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句反问句知识讲解
陈述句和反问句的方法和技巧_概述及解释说明
陈述句和反问句的方法和技巧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写作中,陈述句和反问句是常用的表达方式。
陈述句主要用于传递事实和观点,而反问句则通过提问或引发思考来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本文将探讨陈述句和反问句的方法和技巧,并分析它们的应用场景及效果。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陈述句的方法和技巧、反问句的方法和技巧、陈述句与反问句的比较与对比分析以及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文章内容,并说明研究目的。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陈述句和反问句各自的方法与技巧。
之后,我们会比较两种表达方式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享如何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来提升文章的表达力和说服力。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内容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了解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基本概念,并掌握运用它们进行有效表达的方法与技巧。
通过学习本文,读者将能够提升写作能力,使文章更具有吸引力、说服力和表达力。
同时,本文还旨在强调陈述句和反问句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及实际应用价值。
2. 陈述句的方法和技巧2.1 措辞清晰在使用陈述句时,我们应该确保用词准确、简明扼要。
避免使用模糊或含混不清的措辞,以免引起读者的困惑或误解。
为了表达清晰,可以选择明确的动词和形容词,并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描述词语。
例如,我们可以将简单的陈述句“他是一个好人”改写为“他具有善良、友好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更加准确地描述被谈论者所具备的特质,使读者更加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2.2 使用具体事例或数据支持为了增强陈述句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我们可以通过提供具体事例或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些事例或数据可以是实证研究结果、真实案例、历史事件等等。
通过呈现可靠且有说服力的信息,我们能够使陈述句更加可信,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想要传达的观点。
比如,当我们陈述“运动有益健康”的观点时,可以引用相关医学研究的结果,如指出有氧运动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等。
陈述句和反问句
反问句: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
意思进一步强调。 反问句的感情色彩比较强烈,朗读时语调较 高。
如:我们怎么能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呢? 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 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词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 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 号改为问号。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2将否定词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
陈述句: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
它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陈述句在书写时 句末用句号。在朗读时用降调。 如:这个故事让我感动得流泪了。(肯定句) 他不知道问题这样严重。(否定句)
注意: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时候都要检查一遍,看 句子是否通顺,表意是否清楚
陈述句1: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改为:雷锋叔叔难道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陈述句2: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改为: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一、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 边的浪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反问句,陈述句)知识分享
双重否定句(反问句,陈述句)双重否定句有三种形式:1、用两个否定词。
“没有……不……”“不……不……”如:(1)中队委员会的决定,我们都同意。
中队委员会的决定,我们没有一个不同意。
(2)我被他感动得流下泪来。
我不能不被他感动得流下泪来。
2、一个否定词加上反问语气。
如:1.学校里只给每一人发一张票,这真叫人为难。
学校里只给每一人发一张票,这怎能叫人不为难。
陈述句该双重否定句1.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要讲一点文明。
2.这本书太有价值了,你一定要看。
、3.我们离开了这个地方。
4.因为生病,他请假了。
5. 对少先队员来说,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6.我承认那本书是我的。
7.订购商品到货后才付款。
陈述句改反问句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1、战士们怎能离开自已的阵地呢?2、我们的学校,不正是在开展古诗文的诵读活动吗?3、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会忘记?4、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6、美丽的香港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7、作为学生怎能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呢?8、他那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值得大家学习吗?9、字典不正是我们的朋友吗?10、这件事怎能不让人高兴呢?。
三年级关于反问句的知识
三年级关于反问句的知识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三年级关于反问句的知识(一)一、认识反问句:1、反问句:反问句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内容的修辞手法。
它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反问句结尾时正常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一用感叹号。
