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的改进研究
东营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的改进研究
表1东营 地区场地 土层V S — H 以 合模型参数t 苣 a b C
1 5 5. 4 2. 77 3 91 . 0 5 5 8. 3 l
d
0. 3 2 3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2 8
图4模型改进前后的地 表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及设计谱对 比
对 比图4 中各 超越 概率 下的地 震动加 速度 反应谱 和设 计谱 可以看
系式得到 。
5 0 0 m/ s 的层面 。
一
一
- 舟输 ^ . 界面 t 1
. 八 勇寸
一
, . 麓
…
,
圈1土层地 震反应分析模 型
=. 效 果 检查 以某 工程场 地地 震安全 性评 价项 目为例 , 对 比土 层地震 反应 分析 模型改进 前后最终计算结果的差 别。 根 据 土层 地震 反 应分 析模 型改 进 前后 的参 数 值 , 以5 0 年 超越 概 率2 % 为例 , 使 用改进 前后 的模 型分 别进行了地震 反应 分析计算 , 得到
出:
( 1 ) 由地 震动加 速度 反应谱推 定的设 计谱 基本一 致 , 由此反映 出 改进 后 的土 层地震 反应 分析 模 型对 地震 动加 速度 反应 谱的 标定 无影 响, 改 进后的模型切实可行。 ( 2 ) 改进 后模型的地震 动加 速度反应谱 曲线族 波动程 度比改进 前 模型 曲线 族的波 动程 度要小 , 有利 于确定 地震动 加速度 设计 谱的 拐点 从 图2 中可以看 出, 线性 函数关 系模 型1 的拟 合效果 最不理想 , 不符 及平台高度 , 减少了地震动加 速度设计谱 的归准 设计难度 。 三. 总结及 展望 合东营 地区 土层剪切波 速随 土层深 度的变化 关系; 幂 函数 关系模 型2 的 由实测 的土 层剪切 波速拟合出v— H变化关系式 , 获 得1 0 0 m以下的 拟合效 果 较 为理想 , 但在 土 层深度 大约 3 0 m发生转 折 的位 置以上不 能 在此基础 上合 理外推得 到基岩输 入界面, 补充 了终孔 很好 拟合, 且现场 实测 数据 点未能均 匀分布于拟合 曲线 两侧 , 分布趋 势 土 层剪切 波速值 , 0 0 m至基岩输 入界面的模 型参数 , 对东营 地区工程场 地土 层地震 不太理 想。 线性 函数 、 幂函数分段形式 的模 型3 的拟合效 果比较理 想 , 可 深度 1 对 计算得 出的地 震动加 速 度反应谱 进行 归 以 比较 好的反 映东营 地 区土层剪切波 速随 土 层深 度增大而 增大 的变化 反应 分析 模型进 行了改进 ,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问题及对策刍议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问题及对策刍议摘要:随着地震安全性评价理论的成熟及工程经验的积累,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是在理论和工程实践方面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本文基于现有研究,分析和总结了现阶段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探讨和提出了一些相对应的改进办法及工作建议。
关键词:地震;安全性评价;危险性分析;问题;建议总结历次地震灾害的经验教训可知,地震引起的建筑物和工程设施倒塌破坏是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使建筑物和工程设施具备适当的抗震能力才能有效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一般而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涉及从工程的选址规划一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确定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要求是抗震设防的基础,只有按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严格的设计和施工,才能保证建筑物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
基于这个目标,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应运而生,其目标是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强震,从工程上着眼为设计提供抗震依据,并力求在最经济的条件下,使建、构筑物具有足够抗震性能的设防标准,从而减轻地震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破坏。
1.地震安全性评价概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对工程建设场地所进行的地震烈度复核、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包括加速度、设计反应谱、地震动时程曲线)确定,地震小区划、场址及周围地震地质稳定性评价、场地震害预测等工作,是确定建设工程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抗震设防要求和采取什么样的工程抗震设防措施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近年来我国针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场地和场地周围区域的地震活动环境评价、地震地质环境评价、断裂活动性鉴定、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地震地质灾害评价等。
依据评价对象不同,可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Ⅰ级工作,包括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分析和确定性分析、能动断层鉴定、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Ⅱ级工作,包括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及地震小区划;Ⅲ级工作,包括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分析、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Ⅳ级工作,是对需要进行地震烈度复核者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
东营黄河大桥地震反应分析
都会使机车和车辆的脱轨系数增大,为保证列车安全平稳通过,列车过桥时应有一个适宜的车速。
