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导航】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辅导与应用 专题强化训练11

合集下载

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物理课件目录.ppt

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物理课件目录.ppt

专题三
电场和磁场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专题四 第1讲
电场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磁场及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电路和电磁感应 恒定电流和交变电流
第2讲
电磁感应定律的综合应用
第 3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专题五
物理实验
第1讲
第2讲 专题六 第1讲 第2讲
力学实验与创新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专题二
物体的平衡
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 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功和能
第1讲
第2讲
功、功率和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功能关系
第 2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第 9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考前保温训练(七)
电磁感应和交变电流
考前保温训练(八)
考前保温训练(九)
物理实验
物理学史
第10页
谢谢观看!
电学实验与创新 选考部分 热 学 光
振动和波
第3讲
动量守恒定律和原子物理
第 4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第二部分 考前冲刺篇
专题一 图象问题和模型问题
第1讲
第2讲 专题二 第1讲 第2讲
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问题
模型问题 三大题型的解题方略 “十种绝技”秒杀选择题 “分门别类”突破实验题
第3讲
专题三
“大题小做”巧解计算题
第 6页

【备考导航】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辅导与应用(课件+课时过关) 第1部分 专题六 选考模块 第2讲

【备考导航】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辅导与应用(课件+课时过关) 第1部分 专题六 选考模块 第2讲

第1部分 专题六 第2讲对应学生用书 课时过关(十四) 第163页非选择题1.导学号:82460425(1)(多选)一列沿x 轴正向传播的横波,t =0时的波形为图中的实线,经过t 1=0.6 s时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已知该波的周期T >0.6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这列波的周期一定为2.4 sB .质点P 经0.9 s 时沿y 轴正方向运动C .质点P 在0~0.6 s 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0.2 mD .质点Q 在0~0.6 s 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0.2 mE .0.6 s 时质点Q 的加速度方向向下(2)如图所示,一束平行的光由真空垂直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左侧面,该玻璃对光的折射率为233,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为R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①求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②为使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左侧面的光不能从右侧的圆弧面射出,可在右侧的圆弧面贴上不透明的遮光纸.试求遮光纸的长度.解析:(1)由已知条件可知,t 1=⎝ ⎛⎭⎪⎫n +14T ,则T 2= 2.44n +1.又由于T >0.6 s ,则该波的周期T =2.4 s ,A 正确;t =0时,质点P 向上振动,经0.9 s 时,质点P 沿y 轴负方向运动,B 错误;经过0.6 s ,P 点经过的路程为0.2 m ,C 正确;t =0时,质点Q 向上振动,经0.6 s 时,Q 点不能到达波峰位置,由于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平均速度大,则该段时间的路程大于0.2 m ,D 错误;经时间0.6 s 时质点Q 经过平衡位置后没有到达波峰,可知质点Q 的加速度方向向下,则E 正确. (2)①由折射率公式n =c v 得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为v =c n =32c .②设光射到P 点处恰好发生全反射(反射光线未画出),如图所示,设临界角为C ,则sin C =1n =32 得C =60°.在P 点与Q 点(图中未画出,Q 点与P 点关于O 点对称)之间有光射出,故遮光纸的长度就是PQ 之间的弧长L =R ×2π3=2πR 3.答案:(1)ACE (2)①32c ②2πR 32.导学号:82460426(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是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B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条纹变宽,可能是将入射光由绿光变为红光造成的C .光导纤维传送图像信息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D .光从真空中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水中,红光的折射角大于紫光的折射角E .A 、B 两种光从相同的介质入射到真空中,若A 光的频率大于B 光的频率,则逐渐增大入射角,A 光先发生全反射(2)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是沿x 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 =0和t ′=0.06 s 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在t =0时刻,x =1.5 m 处的质点向y 轴正方向运动.①判断该波的传播方向;②求该波的最小频率;③若3T <t ′<4T ,求该波的波速.解析:(1)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现象,A 错误;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条纹间距Δx =l d λ,条纹变宽,可能是将入射光由波长较短的绿光变为波长较长的红光造成的,B 正确;光导纤维传送图象信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C 错误;因为红光的折射率小于紫光的折射率,光从真空中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水中,则红光由于偏折程度较小,红光的折射角大于紫光的折射角,D 正确;频率越大的光,折射率越大,全反射临界角越小,所以A 、B 两种光从相同的介质入射到真空中,若A 光的频率大于B 光的频率,则逐渐增大入射角,A 光先达到临界角而发生全反射,E 正确.(2)①该波向右传播②t ′=34T max =0.06 sf min =1T max =12.5 Hz③若3T <t ′<4T ,则t ′=⎝ ⎛⎭⎪⎫3+34T T =0.2415 sv =λT =1.20.24×15 m /s =75 m/s答案:(1)BDE (2)①向右 ②12.5 Hz ③75 m/s3.导学号:82460427(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波的图象表示介质中“某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B .麦克斯韦预言并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 .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D .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E .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恒定的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2)如图所示是一透明的折射率为n =3的圆柱体,其半径R =20 cm ,O 点为圆心,AB 为其中的一直径.今有一束平行光沿平行于AB 方向射向圆柱体,已知真空中光速为c =3.0×108 m/s.①求光在圆柱体中的传播速度;②假如在该平行光中有一光线经圆柱体折射后刚好到达B 点,则该光线在圆柱体中的传播时间为多少.解析:(1)波的图象表示介质中每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移,振动图象才表示介质中“某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选项A 错误;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选项B 错误;光速与光源、观测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选项C 正确;单摆做受迫振动的频率或周期由驱动力的频率或周期决定,与摆长无关,选项D 正确;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恒定的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所以选项E 正确.(2)①光在该圆柱体中的传播速度为v =c n =3×108 m/s.②假设PC 经折射后经过B 点,光路图如图所示.假设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则由折射定律有,n =sin αsin β= 3.又由几何关系有:α=2β解得:α=60°,β=30°则BC =2R cos β=3R =35 m ,所以t =BC v .代入数据得:t =2×10-9 s.答案:(1)CDE (2)①3×108 m/s ②2×10-9 s4.导学号:82460431(1)(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t =4.0 s 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乙是这列波中质点P 的振动图线,那么关于该波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 =0.25 m/s ,向左传播B .v =0.50 m/s ,向右传播C .从t =0到t =4.0 s 的过程,质点P 向前迁移了1.0 mD .从t =0到t =4.0 s 的过程,波向前传播了1.0 mE .从t =0到t =4.0 s 的过程,质点P 通过的距离是0.16 m(2)如图所示,ABC 是三棱镜的一个截面,其折射率为n=1.5.现有一细束平行于截面的光线沿MN 方向射到棱镜的AB 面上的N 点,AN =NB =2 cm ,入射角的大小为i ,且sin i=0.75.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 =3.0×108 m/s ,求:①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②此束光进入棱镜后从棱镜射出的方向和位置.(不考虑AB 面的反射) 解析:(1)由波动图象可知波长λ=50 cm ,由振动图象可知质点振动的周期T =2 s ,故波速v =λT =0.52 m /s =0.25 m/s ,又质点P 在t =4.0 s 时的振动方向向上,可知波向左传播,A 正确、B 错误;由Δx =v ·Δt =0.25×4 m =1.0 m ,所以波向前传播1.0 m ,而质点并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C 错误、D 正确;在Δt 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n =Δt T =2,质点P 通过的路程s =n ·4A =2×4×2cm =16 cm ,E 正确.(2)①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v =c n =2.0×108 m/s.②设此束光从AB 面射入棱镜后的折射角为r ,由折射定律,n =sin i sin r ,解得r =30°.显然光线从AB 面射入棱镜后的折射光线NP 平行于底边AC ,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光线入射到BC 面上入射角θ=45°,光线从棱镜侧面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为C ,则sin C =1n =23<22,C <45°.所以光线射到棱镜侧面BC 时将发生全反射,由图可知光线将沿垂直于底面AC 方向由图中Q 点射出棱镜.CQ =PQ =AN sin 60°= 3 cm.答案:(1)ADE (2)①2.0×108 m/s ②垂直于AC 射出,出射点距C 点 3 cm5.导学号:82460433(2015江西省新余市第二次模拟)(1)(多选)如图所示为半圆形的玻璃砖,C 为AB 的中点,直线OO ′与玻璃砖垂直且与其上表面相交于C 点.a 、b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可见细光束垂直AB 边从空气射入玻璃砖,且两束光在AB 面上入射到C 点的距离相等,两束光折射后相交于图中的P 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A .在真空中,a 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 光的传播速度B .光在玻璃砖中的频率和在空气中的频率相同C .在真空中,a 光的波长大于b 光的波长D .a 光通过玻璃砖的时间大于b 光通过玻璃砖的时间E .若a 、b 两束光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过程中,a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b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2)机械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质点P 的横坐标x =0.32 m .从此时刻开始计时.①若每间隔最小时间0.4 s 重复出现波形图,求波速.②若P 点经0.4 s 第一次达到正向最大位移,求波速.③若P 点经0.4 s 到达平衡位置,求波速.解析:(1)所有色光在真空传播速度相同,为c ,故A 错误;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介质时频率不变,故光在玻璃砖中的频率和在空气中的频率相同,B 正确;由题分析可知,玻璃砖对b 光的折射率大于对a 光的折射率,b 光的频率高,由c =λf 得知,在真空中,a 光的波长大于b 光的波长,故C 正确;由v =c n 得到,a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大,a 光通过玻璃砖的时间短,故D 错误;由sin C =1n 分析得知,a 光的折射率小,a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b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故E 正确.选B 、C 、E.(2)①依题意,周期T =0.4 s ,波速v =λT =0.80.4 m /s =2 m/s.②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距离为Δx =0.32 m -0.2 m =0.12 m ,P 点恰好第一次达到正向最大位移.波速v =Δx Δt =0.120.14 m /s =0.3 m/s.③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若P 点恰好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则Δx 1=0.32 m ,由周期性可知波传播的可能距离Δx =Δx 1+λ2n ,(n =0,1,2,3…),可能波速v =Δx Δt =0.32+0.82n 0.4m /s =(0.8+n ) m/s ,(n =0,1,2,3,…). 答案:(1)BCE (2)①2 m /s ②0.3 m/s③(0.8+n ) m/s ,(n =0,1,2,3,…)6.导学号:82460434(2015河南洛阳二模)(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 .两列机械横波相遇,在相遇区一定会出现干涉现象B .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沿传播方向上,在任何相等时间内,传播相同的距离C .光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光的频率有关D .狭义相对论认为:一切物理规律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相同E .紫光在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可能大于红光双缝干涉条纹间距(2)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个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镜,∠A =90°,∠B =30°,∠C =60°, 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3,底面BC 长度为2L ,一细光束沿平行于底面BC 的方向入射到AB 面上,经AB 面折射后进入三棱镜.为了保证该光能从AC 面上射出,试求该光束在AB 面上的入射点到B 点的距离范围.解析:(2)由几何关系可知,光束在AB 面上的入射角i =60°,设光束在AB 面的折射角为α,由折射定律可知sin i =n sin α解得α=30°如果光束经AB 面折射后射到AC 面上,由几何知识可知,此光束在AC 面的入射角β=90°-α=60°设光在三棱镜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 ,则sin C =1n因为sin 60°>sin C =1n =33,光束在AC 面上发生全反射.当该光束再反射到BC 面上,由几何知识可得,该光束垂直BC 面射出,并且根据光路可逆,其反射光束也不会再从AC 面射出.同理,当该光束经AB 面上折射后射到BC 面上时,将在BC 面上发生全反射,其反射光束将垂直AC 面射出.可见,要使光束从AC 面上射出,必须使光束直接经AB 面折射后直接射到BC 面上.当光束经AB 面折射后射到BC 面上的C 点时,该光束在AB 面上的入射点到B 点的距离最远.由几何知识可知,此时入射点到B 点的距离:d =233L .所以,为了保证该光能从AC 面上射出,该光束在AB 面上的入射点到B 点的距离应该为d ≤233L .答案:(1)CDE (2)d ≤233[备课札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教学案+提升练习 人教课标版10(优秀免费下载资料)

