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有关现代文学论文
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
![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f85661dfab069dc512201d7.png)
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范文现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
在文学作品中建构出的一系列系统的符号和有意味的空间形式。
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篇1论钱钟书与朱光潜对《拉奥孔》的解读异同摘要:莱辛《拉奥孔》专论“诗”与“画”的界限,是西方文艺比较批评的经典之作。
钱钟书和朱光潜两位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对这本专论作了赏析和研究,本文旨在分析两者鉴赏的方法、视角等方面的异同,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拉奥孔;诗画异质说;朱光潜;钱钟书引言朱光潜与钱钟书,都是具有丰厚西学背景的中国学者。
两者对莱辛名著《拉奥孔》进行独到的评析。
本文选取两者文论中直接评论《拉奥孔》的两篇文章——《诗论·诗与画——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和《七缀集·读﹤拉奥孔﹥》——并结合其各自相关的文论作品,对两者的解读异同进行辨析,并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
一莱辛《拉奥孔》是专论“诗”与“画”的一本书。
画是指造型艺术,诗是指诗歌以及西方古代的史诗。
在肯定莱辛贡献方面,两位学者都作出了中肯的评价。
朱光潜的《诗与画——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分为四个部分,先重述了莱辛的主要观点,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
钱钟书的《读﹤拉奥孔﹥》前两节陈述了鉴赏者自己的研究方法以及对莱辛学说的基本看法。
朱光潜与钱钟书都深刻地体会到“诗”与“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
但是,诗与画既然都是艺术,就应该有共同性。
朱光潜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就指出诗画同为艺术有共同点,诗与画都是从情趣与意象而出。
钱钟书在其《管锥编》中指出诗画“同出心源”,有一致之处,“画之写景物,不尚工细,诗之道情事,不贵详尽,”[1] 诗与画并非直白地传达情趣或者意象,在传达的过程中是留有余地,耐人寻味的。
二其次,朱光潜与钱钟书的评析也有很大的差别。
两位学者在肯定莱辛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指出其学说不周之处,并给出了自己的新解和补充,两者在这一点上却存在巨大的差异。
现当代文学论文(5篇)
![现当代文学论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d9c12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f.png)
现当代文学论文(5篇)现当代文学论文(5篇)现当代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一、以“文”为点,解读经典众多的“文”形成了特定的“史”,因此,以“文”为点进入文学史,是学好文学史的关键,也是让文学课堂富有生气的方法之一。
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外国的文学教学始终都很重视文学作品的解读,古代文学中的“批注法”与“点评法”可以证明文本学习的重要性。
20世纪20至50年月在英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批判”派也强调文本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
文学的感性及其人文关怀都是在详细的作品中体现的,同学的文学修养及其力量的培育也是在对文本的分析解读中形成的。
因此,解读经典既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文学“史”的学问点,也是更好地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目标的保证。
不能为了学问的积累而忽视了同学发散思维力量的培育。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是培育同学对文学作品的爱好。
目前,由于网络、影视等媒体的发达,纸质文本的阅读受到很大的冲击,同学阅读量不足和同学不爱读是如今文学课教学中的普遍现象。
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是先选择同学爱读的还是选择文学“史”爱选的,是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
假如同学之爱与文学“史”之爱存在着很大的跨度,该怎么办?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实行“过渡法”,也就是说在两者之间建一座可以走向彼此的桥。
先让同学列出自己喜爱的作家与读过的文学作品,以便对同学的观赏趣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对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进行解读时,查找两者的相像点。
比如说“十七年文学”中的《林海雪原》,现在的90后高校生很难宁静地读完这部“红色经典”,也不情愿读。
但他们对“英雄传奇”类的网络小说和网络嬉戏很感爱好,因此,先从中国传统通俗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谈起,谈报恩与报仇的观念,谈传统观念上英雄人物的形象,或是张飞、武松式的粗豪英雄,或是诸葛亮式的儒将。
逐步引出《林海雪原》中的“英雄形象”———少剑波,然后再分析这部作品,论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及影响。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三篇)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e6b4e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7.png)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篇)1.探讨白先勇小说的创伤叙事2. 探讨汪曾祺作品中的中华人文精神3. 浅析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探讨白先勇小说的创伤叙事一、白先勇的创伤经历(一)年幼多病:“被人摒弃,为世所遗”白先勇出生于贵族之家,父亲白崇禧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母亲马佩璋是官家大小姐。
贵族的血统和优裕的生活本该注定着他人生的一帆风顺、无忧无虑。
可是,年纪轻轻的白先勇却患上了肺病。
在那个谈痨色变的年代,白先勇被单独隔离在一幢小房子里,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孤零零地躺在床上养病,偷偷窥探外面的欢声笑语。
白先勇自己回忆这段生活时,感伤地写道:我在山坡的小屋里,悄悄掀起窗帘,窥见园中大千世界,一片繁华,自己的哥姊,堂表弟兄,也穿插其间,个个喜气洋洋。
一霎时,一阵被人摒弃,为世所遗的悲愤兜上心头,禁不住痛哭起来。
