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图形中的函数问题

合集下载

几何图形中函数思想总结

几何图形中函数思想总结

几何图形中函数思想总结函数思想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通过函数思想,我们可以给几何图形赋予更多的数学分析和推理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几何问题。

下面对几何图形中函数思想的应用进行总结。

首先,函数思想可以用来定义几何图形。

在几何学中,我们经常需要定义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图形,而函数思想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

比如,我们可以用函数描述一个圆的形状,其方程为x^2+y^2=r^2,其中r为半径。

这样,我们就能通过该函数方程来确定圆的形状和大小。

其次,函数思想可以用来描述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在几何学中,我们经常需要研究几何图形在平面上的运动和变化情况,而函数思想能够提供一个很好的分析工具。

通过将几何图形的位置或形状与某个参数关联起来,我们就可以用函数来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比如,我们可以用函数描述一条直线的斜率,通过改变斜率的值,可以实现直线的平行移动或斜率变化。

函数思想还可以用来解决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几何学中,我们经常需要研究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相交情况,而函数思想可以提供一种很好的分析方法。

通过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征用函数表示,我们可以通过函数的交点或相交情况来确定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比如,我们可以用函数表示两条直线的方程,通过求解方程组的解,可以确定两条直线的交点。

最后,函数思想还可以用来证明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定理。

在几何学中,我们经常需要证明各种图形的性质和定理,而函数思想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

通过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征用函数表示,我们可以利用函数的性质和运算来推导和证明各种几何定理。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函数的导数性质来证明曲线的切线斜率等于该点的导数值。

综上所述,函数思想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通过函数的定义、描述、分析和推导,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几何问题。

因此,函数思想在几何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几何学和数学的其他分支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含答案)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含答案)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含答案)近日,举行了一次关于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的专题讲座。

在思想方法方面,介绍了函数方法和数形结合法。

函数方法是通过观察运动和变化来分析数量关系,并将其抽象升华为函数模型,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形结合法则是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对于与函数有关的问题,使用数形结合法能够事半功倍。

在知识规律方面,讲座介绍了常数k和b对直线y=kx+b(k≠0)位置的影响。

当b大于0时,直线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当b等于0时,直线经过原点;当b小于0时,直线与y轴的负半轴相交。

当k和b异号时,即b大于0时,直线与x轴正半轴相交;当k和b同号时,即k和b的乘积小于0时,直线与x轴负半轴相交。

当k大于0且b大于0时,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当k大于0且b等于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当b大于0且b小于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当k小于0且b大于0时,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当k小于0且b等于0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当b小于0且b小于0时,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讲座还介绍了直线y=kx+b(k≠0)与直线y=kx(k≠0)的位置关系。

当b大于0时,将直线y=kx向上平移b个单位,即可得到直线y=kx+b;当b小于0时,将直线y=kx向下平移|b|个单位,即可得到直线y=kx+b。

另外,当k1不等于k2时,y1与y2相交;当k1等于k2且b1不等于b2时,y1与y2平行但不重合;当k1等于k2且b1等于b2时,y1与y2重合。

最后,讲座还通过一个例题对知识规律进行了精讲。

题目是直线y=-2x+2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C在y轴的负半轴上,且OC=OB。

要求求出AC的解析式。

的性质,需要灵活运用几何知识和代数知识。

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清晰的逻辑思路和准确的计算,避免出现错误。

2) 在OA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P,作PQ⊥BP,交直线AC于Q。

我们来探究一下BP与PQ的数量关系,并证明结论。

几何图形中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学法指导)

几何图形中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学法指导)

几何图形中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学法指导)几何图形中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有相关联系的细节,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都占有重要的份量,而求函数的解析式则成为中考的热点。

求函数的解析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学生往往把思维固定在用“待定系数法”去求函数的解析式。

而使用待定系数法去求函数的解析式的大前提是必须根据题目的条件,选用恰当函数(如正、反比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如果题目中能根据直接条件或间接条件给出函数的类型,当然是选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

但我们发现,在几何图形中求函数解析式却成为初中数学考试的常见题、压轴题。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几何图形中求函数解析式往往是无法确定所求函数的类型,因此用待定系数法进行解题是行不通的。

我们知道,函数的解析式也是等式,要建立函数解析式,关键是运用已知条件在几何图形中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以变量有关的等式。

下面以几个例子来探求在几何图形中建立函数解析式的常见类型和解题途径。

一、 用图形的面积公式确立等量关系例1、如图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有一点P 在BC 上运动,设PB=x ,梯形APCD 的面积为y (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S △ABP =S 体型APCD 请确定P 的位置。

分析:本题所给的变量y 是梯形的面积,因此可根据梯形面积公式B CADP图1即222)2(y y x =-+ 整理得1412+=x y在Rt ΔABC 中,∠B=90°,∠BAC=30°,AB=2 , ∴BC=332 ,∴0<x <332。