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教学案+提升练习 人教课标版10(优秀免费下载资料)

第讲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一、曲线运动的特点.运动和受力的关系()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合外力不为零时,若合外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则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若合外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则物体做曲线运动.()物体做曲线运动,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且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曲线运动轨迹的内侧..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利用“化曲为直”的思想,将曲线运动分解成互相垂直的两方向上的直线运动,通过研究直线运动的规律,得到曲线运动的规律.二、平抛运动的分析及圆周运动.性质: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规律:()==()==.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两个模型”.(·山东理综,,分)距地面高5m的水平直轨道上、两点相距2m,在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如图.小车始终以4m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10m.可求得等于().1.25m.2.25m.3.75m .4.75m答案解析小车由运动到的时间为=,对左侧小球,5m=,对右侧小球,=(-),解得=1.25m,所以正确..(·课标Ⅰ,,分)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和,中间球网高度为.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的最大取值范围是()<<<<+)))<<+)))<<+)))答案解析乒乓球做平抛运动,落到右侧台面上时经历的时间满足=.当取最大值时其水平位移最大,落点应在右侧台面的台角处,有=+(())),解得=+)));当取最小值时其水位移最小,发射方向沿正前方且恰好擦网而过,此时有-=,=,解得=.故正确..(·福建理综,,分)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滑道关于点对称,且、、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若小滑块第一次由滑到,所用的时间为,第二次由滑到,所用的时间为,小滑块两次的初速度大小相同且运动过程始终沿着滑道滑行,小滑块与滑道的动摩擦因数恒定,则().<.=.>.无法比较、的大小答案解析在段同一位置(或关于过最高点的竖直线对称的位置)处速度越大,对滑道的压力越小,所受摩擦力越小;在段同一位置(或关于过最低点的竖直线对称的位置)处速度越小,对滑道的压力越小,所受摩擦力越小.分析可知第一次滑块所受平均摩擦力较小,摩擦力做功较少,动能变化量较小,平均速度较大,由=可知<,项正确..(·天津理综,,分)未来的星际航行中,宇航员长期处于零重力状态,为缓解这种状态带来的不适,有人设想在未来的航天器上加装一段圆柱形“旋转舱”,如图所示.当旋转舱绕其轴线匀速旋转时,宇航员站在旋转舱内圆柱形侧壁上,可以受到与他站在地球表面时相同大小的支持力.为达到上述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大.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小.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大.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小答案解析宇航员在舱内受到的支持力与他站在地球表面时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相等,=ω,即=ω,可见越大,ω就应越小,正确,错误;角速度与质量无关,、错误.运动合成与分解的一般思路()明确合运动或分运动的运动性质.()明确是在哪两个方向上的合成或分解.()找出各个方向上已知的物理量(速度、位移、加速度)()运用力与速度的关系或矢量的运算法则进行分析求解.【例】(·四川高考)有一条两岸平直、河水均匀流动、流速恒为的大河.小明驾着小船渡河,去程时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回程时行驶路线与河岸垂直.去程与回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相同,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审题突破】第一步:挖掘题目信息去程时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回程时行驶路线与河岸垂直,去程与回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第二步:明确题目要求计算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第三步:寻找解题思路()船的实际运动是水流与船相对于静水的合运动.()画出去程和回程船运动的速度分解示意图.()写出去程和回程的时间表达式.答案解析去程时如图甲,所用时间=,回程时如图乙,所用时间=-)),又=,联立解得船=,则正确.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各个分运动与合运动总是同时开始,同时结束,经历时间相等(不同时的运动不能合成).()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时,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互不影响.()等效性:各分运动叠加起来与合运动有完全相同的效果.()同一性:各分运动与合运动是指同一物体参与的分运动和实际发生的运动,不能是几个不同物体发生的不同运动.【变式训练】.(·苏州模拟)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直角坐标系,质量=1kg的质点静止在坐标原点处,先用沿轴正方向的力=作用了;然后撤去,并立即用沿轴正方向的力=作用,则质点在这内的轨迹为图中的()答案解析质点在前内沿轴正方向的加速度==2m,此段时间内的位移为==4m,末质点的位置坐标为(,),此时速度大小==4m;第质点沿轴正方向的加速度为==6m,因力的方向与末的速度方向垂直;故质点从第末开始做类平抛运动,第内沿轴正方向发生的位移为==4m,沿轴正方向发生的位移==3m,故正确.平抛运动的三种求解方法()基本求解方法:把平抛运动分解为沿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通过研究分运动达到研究合运动的目的.()特殊求解方法:对于有些问题,可以过抛出点建立其他的直角坐标系,将加速度、初速度沿坐标轴分解,然后分别在、轴方向上列方程求解.()类平抛运动的求解方法:将类平抛运动分解为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于初速度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研究两个分运动.【例】(多选)(·江苏高考)为了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球水平抛出,同时球被松开,自由下落.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两球的质量应相等.两球应同时落地.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实验也能说明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审题突破】第一步:挖掘题目信息球水平抛出,同时球被松开,自由下落.第二步:明确题目要求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第三步:寻找解题方法()平抛运动的性质与质量无关.()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可以分解为自由落体运动,为验证这一结论应多次实验进行探究.()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可以分解为匀速直线运动,但本实验没有对比探究,无法验证.答案解析平抛运动的性质与质量无关,选项错误;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可以分解为自由落体运动,因为等高同时运动,所以两球同时落地,选项正确;为了探究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需要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选项正确;虽然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可以分解为匀速直线运动,但是本实验不能证明这一观点,选项错误.处理平抛(类平抛)运动的四条注意事项()处理平抛运动(或类平抛运动)时,一般将运动沿初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初速度方向进行分解,先按分运动规律列式,再用运动的合成求合运动.()对于在斜面上平抛又落到斜面上的问题,其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若平抛的物体垂直打在斜面上,则物体打在斜面上瞬间,其水平速度与竖直速度之比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其位移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不同.【变式训练】.(·沈阳质量监测)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先后水平抛出同一小球,第一次小球落到斜面中点,第二次小球落到斜面底端,从抛出到落至斜面上(忽略空气阻力) ().两次小球运动时间之比∶=∶.两次小球运动时间之比∶=∶.两次小球抛出时初速度之比∶=∶.两次小球抛出时初速度之比∶=∶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平抛运动与斜面结合的模型,意在考查考生对平抛运动规律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两小球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两小球下落高度之比为∶,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运动时间之比为∶,选项正确,错误;水平方向两小球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水平位移关系以及时间关系可得初速度之比为∶,选项正确,错误.答案选、.解决圆周运动动力学问题的一般步骤()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确定其运动轨道所在的平面、圆心的位置以及半径.()对其受力分析,明确向心力的来源.()将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于圆周运动,得到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方程,有以下各种情况,==ω=ω==π.解题时应根据已知条件进行选择.【例】(多选)(·新课标全国卷Ⅰ)如图,两个质量均为的小木块和(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与转轴′的距离为,与转轴的距离为2l,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一定比先开始滑动.、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ω=是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当ω=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审题突破】第一步:挖掘题目信息两个质量均为的小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倍.第二步:明确题目要求判断两小木块在加速转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和刚开始滑动时的运动情况.第三步:确定解题思路()分析小木块的受力情况,确定向心力的来源.()分析加速转动过程中,向心力的变化,明确两小木块向心力的大小关系.()确定首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的小木块,并计算小木块开始滑动时的临界角速度.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了圆周运动与受力分析.最大静摩擦力相等,而需要的向心力较大,所以先滑动,项正确;在未滑动之前,、各自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其向心力,因此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受到的摩擦力,项错误;处于临界状态时,=ω·2l,ω=,项正确;当ω=时,对:=ω==,项错误..对公式=ω和==ω的理解()由=ω知,一定时,与ω成正比;ω一定时,与成正比;一定时,ω与成反比.()由==ω知,在一定时,与成反比;在ω一定时,与成正比..向心力的来源向心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因此在受力分析中要避免再另外添加一个向心力..向心力的确定()确定圆周运动的轨道所在的平面,确定圆心的位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找出所有的力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的合力就是向心力.【变式训练】.(分)(·山西元月调研,)年月日,天津国际无人机展开幕.其中,首次公开展出的软体飞机引发观众广泛关注.据介绍,软体飞机是没有硬质骨架的飞机,从箱子里面取出来吹气成型.同比之下机翼面积大,载荷能力强,可做超低速超低空飞行,具有良好的弹性,耐撞击而不易受损.可用于航拍、航测、遥感等用途.飞翔从容、稳定、柔和、自如,易操纵,被称为“空中自行车”、“无线的风筝”.若一质量为的软体飞机超低空飞行,在距离地面高度的同一水平面内,以速率做半径为的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求空气对飞机的作用力的大小.()若飞机在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飞机上的一个质点脱落,求质点落地点与飞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之间的距离(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答案()()解析()飞机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合力提供向心力,则=(分)合空气对飞机的作用力的大小=+())=(分)()飞机上的一个质点脱落后,做初速率为的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规律得:=(分)=(分)质点落地点与飞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分)联立解得=(分).在杂技表演中,猴子沿竖直杆向上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的匀加速运动,同时人顶着直杆以速度水平匀速移动,经过时间,猴子沿杆向上移动的高度为,人顶杆沿水平地面移动的距离为,如图所示.关于猴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为直线.相对地面做变加速曲线运动.时刻猴子对地速度的大小为+.时间内猴子对地的位移大小为答案解析猴子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知合速度与合加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猴子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为曲线,故错误;猴子在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为零,在竖直方向上有恒定的加速度,根据运动的合成,知猴子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错误;时刻猴子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速度为,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为,根据运动的合成,知合速度大小为=+()),故错误;在时间内猴子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分位移分别为和,根据运动的合成,知合位移=,故正确..(·新课标全国卷Ⅱ)如图,一质量为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当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时,大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答案解析解法一以小环为研究对象,设大环半径为,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在大环最低点有-=,得=,此时再以大环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环对大环的压力为′=,方向竖直向下,故=+,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正确.解法二设小环滑到大环最低点时速度为,加速度为,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且=,所以=4g,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所以=+,正确..(·湖南六校联考,)如图所示,薄半球壳的水平直径为,为最低点,半径为.一个小球从点以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只要足够大,小球可以击中点.取值不同时,小球落在球壳上的速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相同.取值适当,可以使小球垂直撞击到半球壳上.无论取何值,小球都不可能垂直撞击到半球壳上答案解析小球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有位移,再大也不可能击中点;不同,小球会落在半球壳内不同点上,落点和点的连线与的夹角φ不同,由推论θ=φ可知,小球落在球壳的不同位置上时的速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θ也不相同,若小球垂直撞击到半球壳上,则其速度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半球壳的球心,且该反向延长线与的交点为水平位移的中点,而这是不可能的,、、错误,正确..(·安徽理综)如图所示,一倾斜的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角速度ω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2.5m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取10m.则ω的最大值是()..答案解析当物体转到圆盘的最低点恰好不滑动时,转盘的角速度最大,其受力如图所示(其中为对称轴位置)由沿斜面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μ°-°=ω得ω==,选项正确.专题提升练习(四)(卷)一、选择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分).(·沈阳高三质量检测)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紧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水平抛出,最后落在斜面上.其中有三次的落点分别是、、,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落点、比较,小球落在点的飞行时间短.小球落在点和点的飞行时间均与初速度成正比.三个落点比较,小球落在点,飞行过程中速度变化最快.三个落点比较,小球落在点,飞行过程中速度变化最大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平抛运动规律、加速度,意在考查考生对平抛运动规律的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落点为时,小球的竖直位移较大,故飞行时间较长,项错;落点为、时,位移方向相同,故θ=,可见飞行时间与成正比,项正确;小球在飞行过程中速度变化快慢即加速度均为,项错;小球在飞行过程中,水平方向上速度不变,速度变化Δ=,由=可知,小球落在点时速度变化最大,项错..(·合肥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的小铁块沿半径为的固定半圆轨道上边缘由静止滑下,到半圆轨道最低点时,轨道所受压力为铁块重力的倍,则此过程中铁块损失的机械能为(重力加速度为)()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力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能力、分析计算能力.铁块在最低点,支持力与重力合力等于向心力,即-=,即铁块动能==,初动能为零,故动能增加,铁块重力势能减少,所以机械能损失,项正确..(·重庆市巴蜀中学期末考试)质量为2kg的质点在-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方向的速度图象和方向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质点的初速度为10m.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末质点速度大小为6m答案解析由方向的速度图象可知在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m,加速度为=1.5m,受力=;由方向的位移图象可知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4m,受力=,因此质点的初速度为5m,受到的合外力为,故选项错误,选项正确;合外力方向在轴方向上,所以质点初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不垂直,故选项错误;末质点速度应该为==2m,选项错误..(·江西省八所重点高中联考)在空间中水平面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为的带电小球由上方的点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从点进入电场,到达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电场力为.小球带正电.小球从到与从到的运动时间相等.小球从到与从到的速度变化量相同答案解析由图知在电场中,小球受合外力竖直向上,故电场力竖直向上与电场方向相反,故小球带负电,所以选项错误;小球在水平方向始终做匀速运动,从到与从到水平位移不同,根据=知运动时间不同,所以选项错误;设在点竖直方向速度为,则从到:=,从到:=,其中=,=,联立解得=,故选项正确;从到速度变化量为,从到速度变化量为-,所以选项错误..(·合肥一模)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四个沿水平面的恒力、、和作用,以速率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若撤去其中某个力(其他力不变)一段时间后又恢复该作用力,结果物体又能以原来的速率匀速运动,这个力是()....答案解析撤去后,其他三力的合力方向与速度垂直,物体先做匀加速曲线运动,恢复后,再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比大,选项不行;撤去后,其他三力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成锐角,速度增大,恢复后,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比大,选项不行;撤去后物块的运动与撤去相同,选项不行;撤去后,其他三个力的合力方向与方向相反,该合力使物体沿方向速度先减速到零,再反向加速,而在与垂直的方向上做加速运动,所以有可能在某时刻达到,选项正确..(·江苏高考)如图所示,“旋转秋千”中的两个座椅、质量相等,通过相同长度的缆绳悬挂在旋转圆盘上.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当旋转圆盘绕竖直的中心轴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速度比的大.与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悬挂、的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悬挂的缆绳所受的拉力比悬挂的小答案解析在转动过程中,、两座椅的角速度相等,但由于座椅的半径比较大,故座椅的速度比较大,向心加速度也比较大,、项错误;、两座椅所需向心力不等,而重力相同,故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等,项错误;根据=ω判断座椅的向心力较小,所受拉力也较小,项正确..(·河北唐山一模)(多选)套圈游戏是一项很受欢迎的群众运动,要求每次从同一位置水平抛出圆环,套住与圆环前端水平距离为3m的20cm高的竖直细杆,即为获胜.一身高1.4m 儿童从距地面1m高度,水平抛出圆环,圆环半径为10cm,要想套住细杆,他水平抛出的速度可能为(=10m)().7.4m .7.6m.7.8m .8.2m答案解析圆环做平抛运动,圆环距杆上端的竖直距离为=0.8m,又知圆环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解得=,圆环后端与杆的水平距离为3.2m=·,得=8m,圆环前端与杆的水平距离为3m=·,得=7.5m,所以要想套住杆,圆环水平抛出的速度范围为7.5m<<8m,故选、..(·河南八市质检)(多选)质量为的小球由轻绳和分别系于一轻质细杆的点和点,如图所示,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绳在水平方向且长为,当轻杆绕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绳的张力不可能为零.绳的张力随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角速度ω>,绳将出现弹力.若绳突然被剪断,则绳的弹力一定发生变化答案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可得绳的弹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平衡了小球的重力,解得=,为定值,正确,错误.当θ=ω2l⇒ω=时,绳的弹力为零,若角速度大于该值,则绳将出现弹力,正确.由于绳可能没有弹力,故绳突然被剪断,则绳的弹力可能不变,错误..(·徐州模拟)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小球在最高点的。

