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第三章 章末复习 (共39张PPT) (1)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必修二必修2各章节幻灯片ppt课件

高中数学必修二必修2各章节幻灯片ppt课件

2.棱柱
平行 一般地,有两个面互相__________ ,其余各面都是 四边形 ,并且每__________ 相邻 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 __________ 平行 多面体 都互相__________ ,由这些面所围成的__________ 叫做棱柱 棱柱中,两个互相______ 平行 的面叫做棱柱的底面,简称 公共边 有关 底;其余各面叫做棱柱的侧面;相邻侧面的________ 概念 叫做棱柱的侧棱;侧面与底面的__________ 公共顶点 叫做棱 柱的顶点
第一章
1.1
1.1.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数学 ·必修2
●自主预习 1.空间几何体
名称
定义
在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都占据着空 形状 和_____ 大小 , 空间几 间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只考虑物体的_____ 何体 而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由这些物体抽象出来的空间 图形就叫做空间几何体 平面多边形 围成的几何体 一般地,我们把由若干个____________ 叫做多面体,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做多面体的 多面体 面 公共边 叫做多面体的棱; _____;相邻两个面的__________ 公共点 叫做多面体的顶点 棱与棱的__________ 直线 我们把由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定____ 封闭几何体 叫做旋转体,这条定直线 旋转体 旋转所形成的____________ 轴 叫做旋转体的_______
第一章 1.1 1.1.1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数学 ·必修2
(3)围成一个多面体至少要四个面.
(4)规定:在多面体中,不在同一面上的两个顶点的连线叫 做多面体的对角线,不在同一面上的两条侧棱称为多面体的不 相邻侧棱,侧棱和底面多边形的边统称为棱. (5)一个多面体是由几个面围成,那么这个多面体称为几何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复习课件

a=1或-3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1)经过点P(2,-1)且与直线2x+3y+12=0平行;
2x+3y-1=0
(2)经过点Q(-1,3)且与直线x+2y-1=0垂直;
.
2x-y+5=0 (3)经过点R(-2,3)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
x+y-1=0或3x+2y=0
直线的交点个数与直线位置的关系
方程组: A1x+B1y+C1=0 A2x+B2y+C2=0的解 两条直线L1,L2的公共点 一个 无数个 零个
一组 无数解
无解
直线L1,L2间的位置关系
相交
重合
平行
5、3种距离
(1).两点距离公式 | AB | ( x1 x2 ) ( y1 y2 )
2 2
(2)点线距离公式 设点(x0,y0),直线Ax+By+C=0,
平行 重合 相交 垂直
K1=K2且b1≠b2 K1=K2且b1=b2 K1≠K2 K1k2=-1
A k B
C b B
求出对应的 k,b即可
(注意B=0的特殊情况)
两条直线2x-4y+7=0与2x+y-5=0的位置关系是
垂直
已知直线ax+(1-a)y-3=0与(a-1)x+(2a+3)y-2=0互 相垂直,求a的值.
A B (3)两平行线距离:l1:Ax+By+C1=0,l2:Ax+By+C2=0
2 2
d
| Ax0 By0 C |
d
| C1 C2 | A B
2 2

高中数学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3.2.1.pptx

高中数学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3.2.1.pptx

栏 目
即 6|b|2=6,∴b=±1.
开 关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 y=16x+1 或 y=16x-1,
即 x-6y+6=0 或 x-6y-6=0.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1.方程 y=k(x-2)表示
( C)

A.通过点(-2,0)的所有直线
课 时
B.通过点(2,0)的所有直线
栏 目
C.通过点(2,0)且不垂直于 x 轴的所有直线
开 关
D.通过点(2,0)且除去 x 轴的所有直线
解析 易验证直线通过点(2,0),又直线斜率存在,故直线不
垂直于 x 轴.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2.已知直线 l 过点 P(2,1),且直线 l 的斜率为直线 x-4y+3
=0 的斜率的 2 倍,则直线 l 的方程为_x_-__2_y_=__0.
本 课 时 栏 目
解析 由 x-4y+3=0,得 y=14x+34,其斜率为14, 故所求直线 l 的斜率为12,又直线 l 过点 P(2,1),
开 关
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y-1=12(x-2),即 x-2y=0.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3.写出下列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1)经过点 A(2,5),且与直线 y=2x+7 平行;
的.但在求解时仍然需要讨论斜率不存在的情形.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3.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学习要求]
本 1.了解由斜率公式推导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的过程;
课 时
2.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与斜截式方程;
栏 目
3.会利用直线的点斜式与斜截式方程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019秋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第三章 章末复习课 (共33张PPT)

