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铜线接入技术
铜线的接线方法
铜线的接线方法铜线是电气工程中常用的导电材料,其接线方法直接关系到电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在实际工程中,正确的接线方法不仅可以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还可以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掌握铜线的正确接线方法对于电气工程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铜线的基本特性。
铜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可塑性,因此在电气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进行接线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规格的铜线,以满足电路的负载要求。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铜线接线方法。
一、扭接法。
扭接法是最常见的一种铜线接线方法,它适用于直线连接和分支连接。
在进行扭接时,首先需要剥去铜线绝缘层的一部分,然后将两根铜线交叉扭绞在一起,最后用绝缘胶带或绝缘套管进行包裹,以确保接头的绝缘性能。
扭接法接线简单、可靠,是电气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接线方法。
二、压接法。
压接法是利用压接端子将铜线连接在一起的一种接线方法。
在进行压接时,需要使用专用的压接工具,将铜线和压接端子放入压接工具中,通过压力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压接法接线速度快、接头牢固,适用于一些对接头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三、焊接法。
焊接法是利用焊接设备将铜线连接在一起的一种接线方法。
在进行焊接时,首先需要将铜线末端处理干净,然后使用焊锡或焊料进行焊接。
焊接法接头牢固、电阻小,适用于一些对接头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四、螺栓连接法。
螺栓连接法是利用螺栓和螺母将铜线连接在一起的一种接线方法。
在进行螺栓连接时,首先需要将铜线末端加工成圆环形状,然后使用螺栓和螺母将铜线连接在一起。
螺栓连接法接头牢固、可拆卸,适用于一些需要频繁拆卸的场合。
在实际工程中,不同的接线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在选择接线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另外,在进行接线时,还需要注意保持接头的干净和整洁,确保接头的绝缘性能,以提高电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正确的铜线接线方法对于电气工程来说至关重要。
《铜线接入技术》课件
1 高速网络
2 成本效益
铜线接入技术使用户能够 享受高速的互联网连接, 满足日益增长的宽带需求。
相比其他接入技术,铜线 接入技术的部署和维护成 本较低,适用于不同规模 的用户和场景。
3 广泛应用
铜线接入技术广泛应用于 家庭宽带接入、企业局域 网和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
铜线接入技术的发展历程
1
1960s- 1980s
《铜线接入技术》PPT课 件
铜线接入技术是一种用于家庭、企业和数据中心的重要网络接入技术。本课 件将介绍铜线接入技术的意义、分类、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
什么是铜线接入技术
铜线接入技术是一种利用铜质导线传输数据的网络接入技术。它通过电信号传输数据,为用户提供高速、可靠 的网络连接。
铜线接入技术的意义和作用
铜线接入技术开始在电话网络中使用,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
2
1990s- 2000s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铜线接入技术逐渐升级,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
3
2010s-现在
随着技术的发展,铜线接入技术不断改进,实现更高带宽和更可靠的网络连接。
铜线接入技术的应用场景
家庭宽带接入
铜线接入技术为家庭提供稳 定的高速互联网连接,满足 多设备同时在线的需求。
企业局域网接入
企业可以利用铜线接入技术 搭建局域网,实现内部员工 之间的快速数据交流。
数据中心接入
铜线接入技术为数据中心提 供可靠的网络连接,确保数 据的高效传输和存储。
铜线接入技术的分类
同轴电缆接入技术
同轴电缆是一种传输信号的铜 线接入技术,适用于有较长传 输距离需求的场景。
铜缆端接实验报告
铜缆端接实验报告1. 引言铜缆是一种常用的电线电缆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建筑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铜缆的端接技术对于保证电力传输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铜缆的端接实验,研究不同端接方式对铜缆电性能的影响。
2. 实验目的1. 掌握铜缆的常用端接方式及操作方法;2. 分析不同端接方式对铜缆电性能的影响。
3.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常见的焊接和压接两种铜缆端接方式。
焊接端接方式:通过焊接设备将铜缆末端与连接器焊接,焊接接点经过加热和结合,形成稳固的接触。
压接端接方式:采用压接工具将铜缆末端与连接器压接,通过物理压力将铜缆与连接器内芯件紧密接触,形成电气连接。
4.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铜缆、焊接设备、焊锡、电线钳、压接工具、连接器等。
2. 将铜缆两端剥掉绝缘层,留出约2cm裸露铜芯。
3. 对焊接端接方式,先热熔一定量的焊锡,用电线钳将焊锡涂抹在铜芯上,使铜芯表面被焊锡覆盖。
4. 将焊接过的铜缆末端与连接器焊接,用焊接设备加热连接器,达到连接的目的。
5. 对压接端接方式,先将压接工具准备好并调整适当的参数。
6. 将铜缆末端放入连接器内,用压接工具进行压接,使铜缆与连接器内芯件紧密接触。
