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课程考试《小学科学教育》作业考核试题9
福建师范大学17年8月课程考试《小学科学教育》作业考核试题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试卷A卷1.科学老师的最基本的素质是什么?如何做好教学工作?(25分)答:一(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这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称为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它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基石。
堪称教师的“第一大形象”。
无论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在教学的最终绩效评价中都得用它的质量来衡量。
1、扎实的专业知识包括:(1)科学基础知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科学基础实验(物理﹑化学﹑生物等),现代自然科学概论(现代自然科学的前沿及发展趋势,特别是现代的一些重要的科学成果,科学理论及科学思想),科学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知识(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科学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科学方法论知识。
科学教育不光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结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一般研究方法和特殊研究方法两种。
(3)科学史知识。
通过科学史,能够掌握科学的内在发展规律,利于从客观上了解科学,预测和把握科学的未来,同时,也可以培养科学精神。
2、丰富的教育知识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同样的知识内容,在一个教师手里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在另一个教师手里却起不到教育作用。
因而,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科学教师不仅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乃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
科学教师要掌握:(1)教育原理、普通教育学知识。
(2)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知识。
(3)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知识。
作为一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把科学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
因此,在科学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8月课程考试《小学科学教育》作业考核试题.docx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A卷姓名:专业:学号:学习中心: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科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C)、解释、考验。
A.思考B.观察C.探索D.表达2. 左脑具有(C)功能,主要分管思考、语言、书写、计算、判断、推理。
A. 形象思维B. 线性思维C. 逻辑思维D. 非线性思维3. 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科学课程要面向(A)。
A. 全体学生B. 社会大众C. 对科学有兴趣的学生D. 未来科学家4. 科学探究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质疑和(D)。
A. 分析B. 思考C. 总结D. 研究5. 科学知识与技能是中性的,既可以对人类产生(A),也可以产生消极作用,关键是看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积极作用B. 经济效益C. 社会影响D. 伦理道德问题6. 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分为三个维度:(C)、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科学态度B. 科学精神C. 科学探究D. 技术7. 探究研讨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由“(D)”和“研讨”两个基本环节构成。
A. 机械学习B. 观察C. 思考D. 探究8. 科学课程资源按科学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分为(A)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A. 素材性资源B. 非条件性资源C. 电子版资源D. 纸质版资源9. 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A)。
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A. 量的变化B. 形态C. 质的变化D. 功能的变化10.电、光、热、声、磁等都是(D)的不同表现形式。
A.物质B.大自然C.数据D.能量二、判断题(打“√”或“×”,(每题2分,共6分)1. 科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上以培养科学精神为中心。
√2. 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认为教师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3. 探究研讨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由“探究”和“研讨”两个基本环节构成。
√三、论述题(74分)1.科学老师的最基本的素质是什么?如何做好教学工作?答:一、专业态度一个科学教师的专业态度取决于他的专业理想,有了这种专业理想,才能对科学教学工作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投入感,才能乐意为科学教学工作做出承诺,才能愿意为科学教学事业奋斗终生。
福建师范大学2024年2月课程考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业考核试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姓名:专业:学号:学习中心:成绩: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80分)1.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的良好状态,包括情绪稳定、积极乐观的态度、适应能力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健全等。
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或障碍,更是一个人心理功能的正常、平衡和健康发展。
2.狭义的心理问题狭义的心理问题通常指的是一些具体的、个体心理上的困扰或障碍,包括但不限于焦虑、抑郁、恐惧、强迫、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情绪状态、行为表现和社交交往,对其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3.理性情绪治疗理论理性情绪治疗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埃利斯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也被称作“理性情感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简称REBT)。
该理论认为,人们的情绪和行为不是由外部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个体对外部事件产生的认知和解释导致的。
因此,通过调整个体的思维方式和信念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
4.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方案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方案是一种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帮助的计划或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困惑,需要得到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心理健康支持5.自助系统自助系统(Self-Service System)是一种通过自动化技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系统。
用户可以利用自助系统来完成特定的任务,如查询信息、进行交易、预订服务等。
自助系统具有自动化、快捷、便利等优点,能够满足用户24小时不间断的需求。
6. 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关系。
它是建立在血缘或法律关系基础上的一种特殊关系,涵盖了亲情、教养、支持、照顾和沟通等方面。
7. 父母意识"父母意识"通常指的是个体对于自己作为父母的身份和责任所持有的认知、态度和价值观。
这一概念涉及了个体对于父母角色的理解、对子女教养的期望和方法、以及对家庭关系和子女成长的重视程度等方面。
【标准答案】福建师范大学18年8月课程考试《小学教育管理》作业考核试题

小学教育管理期末考核题一、简答题(54分)1.简述学生安全管理的原则。
答: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简述学校教务管理的任务。
答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加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管理;组织开案:展教学研究活动;深入教学第一线;加强教务行政管理工作。
3.简述依法治校须具备的条件。
答:实现依法治校具备的条件:1树立依法治校观念;2制定学校章程;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4实现校务公开;5加强教育职业道德建设。
4.简析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答:1.教师资源的规划。
2.教师的录用、评聘和调配。
3. 教师的培训开发。
4.教师的考核和激励。
5.教师的报酬。
5.简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答: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
本次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是本次新课改的一大亮点,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主要以此为载体,使学生能够融入社会,感触生活,通过参与、体验与感悟,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简析中小学美育管理的基本要求。
答:是要保证学校美育的正确方向,建立健全美育管理的制度,加强美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注意(一般和个别)相结合。
二、论述题(46分)1.述评实行学校领导体制需调整的内外关系。
答:无论学校实行哪一种领导体制,都需要与系统内外部建立各种关系。