高考复习指导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考前冲刺(精)

高考复习指导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考前冲刺(精)

方法一
细心审题,做到“看”、“读”、“思”
典 例 即学即用
(1)板间的电压大小 U; (2)通过小孔 P 的粒子离开磁场时到右极板的距离 L; (3)通过小孔 P 的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 t 总.
方法一
细心审题,做到“看”、“读”、“思”
典 例 即学即用
审题
“ 看题 ” 时要先注意 “ 区域边界刚好与右极板在小孔 P 处相
典 例 即学即用
(2)从小孔 P 射入磁场的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 d t1= 2 v0 经过小孔 P 时,水平分速度 v1=at1=v0
2 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 v= v2 0+v1= 2v0,速度方向与右极板的夹角 θ

π 4
方法一
细心审题,做到“看”、“读”、“思”
典 例 即学即用
设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后从 Q 点离开磁场,其轨迹如图所示, v2 mv 2mv0 轨迹圆心在 O′点,则 qvB=m r ,得 r= qB = qB =R 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射出磁场时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由图知 L= r+ rcos θ=(1+ 2 )R. 2
方法一
细心审题,做到“看”、“读”、“思”
典 例 即学即用
[典例 1]
如图所示, 一对加有恒定电压的平行金属极板竖直放置, 板长、
板间距均为 d.在右极板的中央有个小孔 P,小孔右边半径为 R 的圆形区 域内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区域边界刚好与右极板在小孔 P 处相切.一排宽度也为 d 的带负电粒子以速度 v0 竖直向上同时进入两极 板间后,只有一个粒子通过小孔 P 进入磁场,其余全部打在右极板上, 且最后一个到达极板的粒子刚好打在右极板的上边缘.已知这排粒子中 每个粒子的质量均为 m、带电荷量大小均为 q,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2mv0 为 qR ,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求:

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辅导与应用 第2部分 三大题重点

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辅导与应用 第2部分 三大题重点

(2)根据以上数据作出滑块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 (3)图线纵截距为 0.15 m/s, 此截距的物理意义为 0 时刻打点计时 器打 A 点时滑块的速度为 0.15 m/s; 4.5-2.0 Δv (4)该图线的斜率即滑块运行的加速度,a= = m/s2 Δt 0.35-0.15 =12.5 m/s2.
“右”).
[解析]
(2)根据欧姆表的使用方法可知,每次选完挡后应重新进
行欧姆调零;欧姆表的读数为R=6×1 Ω=6 Ω; (3)由图丙可知读数为2.00 V;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至某直流电压 挡,将红、黑表笔分别接解b、c接线柱;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 接近电源电动势,说明导线bc断路; (4) 为使电流表的示数从零开始调节,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 所以应在c、d之间再连接一根导线;为保护电路,在闭合电键前应将 滑片置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左端.
2.理解实验原理 面对应用性实验题,一定要通过审题,迅速地理解其实验原理, 这样才能将实际问题模型化,运用有关规律去研究它. 具体地说,应用型实验题的依托仍然是物理知识 、实验能力 等.解答时要抓住以下几点:
(1)明确实验应该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分清力学、电学、光学等不 同实际问题); (2)明确实验原理与实际问题之间的关系(直接还是间接); (3) 明确是否仅用本实验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即是否还要联 系其它物理知识,包括数学知识;
好物理情景,这就是验证型实验的实验思想.如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
律的实验中,可以创设出多种物理情景:自由落体运动、气垫导轨上 的滑块运动等.而其中让物体自由下落在中学实验室很容易做到,过
程也简单.只要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及对应的速度,就可以进行验
证.物体下落的高度可由直尺直接测量出,而物体速度的测量可

【备考导航】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辅导与应用 专题强化训练3

【备考导航】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辅导与应用 专题强化训练3

强化练 3 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及应用对应学生用书 第169页1.(2015·大庆实验中学三模,1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82460602( )A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牛顿、秒B .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量成反比C .“平均速度”、“总电阻”、“交流电的有效值”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代替的思想D .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理想实验”法解析: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米、秒,牛顿不是基本单位,是导出单位,故A 错误;B.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其大小与电场力和电量无关;故B 错误;C.“平均速度”、“总电阻”、“交流电的有效值”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代替的思想,故C 正确;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理想实验”法,故D 错误.答案:C2.(2015·永州三模,15)一质量为m 的铁块以初速度v 1沿粗糙斜面上滑,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出发点,整个过程铁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82460603( )A .铁块上滑过程与下滑过程满足v 1t 1=v 2(t 2-t 1)B .铁块上滑过程处于超重状态C .铁块上滑过程与下滑过程的加速度方向相反D .铁块上滑过程损失的机械能为12m v 21解析:A.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上滑的位移为12v 1t 1,下滑的位移为12v 2(t 2-t 1),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出发点说明:v 1t 1=v 2(t 2-t 1),故A 正确;B.上滑过程匀减速上滑,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下滑过程匀加速下降则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故上滑和下滑过程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故B 错误,C 错误;D.根据能量守恒知上滑损失机械能为:ΔE=E k1-mgh =12m v 21-12mg v 1t 1,故D 错误.答案:A3.(2015·衡水高三调,19)如图是汽车运送圆柱形工件的示意图。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一 选考3-3 热学素能演练提升(含解析)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一 选考3-3 热学素能演练提升(含解析)

