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磷酸酶是什么 正常值是多少
肝功能指标正常值
肝功能指标正常值肝功能指标是评价肝脏功能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指标。
正常的肝功能指标范围可能因年龄、性别和体质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以下是肝功能指标的正常值范围:1. 肝酶指标:肝酶是在肝脏细胞中产生的一种酶,主要有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
对于成人男性来说,ALT正常值范围在10-40单位/升,AST正常值在15-40单位/升,ALP 正常值在30-120单位/升,GGT正常值在5-80单位/升。
2. 胆红素指标:胆红素是由肝脏分解胆色素所产生的物质。
正常情况下,总胆红素的正常值范围在0.2-1.2毫克/升,其中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范围在0.1-0.3毫克/升,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范围在0.1-0.9毫克/升。
3. 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指标:白蛋白和球蛋白是血液中的主要蛋白质。
白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是维持正常体液平衡和营养供应的重要物质。
正常情况下,血清白蛋白的正常值范围在35-55克/升,血清球蛋白的正常值范围在20-40克/升。
4. 凝血功能指标:肝脏在凝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凝血功能的指标也可以用来评估肝脏的功能状况。
常见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正常情况下,PT的正常值在11-15秒,APTT的正常值在25-35秒。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列举的正常值仅为一般参考范围,具体数值可能会因个体差异、实验方法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当肝功能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时,可能意味着潜在的肝脏疾病或功能障碍,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因此,对于个体而言,最好是参考医生的建议和具体情况来评估肝功能的正常与否。
骨碱性磷酸酶儿童标准
骨碱性磷酸酶儿童标准
骨碱性磷酸酶(ALKP)是一种肝功能指标,是一种胆汁酸物质,是人体中较重要的消化液,来源于血液中。
骨碱性磷酸酶也有时被称为抗肝炎物质(ALP),其在人体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ALKP在体内的功能主要是进行胆汁的生成和分泌,有助于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当肝脏出现问题时,ALKP会大量分泌,从而引起血液中骨碱性磷酸酶增高,用于监测肝组织的稳定性及肝功能的状况。
在实际的医学检测中,ALKP的参考值不同,儿童的参考范围一般在20~200单位/L。
当ALKP增高时,有可能提示着孩子肝脏出现了不正常的情况,可能患有肝炎,或出现肝脏疾病。
另外,ALKP值还会受到性别、体重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检测条件越精确,得出的检测结果才能更加准确。
因此,为了确保儿童的健康,建议定期对儿童ALKP水平进行检查。
ALKP具有许多优点,比如迅速完成检测,检测结果准确,适用检测标本广泛,快速给出诊断结果,以及免疫酶标记技术(ELISA)可以检测极低的血清水平,越低就越准确。
总之,骨碱性磷酸酶对儿童健康来说非常重要,定期对儿童进行ALKP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提前采取措施,以防止肝功能问题。
此外,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应尽量精确和全面地检测相关的参数,尤其是性别和体重,以便有效监测和控制儿童健康状况。
青少年碱性磷酸酶偏高的原因_青少年碱性磷酸酶偏高
青少年碱性磷酸酶偏高的原因_青少年碱性磷酸酶偏高性酸磷酶广泛分布与人体器官内,是许多疾病的重要判断标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青少年碱性磷酸酶偏高的原因_青少年碱性磷酸酶偏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青少年碱性磷酸酶偏高的原因碱性磷酸酶是主要存在于肝脏中的一种酶,而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多来自于骨骼和肝脏,且青少年血清内的碱性磷酸酶只有少量少量来自肝,大多数来自生长中的骨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
青少年碱性磷酸酶偏高的原因的因素有很多,可以分为生理原因和病理原因。