参考文献:[1] 曾树谷.铁路轨道动力测试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8.[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桥梁检定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78.[3] G B5599—85,铁道车辆动力学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S].收稿日期:20040219作者简介:刘 兰(1958—)女,工程师。
东营黄河大桥地震反应分析刘 兰(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桥隧处 甘肃兰州 730000) 摘 要:采用空间梁单元对东营黄河大桥主桥结构进行模拟,得到其动力特性,采用弹性反应谱理论进行地震反应分析,分别进行相应概率水准下结构的抗震性能验算,为桥梁下部结构提供设计依据。
关键词:公路桥;双幅刚构连续梁桥;动力特性;地震反应;抗震性能 中图分类号:U448121+5;U4421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954(2004)080072031 概述在建的东红公路东营黄河大桥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境内,距上游东营胜利黄河大桥约416km 。
桥址东距郯城—营口地震带约80km ,西距邢台—河间地震带约170km ,历史上桥位区地震主要来自这两个地震带的强震活动。
本文针对东营黄河大桥主桥施工图设计(116+200+220+200+116)m 双幅刚构连续梁桥,采用弹性反应谱理论进行地震反应分析,为桥梁下部结构提供了设计依据。
2 设计采用地震加速度反应谱根据山东省地震工程研究院提供的《东红公路东营黄河大桥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桥址场地地震加速度反应谱为β(T )=1T ≤01041+(βm -1)(T -0104)(T 0-0104)0104<T ≤T 0βmT 0<T ≤T g βm (T g /T )C T g <T ≤8 式中,T 0,T g 为反应谱拐点周期;βm 为反应谱最大值;C 为衰减系数。
东营地区地基土工程特性分析
图 2 地基土静 载荷试验 lP — lS曲线 g g
1东辛四矿 生活区第一点 4石油大学 . . 1东辛四矿 生活区第 一点 4 石油大学 . . 2东 辛四矿生 活区第二点 5总机械厂 . . 2东辛四矿生 活区第二 点 5 总机械厂 . . 3供水 公司基地综合楼 . 3 供水公司基地 综合楼 . 注 : 1图 2 图 、 中点 1 2 和 的表层为粉土I 34 5的表层为粉质粘土 点 。和
基承载 力低 的特殊地 质情 况, 目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是水泥粉体喷 射搅拌桩 复合 地基 。采
用水泥粉喷搅拌桩 复合地 基处理技 术以后, 复合地基承载 力可提 高到天然地 基承载 力的 12 .
~ 2 3倍 。 .
关键词 :东营地 区; 天然地基I 水泥粉喷搅拌桩 : I 复合 地基; 地基承载 力 中图分类号 : Tu4 4 文献标识码 : A
1 天 然 地 基
1 1 东营 地 区地 层分布 .
东 营 地 区地 处 黄 河 三 角 洲 冲积 平 原 层 主 要 由黄 河 的 冲 积 、 积 及 滨 海 沉 积 十 地 淤 成, 地层 分布 相对 较均 匀 。根据各 区块 的资 料汇编 , 东营 地 区的 主要 土层 分布 如 下 :
3 中国石油大学 储藏建筑工程学院 , . 山东 东 营 2 7 6 ) 5 0 1
摘 要 :东 营 地 区 地 处 黄 河 三 角洲 , 地层 主 要 由 第四 纪 新近 沉 积 土 和 一 般 沉积 土 构 成 。其特 其
点 是 地 层 较 软 弱 , 然 地 基 承 载 力低 , 受 荷 载 后 地 基 变 形较 大 。为 了适 应 东 营 地 区 天 然 地 天 承
土 的物 理 力 学性 质 指 标变 化 范 围不 大 , 其进 行 研 究时 可 以采用 加权平 均 等 数 学方 法 对
山东东营地区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试验研究
山东东营地区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试验研究王津津;张建民;郭婷婷;杨传成;蔡文霞【摘要】对山东东营地区埋深3.0~57.3 m的土层划分标准层,对采集的42组粘土、粉质粘土、粉土(中密)、粉质粘土与粉砂互层土样进行动三轴试验,通过统计分析给出了这些样品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随剪应变变化试验结果,并与袁晓铭等(2000)给出推荐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东营地区各类岩土的试验结果值在该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适用性,并在该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得到了应用.【期刊名称】《地震研究》【年(卷),期】2014(037)002【总页数】5页(P263-267)【关键词】动剪切模量比;阻尼比;山东东营【作者】王津津;张建民;郭婷婷;杨传成;蔡文霞【作者单位】山东省地震工程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21;山东省地震工程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21;山东省地震工程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21;山东省地震工程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21;山东省地震工程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411.80 前言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作为土动力特性的重要参数,是土动力计算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蔡辉腾等,2009)。
历次地震的震害调查表明,土的动力学特性对震害有明显的影响,土层的共振、滤波、放大效应已受到岩土工程界的普遍重视(孙静等,2004)。
这两个参数的选择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国内很多学者针对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较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祝龙根和吴晓峰(1988)用Dmevich共振柱仪提出了低幅剪应变条件下福建饱和标准砂样的G/Gmax-γd和λ-γd经验公式;中国地震局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行业标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也给出了砂土G/Gmax-γd和λ-γd关系的推荐值;袁晓铭等(2000)利用改造后的共振柱仪,对来自全国中东部十几个地区的常规土类进行了大量试验,给出2种固结压力下典型土类G/Gmax-γd和λ-γd关系的推荐值(本文简称“推荐值”,见表3),分别适用于土体埋深小于10 m和10~20 m两种情况。