素能演练提升十一选考3-3热学(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A.引力消失,斥力增大B.斥力消失,引力增大C.引力、斥力都减小D.引力、斥力都增大解析: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水珠,液化过程中,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引力与斥力都增大,选项D正确.答案:D2.景颇族的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制推杆前端粘着艾绒,猛推推杆,艾绒即可点燃.对筒内封闭的气体,在此压缩过程中()A.气体温度升高,压强不变B.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C.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D.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解析:猛推推杆,封闭在套筒中的气体被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功,套筒由牛角做成,导热能力很差,且压缩过程用时极短,故压缩过程可看做绝热过程.由ΔE=W可知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根据=C 可知因T增大,V减小,故p增大,选项B正确.答案:B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现要使它的压强经过状态变化后回到初始状态的压强,那么使用下列哪些过程可以实现()A.先将气体等温膨胀,再将气体等容降温B.先将气体等温压缩,再将气体等容降温C.先将气体等容升温,再将气体等温压缩D.先将气体等容降温,再将气体等温膨胀解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气体等温膨胀,压强减小,再将气体等容降温,压强继续减小,故A 错;气体等温压缩,压强增大,再将气体等容降温,压强减小,故B对;气体等容升温,压强增大,再将气体等温压缩,压强增大,故C错;气体等容降温,压强减小,再将气体等温膨胀,压强减小,故D错.答案:B4.如图所示,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T为热力学温度,t为摄氏温度.下图中描述的不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的是()解析:等温线在p-图象上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在p-V图象上是一条双曲线.答案:D5.已知湖水深度为20 m,湖底水温为4 ℃,水面温度为17 ℃,大气压强为1.0×105 Pa.当一气泡从湖底缓慢升到水面时,其体积约为原来的(g取10 m/s2,ρ水=1.0×103 kg/m3)()A.2.8倍B.8.5倍C.3.1倍D.2.1倍解析: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10 m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所以气泡在湖底的压强p1=3.0×105 Pa,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而T1=(4+273) K=277 K,T2=(17+273) K=290 K,温度基本不变,压强减小为原来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3倍,C项正确.答案:C6.用密封性好、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包裹易碎品,如图所示.充气袋四周被挤压时,假设袋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则袋内气体()A.体积减小,内能增大B.体积减小,压强减小C.对外界做负功,内能增大D.对外界做正功,压强减小解析:充气袋被挤压时,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对外界做负功),气体内能增大,根据气体实验定律可知,气体压强增大,综上分析知,A、C两项正确.答案:AC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晶体和多晶体在物理性质上均表现为各向异性B.墨水滴入水中出现扩散现象,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C.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做功D.缝衣针漂浮在水面上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解析: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选项A错误;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做功,但要引起其他变化,选项C错误;扩散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选项B正确;D项也正确.答案:BD8.(2015东北三校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与体积无关B.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C.在任何一个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少D.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解析:饱和汽压与液体的种类和温度有关,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A正确;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即气体温度降低,根据公式=C,气压不一定减小,故B错误;自然界的宏观热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在任何一个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会不断增加,故C正确;气体的压强与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和温度相关,只增加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压强不一定增加,故D错误.答案:A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本题共2小题,共14分.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9.(6分)密闭在钢瓶中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分析,这是由于分子热运动的增大了.该气体在温度T1、T2时的分子速率分布图象如图所示,则T1(选填“>”或“<”)T2.解析: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体现,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由题图可以看出T2对应的高速率分子数的百分比大于T1,所以T2对应的分子平均动能大于T1对应的分子平均动能,即T1<T2.答案:平均动能(3分)<(3分)10.(8分)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方法及步骤如下:①向体积V油=1 mL油酸中加酒精,直至总量达到V总=500 mL.②用注射器吸取①中油酸酒精溶液,把它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当滴入n=100滴时,测得其体积恰好是V0=1 mL.③先往边长30~40 cm的浅盘里倒入2 cm深的水,然后将均匀地撒在水面上.④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在玻璃板上描下油酸膜的形状.⑤将画有油酸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如图所示,数出轮廓范围内正方形的个数N,正方形边长l=20 mm.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③中应填写:;(2)1滴油酸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是 mL;(3)油酸分子直径是 m.解析:(1)为了显示油膜的形状,便于测量,要预先在水上撒石膏粉或痱子粉.(2)1滴油酸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V油=×1 mL=2×10-5 mL.(3)根据大于半个方格的算一个,小于半个方格的舍去,油膜形状占据的方格数大约为119个,故面积S=119×20×20 mm2=4.76×104 mm2油酸分子直径d= mm=4.2×10-7 mm=4.2×10-10 m.答案:(1)痱子粉(1分)(2)2×10-5(2分)(3)4.2×10-10(5分)三、本题共3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11分)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等压过程到状态B.此过程中,气体压强p=1.0×105 Pa,吸收的热量Q=7.0×102 J,求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解析:等压变化(3分)对外做的功W=p(V B-V A)(3分)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3分)解得ΔU=5.0×102 J.(2分)答案:5.0×102 J12.(13分)如图,两汽缸A、B粗细均匀、等高且内壁光滑,其下部由体积可忽略的细管连通;A的直径是B的2倍,A上端封闭,B上端与大气连通;两汽缸除A顶部导热外,其余部分均绝热.两汽缸中各有一厚度可忽略的绝热轻活塞a、b,活塞下方充有氮气,活塞a上方充有氧气.当大气压为p0、外界和汽缸内气体温度均为7 ℃且平衡时,活塞a离汽缸顶的距离是汽缸高度的,活塞b在汽缸正中间.(1)现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当活塞b恰好升至顶部时,求氮气的温度;(2)继续缓慢加热,使活塞a上升.当活塞a上升的距离是汽缸高度的时,求氧气的压强.解析:(1)活塞b升至顶部的过程中,活塞a不动,活塞a、b下方的氮气经历等压过程.设汽缸A的容积为V0,氮气初态体积为V1,温度为T1;末态体积为V2,温度为T2,按题意,汽缸B的容积为,由题给数据和盖-吕萨克定律有V1=V0+V0①(1分)V2=V0+V0=V0②(1分)③(2分)由①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T2=320 K.(2分)(2)活塞b升至顶部后,由于继续缓慢加热,活塞a开始向上移动,直至活塞上升的距离是汽缸高度的时,活塞a上方的氧气经历等温过程.设氧气初态体积为V1'、压强为p1';末态体积为V2',压强为p2',由题给数据和玻意耳定律有V1'=V0,p1'=p0,V2'=V0④(3分)p1'V1'=p2'V2'⑤(2分)由④⑤式得p2'=p0.(2分)答案:(1)320 K(2)p013.(14分)(2015湖北宜城模拟)如图所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内径均匀的玻璃管,管长L=100 cm,其中有一段长h=15 cm的水银柱把一部分空气封闭在管中.当管竖直放置时,封闭气柱A的长度L A=50 cm.现把开口端向下插入水银槽中,直至A端气柱长L A'=37.5 cm时为止,这时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大气压强p0=75 cmHg,整个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试求槽内的水银进入管内的长度.解析:对A部分气体,由玻意耳定律有p A L A S=p A'L A'S(3分)及p A=60 cmHg解得p A'==80 cmHg(2分)对B部分气体p B L B S=p B'L B'S(3分)而p B'=95 cmHg p B=p0=75 cmHg(1分)解得L B'≈27.6 cm(2分)Δh=L-L A'-h-L B'=19.9 cm.(3分)答案:19.9 cm。

【备考导航】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辅导与应用专题强化训练6

【备考导航】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辅导与应用专题强化训练6

【备考导航】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辅导与应用专题强化训练6强化练 6 功功率和功能关系对应学生用书第172页1.(2015·宿迁市三校检测,4)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m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导学号:82460485()A.0~t1时间内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B.t1~t2时间内物块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C.t2时刻物块的速度最大D.t2~t3时间内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增大解析:A.在0~t1时间内水平拉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保持不动,摩擦力大小逐渐增大,故A错误;B.t1到t2时刻,拉力逐渐增大,摩擦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逐渐增大,故B错误;C.t1到t3时刻,合力向前,物体一直加速前进,t3时刻后合力反向,要做减速运动,所以t3时刻速度最大,故C错误;D.t2~t3时间内速度逐渐增大,摩擦力大小不变,根据P=f v可知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增大,故D正确.答案:D2.(2015·马鞍山三模,1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等螺距螺线管高为h,该螺线管是用长为l的硬质直管(内径远小于h)弯制而成。

一光滑小球从上端管口由静止释放,关于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82460486()A.小球到达下端管口时的速度大小与l有关B.小球到达下端管口时重力的功率为mg2ghC.小球到达下端的时间为2l2 gh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管道的作用力大小不变解析: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只受到重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即:mgh=12m v 2 v =2gh ,因此小球到达下端口的速度大小与l 无关,A 错;小球到下端口的速度大小为v =2gh ,沿管的切线方向,但不是竖直方向的,因此小球到达下端管口时重力的功率不等于mg 2gh ,故B 错误;物体在管内下滑的加速度为a =gh l ,故下滑所需时间为t ,l =12at 2,t =2la =2l 2gh ,故C 正确;小球做的是加速螺旋运动,速度越来愈大,做的是螺旋圆周运动,根据F n =m v 2R 可知,支持力越来越大,故D 错误.答案:C3.(2015·宝鸡三检,18)如图甲所示,将质量为m 的小球以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若将质量分别为2m 、3m 、4m 、5m 的小球,分别以同样大小的速度v 0从半径均为R =12h 的竖直圆形光滑轨道的最低点水平向右射入轨道,轨道形状如图乙、丙、丁、戊所示。

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辅导与应用 第1部分 专题整.

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辅导与应用 第1部分 专题整.

考向一
功、功率的理解与计算
1.恒力做功的公式:W=Flcos α
2.功率 W (1)平均功率:P= t =F- v cos α (2)瞬时功率:P=Fvcos α(α 为 F 与 v 的夹角)
3.机车的启动问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明确所研究的问题处在哪个阶段上,以及匀 加速过程的最大速度 v1 和全程的最大速度 vm 的区别和求解方法. P (1)求 v1:由 F-F 阻=ma,可求 v1=F.
[解析]
当质点由 P 点滑到 Q 点时,对轨道的正压力为 FN=
v2 Q 2 2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N-mg=m R ,vQ =gR.对质点自 P 点滑到 1 2 1 Q 点应用动能定理得:mgR-Wf= mvQ-0,得:Wf= mgR,因此, 2 2 A、B、D 错,C 正确.
[答案] C
W 3.对于功率的计算,应注意区分公式 P= t 和公式 P=Fv,前 式侧重于平均功率的计算,而后式侧重于瞬时功率的计算.
1.导学号:82460053(2015西安一模)质量为m=2 kg的物体沿
水平面向右做直线运动,t=0时刻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如图 甲所示,此后物体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g取
[审题流程] 第一步:审题干→提取信息 隐含 (1) 质点自轨道端点 P 由静止开始滑下 ――→,质点的初速度为 零. 隐含 (2)质点滑到 Q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 2mg――→,质点在 Q 点的 速度 vQ 可求.
第二步:审问题→明确解题思路 求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列出动能定理方程 ―→解方程求出 Wf .
v 80 D 正确;运动时间 t= a = s=2.5 s,由牛顿第二定律 32
F 弹+F 推-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教案(14个专题)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教案(14个专题)