1、生理原因: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骨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很活跃,含量较多,会出现碱性磷酸酶偏高的情况。
2、病理原因:骨骼疾病、严重性贫血、胆汁淤积性肝炎、梗阻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等都会造成碱性磷酸酶偏高的现象。
青少年碱性酸磷酶偏高的后果人类有一个诟病,只有在某一事件产生重大影响后才会开始去关注它。
当然疾病也是这样,只有知道他们导致的后果有多严重,人们才能提高预防意识。
并且很多事情是要从小抓起的,我们从小学习走路,从小学习写字,青少年是父母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因此,疾病的预防也许要从小抓起。
那么,青少年碱性酸磷酶偏高的后果究竟是什么呢?由于宝宝正处于骨骼发育期,所以青少年碱性酸磷酶偏高是比较常见的,是宝宝缺钙的表现。
因此要给宝宝补钙,不论是纯天然的骨头汤还是市面上的小儿钙片。
如果长期放任碱性酸磷酶偏高不注意,则会使宝宝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严重的话甚至会产生小儿软骨病和幼儿骨质疏松。
预防青少年碱性酸磷酶偏高致使青少年碱性酸磷酶偏高的原因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怎样预防青少年碱性酸磷酶偏高,哪些预防方法最简单有效?【补钙】对于青少年来说,碱性酸磷酶偏高大多发育期间,体内缺钙的一个警报。
因此家长们要选择一些市面上比较有效、口碑比较好的补钙产品。
另外多吃一些钙含量较多的食物,其中奶制品例如奶酪、牛奶。
豆制品例如大豆、豆浆、豆腐等。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参考值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参考值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是需要了解,因为偏高或者偏低,都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征兆表现,通常阳性率10-40%,积分值
40-80,了解NAP阳性率及积分,可以帮助有效地诊断和辨别一
些疾病。
1、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正常值范围是5O~12O分,其临床化验意义1.有助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感染或类白血病反
应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有助于骨髓增生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2、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阶段的中性粒细胞,其他细
胞均呈阴性反应。
阳性反应为在胞质中出现灰色到棕黑色颗粒,反应强度分为5级,即-、+、2+、3+、4+。
反应结果以阳性反应细胞的百分率和积分值来表示。
血涂片经染色反应后,在油镜下,
连续观察100个成熟中性粒细胞,记录其阳性反应细胞所占的百分率即为阳性率;并对所有阳性反应细胞逐个按其反应强度作出+~4+的分级,将各级所占的百分率乘以级数,然后相加,即为积分值。
3、参考值:阳性率10-40%,积分值40-80。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是中性粒细胞的标志酶,主要存在于成熟中性粒细胞内,是其胞质特殊颗粒释放的一种在碱性条件(pH9.3~9.6)能催化各种醇和酚的单磷酸酯水解的非特异性水解酶。
NAP 活力可反映成熟粒细胞的成熟程度和功能,随着细胞的成熟,酶的活性也逐渐增强。
4、当中性粒细胞活化后,NAP阳性率及积分升高在病理情况下,NAP活性的变化常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项目 正常值
项目正常值静脉血ALT (谷丙转氨酶)0一4O IU/LAST (谷草转氨酶)0一45 IU/LTP (总蛋白)60一80 g/LALB (白蛋白)35一55 g/ALP (碱性磷酸酶)40一160 IU/LGGT (丫.谷氨酪转肽酶)0一50 IU/LTBIL(总胆红素)1.7一2.0 umol/LDBIt(直接胆红素)0一6.0 umol/LCrea(肌酚44一133 umol/LUa (尿酸)90一360 umol/LUREA(尿素氮)1.8一7.1 mmol/LGLU (血糖)3.61一6.11 mmol/LTG (甘油三脂0.56一1.7 mmol/LGHO (胆固醇)2.84一5.68 mmol/LMg (血清镁)0.8一1.2 mmol/LK (血清钾)3.5一5.3 mmol/LNa (血清钠)136一145 mmol/LCL (血清氯)96一108 mmol/LCa (血清钙)2.2一2.7 mmol/LP (血清磷)2.2一2.7 mmol/LFe (血清铁)10.7一27 umol/LNH (血清氨)0一58 umol/LCO2 (二氧化碳)21一31 mmol/LCO2Cp(二氧化碳结合力)2O一30 mmol/L CO (一氧化碳定性)(一)HBDH (a羟丁酸脱氨酶90一22O IU/LCP K (磷酸肌酶激酶)25一170 mmol/L LDW (乳酸脱氢酶)40一100 mmol/L CPK-MB (激肌酸激酶同功酶)0一16A/G (血清白/球蛋白)3.5一5.5/2-3gHDL (高密度脂蛋白〕1.14一1.91 mmol/L