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有理数的加法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5.计算:
(1) − − + − − .
解:原式= + − −
= −
= −.
(2)
−
解:原式=
=
=
− −
− .
+ −
− −来自− −
+ −
−
+
.
6.用适当的方法计算:
(1)− + − + .
A. − + − −
B. + − −
C. − − − +
D. − − +
3.下列式子与“负1、负3、正6、负8的和”不相等的是( B
)
A. − − + −
B. − + − + − − −
C. − − + + + + −
(1)若每箱马铃薯以 为标准质量,超过 的千克数记为正
数,不足 的千克数记为负数,则这10箱马铃薯的质量
. ,−. ,−. ,−. ,0,
(单位:)用正、负数表示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0,. ,−.
=______.
(2)计算:| −
+
− −
解:原式=
− + −
−
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39张PPT)数学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答案
解析 -(-1)+|-1|=-(-1)+1=1+1=2,故选B.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2)=0 B.(-6)+(+4)=-10C.0+(-3)=3 D.0.56+(-0.26)=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同号两数相加,取与 相同的符号,并把 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用 减去_____________;互为 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类型2
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运算
解
例2 (教材例1针对训练)计算:
(2)(-39)+(-11).
解 (-39)+(-11)=-(39+11)=-50.
解
(4)(-10)+0.
解 (-10)+0=-10.
归纳总结 两个有理数相加的运算方法:(1)同号→确定符号(与加数同号)→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确定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较大绝对值减较小绝对值;(3)数+0=原数.
0
-8
典例精析
类型1
利用数轴表示两个有理数相加
例1 (教材补充例题)在数轴上表示以下两数相加,并写出结果.(1)(-5)+(+3).
解
解 (-5)+(+3)=-2.
解
(2)(-2)+(-4).
解 (-2)+(-4)=-6.
归纳总结 利用数轴表示两个有理数相加的步骤:(1)画数轴;(2)从0开始进行移动;(3)根据终点确定和.
2.1.2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2.1.2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内容;2.灵活熟练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简化运算,并会运用加法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内容,运用运算律进行加法运算.2.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问题.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问题1 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定律有哪些?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问题2 其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例如(1) 5 +3.5 = 3.5+5 ;(2)(5+3.5)+ 2.5 = 5 +(3.5+2.5).问题3 你会用字母表示它吗?(1)a+b=b+a,(2)(a+b)+c=a+(b+c)思考加法的运算律是不是也可以扩充到有理数范围?二、探究新知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现在我们来探究引入负数后,加法运输律是否还成立.根据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完成下面各题:(1)(-30)+20= (2)20 +(-30)=(3)8+(-5)= (4)(-5)+8=(5)〔8+(-5)〕+(-4)=(6)8+〔(-5)+(-4)〕=通过计算,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你们能再举一些数字也符合这样的结论吗?试试看!总结归纳:由上可以知道,小学学习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同样适应,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三、典例精析例1 计算:(1)(+26)+(-18)+5+(-16);(2)(3)(-1.75)+1.5+(+7.3)+(-2.25)+(-8.5);(4)(-2.48)+(+4.33)+(-7.52)+(-4.33).例2 10筐苹果,以每筐30千克为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记录如下:2,-4,2.5,3,-0.5, 1.5, 3,-1, 0,-2.5.问这10筐苹果总共重多少千克?四、巩固练习同学们做练习题。
人教版2024年新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2.1.2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新知探究
例1的运算过程也可以简单地写为
(-20)+(+3)-(-5)-(+7)
=-20+3+5-7
=-20-7+3+5
=-27+8
=-19.
大胆探究:在符号
简写这个环节,有
什么小窍门吗?
新知探究
➢ 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符号简写方法:
1. 一个数前面有偶数个“-”号,结果为正.
例3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
(2)B,C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
解:点A表示数2,点B表示数− ,点C表示数−3.
(2)因为|(−
)−(−3)|=|−
+3|=| |= ,
所以B,C两点间的距离是
.
归纳小结
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求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方法:
(1) (−52)−(+37)+(−19)−(−24);
(2) (+2
)−(− )−(−3 )−(+5 ).
解:(1) (−52)−(+37)+(−19)−(−24)
=(−52)+(−37)+(−19)+24
=−52−37−19+24
=−108+24
=−84.
随堂练习
(2) (+2 )−(− )−(−3 )−(+5 ).