不均匀土层对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
不均匀土层对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摘要: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结果受计算模型选取的影响显著。
本论文选择一个剖面(含有两个钻孔)做一维计算和二维分析,最终得到地下某个局部土体对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一维计算中,存在不均匀土层时Amax 和Tg值变化幅度均超过二维模型计算结果。
在相同情况下,一维计算的特征周期明显偏高;在特征周期相同情况下,存在不均匀土层工况中,一维计算的峰值加速度明显偏高,今后工作中应考虑这一影响,土层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时科学的选用计算模型,给地震安全性评价提供更可靠的数据。
关键词:一维计算;二维计算;不均匀土层;地震反应[1]引言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分为地震地质、地震危险性分析、土层地震反应分析三部分[1,2]。
现阶段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是以无限半空间的一维模型为基础[3],建模时严格按钻孔模型进行,在考虑某不均匀土体对整个场地的贡献时,可能会有偏差。
杨笑林等[4]建立了二维分析模型计算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结果吻合度较好;金丹丹等[5]提出二维非线性分析能真实地反映场地地震动的传播特征。
边界条件是土层地震反应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6];陈清军等[7]验证了人工边界取值随机地震反应分析中的有效性。
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就需要给出准确,合理的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来应对地震的考验。
对于不同类别的场地条件,其与地震动参数变化的经验关系都不尽相同[8],场地非线性不仅会降低放大作用的峰值[9],还会显著提高地震响应反应谱的卓越周期[10,11]。
本文选用实际场地进行建模,对比分析一维和二维均匀与不均匀土层的对场地地震反应的计算结果,探索土层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的选用规律,给地震安全性评价提供更可靠的数据。
2场地概况2.1 工程地质概况场地位于昆明晋宁,南临环湖路,北临滇池,处于长腰山山顶及南侧斜坡前缘地带,属低中山剥蚀地貌。
薄层属性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_省略_东营凹陷梁108地区滩坝砂岩为例_刘书会
・勘探技术・薄层属性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东营凹陷梁108地区滩坝砂岩为例刘书会(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摘要: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滩坝砂岩由于单层厚度小,与泥岩呈互层分布,利用常规地震资料难以分辨。
在对其地震属性分析的过程中常常面临属性地质意义不明确和如何选取合适时窗等问题。
针对东营凹陷梁108地区沙四段上亚段纯下Ⅰ砂组的滩坝砂岩,采用地震相似背景分离技术突出滩坝砂体反射,开发了地层切片和超道分析技术,提高了属性分析的精度,有效地解决了薄层属性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了更好地利用地震属性研究储层的目的。
关键词:属性分析;相似背景分离;地层切片;超道中图分类号:P631.4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03(2006)02-0056-03 将地震道中提取的地震属性应用神经网络、统计分析等模式识别技术,除进行储层预测以外,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达到直接进行油气检测的目的[1]。
地震属性分析步骤是:首先准确选取代表目标层反射特征的地震数据,提取各种属性信息,然后对各种属性进行交会分析,结合井信息标定进行分类,对分类结果做出地质意义的解释。
近10年来出现了许多研究属性的方法和软件,但有关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提取地震属性类型和确定属性分类方法,如地震属性可以提取振幅、频率、相位、能量和波形等几大类,现有软件提取属性类型可达60余种,而且新的属性类型在不断开发应用[2]。
在基于储层特征的属性分类研究中,出现了模糊模式识别、神经网络、函数逼近与地质统计学方法,以及它们的不同组合方法。
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忽视了属性提取的有效性,尤其在薄层信息提取方式方面研究的不够深入。
针对东营凹陷梁108地区滩坝砂体属性分析存在的问题,采用了基于相似背景的目标分离技术、地层切片和超道数据分析技术来突出薄层反射特征,提高地震属性分析的可靠性。
1 存在的问题梁108地区主要的储层是沙四段上亚段纯下Ⅰ砂组滩坝砂岩。
用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确定地震动参数的探讨
用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确定地震动参数的探讨摘要本文通过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实例中的多种因素替代试算,对影响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结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在建筑场地的土层反应分析中,覆盖层土层岩性、土层结构突变(夹层)以及输入剪切波值对土层地震反应都有影响。
其中软弱夹层对地震反应分析的峰值加速度值和特征周期值都有显著影响,而硬夹层、单纯的覆盖层和基岩层土的类别对土层地震反应影响不大。