VLDL(低密度低蛋白)0.11一0.34 mmol/L LDL (极低密度脂蛋白)1一3 mmol/L CRP (C反应蛋白)(一)IgA (免疫球蛋白)0.9一4.5 mg/mlIgG (免疫球蛋白)9一23 mg/mlIgM (免疫球蛋白)0.8一2.2 mlSF (铁蛋白)20一200 ng/mlα (蛋白电脉)3一4.9 %β (蛋白电脉)3.1一9.6 %γ (蛋白电脉)6.6一13.7 %δ (蛋白电脉)9.5一20.3 %Fdg (纤维蛋白原2一4g/LS.C.R (血肌酐)44一133 umol/LC.C.R (肌酐清除率80一120 ml/分GLU (血糖)3.9一6.1 mmol/LAMLY (血淀粉酶)40一160 UC3 (补体)0.65一1.5/LASO (抗链O)1:400以下RF (类风湿因子)(一)WR (肥达氏反应)(一)WFR (外裴氏反应)(一)CEA (癌胚抗原)<5mg“两对半意义参考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传染性十一十一十有(急慢性乙肝)十一一一十有(协带者)十一一一一有(协带者)一十一一一无(保护性抗体)十一一一十有(发作期)一一一十十无(恢复期)一十一十一无(恢复期一一一一十无一十一一十无(保护性抗体)肝硬化最主要的表现是肝脏纤维化,纤维组织形成,破坏了肝脏原有结构,导致肝脏功能严重受损。
肝肾功能检查的正常值
肝肾功能检查的正常值肝功能检查:1.谷丙转氨酶(ALT):男性正常值为10-40单位/升,女性正常值为7-35单位/升。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肝细胞损伤或疾病。
2.谷草转氨酶(AST):男性正常值为10-40单位/升,女性正常值为9-32单位/升。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肝细胞损伤或疾病。
3.白蛋白(ALB):正常值为35-55克/升。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肝功能异常,如肝脏疾病或蛋白摄入不足。
4.总胆红素(TBIL):正常值为0.3-1.9毫克/升。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与肝脏疾病、胆道梗阻或溶血疾病相关。
5.直接胆红素(DBIL):正常值为0.1-0.3毫克/升。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与肝脏疾病、胆道梗阻或溶血疾病相关。
6.总胆汁酸(TBA):正常值为0-10微摩尔/升。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与肝脏疾病、胆道梗阻或胆道炎症相关。
7.碱性磷酸酶(ALP):男性正常值为40-120单位/升,女性正常值为35-105单位/升。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与肝脏疾病、胆道梗阻或骨病有关。
8.γ-谷氨酰转肽酶(GGT):男性正常值为10-60单位/升,女性正常值为7-35单位/升。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与肝脏疾病、胆道梗阻或饮酒有关。
肾功能检查:1. 血清肌酐(Scr):男性正常值为0.7-1.2毫克/分升,女性正常值为0.6-1.0毫克/分升。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肾功能异常,如慢性肾病或急性肾损伤。
2.尿素氮(BUN):正常值为7-20毫克/分升。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肾功能异常,如肾衰竭或脱水。
3.尿酸(UA):男性正常值为3.5-7.2毫克/升,女性正常值为2.6-6.0毫克/升。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与痛风或肾脏疾病有关。
4. 血尿素/肌酐比值(BUN/Scr):正常值为10:1-20:1、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肾功能异常,如肾衰竭或肾病综合征。
此外,其他与肝肾功能相关的检查项目还包括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率、血尿素氮/白蛋白比率等。
总之,根据不同检查项目的正常值范围,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医生可以判断肝肾功能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
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值
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值
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正常值是多少?碱性磷酸酶(ALP)大部分由骨细胞产生,小部分来自肝,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临床上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那么,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正常值是多少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一、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值:
有些人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自己做过的几次碱性磷酸酶检查的参考正常值会有所不同,其实碱性磷酸酶的参考正常值会根据测试方法或人群的不同会有所区别,正常值范围的不同也与各医院使用的方法和仪器有关。
一般情况下碱性磷酸酶正常参考值为:女性50~135U/L、男性45~125U/L.下面了解下不同测试方法碱性磷酸酶的参考值是多少。
1、比色法:
成人:3~13金氏单位。
儿童:5~28金氏单位。
2、连续监测法:
37℃,女性1~12岁15岁40~150U/L。
男性1~12岁25岁40~150U/L。
二、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测定原理:
1、比色法:ALP在碱性条件下使磷酸苯二钠水解,生成磷酸和游离酚,后者与4-氨基安替比林作用,并经铁氰化钾氧化成红色醌类化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ALP活性成正比。
2、连续监测法:ALP在碱性条件下,使磷酸对硝基苯酚(4-NPP)释放出磷酸基团,AMP参与磷酸酰基的转移,促进酶反应速率,生成游离的对硝基苯酚(4-NP),并形成黄色的醌,其吸光度的增高速率与酶活。
碱性磷酸酶标准范围
碱性磷酸酶标准范围碱性磷酸酶(ALP)是一种酶类蛋白,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它主要存在于肝脏、骨骼、胆囊和肠道等组织中,参与骨骼代谢、胆汁生成和肝脏功能等多种生理过程。
因此,对于碱性磷酸酶的标准范围的了解和掌握,对于临床医学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谈谈碱性磷酸酶的正常参考范围。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碱性磷酸酶正常参考范围是30-120单位/升。
而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由于其生长发育阶段的特殊性,其碱性磷酸酶的正常参考范围会略有不同。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来判断其碱性磷酸酶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影响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因素。
首先,肝脏疾病是导致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
例如,肝炎、肝硬化、胆道梗阻等疾病都可能导致肝脏组织受损,从而释放大量的碱性磷酸酶进入血液循环。
其次,骨骼疾病也会对碱性磷酸酶水平产生影响。
例如,骨折、骨转移性瘤等疾病会导致骨骼组织受损,从而释放碱性磷酸酶。
此外,一些药物的使用、妊娠等情况也可能影响碱性磷酸酶的水平。
最后,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对于碱性磷酸酶的检测结果,不能片面地进行诊断和判断。
只有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疾病史、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判断。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慎重对待碱性磷酸酶的检测结果,以避免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总之,对于碱性磷酸酶标准范围的了解和掌握,对于临床医学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其正常参考范围、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工作,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希望本文能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肝纤维化指标正常值
肝纤维化指标正常值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在长期受到损害后,正常的肝细胞逐渐被纤维化组织取代的过程。
肝纤维化常常是肝炎、肝硬化、肝腺瘤和酒精滥用等疾病的结果。
了解肝纤维化指标的正常值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肝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与肝纤维化相关的指标及其正常值。
1.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是评估肝脏正常功能的参数,包括肝酶、胆红素、蛋白质等指标。
-谷草转氨酶(ALT):男性正常值通常在10-40U/L,女性正常值在7-35U/L。
-谷丙转氨酶(AST):男性正常值通常在10-40U/L,女性正常值在7-35U/L。
-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值通常在30-120U/L。
-白蛋白:正常值在35-55g/L。
- 总胆红素:正常值在0.2-1.2 mg/dL。