专题1“双基”篇所谓“双基”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就是能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的知识.只有掌握了“双基”,才谈得上能力的提高,才谈得上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卷不难看出,虽然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但每年的试卷中总有一定数量的试题是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面的,试卷中多数试题是针对大多数考生设计的,其内容仍以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内涵及外延的判断和应用为主.只要考生知道有关的物理知识,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答案.以2003年我省高考物理试卷为例,属于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简单应用考查的试题,就有15题,共90分,占满分的60%.如果考生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掌握得好,把这90分拿到手,就已大大超过了省平均分.许多考生解题能力差,得分低,很大程度上与考生忽视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关,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或不全面,就会在解题时难以下手,使应得的分白白丢失. 如果说,我们要求学生高考时做到“该得的分一分不丢,难得的分每分必争”,那么,就要先从打好基础做起,抓好物理基本知识和规律的复习.复习中,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概念、规律的“内涵”(例如内容、条件、结论等),做到“理科文学”,对概念、规律的内容,该记该背的,还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其次,要掌握概念和规律的“外延”,例如,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条件不满足,即重力或弹力以外的其他力做了功,系统的机械能将如何变化?等等.有一些情况我的感受特别深,一是有些试题看似综合性问题,而学生出错的原因实质是概念问题.二是老师以为很简单的一些概念问题,学生就是搞不清,要反复讲练.下面,就高中物理复习中常遇到的一些基本概念问题,谈谈我的看法.我想按照高中物理知识的五大板块来讲述.一些共同性的概念和规律:1.不能简单地从数学观点来理解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一个物理量与另一个物理量成正比或反比的说法).2.图线切线的斜率.3.变加速运动中,合力为零时,速度最大或最小.一、力学●物体是否一定能大小不变地传力?例1:两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对物体A 施以水平的推力F ,则物体A 对物体B 的作用力等于 ( B )A .112m F m m + B .212m F m m + C .F D .21m F m 拓展:如图,物体A 叠放在物体B 上,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 、B质量分别为m A =6kg ,m B =2kg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水平拉力F =10N ,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则 ( D )A .只有当拉力F <12N 时,两物体才没有相对滑动B .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N 时,开始相对滑动C .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D .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力、加速度、速度间的关系——拓展至与机械能的关系例2: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伸长时恰好到达O 点.将质量为m (视为质点)的物体P 与弹簧连接,并将弹簧压缩到A 由静止释放物体后,物体将沿水平面运动并能到达B 点.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不能忽略,则关于物体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 .从A 到O 速度不断增大,从O 到B 速度不断减小B .从A 到O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从O 到B 速度不断减小C .从A 到O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从O 到B 加速度不断增大D .从A 到O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从O 到B 加速度不断增大拓展1:(1991年)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 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 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物体从A 下降到B 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小B .物体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大C .物体从A 下降到B ,以及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D .物体在B 点时,所受合力为零●矢量的合成或分解 1.认真画平行四边形例3: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 、OB 、O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 是水平的,A 端、B 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 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 ( C )A .必定是OAB .必定是OBC .必定是OCD .可能是OB ,也可能是OA2.最小值问题例4:有一小船位于60m 宽的河边,从这里起在下游80m 处河流变成瀑布.假设河水流速为5m/s ,为了使小船能安全渡河,船相对于静水的速度不能小于多少?3.速度的分解——孰合孰分?例5: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物体A 通过定滑轮用细线与玩具汽车B 相连,汽车向右以速度v 作匀速运动,当细线OA 、OB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时,物体A 移动的速度为 ( D )A .v sin αcos βB .v cos αcos βC .v cos α/cos βD .v cos β/cos α●同向运动的物体,距离最大(或最小)或恰好追上时,速度相等(但不一定为零). 例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有长为L 的长木板C ,在C 上左端和距左端s 处各放有小物块A 和B ,A 、B 的体积大小可忽略不计,A 、B 与长木板C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 、B 、C 的质量均为m ,开始时,B 、C 静止,A 以某一初速度v 0向右做匀减速运动,设物体B 与板C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A OBAB(1)物体A 运动过程中,物块B 和木板C 间的摩擦力.(2)要使物块A 、B 相碰,物块A 的初速度v 0应满足的条件. ●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及其推论的应用——注意条件例7:已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5s 末的速度为10m/s ,则该物体 ( BD )A .加速度一定为2m/s 2B .前5s 内位移可能为25mC .前10s 内位移一定为100mD .前10s 内位移不一定为100m●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 注意公式2r GMm F =①和r mv F 2=②中r 的含义. 例8:今年10月15日9时,中国自行研制的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从酒泉航天发射场升空,1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沿椭圆轨道Ⅰ运行,如图.(1)当飞船进入第5圈后,在轨道Ⅰ上A 点加速,加速后进入半径为r 2的圆形轨道Ⅱ.已知飞船近地点B 距地心距离为r 1,飞船在该点速率为v 1,求:轨道Ⅱ处重力加速度大小.(2)飞船绕地球运行14圈后,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返回舱开始返回.当返回舱竖直向下接近距离地球表面高度h 时,返回舱速度约为9m/s ,为实现软着落(着地时速度不超过3m/s ),飞船向下喷出气体减速,该宇航员安全抗荷能力(对座位压力)为其体重的4倍,则飞船至少应从多高处开始竖直向下喷气?(g =10m/s 2)●惯性、离心运动和向心运动例9:如图(俯视图)所示,以速度v 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 处有一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图中虚线从A 运动到B ,则由此可判断列车 ( A )A .减速行驶,向南转弯B .减速行驶,向北转弯C .加速行驶,向南转弯D .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例10:卫星轨道速度的大小及变轨问题.●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或功例11:关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B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可以是不同种性质的力C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零D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的矢量和一定为零●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内涵——条件及结论2.对表达式的理解3.外延例12:对于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定律可以表达为Δp 1=-Δp 2.对此表达式,沈飞同学的理解是: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时,一个物体增加了多少动量,另一AB个物体就减少了多少动量.你同意沈飞同学的说法吗?说说你的判断和理由(可以举例说明).例13:总质量为M的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行驶.现同时向前后水平抛出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相等,则小车的速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1.内涵——条件及结论2.外延——重力(若涉及弹性势能,还包括弹力)以外的其它力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例14: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小车静止在悬空固定的水平轨道上,小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力可忽略不计,在小车底Array部O点拴一根长L=0.4m的细绳,细绳另一端系一质量m=4kg的金属球,把小球拉到与悬点O在同一高度、细绳与轨道平行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运动到细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位置时,突然撤去右边的挡板P,取g=10m/s2,求:(1)挡板P在撤去以前对小车的冲量;(2)小球释放后上升的最高点距悬点O的竖直高度;(3)撤去右边的挡板P后,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功和能、冲量和动量的关系1.合外力的功=动能的变化2.重力/弹力/分子力/电场力的功=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子势能/电势能变化的负值3.重力(或弹簧弹力)以外的其它力的功=机械能的变化4.合外力的冲量=动量的变化5.合外力=动量的变化率例15: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 C )A.物体势能的增加量B.物体动能的增量C.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物体势能的增加量D.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重力所做的功例16: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入泥潭直到停住的过程称为过程Ⅱ,则(AC)A.过程Ⅰ中钢珠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B.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冲量的大小C.过程Ⅱ中钢珠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过程Ⅰ与过程Ⅱ中钢珠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之和D.过程Ⅱ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过程Ⅰ中钢珠所增加的动能例17:在光滑斜面的底端静止一个物体,从某时刻开始有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去,经过一段时间突然撤去这个力,又经过4倍的时间又返回斜面的底端,且具有250J的动能,则恒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J, 撤去F时物体具有J的动能.若该物体在撤去F后受摩擦力作用,当它的动能减少100J时,机械能损失了40J,则物体再从最高点返回到斜面底端时具有J的动能.例18:如图所示,分别用两个恒力F1和F2先后两次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着同一个粗糙的固定斜面由底端推到顶端,第一次力F 1的方向沿斜面向上,第二次F 2的方向沿水平向右,两次所用时间相同.在这两个过程中 ( BD )A .F 1和F 2所做功相同B .物体的机械能变化相同C .F 1和F 2对物体的冲量大小相同D .物体的加速度相同例19:在光滑斜面的底端静止一个物体,从某时刻开始有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去,经过一段时间突然撤去这个力,又经过4倍的时间又返回斜面的底端,且具有250J 的动能,则恒力F 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J, 撤去F 时物体具有 J 的动能。

【备考导航】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辅导与应用 仿真模拟卷一

【备考导航】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辅导与应用 仿真模拟卷一

仿真模拟卷一(限时:100分钟)第Ⅰ卷对应学生用书第184页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15·宿迁市三校检测,1)下列关于物理学中的研究方法、物理学史以及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82460566()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一定做直线运动B.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C.法拉第用实验证明磁能生电并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解析: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以做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只受重力,是恒力,故A错误;B.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以是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和竖直分运动都是直线运动,故B错误;C.法拉第用实验证明磁能生电并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圆盘发电机),故C正确;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D错误.答案:C2.(2015·青岛统一检测,14)如图所示,一物体以速度v0冲上粗糙的固定斜面,经过2t0时间返回斜面底端,则物体运动的速度v(以初速度方向为正)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能正确的是导学号:82460567()解析:由于上滑时摩擦力沿斜面想下,合外力为重力分力和摩擦力之和,加速度大小不变,沿斜面向下;下滑时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合外力为重力分力和摩擦力之差,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沿斜面向下;所以上滑时加速度大,所以速度图象斜率大;下滑时加速度小,所以速度图象的斜率小,且此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使物块到达底端的速率变小,上滑和下滑的位移大小相等,上滑时加速度大,根据可x =12at 2知,下滑时间长,故C 正确,A 、B 、D 错误.答案:C3.(2015·宝鸡三检,15)将一光滑轻杆固定在地面上,杆与地面间夹角为θ,一光滑轻环套在杆上.一个大小和质量都不计的滑轮用轻绳 悬挂在天花板上,用另一轻绳通过滑轮系在轻环上,用手拉住轻绳另一端并使 OP 恰好在竖直方向,如图所示.现水平向右拉绳,当轻环重新静止不动时OP 绳与天花板之间的夹角为导学号:82460568( )A .90°B .45°C .θD .45°+θ2解析:由题意可知,当轻环重新静止不动时,环受绳子的拉力F 、重力mg 、轻杆对其弹力N 三个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定滑轮P 受OP 绳拉力、和绳子水平拉力F 、滑轮P 与环间绳子拉力F 作用,处于静止状态,设此时OP绳与天花板之间的夹角为α,由几何知识,力的合成与分解,可得:α=45°+θ2,故D 正确,A 、B 、C 错误.答案:D4.(2015·陕西三模,2)如图所示,在M 点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将两小球水平抛出.两小球分别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Q 点.已知O 点是M 点在地面上的竖直投影,OP :PQ=1∶3,且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82460569( )A .两小球的下落时间之比为1∶3B .两小球的下落时间之比为1∶4C .两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3D .两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4解析:A.两球做平抛运动,高度相同,则下落的时间相同,故A 、B 错误.C由于两球的水平位移之比为1∶4,根据v 0=x t 知,两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4,故C 错误,D 正确.答案:D5.(2015·皖南八校三联,18)如图所示,菱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O 点,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C 连线上的M 点与N 点,且OM =ON ,则导学号:82460570( )A .A 、C 两处电势、场强均相同B .B 、D 两处电势、场强均相同C .在MN 连线上O 点的场强最大D .在BD 连线上O 点的场强最小解析:A.A 处电势为正,C 处电势为负,A 处场强方向向左,C 处场强方向也向左,大小相同,故A 错误;B.BD 两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水平向右,两处的电势均为0,故B 正确;C.在MN 连线上O 点的场强最小,故C 错误;D.在BD 连线上O 点的场强最大,故D 错误.答案:B6.(2015·潍坊二模,16)2015年2月7日,木星发生“冲日”现象.“木星冲日”是指木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成一条直线.木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相同,公转轨迹都近似为圆.设木星公转半径为R 1,周期为T 1;地球公转半径为R 2,周期为T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82460571( )A.T 1T 2=⎝ ⎛⎭⎪⎫R 1R 223 B.T 1T 2=⎝ ⎛⎭⎪⎫R 1R 232 C .“木星冲日”这一天象的发生周期为2T 1T 2T 1-T 2D .“木星冲日”这一天象的发生周期为T 1T 2T 1-T 2 解析:AB.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R 31T 21=R 32T 22,解得:T 1T 2=R 31R 32=⎝ ⎛⎭⎪⎫R 1R 232,故A 错误,B 正确;CD.当地球和木星运行到太阳两侧,三者排成一条直线,到地球与木星相距最近,两者转过的角度相差2π,所以2πT 2t -2πT 1t =2π,解得:t =T 1T 2T 1-T 2,故C 错误,D 正确.答案:BD7.(2015·成都三诊,6)如图所示,矩形平面导线框abcd 位于坚直平面内,水平边ab 长l 1,竖直边bc 和l 2,线框质量为m ,电阻为R .线框下方有一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区域,该区域的上、下边界PP ′和QQ ′均与ab 平行,两边界间的距离为H ,H >l 2.让线框从dc边距边界PP ′的距离为h 处自由下落,已知在dc 边进入磁场后、ab 边到达边界PP ′前的速度为v ,则导学号:82460572( )A .当dc 边刚进磁场时,线框速度为2ghB .当ab 边刚到达边界PP ′时,线框速度为mgR B 2l 22C .当dc 边刚到达边界QQ ′时,线框速度为 ⎝ ⎛⎭⎪⎫mgR B 2l 22+2g (H -l 2) D .从线框开始下落到dc 边刚到达边界QQ ′的过程中,线框产生的焦耳热为mg (h +l 2)-m 3g 2R 22B 4l 42解析:A.从线框开始下落到dc 边刚进磁场时,线框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高度为h ,由v 2=2gh ,得当dc 边刚进磁场时,线框速度为v =2gh ,故A 正确;B.当ab 边刚到达边界PP ′时,根据平衡条件dc 边受力平衡,得:mg =B 2l 21v 1R ,解得:v 1=mgR B 2l 21,故B 错误;C.从ab 边刚到达边界PP ′,到dc 边刚到达边界QQ ′时,线框下落高度为H -l 2,由于H >l 2,所以这一阶段只有重力做功,则由动能定理,得:mg (H -l 2)=12m v 22-12m v 21,解得:v 2=v 21+g (H -l 2)=⎝ ⎛⎭⎪⎫mgR B 2l 212+g (H -l 2),故C 正确;D.从线框开始下落到dc 边刚到达边界QQ ′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得:mg (H +h )=Q +12m v 22 ,则线框产生的焦耳热:Q =mg (H +h )-12m v 22=12mg (H+2h +l 2)-m 3g 2R 22B 4l 42,故D 错误. 答案:AC8.(2015·大庆三检,19)某兴趣小组用实验室的手摇发电机和理想变压器给一个灯泡供电,电路如图,当线圈以较大的转速n 匀速转动时,电压表示数是U 1,额定电压为U 2的灯泡正常发光,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功率为 P ,手摇发电机的线圈电阻是r ,则有导学号:82460573( )A .电流表的示数是P U 1B .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U 2∶U 1C .变压器输入电压的瞬时值u =U 2sin 2πntD .手摇发电机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最大值是E m =2⎝ ⎛⎭⎪⎫U 1+Pr U 1 解析:A.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功率为P ,所以输入功率为P ,电流表的示数是P U 1,故A 正确;B.电压与匝数成正比,所以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U 1∶U 2.故B 错误;C.线圈以较大的转速n 匀速转动时,所以ω=2πn ,所以变压器输入电压的瞬时值u =2U 1sin 2πnt ,故C错误;D.手摇发电机的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最大值是E m =2⎝ ⎛⎭⎪⎫U 1+P U 1r ,故D 正确.答案:AD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备考导航】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辅导与应用 专题强化训练2