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a,b时,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有理数的加法是数学中基本的运算之一,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后续的学习中也会经常用到。
因此,本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初步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对于加法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在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本质和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2.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2.难点:有理数加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本质。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PPT课件。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有理数的加法。
例: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呈现(15分钟)利用PPT课件,呈现有理数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有理数加法的概念:两个有理数相加,叫做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加法的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1.1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2.1.1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2024)《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2.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1课时,内容包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及运算.2.内容解析本节课是通过回顾小学学过的正数之间及正数与0的加法运算、回顾负数的引入,及章首图中的问题导入有理数加法法则探究的.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材是通过“思考”和“探究”来完成的.小学已经学过正数与正数、正数与0相加.负数与负数相加、负数与正数相加、负数与0相加,则是负数引入后遇到的新情况.教材先探究的是同号两个有理数的和.对于同为正号、同为负号的两个数相加,其结果学生应该容易理解.但是,对于两个负数相加的结果,最后归结到“和取相同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的和”的认识,需要教师通过问题加以引导.异号两个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分别探究物体先向左运动3m,再向右运动5m,以及物体先向右运动3m,再向左运动5m运动得到的最后结果,对应的表达式分别是:(-3)+(+5) =+2,(+3)+(-5)=-2,进而归纳总结出异号两个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即: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中较大者与较小者的差.与同号两个有理数相加一样,结果也分别从符号、绝对值两个方面来概括的.注意引导学生从符号、绝对值两个方面来审视两个加数,与结果的符号、绝对值的关系.最后“探究”的特例,以及0与一个非零有理数相加的结果,学生应该容易理解.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给出答案.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归纳与总结,要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尝试表述,最后教师再给予规范.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掌握,不能仅仅要求学生熟记法则的文字,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本节课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数轴来帮助学生理解.应该突出前后知识的联系(与小学加法,负数和数轴的概念等),还应该突出分类讨论思想在探究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几种情况,以及加法法则表述中的应用.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及其简单应用.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究过程,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2)能利用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加法运算.2.目标解析(1)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教材是借助于数轴,利用物体作左、右方向运动的路程探究其运动的结果获得的.物体作左、右方向连续运动的路程和,分别对应着两个正数、一个正数一个负数、两个负数、一个正数与零、一个负数与零等5种情况中两个有理数的加法,进而得到这5种情况的两个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要通过探究过程,理解5种情况的两个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探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2)5种情况的有理数加法可以分为3类,即同号的两个有理数的和,异号的两个有理数的和,零与一个有理数(正数或负数)的和.学生对第一、三两类的法则可能容易理解.对异号两个有理数相加“先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的方法,一是要在探究法则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对法则的理解,二是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切实巩固异号两个有理数的和的计算方法.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有理数加法该如何分类学生比较难理解.主要原因是学生通过小学四则运算的学习,头脑中已形成相关计算规律,小学所学的数都是指正整数、正分数和零等具体的数,因此学生可能会用小学的思维定势去认知、理解有理数的加法.但是学生知道数已经扩大到有理数,出现了负数,并且学习了数轴和绝对值,在此情况下,学生可能顺利地得到两个加数为非负、一个加数为负和两个加数都为负,但不能把它归为同号、异号及与零相加等三类.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初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加法法则,也许学生说得不够严谨,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所发现的规律,体现教师是引导者.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主要体现在符号如何确定以及在确定“和”的符号后,两加数的绝对值如何进行加减,尤其是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解决这个难点的方法是借助生活中的常见的温度变化的计算方法这一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及教师设计问题的引导下来进行探究.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对规律语言组织进行概括,从而得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异号两个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与应用.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 下列各组数中,哪一个数的绝对值较大?(1)5和3;(2)-5和3;(3)5和-3;(4)-5和-3.2. 说明下列用负数表示的量的实际意义:(1)小红第一次前进了5米,接着按同一方向又前进了-2米;(2)北京的气温第一天上升了3℃,第二天又上升了-1℃.3. 根据上述问题,列算式回答(1)小红两次一共前进了几米?(5+(-2))(2)北京的气温两天一共上升了多少度?(3+(-1))师生活动:我们在小学所学的正数上学习了负数,把我们学的数的范围扩大了,对于正数的加法运算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但是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会遇到负数,同样,我们学的负数也有加法运算,那么有负数参与的加法运算又是怎么样的呢?那么我们来一起研究一下有负数参与的加法运算.1. 北京冬季某一天的气温为-3~3℃. 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3-(-3))2. 李明同学经常对家里的生活垃圾分类,并卖出积攒的可回收物.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增加了零花钱.下表是他某个月零花钱的部分收支情况.这里,“结余12.0”和“结余-3.2”是怎么得到的?(“结余12.0”和“结余-3.2”是这样得到的:18.5+(-6.5),12.0+(-15.2))师生活动:要解决上面的问题,就要计算3-(-3),18.5+(-6.5),12.0+(-15.2).其实像这样的生活实际问题是无处不在,例如收入支出和盈利等问题也涉及了加法的运算,那么我们如何去处理这样的加法运算呢?我们以下面的例子并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及问题引入有理数的加法,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体会学习有理数加法的必要性,进而体会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必要性.(二)新知探究思考:一个物体沿着一条直线做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问题1:如果物体沿着一条直线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师生活动:师:引导学生注意在确定两次总结果时必须确定其位置的“方向”和“距离”,从而认识到有理数加法必须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为以下几种情形的探索作铺垫.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两次运动结果的累积,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5)+(+3)=+8.简记为:5 + 3 = 8. ①问题2:如果物体沿着一条直线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师生活动: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8m,写成算式是:(-5)+(-3)=-8. ②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1:从算式①②可以看出:符号相同的两个数相加,和的符号不变,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的和.问题3:如果物体沿着一条直线先向左运动3m,再向右运动5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如何用算式表示?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m,用算式表示是:(-3)+(+5)=+2.简记为:(-3)+5=2. ③问题4:如果物体沿着一条直线先向右运动3m,再向左运动5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如何用算式表示?用算式表示是:(+3)+(-5)=-2.简记为:3+(-5)=-2. ④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2:从算式③④可以看出:绝对值不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数相加,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同,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中较大者与较小者的差.问题5:如果物体沿着一条直线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5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如何用算式表示?用算式表示为:(+5)+(-5)=0.简记为:5+(-5)=0. ⑤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3:算式⑤表明: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结果为0.问题6:如果物体第1 s向右(或左)运动5m,第2 s原地不动,那么2 s后物体从起点向________运动了____m.