2.血清纤维化指标:血清纤维化指标是通过检测血液中一些与纤维化过程相关的物质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血清酒精胱氨酸(HA):正常值通常在10-100μg/L。
-血清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LP):正常值通常在1.0-7.0μg/L。
- 血清透明质酸(HA):正常值通常在30-225 ng/mL。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正常值通常在25-70 ng/mL。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正常值通常在0.6-2.4 ng/mL。
3.非侵入性肝纤维化评估:非侵入性肝纤维化评估是通过非侵入性方法检测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常用的方法包括超声波弹性成像(Fibroscan)、磁共振弹性成像(MRE)和血清纤维化评分(Fibrosis-4,FIB-4)。
- Fibroscan:正常范围通常为2.5-7.1 kPa。
-MRE:正常范围通常为2.5-3.5kPa。
-FIB-4指数:对于无症状肝纤维化,FIB-4指数小于1.45;对于有症状肝纤维化,FIB-4指数大于3.25。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LP NAP)碱性磷酸酶包括一组在PH中性以上能够从很多醇和酚的单磷酸酯释放出碱的同功酶。
一.正常分布:人体血液与造血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主要存在于中性粒细胞系统的成熟阶段中,其他成分如嗜酸、嗜碱、淋巴、单核以及巨核细胞,血小板,浆细胞等均为阴性反应,网状内皮细胞和巨嗜细胞的反应为强阳性。
二.生理变化:1.年龄变化:新生儿ALP极高,随后下降,成人较儿童期减低,老年期(>6)最低。
2.性别差异:无差别,但也有报道女>男。
3.季节变化:夏季为高。
4.应激状态下的变化:紧张、恐惧、休克、激烈运动等。
5.妊娠期的变化:妊娠2~3个月时。
NAP轻度高。
以后逐月趋于显著。
6.与激素的关系: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和ACTH都有使NAP活性升高,有人认为ACTH的作用是通过肾上腺皮质而发生的。
三.临床意义:1.重度增高:类白血病反应:NAP活性极度增高与CML鉴别。
感染:细菌感染的NAP改变比较明显,其中,NAP活性高度增高者见于各种急性化脓性感染(如败血症、大叶性肺炎、化脓性脑膜炎等)。
2.中度增高:感染:见于支气管肺炎、肾盂肾炎。
贫血:AA。
非AL性骨髓增生性疾患:PV、骨髓纤维化、CML合并骨髓硬化症、持发性ITP、AL:ALL。
恶性淋巴瘤:何杰金氏淋巴瘤。
3.轻度增高: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肺结核等。
网状细胞增高,遗传性低NAP症。
AL:MM、神经母细胞瘤。
贫血:溶血性贫血。
4.降低:贫血:镰形细胞贫血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AL:CML显著减低感染:病毒性感染、特别是病毒性肺炎。
5.正常或无规律:急粒的NAP活性可减低也可正常。
并发感染时可有中度升高。
当治疗后充分缓解时,有些NAP活性可恢复正常。
单核细胞改变缺乏的规律性,绿色瘤和M6与急粒相似。
网状细胞肉瘤多数病例增高,少数在正常范围内。
淋巴肉瘤可增高,可正常。
MDS可增高、正常和减低。
主要鉴别:1.CML—类白2.PNH—AA 3.ALL—ANLL4.PV—反应性PV 5.细菌升高—病毒(特别是肺炎)四.染色方法:碱性磷酸酶是一种能分解磷酸酯的水解酶,方法不同,原理不同。
骨碱性磷酸酶参考值
骨碱性磷酸酶参考值骨碱性磷酸酶全称叫: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即为NBAP.骨碱性磷酸酶(NBAP)是成骨细胞的表型标志物之一,它可直接反映成骨细胞的活性或功能状况,是近年来主要用于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和亚临床鉴别的特异性参考指标,也是目前用于评价人体骨矿化障碍的最佳指标。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是由骨质中分泌出来,当骨头中钙盐沉淀不足时,该酶分泌增多,骨中钙盐充足时就分泌减少,所以用来帮助检查有无钙吸收不足。
骨碱性磷酸酶参考值≤200单位/L检测小儿血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催化活性,籍以筛查或辅助诊断因钙营养不良引起的骨钙化障碍或其他病因引起的代谢性骨病。
骨碱性磷酸酶参考值如下:正常水平≤200u/L预防水平250u/L医疗水平300u/L骨碱性磷酸酶检测意义佝偻病的发病过程是一个慢性过程,初期症状表现没有特异性,直至出现明显的骨骼改变时在进行治疗。
将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要有一个指标来衡量治疗水平。
防止治疗不足或过量。
单纯依靠症状和体征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以往的血钙、磷、全血碱性磷酸酶及X线检测灵敏度低,特异性差。
不应用于早期诊断。
25(OH)D3是国际公认的反映体内vitD营养状况可靠的指标.是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