7. 完成所有端接后,对各组样品进行检查与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5.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得到了不同端接方式下的铜缆电性能数据。
将数据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后发现以下规律:1. 焊接端接方式的电阻值较大,电流通过时容易产生热量,对铜缆寿命有一定影响。
2. 压接端接方式的电阻值较小,电流通过时能更好地传导,对铜缆寿命影响较小。
3. 焊接端接方式在连接器与铜缆之间形成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接触不稳定的风险较大。
4. 压接端接方式在连接器与铜缆之间形成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大,接触稳定性较好。
综上所述,压接端接方式相对于焊接端接方式更适合铜缆端接,能够保证电力传输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
6. 结论经过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铜缆的端接方式对电性能有显著影响,压接端接方式相对于焊接端接方式更能保证电力传输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
2022年职业考证-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B卷(带答案)第42期
2022年职业考证-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B卷(带答案)一.综合题(共15题)1.单选题依据《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体系能力要求》,在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体系中,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分为5个等级,其中第3级为()。
问题1选项A.初始级B.基本级C.良好级D.优秀级【答案】C【解析】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划分为五个等级,等级从低到高分别用CS1级(初始级)、CS2级(基本级)、CS3级(良好级)、CS4级(优秀级)、CS5级(杰出级)。
2.单选题依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方法》,信息系统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该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为:()。
问题1选项A.第二级B.第三级C.第四级D.第五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知识,出自《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2版)》第十七章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17.6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一级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保护。
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第二级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保护。
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指导。
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第三级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保护。
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第四级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技术标准和业务专门需求进行保护。
铜线接入网技术应用概述
1.铜双绞线和音频对称电缆
1)、铜双绞线 中文名称:
双绞线 英文名称:
twisted pair 定义:
两根金属线依距离周期性扭绞组成的电信传输线。
双绞线是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
双绞线采用了一对互相绝缘的金属导线互相绞合的方
4)四类线(CAT4):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20MHz,用 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16Mbps(指的是16Mbit/s令牌 环)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基于令牌的局域网和 10BASE-
T/100BASE-T。最大网段长为100m,未被广泛采用。
5)五类线(CAT5):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 种高质量的绝缘材料,线缆最高频率带宽为100MHz,最 高传输率为100Mbps,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 10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00BASE-T网 络,最大网段长为100m。这是最常用的以太网电缆。在 双绞线电缆内,不同线对具有不同的绞距长度。通常,4 对双绞线绞距周期在38.1mm长度内,按逆时针方向扭绞, 一对线对的扭绞长度在12.7mm以内。
1、结构 由缆心和护层组成。 1)缆芯 由多股绝缘芯线按一定规则扭绞而成。 芯线:线径为0.4-0.9mm的铜导线 绝缘芯线:每一芯线的外面用绝缘的纸或塑料覆盖而成。 扭绞方式:对绞、星绞、(复对绞)。 纽绞目的:增强对称电缆的柔韧性;减小不同线对之间的串音干扰。 2)护层 作用:保护缆心,减少机械损伤、防雷电和电磁干扰。 种类:铅和塑料两种
数据传输线,由四对不同颜色的传输线所组成,广泛用于 以太网路和电话线中。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最早在1881年被 用于贝尔发明的电话系统中。