于是1412+=x y (0<x <332)为所求的函数解析式。

(2)略二、 用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利用比例式确立等量关系例4、如图4,在ΔABC 中,AB=8,AC=6,⊙O 是ΔABC 的外接圆,且BC 是直径,⊙O 与⊙O ’内切于点A ,与边AB 、AC 分别交于点D 、E 。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结合的问题习题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结合的问题习题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问题类型一 一次函数与面积问题1.如图,一次函数y =- x +m 的图象和y 轴交于点B ,与正比例函数y =12x 的图象交于点P (2,n ).(1)求m 和n 的值;(2)求APOB 的面积.2.如图,把Rt △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其中∠CAB =90°,BC =5,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0),(4,0),将△ABC 沿x 轴向右平移,当点C 落在直线y =2x -6上时,线段BC 扫过的面积为 .3.如图,直线y =-2x +3与x 轴相交于点A ,与y 轴相交于点B .[易错7](1)求A ,B 两点的坐标;(2)过B 点作直线BP 与x 轴相交于点P ,且使OP =2OA ,求△ABP 的面积.4.如图,直线y =-x +10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B ,C ,点A 的坐标为(8,0),点P (x ,y )是在第一象限内直线y =-x +10上的一个动点.(1)求△OPA 的面积S 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当△OPA 的面积为10时,求点P 的坐标.图类型二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规律探究问题1. (2017●安顺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x+2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A1,点A2,A3,..在直线l上,点B1,B2,B3,...在x轴的正半轴上,若△A1OB1,△A2B1B2,△A3B2B3,...依次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都在x轴上,则第n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nBn-1Bn,顶点Bn的横坐为.2.(2016●潍坊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x-1与x轴交于点A1,如图所示依次作正方形A1B1C1O,正方形A2B2C2C1,.. ,正方形AnBnCnC n-1,使得点A1,A2,A3…在直线l上,点C1 ,C2,C3,...在y轴正半轴上,则点Bn的坐标是.类型三一次函数与新定义几何图形的探究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的坐标为(x1,y1),点Q的坐标为(x2,y2),且x1≠x2, y1≠y2,若P,Q为某个矩形的两个顶点,且该矩形的边均与某条坐标轴垂直,则称该矩形为点P,Q 的“相关矩形”.下图①为点P,Q的“相关矩形”的示意图.(1)已知点A的坐标为(1,0),①若点B的坐标为(3,1),求点A,B的“相关矩形”的面积;②点B在直线x=3上.若点A,B的“相关矩形”面积是4,求点B的坐标;(2)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经过点A,交y轴于点C,若在线段AC上存在一点D,使得点D、B的对角矩形是正方形,求m的取值范围;(3)一次函数y=k x+4的图象交y轴于点C,点A、B的对角矩形且面积是12,且m>0,要使得一次函数y=k x+4的图象与该对角矩形有交点,求k的取值范围.图①。

例举与函数相关的几例几何图形问题

例举与函数相关的几例几何图形问题

例举与函数相关的几例几何图形问题函数与几何图形问题呈现了完美的结合,函数与几何密不可分,其中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分析函数与几何之间的联系来解决。

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函数与几何图形问题。

一、抛物线:抛物线是一种二元二次函数,它的定义式为:y = ax² + bx + c,它有一个最典型的图形,类似于一个“U”字型,许多科学问题都可以使用该图来描述和解决,抛物线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几何图形。

二、双曲线:双曲线是一种三元一次函数,它的定义式为:y² = ax² + bx + c,双曲线通常由两个半双曲线组成,是几何图形当中比较复杂的一种,其在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圆形:圆形是一种二元一次函数,它的定义式为:(x-a)²+(y-b)²=r²,即圆心(a,b)与半径(r)的函数形式,圆形的函数表达式非常简单,其曲线在理论上可用无穷条线段来逼近,也是几何图形中最重要的图形之一。

四、椭圆:椭圆是一种三元二次函数,它的定义式为:(x-a)²/a²+(y-b)²/b²=1,椭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几何图形,它和圆形相差较大,它的定义比较复杂,其在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五、曲面:曲面是一种三维函数,它的定义式为:z = f(x, y),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几何图形,其表面结构可以有多种样式,例如凸曲面、凹曲面等,曲面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几何图形之一。

总之,函数与几何图形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它们俩结合可以解决许多复杂的科学问题,上述就是常见的几种函数与几何图形问题,它们在科学研究中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几何图形中的函数问题模块 第一讲 三角形与函数综合问题

几何图形中的函数问题模块 第一讲 三角形与函数综合问题
5、相似三角形
(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所在的直线,截得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此定理可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此定理可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2、让学生熟悉三角形背景下常考的几何题型,并掌握常用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3、培养学生对函数动态几何问题的分析能力、对方程和函数的计算能力。
重难点:
1、分析问题的灵活性及全面性。
2、数形结合、分类讨论。
第一部分知识要点
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1)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全日制课程初三教案
模块
几何图形中的函数问题模块
第一讲
三角形与函数综合问题
教学内容
概要:
本讲主要涉及初中几何中的三角形和函数内容,综合性比较强,主要从三角形中的单动点问题、双动点问题考查如何列函数关系式,并且还涉及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与函数的综合性问题。
教学目标:
1、梳理三角形与函数的相关基础知识点。
在Rt△ACD中,A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解得 ,其中 。
解法二:如图3,过点C作AB的垂线交BA延长线于点E,
在Rt△EBC中,∠ABC=30°, ,∴ , ,∴ ,
在Rt△ACE中,AC=y, , ,∴ ,
解得 ,其中 。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三角形边与角之间关系的分析、理解与应用。学生要学会利用三角形的边与角关系,借助方程思想解题,并且会利用边与角的位置关系,添加适当辅助线来解题。

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题型齐全)