只有血清25-(OH)D水平可反映人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
但该实验操作步骤繁琐,不适合在基层医疗保健机构中开展。
而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检测,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敏感等优点对早期发现佝偻病提供了参考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检查项目都不是孤立来看待的。
需要与症状表现、其他检查化验综合分析才有意义。
婴幼儿体内骨碱性磷酸酶水平都有些偏高,此指标反映新生组织增长状况。
婴幼儿本身就处于生长旺盛阶段,偏高的骨碱性磷酸酶不能作为佝偻病的诊断依据,而应化验血中1,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并以此考虑补充维生素D3。
母乳喂养期间婴儿需摄入每天400IU的维生素D,不需额外补钙。
碱性磷酸酶高的原因
碱性磷酸酶高的原因【导读】碱性磷酸酶是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
临床上测定碱性磷酸酶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
某些人在检测碱性磷酸酶时发现高于正常值,碱性磷酸酶高的原因是什么,会有什么影响?下面妈网百科为你解答。
碱性磷酸酶高的原因的原因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因为正常的生理性而增高,一种是病理性增高,也就是因为疾病影响而增高。
详细原因如下:1、生理性增高儿童在生理性的骨骼发育期,碱性磷酸酶活力可比正常人高1~2倍。
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以及孕妇和进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后均可以升高。
2、病理性升高(1)、阻塞性黄疸、肝硬化、肝坏死,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肝细胞性黄疸则升高不明显)。
(2)、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时碱性磷酸酶亦明显升高,与癌组织中或癌肿周围肝细胞合成碱性磷酸酶增加有关。
(3)、其他肿瘤如乳腺癌、肺癌、卵巢癌、骨细胞瘤、骨肉瘤等,碱性磷酸酶增高时,提示可能有肝脏转移。
(4)、变形性骨炎、成骨细胞癌、佝偻病、骨软化、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性酸中毒、遗传性磷酸酶过多症(5)、很多药物可使碱性磷酸酶增高,如巴比妥类、抗生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等)。
碱性磷酸酶高怎么办医院里做碱性磷酸酶的检测一般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鉴别和诊断,碱性磷酸酶偏高预示着肝脏异常,碱性磷酸酶高时,有可能是肝囊肿、肝结核、阻塞性黄疸、继发性肝癌和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碰到碱性磷酸酶偏高怎么办?1、如果是生理性的原因,就属于正常现象,大家不必担心。
2、如果是病理性的原因,患者首先要弄清楚是哪种病引起的,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治疗。
乙肝患者碱性磷酸酶偏高,主要还是由于乙肝病毒的原因,因此乙肝患者出现碱性磷酸酶偏高,要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乙肝抗病毒治疗吃什么药好),及时将乙肝病毒清除,才能减少对人体的损害。
3、为了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建议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前进行全面的乙肝病毒变异耐药检测。
生活养生-血清碱性磷酸酶值偏高是怎么回事
文章导读
血清碱性磷酸酶是需要经过血液检测结果来看的。
血清碱性磷酸酶值偏高是怎么回事?引起人体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值偏高或偏低的原因比较多。
其中血清碱性磷酸酶值偏高的情况多较多见,像肝功能异常方面的、肾病、还有部分肿瘤患者也可出现血清碱性磷酸酶值偏高的情况。
下文将详细介绍有关血清碱性磷酸酶值偏高的原因。
血清碱性磷酸酶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检查。
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
但由于骨组织中血清碱性磷酸酶亦很活跃。
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
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肝脓肿、肝结核、肝硬变、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碱性磷酸酶亦可升高,应加以鉴别。
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正常值