)2、反问句的作用:就是为了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3、反问词: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难道、怎么、这么、什么…… 除了反问词,还要在最后加上语气词如:呢、吗……二、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方法: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第二步:去除疑问词。
第三步:把问号改成句号。
第四步:把句子整理通顺。
三、例句解读:四、1. "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
五、2. "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
六、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
七、4.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强调要。
八、5.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强调要。
九、6、太阳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强调。
四、将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1、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2、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3、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4、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5、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6、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7、8、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9、10、人们怎么不希望车子能停下来,不希望时间能停下来?11、9、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12、10、我们怎么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11、12、班长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吗?。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一、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陈述句就是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而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
虽然反问句是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但其句子本身就包含着答案,是不需要回答的。
反问句的感情色彩比较强烈,朗读时语调较高。
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它的后面用句号表示,语调一般是平的。
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把陈述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
2、加上语气助词“呢”、“吗”。
3、将原句中的句号改为问号。
4、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
”变“?”。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练习一: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们必须要明确目标,脚踏实地地学习。
反问句的语法
反问句的语法反问句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通过倒装句式和语气语调的调整,来表达某种感情或强调某些观点。
反问句在中文写作中具有一定的使用频率,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下面详细阐述反问句的语法及其使用情境。
一、反问句的语法反问句通常是由陈述句或祈使句转化而成的,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种形式:1. 陈述句反问:把陈述句转化为反问句时,通常需要将陈述句的语序倒装,使用“难道”、“岂不”、“不是”等语气助词。
例如:陈述句:我们今天要去爬山。
反问句:今天我们不是要去爬山吗?陈述句:这道数学题很简单。
反问句:这道数学题难道不简单吗?2. 祈使句反问:把祈使句转化为反问句时,在祈使句前加上“难道”、“不是”等语气助词即可。
例如:祈使句:走吧。
反问句:不是要走吗?祈使句:学习点心。
反问句:难道学习点心很难吗?二、反问句的使用情境1. 表示疑问或感叹反问句通常用于表达疑问或感叹,并通过夸张或反转的方式来表达强烈的感情。
例如:难道我们要把这么好吃的蛋糕扔掉吗?你不是早就知道了吗?为什么还要问我?2. 表示肯定或否定反问句还可以用于肯定或否定某些观点,通过反转逻辑来达到强调的效果。
例如:这个结果不是很出乎意料吗?您难道没有看到我们的努力吗?3. 表示反讽或嘲讽反问句还可以用于表达反讽或嘲讽的效果。
例如:这只是一场胜利,难道你就这么高兴吗?我们怎么会不喜欢你这么优美的写作呢?三、反问句的注意事项1. 反问句应该是一种自然流畅的表达方式,不应该过于死板和生硬。
2. 反问句通常可以通过调整语气语调来达到更好的效果,如提高语调、加强语气等。
3. 反问句并不适用所有的情境,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该表达方式。
以上就是关于反问句语法及其使用情境的详细解析,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反问句知识点总结
反问句知识点总结反问句是一种特殊的疑问句,常用来表达说话者的怀疑、惊讶或反感。
它常用于修辞或感情色彩较浓的语境中,并且常常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否定或无奈。
在语言中,反问句具有一定的修辞功能,可以增加语气的变化和情感的表达。
反问句的特点有哪些?首先,反问句一般以“难道…不是吗?”的形式出现,表示说话者对某件事情的怀疑或反感。
例如:“难道他不知道吗?”、“难道这不是错误吗?”等。
其次,反问句常常用于修辞,可以增加语气的变化和情感的表达。
通过反问句的使用,说话者可以表达自己的疑问、惊讶或反感,使语言更加生动。
再次,反问句也可以用于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否定或无奈。
在某些情况下,反问句可以表示说话者对某件事情的不满或无奈,增加语言的感情色彩。
最后,反问句与疑问句、陈述句等有所区别,它更多地表达了说话者的情感和态度,而不是询问对方的意见或确认事实的真相。
反问句的使用方法有哪些?首先,要注意反问句的语气和语调。
在语言中,反问句常常通过语气和语调来表达说话者的情感和态度,因此在使用反问句时,要注意语气和语调的把握,让反问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其次,要注意反问句的语境和语言环境。
反问句通常出现在修辞或感情色彩较浓的语境中,因此在使用反问句时,要注意语境和语言环境的选择,让反问句更加贴合语言环境,增加语言的表达力。
再次,要注意反问句的用词和语法。
在使用反问句时,要注意用词和语法的选择,让反问句更加贴合语言习惯和语法规范,增加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最后,要注意反问句的适度和控制。