关键词土层地震反应;地震动参数;峰值加速度;特征周期0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和建筑设计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建设工程质量要求的提高,建设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被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重视起来。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根据建设工程场址和场址周围的地震与地震地质环境的调查、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勘测,通过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震工程等多学科资料的综合评价和分析计算,按照工程类型、性质、重要性,科学合理地给出与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相应的地震动参数,以及场址的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在确定场地地震动相关参数时,目前主要用的方法就是将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结果作为地震输入,进行场地内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得出。
1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算例1.1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简介土体是非线性较强的材料,在地震等不规则荷载作用下,其应力应变关系表现出复杂的滞回特性。
现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用等效线性化方法,在总体动力学效应大致相当的意义上对土体非线性的简化处理,是处理土体非线性的一种突破。
这种方法是现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在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及抗震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工程场地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现在应用最多的是李小军等编制的ESE-SLRA程序,本文计算也用该程序。
1.2 工程概况某高层住宅区,主要建筑为多栋32层住宅楼。
在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进行了三个工程地质钻探孔,并用单孔法测定了土层每米的剪切波速。
场地的覆盖层厚度46m,20m等效剪切波速210m/s,据建筑抗震规范可知场地土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
层序地层约束下的地震属性技术应用研究——以东营凹陷牛2井区沙
牛 2井区位于 东营凹陷东部 , 在沙三 中期 为断陷活动鼎 盛期, 目的层段 内发育大规模三角洲及 浊积岩沉积体系; 浊积 岩砂岩具有厚度变化大 、 面积小、 横向变化快等特 点; 地层岩性 主要是 以厚层块状灰色 的湖相暗色泥岩为主,夹多套 的细砂 岩 、粉砂岩及薄层灰质泥岩、灰质砂岩等 ,地层厚度 4 0 0~ 1 1 0 0 m; 地震特征主要表现为 明显 的 s型前积反射结构 。 通过 目前 勘 探 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是 储 层 的地 震 识 别难 度 较 大 ,浊 积 体期次和边界难以准确描述 。原始地震剖面上 同相轴 的连续 性 并 不 能 代 表 岩 性 的必 然 连 续 ,所 以单 纯 的根 据 周 围 已知 井 追 踪 并 描 述 砂 体 , 已经 不 能 满 足 精 细 储 层 预测 的需 要 。 因此 有 必 要 在 建 立 的 等 时格 架约 束 下 开 展 地 震 属 性 技 术研 究 ,从 而 实 现 储 层 的 精 细 描述 。 1 层 序地 层格 架 建 立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 导, 同时考虑 界面性质 、 类型和级别、 层序结构和 叠加样式 , 根据地震反射及测井 响应 特征 ,对研究区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将沙三 中 亚段地震反射层划分为 7 个 四级地震层序 ,分别对应钻井层 序划分 的 7个 中期基准面旋回, 通 过对 比分析认为, 7个中期 基准面旋回对于 7个砂组。该区沙三 中亚段发育的多期三角 洲及浊积岩储层 , 物 源 来 自东 营 三 角 洲 , 储层较发育 、 分 布较 广 ,为本区的主要含油层系。通过测井旋回划分及体系域划 分, 层 序 界 面 以水 进 面 为 界进 行层 序 划 分 , 因此 识 别 的等 时 界 面 为泥 岩 环 境 下 的地 震 反 映 。 由此 可 以得 出 以下 认 识 : 可 以以 四级 等 时 界面 的顶底 界 面 为参 考层 分 别 开取 时窗 , 不 会影 响宏 观预测结果, 通过开不 同时窗进行实验分析, 结论与分析结果
东营凹陷东部浊积岩储层地震识别技术及描述思路
油 气 地 球 物 理
2 0 1 5 年4 月
・
P E T RO L E UM GE OP H YS I C S
第1 3 卷 第2 期
技术 ・ 方法 ・
东营凹陷东部浊积岩储层地震识别技术 及描 述思路
孙 淑艳 ,朱 应科 ,沈 正 春
( 胜利 油 田分公 司物探研究 院 , 山东 东营 2 5 7 0 2 2 )
摘要: 东营 凹陷东部古近 系 与三 角洲沉积体 系相关 的浊积 岩油藏广 泛分布 , 具有较 大的勘探 空间和资源潜力。但
随着勘 探程 度 的提高 , 埋 藏深 、 个 体小 、 厚度薄 的浊 积岩 油藏 成为 主要勘 探对 象 , 受埋 藏深度 、 储 层厚度 、 围岩屏
蔽作用及 灰质影 响等 因素控制 , 浊积 岩地 震识别 难度 大。本文 总结 了3 个 浊积岩地震 识别难点 , 提供 了相应 的针 对性技 术 , 同 时, 为 了提 高浊积 岩描述 的精 度 , 提 出 了合理 的 浊积岩储 层描述 思路和预 测流程 , 以期 对浊积岩 油 藏勘探 具有 一定 的指 导作 用。
r a t i o n. Th e t u r b i d i t e r e s e r v o i r s a r e d i f ic f u l t t o be i d e n t i f i e d a s t h e f a c t o r s s uc h a s he t d e p t h o f he t b u r i e d r e s e r v o  ̄,
东营新北油田海底土类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数 据 , 文依托 新 北 油 田海 上平 台工 程 地 震 安 全 本 性 评 价项 目 , 该 区域 钻 孔 土样 进行 了动 三 轴 试 对
杨传 成 一, 蔡文 霞 ,蔡连友 , 王津 津
( . 东 省地 震 局 ,山 东 济 南 2 0 1 ; . 东省 地 震 工 程 研 究 院 ,山 东 济 南 2 0 2 ; 1山 50 4 2 山 5 0 1
3 地 震 动 力 学 国 家重 点 实验 室 ,北 京 .