(右或(左);5)用算式表示为:5+0=5或(-5)+0=-5. ⑥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4:算式⑥表明:一个数与0相加,结果仍是这个数.【设计意图】向学生渗透分类思想,体现数学的简洁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将对新知的探索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利用数轴直观演示,数形结合,让学生参与探索的过程,直观感受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师生活动:师:上面我们列出了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几种不同情形,并根据它们的具体意义得出了它们相加的和.但是,要计算两个有理数相加所得的和,我们总不能一直用这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这几个算式,你能从中发现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学生先讨论,再思考归纳:有理数加法的分类:师生活动:师:你能从中归纳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吗?(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定?绝对值怎么算?)先让学生思考,师生交流,师引导学生观察和的正负号和绝对值的关系入手,发现规律.生大胆说出自己的不同想法,相互交流、补充,概括法则,再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1. 同号两数相加,和取相同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的和.2.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中较大者与较小者的差.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设计意图】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法则,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法则挖掘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步骤:师生活动:学生逐题作答后师生共同总结:进行有理数加法,先要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有一个加数是否为零;再根据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用某一条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通常应该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计算“和”的绝对值.1. 先判断加数的类型(同号、异号);2. 再确定和的符号:同号取相同的符号;异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3. 最后进行绝对值的加减运算.【设计意图】通过对法则的深度挖掘,帮助学生熟悉法则,使学生明晰做有理数加法运算时的常用方法和步骤,并养成“算必有据”的习惯. 同时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转化为小学学习过的数的加减运算,渗透了化归思想.(四)典例分析例1:计算:(1)(-3)+(-9);(2)(-8)+0 ;(3)12+(-8);(4)(-4.7)+3.9;(5)1122⎛⎫⎛⎫-++⎪ ⎪⎝⎭⎝⎭.解:(1)(-3)+(-9)(两个加数同号,用加法法则的第1条计算)=-(3+9)(和取负号,把绝对值相加)= -12(2)(-8)+0 (一个数与0相加)=-8 (仍得这个数)(3)12+(-8)(两个加数异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12-8)(和取正号,用大的绝对值减去小的绝对值)=4(4)(-4.7)+ 3.9 (两个加数异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 -(4.7-3.9)(和取负号,用大的绝对值减去小的绝对值)= -0.8(5)1122⎛⎫⎛⎫-++⎪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 0 (得0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完成,教师规范写出解答过程,注意解答过程中讲解对法则的应用.教师点评法则运用过程中的注意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例2:足球循环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红队1:0,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解:三场比赛中,红队共进4球,失2球,净胜球数为:(+4)+(-2)=+(4-2)=2;黄队共进2球,失4球,净胜球数为:(+2)+(-4)= -(4-2)= -2;蓝队共进1球,失1球,净胜球数为:(+1)+(-1)=0.师生活动:学生书面练习,四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师生评价.【设计意图】通过典例分析,使学生对加法法则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加深对加法法则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解题的规范性.(五)当堂巩固口算下列各题,并说明理由:(+3)+(+5);(-3)+(-5);(+3)+(-5);(-3)+(+5);(+4)+(-4);(+9)+(-2);(-9)+(+2);(-9)+0.【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六)能力提升1. 用“>”或“<”填空:①如果a>0,b>0,那么a+b0;②如果a<0,b<0,那么a+b0;③如果a>0,b<0,|a|>|b|,那么a+b0;④如果a<0,b>0,|a|<|b|,那么a+b0.(①>;②<;③>;④>.)2.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举例说明.(1)两个数的和一定比两个数中任何一个都大;(不一定,如5+0=5,(+8)+(-2)=6,(-2)+(-7)= -9等)(2)两个数的和是正数,这两个数定是正数.(不一定,如(+5)+(-2)=3等)师生活动:要求学生不仅能指出说法的正误,并能举出实例证明自己的结论.【设计意图】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法则,体会有理数的加法与小学时加法的区别.(七)感受中考1.(2024•广东)计算-5+3的结果是()A.-2B.-8C.2D.8【解答】解:-5+3=-(5-3)=-2.故选:A.2.(2024•陕西)小华探究“幻方”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如图,将0,-2,-1,1,2这五个数分别填在五个小正方形内,使横向三个数之和与纵向三个数之和相等,则填入中间位置的小正方形内的数可以是(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数即可).【解答】解:解法一:由题意,填写如下:1+0+(-1)=0,2+0+(-2)=0,满足题意,故答案为:0.(注意:方法不唯一)3.(2023•温州)如图,比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大3的数是()A.-1B.0C.1D.2【解答】解:由数轴可得:A表示-1,则比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大3的数是:-1+3=2.故选:D.【设计意图】通过对最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的训练,使学生提前感受到中考考什么,进一步了解考点.(八)课堂小结1.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关键问题是什么?3. 本节课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总体而深刻地认识.(九)布置作业P34:习题2.1:第1题;P36:习题2.1:第11题.五、教学反思有理数的加法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算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初一阶段完成.小学所学习的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进行的加法运算和有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基础.但是,它与小学的算术又有很大的区别.小学的加法运算不需要确定和的符号,运算单一,而有理数的加法,既要确定和的符号,又要计算和的绝对值.有理数的加法作为有理数的运算的一种,它是有理数运算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今后学习实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以及函数知识的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减少两极分化、增强学生学习代数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第二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这一章的难点,但混合运算是以各种基本运算为基础的.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中,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对于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是这样突破的:①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一个物体做两次左右方向的运动,每一次运动的方向(对应于正、负数表示时的符号)、路程(对应于正、负数表示时的绝对值),与最后到达的终点与起点的方向关系,及最后到达的终点离起点的距离,并将它们之间的方向、路程的关系用正、负数表示.需要注意的是,一个物体做两次运动,第一次运动的起点是数轴上的原点,第二次运动的起点是第一次运动的终点.②连续两次运动的方向、路程与最后到达终点时,相对于起点的方向、路程的关系,要让学生自己列式写出,通过与图示的比较加以理解,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提炼、总结.教学时,从方向、路程两个方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符号、绝对值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便于学生从符号、绝对值两个方面来归纳和总结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对于异号两个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是这样突破的:①在有理数加法法则涉及的3大类(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一个非零数与零相加)有理数加法运算中,异号两个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相对困难些.教学时,在通过图示、列式和实际意义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从符号、绝对值两个方面加强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并通过一定的运算应用加以巩固.②还可以编制如下口诀:同号相加一边倒(符号都相同,绝对值都相加);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这里的“大”“小”分别指绝对值大、小.“大”减“小”指运算结果的绝对值是“大”的绝对值减去“小”的绝对值),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和熟练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③做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其基本程序简单地说是,一“定”(确定和的符号,即和是正号、负号,还是0)、二“算”(计算两个加数的绝对值——两个加数同号求和,两个加数异号求差).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索、观察、比较、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适当加强法则的形成过程,从而在此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主动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在这节课上不仅学懂了法则,而且能感知到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但会减少应用法则进行计算练习的时间,学生掌握法则的熟练程度可能稍差,这是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在课后练习及后续学习中应着重有意识地加大让学生对有理数加法运算进行训练.。
2.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2.1.1有理数的加法课时1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有理数加法法则 例1 计算: (1)(-3)+(-9); (2)(-8)+0; (3)12+(-8); (4)(-4.7)+3.9;(5)(-12)+(+12).