在使用反问句时,要注意适度和控制,不要滥用反问句,影响语言的文明和规范。
反问句和其他语言现象有哪些联系?反问句和其他语言现象有多种联系,如反问句与疑问句的联系、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联系、反问句与修辞手法的联系等。
首先,反问句与疑问句有一定的联系。
反问句是一种特殊的疑问句,常用来表达说话者的怀疑、惊讶或反感,因此在语言中,反问句与疑问句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用来询问对方的意见或确认事实的真相。
陈述句 反问句 方法
陈述句反问句方法陈述句是一种陈述或描述一个观点、事实或情况的句子,而反问句则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一种强烈的意见或感叹。
反问句通常使用否定词或疑问词从句来表达对某一情况的怀疑、不满或讽刺等情绪。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来构建和回答陈述句和反问句。
1. 陈述句的构造方法:陈述句通常由主语、动词和宾语组成,或者是由主语和谓语构成。
可以使用具体的词汇和句型来表达观点、事实或情况。
例如:- 我爱吃冰淇淋。
(主语+ 谓语+ 宾语)- 这是一个美丽的花园。
(主语+ 是+ 定语)- 他们正在开会。
(主语+ 动词)2. 反问句的构造方法:反问句通常由疑问词、否定词、助动词或倒装句构成,以表达对某一情况的怀疑、不满或讽刺等情绪。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反问句的构造方法:- 你真的相信他吗?(真的)- 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难道)- 他难道不知道这个事实吗?(难道)- 他们难以置信地忘记了这么重要的事吗?(难以置信地)3. 回答陈述句和反问句:当回答陈述句时,可以使用同意或不同意的表达方式,也可以添加自己的观点或进一步展开对话。
以下是一些回答陈述句和反问句的方法:- 同意:是的,我同意。
/ 对,你说得对。
- 不同意:不,我不同意。
/ 我认为你是错的。
- 进一步展开对话: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需要考虑。
/ 这是个复杂的问题,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做出判断。
总之,陈述句和反问句都是表达观点、事实或情况的常见句型。
通过选择适当的词汇和句型,我们可以有效地陈述和回答问题,从而进行更有意义的对话和交流。
陈述句反问句互改口诀
陈述句反问句互改口诀陈述句和反问句是语言交流中经常使用的两种句式。
陈述句陈述一个事实或观点,而反问句则是用疑问的方式表达对事实或观点的质疑或反驳。
下面是一个关于如何互相转换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口诀,以及相关参考内容。
口诀:陈述句变反问,调整结构顺序间。
谓语动词移到句首,句末加疑问标点问。
反问句变陈述,句末疑问去。
疑问标点去掉逗,句首谓语还原原。
参考内容:1. 陈述句变反问句:a. 谓语动词移到句首:陈述句中的谓语动词通常放在句子的中间或结尾,而反问句中的谓语动词需要移到句子的开头。
例如:陈述句:I am going to the store.反问句:Am I going to the store?b. 句末加疑问标点:陈述句中一般以句号结尾,而反问句需要加上疑问标点,通常是问号。
例如:陈述句:You have finished your homework.反问句:You have finished your homework?c. 调整结构顺序间:有些陈述句的结构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以符合反问句的结构。
例如:陈述句:She is the winner of the competition.反问句:Is she the winner of the competition?2. 反问句变陈述句:a. 疑问标点去掉:反问句通常以疑问标点结尾,而陈述句需要把疑问标点去掉。
例如:反问句:Did you finish your homework?陈述句: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b. 句末疑问去:反问句中的疑问部分需要去掉,使其变成一个陈述句。
例如:反问句:Are you going to the party?陈述句:You are going to the party.c. 句首谓语还原原:反问句中的谓语动词通常放在句子的开头,而陈述句需要把谓语动词还原到原来的位置。
例如:反问句:Is it possible to finish on time?陈述句:It is possible to finish on time.通过口诀和相关参考内容,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陈述句和反问句之间的相互转换规则。
小学语文反问句与陈述句相互转换的答题规律
【例句分析】
例句1: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分析】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 “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 句号改为问号。 【答案】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例句2: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分析】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 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 号改为问号。 【答案】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反问句与陈述句相互转 换的答题规律
【听老师讲】
例句1: 反问句: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肯定反问句) 陈述句: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否定式陈述句) 例句2.: 反问句: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否定反问句) 陈述句: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肯定式陈述句)
【小总结】
1.反问句的特征:疑问句+反问词。反问词有:难道、怎、怎么、 怎能、岂、岂能、不、不是、这么…… 除了反问词,还要在最 后加上疑问语气词,如:呢、吗…… 而且,为了表示反问句与 陈述句的区别,还要在最后加上问号(?)。 2.反问句包括两种:肯定反问句(疑问词+肯定词)和否定反问 句(疑问词+否定词)。肯定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比如例句 1;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比如例句2。 3.反问句是特殊的疑问句,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并且答案是唯 一的。 4. 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强烈,感情色彩更为鲜 明,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反问句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
【小练习】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答: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 答: 3.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答: 4.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 答: 5.那奔驰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 答:
(完整版)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教学设计
(完整版)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教学设计微课程《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教学设计东平县第二实验小学郑杰教学目标:了解反问句及陈述句的区别,掌握两种句型相互转换的方法,能够灵活恰当地运用两种句式。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学会在实践中总结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对两种句型的比较,了解两种句式的异同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地完成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教学方法:讲解法、举例法教学流程:直接点题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首先我们了解反问句和陈述句的特点。
二、陈述句是用来陈述事情的句子,用陈述语调,句末在书面上用句号表示。
请看例句:同学们能爬上这座山。
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句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例句:难道同学们不能爬上这座山吗?通过朗读,我们体会到给出的两个例句,虽然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其实,反问句与陈述句这两种句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接下来,我们重点学习两种句式转换的方法。
首先了解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以句子为例:遇到困难,我们怎么能退缩呢?以上面句子为例,我们应该按照步骤来转换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反问句到陈述句的转换,转换后的句子为遇到困难,我们不能退缩。
当堂练习1、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学生思考后出示答案。
接着了解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以句子为例: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祈使句专题
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祈使句专题知识点讲解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例如: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学习知识。
句子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一、句子类型分析1.陈述句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
它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句式。
陈述句在书写时句末有句号,而在朗读时则用降调。
示例1:我游览了长城。
(表示肯定的语气)示例2:他没有参加小组会。
(表示否定的语气)示例3:“乡亲们没有不夸雨来聪明的。
(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语气)2.反问句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
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常反问句是陈述句的改版,是为了强调语气。
如:你怎么可以这样呢?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你不能这样。
相比之下,前一个句子语气就强烈多了。
一个完整的反问句,一般会有这三个特征:(1)反问词,如:难道、怎么、这么……(2)语气词如:呢吗……(3)句末加上问号(?)。
示例1: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示例2: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3.感叹句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
示例1: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表示快乐的语气示例2:这么做太不像话了!表示谴责的语气。
——表示谴责的语气4.祈使句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如命令、请求、禁止或劝阻语气的句子都是祈使句。
祈使句常常是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句末用句号或叹号。
示例1:立正!出发!把他带走!——表示命令的祈使句言词肯定,坚定不移,句子的前半部分常常被省略。
示例2:“老师,让我去吧!”——表示请求的祈使句语气比较缓和。
示例3:不要攀折花木!油库重地,请勿吸烟!——表示禁止的祈使句语气比较强硬,大多省去句子的前半部分。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PPT课件
知识讲解
观察下面两组反问句和陈述句。
例1:(反问句) 这件事难道不是我做的吗? (陈述句) 这件事是我做的。
例2:(反问句) 我们怎么能随地吐痰呢? (陈述句) 我们不能句。
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把反问句改为 陈述句,现在先来认识陈述句和反问句。
知识讲解 一、认识陈述句、反问句。
陈述句: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 句末用句号。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
例:我和妈妈上街玩。(肯定陈述句 ) 我们不能随地吐痰。(否定陈述句)
知识讲解
反问句:用疑问的句式,表达否定的观点。 反 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 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句分为肯定反 问句和否定反问句。
句子更通顺),但要保持意思不变。
归纳总结
四、小结:学习,后你有什么收获呢?
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第二步:去掉疑问词。 第三步:把问号改为句号。 第四步:把句子整理通顺。
知识巩固 五、小练笔。
1.难道字典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 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3.别人能做到的事,难道我不能做到吗? 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
再见
例1: 难道我们的校园不美吗 ? 我们的校园很美。
不
例2 :我们怎么 能迟到呢 ? 我们不能迟到。
知识讲解
三、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有“不”去“不”,没
“不”加“不”。
2.去掉疑问词。如“难道······吗”或“怎么······呢”等 3.把问号改为句号。 4.(最重要的一步)把句子整理通顺,(有时要增减词语让
转述句和反问句
The end,thank you!
我们的汇报到此!