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题型齐全)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考点一、面积问题一次函数求面积的常用方法:(1)直接法(公式法)适用于规则图形,三角形中至少有一边与坐标轴重合或平行时,常用直接法求面积;(2)割补法(分割求和、补形作差)适用于不规则四边形,将四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分别计算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再求和。

或者将四边形放在一个规则图形中(需要时做辅助线),此时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看作一个规则图形面积减去补充的规则图形面积;(3)铅锤法(底相同,高运算)适用于三边均不与坐标轴平行的三角形(不规则三角形);(4)平行线面积转化适用于存在平行线的情况下,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做高;题型一:直接求图形面积1、正比例函数()110y k x k =≠与一次函数()220y k x b k =+≠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43A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3B -,.(1)求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 的面积.2、如图,一次函数5y x =-+和1y kx =-的图象与x 轴分别交于A 、C 两点,与y 轴分别交于B 、D 两点,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为点E ,且E 点的横坐标为2.(1)求k 的值;(2)不解方程组,请直接写出方程组51x y kx y +=⎧⎨-=⎩的解;(3)求两函数图象与x 轴所围成的ACE △的面积.3、如图,直线443y x =-+与y 轴交于点A ,与直线4455y x =+交于点B ,且直线4455y x =+与x 轴交于点C ,求ABC 的面积.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32x m l y =+:与直线2l 交于点()23A -,,直线2l 与x 轴交于点()40C ,,与y 轴交于点B ,将直线l 2向下平移8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3l ,3l 与y 轴交于点D ,与1l 交于点E ,连接AD .(1)求直线2l 的解析式;(2)求△ADE V 的面积;5、如图,直线l 1:y =x +m 与y 轴交于点B ,与x 轴相交于点F .直线l 2:y =kx ﹣9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C ,两条直线相交于点D ,连接AB ,且OA :OC :AB =1:3:.(1)求直线l 1、l 2的解析式;(2)过点C 作l 3∥l 1交x 轴于点E ,连接BE 、DE .求△BDE 的面积.5、如图,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2y x =-的图象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C ,与y 轴交于点B ,5OB =,点A 的纵坐标为4.(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D 和点B 关于x 轴对称,将直线2y x =-沿y 轴向上平移8个单位后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M N ,与直线()0y kx b k =+≠交于点E ,连接DE ,DC ,求ECD 的面积.题型二:已知面积求点的坐标1、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与反比例函数a y x=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4,3A ,与y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B ,且OA OB =.(1)求一次函数y kx b =+与反比例函数a y x =的表达式;(2)已知点C 在x 轴上,且ABC 的面积是8,求此时点C 的坐标;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3:2l x m +与直线2l 交于点()2,3A -,直线2l 与x 轴交于点()4,0C ,与y 轴交于点B ,过BD 中点E 作直线3l y ⊥轴.(1)求直线2l 的解析式和m 的值;(2)点P 在直线1l 上,当6PBC S = 时,求点P 坐标;。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联系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联系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联系一次函数,也称为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

它表示了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与一次函数密切相关的是几何图形,特别是直线。

本文将探讨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包括一次函数的图像、斜率与截距的几何意义,以及在几何图形中应用一次函数进行问题求解的实际例子。

一、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具有如下一般形式:y = mx + b其中,m代表斜率,b代表截距。

斜率决定了直线的倾斜方向和陡峭程度,截距则决定了直线与y轴的交点。

对于斜率m,当m > 0时,直线向右上方倾斜;当m < 0时,直线向右下方倾斜;当m = 0时,直线平行于x轴。

斜率的绝对值越大,直线的倾斜程度越大。

对于截距b,当b > 0时,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上方;当b < 0时,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下方;当b = 0时,直线通过y轴的原点。

通过改变斜率m和截距b的值,可以绘制出直线在坐标系中的各种位置和倾斜情况的图像。

这些图像不仅在数学中有重要意义,也在几何图形中有广泛应用。

二、斜率与截距的几何意义斜率和截距在几何图形中具有重要的几何意义,对于理解和描述直线的性质起着关键作用。

1. 斜率的几何意义斜率代表了直线上两个点之间的纵向变化与横向变化之间的比例关系。

具体来说,斜率等于直线上任意两个点的纵坐标之差与横坐标之差之比。

在几何上,当两点的纵向变化与横向变化之间的比例关系相等时,得到的直线是一条直角线,即斜率为正负无穷大。

当两点的纵向变化与横向变化之间的比例关系不相等时,得到的直线是一条斜线,斜率为有限值。

斜率还可以表示直线的坡度和倾斜程度。

当斜率越大(绝对值越大),直线越陡峭;当斜率越小(绝对值越小),直线越平缓。

2. 截距的几何意义截距代表了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截距为正时,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上方;截距为负时,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下方;截距为零时,直线通过y轴的原点。

动态几何中的函数问题--教师版

动态几何中的函数问题--教师版

在现实世界中,处处都有运动,我们常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也研究动态的几何问题。

运动的对象有点、线、角等几何图形;运动形式有平移、旋转、折叠等。

由于动态的几何问题有较强的综合性,近几年成为了中考试卷压轴题的热门。

例1、如图,在△ABC 中,AB=AC=5,BC=6。

点D 是边AB 上的点,DE//BC 交AC 于点E 。

(1)求△ABC 的面积;(2)若点D 在AB 上移动(D 不与A 、B 重合),以DE 为边,在点A 的下方作正方形DEFG 。

设AD=x ,△ABC 与正方形DEFG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试求S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3)在(2)中,连结BG 。

