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教学常规管理规章制度汇编(DOC 120页)
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e35f70b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9.png)
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学校的教学管理行为,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校所有教职工和学生。
第三条服务宗旨学校教学管理的宗旨是服务于师生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章教学环境管理第四条教学场地管理学校教学场地分为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管理人员应做好场地使用管理。
禁止在场地内吸烟、乱扔垃圾、破坏设施等行为,每次使用后都要清理整理,并及时报告损坏设施。
第五条教室管理教室要保持整洁、清爽,教职工应每天按时到达教室,不得提前下课或迟到。
学生出入教室要排队,保持纪律。
第六条实验室管理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管理员应做好场地的安全管理,确保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安全。
学生在实验室内必须穿戴好实验服,并严禁私自进行实验。
第三章教学过程管理第七条课程安排管理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安排。
各部门要每学期定期制定教学计划,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教学工作。
第八条教师教学行为管理教师应遵循教学大纲,能够教学内容辅助教材的解读、实地探索以及案例分析等,教师应注意讲解语速、语调,课堂中不得随意临时调整教学计划。
第九条学生学习管理学生要按时参加课堂学习,遵守纪律,不得迟到早退,不得缺席。
学生在课堂上应听从教师的指导,保持课堂秩序。
第四章教学质量管理第十条教学质量检查学校要进行定期的教学质量检查和评估,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式等进行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提供指导意见。
第十一条教学资源管理学校要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设备等。
教师和学生要妥善保管和利用这些资源。
第五章教学考核管理第十二条平时成绩评定学校要制定合理的平时成绩评定体系,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作业质量给予适当评价。
第十三条期末考试管理学校要按照教学计划和考试大纲进行期末考试,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第六章秩序管理第十四条学生纪律管理学校要制定学生行为规范,对违纪行为进行处理,包括批评教育、记过、留校察看、停学、开除等措施。
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规程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规程教学常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d5e532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a.png)
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规程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制定本规程。
二、教学常规管理的目标1.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2.保障教师和学生的权益;3.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常规管理的内容1.课堂纪律管理(1)学生应按时到达教室,不迟到、不早退;(2)学生应按规定的座次就座,不得随意换座;(3)学生应专心听讲,不得在课堂上走神、玩手机等;(4)学生应遵守课堂秩序,不得打闹、嬉戏等。
2.教学设备管理(1)教师应及时检查教学设备的使用情况,确保正常运行;(2)教师应正确使用教学设备,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3)学生应爱护教学设备,不得损坏或乱用。
3.教学材料管理(1)教师应准备教学材料,确保内容准确、完整;(2)教师应及时发放教学材料给学生,确保学生能按时参与教学活动;(3)学生应妥善保管教学材料,不得私自丢弃或损坏。
4.作业管理(1)教师应合理布置作业,确保作业的质量和难度适宜;(2)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3)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作弊等。
5.考试管理(1)教师应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组织考试;(2)教师应制定合理的考试内容和方式,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科学性;(3)学生应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不得迟到、早退或缺考。
四、教学常规管理的责任1.学校负责教学常规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2.教务处负责教学常规管理的具体执行;3.教师负责教学常规管理的具体实施;4.学生负责遵守教学常规管理的规定。
五、教学常规管理的监督与评估1.学校和教务处对教学常规管理进行日常监督;2.学校和教务处定期评估教学常规管理的效果;3.学生和家长对教学常规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
六、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1.学校应制定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并向全校师生公布;2.教务处应制定教学常规管理的操作规程,并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讲;3.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教学。
七、教学常规管理的奖惩措施1.对于遵守教学常规管理的教师和学生,可给予表扬和奖励;2.对于违反教学常规管理的教师和学生,可给予批评和处罚。
XX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XX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4f447a0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4.png)
XX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XX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促进我县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管理细则。
第二条: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统一的双边活动,是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第三条:教学常规是为维护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行而制定的经常化的制度和规范,它既是学校及其职能部门管理教学的重要依据,又是教师履行职责的基本准则。
第四条:教学常规管理,一般包括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评价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章教学组织管理第五条: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全面负责管理学校工作,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负有全权责任,要建立健全由校长全面负责,教务(导)处、教科处以及年级组、学科教研组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教学常规管理体制。
第六条:学校以教学为主,校长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校长管理教学的主要职责和标准是:(一)带领并促进学校各部门和全体教师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严格执行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决定和决议,保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维护学校教学秩序稳定。
(二)加强教学管理机构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备教务(导、科)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学科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师进行思想和业务培训,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教师队伍。