异号两数相加
用较大的绝对值 减较小的绝对值
解:(3)12+(-8)=+(12 - 8)=+4;
随堂练习 3.计算: (1)15+(-22);
=-(22-15) =-7 (3)(-0.9) +1.5; = +(1.5-0.9) = 0.6
(2)(-13) +(-8);
=-(13+8)
=-21
(4)
1 2
+
−2
3
=
−(
2 3
−
1 2
)
=−
1 6
随堂练习 4.用算式表示下面的结果: (1)温度由-4 ℃上升7 ℃; -4+7=3(℃) (2)收入7元,又支出5元. 7-5=2(元)
在运算过程中,“先 定和的符号、再算和的 绝对值”是一种有效 的方法.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有理数加法法则
➢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步骤:
一看 一要辨别加数的类型(同号、异号);
二定 三算
二要确定和的符号; 三要计算绝对值的和(或差).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一个数加上正(负)数 思考
任何一个数加上一个正数,和与原来的数有怎样的大小关 系?加上一个负数呢?请你先借助数轴直观地得出结论,再利 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说明.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2.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2.1.1 有理数的加法 课时1 七上数学 RJ
学习目标
最新202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1.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案
2.1.1 有理数的加法第 1 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主要师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其著作《九章算术注》中用不同颜色的算筹(小棍形状的记数工作)分别表示正数和负数(红色为正,黑色为负). 你能写出下列算筹表示的数和最终结果吗?请思考有负数的加法如何计算?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写出算式.二、小组合作,探究概念和性质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加法探究一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 向右运动5m 记作5m ,向左运动5m 记作-5m.1. 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 m,再向右运动3 m,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么样的算式表示?师生活动:师:引导学生注意在确定结果时必须确定其位置的“方向”和“距离”,从而认识到有理数加法必须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为以下几种情形的探索作铺垫.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两次运动结果的累积,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 m,写成算式就是:(+3) + (+5) = +8.2. 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 m,再向左运动3 m,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么样的算式表示?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8 m,写成算式是:-3 + (-5) = -8.师生活动:通过以上两个活动的探究,初步体会同号的两个数加法的规律:同号两数相加,符号不变.典例精析:例1 填表:师生活动:通过例1的探究,进一步归纳同号的两个数加法的规律: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3.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3 m,再向右运动5 m,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么样的算式表示?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小球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m,用算式表示:(-3 )+ 5 = +2.4. 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3 m,再向左运动5 m,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么样的算式表示?师生活动:共同归纳:写成算式就是:3 + (-5) = -2.师:引导学生类比上述探究在确定结果时必须确定其位置的“方向”和“距离”.5. 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 m,再向右运动5 m,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么样的算式表示?师生活动:共同归纳:写成算式就是:5+(-5)=06. 如果物体第1s 向右(或左)运动5 m,第2s 原地不动,那么2s 后物体从起点向右(或左)运动了多少,请列出算式.师生活动:共同归纳:写成算式就是:5+0=5 或-5+0=-5师生活动:师:从上述算式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定? 绝对值怎么算? )先让学生思考,师生交流,师引导学生观察和的正负号和绝对值的关系入手,发现规律.生:大胆说出自己的不同想法,相互交流、补充,概括法则,再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加法则: 例2 计算: (1) (-3)+(-9); (2) (-8)+0; (3) 12+(-8); (4) (-4.7)+3.9; (5) (−12) + (+12)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完成,教师规范写出解答过程,注意解答过程中讲解对法则的应用教师点评法则 运用过程中的注意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想一想 任何一个数加上一个正数,和与原来的数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加上一个负数呢?请你先借助数轴直观地得出结论,再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说明. 师生活动: 教师在黑板画数轴,可以先用具体的数字来解释: 提问:“如果给数字 3 加上正数 2,在数轴上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会向右移动 2 个单位长度,到 5 的位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2.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自学、复习、上课课件)
感悟新知
知1-练
特别提醒:有理数加法的结果:可正,可负,可为 零,可能比两个加数都大,如3 +5 =8;可能比两个 加数都小,如(-3)+(-5)=-8;可能比一个加数大, 比另一个加数小,如(-3)+5 =2 .