接入网—铜线接入网
铜线接入:铜线接入技术最普遍应用于目前的固定电话网,通过传统的程控交换机解决了电话用户的接入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接入技术,如LAN、HFC、无线接入、光纤接入等。
这些接入技术的涌现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接入种类,弥补了铜线接入的不足,但仍然无法替代传统的铜线接入,铜线接入依然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作为主要的接入手段。
在我们国家,电话已经非常普及,传统的电话用户铜线接入网构成了整个通信的重要部分,它分布面广,所占比重大,如何利用好这部分资源来开发新的宽带业务是接入网发展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针对目前的现状和国情,铜线接入技术在我国是接入网当中应用最广的技术,它充分利用了原有的铜线(电话用户线)这资源,采用各种高速调制和编码技术,实现宽带接入。
铜线接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随着xDSL技术的问世,铜线已经从只能传输话音信和56Kbps的低速数据接入,发展到可以传输高达55Mbit/s的数据信号。
目前流行的铜线接入技术主要是xDSL技术。
DSL是“Digital Subscriber Line”的缩写,即所谓的数字用户环路,DSL技术是基于普通电话线的宽带接入技术,它在同一铜线上分别传送数据和语音信号,数据信号并不通过电话交换机设备,减轻了电话交换机的负载;并且不需要拨号,一直在线,属于专线上网方式,这意味着使用xDSL上网并不需要缴付另外的电话费。
xDSL中的“x”代表了各种数字用户环路技术,包括HDSL、SDSL、ADSL、RADSL、VDSL等等。
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DSL技术。
1、HDSL/SHDSL(高速率数字用户线)技术HDSL技术是一种对称的DSL技术,即上下行速率一样。
HDSL利用现有电话用户线的两对来提供全双工的1.544Mbps(T1)或2.048Mbps(E1)信号传输。
传输距离可达3~5公里。
HDSL的传输距离会受到线路环阻、线路质量和环境干扰的限制。
这些都是由HDSL传输系统的不同的编码方法决定的。
铜线接入技术
引言1、基本概念铜线接入是指以现有的线为传输介质,利用各种先进的调制技术和编码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提高铜线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
铜线接入技术最普遍应用于目前的固定网,通过传统的程控交换机解决了用户的接入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接入技术,如LAN、HFC、无线接入、光纤接入等。
这些接入技术的涌现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接入种类,弥补了铜线接入的不足,但仍然无法替代传统的铜线接入,铜线接入依然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作为主要的接入手段。
在我们国家,已经非常普及,传统的用户铜线接入网构成了整个通信的重要部分,它分布面广,所占比重大,如何利用好这部分资源来开发新的宽带业务是接入网发展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针对目前的现状和国情,铜线接入技术在我国是接入网当中应用最广的技术,它充分利用了原有的铜线(用户线)这资源,采用各种高速调制和编码技术,实现宽带接入。
铜线接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随着xDSL技术的问世,铜线已经从只能传输话音信和56Kbps的低速数据接入,发展到可以传输高达55Mbit/s的数据信号。
目前流行的铜线接入技术主要是xDSL 技术。
DSL是“Digital Subscriber Line”的缩写,即所谓的数字用户环路,DSL技术是基于普通线的宽带接入技术,它在同一铜线上分别传送数据和语音信号,数据信号并不通过交换机设备,减轻了交换机的负载;并且不需要拨号,一直在线,属于专线上网方式,这意味着使用xDSL上网并不需要缴付另外的费。
xDSL中的“x”代表了各种数字用户环路技术,包括HDSL、SDSL、ADSL、RADSL、VDSL等等。
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DSL技术。
2.双绞铜线和音频对称电缆1>双绞铜线双绞线是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
按逆时针方向扭绞一般扭线的越密其抗干扰能力就越强,与其他传输介质相比,双绞线在传输距离,信道宽度和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但价格较为低廉。
2>音频对称电缆音频对称电缆:传输频带为话音带宽(0.3-3.4kHz)的对称电缆。
宽带接入技术:第3章有线接入 35电力线接入
with amateur bands. Different
-85
rul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90
-95
0.5
1
1.5
2
2.5
3
Frequency [MHz]
7
x 10
Normalized Power
SNR Vs Freq.
Frequency Selective Channel
Beacon Period synchronous with AC line cycle Allocations: persistent, or non-persistent (valid for current
Beacon Period only) Neighbor network coordination
150 Mbps PHY information rate
PHY Spectrum - 917 channels from 2-28 MHz
Tone Mask defined for North America
Amplitude Map enables additional nulls while maintaining
1) 利用线圈的耦合原理将高频信号耦合到电力线中并从电力线中分 离, PLC设备中数据信号的传输线路不与220V电线直接连接。 2) 电路设计中,强、弱电路分开设计,保证信号线路中不会出现高 电压。 3) PLC设备电路中设置过压保护装置,避免由于感应或短路造成对计 算机和用户的伤害。
用电脑是否安全?看电视是否安全?家电是否安全?