(三)认真制定和实施教学例会制、年级负责制、教师岗位责任制等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依法治教,推动学校工作正常运转。
(四)深入教学第一线,全力抓好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等教学管理的基本环节,对教学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
校长要兼课听课,每周兼课2-4节,校长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
县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县教学常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b50137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8.png)
县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县教学工作的管理,规范教学秩序,保障教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县内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包括教师教学、课程设置、考试考核、教研活动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
第三条县教育局负责本制度的解释和落实,各学校应当严格执行本制度,并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细则。
第四条教学工作的管理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五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应当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相衔接,相互支持,共同维护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
第二章教师教学管理第六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教师队伍,选拔、培养、激励和管理优秀的教师,支持和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第七条学校应当设立教研组织,促进教研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质量。
第八条学校教师教学工作应当遵循教学计划,认真备课,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确保每堂课的教学质量。
第九条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教学考核制度,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激励优秀教师,帮助落后教师。
第十条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的日常管理,包括考勤管理、教师奖惩、教师岗位评聘等方面,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第三章课程管理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制定合理的课程设置方案,确保学生各学科课程的权益得到保障。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制定差异化课程,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加强课程评估和调整工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反馈,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进度。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建立科学的考试考核制度,包括定期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检验和提高。
第四章教学管理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拓展、实践探究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加强学生的学习指导和辅导工作,提供个性化学习规划,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a7ebf41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a.png)
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校所有师生,必须严格遵守执行。
第三条教学管理是学校的重要管理工作,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第四条教学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公正、严谨的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章师德规范第五条教师应当恪守师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正确榜样。
第六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耐心倾听学生问题,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第七条教师应当严格要求自己,持续学习进修,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成长发展努力奉献。
第八条教师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得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违法违纪活动。
第九条教师应当严格遵守学校教学安排,按时到岗上课,不得旷课旷工。
第十条教师应当认真备课,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不得敷衍塞责、草率从事。
第十一条教师应当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与同事共同研究教学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三章学生行为规范第十二条学生应当尊重师长,尊重教师,听从教师管理,服从教育。
第十三条学生应当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得违反纪律,干扰课堂秩序。
第十四条学生应当热爱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勤学好问,认真完成作业。
第十五条学生不得在课堂上打闹、嬉笑,不得使用手机、电子产品等影响学习的工具。
第十六条学生要保持良好的礼貌,不得辱骂、打骂同学,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第十七条学生应当爱护校园环境,保持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卫生整洁。
第十八条学生应当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参与义务劳动,健康成长。
第四章教学考核评价第十九条学校将每学期进行定期考核评价,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考核评定。
第二十条教师考核主要包括教学质量、教学态度、课堂管理等方面,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定。
第二十一条学生考核主要包括学习成绩、综合素质、行为表现等方面,按照分数排名进行评定。
第二十二条学校将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对优秀者进行表彰奖励,对不及格者进行处罚教育。
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汇编
![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543a298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16.png)
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树立健康的学习氛围,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教学、学习考试、课外活动等。
第三条学校教学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民主、公开、教育的原则,注重个性发展、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第二章教学计划第四条学校每学年制定教学计划,并上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五条教学计划应当包括学校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任务分配、师资配置、教学资源保障等内容。
第六条学校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活动,不得擅自调整课程内容或时间安排。
第三章教学评估第七条学校每学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评优、晋级、奖惩等相关工作的依据。
第八条学校每学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奖惩等相关工作的依据。