感悟新知
知1-练
2-1.[期中·杭州拱墅区]已知x > 0,y < 0,且|x| < |y|,则
知2-练
感悟新知
例 4 计算:(+13)+(-12)+(+37)+(-78)
知2-练
解题秘方:先把正数、负数分别结合,再计算.
数的绝对值的和.
感悟新知
知1-讲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 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中较大者与较 小者的差.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 同号两数相加: 绝对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感悟新知
(3)一个数与0 相加,仍得这个数.
知1-讲
感悟新知
2. 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各种情况如下表
加,而且适用于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
2.利用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位置时,各加数
要连同其性质符号一起交换.
3.根据需要灵活利用加法运算律,可以达到简化计算
的目的.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 3 计算:(- 143)+( - 147)+ 143+(- 1137). 解题秘方:先找相反数,然后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
1.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运算律
文字叙述
加法交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
换律
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 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 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
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知2-讲
用字母表示 a+b=b+a (a+b)+c=a+
2.1.2.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课件(共22张PPT)
学习目标
1.学会把有理数加减法的算式统一成只有加法的算式.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体会转化思想.
学习重、难点: 重点: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难点:有理数加法的省略写法和读法.
(2)
.
总结归纳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
加法
交换律和加法 结合 律; 加法
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常用方法: (1)正负数结合法; (2)相反数结合法; (3)凑整数结合法; (4)同分母分数结合法等.
典例精析
例 计算:
解:原式=
拆分带分数法
拆分带分数时,拆开的整数与分数必须与原 注意: 分数同号,用字母表示为:
= –40–27+19–24+32
观察以上两个式子,
(2) 原式=(–9)+(+2)+(–3)+(–4)你能发现简化符号的
= –9+2–3-4
规律吗?
规律:数字前“-”号是奇数个取“-”; 数字前“-”号是偶数个取“+”.
练一练
把下列算式改写为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
(1) (-40)-(+27)+19-24-(-32)
跟踪训练
计算: (1)7.8+(-1.2)-(-0.2)
(2)-5.3-(-6.1)-(-3.4)+7
问题探究
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对于下列各组数a,b:
(1)a=2,b=6;
(2)a=0,b=6;
(3)a=2,b=-6; (4)a=-2,b=-6.
(1)观察点 A,B 在数轴上的位置,你能得出它们之间的
-40-27+19-24+32
2.1.1+课时2+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500克,520克,490克,502克,480克,492克,508克,499克,503克,
500克.请你计算一下这10袋白糖的总质量是多少?
解:以500克为标准,则10袋样品超过的质量(单位:g)分别可记为:
0,+20,-10,+2,-20,-8,+8,-1,+3,0.
当堂小练
9. 有8筐白菜,以每筐25 kg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
作负数,称重后记录如下:
1.5,-3,2,-0.5,1,-2,-2,-2.5.
这8筐白菜一共多少千克?
解:1.5+(-3)+2+(-0.5)+1+(-2)+(-2)+(-2.5)=-5.5(kg),
25×8+(-5.5)=194.5(kg).
当堂小练
1. −
A.
1
2
1
4
+ + −
1
−
2
+
1
2
1
4
1
2
+
B. − +
C. −
1
4
+
+
1
+
4
D. 以上都不对
2
5
+ +
2
−
5
−
2
5
−
2
5
+
3
10
运用运算律计算恰当的是( B )
3
+
10
+ +
3
10
+ +
2.1.2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链接中考
小明:
小丽:
试判断谁会胜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小明的结果:0+ - −
+(-5)-4= + -
(5+4)=2-9=-7.
小丽的结果:0+(-2)- −
-5+ −
=-2+ -5
11
12
- =-6 .
8
9
10
11
12
13
−
8. [2024·苏州工业园区期中]已知 a =-
, b =- , c =
,下列四个算式中运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 a + b - c |
B. | a - b + c |
C. | a - b - c |
D. | a + b + c |
1
确;(-3+3)-1+8=7,故丁计算错误.