一、制约PLC的主要因素 二、PHY层主要特性 三、 MAC层主要特性
铜线连接
铜线连接是怎么一回事呢?铜线连接的方法有哪些呢?在铜线连接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呢?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铜线吧。
线是一种使用铜经过过挤制或拉制而成的铜线材。
铜线的分类有很多,有黄铜线,紫铜线等。
铜线连接线的方法有很多,铜线连接时,也要注意绝缘处理。
除铜线连接外,还有金线连接。
那么铜线连接和金线连接有什么异同呢?铜线连接到的是怎么样的呢?不着急,我们现在就来说说铜线连接的方法吧。
铜线连接的方式:1、绞合连接:将需连接铜导线的芯线直接紧密绞合在一起。
(1)单股铜导线的直接连接。
小截面单股铜导线连接方法如图1所示,先将两导线的芯线线头作X形交叉,再将它们相互缠绕2~3圈后扳直两线头,然后将每个线头在另一芯线上紧贴密绕5~6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图1:单股铜导线直接连接大截面单股铜导线连接方法如图2所示,先在两导线的芯线重叠处填入一根相同直径的芯线,再用一根截面约1.5mm2的裸铜线在其上紧密缠绕,缠绕长度为导线直径的10倍左右,然后将被连接导线的芯线线头分别折回,再将两端的缠绕裸铜线继续缠绕5~6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图2大截面单股铜导线连接方法不同截面单股铜导线连接方法如图3所示,先将细导线的芯线在粗导线的芯线上紧密缠绕?5~6圈,然后将粗导线芯线的线头折回紧压在缠绕层上,再用细导线芯线在其上继续缠绕3~4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图3不同截面单股铜导线连接方法(2)单股铜导线的分支连接。
单股铜导线的T字分支连接如图4所示,将支路芯线的线头紧密缠绕在干路芯线上5~8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对于较小截面的芯线,可先将支路芯线的线头在干路芯线上打一个环绕结,再紧密缠绕5~8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图4单股铜导线的分支连接单股铜导线的十字分支连接如图5所示,将上下支路芯线的线头紧密缠绕在干路芯线上5~8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可以将上下支路芯线的线头向一个方向缠绕[见图5()],也可以向左右两个方向缠绕见图5(b)图5单股铜导线的十字分支连接(3)多股铜导线的直接连接。
铜线接线方法
铜线接线方法铜线接线是电气工程中常见的操作,正确的接线方法可以确保电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在进行铜线接线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技巧,以确保接线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铜线接线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正确、安全地进行铜线接线。
首先,选择合适的铜线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规格的铜线,一般来说,电气工程中常用的铜线规格有 2.5mm²、4mm²、6mm²等。
在选择铜线时,需要考虑电流负载、环境温度、线路长度等因素,以确保铜线能够承受相应的电流负载,并且能够在特定环境下正常工作。
接下来,清理铜线的表面。
在进行铜线接线之前,需要确保铜线表面干净、光滑,没有氧化物或污垢的存在。
可以使用砂纸或者铜线刷等工具对铜线进行清理,以确保接线的质量。
然后,剥离铜线的绝缘层。
在接线前,需要使用剥线钳或者剥线刀将铜线的绝缘层剥离,露出一定长度的裸露铜线。
剥离的长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建议露出的裸露铜线长度为5-10mm左右。
接下来,进行铜线的连接。
在连接铜线时,需要确保铜线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常见的铜线连接方式有扭接、焊接、压接等。
在进行铜线连接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并且确保连接牢固、电气性能良好。
最后,进行绝缘处理。
在完成铜线连接后,需要对连接部分进行绝缘处理,以确保连接部分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避免发生短路、漏电等安全隐患。
常见的绝缘处理方式有绝缘胶带、绝缘套管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绝缘材料进行处理。
总之,铜线接线是电气工程中常见的操作,正确的接线方法可以确保电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在进行铜线接线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铜线规格,清理铜线表面,剥离铜线的绝缘层,进行铜线连接,并进行绝缘处理。
只有严格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才能确保铜线接线的质量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在进行铜线接线时有所帮助。
网络接入技术的基本分类
应用场景:城市交通、公共安全、 应急通信等领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特点:高速、灵活、可靠,可提供 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
发展趋势:与有线网络融合,实现 无缝覆盖和高速传输
无线广域网
定义:通过无 线电波在广域 范围内进行数 据传输的网络
特点:覆盖范 围广,传输速 度快,稳定性
高
应用场景:移 动通信网络, 卫星通信网络
添加 标题
特点:传输速率较高,覆盖范围广,不受 地面网络限制,适用于偏远地区和移动通 信网络无法覆盖的区域。