①繁华与孤寂的强烈反差,使得白先勇年幼的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被人摒弃,为世所遗”的悲愤感。
虽说这时他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仍停留在混沌的阶段,但这段生病的创伤经历便使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了雏形。
(二)历史动荡:历史沧桑感白先勇出生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爆发,持续八年的抗日战争,接着又是四年国共内战。
他的童年便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里度过的。
白先勇随同母亲在广西老家,躲空袭、跑防空洞已经成为“家常便饭”。
湘桂大撤退和国共内战爆发后,白先勇举家迁移,辗转各地,先后在重庆、南京、上海、香港等地居住。
白先勇回忆时说:我重回“人间”之后,就碰到一连串的动乱,随着家人的迁徙,从上海到广州到香港再到台湾。
你知道,青少年每到一个新环境,总会产生适应的问题。
而且当时我在语言上也不适应,一下子是上海话,一下子是广东话,一下子是台湾话,令我更感觉无所适从,到处都自觉outofplace。
276动荡不安的时局和“逃亡”式的生活对白先勇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冲击和创伤,在被遗弃感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挥之不去的历史沧桑感和不安定感。
在大陆的时候,白崇禧得势,白氏家族力量雄厚。
有关现当代文学论文范文
![有关现当代文学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d7fdb3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4.png)
有关现当代文学论文范文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一门容纳现当代文学精华的文学科目,它蕴含着异彩纷呈的作家、作品、流派、思潮等文学财富,呈现着现代中国民众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发展历程。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现当代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现当代文学论文范文一: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用现代的文学语言和形式表达现代中国思想情感的文学。
本文研究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状,并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展望。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思想情感语言中国现当代文学通过现代社会和人的意识情感的加入,来改变中国古典文学造成的封闭和隔绝,使文学在内容和表达上与当代中国人的实际有更多的联系和契合。
近年来,现当代文学研究过程中,在一种无孔不入的话语的渗透之下,一些像“全球化” 之类的词语,成了神圣的词语,只要说出来就具有天然合法性,而不论其所指何物。
与此同时,一些诸如“革命”、“救亡” 之类的词语,却获得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一说出来就成了天然的“非法”,甚至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在当下的语境中,“纯文学”、“新时期文学”、“先锋文学” 等成了人见人爱的时髦话语,而“十七年文学”、“革命历史小说”、“底层写作” 等则成了人见人怕的危险思想。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过程中,现当代文学究竟如何发展变化,又处在何种现状呢?一、现当代文学研究目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以和平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期,文学队伍主要是由两代作家构成,一代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他们大部分是在1957 年的“反右” 运动中遭到不公的批判和打击,并在社会底层度过了一段苦难日子,他们的创作里充满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干预精神和对人性的赞美。
另一代是在““”” 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其中大多数人曾在“上山下乡” 中感受了民间生活和民间文化的熏陶,因此他们在写作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从农村经验中汲取创作素材,由最初的知青题材到稍后的寻根文学,呈现出新的民间化创作趋向。
现当代文学类论文
![现当代文学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e8b02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a.png)
现当代文学类论文现当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一个比较特殊的位置,它的基本特点是,运用现代的文学语言及表达形式,对现当代的中国思想情感进行描述展现。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现当代文学类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现当代文学类论文篇1现当代文学中的理性精神体现如果想对某段社会的现实情况加以了解,那从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就能找到蛛丝马迹,文学对于社会变革与社会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而对于现当代文学来说,因为和理性精神的不断融合而使文学作品在精神上得到了升华。
所谓理性精神其实也是各种各样的,这中间包括浓厚的人文精神,感性的理性精神以及科学的理论精神等等。
下文就对现当代文学中的理性精神体现进行讨论。
一、在现当代文学中的科学理性(1)关于科学性如果对现当代文学的内容和结构有所了解,就可以知道:现当代文学在主题和思路的创作中始终都贯穿着科学理性精神。
在现当代文学的形态构建中,科学理性思维对其因影响重大。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很大一部分曾经占重要地位的文学作品都对理性精神有所体现。
而在现在,让人高兴的是,这种理性精神已经渐渐地被现当代文学所接受,还发挥出了良好的作用。
对现当代文学进行改写,也是为社会发展带来好的思想引导。
(2)关于现实性因为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受到了理性精神的影响,所以我国当代文学开始逐渐向现实性发展。
在向现实主义过渡时,文学作品也在向自然主义逐步靠拢。
注重文字和生活的相结合是现当代文学的原则,所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体验,这种现实性的创作就为作者提出了新要求。
对于作者来说,就应该把真实生活描绘出来,在经营文字的过程中加入生活化的元素,用心来对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
(3)关于进化性如果要问理性精神何时在现当代文学中开始快速发展的,那要追溯到五四运动之后,在自然科学的理性引导下,文学开始进行发展。
天演论的推广,让中国文化受到了现实自然科学理性的冲击。
在五四运动过后,中国文化发展之门就被一部进化论所打开,这对我国的文学创作也有所影响。
关于现当代文学的论文
