天性烧伤后瘢痕挛缩)(5)其他性质的疾病:结石·梗阻·血液循环障碍·分泌功能失调·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2.怎样学习西医外科学4点(标题)(5页)(1)坚持正确的学习方向(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重视基本技术操作的训练(4)加强对急危重症病的诊断和处理能力第二章无菌术1.无菌术·灭菌法·消毒法的定义(6页)(1)无菌术:针对感染来源所采取的一种预防措施,由灭菌法、抗菌法和一定的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组成。
(2)灭菌法:一般是指预先用物理方法彻底消灭与手术区域或伤口接触的物品上所附的微生物。
(3)消毒法(抗菌法):常指应用化学方法来消灭微生物,如器械消毒、手术室空气消毒、手术人员手臂消毒及患者皮肤消毒等。
2. 无菌技术的分类(6页)(1)机械方法:为先行步骤如剃除手术区或伤口皮肤周围的毛发;用肥皂、清水或其他洗涤剂清除物品和皮肤上的游子污垢和细菌,冲洗伤口。
(2)物理方法:常用热力及紫外线灭菌。
(3)化学方法:用化学药物粉剂直接喷洒、气体熏蒸、溶液浸泡喷洒或擦拭。
另:生物方法(非无菌技术)用抗生素or抗毒血清消除病原微生物。
3.药物浸泡消毒法适用于(7页)刀剪缝针等锐利器械 + 镜塑胶制品等不宜热力灭菌的物品4.高压蒸汽灭菌法(应用最普遍)适用于(8页):一切能耐受高温的物品如金属器械·玻璃·搪瓷器皿·敷料·橡胶·药液5、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10页)(1)一般准备(2)手臂消毒(3)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6.患者手术区域的准备(13页)(1)手术前皮肤准备(2)手术区皮肤消毒7.无菌操作规则10条(15页)(1)手不接触条:手术人员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后,手不接触背部腰部以下&肩部以上部位,亦不接触手术台边缘以下的布单。
(2)不递不拾条:不在手术人员背后转递手术器械及用品。
坠落到无菌巾或手术台边以外的器械物品不准拾回再用。
(3)及时更换条:术中如发现手套破损或接触到非无菌区应及时更换,衣袖如碰触有菌物品,应加套无菌袖套或更换手术衣。
(4)加盖重消条:术中如无菌巾单等覆盖物已湿透或碰触有菌物品时应加盖无菌巾单;如患者需要更换体位另选切口做手术时需重新消毒铺巾。
(5)背对换位条:手术过程中,同侧手术人员如需调换位置,一人应先退后一步,背对背的转身到达另一位置,以防触及对方背部不洁区(6)体腔核对条:手术开始前要点清器械敷料,手术结束时检查胸腹等体腔,待核对器械、敷料数目无误后才能关闭切口。
(7)仅露伤口条:切口边缘应以无菌大纱布垫或手术巾遮盖,并用巾钳或缝线固定,仅显露手术切口。
术前手术区粘贴无菌塑料薄膜亦可。
切开空腔脏器前要先用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防止减少污染。
(8)切缝再消条:做皮肤切口及缝合皮肤前须用70%乙醇再涂擦消毒皮肤一次。
(9)客随主便条:参观手术人员不太近手术人员or站太高or常在室活动。
(10)风调雨顺条:手术进行时不应开窗通风或用电扇,室空调风口也不能吹向手术台,以免扬起尘埃污染室空气。
第三章麻醉1.麻醉的分类(21页)(1)全身麻醉(即全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周身都不感到疼痛,如吸入全麻、静脉全麻。
(2)局部麻醉(即局麻):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躯体某部位产生麻醉作用,如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和神经阻滞。
(3)椎管阻滞:属局麻,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硬脊膜外腔阻滞、骶管阻滞。
(4)复合麻醉(平衡麻醉):合并或配合使用不同药物或方法。
(5)基础麻醉:麻醉前进入类似睡眠状态以利其后的麻醉处理。
2.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原因(25页):(1)一次用量超过患者的耐量。