第九条学校建立学生家长参与教学评估的机制,鼓励家长对教学进行评价和建议。
第四章教学管理第十条学校教学管理岗位设置应当合理,配备专业的教学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协调和指导教师教学工作。
第十一条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第十二条学校建立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完善教师的教学档案,包括教学经历、教学成果、教学评价等内容。
第五章课堂教学第十三条教师每节课应按时上课,认真备课,严格遵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安排。
第十四条教师应遵守课堂纪律,不得迟到早退,不得私自安排其他活动干扰教学。
第十五条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六章课外活动第十六条学校在周末或假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包括文体活动、科技创新、实践实习等。
第十七条教师应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
第十八条学校负责保障课外活动的安全,提供必要的师资和教学资源。
第七章学习考试第十九条学校每学期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
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汇编
![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ca1a171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e.png)
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汇编一、教师日常管理制度1. 准时到校上课:教师应该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准时到达教室,保证上课时间的严格执行。
2. 讲台秩序:教师应该在讲台上保持良好的秩序,不得随意离开讲台或者进行与授课无关的活动。
3. 课堂纪律: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严格管理,保持课堂纪律和秩序。
4. 作业批改:教师应该及时批改作业,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和纠正。
5. 考试管理:教师应该按照学校规定的考试制度进行考试,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6. 教材使用:教师应该按照学校规定使用指定的教材,并做好相应的备课工作。
二、学生日常管理制度1. 准时到校上课:学生应该按照学校规定准时到达教室,不得迟到早退或旷课。
2. 服装着装:学生应该穿着整洁、干净、合适的服装,不得穿着过于暴露或者不雅的服装。
3. 课堂纪律:学生应该保持课堂纪律和秩序,不得进行与学习无关的活动。
4. 作业完成:学生应该按照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求完成作业,并按时上交。
5. 考试管理:学生应该按照学校规定的考试制度进行考试,不得抄袭、作弊或者干扰考试秩序。
6. 校园安全:学生应该保持校园安全,不得进行打架、斗殴等危险行为。
三、教学管理制度1. 教学计划:教师应该按照学校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并严格执行计划。
2. 教案备课:教师应该认真备课,制定详细的教案,并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3. 教学评估: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授课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4. 教育培训:教师应该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和研讨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5. 学生评估: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6. 课程设计:教师应该按照学校规定制定课程设计,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四、考试管理制度1. 考试安排:学校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考试安排,并公布相关信息。
2. 考试监督:学校应该派出专人对考场进行监督,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
3. 考试违规处理:对于抄袭、作弊、干扰考场秩序等违规行为,学校应该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921eeb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7.png)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教职工、学生及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第三条教学常规管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全面发展,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条教学常规管理要坚持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自主性与他律性相结合的原则,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教学计划管理第五条学期教学计划应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学校教学计划和学科特点制定,明确教学目标、内容、重点、难点、时间安排等。
第六条教师应按照学期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七条教务处应定期检查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对执行不到位的教师进行督促和指导。
三、课堂教学管理第八条教师应按照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九条教师应注重课堂纪律管理,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第十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十一条教师应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按时上下课,不得随意请假、调课。
确需请假、调课的,应提前向教务处申请,并安排 substitute 教师。
四、作业与考试管理第十二条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合理布置作业,注重作业的质量与数量,不得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第十三条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学生作业质量。
第十四条教务处应定期组织考试,检查教学效果,考试内容应与教学内容相符,考试形式应多样,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
第十五条教师应认真组织考试,遵守考试纪律,公正评分,不得泄露考试内容。
五、教学质量管理第十六条教务处应建立教学质量监测制度,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七条教师应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e1c87a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6.png)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秩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教学常规是指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包括教师的行为规范、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教学资源的管理、教学评价的实施等。
第三条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年龄、课时分配等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按计划执行,确保教学有条不紊。
第四条教师应制定合理的教学资源管理制度,合理使用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条教师应持续进行教学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章教师行为规范第六条教师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教学时要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示范。
第七条教师应严禁在教学中饮酒、吸烟和违法使用其他药物,不得通过超负荷的教学工作来强化自己的精神。
第八条教师应穿着整洁、得体,不得穿着暴露、不雅或不符合学校规定的服饰。