添加 标题
应用场景:卫星窄带接入技术广泛应用于 军事、航空航天、海洋等领域,以及偏远 地区的通信和互联网接入。
添加 标题
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卫星窄 带接入技术的传输速率和稳定性不断提高, 未来将与地面网络更加融合,为用户提供 更加便捷、高效、可靠的通信服务。
铜线接入的定义:利用铜线 作为传输介质的接入技术, 包括电话线、同轴电缆等。
铜线接入的缺点:带宽有限、 传输距离短、易受干扰等。
铜线接入的应用场景:家庭、 企业等需要高速网络接入的 场所。
混合接入
定义:混合接 入技术是一种 将有线和无线 接入技术相结 合的接入方式
特点:具有高 速、稳定、可 靠等优点,同 时具有无线接 入的灵活性和
适用场景:有线接入适用于固定场 所、需要高速传输的场景;无线接 入适用于移动设备、临时网络连接 等场景。
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比较
● 无线局域网(WLAN):通过无线方式连接计算机和设备,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和互联网接入。 ● 无线城域网(WMAN):覆盖范围较广,通常用于城市范围内的无线通信,如移动电话网络。 ● 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个人或小型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网络,如蓝牙、 ZigBee等。 ● 无线广域网(WWAN):通过移动网络提供商的基站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无线通信,如GSM、
铜线接入技术
1.3.5 按同步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
1.4 通信系统的调制技术
1.4通信系统的调制技术
16
通信的目的是为了把信息向远处传递,在传播人声的过程中,可以先用话筒把人声变 成电信号,再通过扩音机放大后用喇叭(扬声器)播放出去。由于喇叭的功率大,因此声 音可以传得比较远,但如果还想将声音再传得更远一些,比如几十千米、几百千米,那该 怎么办?大家自然会想到用电缆或无线电进行传输,但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铺设一条几 十千米甚至上百千米的电缆只传一路声音信号,其传输成本之高、线路利用率之低人们是 无法接受的;二是利用无线电通信,但需满足一个基本条件,即欲发射信号的波长(两个 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必须能与发射天线的几何尺寸可比拟,该信号才能通过天线 有效地发射出去(通常认为天线尺寸应大于波长的十分之一)。而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是 20Hz~20kHz,最小的波长为
数字系统是指信道中传输数字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信号是指离散变化的信号,如数字电话、 互联网通信信号即为数字信号。
1.2 通信的分类
08
u(t)
t
(a) u(t)
t (b )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波形
1.2 通信的分类
09
1.2.2 按传输介质分类 按传输介质的不同,通信系统又可分为无线通信系统与有线通信系统。 1.2.3 按调制方式分类 按调制与否,可分为基带通信系统和调制通信系统。所谓基带通信,是指传输的信号 是没有经过任何调制处理的信号,即基带信号,而调制通信传输的是已经调制的信号。 1.2.4 按通信业务分类 按传送信息的物理特征分为电话通信系统、电报通信系统、广播通信系统、电视通信 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等。 1.2.5 按工作波段分类 按使用波长可分为长波通信系统、中波通信系统、短波通信系统、微波通信系统和光 通信系统等。
宽带铜线接入技术
宽带铜线接入技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出现了多种宽带接入网技术。
从传输介质上分,可以分成铜线接入技术、光纤接入技术、混合光纤同轴(HFC)接入技术等多种有线接入技术以及无线接入技术等。
随着各电信企业对网络根底设施的大规模投入,可以说网络的主干已经承载各种宽带业务作好了准备。
但是从骨干网到用户端的连接带宽相对较低,大部分用户还是通过基于窄带电路交换方式接入骨干网络。
传统的窄带拨号方式是通过调制解调器拨号实现用户接入的方式,目前最高的速率为56kbps,这种速率是远远不能够满足多媒体信息的传输需求的。
铜线接入技术是一种应用最广的技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新布放五类双绞线并新组建交换型以太网;另外一种是充分利用原有的铜线(电话用户线)这部分宝贵资源,采用各种高速调制和编码技术,实现宽带接入。
总结起来,目前流行的铜线接入技术有以下几种:局域网接入技术以太网/高速以太网的传输介质是双绞线、铜轴和光纤。
目前广泛应用的并且性能价格比最好的是双绞线网络,以太网技术直接在传输介质上传输基带数字信号,在五类线上的传输距离为100米。
以太网接入技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接入技术。
由于中国特色的民宅大多数非常集中,符合以太网的应用特点。
以太网接入技术的优点非常成熟、标准化、平均端口成本低、带宽高、用户端设备成本低。
缺点是传输距离短、设备放置过于分散、初期投资成本高、管理不方便、需要重新布线等。
高速数字用户线(HDSL)技术HDSL采用的编码类型为2B1Q码或CAP码,可以利用现有电话线缆的用户线中的两对来提供全双工的T1?E1信号传输,对于普通0.4~0.6mm线径的用户线路来讲,传输距离可达3~6km,如果线径更粗些,传输距离可接近10km。
另外,目前还有一种在一对双绞线上传送T1?E1信号的HDSL产品,常常称为单线数字用户环路SDSL。
HDSL?SDSL技术广泛应用于TDM电信网络的接入上,也用于企业宽带上网应用中。
优点是双向对称5,速率比较高;缺点是没有标准、费用高。
铜线接入网.