10 2 ) 00 9
1 试 验 土 样 、 器 及 方 法 仪
试 验土 样取 自东 营新 北 油 田海 上 平 台项 目 9
报 道 , 别获 得 不 同 区 域 土类 动 剪切 模 量 和 阻尼 分 比随剪应 变 变化 的拟 合 曲线 和推 荐值 。本 文 利用 北 京 市新 技术 研究 所 生 产 的 D S一7 D 0动 三 轴 试
摘 要 : 的 动 剪 切 模 量 、 土 阻尼 比是 土 动 力 特 性 的 主 要 指 标 , 研 究 重 大 工 程 场 地 设 计 地 震 动 参 数 的 基 础 性 是 资 料 。 本 文 结 合 东 营 新北 油 田 项 目工 程 场 地 地 震 安全 性 评 价 工 作 , 用 北 京 市 新 技 术 研 究所 生产 的 D S一 0 采 D 7 动 三 轴 试 验 系 统 , 新 北 油 田工 程 场 地 的 淤 泥 质 粘 性 土 、 质 粘 土 、 土 和 粉 砂 进 行 了动 剪 切 模 量 和 阻尼 比 对 粉 粉 的试 验 研 究 。 同 时将 实 验 结 果 与 国 内其 他 研 究成 果 进 行 了对 比 。本 项 工 作 积 累 的有 关 基 础 资料 和 工 作 方 法 可 为该 工 程 附 近 有 关 海 洋 建 设 工 程 的 地 震 安 全 性 评 价 工作 提 供 借 鉴 和 参 考 。
东营凹陷孔店组层序地层分析及典型沉积体地震预测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东营凹陷孔店组层序地层分析及典型沉积体地震预
测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本研究旨在对东营凹陷孔店组的层序地层进行分析,并探讨典型沉
积体的地震预测方法。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孔店组的层序地层分析
通过采取地质测量、钻孔和样品分析等方法,对孔店组进行详细的
层序地层分析。
研究分析不同层序的特征、界限、发育规律等地质特征,进一步识别层序界面,阐述孔店组在地质历史上的演化过程。
2. 典型沉积体的地震预测方法
以孔店组为例,选取典型沉积体进行研究,并尝试探索基于地质体
的地震预测方法。
该方法将地震预测与水文地质学结合,综合运用不同
的地球物理学方法和技术,如电法、重力、声波源等,对沉积体进行高
精度的地震预测。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地质测量和样本分析等方法,结合文献研究
和其他地学分析手段,深入分析孔店组的层序地层和典型沉积体地震预
测方法。
4. 研究意义
本研究在提高孔店组地质学认识的基础上,为东营凹陷等区域油气
勘探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基于地震预测的研究方法可以有效提
高勘探的成功率和减少油气开发中的安全隐患。
地震资料在沉积相及储层研究中的应用——以东营凹陷辛斜164井区为例
能与 波 阻抗 研 究 , 出了有利勘 探 区。地 震 资料及 地震 属性 有助 于三 角洲 沉积相 及储 层 的研 究。 提
关键 词 : 东营凹 陷 ; 震相 ; 积期 次 ;三 角洲 亚相 ; 地 沉 席状 砂 ;滑塌 浊积岩 ;波 阻抗
中 图分类号 :TE 1 2 2。 文献标 识码 :A D :1 . 9 9 ji n 1 O —1 4 . 0 2 0 . 1 2 . 。2 oI 0 3 6 /.s . O 1 7 9 2 1 . 4 1 s
1 1 地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特 征 .