第九条教师应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备课,不得完全依赖课本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兴趣进行适当改编和创新。
第十条教师应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维护教学秩序。
第三章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第十一条教师应按照学校教学计划,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第十二条教学计划应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内容。
第十三条教师应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不得随意修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第十四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章教学资源管理第十五条教师应保管好教学资源,定期检查教学设备的完好性,及时维修或更换损坏设备。
第十六条教师应适当使用多媒体设备,提高教学效果,但要避免依赖过度,保持教学的活跃性。
第十七条教师应合理使用教材和课件,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目标,适当进行内容调整和创新。
第五章教学评价的实施第十八条教师应持续进行教学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
第十九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得歧视或偏袒任何学生。
教学常规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教学常规管理规章制度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c040279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1.png)
教学常规管理规章制度汇编第一条教室管理1.1 教室环境要保持整洁,桌椅摆放整齐,不得擅自更改座位。
1.2 教室内禁止随意涂鸦,保持墙面和桌椅的清洁卫生。
1.3 上课期间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手机静音并收起。
1.4 开灯、关窗、关闭投影仪等用电设备要慎重使用,节约用电。
1.5 上课前要检查教室设施是否正常,如有损坏或故障要及时报修。
第二条学生管理2.1 学生要遵守纪律,听从老师安排,不得迟到早退。
2.2 学生要尊重老师和同学,不得互相攻击或辱骂。
2.3 学生要遵守校规,不得擅自离校或违反校内规定。
2.4 学生要保持学习状态,课堂上要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2.5 学生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损坏校园设施及器材。
第三条教师管理3.1 教师要尊重学生,耐心教导,不得采用体罚等不当手段。
3.2 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上课准备充分,教学内容生动有趣。
3.3 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3.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问题。
3.5 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和活动,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第四条学校管理4.1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4.2 学校要定期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3 学校要配备足够的教学设备和教材,保障教学需要。
4.4 学校要建立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4.5 学校要加强师生沟通,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以上为教学常规管理规章制度,希望全体师生员工共同遵守,共同努力,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而奋斗!。
县级小学规章制度汇编范本
![县级小学规章制度汇编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95b24f6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9.png)
县级小学规章制度汇编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管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三条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生管理第四条学生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勤奋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第五条学校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全面评价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第六条学校建立健全学生奖惩制度,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可以给予纪律处分。
三、教师管理第七条教师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条件,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八条学校实行教师考核制度,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等方面进行定期考核。
第九条学校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教育教学管理第十条学校应当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开设规定课程,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第十一条学校实行教育教学计划制度,教育教学计划应当符合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由校长审批。
第十二条学校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定期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校园安全管理第十三条学校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十五条学校建立健全校园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目录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27bb9ea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4.png)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教学秩序,促进师生关系和谐,提高教学效率,制定本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教学单位和教职员工,具体执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等。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教学活动包括校内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实习教学、课外学术活动等。
第四条:学校将根据本制度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对教学单位和教职员工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奖惩。
第五条:本制度解释权归学校教务处所有。
第二章教学时间管理第一条:教师每学期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安排课程,不得迟到、早退,课堂上不得提前下课。
第二条:教师在授课前应提前十分钟到课室进行准备,按时开始授课,上课期间严格遵守学校规定的教学时间安排。
第三条:教师在上课期间不得接听电话,不得私自使用手机,不得在课堂上进行无关活动。
第四条:学生应按时到达教室,不得迟到,迟到超过十分钟的学生将被记录并影响平时表现分。
第五条:学生应在课间休息时间内不离开教室,不进行无关活动,不得在教室内大声喧哗。
第六条:在学校规定的教学时间之外,教职员工不得私自安排课程、讲座、实验或其他教学活动。
第三章教学秩序管理第一条:教师在课堂上应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言行端正,言谈举止文明,不得有不当言行。
第二条:教师应尊重学生,严禁体罚、辱骂学生,不得有歧视行为,不得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
第三条:学生应尊重教师,听从教师的管理和安排,不得在教师面前耍无赖、撒泼、顶嘴等。
第四条:学生在课堂上应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不得打瞌睡、玩手机、交头接耳等影响教学秩序的行为。
第五条:学生不得在无关活动中吸烟、饮酒、赌博等违法行为,不得进行擅离职守等影响教学秩序的行为。