![关于现当代文学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149f3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3.png)
关于现当代文学的论文文学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现当代文学,由于与当下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更容易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现当代文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现当代文学的论文范文一:当代文学海外译介理念一、意识形态对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影响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的传播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翻译界和海外汉学家翻译介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少部分作品,国外广泛接受的译本大部分出自于汉学家。
国外汉学界和中国文学不同步,他们的阅读和我们落后于我们的创作5年左右。
国外的汉学研究受意识形态影响,与中国政治、经济影响不断扩大和海外国家对中国的了解需求关系密切。
在美国,汉学研究被称为“地区研究”,美国的学术研究重视实用性,那些汉学家所从事的中国研究就是为现实服务、为美国利益服务。
例如开创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的费正清,其研究受到美国政府的支助,目的是为美国制定对华政策做参考。
当代中国文学是了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材料,也是中国输出文化影响力的途径。
20年来,“左派”学术是美国学术界的主流,“白种人优越”和“欧洲中心论”成为“左派”学者攻击的对象,他们需要寻找欧洲中心之外的文化参照系,印度、非洲、中国就成了他们关注的对象,目前美国的中国文学研究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个潮流之中。
美国激进的学者对本土的学术主流进行反省和批判的同时,中国文学似乎提供了某种可能和支持,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称为海外汉学家的一种需求。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成为时代的主流,中外文化的交流遵循着一个规律:文化水平高的一方会影响文化水平低的一方,低的一方比较容易成为接受者。
中国目前国力充实、文化发达、科技发展迅猛,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提供了契机。
中国在海外建立了上百家的孔子学院,可以发展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
汉学家对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作用不可忽视,汉学是伴随着中西文化的相遇和碰撞诞生的,汉学家的观点必然受到当代思潮的影响。
中国学术界与国际汉学界加强沟通交流,有利于海外人士了解中国当前文化思潮,提升文化软实力。
现当代文学方向论文
![现当代文学方向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bfd511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17.png)
现当代文学方向论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个时代都有很多文人志士致力于研究中国的文学思潮。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现当代文学方向论文,供大家参考。
现当代文学方向论文范文一:现当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鲁迅先生就是以一部《狂人日记》拉开了现代文学的序幕,对于道家的叛逆精神对于文人的传承,其代表现当代代表一定是鲁迅。
鲁迅写作的时候大量运用庄子的语言典故,所以造成一种有选择性的文化传承。
他曾经多次校勘《嵇康集》,使用了长达二十三年时间,反应鲁迅对嵇康的偏好。
为何独爱嵇康?因为嵇康在魏晋时期中便是以一种反儒家推崇庄子思想的姿态出现。
醉心自然,醉心长啸,都是一种反抗礼教的斗争方式。
鲁迅笔下的任务,就如狂人和疯子等都是与世俗社会有着很大的差距,形成了一种极大的反差,如此便在这社会上无法正常生活的一种形式人物,便就是这种人物带着一种对儒家的对抗,带着一种庄子思想的。
此处还要介绍两位知识分子,他们对道家思想的传承都在他们的文学中得到辉煌的体现,第一位是郭沫若,其在十三岁便已经开始阅读庄子著作,而后在他的作品中都有一种凤凰涅壮烈的道家思想,带着一种放任自我、狂放倜傥的文化特质。
另外一名是郁达夫,他追求的就是一种黄仲则的殉情生活还有就是他那种纯情倾向,并且有一种文人自虐的自娱自乐的价值感。
这些都能够在其作品《沉沦》等的主人公身上得到非常好的体现。
一、崇尚自然庄子云:“任其性命之常情而已矣”。
能够看到庄子对自然性的推崇。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
”在道家的角度来看,自然便是一种最崇高的美学和哲学。
此处的自然并不仅仅是所谓的大自然,而是一种俗称的自然而然的态度和方式。
这种思想产生的主要社会背景通常是物质文明欲望越来越旺盛,那么便会形成一种与自己精神文明相互约束的部分,人们就会追求一种本性的回归。
现代文学中有很多作家都引用这种思想文化,他们都自觉地传承这一个命题,对现代文明发展抱着一种本能上的反感,带着一种感伤的愤懑去看待这个社会人性的退化和分裂,目的是为了追求自身的自然性和生命的质朴。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63f8c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e.png)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现当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一个比较特殊的位置,它的基本特点是,运用现代的文学语言及表达形式,对现当代的中国思想情感进行描述展现。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建构路径探索美国中国学家奚密没有把“归化”与“异化”对立起来,或者说,她放弃执着纠缠于两者谁是谁非,努力调和两者的紧张关系,提出了“选择性的亲和”的理想方案。
她在《现代汉诗:翻译与可译性》里说“,可译的中国”必须到“选择性的契合”或者说“选择性的亲和”里寻找。
以现代汉诗为例,她说,首先,译者与其翻译作品之间最明显的契合是它的“新”,即“高度原创性的前卫作品”;其次就是读者、作家、诗人、翻译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建立广泛的、在知性与美学共鸣基础上的“接触”。
她的结论是,“翻译既不是对‘同’的确认,也不是对‘异’的追求。
它是相遇,是亲和,是一种开启新世界的方法”。
④其实,不管是谈“归化”,还是谈“异化”,还是谈“选择性的亲和”,它们还都只是在封闭的纯翻译学的“小天地”里讨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域外传播这一“综合工程”的“大问题”。
其视野的狭窄,观念的陈旧,显而易见。
也就是说,传统翻译学理论已经解释不了,也解决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域外传播这一庞杂的问题。
我们首先有必要走出以上那些认识上的误区和盲区。
从“译介学”的视角,分析制约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的综合因素。