2019秋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第三章  章末复习课 (共33张PPT)

解:由点M(3,5)及直线l:x-2y+2= 0,可求得点M关于l的对称点M1(5,1),
同理可得点M关于y轴的对称点M2(- 3,5),如图所示.
根据M1,M2两点可得直线M1M2的方程为x+2y-7=0. 令x=0,得直线M1M2与y轴的交点Q0,72, 解方程组xx+-22yy-+72==00,,得两直线的交点P52,94. 所以点P52,94与点Q0,72即为所求.
d=
|C2-C1| A2+B2

[例3] 求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且与点A(3,1)的 距离为 2的直线方程.
解:①当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且为0,即直线 过原点时,设直线的方程为y=kx(k≠0),即kx-y=0.
由已知,得|3kk2-+11|= 2,整理得7k2-6k-1=0, 解得k=-17或k=1,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x+7y=0或x-y=0.
专题 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问题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直线方程中最基本的两个概 念,它们从“形”与“数”两个方面刻画了直线的倾斜 程度,倾斜角 α 与斜率 k 的对应关系和单调性是解题的 易错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1)对应关系. ①当 α≠90°时,k=tan α;②当 α=90°时,斜率不 存在.
专题四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数形结合是解析几何的灵魂,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数形结合常见的结合点,常用这 两个公式把抽象的代数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来解决,也 能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来解决. [例4] 已知点M(3,5),在直线l:x-2y+2=0和y 轴上各找一点P和Q,使△MPQ的周长最小.
归纳升华 求直线斜率的方法
1.定义法.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 α,且 α≠90°,则 斜率 k=tan α.
2.公式法.若直线过两点 A(x1,y1),B(x2,y2),且 x1≠x2,则斜率 k=xy22--xy11.

高一数学必修2第三章复习精选教学PPT课件

高一数学必修2第三章复习精选教学PPT课件
d | Ax0 By0 C | A2 B2
(3)两平行线距离:l1:Ax+By+C1=0,l2:Ax+By+C2=0 d | C1 C2 | A2 B2
点(1,3)到直线3x 4 y 4 0的距离为
中点坐标公式

x0


y0

x1 x2
2 y1 y2
线的斜率公式
k
y2
y1 (其中x1≠x2).
x2 x1
k=tanα,
当0<α< π 时,k>0; 2
当 π<α<π时,k <0; 2
当α=0时,k=0;
牢记特殊角的斜率 (正切)值!
当α= π 时,k不存在. 2
练习
1.直线 3 x-y+1=0的倾斜角等于( B)
A.

3
π
B.
3
C. 5π
K1=K2且b1≠b2
K1=K2且b1=b2
K1≠K2
K1k2=-1
L1:A1X+B1Y+C1=0 L2:A2X+B2Y+C2=0
k A bC
B
B
求出对应的 k,b即可
(注意B=0的特殊情况)
两条直线2x-4y+7=0与2x+y-5=0的位置关系是 垂直
已知直线ax+(1-a)y-3=0与(a-1)x+(2a+3)y-2=0互 相垂直,求a的值.
a=1或-3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1)经过点P(2,-1)且与直线2x+3y+12=0平行;
2x+3y-1=0
(2)经过点Q(-1,3)且与直线x+2y-1=0垂直; 2x-y+5=0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第三章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第三章