第四章课堂纪律管理第一条:教师在课堂上应严格要求学生,保持课堂纪律,不得出现迟到、早退、无故缺席等现象。
第二条:老师不得私自离开课堂,应在课堂上全程管理学生,保证课堂秩序。
第三条:学生不得在课堂上随意走动,不得打扰其他同学,不得在课堂上进行无关活动。
教学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汇编
![教学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88a1033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a.png)
教学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汇编
一、课堂教学管理规定
1、为确保教学安全,提高教学效率,每位教师在开始上课前,要提前5分钟走进教室,把学生招呼入座,并布置好课堂秩序,文明教学。
2、进教室后,教师要认真检查文具用品,检查学生数量,确认学生服从纪律,无不良行为,并讲授教学内容;
3、上课过程中,不得用不文明语言,不得巧取豪夺,不得以言语、举动误导学生;
4、在文科类课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发展,及时汇报课堂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在实验实践类课程中,教师必须认真把关,及时指导,确保学生安全,有效利用实验资源;
6、严禁学生在课堂上任意吃、喝、玩、睡;
7、严禁带有危害学生健康的文具、物品进入教室;
8、课堂上禁止学生过度活动,如:跳跃、游走等;
9、学生离开教室只能在规定时间,由指定老师陪同离开。
二、课外活动管理规定
1、任何课外活动必须经原教师同意,活动前由班主任或者其他老师做好活动安全宣导;
3、班级组织开展课外活动时,必须让家长同意,并由老师做好安全指导;
4、活动过程中老师需全程陪同。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汇编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707ab8a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10.png)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汇编1. 引言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学校为规范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本文档将汇编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规范、教师评价制度、课程管理制度等。
2. 教师的教学规范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以下教师的教学规范:- 2.1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素养,包括教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及与学生有效的沟通能力等。
- 2.2 教师应遵守教育部门颁布的各项教学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如按时上课、不违规补课等。
- 2.3 教师应严守教学纪律,不得在课堂上进行与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向学生传授非法、违背社会公德的内容。
- 2.4 教师应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和考试,并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反馈和指导。
3. 教师评价制度为了客观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并对其进行激励和约束,学校制定了教师评价制度,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 3.1 教学效果评价:学校将定期组织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上级评价等。
- 3.2 教学反馈:学校鼓励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反馈,并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进行改进。
- 3.3 教学考核:学校将根据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成果进行定期考核,对表现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对表现不佳的教师进行帮助和提醒。
4. 课程管理制度为确保课程的科学性和连贯性,学校制定了课程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4.1 课程设置:学校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和学生需求,制定课程设置计划,确保每个年级和专业都设有科学合理的课程。
- 4.2 教材使用:学校规定教师使用教育部门认可的教材,并注重教材的综合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 4.3 课程评估:学校将定期评估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以便进行调整和改进。
5. 学生管理制度为确保学生的学习秩序和生活秩序,学校制定了学生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5.1 学生考勤制度:学生应按时出勤,不得迟到早退,缺勤需要请假并经过班主任或辅导员批准。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_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_教学常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1e0c91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3.png)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_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各级各类教学机构的教师。
第三条本制度执行人员包括教务处、教研室和各班主任。
第四条教师应当严格遵守本制度,积极履行教学职责,提高教学能力。
第五条学校将定期对教师进行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宣讲和培训,确保教师理解并执行本制度。
第二章教师基本要求第六条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学历和专业知识,持有教师资格证书。
第七条教师应有良好的教学道德和职业操守,严守教学纪律。
第八条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第九条教师应敬业爱生,关心学生的综合发展和身心健康。
第三章教师教学行为第十条教师应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备课,结合教材和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
第十一条教师应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严禁代课、缺课。
第十二条教师应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遵守纪律,不得私自调整课程内容和进度。
第十三条教师应按照学生的学情和特点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十四条教师应注重课堂纪律的维护,确保学生安全和学习秩序。
第四章教师考勤管理第十五条教师应每天按时签到,不得擅自请假或旷课。
第十六条教师如需请假,应提前向班主任或教务处进行请假申请,并说明请假原因。
第十七条请假时间超过两天的教师,应提供相应的假期凭证。
第十八条教师每学期请假总天数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第五章教师评价管理第十九条学校将对教师进行定期的教学评价,包括学生评价、上级评价和同事评价。
第二十条学生评价将采用匿名方式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
第二十一条上级评价将由教务处和教研室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
第二十二条同事评价将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教师的师德和教学能力等方面。
第六章教师奖惩管理第二十三条学校将根据教师的教学表现,对其进行奖励和惩处。
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汇编范文
![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汇编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1e963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7.png)
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汇编范文教学管理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的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