当△BDG 是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AD 的长。

解:(1)12;(2)当0<x ≤2时,22536x S =; 当2<x<5时,22524524x x S -= (3)720,1125,73125反思:解第(1)题后,要砍柴,先磨刀,我们要观察背景图形,善于挖掘隐含条件,为后面解题做好铺垫。

本题中除了求出面积,进一步发现四个三边之比为3:4:5且相似的直角三角形。

(作高后)(2)先找了临界点即正方形的边FG 正好落在BC 上时,x=2,然后分情况讨论。

由于点D 的运动,造成一些图形的运动变化,某些数量关系发生了变化,但由于DE//BC 关系不变,因此,运动变化中DE=56x 始终不变。

在动态的几何问题中,我们要善于寻找到点的运动规律,从而建立函数关系式。

在求定义域的时候,除了考虑主动点的范围,还需考虑被动元素的条件限制,善于找到临界的位置,求出定义域;在动态的几何问题中,要把握图形动动的全过程,逐步形成范围意识。

(3)由于点D的运动,造成△BDG 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在某个瞬间,△BDG 有可能是等腰三角形。

但是由于每一条边都有可能是底边或者腰,所以进行分类讨论。

小结:例1是一个典型的几何动态问题,我们来梳理动态几何问题的基本题型结构以及相应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几何图形中的函数问题

几何图形中的函数问题

D C B A 几何图形中的函数问题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1)如果∠A =︒50,∠B =︒80,求证:AB CD BC =+.(2)如果AB CD BC =+,设∠A =︒x ,∠B =︒y ,那么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2.如图,P 是矩形ABCD 的边CD 上的一个动点,且P 不与C 、D 重合,BQ ⊥AP 于点Q ,已知AD=6cm,AB=8cm ,设AP=x(cm),BQ=y(cm).(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求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点P ,使BQ=2AP 。

若存在,求出AP 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如图,矩形EFGH 内接与△ABC ,AD ⊥BC 与点D ,交EH 于点M ,BC=10cm , AD=8cm , 设EF=x cm ,EH=y cm ,矩形EFGH 的面积为S cm2,①分别求出y 与x ,及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写出x 的取值范围; ②若矩形EFGH 为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 ③x 取何值时,矩形EFGH 的面积最大。

B AB C D E F M H G5.如图,在△ABC 中,AB=AC=1,点D,E 在直线BC 上运动.设BD=x, CE=y (l )如果∠BAC=30°,∠DAE=l05°,试确定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BAC=α,∠DAE=β,当α, β满足怎样的关系时,(l )中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还成立?试说明理由.6.已知:在矩形ABCD 中,AB =10,BC =12,四边形EFGH 的三个顶点E 、F 、H 分别在矩形ABCD 边AB 、BC 、DA 上,AE =2.(1)如图①,当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时,求△GFC 的面积;(5分) (2)如图②,当四边形EFGH 为菱形,且BF = a 时,求△GFC 的面积(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DFDCA BEFHG图④图③图②图①P N MA CB BC A A C B B C A 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纸片ABC (如图①),∠ACB =90°,AC =2,BC =4。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含答案)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含答案)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专题讲座思想方法小结 : (1)函数方法.函数方法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抽象、升华为函数的模型,进而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函数的实质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灵活运用函数方法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2)数形结合法.数形结合法是指将数与形结合,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法在解决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知识规律小结 :(1)常数k ,b 对直线y =kx +b (k ≠0)位置的影响. ①当b >0时,直线与y 轴的正半轴相交; 当b =0时,直线经过原点;当b ﹤0时,直线与y 轴的负半轴相交. ②当k ,b 异号时,即-kb>0时,直线与x 轴正半轴相交; 当b =0时,即-kb=0时,直线经过原点; 当k ,b 同号时,即-kb﹤0时,直线与x 轴负半轴相交.③当k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当k >0,b =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当b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当k ﹤O ,b >0时,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当k ﹤O ,b =0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当b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2)直线y =kx +b (k ≠0)与直线y =kx (k ≠0)的位置关系. 直线y =kx +b (k ≠0)平行于直线y =kx (k ≠0)当b >0时,把直线y =kx 向上平移b 个单位,可得直线y =kx +b ; 当b ﹤O 时,把直线y =kx 向下平移|b |个单位,可得直线y =kx +b . (3)直线b 1=k 1x +b 1与直线y 2=k 2x +b 2(k 1≠0 ,k 2≠0)的位置关系.①k 1≠k 2⇔y 1与y 2相交; ②⎩⎨⎧=≠2121b b k k ⇔y 1与y 2相交于y 轴上同一点(0,b 1)或(0,b 2); ③⎩⎨⎧≠=2121,b b k k ⇔y 1与y 2平行;④⎩⎨⎧==2121,b b k k ⇔y 1与y 2重合.例题精讲:1、直线y =-2x +2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C 在y 轴的负半轴上,且OC =OB(1) 求AC(2) 在OA 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P ,作PQ ⊥BP ,交直线AC于Q ,试探究BP 与PQ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中学数学函数与几何图形关系

中学数学函数与几何图形关系

中学数学函数与几何图形关系一、引言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关系的学科。

其中,函数和几何图形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

函数描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几何图形则研究了空间的形状和性质。

本文将探讨中学数学中函数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

二、函数与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1. 函数的基本概念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一个变量(称为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称为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数学中,函数通常用符号表示,例如f(x)或y = f(x),其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