井 区沙三 中亚段三 角洲平原亚相地震 反射波 振
幅较 弱 , 反射连 续性 差 , 且呈 短波 状一 杂 乱结 构 ( 见 下 页图 1a ) () 。三角洲前缘亚相 分布很广 , 三角 上部
洲前缘 亚相为 极弱 的上 平行 反射 或 无反 射层 段 ; 三
角洲前 缘斜坡 和前 三角洲滑塌浊积 岩发育地 区地震
形 态变得不很 明显 。 沙 三 中亚段 泥岩 与砂 岩 、 泥岩 与灰 质泥 岩 问均
由于钻井有 限 、 取心较 少 , 使得取 心 资料在 横 向 、 垂
向及平 面上 都具 有局 限性 [ 。 1 地 震相 是地 下地 质体 在地震 剖 面上 的反 映 , 是
沉 积相 在地 震反 射剖 面上 主要特 征 的总 和 , 面结 剖 构 提供 了整个 沉 积环境 的沉积特 征 , 沿层地 震属 性
第3 卷 第4 4 期
物 探 化 探 计 算技 术
21 年 7 02 月
文章编 号 :1¨ — l 4 ( 0 2 O — 0 2 — 0 0 l 7 9 2 1 )4 4 5 6 。
地 震 资 料 在 沉 积 相 及 储 层 研 究 中 的 应 用
东营市地面沉降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第33卷第4期山东国土资源2017年4月东营市地面沉降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孙斌1 ,武显仓1 ,林广奇1 ,张乐2(1.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东济南250014;2.东营市国土资源局,山东东营257000)摘要:东营市是山东省内重要的沿海经济开发区,近年来地面沉降灾害制约了东营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构建三维地面沉降模型可以实现东营市地面沉降监测资料的信息化、可视化。
根据东营市地质条件及矿产资源赋存层位, 将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标准分层分为13层;而后收集了东营地区深钻540个,深度均在2 000 m 及以上,其中有82 个能够达到4 000~5 000 m 甚至更大深度,按照标准分层,对所有钻孔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进一步利用M a p g iS K 9软 件建立了三维地质结构模型,首次实现了以矿产资源层位划分为依据的大深度的东营市三维可视化地质结构模型 模拟分析。
同时,结合东营市19座地面沉降监测站数据,构建了地面沉降模型,首次实现了地面沉降的动态预演 及监测,为东营市地面沉降评估与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地面沉降;东营市 中图分类号:P 642.26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孙斌,武显仓,林广奇,等.东营市地面沉降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 ].山东国土资源,2017,33(4):63 66. S U N B in , W U X ia n c a n g , LIN G u a n g q i e tc .C o n s tr u c tio n a n d A p p lic a tio n o f La n d S u b s id e n c e M o d e l in D o n g ^^i n g C ity [J ]. S h a n d o n g La n d a n d R e s o u r c e s , 2017,33(4) :63 66.0引言东营市先后于2009年、2011年被纳人《黄河三 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及《山东半岛蓝色 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山东省内重要的沿海经济开 发区。
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地震分析与处理方法研究
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地震分析与处理方法研究油田开发过程中地震分析与处理方法的研究摘要: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其具有破坏性和可预测性,对于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地震活动进行分析与处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本文从地震诱发机制、地震监测技术、地震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供一种综合评估和处理油田开发中地震风险的方法。
1. 引言油田开发是现代石油工业的核心,但油田开发过程中存在地震风险。
地震活动可能导致油井压力异常、岩层破裂以及地表沉降等不利影响,给油田开发带来威胁。
因此,对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地震活动进行分析与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旨在综述油田开发中地震分析与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在油田开发安全保障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2. 地震的诱发机制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其主要诱发机制包括地壳运动、构造变形、地下水动力和人类活动等。
油田开发过程中,主要诱发地震的因素是地下水动力和人类活动。
地下水动力主要是指由于注水、产油等工艺操作引起的压力变化,而人类活动主要包括抽采地下水、注水以及注入二氧化碳等。
了解地震的诱发机制有助于确定油田开发过程中地震的发生概率和程度。
3. 地震监测技术地震监测技术是对地震活动进行观测和分析的关键技术,其主要包括地震仪、地震台网和地震数据处理等。
地震仪是地震监测的基础设备,分为台体仪和浅井仪两种类型。
地震台网是地震仪的网络化部署,通过多个监测点的连续观测,实现对地震活动的高时空分辨率监测。
地震数据处理主要通过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对地震波形数据进行滤波、去噪、相位拾取等操作,获取地震事件的相关参数。
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助于提高地震预警和监测的精度,为油田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4. 地震风险评估地震风险评估是对油田开发过程中地震活动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的过程,可以通过确定地震风险等级和预测地震事件的发生概率来指导地震处理。