与传统翻译研究不同的是,译介学“它以文学译介为基本研究对象,由此展开文学传播、接受、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⑤这是上个世纪70-80年代西方兴起的“文化转向”在翻译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一个成果。
它突破了纯粹的语言学研究视野,“转而讨论跨越语言界限的文本生产所涉及的诸多因素”;⑥也就是说,它不再追究“应该如何翻译?”、“什么是好的翻译?”、“翻译的原则是什么”诸如此类的老生常谈的问题,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一种描述性的方法是,去探索‘译本在做什么?它们怎样在世上流通并引起反响?”。
现当代文学论文
![现当代文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7d5061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a.png)
现当代文学论文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文学名扬中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我国文学创作也发生了变化。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现当代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现当代文学论文范文一:当代文学方法论分析由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研究对象的共时状态,零距离带来了永不停息的活力,也相应地带来了学科的学术难度和尴尬处境。
曹文轩教授在其《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一书的“代后记”《专业的难度》中说了四点理由,即:它的研究对象之不尽如人意;本学科缺乏足够的学科尊严与自主权;被研究的对象正处在运动状态之中;它不可避免地陷于人际关系之中。
①这种剖析可谓一针见血。
我们必须承认,总会有一些学者爱屋及乌,不允许别人臧否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甚至有一些吃“鲁郭茅”饭吃“巴老曹”饭的人摆出一副誓死捍卫的姿态,成为研究对象的护法。
其实,一个研究者如果对于研究对象缺乏清醒的认识,以朝圣者或追星族的谦恭对研究对象顶礼膜拜,使自己在人格上和学术判断上都成为附庸,那么,这样的研究注定是速朽的。
这些年,在文学边缘化之后,也有一些冲劲十足的新生力量对“当代文学”充满了蔑视,甚至表现出一种不搞臭它决不罢休的仇恨,这种失去理性甚至是丧失理智的做法,只能使自己变成一个小丑。
如果一个研究者仅仅把专业当成饭碗,玩世不恭地游戏其中,或者干脆把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当成利益交换的砝码,将学术界当成一个纯粹的名利场,政治话语得势时甘愿充当政治权威的马前卒,商业趣味流行时沦落为金钱的奴仆,那么,这样的学术不仅是垃圾,而且是毒品。
我个人对于所从事的中国当代文学专业,一直心怀恐惧,最突出的是担心自己的心血成为过眼云烟,成为迅速膨胀又迅速幻灭的泡沫,但不幸的是,大多数当代作家、当代批评家和当代文学研究者最终都无法摆脱这种悲剧性宿命。
其实,不仅是当代文学,所有的人文科学和人类文明成果,都必须经历时间的无情考验。
不管你从事什么专业,都必须经历这种残酷的汰选,但当代人文研究确实是首当其冲,颇有镜花水月的意味。
有关现代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有关现代文学毕业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336bd1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60.png)
有关现代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现有研究来看,通常是将文学运动的兴起视为文学思潮的肇起,致使现代文学思潮的中国生成没有能够引起研究者的应有关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现代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现代文学毕业论文范文篇一[摘要]传统文化是指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是民族文化中哲学、美学和艺术的结晶。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历史,也形成了独特的哲学、美学体系。
这些传统文化以诗歌、戏剧、小说和散文等文学形式传承下来。
在上世纪五四运动之后,一些传统文化被当做阻碍历史发展的精神枷锁抛弃,因此,我国的传统文化一度出现与现代文学隔离的现状。
在21世纪的今天,发扬传统文化是国力的体现,在现代文学中体现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学发展的新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文学;批判;继承一、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是民族特色和民族风貌的集中体现。
目前,尽管世界的发展正朝着全球化迈进,但东方人和西方人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东方人的内敛含蓄和西方人的外向粗犷并没有随着全球化发展而改变。
尽管同为东方人的民族特征,但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也明显不同,像中华民族和邻近的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民族相比,虽然都具有内敛含蓄的相同点,但民族区别还是存在的,这就是不同的传统文化在不同民族体现出来的不同印记。
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但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儒家思想,还包括佛教、道教思想,这我还是广义的传统文化,如果细分起来,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古诗、古文、诗词、国画、医学、戏剧、民族音乐。
在时间上可以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从社会层面上可分为宫廷文化、官方文化、文人文化和民间文化;从社会功用来分,还可以分为名号文化、服饰文化和礼仪文化等。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限于汉民族文化,由于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吸收了其他少数民族文化。
当代文学论文范文
![当代文学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7105c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e.png)
当代文学论文范文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内心深处情感的艺术。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当代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当代文学论文范文一:品格定位我国现当代文学论文一、我国文学走向暗淡的原因分析(一)多样化的审美方式削弱了文学的地位我国已经从改革开放的政策中获得了三十多年的迅速发展,这在世界范围内是难以想象的,同时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国人日常的休息娱乐方式也逐渐多样化。