七彩学科网:https:///(微信公众号:qicaixueke,或搜索:七彩学科网) 专业提供优质教学资源,覆盖各学科各版教材,关注公众号资源早知道!
【声明】此页是我们平台植入的宣传广告,本文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用户可自行删除!
感谢大家观看
最新学习可编辑资料 Latest learning materials
新课标导学
数学
必修② ·人教A版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章
直线与方程
• 为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压力,各地都加大了基础设施建 设的力度,先后投资发展轨道交通与城市高架桥建设,如图 是高架桥的效果图,纵横交错的桥梁远远看去如一条条直 线,有的相互平行,有的相互垂直,高架桥两边的护拦是平 行的,而路灯的灯杆与护栏则是垂直的,如果我们把护栏与 灯杆都看作直线,那么,从何角度研究直线以及如何研究 呢?这就是本章将要学习的直线与方程.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课件PPT
A
2、过球面上的两点作球的大圆,可以作( )个。
1或无数多
3.下图中不可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
B
4.在棱柱中………………..( )
A . 只有两个面平行
B . 所有的棱都相等
C . 所有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D . 两底面平行,并且各侧棱也平行
侧视
改一改:某同学画的下图物体的三视图,对吗?若有错,请指出并改正.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俯视
【变式练习】
三视图的作图步骤
2.运用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原则画出其三视图.
1. 位置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提升总结】
正视图
俯视图
侧视图
从前面正对着物体观察,画出正视图,正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和高及前后两个面的投影.
从上向下正对着物体观察,画出俯视图,布置在正视图的正下方,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和宽及上下两个面的投影.
三视图表达的意义
从左向右正对着物体观察,画出侧视图,布置在正视图的正右方,侧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宽和高及左右两个面的投影.
例2 画出下面几何体的三视图.
正视图
俯视图
侧视图
画出下面正三棱锥的三视图.
棱柱
棱锥
圆柱
圆锥
圆台
棱台

结构特征
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是圆台.
棱柱
棱锥
圆柱
圆锥
圆台
棱台

结构特征
O
半径
球心
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
球的结构特征
球: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叫做球体。

高中数学必修二人教版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复习课ppt课件

高中数学必修二人教版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复习课ppt课件

主题三 空间向量与平行、垂直问题
【典例3】(1)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4,1,3),
B(2,-5,1),C(3,7,λ),假设ABAC,那么λ等于( )
A.28
B.-28
C.14
D.-14
(2)(2021·银川高二检测)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 中,AA1=AD=1,E为CD的中点.
A Ncos〈 A N , A B 〉 表示向量A N 在向量A B 的方向上的投影,要使 ANAB值最大,只需 A Ncos〈 A N , A B 〉 最大,又因点N在正方 形内(含边界),所以当点N与C重合时, CB⊥AB,得
A N c o s 〈 A N , A B 〉 = | A B | 最大,故 ANAB的最大值为4.
(3)线面平行: ①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 ②证明可在平面内找到一个向量与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共线向量; ③利用共面向量定理,即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可用平面内两不共 线向量线性表示. (4)线面垂直: ①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②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转化为线线垂直问题.
2
y
0.
取x=1,得平面B1AE的一个法向量n=(1 ,a2 ,-a).
要使DP∥平面B1AE,只要n⊥D P
,有
a 2
-az0=0,
解得z0=
1 2
.
又DP⊄平面B1AE,所以存在点P,满足DP∥平面B1AE,此时
AP=1 .
2
【方法技巧】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1)线线平行: 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只需证明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共线向 量. (2)线线垂直: 证明两条直线垂直,只需证明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3章章末复习课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3章章末复习课