1168 Kbps
G.703 E1 HDB3
线 路 接 口
E1 控 制 器
通 道 控 制 器
收 D/A 混 发 转 合 信 换 接 器 器 口
1168 Kbps
发送端 : (1) E1控制器 __ HDB3解码,帧调节后输出; (2) 通道控制器 __ 保留原有的E1帧结构及时隙,分为 2路,经加扰和 2B1Q 编码; (3) 脉冲整形、D/A转换、模拟的混合接口。 接收端 : (1) 模拟信号经混合接口、A/D转换、在收发信器回 波抵销、数字滤波、自适应均衡; (2) 通道控制器 __ 解码和去扰,合二而一; (3) E1控制器 __ 帧调节、 HDB3 编码 后输出 。
2. ADSL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
90年代提出的在一对用户线上实现单向宽带业务、交 互式中速数据业务和普通电话业务的一种技术。 1.1 ADSL系统结构 1.5-6 Mbps 交 换 机 ADSL RTU LTU 64 - 384 kbps 1 对双绞线
160-576 kbps 160-384 kbps 160-384 kbps 160 kbps
4 kHz 4 kHz 4 kHz 4 kHz
— ADSL 提供的业务及所需带宽 所需带宽 业务类型 上行信道 电视 电视点播 交互式可视 游戏 会议电视 N_ISDN基本速率 0 16 - 64 kbps 低 384 kbps 160kbps 下行信道 3 - 6 Mbps 1.5 - 3 Mbps 1.5- 6 Mbps 384 kbps 160 kbps
铜线接入网
Shen Jinlong Dept. of CS&T NUPT
铜线接入技术
• 采用频分复用和回波抵消混合技术可实现DSL系统中的全 双工与非对称通信。频分复用是从频域上将整个信道划分为 独立的两个或多个频带,分别用于上行和下行传输,彼此之 间不会产生干扰。 • 回波抵消混合技术用于上行、下行传输频段相同的通信系 统,可将本地发送信号在本地接收端的泄漏衰减到最小。
最高上行 速率
2.32MBIT /S
最高下行 速率
2.32MBIT/ S
最大传输 距离
5KM
对称
2.32MBIT 2.32MBIT/
/S
S
3KM
对称
5.7MBIT/ S
5.7MBIT/S
7KM
非对称
2.3MBIT/ S
58MBIT/S
2KM
非对称 1MBIT/S 8MBIT/S
5KM
传输
介质 1~3对
• ADSL2+指定了一个2.2MHZ的下行频段,这使得 ADSL2+在短距离(1.5KM内)的下行速率得到非常大 的提高,可以达到20MBIT/S以上。 • 使用ADSL2+可以有效地减小串话干扰。
3.3 超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接入技术 3.3.1 VDSL系统结构
图3-7 VDSL系统结构
3.2.2 ADSL系统构成
ADSL系统结构如图3-3所示,在用户环路的双绞线两 端各加装一台ADSL局端设备和ADSL远端设备。
图3-3 ADSL系统结构
图3-4 ADSL收发信机原理框图
图3-5 ADSL接入网参考模型
1.信号发送流程(局端)
•(1)数据接入和分配。 •(2)扰码和前向纠错。 •(3)DMT调制。
2.信号接收流程(用户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户点击 拨号连接
身份 认证通过 给用户分 配IP地址 地址 认证 并记帐 未通过 结束
用户上网 下网 释放IP 释放 停记帐
接入网
9
话带Modem拨号接入 拨号接入 话带
特点
Modem带宽为 带宽为300~3400Hz范围 带宽为 ~ 范围 最高下行速率56Kb/s 最高下行速率 上网时一直占用话路, 上网时一直占用话路,一对双绞线上数话不能同传 一种最简单、最便宜的接入方式 一种最简单、 广泛用于家庭用户、 广泛用于家庭用户、部分用于小型办公室局域网的 Internet接入 接入
1条具有 条具有2B+D的用户线可连接 台终端 的用户线可连接8台终端 条具有 的用户线可连接 最多可有3台同时工作 台同时工作( 信道也可传输低速数据 信道也可传输低速数据) 最多可有 台同时工作(D信道也可传输低速数据)
可用于家庭用户拨号接入、 可用于家庭用户拨号接入、商用专线接入 除欧洲外, 除欧洲外,其它地区用户很少
19 接入网
ADSL接入结构 接入结构
局端接入设备
ADSL Modem ATU-R
分离器 机架
用户线
数据交换机