而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社会发展缓慢,人们生活水平低,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就是阅读文学作品,在那个年代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和认识。
所以,人们对文学作品的需求给我国文学带来了发展空间,呈现出繁荣的状况,在那个年代没有任何东西能替代文学期刊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感。
然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各种家用电器包括电视剧电脑等逐渐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与文学作品相比,这些产品能给人们带来更直观更形象的视觉享受。
此外,国家给人们的社会福利也越来越好,各种电影院、歌舞剧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神州大地上,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文学也开始渐渐被人们远离,文学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难以跟从前相媲美了。
(二)文学研究染上“自闭症”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一丝阴影,““””带来的动乱时期让我国的发展难以跟上发达国家的脚步,80年代初,我国粉碎了““””动乱,社会思潮开始发展,而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引导者,必须要迅速迎合社会的发展速度。
这一时期涌现了很多的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很多经典作品便是在此时创作出来。
并且这一时期的作品很注重与人们的生活相挂钩,很多描写的就是人们生活中真实的生活。
然而从90年代开始,文学作品逐渐被社会冷落,文学创作者不再与读者的内心世界相连接,开始在文学上进行研究力求取得优秀的成果。
我国文学逐渐开始“闭关锁国”,既没有与人民进行有效的沟通,更没有努力地进行创作,逐渐变成封闭的文学,阻碍了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难以再起到引领社会价值观的作用。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篇)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70eaf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c.png)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篇)1.理性精神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实践分析2.中国当代文学阅读视野中的日本现当代小说3.试论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工”形象理性精神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实践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地球村的日益缩小,各国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交融盛况,现当代文学迅速发展起来。
而现当代文学与理性精神的结合则是价值观的升华过程。
20世纪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就体现出很深的价值观升华印记。
本文从中国现当代文学说起,剖析其中的理性精神,简要阐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理性精神1、引言文学是人类思想发展的载体,它可以充当社会变革的旗帜,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
现代文学所具备的文体上的严谨性以及其思想上的包容性将理性精神融入其中,人文理性使得文学作品更具艺术性,而科学理性作为一种思想主体来实现其价值,两者相融合为文学的升华与发展提供了合适的培养基础。
2、理性精神概述2.1科学理性2.1.1进化论被喻为“赛先生”的自然科学理性一直是近现代中国文学的精神向导,从《天演论》被翻译成中文从而被大多数学者接触开始,人文自然观点就开始在中国文坛萌芽。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学创作中的科学理性精神渐渐被挖掘出来,矛盾的《文学与人生》、梁启超的《新民说》以及鲁迅的“国民精神”中都少不了科学理性的痕迹。
矛盾认为科学重在求真,因此近代文学中的科学理性精神是对真实的追求。
在当下,学术界提倡生态文学概念,将文学与生态相结合并同步消长,文学观念也在这种观念中优胜劣汰,这就是进化论在文学领域中的运用。
2.1.2科学性从现当代中国文学的解构以及构建过程可以看出科学理性思想已经在文学领域扩散开来,并扮演着思想主体的角色。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左翼文化运动再到文学复兴直至文学转型,新文学流派的诞生和新文学主体的发展都将科学文化主题渗透其中,这种科学性思想对于人类文明的进展和社会的变革有着积极的作用。
2.2人文理性如何定义人文精神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一直被人们讨论的问题,虽然没有准确地定义,但人文精神中高度的理性文化修养是其特殊性所在。
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论文
![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1055a9e1711cc7931b716ff.png)
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论文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论文范文现代大学中文教育制度和现代文学观念具有一种共生关系。
当代文学作为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其他阶段的文学形式有所继承,并在继承基础上有了自身的发展。
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论文篇1浅谈现代大学中文教育与现代文学教育目前,大学中文教育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挑战之中,同时这种挑战也为大学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概括起来,目前大学中文教育面临的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随着近几年大学的大规模扩招,原来的大学中文系普遍由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扩张成为包括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编辑出版乃至文化产业管理等多个专业的文学院。