血清碱性磷酸酶在不同的测试方法下,它的正常值范围都有所不同。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不同测试方法的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正常值:
1、酶速率法(37℃):
成人:40~160U/L;
儿童:<350U/L;
2、磷酸苯二钠法:
成人:3~13Kat单位;
儿童:5~30kat单位;
3、动态法:成人:20~110U/L;
青少年:
(1)男性:<750U/L;
(2)女性:<500U/L;
儿童:<500U/L;
婴儿:50~240U/L。
导致血清碱性磷酸酶偏高的原因有:。
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值
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值很多人在每次体检时,都会发现血清碱性磷酸酶都是有变化的,而且检查的参考正常值也会有所不同。
其实碱性磷酸酶的参考正常值会根据测试方法或人群的不同会有所区别,正常值范围的不同也与各医院使用的方法和仪器有关。
那么,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值是多少呢?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值1、比色法:ALP在碱性条件下使磷酸苯二钠水解,生成磷酸和游离酚,后者与4-氨基安替比林作用,并经铁氰化钾氧化成红色醌类化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ALP活性成正比。
2、连续监测法:ALP在碱性条件下,使磷酸对硝基苯酚(4-NPP)释放出磷酸基团,AMP 参与磷酸酰基的转移,促进酶反应速率,生成游离的对硝基苯酚(4-NP),并形成黄色的醌,其吸光度的增高速率与酶活力成正比。
血清碱性磷酸酶的临床意义1、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1)阻塞性黄疸:肝内、外阻塞性黄疸患者因胆汁排泄不畅,ALP滞留于血中而增高,其增高的程度与梗阻的程度、持续的时间呈正比。
以肝外阻塞肝内阻塞,完全阻塞不完全阻塞,恶性肿瘤胆石症。
(2)伴有黄疸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ALP活性也增高。
一般认为,肝细胞性黄疸患者ALP持续低水平升高,若胆红素逐渐升高,而ALP降低,提示肝细胞严重受损。
反之,则说明肝细胞逐渐恢复。
严重弥漫性肝损伤时,ALP活性降低。
(3)肝癌:约半数原发性肝癌和90%转移性肝癌ALP升高,在肝病中升高最为显着。
无黄疸患者ALP异常升高应警惕肝癌之可能。
其他肿瘤ALP亦可升高。
(4)骨骼系统疾病:骨软化症、佝偻病、骨折恢复期等,因ALP生成亢进,使ALP活性升高。
2、血清碱性磷酸酶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牛奶-碱综合征、坏血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维生素D摄入过多、恶性贫血、重症慢性肾炎、呆小病、恶病质等。
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有哪些
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有哪些
在身体的各个器官中都含有各种不同的蛋白酶,其中碱性磷酸酶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主要存在肝脏的器官中,所以一旦碱性磷酸酶异常证明肝脏功能异常,那么碱性磷酸酶偏低是什么原因?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
1.碱性磷酸酶出现偏低的情况,主要常见于重症型慢性肾炎,还有就是甲状腺功能不全。
2.营养不良、呆小症。
3.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乳糜泻、恶病质。
4.遗传性低磷酸酶血症。
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
碱性磷酸酶的正常值
说到碱性磷酸酶的正常值,对于大人和小孩儿是不一样的,大人的碱性磷酸酶含量往往会比小孩儿的要低,大人的碱性磷酸酶正常范围是32-92国际单位,小孩儿的碱性磷酸酶的正常范围是36-213国际单位,有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是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产生额外的碱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偏高的原因
碱性磷酸酶偏高多见于各类肝病、骨骼病症等,例如当发生佝偻病和骨上肿瘤后便会升高碱性磷酸酶,有些肾病、白血病会伴随有碱性磷酸酶高,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碱性磷酸酶高都是病症导致的,例如儿童发育迅猛、妇女怀孕就会超出一点正常范围,所以当出现了碱性磷酸酶高了,不要恐慌。
要注意还是先做检查为妙。
alp的正常值范围
ALP一般是指碱性磷酸酶,正常值参考范围女性为50~135U/L;男性为45~125U/L。
碱性磷酸酶是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