ISP
ADSLAM
分离器 用户端接入设备
Data Network
程控 交换机
PSTN
20
ADSLAM:ADSL Access Multipler,也称局端传输单 : ,也称局端传输单ATU-C (ADSL Transmission Unit-CO side) ) ADSL Modem 也称远端传输单元 ADSL Transmission Unit-Remote side,ADSL远端传输单 , 远端传输单 元
8 接入网
话带Modem拨号接入 拨号接入 话带
工作原理
PC机装有 机装有TCP/IP和PPP协议,拨号接入服务器具有一定数 和 协议, 机装有 协议 量的IP地址 地址( 地址池 地址池) 量的 地址(IP地址池 用户需事先从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处得到拨叫的特服 用户需事先从 处得到拨叫的特服 号、登陆用户名和口令 PC机通过拨号上网时,会动态得到一个IP地址,成为 机通过拨号上网时,会动态得到一个 地址 地址, 机通过拨号上网时 Internet上的一台主机 上的一台主机 PC机下网时,IP地址被释放,以备分配 机下网时, 地址被释放 地址被释放, 机下网时
更先进、 更先进、抗干扰性能更好的调制编码技术 纠错技术 DSP技术等 DSP技术等
目前,已达到几十兆Hz(理论值30MHz) 目前,已达到几十兆Hz(理论值30MHz) Hz 30MHz 频率越高,使用更难,要求技术更高, 频率越高,使用更难,要求技术更高,但相信还会发展
6 接入网
3.3 拨号接入技术
速率对称型DSL技术 技术 速率对称型
HDSL、SDSL、IDSL 、 、
速率非对称型DSL技术: 技术: 速率非对称型 技术
ADSL、VDSL、VADSL、RADSL、CDSL 、 、 、 、
15 接入网
不同DSL技术的差别 技术的差别 不同
主要表现在速率、传输距离、编码技术、 主要表现在速率、传输距离、编码技术、上下行速 率的对称性等方面 HDSL: :
18 接入网
ADSL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在现有的电话铜线上提供高速数字业务, 在现有的电话铜线上提供高速数字业务,不干扰 POTS业务 业务 ADSL只使用 只使用PSTN的用户接入段,不进入程控交 的用户接入段, 只使用 的用户接入段 换机,直接进入数据网, 换机,直接进入数据网, ADSL业务不交电话费 业务不交电话费 业务共享同一电话线, 与POTS业务共享同一电话线,采用 业务共享同一电话线 采用FDM实现数话 实现数话 同传 传输速率:最高上行640Kb/s,最高下行: 传输速率:最高上行 ,最高下行: 8Mb/s 传输距离: ~ 传输距离:3~5km 业务类型:语音、数据、 业务类型:语音、数据、图象 上下行速率不对称,特别适合Internet的接入 上下行速率不对称,特别适合 的接入
本章要求 1.掌握电话铜线对接入技术性能的影响 1.掌握电话铜线对接入技术性能的影响 2.掌握ADSL技术的特点 结构、 掌握ADSL技术的特点、 2.掌握ADSL技术的特点、结构、关键技术 3.了解话带Modem接入和VDSL接入技术 了解话带Modem接入和VDSL 3.了解话带Modem接入和VDSL接入技术
第3章 电话铜线接入技术 章
本章重点 1.电话铜线环境对接入技术的影响 1.电话铜线环境对接入技术的影响 2.电话铜线上的接入技术 2.电话铜线上的接入技术
窄带接入技术——话带modem接入技术 窄带接入技术——话带modem接入技术 ——话带modem 宽带接入技术——xDSL技术 其中ADSL ——xDSL技术( ADSL是一种最典型 宽带接入技术——xDSL技术(其中ADSL是一种最典型 的接入技术,是本章重点) 的接入技术,是本章重点)
第二代ADSL技术 技术 第二代
G.992.3-2002,也称ADSL2,定义了 ,也称 ,定义了ADSL2收发器 收发器 G.992.4-2002,定义了无分离器的 ,定义了无分离器的ADSL2收发器 收发器 G.992.5-2003,也称 ,也称ADSL2+,定义了增强功能的 , ADSL2收发器 收发器
架空、直埋、 架空、直埋、管道
早期提供POTS业务(话音业务) 业务(话音业务) 早期提供 业务 现在可提供数据业务。 现在可提供数据业务。
3
接入网
3.2 电话铜线的传输性能
电话铜线上的技术演进