【答案】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情境题 生活应用]下表是小明12月11日至15日的微信零钱
明细,其中正数表示收款,负数表示付款,小明于12月15
日18:59扫二维码付款给超市后的余额为(
)
12月11日09:24微信转账+20.00,余额80.00
表示高度比前一次上升,负号表示高度比前一次下降):
2.1.2有理数的加法(2)
2.1.2有理数的加法学科:数学 执笔:郑锋、方凤娟 审核: 姓名: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2、 能力目标:掌握简便运算的常用策略,渗透字母表示数的意识。
学会 画图分析法。
3、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公式的简洁美,对称美。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
增强自信。
学习重点: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学习难点:例2综合性较强,为难点。
一、学前准备: 1、(1)(+3)+(+4.8)= (2)(-5)+(-19)= (3)(-5)+(+1.7)= (4)(-1.78)+0 = 2、(1)(-12)+ = 0 (2) (522-)+ = 33、阐述小学里面的知识: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4、预习疑难摘要: 二、探究活动:(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问题一: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的范围内适用吗?计算:(1) ①5+(-7) ② (-7)+5(2) ① (31-)+21 ②21+(31-)结论:问题二:加法结合律在有理数的范围内适用吗?计算:(1) ①[5+(-7)]+8 ② 5+[(-7)+8](2) ① [(31-)+21]+(32-) ② (31-)+[21+(32-)]结论:(二)例题解析,共同提高 例1:计算(1)15+(-13)+18 (2)(-2.48)+4.33+(-7.52)+(-4.33) (3))()()(76617165-+-+-+练习1:计算:(1)(+14)+(-4)+(-1)+(+16)+(-5)(2)(-18.65)+(-7.25)+18.75+7.25(3)(-2.25)+(-85)+(-43)+0.125 (4)(-3.5)+[3+(-1.5)]例2:小明遥控一辆玩具赛车,让它从A 地出发,先向东行驶15m ,再向西行驶25m ,然后又向东行驶20m ,再向西行驶35m ,问玩具赛车最后停在何处?一共行驶了多少米?练习2:婷婷家某星期各天的收支情况如下(记收入为正):+120元,-27.6元,-5元,-74元,+16.8元,-31.9元,+25元 用有理数加法计算婷婷家这星期末结余多少元?三、学习体会: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2、你认为老师上课过程中还有哪些须要注意或改进的地方?3、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四、自我测试:1、七年级一班某学期班费收支情况如下(记收入为正,单位:元):+200,-55,-120,+18.期末时,该班的班费结余为( ) A 、43元 B 、153元 C 、35元 D 、68元2、绝对值小于5的所有整数的和是( ) A 、-15 B 、0 C 、15 D 、303、在-1,2,-3这三个数中,任意两个数之和的最小值是( ) A 、-1 B 、1 C 、0 D 、-4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 4 )+( – 5 )= – 9 B 、 5 +( –6 )=11 C 、( – 7 )+10= –3 D 、( – 2 )+ 2 = 45、计算1) (–2.5)+(–52.6) 2) (–8)+(+21)+(–12)3) (– 243)+ 143 + 131 + (– 531)4) (– 1.8)+ 0.2 + ( – 1.5 ) + ( – 0.3 ) + 1.5 + 0.15) (+30)+(–17.5)+(–20)+(+17.5) 6) (–2.75)+(–441)+(–283) +856、红星电动自行车厂本周内计划每日生产500辆电动自行车,由于工人实行轮流休息,每日上班人数不一定相等,实际每日的生产量与计划相比情况如下表(2)本周总生产辆与计划量相比,是增加还是减少了?本周累计共生产了多少辆电动车?五、应用与拓展:1、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是负数,则这两个数是()A、都是负数B、一定是一正一负C、一定是0和负数D、至少一个是负数2、若│a │=7 ,b的相反数是2,则a+b的值是()A、–9B、–9或+9C、+5或–5D、+5或–93、一口水井,水面比井口低3m,一只蜗牛从水面沿着井壁往井口爬,第一次往上爬了0.42m ,却下滑了0.15m;第二次往上爬了0.5m后又往下滑了0.1m;第三次往上爬了0.7m又下滑了0.15m;第四次往上爬了0.75m又下滑0.1m,第五次往上爬了0.55m,没有下滑;第六次蜗牛又往上爬了0.48m没有下滑,问蜗牛有没有爬上井口?4、在数字3、4、5、6、7、8、9的前面添加“+”或“–”号使它们的和为–10,请你尽可能想出多种方案。
2.1.2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课件)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 1 +(-11)
= -10
有相反数的可先把相反 数相加,能凑整的可先
凑整,从而使计算简化.
练 习 【教材P30】
1. 计算: (1)23+(-17)+6+(-22); (2)(-2)+3+1+(-3)+2+(-4);
(2)原式 = [(-2)+ 2]+[3+(-3)]+[1+(-4)]
= 0+0+(-3)
(2) 16 + (-25) + 24 + (-35) = (16 + 24) +[(-25) + (-35)] = 40 +(-60) = -20.
有相反数的可先把相反 数相加,能凑整的可先 凑整,从而使计算简化.
例 题 【教材P29】
例 3 10 袋小麦称后记录(单位:kg)如图所示. 10 袋小麦 一共多少千克?如果每袋小麦以 50 kg 为质量标准,10 袋 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
两次所得的和相同吗?换几个加数再试一试. 从上述计算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归纳
在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 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 (a + b)+ c = a +(b + c)
特别提醒: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多个有理数相加,可以 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6) + (-8)
= [8 + (-8)]+(-6) = 0 +(-6) = -6;
有相反数的可先把相反 数相加,能凑整的可先 凑整,从而使计算简化.
基础练:2.1.1 课时2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2.1.1 课时2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基础练易错诊断(打“√”或“×”)1.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也发生了变化.()2.三个数相加,只能先把前两个数相加.()3.a+(-b)=b+(-a).()知识点1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4.下列变形,运用加法的运算律正确的是()A.3+(-2)=2+3B.4+(-6)+3=(-6)+(4+3)C.[5+(-2)]+4=[5+(-4)]+2D.1515(1)()()(1) 6666+-++=+++5.7+(-3)+(-4)+18+(-11)=(7+18)+[(-3)+(-4)+(-11)]是应用了()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分配律D.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6.计算1531(2)()()(1)4646-+++-++的结果是()A .-1B.1C.0D.47.计算:1+(-2)+(+3)+(-4)+(+5)+(-6)+…+(+99)+(-100)+(+101)的结果是()A.0B.-1C.-50D.518.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2021)+a+2020+b=________.9.绝对值大于1而小于3.5的所有整数的和为________.10.计算:(1)(-7)+(+11)+(-13)+9;(2)(-1.9)+3.6+(-10.1)+1.4;(3)11 (0.5)3 2.75(5)42-+++-;(4)2111 (4)(3)6(2)3324 -+-++-.知识点2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11.(生活情境题)检修小组从A地出发,在东西路上检修线路,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一天中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4,+7,-9,+8,+6,-4,-3.求收工时在A地______边______千米.12.如图所示,检测10个排球,其中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克数记为负数,国际排联规定:一个排球的标准质量为260~280克,若设排球的标准质量为265克.求这10个排球的总质量是多少克?参考答案1.答案:×2.答案:×3.答案:×4.答案:B5.答案:D6.答案:A7.答案:D8.答案:-19.答案:010.答案:见解析解析:(1)(-7)+(+11)+(-13)+9=[(-7)+(-13)]+(11+9)=-20+20=0.(2)(-1.9)+3.6+(-10.1)+1.4=[(-1.9)+(-10.1)]+(3.6+1.4)=-12+5=-7.(3)11 (0.5)3 2.75(5)42 -+++-11[(0.5)(5)](3 2.75)24=-+-++=-6+6=0.(4)2111(4)(3)6(2)3324-+-++-2111113[(4)(3)(2)]6(10)633342424=-+-+-+=-+=-.11.答案:东112.答案:见解析解析:这10个排球的总质量为:(-0.7)+(-3.5)+0.7+(-0.6)+0.8+2.3+0.5+(-0.7)+(-0.3)+0.4=[(-0.7)+0.7]+[(-3.5)+(-0.6)+(-0.7)+(-0.3)]+[0.8+2.3+0.5+0.4] =0+(-5.1)+4=-1.1,265×10+(-1.1)=2650-1.1=2648.9(克)答:这10个排球的总质量为2648.9克.。
2.1.2.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RJ版)
(2)(2 3) ( 1) (3 3) (5 1).