上述某些新的专业设置在文学院,在教育制度中是否具有合法性如何合理安排这些新专业的教学内容这些就成为鱼待解决的问题其二,大学中文教育缺乏明确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致使大学中文教育课程的合格要求设置太低,许多学生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英语学习或休闲娱乐上,大学四年读书太少,进步太小,当他们大学毕业之后,只能成为缺少专业特长的万金油其三,人格教育和价值观教育非常欠缺,尽管大学教育课程体系中有分量不小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内容,但往往流于肤浅空洞的形式和教条,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大学中文教育中贯穿这方面的内容,但目前大学中文教育的课程和文学观念在这方面并没有做到自觉。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大学中文教育需要面对的挑战。
现代大学中文教育制度和现代文学观念具有一种共生关系。
现代大学中文教育以现代文学观念为基础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现代文学观念则通过大学中文教育制度得到巩固和确立,并在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代文学观念是一个难以清晰界定的问题,不过我们可以从现代汉语对文学一词的使用中对它作如下描述它通常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作品样式,它是情感的和想象的,与社会生活具有密切联系,具有审美性、自律性和意识形态性,能够起到认识作用、审美作用和教育作用。
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文学可以说是很早就有的,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门类则是现代大学教育制度的产物。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范文(合集6篇)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范文(合集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94ddd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9.png)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范文第1篇1、鲁迅的民间文艺观2、民俗文化传统对鲁迅的'影响3、鲁迅关于民间文艺的思想与实践4、鲁迅作品中的方言与俚语5、《故事新编》中的故事6、人有鬼气,鬼有人情——论鲁迅笔下的“鬼”7、鲁迅与民间宗教8、民间传说在鲁迅作品中的运用9、鲁迅作品中的神话10、《朝花夕拾》的民俗描写11、鲁迅看社戏及其他12、《二十四孝图》中“孝”13、《故乡》中的风俗画14、《野草》“梦”解15、鲁迅谈“民间陋习”16、鲁迅论风俗习惯的改革17、鲁迅的民俗文化情结18、鲁迅与地方戏曲19、鲁迅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20、《朝花夕拾》的人情味21、《雪》的乡土风俗画22、鲁迅与中医23、鲁迅小说对民间文学的借鉴与创新24、朱自清记人散文研究25、对五四新文学启蒙主义精神的探讨26、对宋剑华《质疑五四》的质疑27、五四文学革命的功过与成败28、鲁迅后期著作及书信日记中搜购图书考29、鲁迅后期杂文之得失论30、中国现代文学中改革国民性主题31、茅盾小说中性爱描写研究32、“再批判”的批判33、革命样板戏批判34、从“黄金”到“黑铁”——论王小波的创作道路35、试论三十年代的女性写作36、沈从文小说创作中的民间立场37、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苗族风情38、从《丈夫》看沈从文对湘西民间叙事的改写39、论现代小品文的创作特点——以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小品创作为例40、现代散文文体认知41、现代散文类型初探42、萧红创作中的生命意识43、现代文学创作中的知识分子类型探析44、试论老舍创作中的平民视觉45.女性视角下的男英雄?解读《青春之歌》中的男性人物形象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范文第2篇现当代美学史研究论文许多人不满意前人的观点学说,常停留在指陈弊病缺憾,但却提不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或更具说服力的观点来代替。
祁志祥是在学习反思前人各种学说观点的基础上,从美的“乐感”性能出发,推导、剖析美的语义、范畴、根源和特征,周密谨慎地推出自己取而代之的观点学说——“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用这一核心观念统帅全局,辐射广远。
现代文学论文2篇
![现代文学论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23d33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f.png)
现代文学论文第一篇:现代文学启示录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变革,现代文学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
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文学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多元性和变迁,更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探讨现代文学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现代文学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承载着人们内心真实情感的宣泄和反思。
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扰,如心理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
而现代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情感表达的能力,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抒发情感、减轻压力的途径。
阅读具有情感共鸣的现代文学作品,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共鸣,使其更好地理解和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困境。
其次,现代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为个体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思考平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样化,而现代文学作品则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这一潮流。
现代文学作品中涉及的主题和故事情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范畴,而是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这为读者提供了更多了解和思考的机会,激发了个体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再次,现代文学的影响力不仅限于个体,更扩展到社会层面。
大量的现代文学作品具有社会批判的意义,并借助艺术的手法揭示和反思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和矛盾。