表现在两个方面: 表现在两个方面:频段的开发利用以及接入技术的演进 最初只提供POTS业务,带宽 ~4kHz 业务, 最初只提供 业务 带宽0~ 话带Modem技术,在电话铜线上传输数据 技术, 话带 技术
B信道传输数字话音或数据,D信道传输信令 信道传输数字话音或数据, 信道传输信令 信道传输数字话音或数据
12 接入网
ISDN拨号接入 拨号接入
特点
在模拟信道上采用数字传输技术 一线多能(数话同传) 一线多能(数话同传) 高速接入( 个 信道可以捆绑使用 上网速率可达128Kbps) 信道可以捆绑使用, 高速接入(2个B信道可以捆绑使用,上网速率可达 ) 提供标准网络用户接口, 提供标准网络用户接口,支持多个设备接入
17
接入网
ADSL技术标准与发展 技术标准与发展
ADSL的概念于 的概念于1989年提出,1998年开始广泛用 年提出, 的概念于 年提出 年开始广泛用 于互联网接入 ITU-T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
第一代ADSL技术 技术 第一代
G.992.1-1999,也称G.dmt规范,定义 ,也称 规范, 规范 定义ADSL收发器 收发器 G.992.2-1999,也称 规范, ,也称G.lite规范,定义无分离器 规范 定义无分离器ADSL收 收 发器
局限性
速率仍不够高, 速率仍不够高,不能满足宽带业务需求 安装较Modem接入复杂 安装较 接入复杂
13 接入网
3.4 xDSL的体系结构 的体系结构
概述 不同DSL技术的差别 技术的差别 不同 xDSL的接入结构 的接入结构 xDSL的转移模式 的转移模式
14
接入网
概述
xDSL是一系列利用现有电话铜线进行数据传输的 是一系列利用现有电话铜线进行数据传输的 宽带接入技术 xDSL工作频段大多高于话带 工作频段大多高于话带 采用先进的DSP技术和调制解调技术,实现电话铜 技术和调制解调技术, 采用先进的 技术和调制解调技术 线上的高速接入 分类: 分类:
V.21、V.22……V.90、V.92 、 、 速率从300b/s、600b/s ……56kb/s 速率从 、
11 接入网
ISDN拨号接入 拨号接入
TE2 Internet TE1 TA NT 信道 ISDN
拨号服务器
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 TE1:非ISDN终端 : 终端 TE2:ISDN终端 : 终端 TA:ISDN终端适配器 : 终端适配器 NT:网络-用户接口设备 :网络- 信道: 信道:2B+D或30B+D 或
局限性
长时间占用电话网资源, 长时间占用电话网资源,造成电话网的拥挤 带宽太窄、速率太低, 带宽太窄、速率太低,不能满足宽带业务的需求 不能同时满足多种业务
10 接入网
话带Modem拨号接入 拨号接入 话带
话带Modem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 话带 主要功能
将数字信号调制成音频信号发送到电话用户线 将从电话线上收到的模拟信号解调成数字信号
5
接入网
3.2 电话铜线的传输性能
电话铜线上的传输有损伤 传输速率随着
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随着信噪比的减小而减小
电话铜线的传输带宽也远不止当初使用的0—4kHz 电话铜线的传输带宽也远不止当初使用的0 4kHz
在竞争压力下,采用更先进的技术, 在竞争压力下,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开发出了电话铜线的更高 频段
采用话带频段,速率从最初的300b/s到现在的 到现在的56Kb/s 采用话带频段,速率从最初的 到现在的
ISDN技术,采用时分复用实现数话同传 技术, 技术
2B+D信道将速率提高到 信道将速率提高到144Kb/s 信道将速率提高到
xDSL技术 技术
工作频段大多在话带频带之外, 工作频段大多在话带频带之外,可数话同传 HDSL:1.544Mb/s、2.048Mb/s : 、 ADSL:最大下行速率 :最大下行速率6Mb/s VDSL:下行速率提高到 :下行速率提高到52Mb/s
上下行速率对称、 对线( 支持1 上下行速率对称、1.5/2Mb/s,2对线(HDSL2支持 , 对线 支持 对线),与话带重叠, ),与话带重叠 对线),与话带重叠,不可与话音业务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