函数可以用图表、方程或表格的形式表示,它可以是线性的、二次的、指数的、对数的等等。

2. 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组成的空间形状。

常见的几何图形有直线、射线、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几何图形的属性包括长度、面积、周长、角度等。

几何图形可以通过坐标系进行研究和描述,这涉及到函数和方程。

三、函数与直线的关系1. 常数函数与直线常数函数形如f(x) = c,其中c为常数。

当图像在坐标系中表示时,它是一条水平线,其斜率为0。

因此,常数函数与直线的关系十分紧密。

2. 一次函数与直线一次函数的标准形式为y = kx + 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一次函数的图像为一条直线,它与数学中研究的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

3. 函数与平行直线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则它们互相平行。

在函数的概念中,斜率可以看作是函数的特征之一。

因此,函数与平行直线的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

四、函数与曲线的关系1. 二次函数与抛物线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为y = ax^2 + bx + c,其中a、b和c为常数且a ≠ 0。

二次函数的图像为一个抛物线。

通过调整参数a、b和c的值,可以得到不同形状的抛物线。

2. 指数函数与曲线指数函数的标准形式为y = a^x,其中a为底数且a > 0。

指数函数的图像为一条曲线,并且它们的增长速度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加快。

几何图形中的函数

几何图形中的函数

几何图形中的函数几何函数是指在几何图形中的函数。

它是数字函数的特殊形式。

几何函数是由几何图形中的直线和曲线构成的。

它有两个自变量,它们是x和y,y是x的函数。

一般来说,几何函数是在不同类型的几何图形中使用的。

几何函数的一个常见应用就是用于描述物理学中的问题。

它可以用来描述物理现象的变化,例如力的大小,力学轨道,电磁场的变化等。

几何函数也可以用来描述几何图形的变化。

例如,圆是从原点开始的xy极坐标系的曲线,它的函数是:r=sqrt(x^2+y^2)。

椭圆的函数是:r=sqrt(x^2/a^2+y^2/b^2)。

等腰三角形的函数是:y=ax。

几何函数也可以用来描述几何变换,例如旋转、反射和缩放。

旋转可以使用类似函数:x’=xcosθ-ysinθ,y’=xsinθ+ycosθ;反射可以使用类似函数:x’=x,y’=-y;缩放可以使用类似函数:x’=c*x,y’=c*y。

另外,几何函数也可以用来描述几何对象的形状,例如平行四边形的函数是:x=acos(t),y=bsin(t);五边形的函数是:x=acos(3t),y=bsin(3t);六边形的函数是:x=acos(2t),y=bsin(2t)。

几何函数还可以用来描述更复杂的几何图形,例如螺旋曲线的函数是:x=acos(t)*cos(pt),y=bsin(t)*sin(pt);和环螺线的函数是:x=acos(t)*sin(qt),y=bsin(t)*cos(qt)。

总之,几何函数是在几何图形中使用的一种特殊函数,它是一种由不同类型几何元素构成的双变量函数,它可以用来描述物理模型,几何图形的变化,以及更复杂的几何图形。

因此,几何函数是数学的重要概念,它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几何图形中的函数问题模块 第五讲动态几何中的函数问题

几何图形中的函数问题模块 第五讲动态几何中的函数问题

解:∵MN ∥AO ,∴MB BNBO AB=, ∵90C ∠=︒,AC BC =,6AB =,∴32BC =,∵O 是BC 边上的中点,∴322BO =,∵AN x =,BM y =, ∴66322y x-=∴()()26064x y x -=<<【点评】本题借助平行线找等量关系,难度一般,该方法在求函数关系式中是常用方法。

例2:已知:半圆O 的半径4OA =,P 是OA 延长线上一点,过线段OP 的中点B 作垂线交圆O 于点C ,射线PC 交圆O 于点D ,联结OD . (1)若=AC CD ,求弦CD 的长.(2)若点C 在AD 上时,设=PA x ,CD y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解:(1)连接OC ,若当AC CD =时,有DOC POC ∠=∠∵BC 垂直平分OP , ∴4PC OC ==,∴∠P =∠POC =∠DOC ∴△DOC ∽△DPO ,∴DO DCDP DO= 设CD y =,则()164y y =+ ∴解得252y =- 即CD 的长为252-解:(2)作OE CD ⊥,垂足为E , 可得12CE DE y ==∵P P ∠=∠,90PBC PEO ∠=∠=,∴△PBC ∽△PEO∴PB PC PE PO =, ∴442442x y x +=++ ∴28164x x y +-=(4244x -<<) 【点评】本题在圆的背景下展开,第二问借助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找等量关系,也是求函数关系式的常用方法。

例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 =90°,AD //BC ,AB =4,BC =12,点E 在边BA 的延长线上,AE =2,点F 在BC 边上,EF 与边AD 相交于点G ,DF ⊥EF ,设AG =x , DF =y .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2)当AD =11时,求AG 的长。