第三条学校注重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提升,坚持德育为先、素质教育为导向、终身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方针。
第四条学校积极营造良好教学环境,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热情,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教育资源和优质教学服务。
第五条学校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制,加强教学管理工作,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第二章教学组织管理第六条学校设立教务处,负责教学组织管理工作。
第七条教务处按照学校的教育教学方针和要求,制定年度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各学科教学工作。
第八条教务处负责编制教材选用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资料、课程表等,保证教学安排的合理性和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第九条学校设立班级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班级教学管理工作。
第十条班主任队伍要经过专门培训,熟悉班级管理工作,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学习管理和成长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班主任要做好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及时记录学生的学习、纪律和成长情况,为学生的评价提供依据。
第十二条如果学生在学业或行为上存在问题,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并及时报告学校有关部门。
第十三条各学科教师要遵守教育教学纪律,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章教学质量管理第十四条学校设立学科教研组,负责学科教学研究、教学反思和交流等工作。
第十五条学科教研组要定期组织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教学质量。
第十六条学校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第十七条学校组织教师评课活动,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第十八条学校要建立学习档案,记录学生学习情况和成长成绩,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第十九条学校要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县学校规章制度汇编表
![县学校规章制度汇编表](https://img.taocdn.com/s3/m/3c18ca6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d.png)
县学校规章制度汇编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内部管理,保障师生权利,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学校实际,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校师生。
第三条学校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园规章制度,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筑牢师生健康成长的坚实基石。
第四条学校尊重师生人格尊严,倡导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障师生的基本权利。
第五条学校贯彻落实“德才兼备,知行合一”育人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章学生管理第六条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校依法负有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和管理的责任。
第七条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定,尊重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持之以恒地学习,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意识。
第八条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有违风化和社会公德的行为,不得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秩序。
第九条学生宿舍管理:学生应当爱护公共财产,自觉维护宿舍环境卫生和安全,不得故意损坏公共设施,不得有违法违纪、侮辱、诽谤他人的言行举止。
第十条学生课外活动管理:学生应当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课外活动,不得违规逃课、拒绝参与,不得组织或参与有违纪规的活动。
第十一条学生奖惩管理:学生应当尊重师长、团结同学,遵守校规校纪,自觉接受学校的教育和管理,配合学校相关工作的开展。
第三章师资队伍管理第十二条学校对教职工实行岗位责任制,鼓励优秀教师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培养后备力量。
第十三条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负有直接领导责任。
第十四条教职工管理:学校要求教职工团结一致,积极工作,维护学校形象,禁止操办营利性活动,不得向学生收取额外费用。
第四章教学管理第十五条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教育工作的规定,落实各类学科教学计划和教育教学工作要求,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第十六条教学组织管理:学校要求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认真备课,科学组织教学,注重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6d3011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5.png)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证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益,制定本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二、教学常规管理内容1. 教师管理(1)教师着装应规范,不宜穿拖鞋、汗衫、背心等不符合教育教学规范要求的服装。
(2)教师应准时到达教室,未经允许不得提前下课或迟到。
(3)教师教学时应注意语言表达清晰,授课内容要求准确,体现出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经验。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尽量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5)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个人隐私。
(6)教师应严格遵守教学安排,不得因故随意更改课程内容、调课时间或者排除优秀学生。
2. 学生管理(1)学生上课应准时到达教室,迟到不得超过10分钟,如超过10分钟,不得进入教室。
(2)学生上课期间严禁玩手机、上网、吃东西,且严禁在学校内吸烟、打闹等行为。
(3)学生应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认真听讲,遵守教师的教学规范。
(4)学生应遵守学校的考试纪律和安排,不得抄袭、作弊等行为。
(5)学生应注意课堂礼仪,保持课堂安静,不得打闹嬉戏,要尊重教师和同学的权威。
3. 教室管理(1)教室地面、桌椅应保持干净整洁,垃圾应放置在指定位置。
(2)教室内禁止吸烟、打闹、嬉戏等行为。
(3)教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线,配合教学设备的使用,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4)教室内的设备、教材、桌椅等教学用品应保持良好的状态,如有损坏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4. 教学出勤管理(1)学生应参加教学安排的学习活动,如旷课超过3次者,教学部门应对其实行相应的纪律处罚。
(2)教师如要请假或者出差等需提前由教学部门予以批准。
(3)教师应根据规定的教学时间表提前备好教材、课件等教学用品。
(4)若因特殊原因不能到场上课,应及时报告学校,并请假或安排替补教师。
5. 教学考核管理(1)对于正式考试,教学部门应根据学习进度、教学大纲等规定制定合理的考试制度。
(2)教学部门应规定合理的课堂测试、作业和期中期末考试等考核方式,确保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
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管理制度(3篇)
![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b731b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09.png)