【备考导航】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辅导与应用 专题强化训练2

强化练 2 受力分析和共点力的平衡对应学生用书 第168页1.(2015·天津武清三模,4)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斜面体 A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轻绳跨过斜面体顶端的小滑轮,绳两端系有质量均为m 的小物块a 、b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则导学号:82460455( )A .小物块b 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作用B .小物块a 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作用,大小为12mg C .斜面体A 受到水平地面向左的摩擦力作用D .细绳对小滑轮的压力大小为mg解析:小物块b 与A 的弹力为零,所以摩擦力为零,故A 错误;对a 受力分析可知,f =mg -mg sin θ=12mg ,故B 正确;对a 、b 和A 整体分析可知,斜面体A 水平方向上没有摩擦力作用,故C 错误;受力分析可知细绳对小滑轮的压力大小等于两细绳的合力,即2mg cos θ=3mg ,故D 错误.答案:B2.(2015·南昌校级二模)如图所示,有5 000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将它们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接,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施加一水平力使全部小球静止.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则第2011个小球与2012个小球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等于导学号:82460456( )A.29895000B.20115000C.20112089D.20892011解析:以5 000个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F =5 000mg再以2012个到5 000个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则有tan α=2 989mg F =2 9895 000.答案:A3.(2015·衡水高三调,16)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木块A 质量为M ,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当θ=37°时,木块恰能静止在斜面上,如图甲.现将θ改为30°,在A 与斜面间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圆柱体B ,如图乙,已知sin 37 °=0.6,cos 37°=0.8,则导学号:82460457( )A .A 、B 仍一定静止于斜面上B .若M =4m ,则A 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52mgC .若M =2m ,则A 受到的摩擦力为32mgD .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A.由题意可知,当θ=37°时,木块恰能静止在斜面上,则有:μMg cos 37°=Mg sin 37°代入数据解得:μ=0.75现将θ改为30°,在A 与斜面间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圆柱体B ,对A 受力分析;则有:f ′=μN ′N ′=Mg cos 30°而:F =mg sin 30°当:f ′<mg sin 30°+Mg sin 30°,则A 相对斜面向下滑动,当:f ′>mg sin 30°+Mg sin 30°,则A 相对斜面不滑动,因此A 、B 是否静止在斜面上,由B 对A 弹力决定,故A 错误;B.若:M =4m ,则:mg sin 30°+Mg sin 30°=58Mg而:f ′=μN ′=0.75×Mg cos 30°=338Mg因:f ′>mg sin 30°+Mg sin 30°,A 不滑动,A 受到斜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mg sin 30°+Mg sin 30°=58Mg =5mg 2,故B 正确,D错误;C.若:M =2m ,则:mg sin 30°+Mg sin 30°=34Mg而:f ′=μN ′=0.75×Mg cos 30°=338Mg因:f ′<mg sin 30°+Mg sin 30°,A 滑动,A 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μN ′=0.75×Mg cos 30°=338Mg =334mg ,故C 错误.答案:B4.(2015·大庆实验中学三模,15)如图甲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静置一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斜劈A ,其质量为M ,两个底角均为30°.两个完全相同的、质量均为m 的小物块p 和q 恰好能沿两侧面匀速下滑.若现在对两物块同时各施加一个平行于斜劈侧面的恒力F 1、F 2,且F 1>F 2,如图乙所示,则在p 和q 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82460459( )A.斜劈A对地向右运动B.斜劈A受到地面向右的摩擦力作用C.斜劈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2m)gD.斜劈A对地面的压力大于(M+2m)g解析:甲图中,三个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故可以对三个物体的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故支持力为(M+2m)g,没有摩擦力;在图乙中,物体P、q对斜劈的压力和摩擦力不变,故斜劈受力情况不变,故斜劈A仍保持静止,斜劈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2m)g,与地面间没有摩擦力;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C5.(2015·宿迁市三校检测,2)如图,用OA、OB两根轻绳将花盆悬于两竖直墙之间,开始时OB绳水平.现保持O点位置不变,改变OB绳长使绳右端由B点缓慢上移至B′点,此时OB′与OA之间的夹角θ<90°.设此过程中OA、OB绳的拉力分别为F OA、F O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82460596()A.F OA一直减小B.F OA一直增大C.F OB一直减小D.F OB先增大后减小解析: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重力G、绳OA的拉力F OA和绳BO的拉力F OB,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知,两根绳子的拉力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出轻绳OB在两个位置时力的合成图如图,由图看出,F OA逐渐减小,F OB先减小后增大,当θ=90°时,F OB最小.故选:A答案:A6.(2015·德州二模,16)如图所示,斜面体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斜面光滑。