例句
•
• • • • ••
1. "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 难。 4."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 的。 5.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 6.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强调要保护环境。 7.你们怎么能不承认错误呢?——强调要勇于承认错 误。
• 他们难道不知道这对这个瘦弱的女生有多么残忍吗? 答案:他们知道这对这个瘦弱的女生有多么残忍。 • 这是他们自己做出的选择,都是自作自受,难道他们 不该为自己的选择付出相应的代价吗? 答案:这是他们自己做出的选择,都是自作自受,他们 该为自己的选择付出相应的代价。 • 如果这是一场误会,难道以后全都要在误会中和她继 续友谊? 答案:如果这事一场误会,以后全都要在误会中和她继续 友谊。
陈述句
• 陈述句是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日常生活中使用的 陈述句是用来描述一个事实 描述一个事实。 大部分句子都是陈述句。在陈述句中动词在第二 大部分句子都是陈述句。 主语, 状语, 第一位可以是主语 也可以是状语 位。第一位可以是主语,也可以是状语,还可以 宾语。而不管句子怎么变,动词(或者助动词 助动词) 是宾语。而不管句子怎么变,动词(或者助动词) 总是在第二位。主语的位置则总是在动词的两边, 总是在第二位。主语的位置则总是在动词的两边, 要么在第一位,要么在第三位。 要么在第一位,要么在第三位。当出现助动词或 情态动词时,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在第二位,行为 情态动词时,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在第二位, 情态动词在第二位 动词在最后一位 在最后一位。 动词在最后一位。
78-反问句讲解
反问句讲解
反问句的意思可以用陈述句来表达,不过反问句的语气和感情要比陈述句强烈一些。
例如:①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难道我们能忘记?②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不能忘记。
句①为反问句,句②为陈述句,两句相比,虽然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但是很明显,句①的语气要比句②强烈得多。
有时,反问句中有双重否定词出现或者带上感叹语气,表达的情感就更为强烈了。
例如:③你都这么大了,就不能不跟他抢吗?④看到日本侵略者疯狂屠杀我们无辜百姓的血腥场面,作为一名有良知的中华儿女,怎能不义愤填膺?
一般来说,从字面上看,带有疑问语气词(如怎么、难道、如何等)而没有否定词的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常常是否定的。
如:⑤你怎么能保证一切正常?改为陈述句是个否定句:你不能保证一切正常。
但是,有一个否定词并且还有疑问语气词的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则常常是肯定的。
如:⑥你怎能不听长辈的劝告?改为陈述句是个肯定句:你必须听长辈的劝告。
当然也可以改为双重否定句:你不能不听长辈的劝告。
如果反问句中有两个否定词(即所谓双重否定),那么,全句表达的意思是肯定的。
如:⑦你不要不相信这是真的。
改为陈述句是个肯定句:你必须相信这是真的。
陈述句改反问句专题讲解.(1)
年 龄
年 级
叙述基本情况通常在文章的开
头,有时也可以放在外貌描写之后。
外貌特点
基本情况
性格爱好
3
写性格
我性格活泼开朗,总喜欢蹦蹦 跳跳的,从来也不闲着。爸爸妈妈 总爱说我是个疯丫头,可我却一点
概 述
具 体 表 现
也不在乎! 蹦蹦跳跳
不闲着 疯丫头 不在乎
活泼开朗
妈妈说我是“开心果”。有一次, 我把一样东西弄坏了,妈妈批评了 我几句,我一点也不生气,反而笑 眯眯地说:“下次一定注意。” 活泼 细心 勤奋 急性子 胆子大
1
外貌
有顺序 抓特点
2 概况
文章开头 外貌之后
3 性格
4 爱好
讲述事例
概述——具体
主讲:林梅
我,中等个子,长得又瘦又高。乌 黑的头发下有一双葡萄似的大眼睛,水 灵灵的。塌塌的鼻子下有一张红润而又 小巧的嘴巴,笑起来,像月牙儿似的。
整体 局部 头发 眼睛 鼻子 嘴巴 水灵灵的
从上到下
有顺序
眼睛:葡萄似的 鼻子:塌塌的
抓特点
嘴巴:红润而又小巧 月牙似的
2
写概况
看,画中的这个人就是我—— 方静茹,今年八岁,是个三年级的 小学生。 姓 名
外 貌 特 点 性 格 爱 好
我的性格很温顺,就是有些慢性子。
我的爱好很广泛,喜欢看书,画画,踢足球,睡懒觉, 我最喜欢的是做饭,我厨艺很不错,还拿过奖呢!
这就是我,你喜欢我吗?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1
写外貌
我,中等个子,长得又瘦又 高。乌黑的头发下有一双葡 萄似的大眼睛,水灵灵的。 塌塌的鼻子下有一张红润而 又小巧的嘴巴,笑起来,像 月牙儿似的。
我最喜欢的是做饭,我厨艺很不错,还拿过奖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
【一】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
1、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即有“不”去“不”;无“不”加“不”。
2、将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二】、反问句变陈述句练习
1、还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吗?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他呀!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4、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5、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6、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7、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8、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9、我们播下的种子怎么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
10、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11、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12.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刻苦学习怎么行?