函数与几何图形课件

函数与几何图形课件

6 y= x
3 y= 在第一象限内 x
想一想: 想一想:
在一个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任意取两点P、 图象上任意取两点 、 Q,过点 、Q分别作 分别作x ,过点P、 分别作 轴的平行线, 轴和y轴的平行线 轴和y轴的平行线,与 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 积分别记为S 积分别记为 1和S2, 则S1和S2之间有什么 关系?说明理由。 关系?说明理由。
y C N B
Q
O
M
图12
P
A
x
(1)点 (填M或N)能到达终点; (2)求△AQM的面积S与运动时间t的函数 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当t为何 值时,S的值最大; (3)是否存在点M,使得△AQM为直角三角 形?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y
C N B
Q
O
M
图12
P
6. 如图正比例函数
y = kx ( k > 0 )与反比
1 例函数 y = 的图像相交于A、C两点,过A x
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B, 连结BC.若∆ABC的面积 为S,则 S A. = 1 B.S = 2 S C. = 3 D.S的值不确定
练一练
m (m>0,n>0).反比例函数 y = 反比例函数 x
考察面积不变性和 中心对称性。 中心对称性。
1 5. 如图,A、C是函数 y = 的图象上的任 x 意两点,过A作 x 轴的垂线,垂足为B;过C 作 y 轴的垂线,垂足为D.记 Rt∆AOB 面积 Rt 为S1 , ∆COD 的面积为S 2 ,则 S1 与 S 2 的
关系是( ).
S (A) 1> S 2 (B) S1 < S 2 (C)S1 = S 2 S (D) 1 与S 2的大小关系 不能确定.

几何图形中的函数问题模块 第四讲 定义域的求法与作用

几何图形中的函数问题模块 第四讲 定义域的求法与作用
(1)已知BC=OA,求证:PC是圆O的切线;
(2)设AB=8,AP=x,当直线PC与圆O相交时,求x的取值范围。
图7图8
解:(1)证明:联结OP、PB,∴OP=OB=BC,∴∠OPB=∠OBP,∠C=∠BPC,
∵∠OPB+∠OBP+∠C+∠BPC=180°,∴∠OPB+∠BPC=90°,∴OP⊥PC,
∴ ;
如图12,当点H在DC上,点G也在DC上时, ,
∴AE=CF=t,EF=2t—10,在Rt△CEH中,CE=10—t, ,在Rt△GFC中, ,
∴ ;
如图13,当点H在DC上,点G在DA上时, ,
∴AE=CF=t,EF=2t—10,在Rt△CEH中,CE=10—t, ,
在Rt△GFC中,AF=10—t, ,
由勾股定理得, , ,∴ ,
在△ABC中,由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得 ,解得 ,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点评】例2与例1在求定义域的方法上很不同,例1是借助动点运动范围,而例2是根据三角形边长定理列不等式组求解。
例3:如图7,已知圆O中,点P是半圆AB上一动点,C是AB延长线上一点,PC=PA。
当点N与点M、点P都重合时, , ,解得 ,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且 ;
【点评】本题定义域受多个动点限制,包括点P、N、M等,因此要通过作图发现这三个动点的运动范围及变化规律,再利用三角比和相似比求解,解题过程相对麻烦。
例5:如图10,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10厘米,点B到AC的距离为4厘米,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个动点,它们分别从点A、点C同时出发,沿对角线以1厘米/秒的相同速度运动,过点E作 交折线AD—DC于点H,过点F作 交折线CD—DA于点G,连接HG。设HE、EF、FC、GH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若点F的运动时间为t秒,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几何图形中的函数问题模块讲定义域的求法与作用

几何图形中的函数问题模块讲定义域的求法与作用
第3题图
A卷答案
1、解:(1)∵△ABP∽△DPC,∴ ,∴ ,∴AP=1或4;
(2)当点Q在DC的延长线上时,由(1)得∵△ABP∽△DPQ,
∴ ,∴ ,∴ ,∵ ,∴ ;
当点Q在线段DC上时,同理 ,∴ ,∴ 或 ;
2、解:如图1所示,过点D作DG⊥BC于点G,
当点F在线段BC上时,∵AD=x,∴BD=5—x,
全日制课程初三教案
模块
几何图形中的函数问题
第四讲
定义域的求法与作用
教学内容
概要:
一般来说,通过研究几何中的动点与定点,把握变量之间的关系来列函数关系式是动态几何问题的重点与难点,而学生很少重视定义域问题。其实,从定义域范围入手,也是解决动态几何问题的方法之一,并且能保证解答的全面性。本讲从定义域入手,分别讨论了由动点运动范围产生的定义域、由几何知识产生的定义域以及它们的综合性内容产生的定义域等问题的解法。
(2)如图2,过点P作PM⊥BC交于点M,
∵ ,BC=5,∴ ,∴ ,
∵点Q在线段BC上,当y=5时, ,∴ ;
(3)当点E在圆P上时, ,
当点A在圆P上时,
如图2,过点P作AB的垂线交于点N, ,y=4, ,
∴当 时,点A在圆P内,而点E在圆P外。
3、解:如图,过点P作PM⊥AB于点M,PN⊥BC于点N,则PM//AD,
2、极端法
根据条件动点运动范围,将动点取在范围两端,算出此时自变量的值,再根据题目条件,取这时自变量的值的中间或两端。
3、值域法
根据解析式中因变量的取值范围,通过求解不等式(组)求定义域。
4、图形性质法
从图形本身的定义或性质出发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如三角形的基本性质等。
第二部分例题经典

函数几何知识点总结

函数几何知识点总结

函数几何知识点总结一、函数的几何意义函数的几何意义是指函数在几何中的表现和应用。

在几何中,函数可以被用来描述和分析各种图形和曲线的形态、性质和特点。

函数的几何意义通常是通过函数的图像来展现的。

1.1 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是函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现形式,通过绘制函数的图像,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函数的性质和特点。