42
4
2
解:(1)(-52)-(+37)+(-19)-(-24) =-52-37-19+24 =-108+24 =-84.
(2)(2 3) ( 1) (3 3) (5 1)
42
4
2
23 1 33 51 42 4 2
23 33 1 51 4 42 2
如:(-20)+(+3)-(-5)-(+7) =-20+3+5-7
偶正奇负
问题2:省略括号和加号的算式“-20+3+5-7”如何读? 方法一:按性质符号读:负20、正3、正5、负7的和. 方法二:按运算符号读:负20加3加5减7. 问题3:省略括号和加号的算式如何计算? 先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将正负数分别结合相加,再求和.
问题3:一般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你能发现点A,B之间的距离与数a,b之间的关系吗?
解:(4) 3 7 ( 1) ( 2) 1 42 6 3
3 ( 7) ( 1) 4 (1) 4 2 66
3 ( 7) 1 (1) 4 22
3 (3) (1) 4
3 (4) 4
3 1 . 4
2.将下列式子先改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再计算:
(1)(-52)-(+37)+(-19)-(-24);
61 5 2
11. 2
拓展探究
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对于下列各组数a,b:
(1)a=2,b=6; (2)a=0,b=6; (3)a=2,b=-6; (4)a=-2,b=-6.
问题1:观察点A,B在数轴上的位置,你能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5+(-13)+18 ) ( )
计 算
(2)(-2.48)+4.33+(-7.52)+(-4.33) )
5 1 6 (3) — +(- — ) + (- — ) ) +(6 6 7
使用运算律通常有下列情形: 使用运算律通常有下列情形: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先相加;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先相加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先相加; (2)几个数相加得整数时,可先相加; 几个数相加得整数时 可先相加; 几个数相加得整数 可先相加 (3)同分母的分数可以先相加; 同分母的分数可以先相加; 同分母的分数可以先相加 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4)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加。
2. 蚂蚁从某点 出发在一条直线上来回爬行, 蚂蚁从某点O出发在一条直线上来回爬行 出发在一条直线上来回爬行,
假定向右爬行的路程为正数, 假定向右爬行的路程为正数,向左爬行的路程 为负数,爬过的各段路程依次为(单位:厘米) 为负数,爬过的各段路程依次为(单位:厘米) +6,-3,+10,-5,-7,+13,-10 , , , , , , (1)蚂蚁最后是否回到了出发点? )蚂蚁最后是否回到了出发点? 最远是多少厘米? (2)蚂蚁离开出发点 最远是多少厘米? )蚂蚁离开出发点O最远是多少厘米 (3)在爬行过程中,如果爬行 厘米奖励一粒 )在爬行过程中,如果爬行1厘米奖励一粒 芝麻,则蚂蚁一共得到多少粒芝麻? 芝麻,则蚂蚁一共得到多少粒芝麻?
(1)[8+(-5)]+(-4) ) - - (2)8+[(-5)+(-4)] ) - -
= -1 = -1
(3)[(-7)+(-10)]+(-11) = -28 ) - - - (4)(-7)+[(-10)+(-11)] )- - - = -28
(5)[(-22)+(-27)]+(+27) = -22 ) - - (6)(-22)+[(-27)+(+27)] = -22 )- -
小明遥控一辆玩具赛车, 小明遥控一辆玩具赛车,让它从 A地出发,先向东行驶 地出发, 地出发 先向东行驶15m,再向 , 西行驶25m,然后又向东行驶 西行驶 ,然后又向东行驶20m, , 再向西行驶35m,问玩具赛车最后 再向西行驶 , 停在何处?一共行驶了多少米? 停在何处?一共行驶了多少米?
2、计算(-1)+2+(-3)+4+(-5) 、计算( ) ( ) ( ) +6+(-7)+……+(-2003)+2004+ ( ) ( ) (-2005) )
3、绝对值大于5,但不大于 的所有 、绝对值大于 ,但不大于8的所有 整数的和是多少? 整数的和是多少?