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跟踪强化训练11

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跟踪强化训练11

跟踪强化训练(十一)一、选择题1.(多选)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接有规格为“44 V 44 W ”的灯泡和线圈电阻为r =1 Ω的电动机M ,原线圈上接有u =2202sin 100πt (V)的正弦交流电压,此时灯泡和电动机都正常工作,且原线圈中的理想交流电流表示数为1 A ,不考虑灯泡电阻变化和电动机内阻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4∶1B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76 WC .电动机的热功率为16 WD .若电动机被卡住,灯泡仍正常发光,则电流表示数将变为9 A ,此时应立即切断电源[解析] 原线圈电压有效值为U 1=220 V ,副线圈灯泡正常工作,故电压有效值U 2=44 V ,原、副线圈的匝数的比值n 1n 2=U 1U 2=5,选项A 错误;根据U 1I 1=U 2I 2,得副线圈电流有效值I 2=5 A ,灯泡电流I L =P L U 2=1 A ,则通过电动机的电流I M =I 2-I L =4 A ,电动机输入功率P 入=U 2I M =176 W ,内耗热功率P 热=I 2M r =16 W ,输出功率为P出=P 入-P 热=160 W ,故选项C 正确,B 错误;若电动机被卡住,灯泡仍正常发光,则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变为I M ′=U 2r =44 A ,副线圈中电流变为I 2′=I M ′+I L =45 A ,原线圈中电流变为I 1′=n 2n 1I 2′=9 A ,电路中消耗的功率增大,此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选项D 正确.[答案] CD2.(2017·北京卷)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u =2202sin100πt (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R =55 Ω的负载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220 2 WB .电流表的读数为1 AC .电压表的读数为110 2 VD .副线圈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50 s[解析] 由题知,原线圈电压有效值U 1=220 V ,根据U 1∶U 2=n 1∶n 2可知副线圈电压有效值U 2=110 V ,C 错误.I 2=U 2R =2 A ,根据I 1∶I 2=n 2∶n 1,可知I 1=1 A ,B 正确.原线圈输入功率P =U 1I 1=220 W ,A 错误.由题知ω=100π,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周期,故T2=T1=2πω=150s,D错误.[答案] B3.(多选)(2017·江苏卷)某音响电路的简化电路图如图所示,输入信号既有高频成分,也有低频成分,则()A.电感L1的作用是通高频B.电容C2的作用是通高频C.扬声器甲用于输出高频成分D.扬声器乙用于输出高频成分[解析]电感线圈有通低频、阻高频的作用,A错误.电容器有通高频、阻低频的作用,B正确.由此可以判断,扬声器甲用于输出低频成分,扬声器乙用于输出高频成分,C错误,D正确.[答案]BD4.(多选)(2017·黑龙江大庆一模)如图所示,N匝矩形导线框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轴OO′匀速转动,线框面积为S,线框的电阻、电感均不计,外电路接有电阻R、理想电流表A和二极管D.电流表的示数为I,二极管D具有单向导电性,即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无穷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导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4RI NBSB .导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2RI NBSC .导线框转到图示位置时,导线框中的磁通量最大,瞬时电动势为零D .导线框转到图示位置时,导线框中的磁通量最大,瞬时电动势最大[解析] 导线框产生的最大感应电动势E m =NBSω.根据二极管的特点可知,在一个周期内有半个周期回路中有电流,根据交流电电流的热效应可知⎝ ⎛⎭⎪⎫NBSω22R ·T 2=I 2RT ,解得ω=2RI NBS ,A 错误,B 正确.导线框转到图示位置时,位于中性面处,导线框中的磁通量最大,瞬时电动势为零,C 正确,D 错误.[答案] BC5.(2017·湖南邵阳联考)如图甲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两次以不同的转速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e -t 图象分别如图乙中曲线a 、b 所示,则( )A .两次t =0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均为零B .曲线a 表示的交变电动势的频率为25 HzC .曲线b 表示的交变电动势的最大值为15 VD .曲线a 、b 对应的线圈转速之比为3∶2[解析] 在t =0时刻,线圈处在中性面上,此时磁通量最大,A错误.曲线a 的周期T a =0.02 s ,故交变电动势的频率f a =1T a=50 Hz ,B 错误.转速n =2πT ,故两者的转速之比n a ∶n b =1T a ∶1T b=3∶2,曲线a 表示的交变电动势最大值是30 V ,根据E m =nBSω可得,E b m =23E a m =20 V ,C 错误,D 正确.[答案] D6.(2017·江西重点中学盟校联考)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有两个输出端,电路中五个相同的灯泡都正常发光,则三个线圈的匝数比N 1∶N 2∶N 3是( )A.1∶4∶2B.1∶2∶4C.4∶1∶2D.4∶2∶1[解析]由灯泡规格相同,且全部正常发光知,流经每个灯泡的电流都相等,设为I,每个灯泡两端电压都相等,设为U,则U2=U,U3=2U;根据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知,U1I=U2·2I+U3I,解得U1=4U;再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知,N1∶N2∶N3=U1∶U2∶U3=4∶1∶2,C正确.[答案] C7.(多选)(2017·河北冀州2月模拟)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输入端接在电动势随时间变化、内阻为r的交流电源上,输出端接理想电流表及阻值为R的负载.如果要求负载上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交流电源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 =E m sin(100πt )B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的比值为r RC .电流表的读数为E m 22RrD .负载上消耗的热功率为E 2m 4r[解析] 由e -t 图象可知交流电的周期T =4×10-2 s ,则ω=2πT=50π rad/s ,所以e =E m sin(50πt ),则A 项错误.对于理想变压器,在电源输出最大功率时,电流I 1=E m 22r,此时,变压器输入功率恰好等于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又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则I 21r =I 22R ,得出I 1I 2=R r ,又I 1I 2=n 2n 1,得出n 1n 2=r R ,I 2=E m 22Rr ,则B 、C 项正确.负载上消耗的热功率为P =I 22R =E 2m 8r ,则D 项错误. [答案] BC 8.(多选)(2017·山西五校四联)如图甲所示,一台线圈内阻为2 Ω的小型发电机外接一只电阻为10 Ω的灯泡,发电机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2πT ,线圈的面积为0.01 m 2,发电机正常工作时灯泡的电流i 随时间t 变化的正弦规律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0.05 s 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B .t =0.05 s 时,理想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30 VC .发电机内线圈的匝数为240D .发电机线圈内阻每秒钟产生的焦耳热为9 J[解析] 由图乙可知t =0.05 s 时,发电机的输出电流为最大值,此时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磁通量为零,A 正确.由图乙可知电流的有效值I =3 A ,理想交流电压表的示数U =3×10 V =30 V ,B 项正确.由图乙可知,电流最大值为3 2 A ,则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值E m =nBSω=(2 Ω+10 Ω)×3 2 A =36 2 V ,又B =2πT ,S =0.01 m 2,ω=2πT =10π rad/s ,得n =360,C 项错误.Q =32×2×1J =18 J ,D 项错误.[答案] AB9.(2017·江西南昌3月模拟)某课外活动小组用二极管、电感线圈(感抗很大)、电容器、小灯泡等元件组装了一个简易交通指示灯模型,电路如图所示.关于该交通指示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在AB端加合适的直流电,且当B端为正时,绿灯亮,黄灯始终不亮B.若在AB端加合适的直流电,且当A端为正时,红灯亮,黄灯始终不亮C.若在AB端加合适的正弦交流电,黄灯亮,绿灯、红灯始终不亮D.若在AB端加合适的正弦交流电,黄灯始终不亮,绿灯、红灯交替闪烁[解析]电容器具有通交流、隔直流的特性,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因电感线圈的感抗很大,则其具有通直流,阻交流的特性.若在AB端加合适的直流电,当B端为正时,只有红灯亮;当A端为正时,只有绿灯亮,则A、B两项错误.若在A、B端加合适的正弦交流电时,黄灯亮,而红、绿灯都不亮,则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 C10.(多选)(2017·山东潍坊中学一模)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为降压变压器,原线圈通过灯泡L1与正弦式交流电相连,副线圈通过导线与两个相同的灯泡L2和L3相连,开始时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当S闭合后,所有灯泡都能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灯泡L1和L2中的电流有效值可能相等B.灯泡L2两端的电压变小C.灯泡L1变亮,灯泡L2的亮度不变D.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不变[解析]当S闭合后,根据I1n1=I2n2可知,因为是降压变压器,n1>n2,则I1<I2,I1等于灯泡L1的电流,I2是灯泡L2和L3的电流之和,则灯泡L1、L2中的电流有效值可能相等,故A正确;当S闭合后,副线圈回路总电阻变小,输出功率变大,输出电流变大,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所以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输入电流变大,灯泡L1分担的电压变大,灯泡L1变亮,则原线圈两端电压减小,又原副线圈匝数不变,故副线圈两端电压变小,灯泡L2两端的电压变小,L2变暗,故B正确,C、D错误.[答案]AB二、非选择题11.(2017·荆州期末调考)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n1∶n2=3∶1,原线圈电路中接有一量程为3 A的理想交流电流表,副线圈两端接有理想交流电压表、可变电阻R以及若干“6 V,6 W”的相同灯泡.输入端交变电压u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备考导航】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辅导与应用 仿真模拟卷二

【备考导航】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辅导与应用 仿真模拟卷二

仿真模拟卷二(限时:100分钟)第Ⅰ卷对应学生用书 第188页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15·衡水高三调,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导学号:82460581( )A .法拉第最先引入“场”的概念,并最早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B .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C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应用了“微元法”D .电场强度E =F q 和磁感应强度B =F IL 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是比值定义法解析:A.法拉第最先引入“场”的概念,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A 不正确;B.变压器工作原理是利用互感现象,故B 正确;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是运用了微元法,故C 正确;D.电场强度E =F q 和磁感应强度B =F IL 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是比值定义法,故D 正确.答案:A2.(2015·聊城二模,14)如图所示,左侧是倾角为60°的斜面、右侧是14圆弧面的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圆弧面底端的切线水平,跨过其顶点上小定滑轮的轻绳两端系有质量分别为m 1、m 2的小球。

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连接m 2的轻绳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不计一切摩擦,两小球可视为质点。

则m 1∶m 2等于导学号:82460582( )A .1∶1B .2∶3C .3∶2D .3∶4解析:先以m1球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知,绳的拉力大小为:T =m 1g sin 60° ①再以m 2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由平衡条件可知,绳的拉力T 与支持力N 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出两个力的合力,由对称性可知,T =N ,2T cos 30°=m 2g②由①②解得:m 1∶m 2=2∶3答案:B3.(2015·连徐宿三调,4)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 kW的功率行驶,t 1时刻驶入另一段阻力恒定的平直公路,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汽车的质量为2×103 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82460583( )A .t 1前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1×103 NB .t 1后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2×103 NC .t 1时刻汽车加速度突然变为1 m/s 2D .t 1~t 2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7.5 m/s解析:A.由v -t 图象可知,0~t 1时间段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f=F 牵,由P =F v ,得:f =F 牵=P v =20×10310N =2.0×103 N ,故A 错误;B.t 1后,由v -t 可知,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牵,由P =F v ,得:f ′=F 牵=P v 2=20×1035N =4.0×103N ,故B 错误;C.由B 知,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牵-f ′=ma ,得:a =F 牵-f ′m =2.0×103-4.0×1032.0×103m /s 2=-1m/s 2,故C 正确;D.t 1~t 2内,如果是匀变速直线运动,v -=v 1+v 22=10+52 m /s =7.5 m/s ,由v -t 可知,v -<v -′,故D 错误.答案:C4.(2015·青岛统一检测,16)2014年11月12日,“菲莱”着陆器成功在67P 彗星上实现着陆,这是人类首次实现在彗星上软着陆,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冒险之旅.载有“菲莱”的“罗赛塔”飞行器历经十年的追逐,被67P 彗星俘获后经过一系列变轨,成功的将“菲莱”着陆器弹出,准确得在彗星表面着陆.如图所示,轨道1和轨道2是“罗赛塔”绕彗星环绕的两个圆轨道,B 点是轨道2上的一个点,若在轨道1上找一点A ,使A 与B 的连线与BO 连线的最大夹角为θ,则“罗赛塔”在轨道1、2上运动的周期之比T 1T 2为导学号:82460584( ) A .sin 3 θB.1sin 3θC.sin 3θD. 1sin 3θ解析:根据几何关系连接OA 可得三角形OAB 是直角三角形,故轨道1和轨道2的半径之比:r 1r 2=sin θ 再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 G mM r 2=mr 4π2T 2可得圆周运动的周期:T = 4π2r 3GM 所以:T 1T 2= ⎝ ⎛⎭⎪⎫r 1r 23=sin 3θ,故A 、B 、D 错误,C 正确. 答案:C5.(2015·大庆实验中学三模,18)有一个带正电的金属球壳(厚度不计),其截面图如图a 所示, O 为球心,球壳P 处开有半径远小于球半径的小孔.以O 点为坐标原点,过P 点建立x 坐标轴,A 点是坐标轴上的一点,x 轴上各点电势如图b 所示。

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备考策略和方法

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备考策略和方法

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备考策略和方法作者:刘斐来源:《山东青年》2015年第10期摘要:有人形象地把高考第二轮复习比喻战争的相持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同学们学习水平的分水岭,成绩在这个时候就开始逐渐拉开差距。

要赢得这个阶段的胜利,关键是心中有目标,解题有方法,坚持不懈地努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复习备考;策略探究2016年高考命题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基础,重视能力”,常常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因此在高考中,学生很难遇到做过的原题,高考题一般都是思路新颖、考查逻辑推理能力的试题,对能力的考查离不开教材知识,在考试命题要求中也指出,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所以注重教材、强调基础是复习之本。

以专题模块复习为主,重点是模拟高考试题,以训练为主.一、二轮复习应注意三个方面(一)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做好以下几项专项训练。

一是审题能力:审题能力虽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

首先是关键词语的理解,所谓关键词语,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忽略了它,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思维变得混乱;其次是隐含条件的挖掘,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挖掘这些隐含条件,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最后是排除干扰因素,在一些信息题中,只要能找出干扰因素,并把它们排除,题目也就能迅速得到解决。

二是表述能力及解题的规范化训练:这个阶段学生在表述方面一般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解题中往往是言不达意,甚至一道综合应用题,有时寥寥几句就算解答完毕。

同时,运算能力也有待提高,该得分的得不到分或得不到满分,实在可惜。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强调规范解题是这一阶段广大考生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非选择型题目中,经常出现文字叙述和书写计算过程等问题,很多考生经常在此处马虎,造成非知识性失分,可惜至极。

特别是文字叙述中,考生经常答不到采分点上,建议平时做完题后,仔细分析参考答案的语言,弄清楚每句话的意义,还要做到言简意赅,最后形成习惯,切忌模棱两可或者有歧义。

2016届高三物理(全国专用)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配套文档二轮强化练专题八选考部分第2讲《机械振动与机械