这些作品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剖析和批判,引起了社会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和讨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然而,现代文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一方面,快餐文化和媒体的冲击使得现代人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深度不断下降,这对现代文学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冲击,现代文学作品的质量和独立性也受到了一定的挑战。
如何保持文学的独立性和原创性,成为现代文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现代文学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它不仅是艺术表达的一种形式,更是人们思想情感的摆放和价值观的塑造。
通过阅读现代文学作品,人们能够深入思考和理解现实生活,拓展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
现代文学毕业论文
![现代文学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a36a0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4.png)
现代文学毕业论文现代文学从诞生到现在,与现代媒介一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呈现出一种互动共生、共同成长的态势。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现代文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现代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一: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传承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在华夏民族内部沧海桑田巨变的过程中应运而生。
中国现代文学利用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语言形式阐明现代化的科学民主思想,在艺术形式上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
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是一脉相承的,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继承。
本文以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为研究视角,针对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之间的联系展开讨论。
旨在为进一步挖掘和传承民族文化贡献力量,推动现代文学迈向新的发展高度。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语境;古代文学资源;传承前言伴随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提高。
文学作为人们修身养性的重要文化产品,在陶冶情操、愉悦精神方面甚至精神文明建设层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文学的消费者数量不断攀升,使得文学市场欣欣向荣。
现代文学面临如此发展环境,必须进一步挖掘古代文学资源,提高现代文协的发展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因此,笔者针对“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一题的研究谈论具有现实意义。
一、中国现代文学语境概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被打破,中国的国门从此打开,中华儿女开始漫长的屈辱与斗争的历程。
广大知识分析不堪接受侵略的屈辱,文学界开始觉醒,中国现代文学开始产生。
那么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哪些岁月如斯?现阶段中国现代文学面临何种语境上的危机呢?笔者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娓娓道来:(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有社会上的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自发革新的一种文学发展形式。
现代文学倡导通过直白的语言文字表达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政治生活的期待、对民族兴亡的认知。
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精选全文
![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a9df0e7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3.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现代文学论文范文我国现代作家是现代文学的见证者和创作者,他们不仅给现代文学创作了很多作品,而且以研究学者的角色对现代文学提出可建设性建议。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现代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现代文学论文范文一:村上春树与日本现代文学传统分析摘要:尽管村上春树在多次公开场合中谈及自己对日本文学传统的回避,但其小说中的主人公无不展现了:历史、战争将人掏成空壳,能为人带来死一般的宁寂与消亡的巨大力量。
这些故事都将现实与历史巧妙勾连,打通了异质空间与现实世界之间原有的阻隔。
显然,村上继承了以夏目漱石为代表的日本现代文学的主题传统,带着自《源氏物语》就有的细腻与悠长在文学长廊中执意营造了独属于自己的意识世界。
关键词:村上春树;日本现代文学传统;寻找村上春树的作品融入了他对自身生命历程的众多感知,青春里庞大的无根与实在感、人生的漂泊与身份的不确定,死亡的逼近和生命本身的浮幻,尽管他时常将“自身”、“存在”挂在嘴边,但又并未对其作出任何或准确或详实的解说,甚至可以说他从没有直接或直白地对这三重意义上的“自我”进行书写,但又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坚强的内心,执着的追求。
在他对于日本现代文学的极大否定和回避中,我们能否就此否认村上春树与日本现代文学传统的关系呢?日本作家向来善于用自身先天的感知神经探觉美感,哪怕是最纤细最转瞬即逝的,也能为他们敏感的捕捉。
从八世纪的《万叶集》到十一世纪的《源氏物语》,日本传统美学的最重要特征“物哀”与“幽玄”积淀形成,尽管平安后的镰仓时代,武家当权、战乱不休,文学传统一度被迫由唯美纤细转向凛冽的现实描述,但唯美的文学脉络并未因此而彻底消亡,反由于战争的无情与冷酷,让人们对理想与信念的追求更加执着动人,唯美的主题因此更加深刻甚至繁荣。
当然诞生于这个时期的武士道精神以其强大的勇武精神和自律内核赢得了观念上的尊重。
德川家族盟主地位确立、日本获得统一后,尽管而后和平时期中的武术传统渐渐从战场转移到舞台,但仍未能给日本民族留下心灵的印记,打上身份的标签。
有关现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有关现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5f45a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3.png)