学校推行校长负责制,需要调整的关系是多方面的,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
间接的关系几乎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难以一一叙述,这里仅就直接的关系作简要分析。
一、政校关系。
所谓政校关系,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学校工作基本上由教育行政部门来计划安排,学校只是遵照执行。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小学教育”《小学科学教育》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5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小学教育”《小学科学教育》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有意义接受学习”是美国教学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一个概念。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要学生从小参与人类的科技活动,并非传授高新科技的原理和高深的知识。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认为教师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5.创造力的培养包括()。
A.激发创造动机D.培养创造的胆识和胆略参考答案:ABCD6.科学方法是形成科学态度价值观的操作规范基础。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7.建构主义哲学是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8.科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解释、考验。
A、思考B、观察C、探索D、表达参考答案:C9.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科学知识”部分的内容包括科学探究、生命世界和科学情感。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0.B、正确参考答案:A11.设计科技活动方案的第一步是确立科技活动的目标。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2.制定科技活动的内容要点是设计科技活动方案的关键,也是科技活动方案成功与否的关键。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3.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4.科学教育的基本特性()。
A.客观性B.理智性C.实践性和进取性D.准确性参考答案:ABCD15.B、线性思维C、逻辑思维D、非线性思维参考答案:C16.科学教育具有客观性、理智性、实践性、准确性、进取性几个基本特征。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7.“有意义接受学习”是美国教学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一个概念。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8.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科学知识”部分的内容包括科学探究、生命世界和科学情感。
福建师范大学19年8月课程考试《小学科学教育》作业考核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试卷A卷1.科学老师的最基本的素质是什么?如何做好教学工作?(25分)答:钻研教参、备课备学生、勤查资料、撰写论文、先亲自实验、经常参加教研活动、多收看9、10频道、探究教法,把科学原理紧密和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学会用问题引导,让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和分享实验过程、能够科学回答绝大部分学生的提问等.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
一年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备课深入细致。
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针对高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
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
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
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
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
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8月课程考试《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docx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姓名:专业:学号:学习中心: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课程作为学科。
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3.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学习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
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简述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理解。
一、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二、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1.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2.以生成的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3.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三、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3. 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在教学中,师生之间是有作共同的发展关系的,正所谓“教学相长”,所以,作为教师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题。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沟通,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关爱学生,其次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最后教师要有一颗包容的心。
二、通过互动建立共同发展的关系首先,建立规则,学会倾听。
福建师范大学9月《小学科学教育》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20

福建师范大学9月《小学科学教育》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20福建师范大学9月《小学科学教育》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国家级教学目标的是()A.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培养学生的教育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B. 坚持以教材为依据,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C. 坚持以知识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D. 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2. 下列科学活动的类型中,既属于探究性活动又属于观察性活动的是()A. 用显微镜观察树叶上的细胞结构B. 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C. 制作模型进行科学实验D. 进行科学探究并收集实验数据3. 小明在草地上运动时,会感到很累。
下列说法中,最有可能是小明肌肉出现的问题是()A. 肌肉适应性增强B. 肌肉疲劳C. 肌肉力量增加D. 肌肉发达4. 下列说法中,最符合健康生活理念的是()A. 每天晚上睡觉前吃一顿丰盛的晚餐B. 每天坚持户外运动C. 晚上睡前用手机学习D. 饭前用水漱口,然后立即进食5. J·J·汤普森和赫鲁晓夫发表的标志人类历史性突破的科学实验试验核武器在()A. 北极B. 赤道C. 南极D. 中经线二、填空题1. 法拉第电磁感应的重要方程式是“电动势E =”答:E = -ΔΦ/Δt2. 乔治·西门子发明的重要设备是“电动机”三、判断题1. 在电路中,电场线从正极指向负极。
()答:错2. 核反应堆爆炸后会产生核辐射。
()答:对四、解答题1. 火山爆发时,经常伴随有熔岩流的流动,请用文字描述熔岩流的特点以及由火山爆发引发的其他自然灾害。
答:熔岩流是一种由岩浆在火山口流动时形成的物质流。
它具有高温、高速、高粘度的特点。
在火山爆发期间,岩浆会喷发出来,顺着山体向下流动。
熔岩流会烧毁沿途的植被和建筑物,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火山爆发还可能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如火山灰喷发会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对呼吸系统造成危害;火山爆发还可能引发火山地震、火山喷发引发的洪水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A卷
一、
1. 科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解释、考验。
A.思考
B.观察
C.探索
D.表达
2. 左脑具有()功能,主要分管思考、语言、书写、计算、判断、推理。
A. 形象思维
B. 线性思维
C. 逻辑思维
D. 非线性思维
3. 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科学课程要面向()。
A. 全体学生
B. 社会大众
C. 对科学有兴趣的学生
D. 未来科学家
4. 科学探究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质疑和()。
A. 分析
B. 思考
C. 总结
D. 研究
5. 科学知识与技能是中性的,既可以对人类产生(),也可以产生消极作用,关键是看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积极作用
B. 经济效益
C. 社会影响
D. 伦理道德问题
6. 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科学态度
B. 科学精神
C. 科学探究
D. 技术
7. 探究研讨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由“()”和“研讨”两个基本环节构成。
A. 机械学习
B. 观察
C. 思考
D. 探究
8. 科学课程资源按科学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分为()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