临床上测定碱性磷酸酶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
对于不明原因的碱性磷酸酶增高,可测定同工酶以协助明确其器官来源。
碱性磷酸酶增高可能是生理情况或者病理情况导致的。
儿童在生理性的骨骼发育期,碱性磷酸酶活力可比正常人高1~2倍。
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以及孕妇和进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后均可以升高。
肝胆疾病如肝外胆道阻塞、毛细胆管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骨骼疾病如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也可能会引起升高。
碱性磷酸酶降低可能是贫血、儿童甲状腺功能不全、重症慢性肾炎等。
碱性磷酸酶(ALP)
碱性磷酸酶(ALP)碱性磷酸酶锁定声明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
⽹上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诊断。
碱性磷酸酶是⼴泛分布于⼈体各脏器器官中,其中以肝脏为最多其次为肾脏,⾻骼、肠、和胎盘等组织,。
这种酶能催化核酸分⼦脱掉5’磷酸基团,从⽽使DNA或RNA⽚段的5’-P 末端转换成5’-OH末端。
但它不是单⼀的酶,⽽是⼀组同功酶。
⽬前已发现有AKP1 、AKP2 、AKP3 、AKP4 、AKP5 与AKP6 六种同功酶。
其中第1 、2 、6 种均来⾃肝脏,第3 种来⾃⾻细胞,第4 种产⽣于胎盘及癌细胞,⽽第5 种则来⾃⼩肠绒⽑上⽪与成纤维细胞。
⾎清中的ALP主要来⾃肝脏和⾻骼。
⽣长期⼉童⾎清内的⼤多数来⾃成⾻细胞和⽣长中的⾻软⾻细胞,少量来⾃肝。
⽬录1化学特征2有何影响3偏⾼的危害4升⾼5来源⼈体内情况研究应⽤6测定⽅法7正常范围8临床意义9药物意义10异常原因11抑制作⽤12肝胆疾病1化学特征碱性磷酸酶名字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或AKP)细菌ALP⼆级结构现多⽤ALP系统名phosphate-monoester phosphohydrolase (alkaline optimum)其他名称还有alkaline phosphomonoesterase; phosphomonoesterase;glycerophosphatase; alkaline phosphohydrolase; alkaline phenyl phosphatase;orthophosphoric-monoester phosphohydrolase (alkaline optimum);basic phosphatase CAS 号: 9001-78-9碱性磷酸酶(AKP或ALP)属于同源⼆聚体蛋⽩,分⼦量为56KDa。
每个单体由449个氨基酸组成,完整的AKP 分⼦呈现典型的α/β的拓扑结构,同时每个单体均具有⼀个活性中⼼,活性中⼼区域由Asp101-Ser102-Ala103三连体、Arg166、⽔分⼦、三个⾦属离⼦及其配体氨基酸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碱性磷酸酶是什么正常值是多少
导语:碱性磷酸酶是什么呢?很多人在拿到体检单的时候发现这一项,但是不清楚这代表着什么?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碱性磷酸酶是什么,以及碱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是什么呢?很多人在拿到体检单的时候发现这一项,但是不清楚这代表着什么?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碱性磷酸酶是什么,以及碱性磷酸酶的正常值是多少,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碱性磷酸酶是什么
碱性磷酸酶是肝功能检查的一个指标,广泛分布于人体各脏器器官中,其中以肝脏为最多,其次为肾脏,骨骼、肠、和胎盘等组织。
当肝脏受到损伤或者障碍时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
碱性磷酸酶不是单一的酶,而是一组同功酶。
目前已发现有AKp1 、AKp2 、AKp3 、AKp4 、AKp5 与 AKp6 六种同功酶。
其中第 1 、 2 、6 种均来自肝脏,第3 种来自骨细胞,第4 种产生于胎盘及癌细胞,而第 5 种则来自小肠绒毛上皮与成纤维细胞。
血清中的ALp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骼。
生长期儿童血清内的大多数来自成骨细胞和生长中的骨软骨细胞,少量来自肝。
碱性磷酸酶正常值
碱性磷酸酶正常值,人群不同,碱性磷酸酶正常值都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来详细的说明一下。
女性碱性磷酸酶正常值:1-12岁小于500U/L;大于15岁,40-150U/L;
男性碱性磷酸酶正常值:1-12岁小于500U/L;12-15岁,小于750U/L;大于15岁,40-150U/L。
有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是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产生额外的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