章末复习谍I <体系构建I.曲茂的値鶴角血丽率—两茶平行线间帕距离I 题型探究【例1】 ⑴如图所示,直线11的倾斜角a i = 30°,直线11与12垂直,求11, 12的斜率.⑵已知某直线1的倾斜角 a 45°,又P 1(2, y 1), P 2(x 2, 5), P 3(3,1)是此直线上的三点,求X 2, y 1的值.[解](1)由图形可知,a= a+ 90°则k 1, k 2可求. y ]3 直线11的斜率k 1 = tan a = tan 30°三3. •••直线 12 的倾斜角 a = 90°430°T 20°, •••直线 12 的斜率 k 2= tan 120°=— 3. ⑵由 a 45° 故直线I 的斜率k =tan 45°=,又P l , P 2, P 3都在此直线上,故kPP 2= kP 2P 3= k l ,嵐线的力榨5 一y i 1 一5即 = =1,解得X2二7, yi = 0.X2 —2 3—x規律冇14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注意点(1)求直线的倾斜角,关键是依据平面几何的知识判断直线向上方向与x轴正向之间所成的角,同时应明确倾斜角的范围.(2)当直线的倾斜角a [0 ° 90°时,随着a的增大,直线的斜率k为非负值且逐渐变大;当直线的倾斜角a (90° 180°时,随着a的增大,直线的斜率k 为负值且逐渐变大.1. (1)若三点A(3,1),B( —2,b),C(8,11)在同一直线上,则实数b等于(2)如果直线11的倾斜角是150°, 12丄11,垂足为B.l1,l2与x轴分别相交于点C, A, 13平分/ BAC,则13的倾斜角为___________ .(1)—9 (2)30°[(1) T A, B, C 三点共线,.*AB= k AC.b—1 11—1= ,即b= —9.—2 — 3 8 —31(2)因为直线l1的倾斜角为150°所以/BCA= 30°所以l3的倾斜角为2X(90—30 ) = 30 :]【例2】已知△ ABC中,A(1, 3), AB, AC边上中线方程分别为x—2y+ 1=0和y —1= 0,求厶ABC 各边所在的直线方程.思路探究:本题利用中线的特点(即AB 的中点D 在AB 边的中线上)可解出 各顶点的坐标,然后利用两点式可求出各边的方程.[解]设AB , AC 边的中线分别为CD , BE ,其中D , E 为中点, •••点B 在中线y — 1 = 0 上, •••设点B 的坐标为(X B , 1).•••点D 为AB 的中点,又点A 的坐标为(1, 3),•••点D 在中线 CD : x — 2y + 1 = 0上, X B + 1• ~2 — — 2X 2+ 1 = 0, ^-XB = 5. •••点B 的坐标为(5, 1).•点C 在直线x — 2y + 1 = 0上, •设点C 的坐标为(2t — 1, t).••AC 的中点E 的坐标为t , •••点E 在中线BE : y = 1 上, t + 3• '•t = — 1.•••点C 的坐标为(一3, — 1),• ZABC 各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AB : x + 2y — 7 = 0, BC : x — 4y — 1= 0, AC : x — y + 2 = 0.求直线方程的方法(1) 求直线方程的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要掌握直线方程五种形式的适用 条件•••点D 的坐标为X B + 12 ,及相互转化,能根据条件灵活选用方程,当不能确定某种方程条件具备时要另行讨论条件不满足的情况.(2) 运用直线系方程的主要作用在于能使计算简单.働跟圖训练.2 •过点P(- 1, 0), Q(0, 2)分别作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使它们在x轴上截距之差的绝对值为1,求这两条直线的方程.[解](1)当两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两条直线的方程分别为x=—1,x= 0,它们在X轴上截距之差的绝对值为1,满足题意;(2)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其斜率为k,则两条直线的方程分别为y= k(x+ 1), y= kx+ 2.2令y= 0,分别得x=—1, x=—匚.亠2由题意一1 + k = 1,即k= 1.则直线的方程为y=x+ 1, y=x+ 2,即x—y+ 1 = 0, x —y+ 2 = 0综上可知,所求的直线方程为x= —1, x= 0,或x —y+ 1 = 0, x—y+ 2 = 0.【例3】已知两条直线11: ax —by+ 4 = 0, 12:(a —1)x+ y+ b= 0,求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a, b的值.由①②解得a= 2, b= 2.(2)V 11 // |2且12 的斜率为1-a,a a•'•l i的斜率也存在,=1 -a,即b= -b,1-a故|1和|2的方程可分别表示为---3a + b+ 4= 0. ②4( a—1)|1: (a —1)x+ y+ - = 0,|2:(a- 1)x+ y+-^ = 0.1 - a•••原点到|1与|2的距离相等,a-1 a 2•'4 ------ = 1_ ,解得a = 2 或a= 2.a 1 - a 32a = 2, a=3,因此或3b=-2b=2.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及注意点(1) 方法: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特例垂直)、平行、重合三种,主要考查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通常借助直线的斜截式方程来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 注意点:解题时要注意分析斜率是否存在,用一般式方程来判断,可以避免讨论斜率不存在的情况.3. 