地震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
定量方法是指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对地震风险进行定量化评估,常用的模型包括高斯模型、蒙特卡洛模拟和逻辑回归等。
地震震害风险评估中软土液化作用优化处理策略
地震震害风险评估中软土液化作用优化处理策略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地震的影响下,土壤可能发生液化作用,即原本在普通情况下是固态的土壤,在地震时获得部分液态性质。
软土液化作用会导致建筑物的沉降、倾斜甚至崩塌,因此在地震风险评估中,软土液化作用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软土液化作用的优化处理策略,以减轻地震风险。
软土液化作用的主要机理是由于地震中产生的振动力导致土体内部颗粒间的水分和孔隙水压力增大,从而使土壤失去抗剪强度,产生液化现象。
因此,优化处理策略的关键在于增强土壤的抗剪强度,阻止液化作用的发生。
首先,通过土壤改良来提高土壤的抗液化能力是一种常见的优化策略。
土壤改良措施包括加固地基、注浆、固化等,可以增加土壤内部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并降低地基的孔隙水压。
例如,注浆是将混凝土或其他浆液注入土壤中,形成一种坚固的混凝土固体,从而提高土壤的抗剪强度。
此外,也可以使用化学固化剂,如水泥、石灰等,将其与土壤混合,形成固化土壤,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其次,合理设计建筑物结构是减轻软土液化风险的重要手段。
在地震区域,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土地的地震特性。
例如,在软土地区,可以使用灌注桩等深基础结构,将建筑物的承重荷载传递到更深的土层,减少软土层的影响。
此外,还应考虑使用抗震隔震设施,如减震器或减震支座,将地震作用隔离,减小对建筑物的影响。
另外,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立也是优化软土液化处理策略的重要措施。
通过地震监测站的布设,可以实时监测地震活动,并及时预警可能发生的地震。
此外,结合地质调查信息,可以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对软土液化的潜在区域进行预警和预测,为优化处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也是优化软土液化处理策略的关键。
在深入了解软土液化机理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包括土壤力学、地震工程等领域,以提高对液化作用的认识和预测能力。
同时,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新型土壤改良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高土壤的抗剪强度和抗液化能力。
浅谈东营市建筑抗震标准实施情况
浅谈东营市建筑抗震标准实施情况
孙秀娟
【期刊名称】《建筑安全》
【年(卷),期】2022(37)6
【摘要】文章针对东营市建筑抗震基本情况及抗震标准实施情况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总页数】5页(P56-60)
【作者】孙秀娟
【作者单位】东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18.4
【相关文献】
1.关于做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实施工作的通知
2.关于做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实施工作的通知
3.厦门市建筑抗震标准及实施情况调研分析
4.建筑抗震标准及实施情况调研分析
5.天津市建筑抗震标准实施情况调查及对策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某建筑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某建筑场地地震效应评价摘要:拟建建筑物位于东营市伊犁河路以南,郑州路以西。
论文分析其区域地质和地层情况,结合国家抗震规范进行了其地震效应评价,并针对场地液化土提出了合理建议,相关研究结论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场地;地震效应一、工程概况拟建建筑物位于东营市伊犁河路以南,郑州路以西。
场地整平标高拟定为4.8米(1985国家高程基准)左右。
场地略有起伏,交通方便。
二、区域地质概况东营地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地台济阳凹陷区之东营坳陷带内,其北部为陈家庄凸起,南部与广饶凸起相临,西部与惠民凹陷相通。
该凹陷呈北东宽、南西窄的不对称多边形,大致沿北东方向展布。
长168公里,宽65公里,勘区无大型地质构造及断裂通过。
勘区地表土层主要为第四系之泛黄冲积物,主要为黏性土、粉土及粉细砂。
基岩埋藏较深,主要为太古界变质岩系,早古生代广泛发育碳酸岩盐,晚古生代演变为交互相含煤沉积,至中、新生代为陆相河湖碎屑岩沉积。
三、地层情况根据野外钻探揭露、静探资料及室内土工试验,勘察场地地层除表层为素填土外,其下地层均由黄河三角洲第四纪冲积的土层构成。
地层特征自上而下分述为:1层素填土(Q4ml),灰红色~灰褐色,土质不均匀,以粉质黏土为主,局部以粉土为主,局部夹粉土及黏土团,含草根及小砖块,软塑。
2夹层粉质黏土(Q4al)灰褐色~褐灰色,局部灰红色,土质较均匀,含云母,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泽,局部夹粉土薄层,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软塑~流塑。
2层粉土(Q4al),灰褐色,土质较均匀,含云母碎片,含铁斑,局部夹粉质黏土薄层,摇振反应迅速,黏粒含量较高,干强度低,韧性低,中密,湿。
3层粉质黏土(Q4al),灰褐色,土质较均匀,含铁斑,局部夹粉土薄层,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软塑~流塑。
4层粉土(Q4al),灰褐色,土质较均匀,含云母碎片及铁斑,局部夹粉质黏土薄层,摇振反应迅速,黏粒含量较高,干强度低,韧性低,中密,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营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的改进研究
作者:刘佳林张恺刘福兴侯玉培