(2)误注入血管。
(3)作用部位血供丰富,未酌情减量or局麻药药液未加肾上腺素。
(4)患者因体质衰弱等原因而耐受力降低。
另:临床用小量局麻药后即出现毒性反应症状称高敏反应。
3.局部浸润麻醉的操作方法(26页)(1)一针技术(2)加压注射(3)分层注药(4)边回抽边注射(5)广泛浸润和重复浸润4.麻醉平面的定义(30页):感觉神经被阻滞后,可用针刺法测定皮肤痛觉消失的围,其上下界限称为麻醉平面。
5.全身麻醉的定义(35页):麻醉药经吸入、静脉、肌肉or直肠灌注等途径进入体,使患者意识丧失,周身不感到疼痛,神经反射及肌肉活动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的麻醉方法。
第四章体液与营养代1.体液中的主要离子有(53页)(1)主要阳离子有Na2+ ,K2+ ,Ca2+ ,Mg2+(2)主要阴离子有Cl- /HCO3- /HPO4 2-/蛋白质2.血钠(57页)(1)正常人的血清钠浓度为135~145mmol\L。
(2)血钠平衡规律: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不排。
3.低渗性缺水(60页)(1)又慢性缺水or继发性缺水,为临床最常见水钠代性紊乱。
(2)特点:失水又失钠但失钠>失水并呈现低钠血症的一种缺水。
(3)病因A.胃肠道消化液长期丧失,如反复呕吐、腹泻、胆-胰瘘、慢性肠梗阻、胃肠道长期引流等钠随消化液大量丧失,补液不足或仅补充水分。
B.大创面慢性渗液。
C.大量应用排钠性利尿剂(如噻嗪类、利尿酸等)时,未注意适量补充钠盐。
D.急性肾衰多尿期、失盐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艾迪生病等肾源性排钠增多且只补充了水分。
(4)临床表现A.轻度缺钠:每千克体重缺钠相当于氯化钠0.5g乏力、头昏、手足麻木、无口渴感、尿量正常或稍多、尿钠氯减少尿比重低。
B.中度缺钠:每千克体重缺钠相当于氯化钠0.5到0.75g+厌食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或下降、浅静脉萎馅、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尿少尿中几乎不含钠氯。
C.重度缺钠:每千克体重缺钠相当于氯化钠0.75到1.25g+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神志不清、严重休克、少尿无尿尿素氮升高。
(5)治疗A.积极处理治病原因。
B.补液量估算:根据血钠浓度计算补钠量(g)=[142-血钠测定值(mmol/L)]÷17×体重(kg)×0.6(女性0.5)注:按钠盐1g=17mmolNa+计算。
C,补液补钠的方法:一般临床上先补给计算量的一半,再加上每日氯化钠需量4.5g,其余一半的钠可在次日补给。
·轻度&中度缺钠:选等渗盐水或5%葡萄糖生理盐水补充。
·重度缺钠已出现休克:首先快速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随后静脉给予高渗(5%)氯化钠溶液200~300ml。
4. 钾的异常(62页)(1)血清钾正常值为3.5~5.5mmol\L。
(2)血钾平衡规律: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也排。
(3)低钾血症(<3.5mmol/L)①病因 A.摄入不足 B.丢失过多 C.分布异常②临床表现A.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表情淡漠、倦怠嗜卧、烦躁不安;肌肉软弱无力、腱反射消失或迟钝、眼睑下垂,后盐及躯干四肢。
血钾<2.5mmol/L可以软瘫、呼吸无力、吞咽困难。
B.消化系统麻痹:食欲不振、口苦纳差、恶心呕吐腹胀,甚则肠麻痹。
C.循环系统兴奋: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甚则室颤D.泌尿系统症状:多饮、多尿、夜尿增多,甚则见蛋白尿、颗粒管型或排尿困难。
E.对酸碱平衡的影响:代碱&反常性酸性尿。
③治疗A.积极治疗原发病B.注重外科患者缺钾的预防C.补钾的原则与方法:尿多补钾·尽量口服·低浓度慢速度·分阶段补给(4)高钾血症(>5.5mmol/L)①病因 A.摄入过多 B.肾脏排钾减少 C.分布异常之细胞钾释出或外移②临床表现A.神经-肌肉症状:轻度升高仅有四肢乏力、手足麻木、肌肉酸痛;>7mmol/ L时可软瘫,先躯干后四肢最后呼吸肌呼吸困难。