4、把6个圆圈排成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每 、 个圆圈排成如图所示的三角形, 个圆圈排成如图所示的三角形 边三个圆圈,把数字-7, , , , , 边三个圆圈,把数字 ,-3,1,5,9, 13分别填在这 个圆圈中,使各边上的数 分别填在这6个圆圈中 分别填在这 个圆圈中, 字之和相等。请填出符合条件的填法。 字之和相等。请填出符合条件的填法。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 把前两个数相加, 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 两个数相加, 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a+b=b+a 一般地,任意若干个数相加, 一般地,任意若干个数相加,无论各 数相加的先后次序如何,其和都不变。 数相加的先后次序如何,其和都不变。
拓展练习: 拓展练习:
1、有下列说法: 、有下列说法: (1)若干个有理数相加,和必大于任一个 )若干个有理数相加, 加数。 加数。 个有理数相加, (2)3个有理数相加,其和不可能为零。 ) 个有理数相加 其和不可能为零。 (3)若干个有理数相加的和仍然是有理数 。 ) (4)两个有理数的和不大于两个有理数的 ) 绝对值的和。 绝对值的和。 其中正确的有几个? 其中正确的有几个?
1 1 7、若四个有理数a、b、c、d满足 = a − 1997 b + 1998 1 1 = = 则这四个数的大小关系怎样? c − 1999 d + 2000
8、若a、b、c、d是互不相等的整数, 、 是互不相等的整数, 、 、 、 是互不相等的整数 且abcd=9,那么 ,那么a+b+c+d等于多 等于多 少?
1.有理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要注意: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要注意: (1)把正数和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相加 (2)把互为相反数的结合,能凑整的结合 把互为相反数的结合, (3)把同分母的数结合相加 3.运算律的作用能使运算简便
探究
用“﹥”或“﹤”符号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____0; (2) 如果a<0,b<0,那么a+b____0; (3) 如果a>0,b<0,|a|>|b|,那么a+b____0; (4) 如果a<0,b>0,|a|<|b|,那么a+b____0;
5、若a+b+c=0,且b<c<0,则下列结论 、 , < < , 正确的有几个: 正确的有几个: ;(2) (1)a+b>0;( )b+c <0; ) > ;( ; ;(4) (3)c+a >0;( )a-c <0 ) ;(
6、代数式 2 x + 1 + 1 能取的最小值为多 、 的值是多少? 少?此时x的值是多少? 此时 的值是多少
)(-9.18)+6.18 = -3 (1)( )( ) 3 2)6.18+(-9.18) (2)6.18+(-9.18) = -3 )(-2.37)+(-4.63) = -7 (3)( )( ) ( ) )(-4.63)+(-2.37) = -7 (4)( )( ) ( )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 换加数的位置, 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练习:某升降机第一次上升 米 练习:某升降机第一次上升8米,第二 次又上升6米 第三次下降7米 次又上升 米,第三次下降 米,第四次 又下降了9米 又下降了 米,这时升降机在初试位置 的什么位置?升降机共运行了多少米? 的什么位置?升降机共运行了多少米?
1.用简便方法计算: 用简便方法计算: 用简便方法计算 (1)(+45.3)+(-9.5)+(+4.7) ) 5 1 1 (2)(+2.5)+(+3 — )+(+1—)+1— ) 6 2 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 学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 浙江教育出版社
2.1有理数的加法( 《 2.1有理数的加法(2)》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 把绝对值相加。 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2 .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 取 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 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运算步骤
先判断类型 (同号、异号等);
再确定和的符号;
后进行绝对值的加减运算
口答) 做一做 (口答)确定下列各题中和的 符号, 符号,并计算:
(1)(+5 )+(+7) (3)(+6)+(-5) (5)(-11)+(-9) (7)(-1.08)+0 (2)(-10)+(+3) (4) 0+
1 5
探究训练
1、将-8,-6,-4,-2, 、 , , , , 0,2,4,6,8这9个 , , , , 这 个 数分别填入9个空框内 个空框内, 数分别填入 个空框内, 使每行、每列、 使每行、每列、斜对角 个数之和都为0。 的3个数之和都为 。 个数之和都为
如图,在钟面上有 个数字 个数字, 如图,在钟面上有12个数字, 如果在某些数前添上负号, 如果在某些数前添上负号,可 以使12个数字之和等于 个数字之和等于0, 以使 个数字之和等于 , 例如,-1+2+(-3)+4+(-5)+6+7+(-8)+9+ 例如,-1+2+(-3)+4+(-5)+6+7+(-8)+9+ ,- (-10)+11+(-12)=0; (1)请你再写出一种添加负号的方法 请你再写出一种添加负号的方法; 请你再写出一种添加负号的方法 (2)想一想 这样的负号至少需添加几个 请举 想一想,这样的负号至少需添加几个 想一想 这样的负号至少需添加几个?请举 例说明. 例说明 (3)以上解题过程中 你是怎样想的 以上解题过程中,你是怎样想的 以上解题过程中 你是怎样想的?
9、设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 、设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 可表示成1、 的形式, 可表示成 、a+b、a的形式,有可 、 的形式 表示成0、 的形式, 表示成 、a/b、b的形式,试求 、 的形式 a2+b3的值。 的值。
10、观察两个算式并回答问题: 、观察两个算式并回答问题: 算式:( )63×67=6×(6+1) 算式:(1) × × ) :( ×100+3×7=4200+21=4221 × (2)692×698=69×(69+1) ) × × ) ×100+2×8=483000+16=483016 × 问题(1)两个因数各位上数字之和是多少? 问题( )两个因数各位上数字之和是多少? 其余各位上的数字有什么特征? 其余各位上的数字有什么特征? (2)根据计算,猜想并举例验证符合上述 )根据计算, 特征的两数相乘的运算法则。 特征的两数相乘的运算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