对于一元函数f(x),其图像是由一组点(x, f(x))构成的集合,这些点表示了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取值情况。

函数的图像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函数的变化规律和特点,例如函数的增减性、奇偶性、周期性、极限性等。

通过函数的图像,我们可以了解函数的几何特性,以及函数与其他图形之间的关系。

1.2 函数的几何性质在几何中,函数的几何性质是指函数在平面几何中的几何特点和规律。

通过函数的图像和几何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函数的一些重要几何性质,如函数的极值、拐点、渐近线、对称轴等。

函数的极值是指函数在定义域内取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函数的极值可以通过函数的导数和二阶导数进行求解。

函数的拐点是指函数图像上的点,其切线在该点处有一个拐点,即函数的导数的变化率发生突变的点。

函数的渐近线是指函数图像在无限远处的一个趋势线,通过渐近线可以描述函数的趋势和变化规律。

函数的对称轴是指函数图像上存在的一条对称轴线,函数关于对称轴线呈现对称性。

1.3 几何图形的方程函数可以用来描述和分析各种几何图形的形态和性质,例如直线、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

在几何中,通过函数的方程我们可以得到各种几何图形的数学描述,例如直线的方程可以用一元一次函数来表示,圆的方程可以用二元二次函数来表示。

通过函数的方程,我们可以分析几何图形的各种性质和特点,例如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圆的半径和圆心、椭圆的焦点和长轴、双曲线的渐近线和焦点等。

函数的方程在几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形态和性质。

二、函数的性质函数的性质是函数在数学中的一些重要特点和规律,这些性质包括增减性、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最值和极值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C B A 几何图形中的函数问题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1)如果∠A =︒50,∠B =︒80,求证:AB CD BC =+.(2)如果AB CD BC =+,设∠A =︒x ,∠B =︒y ,那么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2.如图,P 是矩形ABCD 的边CD 上的一个动点,且P 不与C 、D 重合,BQ ⊥AP 于点Q ,已知AD=6cm,AB=8cm ,设AP=x(cm),BQ=y(cm).(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求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点P ,使BQ=2AP 。

若存在,求出AP 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如图,矩形EFGH 内接与△ABC ,AD ⊥BC 与点D ,交EH 于点M ,BC=10cm , AD=8cm , 设EF=x cm ,EH=y cm ,矩形EFGH 的面积为S cm2,①分别求出y 与x ,及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写出x 的取值范围; ②若矩形EFGH 为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 ③x 取何值时,矩形EFGH 的面积最大。

B AB C D E F M H G5.如图,在△ABC 中,AB=AC=1,点D,E 在直线BC 上运动.设BD=x, CE=y (l )如果∠BAC=30°,∠DAE=l05°,试确定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BAC=α,∠DAE=β,当α, β满足怎样的关系时,(l )中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还成立?试说明理由.6.已知:在矩形ABCD 中,AB =10,BC =12,四边形EFGH 的三个顶点E 、F 、H 分别在矩形ABCD 边AB 、BC 、DA 上,AE =2.(1)如图①,当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时,求△GFC 的面积;(5分) (2)如图②,当四边形EFGH 为菱形,且BF = a 时,求△GFC 的面积(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DA EFH GDCA BEFHG图④图③图②图①P N MA CB BC A A C B B C A 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纸片ABC (如图①),∠ACB =90°,AC =2,BC =4。

折叠该纸片,使点B落在边AC 上,折痕与边BC 交于点M ,与边AB 交于点N 。

(1)若折叠后,点B 与点C 重合,试在图②中画出大致图形,并求点C 与点N 的距离; (2)若折叠后,点B 与点A 重合,试在图③中画出大致图形,并求CM 的长; (3)若折叠后点B 落在边AC 上的点P 处(如图④),设CP =x ,CM =y ,求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已知△ABC 中,D AC BC AB ,8,6,10===是AB 边中点,将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D 点旋转,直角的两边分别与边BC AC ,交于F E ,。

①取运动过程中的某一瞬间,如图,画出△ADE 关于D 点的中心对称图形,E 的对称点为E ',试判断BC 于E B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设y BF x AE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QR PCBA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A =90°,AB =AC =1,P 是AB 边上不与A 点、B 点重合的任意一个动点,PQ ⊥BC 于点Q ,QR ⊥AC 于点R 。

(1)求证:PQ =BQ ;(2)设BP =x ,CR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当x 为何值时,PR//BC 。