13.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呢?
14.王老师带病工作,我怎能不感动呢?
15.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刻苦学习怎么行?
16、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吗?
17、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18、没有那两只手,这里还不是一片荒坡吗?
19、这块地里的菜秧难道不是我种下的吗?
20、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操心吗?
21、小明真聪明,我怎么比得上他呢?
22、这件事难道我不会做吗?
23、难道还有什么东西比这礼物更珍贵吗?
24、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2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26、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27、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28、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29、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30、王老师带病工作,我们怎能不感动呢?
31、谁一辈子不犯错误呢?
32、水浇多了,花能不死吗?
3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34、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吗?
35、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36、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37、城难道靠几个统治者的发号施令就能建成吗?
39、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40、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41、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42、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
43、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44、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45、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46、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47、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48、人们怎么不希望车子能停下来,不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49、人难道可以没有一点精神吗?
50、我们怎么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51、班主任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吗?
52、浪费时间难道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
53、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5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55、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56、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57、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58、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59、王老师带病工作,我们怎能不感动呢?
60、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61、他呀!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62、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63、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64、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65、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66、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的规则:
·加上反问词、疑问词,把句号改成问号。
·如果陈述句是否定的,就要在变反问句时去掉否定词;如果陈述句是肯定的,就在变反问句时加上否定词。
例题:
1、今天依然屹立的金字塔是奴隶们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2、马上要进行期末考试了,我们要努力学习。
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4、这活泼的小男孩是我的好朋友。
5、我们不会忘记党的恩情。
6、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
7、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8、可爱的小女孩是我的好朋友。
9、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10、坡度这么大,火车爬不上去。
11、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12、这个困难,同学们会想办法克服的。
13、这本书真好,我很喜欢。
14、下了一场大雪,地里的害虫被冻死了。
15、劳动是最有滋味的事。
16、美丽的桂林山水令人陶醉。
17、朝鲜人民是不会忘记志愿军战士的。
18、我看秦王没有诚意,就得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
19、人民不会忘记为国捐躯的英雄。
20、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
21、我们在公共场所应该保持清洁。
22、没有人不说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英雄。
23、没有哪一个同学说李医生不是好人。
24、我听到这个消息并不兴奋。
25、这件事对于我来说不重要。
26、他得到这个奖有你的功劳。
27、他这个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28、作为一个小学生应该遵守纪律。
29、他们不可能做这种坏事的。
30、我们不会把你老人家忘怀。
31、人与山的关系密切,使人感到亲切、舒服。
32、你应该相信我。
33、民是不会忘记志愿军战士的。
34、学生要听老师的话。
36、我一定要管。
36、灾中解放军叔叔的英雄事迹使我们感动得流泪。
37、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38、人破坏公物,我一定要管。
39、“流感”这种病毒并不可怕。
40、这本书是你的。
41、没在健康的身体不能搞好学习。
42、我们小学生要听老师的话。
43、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44、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45、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46、犯了错误但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47、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48、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49、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50、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5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52、这个故事使我感动流泪。
53、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5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55、抗洪救灾中解放军叔叔的英雄事迹使我们感动得流泪。
56、这件事我一定要管。
56、他们不可能做这种坏事的。
57.我们不会把你老人家忘怀。
58.人与山的关系密切,使人感到亲切、舒服。
59.你应该相信我。
60、我们在公共场所应该保持清洁。
61、我听到这个消息并不兴奋。
62、这件事对于我来说不重要。
63、他得到这个奖有你的功劳。
64、他这个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65、作为一个小学生应该遵守纪律。
66、这活泼的小男孩是我的好朋友。
67、这个困难,同学们会想办法克服的。
68、这本书真好,我很喜欢。
69、下了一场大雪,地里的害虫被冻死了。
70、旱的环境下,没有多少种动物能生存下去。
71、你应该记住这次教训。
72、人民不会忘记为国捐躯的英雄。
73、美丽的桂林山水令人陶醉。
74、劳动是最有滋味的事。
1、疑问句是一种句式,在向对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来回答。
例如:你今天几点起床的?
2、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方法,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
也就是明知故问。
这类句式常和“难道”、“怎么”等反问词联接。
例如:你怎么能这样呢?(意思是你不能这样。
)
3、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就叫做设问句。
顺口溜:
我问你答是疑问;
不需回答是反问;
自问自答是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