B.循环系统症状:心肌应激性降低(血压早高后降)与肾衰症状并存。
③治疗A.立即停止钾摄入,积极治疗原发病,切断钾来源。
B.对抗心律失常,应用钙拮抗钾对心肌的抑制作用。
C.降低血钾浓度,使钾暂时转入细胞。
D.促进排钾。
5.代酸(69页)(1)代酸是临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
(2)病因:AG(阴离子间隙)-丢失过多·肾小管性酸中毒·输入含Cl-液体过多。
A.AG正常的代酸:HCO3B.AG增大型代酸:固定酸产生增加或肾排泄固定酸减少C.慢性肾功能不全(3)临床表现:A.轻者因机体代偿可无症状;重者有疲乏、头晕、嗜睡,最突出表现呼吸深而快。
B.呼出气体带有酮味.C.患者面颊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心率加快,心律失常,对称型肌力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D.严重者可见恶心、呕吐、昏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E.可继发高血钾(4)治疗原则:去除病因,纠正缺水,恢复肺肾功能,输入碱性药。
6.外科营养支持的基本原则(91页):(1)EN与PN之间首先选用EN。
(2)需较长时间营养支持应设法应用EN。
(3)EN不能满足患者营养需要时可用PN补充。
(4)经中心静脉肠外营养(CPN)与经外周静脉肠外营养(PPN)之间应优选PPN。
(5)营养需要较高或希望短期改善营养状况时可选用CPN7.肠营养(91页)(1)定义:将营养物质经胃肠道途径供给患者的营养支持方式。
(2)方法:一次性投入、间歇重力滴注、连续输注3种(3)适应证(多指经管饲饮食,特别是要素饮食):A.胃肠道疾病B.高代状态: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严重感染和复杂大手术后。
C.营养不良:中、重度营养不良,经口摄食不能满足需要者;持续7~10日经口摄入量<50%日需要量者;特殊营养成分经口摄食不佳者。
D.由PN过渡到经口摄食者E.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F.术后和术前的营养补充8.肠外营养(91页)(1)定义:通过静脉途径供应患者所需的全部营养要素的营养支持方式,使患者在不进食的情况下维持良好营养状态的一种治疗方法。
(2)方法:A.周围静脉输注(PPN) B.经中心静脉导管输入(CPN)(3)适应证:A.肠道疾病:胃肠道梗阻、肠道外瘘、短肠综合征、消化道广泛炎症性疾病等。
B.急性胰腺炎C.肝、肾功能衰竭伴胃肠功能不佳者D.营养不良E.高代状态F.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G.术前和术后的营养补充:择期或限期手术的伴胃肠功能不全的营养不良患者H.无胃肠道梗阻的妊娠剧吐或神经性拒食者第五章输血1.外科输血的适应证(104页):(1)大量出血:①一次出血<500ml可不需输血.②500~1000ml根据有无血容量不足及其严重程度,在输入等渗盐水/平衡液的同时输入血浆/血浆增量剂/全血.③>1000ml时,补充血容量并输入浓缩红细胞以提高携氧能力.(2)贫血或低蛋白质血症(3)重症感染(4)凝血功能异常2.外科输血的禁忌证(105页)(1)充血性心衰(2)急性肺水肿、恶性高血压、脑出血及脑水肿(3)各种原因所致肾衰而出现明显氮质血症者(4)肝衰及各种黄疸3.外科输血注意事项(106页)(1)严格查对(2)认真检查(3)保存时间3周(4)放置时间4h(5)无菌操作(6)加强观察输血反应(7)保留血袋2h以备核查4.输血有关的不良反应(106页)·发热反应(最常见)·过敏反应·溶血反应(最严重)·细菌污染反应5.成分输血的优点(112页)·输用安全·疗效好·节约血源·稳定性好·延长了血液的保存时间第六章休克1.休克(114页)(1)定义:机体遭到强烈的损害性刺激(各种致病因素)后产生的一种以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紊乱和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