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BAC =90°,BC 的垂直平分线DE 分别交BC 、AC 于点D 、E ,BE 和AD 相交于点F ,设∠AFB =y, ∠C =x (1)求证:∠CBE =∠CAD ; (2)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 (3)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已知:如图,在⊿ABC 中,∠C=90°,∠B=30°,AC =6,点D 在边BC 上,AD 平分∠CAB ,E 为AC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 、C 重合),EF ⊥AB ,垂足为F .(1)求证:AD=DB ; (2)设CE=x ,BF=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 (3)当∠DEF =90°时,求BF 的长.已知:如图,在△ABC 中,∠C =90°,∠B =30°,AC =6,点D 、E 、第26题图F E D C BAFBAEDF 分别在边BC 、AC 、AB 上(点E 、F 与△ABC 顶点不重合),AD 平分∠CAB ,EF ⊥AD ,垂足为H . (1)求证:AE =AF :(2)设CE =x ,BF =y ,求x 与y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3)当△DEF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出BF 的长.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纸片OAB ,∠AOB=90°,OA=2,OB=4.将该纸片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①),折叠该纸片,折痕与边OB 交于点C ,与边AB 交于点D . (1) 若折叠后使点B 与O 重合(如图②),求点C 的坐标及C 、A 两点的距离; (2) 若折叠后使点B 与A 重合(如图③),求点C 的坐标;(3) 若折叠后点B 落在边OA 上的点为B′(如图④),设OB′= x ,OC = y ,求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图① 图④图③ D图②备用图第28题图A BCDQPF E DCB A 如图,在菱形ABCD 中,∠A = 60°,AB = 4,E 是AB 边上的一动点,过点E 作EF ⊥AB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 ,交BD 于点M 、DC 于点N . (1)请判断△DM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设EB = x ,△DMF 的面积为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 (3)当x 取何值时,S △DMF = 3 .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8,AD=6,点P 、Q 分别是AB 边和CD 边上的动点,点P 从点A 向点B 运动,点Q 从点C 向点D 运动,且保持AP=CQ 。

设AP=x ,BE=y(1)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与BC 边相交,设交点为E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及x 取值范围; (2)在(1)的条件是否存在x 的值,使△PQE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 的边AB=2,BC=3,点M 是边CD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C 重合),把这张长方形纸片折叠,使点B 落在M 上,折痕交边AD 与点E ,交边BC 于点F . (1)、写出图中全等三角形;(2)、设CM=x ,AE=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写出定义域;(3)、试判断BEM 能否可能等于90度?如可能,请求出此时CM 的长;如不能,请说明理由.DABM在矩形ABCD 中,点E 是AD 边上一点,连接BE ,且∠ABE =30°,BE =DE ,连接BD .点P 从点E 出发沿射线ED 运动,过点P 作PQ ∥BD 交直线BE 于点Q . (1) 当点P 在线段ED 上时(如图1),求证:BE =PD+33PQ ;(2)若 BC =6,设PQ 长为x ,以P 、Q 、D 三点为顶点所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为y ,求y 与 x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如图,在△ABC 中,∠ACB =90°,∠A =30°,D 是边AC 上不与点A 、C 重合的任意一点,DE ⊥AB ,垂足为点E ,M 是BD 的中点.(1)求证:CM =EM ;(2)如果BC =3,设AD =x ,CM =y ,求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3)当点D 在线段AC 上移动时,∠MCE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求出∠MCE 的大小;如果发生变化,说明如何变化.M ADECB第26题图已知:如图7.四边形ABCD 是菱形,6=AB ,︒=∠=∠60MAN B .绕顶点A 逆时针旋转MAN ∠,边AM 与射线BC 相交于点E (点E 与点B 不重合),边AN 与射线CD 相交于点F .(1)当点E 在线段BC 上时,求证:CF BE =;(2)设x BE =,ADF △的面积为y .当点E 在线段BC 上时,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写出函数的定义域;(3)联结BD ,如果以A 、B 、F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线段BE 的长.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 =4,∠B =60°,点P 是射线BC 上的一个动点,∠P AQ =60°,交射线CD 于点Q ,设点P 到点B 的距离为x ,PQ =y . (1)求证:△APQ 是等边三角形;(2)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3)如果PD ⊥AQ ,求BP 的值.A M ND CB EF(图7)ACB (备用图)D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点O是对角线AC的中点, P是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过点P作PF ⊥CD于点F,作PE⊥PB交直线CD于点E,设PA=x,S⊿PCE=y,⑴求证:DF=EF;(5分)⑵当点P在线段AO上时,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分)⑶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PEC能否为等腰三角形?如果能够,请直接写出PA的长;如果不能,请简单说明理由。

(2分)(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2,将一块足够大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P放在正方形的中心O处,将三角板绕O点旋转,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边AB、BC于点E、F.(1)①试猜想PE、PF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②求四边形PEBF的面积.(2)现将直角顶点P移至对角线BD上其他任意一点,PE、PF之间的大小关系是否改变?并说明理由.若BP的长为a,试用含有a的代数式表示四边形PEBF的面积S.D第26题图DC AEFP。

ODC BA备用图O 。

(3)如果将(2)中正方形ABCD 改为矩形ABCD ,其中 AB=2,AD=3.PE 、PF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否改变?如果不变,请说明理由;如果改变,请直接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边AB 上(点E 与点A 、B 不重合),过点E 作FG ⊥DE ,FG 与边BC 相交于点F ,与边DA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 .(1) 由几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BF 、AG 、AE 的长,从中你能发现BF 、AG 、AE 的数量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并证明你所得到的结论;(2) 联结DF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2,设AE=x ,△DFG 的面积为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3)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2,FG 的长为25,求点C 到直线DE 的距离.(供操作实验用)(供证明计算用)11:如图,P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对角线AC 上一动点(P 与A 、C 不重合),点E 在射线BC 上,且PE=PB .(1)求证:① PE=PD ; ② PE ⊥PD ; (2)设AP =x , △PBE 的面积为y .① 求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 ② 当x 取何值时,y 取得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如图(1),直角梯形OABC 中,∠A= 90°,AB ∥CO, 且AB=2,OA=23,∠BCO= 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