来源:《科技与企业》2013年第07期
【摘要】东营地区基岩埋深大,100m无法钻至基岩输入界面且土层剪切波速无法达到500m/s,基于此拟合了55个钻孔的土层剪切波速得到东营地区土层剪切波速规律,改进了现有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
改进后模型的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曲线族波动程度减小,降低了地震动加速度设计谱的归准设计难度。
【关键字】地震安全性评价;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基岩输入界面
引言
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地震动参数关系到结果的准确性,影响到抗震设防的安全与经济投入。
结合在东营地区开展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从工程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土体参数着手,改进工程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模型包括每一层的土层厚度(h)、容重(ρ)、土层剪切波速(Vs)、土类等参数。
现有的模型将100m钻孔深度作为基岩输入界面,没有考虑100m以下的参数。
改进后的模型假定基岩输入界面为土层剪切波速等于500m/s的层面。
一、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的改进
工程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的建立即确定各层的厚度、土层剪切波速、土体容重值、土体类型等参数。
以某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为例,对原有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进行改进。
1、土层剪切波速确定
使用北京大地华龙公司廊坊分公司出产的XG-I型波速测试仪进行土层的剪切波速测试。
以东营地区55个钻孔的土层剪切波速作为数据来源。
采用3种模型拟合的经验关系参数值列于表1中。
土层剪切波速Vs与土层深度H的拟合效果见图2。
表1 东营地区场地土层Vs-H拟合模型参数值
模型 a b c d
1 155.4 2.773 ————
2 ———— 91.05 0.323
3 101.5 4.959 58.31 0.428
从图2中可以看出,线性函数关系模型1的拟合效果最不理想,不符合东营地区土层剪切波速随土层深度的变化关系;幂函数关系模型2的拟合效果较为理想,但在土层深度大约30m 发生转折的位置以上不能很好拟合,且现场实测数据点未能均匀分布于拟合曲线两侧,分布趋势不太理想。
线性函数、幂函数分段形式的模型3的拟合效果比较理想,可以比较好的反映东营地区土层剪切波速随土层深度增大而增大的变化趋势。
2、基岩输入界面的确定
由表1得到Vs公式并外推结果得到场地的基岩输入界面约为151.5米。
3、土层容重值确定
55个钻孔在80m以后均为砂层和粉质粘土互层,因此假定100m以下土层分布为砂层和粉质粘土互层,砂层的容重数据可由规范值获得,而粉质粘土容重值则由已测得的数据拟合曲线后合理外推。
以55个钻孔抽取的288个土样容重值为数据来源,得到了土样容重值拟合效果如图3所示。
从图3中看出,30m之前,土样容重值分布较分散,30m~100m范围,土样容重值线性规律比较明显,得到ρ与H的关系式为ρ=0.0205H+18.9。
4、工程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的改进
(1)土层厚度和土类确定
前100m据实测确定,100m~151.5m(基岩输入界面)土层厚度每层3.5m,土类按照砂层和粉质粘土层互层的模式。
(2)土层容重值和土层剪切波速确定
前100m据实测得到,100m~151.5m的数据分别由Vs-H和ρ-H关系式得到。
二、效果检查
以某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为例,对比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改进前后最终计算结果的差别。
根据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改进前后的参数值,以50年超越概率2%为例,使用改进前后的模型分别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计算,得到了工程场地地表水平向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图4中曲线族),并参考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设计反应谱的确定方法和取值,得到了工程场地地震动加速度的设计谱(图4中折线)。
对比图4中各超越概率下的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和设计谱可以看出:
(1)由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推定的设计谱基本一致,由此反映出改进后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对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标定无影响,改进后的模型切实可行。
(2)改进后模型的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曲线族波动程度比改进前模型曲线族的波动程度要小,有利于确定地震动加速度设计谱的拐点及平台高度,减少了地震动加速度设计谱的归准设计难度。
三、总结及展望
由实测的土层剪切波速拟合出Vs-H变化关系式,获得100m以下的土层剪切波速值,在此基础上合理外推得到基岩输入界面,补充了终孔深度100m至基岩输入界面的模型参数,对东营地区工程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进行了改进,对计算得出的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进行归准设计,降低了地震动加速度设计谱的归准设计难度。
此次改进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中土层剪切波速拟合过程未考虑土体类型对波速的影响,在积累一定数目钻孔土层分层记录的基础上,可以将土体类型因素考虑进来,进一步提高土层剪切波速和基岩输入界面推定的准确性;此次100m至基岩界面的土体类型假定为砂层和粉质粘土互层,不一定符合实际土层分层状况,可以打一口至实际基岩面的钻井,做好土层编录,为土层模型中土体类型的假定提供实际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