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运行,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过程管理、教师培训等方面。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是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
第四条本管理制度的实施由教务部门负责监督和落实。
第二章课程设置管理第五条课程设置应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需求,灵活且科学合理。
第六条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发展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七条课程设置应根据学科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第八条课程设置应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完整性。
第三章教学计划制定管理第九条教学计划的制定应根据学校教学年度计划和学科教学大纲制定。
第十条教学计划应明确内容和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要求等。
第十一条教学计划应合理安排学时和教学资源,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二条教学计划应定期评估和调整,确保教学进度和效果。
第四章教学过程管理第十三条教师应按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提前准备教学材料和教学工具。
第十四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十五条教师应注重课堂纪律和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十六条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和个性特点,进行个性化辅导和指导。
第十七条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第五章教师培训管理第十八条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第十九条教师培训应对教师进行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提供相关教学资源和信息。
第二十条教师培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二十一条教师培训应根据教师个人需求和学校的教育教学需求进行差异化培训。
第六章监督与评估第二十二条教务部门应定期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新和教字【2010】64号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坚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尤其是“两基”工作实施以来,中小学学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面貌焕然一新,素质教育、“双语”教学稳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育事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与此同时,中小学在教学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校长办学理念、思路不清,管理水平不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部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教学仪器设备和远程教育设备使用率不高;部分“双语”教学班效果不明显;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不完善;教研力量薄弱,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帮助不大。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和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近年我县中小学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质量意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1.实现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必须把高质量的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是我县教育健康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学生、家长的迫切愿望。
各级中小学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发展我县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来抓,科学谋划,制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对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的督导监控,研究解决本地在教育教学质量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2.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发展全局,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满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3.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校长、教师和教研员的综合素质。
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学管理和教科研工作,深入开展教科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突出和强化“双语”教学工作,依托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为教学服务;加大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测与督导评估,全面提高我县中小学尤其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校长、教师、教研员综合素质4.坚持党委(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高度重视学校校长的选用工作,积极推进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严格校长资格制度,选拔懂业务、管理水平高、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强的人员担任校长,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校管理队伍。
5.进一步明确校长职责。
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校长对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负第一责任。
校长对教学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带领全体教师,遵守教育政策和法规,严格执行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决定和决议,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质量意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坚持校长任课制度。
校长要深入教学第一线,研究改进教学工作,正确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加强对教师的常规工作的培训指导,考核教师的教学效果。
县直中小学校长、书记每周课时不少于2节,乡(镇)中学校长、书记每周课时不少于2—4节,乡(镇)中心小学及村级小学校长每周课时不少于6—8节;每学期校长、书记、副校长听课不得少于40节。
校长不兼课,不听课,扣除当年三个月绩效工资中30%的奖励工资。
7.实施校长任期责任制。
每四年为一任期,任职期间,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办学效益好,教学质量高的学校校长可连聘连任;学校管理不到位、教学质量差的校长,要予以解聘或撤职。
8.加强校长任职培训。
组织实施好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训,严格执行校长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校长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建立中小学优秀校长到内地、区内教育先进学校挂职培训制度。
9.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以转变观念,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发展教育的根本大计来抓。