有关现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推荐文章现代文学研究本科论文范文热度:现代文学论文参考范文热度:现代文学的论文范文发表热度:现代文学研究本科毕业论文热度:浅谈现代文学本科生论文热度:现代文学从诞生到现在,与现代媒介一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呈现出一种互动共生、共同成长的态势,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现代文学改编热”以来,许多现代文学经典都被搬上了荧幕,但笔者也注意到进入新世纪以后,这一改编趋势逐渐变缓。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现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现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篇一在中日抗战后60年中,日本文学和中国文学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思考并研究在这期间中国对中日文学比较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显得意义重大。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中国学者对日本文学以及中日文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了解。
日本现代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和西方文学之间的媒介,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两国的现代文学也有着相同和相似性。
正是由于中日两国的社会环境和国家的立场不同,使得推动中日现代文学的发展的动力来源不同。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动力是文学外部的社会政治,日本现代文学的动力则主要是文学内部的矛盾运动。
两国作家的文学立场和高度不同,使得中日现代文学在与共同之处之外多了些许不同的特质。
综上,中日文学是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日本现代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多是外在的,局部的,短暂的却不是本质的。
进行对中日现代文学比较研究的思考能够深入了解两国的文学,文化背景。
前言:中日现代文学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下的产物,它们历经了时代的变革,社会的进步,吸取了外国文化,将本国的古代文学加以创新,在新旧文学的传承过程中,中日文学的碰撞与交融,伴随学者对文学的使命感,对人性的追求,对自身的剖析与批评,深刻了解中日现代文学,体会并剖析中日现代文学的比较研究,感受现代文学本质的相通与差异。
一、现代文学定义及本质现代文学是国家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它不仅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的某些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对现代文学进行了革新,建立新的文学体裁,创造新的文学内容,从而与世界文学潮流相一致,成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现代文学论文
导语: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
里未淨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以下为大家介绍有关现代
文学论文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现代文学语言,白话并简洁
语言是进行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文学思想进行
变革,那么就要现对语言进行改革,鲁迅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
在语言表述方面,鲁迅的文学作品也
颇具研究价值,是现代文学语言的典范。
鲁迅擅长用平白如话的
语言阐释较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性特点,通俗点讲,在现代文
学语言的呈现上体现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
特点。
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对采用白话文进行文学
创作十分的提倡,暗藏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
感悟。
并且在自己的创作中也一直在坚持自己的白话文学主张,
在他的杂文中还对那些反对白话文的人进行了激烈的抨击。
另外,在“五四”时期,西方文化曾经大量的涌人中国,一些新的名词
也就随之传人中国,这个时候作家们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对
于这些新名词的运用,鲁迅先生曾说:“欧法文化的侵人中国白
话中的大原因,并非因为好奇,乃是为了必要。
”所以说他非常
主张主动对这些外国语中的有用成分进行吸收和利用,丰富自己
的文学语言。
二、现代文学体裁,新诗应创新
关于文学体裁,鲁迅先生予以很多的建设性论述,他用
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且这些论述对于
现代文学理论的构建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当时新诗的出现,可以说在文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少学者对其进行研究。
鲁
迅的艺术创造力是惊人的。
但鲁迅先生在诗歌的创作以及批评方
面都没有进行系统的论述,他的新诗只有《梦》、《他》、《桃花》等六七首而已,远不如他的杂文以及小说的创作数量。
鲁迅
先生对新诗的理论建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鲁迅先生认
为新诗应该是对真实的情感进行的表达,他对新诗的择选和对新
诗诗人的评价,要求用真实的健康的情感引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鲁迅先生认为诗歌创作时应该对其内容进行重视。
一首好
的诗歌应是内容和形式俱佳的,诗歌对其语言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组合,有利于精炼文字,使诗歌富有韵律。
第三,鲁迅先生主张
在诗歌的艺术形式上采用白话作诗,对新诗进行创新。
在现代文
学发展史上,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贵在创新。
中国诗歌只有
进行创新,才能够走上新生的道路。
这里的创新是指题材内容的
创新,语言与手法的创新。
三、结语
总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鲁迅研究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
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自身发展演
变的结果,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先生
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在进行中国现代文学
中的鲁迅研究的过程中,应深究鲁迅先生在现代文学题材、语言、体裁方面的主张,通过研究鲁迅的人生选择与创作道路,促进现
代文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