2016届高三物理(全国专用)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配套文档二轮强化练专题八选考部分第2讲《机械振动与机械

专题八第2讲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1.(2015·湖北八校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军队士兵过桥时使用便步,是为了防止桥发生共振现象B.机械波和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仅由介质决定C.泊松亮斑是光通过圆孔发生衍射时形成的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减弱玻璃的反射光E.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2.(2015·长春四模)如图1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图中质点b的加速度在增大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0.01s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40cm,此时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零C.从图示时刻开始,经0.01s质点b位于平衡位置上方,并向上做减速运动D.若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该波所遇到障碍物的尺寸一般不小于200mE.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 3.(2015·怀化二模)一列简谐横波从左向右以v=2m/s的速度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 .A 质点再经过一个周期将传播到D 点B .B 点正在向上运动C .B 点再经过18T 回到平衡位置D .该波的周期T =0.05sE .C 点再经过34T 将到达波峰的位置4.(2015·贵州七校联盟一模)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3实线所示,从此时刻起,经0.1s 波形图如图中虚线所示,若波传播的速度为10m/s ,则( )图3A .这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B .这列波的周期为0.4sC .t =0时刻质点a 沿y 轴正方向运动D .从t =0时刻开始质点a 经0.2s 通过的路程为0.4mE .x =2m 处的质点的位移表达式为y =0.2sin (5πt +π) m5.(2015·张掖模拟)如图4甲为某一列沿x 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1s 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参与波动的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 .该简谐横波的传播速度为4m/sB .从此时刻起,经过2秒,P 质点运动了8米的路程C .从此时刻起,P 质点比Q 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D .乙图可能是甲图x =2m 处质点的振动图象E .此时刻M 质点的振动速度小于Q 质点的振动速度6.(2015·郑州二统)如图5所示,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乙为介质中x=2m 处的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质点Q的平衡位置位于x=3.5m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5A.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20m/sC.在0.3s时间内,质点P向右移动了3mD.t=0.1s时,质点P的加速度大于质点Q的加速度E.t=0.25s时,x=3.5m处的质点Q到达波峰位置7.(2015·江苏三市三模)如图6甲所示,在一条张紧的绳子上挂几个摆.当a摆振动的时候,通过张紧的绳子给其他各摆施加驱动力,使其余各摆也振动起来,此时b摆的振动周期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d摆的周期.图乙是a摆的振动图象,重力加速度为g,则a的摆长为________.图68.(2015·山东理综·38)半径为R、介质折射率为n的透明圆柱体,过其轴线OO′的截面如图7所示.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细束光线,以角i0由O点入射,折射光线由上边界的A点射出.当光线在O点的入射角减小至某一值时,折射光线在上边界的B点恰好发生全反射.求A、B两点间的距离.图79.(2015·湖北七市三模)如图8所示,一束截面为圆形(半径R=1m)的平行紫光垂直射向一半径也为R的玻璃半球的平面,经折射后在屏幕S上形成一个圆形亮区.屏幕S至球心的距离为D=(2+1) m,不考虑光在直径边上的反射,试问:图8(1)若玻璃半球对紫色光的折射率为n=2,请你求出圆形亮区的半径.(2)若将题干中紫光改为白光,在屏幕S上形成的圆形亮区的边缘是什么颜色?10.(2015·河南八市模拟)如图9所示,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是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BC面沿竖直方向,O点为BC的中点.现用一束宽为a的单色平行光束水平射向AB及AC面,若玻璃三棱镜对此平行光束的折射率为 3.求:图9(1)射向AB中点P的光线经折射后直接到达BC边的位置;(2)若距O点距离为36a处放置一平行BC面的光屏,光屏上被照亮的竖直长度为多少?二轮专题强化练答案精析第2讲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1.ADE 2.ACE 3.BDE 4.BDE 5.ACD 6.ADE 7.等于 gt 20π28.⎝ ⎛⎭⎪⎫1n 2-1-n 2-sin 2i 0sin i 0R解析 当光线在O 点的入射角为i 0时,设折射角为r 0,由折射定律得sin i 0sin r 0=n ①设A 点与左端面的距离为d A ,由几何关系得sin r 0=Rd 2A +R 2②若折射光线恰好发生全反射,则在B 点的入射角恰好为临界角C ,设B 点与左端面的距离为d B ,由折射定律得 sin C =1n ③由几何关系得 sin C =d Bd 2B +R2④设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d ,可得 d =d B -d A ⑤ 联立①②③④⑤式得d =⎝ ⎛⎭⎪⎪⎫1n 2-1-n 2-sin 2i 0sin i 0R .9.(1)1m (2)紫色 解析(1)如图,紫光刚要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光线射在屏幕S 上的E 点,E 点到亮区中心G 的距离r 就是所求最大半径.设紫光临界角为C ,由全反射的知识有: sin C =1n由几何知识可知:AB =R sin C =RnOB =R cos C =Rn 2-1n BF =AB tan C =R nn 2-1GF =D -(OB +BF )=D -nRn 2-1, GE AB =GF BF所以有:r m =GE =GFBFAB =Dn 2-1-nR =1m.(2)由于白色光中紫光的折射率最大,临界角最小,故在屏幕S 上形成的圆形亮区的边缘应是紫色光.10.(1)O 点 (2)2a解析 (1)如图所示,作出光线折射后的光路图,由数学知识可知:α=60°根据折射定律有n =sin αsin β联立解得β=30°由数学知识可知△BPO 为等边三角形,故射向AB 中点P 的光线经折射后直接到达BC 的中点O 点.(2)紧靠B 点从BC 面射出的光线与直线AO 交于D ,由图可知:当光屏放在D 点右侧时,根据对称性,光屏上形成两条光斑. 由几何关系有OD =a2tan α=36a由于光屏距O 点的距离为36a ,因而光屏上将形成一条光斑.作出射向A 点和B 点的光路,由数学知识可知DE 的长度为a ,根据对称性可知屏上亮斑的竖直长度为2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实验题
强化练11 力学实验的设计与探究
对应学生用书第177页
1.导学号:82460535(2015·大庆三检,22)利用图示装置可以做力学中的许多实验.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利用此装置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必须设法消除小车和木板间的摩擦阻力的影响
B.利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通过增减小车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的倾斜度
C.利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并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如果画出的a-m关系图象不是直线,就可确定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D.利用此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应将木板带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小车重力沿斜面的分力补偿小车运动中所受阻力的影响
(2)某同学在利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因为不断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导致钩码的质量远远大于小车的质量,则小车加速度a的值随钩码个数的增加将趋近于________的值.
解析:(1)A.此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但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A错误;B.利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通过增减小车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故B正确;C.曲线的种类有双曲线、抛物线、三角函数曲线等多种,所以若a-m图象是曲线,不能断定曲线是双曲
线,即不能断定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应画出a-1
m图象,故C错误;D.探究“功
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需要平衡摩擦力,方法是将木板带打点计时器的一
端适当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小车重力沿斜面分力补偿小车运动中所受阻力的影响,从而小车受到的合力即为绳子的拉力,故D正确.
(2)设小车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则对小车有:Mg-F=Ma①
对钩码有:F-μmg=ma②
联立①②解得:a=M-μm M+m
g
将上式变形为:a=1-
μm
M
1+
m
M
g,可见当M≫m时,加速度a趋近于g.故答案为:
(1)BD;(2)g.
答案:(1)BD;(2)g
2.导学号:82460536(2015·江山市模拟,8)如图1所示是三个涉及纸带和打点计时器的实验装置图.
图1
(1)如图1三个实验装置中,摩擦力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是________;
A.甲B.乙C.丙
(2)若某同学实验时所用的电源如图2甲所示,则打点计时器应选图2乙中的________(选“A”或“B”).
图2
(3)如果操作都正确,则通过装置________(选填“甲”、“乙”或者“丙”)可打出图3中的纸带______(选填“①”或者“②”)
图3
解析:(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受到的拉力恒定,摩擦力也恒定,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恒定,对实验没有影响,在研究功和速度的关系的实验中,每次实验时受到的拉力加倍,但是摩擦力不加倍,对实验会产生影响,在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改变车的拉力的时候,摩擦力不变,对实验的计算会产生影响,所以没有影响的是A;
(2)由于电源是学生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压为4~6 V,所以要选择电磁打点计时器,故选:B
(3)分析纸带可以得到,纸带①中两点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说明是加速运动,纸带②中两点间的距离相等,说明是匀速运动,实验纸带②应该是研究功和速度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的,即乙,所以通过装置乙可以得到纸带②.
答案:(1)A;(2)B;(3)乙、②
3.导学号:82460537(2015·苏锡常镇四市二调,1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物块运动速度变化的规律.
(1)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与速度v的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块的v-t图象.
(2)上述v-t图象不是一条直线,该同学对其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检查,列出了下列几条,其中可能是图象发生弯曲原因的是________.
A.长木板不够光滑
B.没有平衡摩擦力
C.钩码质量m没有远小于物块质量M
D.拉物块的细线与长木板不平行
解析:(1)合理选取坐标刻度,尽可能使图象“充满”整个坐标平面,利用题中所给数据描点连线,得到小车的v -t图象如图所示.(2)由速度与时间图象可知,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由图象可得,一开始加速度不变,后来加速度减小,由题意分析可得:物块的合外力变小,引起的原因是拉物块的细线与长木板不平行,当物块越靠近定滑轮时,夹角越大,则拉力沿着桌面的分力减小,然而,长木板不够光滑,或没有平衡摩擦力,或钩码质量m没有远小于物块质量M,都不会出现中途加速度变化的现象,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1)如下图所示(2)D
4.导学号:82460540(2015·衡水高三调,22)利用如图甲实验装置探究重物下落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问题.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 .按实验要求安装好实验装置;
B .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接着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C .下面图乙为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 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点。

分别测出若干连续点A 、B 、C ……与O 点之间的距离h 1、h 2、h 3…….
甲 乙
(1)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 ,重物质量为 m ,重力加速度为g ,结合实验中所测得的h 1、h 2、h 3,可得纸带从O 点下落到B 点的过程中,重物增加的动能为________,减少的重力势能为________.
(2)取打下P 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为零,计算出该重物下落不同高度h 时所对应的动能E k 和重力势能E p ,建立坐标系,横轴表示h ,纵轴表示E k 和E p ,根据测得的数据在图中绘出图线Ⅰ和图线Ⅱ.已求得图线Ⅰ斜率的绝对值为k 1,图线Ⅱ的斜率的绝对值为k 2.则可求出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平均阻力与重物所受重力的比值为 ________(用 k 1和k 2 表示).
解析(1)B 点的瞬时速度:v B =h 3-h 12T
则重物动能的增加量:ΔE k =12m v 2B =m (h 3-h 1)28T 2
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 ΔE p =mgh 2
(2)取打下O 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为零,因为初位置的动能为零,则机械能为零,每个位置对应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互为相反数,即重力势能的绝对值与动能
相等,而图线的斜率不同,原因是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需要克服阻力做功.
根据动能定理,得:mgh-fh=1
2m v
2,
则:mg-f=1
2m v
2 h
图线斜率:k1=mgh
h=mg
图线斜率:k2=1
2m v
2
h,知:k1-f=k2,则:f=k1-k2
所以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平均阻力与重物所受重力的比值为:k1-k2 k1
答案:(1)m(h3-h1)2
8T2、mgh2;(2)
k1-k2
k1
[备课札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