要保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确保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的2%、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的5%、人民教育基金和教育费附加各5%。
10.重视培育教师成长。
制定“新秀—能手—骨干”的发展规划。
从2010年启动地县两级骨干教师培训“112计划”,即力争用三年时间,培养150名县级学科骨干教师,20名不同语段的学科带头人,逐年建设一支起示范、引领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发挥优秀教师的指导引领作用,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
11.建立优劳优酬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教学效果好,成绩优异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在各级各类教学活动中,成绩优异获得县级、地区级、自治区级和国家级奖项的教师给予一次性表彰奖励。
12.加强教师考核工作。
继续实施两年一次的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测试工作,水平测试成绩不合格的教师,除不得晋升职称外,扣除其当年绩效工资中30%的奖励工资。
参加各类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自费脱岗继续参加地区组织的不合格教师培训班,考核仍不合格者,不得在教学岗位担任教学工作并扣除当年绩效工资中30%的奖励工资。
13.加强教研队伍建设。
编制部门要根据国家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有关要求,结合本地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确定县级教研室编制。
县教学研究机构按不低于在职教师总数200:1的比例配备专兼职教研员。
学校教研室应配备1名中层领导和至少1名专职教研人员。
高级中学、完全中学、12个班级以上的初级中学和乡镇中心学校都要单独设立教研室。
不设教研室的学校要有专门负责教研工作的校领导和专职人员。
14.规范教研人员任职资格标准和选拔任用管理办法。
通过公开招聘的用人制度选拔、配备教研人员。
县教研员要兼顾不同学科、学段、语种需求;对现有教研员队伍中不符合任职条件的人员要采取措施调整到其他岗位,对在编在职的教研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培训,提高教研员指导引领能力。
学校应安排不低于4%的公用经费用于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15.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县教育局教研室负责本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学业务管理,重点抓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16.建立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
教研员要包片联系学校,定点联系薄弱学校,指导学校建立以学校发展为本的教师学习制度和校本教研制度,研究和解决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帮助学校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
17.建立教研员听课制度。
教研员要每周深入学校3天,深入课堂,每学期听课(或上课)时间不少于120节,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学科教学的现状,经常性地组织教师开展评课活动,有的放矢地指导教学。
通过抓点带面,整体推进,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能力与水平。
三、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学管理工作18.学校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实施对教学全过程的有效监控。
坚决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严格执行作息时间,确保学校有效教学时间。
要按照《新和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课后辅导、考试等教学环节加强培训指导。
19.教师要钻研每篇教材,依据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重点、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寓德育教育于各个学科中,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业布置精心设计、要求明确,批改作业认真、规范;在期中、期末的考试中检查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0.建立“月查、月评、月整改”制度。
学校教务处每学期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等教学环节检查不少于四次,并每月进行一次抽考,教研组检查每周不少于一次。
县教研机构三年一个周期,利用寒暑假分批对本县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每学年对所属所有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督查指导不少于一次,对薄弱学校进行蹲点、指导每学年不少于四所。
每学期对所有中小学进行一次统一的质量检测,质量检测结果与校长个人考核及单位目标管理考核挂钩。
成绩落后的学校校长及任课教师年终考核评定为基本合格,并扣除当年三个月绩效工资30%的奖励工资。
21.县教育局教研室每学年对所属所有学校的教学常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培训、督导检查。
教师不备课,作业布置少,批改作业不认真,每项发现一次,当场处罚校长、任课教师各50元。
推门听评课,抽考不合格的教师,扣除当年一个月绩效工资30%的奖励工资。
教学效果差的,年终不得评优,三年内不得晋升职称,且扣除其当年绩效工资中30%的奖励工资。
由于种种原因未从事教学工作,未上课的教师扣除当年绩效工资30%的奖励工资。
四、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22.建立以学校发展为本的学校教师学习制度、培训制度、教研制度等,要针对学校师资队伍和教育教学现状,着眼于学校未来发展的需要,开展学校策划和组织实施、全体教师主动参与的教学培训、研究、交流、总结、评价等活动,研究和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
23.学校实行“校长——学科教研组——教师个人”三级教研组织网络,建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制定学校校本教研的总体规划。
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校长要挂帅,校长要成为教科研的领导者、组织者、研究者、指导者和服务者。
领导小组成员必须深入校本教研第一线,每人至少参与两项校本教研活动。
抓好对校本培训、教学反思、案例研究和课题研究的指导工作。
24.认真落实校本教研“八个一”,即:每学年举办一次学科带头人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优秀教案、优秀作业评比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开放周活动;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级公开课或观摩课;每位教师至少参与一项小课题研究;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要有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每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经验交流会。
25.各学校要把校本教研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教研过程和成果进行严格考核,将考核结果与教师晋职、晋级和评优挂钩,教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要予以奖励。
拒绝参与“八个一”校本教研,不履行教科研职责的教师扣除当年三个月绩效工资中30%的奖励工资。
五、进一步加强“双语”教学工作,切实提高少数民族教学质量26.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突破口,是加快基础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新党发〔2004〕2号)、《中共阿克苏地委、行署关于加强“双语”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阿地党发〔2004〕15号)和《关于加快推进地区“双语”教学发展的实施意见》(阿行署办〔2009〕44号),有序推进学前、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双语”教学,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各学段“双语”教学的衔接和普及工作。
27.积极推进小学“双语”模式三教学。
切实提高学前“双语”教育的质量,通过两年的学前“双语”教育,使少数民族儿童初步达到能够听懂汉语、并运用汉语进行交流的目标,为学前“双语”幼儿进入小学使用汉语授课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