已知直线|1:ax+ 2y+ 6= 0 和直线|2:x+ (a- 1)y+ a2- 1 = 0.(1)试判断H与|2是否平行;(2)l i丄12时,求a的值.[解]⑴若I" 12,a (a—1)- 2X 1 = 0, a (a —1)—6X 1工0.-a= — 1.• a=—1时,|1 // 12.⑵当l2的斜率不存在时,a= 1.则|2:x= 0,|1:x+ 2y+ 6 = 0.显然|1与|2不垂直.当|2斜率存在时,a^1.1 a则k2=——,k1 = —&.1—a 2■-11 丄|2,1_ a•' k1 k2 = •一厅=—1.1 —a 22•W= 3.【例4】已知直线|经过直线2x+ y— 5 = 0与x—2y= 0的交点.(1) 点A(5, 0)到|的距离为3,求|的方程;(2) 求点A(5, 0)到|的距离的最大值.[解](1)经过两已知直线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2x+ y—5+ X x—2y)= 0,即(2 + )x+ (1 —2 X y—5= 0,即2*— 5入+ 2 = 0,所以&扌或& 2.所以I 的方程为x = 2或4x — 3y — 5= 0.2x + y — 5= 0, ⑵由解得交点P(2, 1),过P 作任一直线1(图略),设d 为点x — 2y = 0,A 到I 的距离,则d < |PA|(当I 丄PA 时等号成立).所以d max = |PA|= . 10.规律方越距离公式的运用(1) 距离问题包含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2) 牢记各类距离的公式并能直接应用,解决距离问题时,往往将代数运算 与几何图形的直观分析相结合.⑶这类问题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在高考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主要 考查距离公式以及思维能力.働跟踪训练I4. 若P 、Q 分别为直线3x + 4y — 12 = 0与6x + 8y + 5= 0上任意一点,则|PQ| 的最小值为()9 c18小 2929 A. 9B. TC .局D . 29C [因为6 =討二占,所以两直线平行,将直线3x + 4y — 12= 0化为6x + 8y — 24= 0,由题意可知|PQ|的最小值为这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即24—5 =需,所>/62 + 82 1 0以|PQ|的最小值为 黑][探究问题]1. 怎样求点关于点的对称点?[提示]设出所求点坐标,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解.2. 怎样求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坐标?[提示]设出所求点坐标(x, y),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建立关于x, y的第一个方程,再利用垂直关系建立x, y的另一个方程,然后通过联立方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例5】光线通过点A(2, 3),在直线I: x+ y+ 1二0上反射,反射光线经过点B(1, 1),试求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解]设点A(2,3)关于直线I的对称点为A'x(, y o),则2+ x o 3 + y o~2~+~2~ +1=0,y o —3=1.x o —2解之得,A' —4,—3).由于反射光线经过点A'—4,—3)和B(1,1),所以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1 + 3y—1= (x—1) •,即4x—5y+ 1 = 0.1 + 44x —5y + 1 = O, 2 1解方程组得反射点P —3,— 3 .x+ y+1 = O, 3 3所以入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1 3+3y—3= (x —2) •2,即5x—4y+ 2 = O.2+2综上,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分别为5x —4y+ 2= O; 4x —5y+ 1 = 0.期牡B議1 •点关于直线对称的点的求法点N(x o, y o)关于直线I: Ax+ By+ C = 0的对称点y—y o A•-B = — 1 ( AB M o)x —x o DM(x, y)可由方程组求得.x+ x o y+ y oA• ~2- + B• ~2~+c=o2.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的求法求直线l i:A i x+ B i y+ C i = o关于直线I: Ax+ By+ C = 0对称的直线l2的方程的方法是转化为点关于直线对称,在l i上任取两点P i和P2,求出P i, P2关于直线I的对称点,再用两点式求出I2的方程.跟踪训练5. 已知△ ABC的顶点A(3,—i),/ B,Z C的角平分线方程分别是x= 0, y= x,求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解]如图,设点A关于直线BO, CD的对称点分别为A i , A2.因为A(3,—i),且/ B的平分线方程为x= 0,故点A关于直线BO的对称点A i的坐标为(—3, —i).又因为/ C的平分线CD的方程为y= x,所以点A关于直线CD的对称点A2的坐标为(—i, 3).而A i(—3, —i), A2(—i, 3)两点都在直线BC 上,由此可得直线BC的方程为2x—y + 5= 0.(1) 直线11过点(—3,—1),并且直线11与直线12垂直;(2) 直线11与直线12平行,并且坐标原点到11, 12的距离相等.[解](1) t|1 丄12, /a(a—1) + (—b) 1 = 0.即a1 2—a—b = 0, ①又点(—3, —1)在11上,。

高一人教版数学必修二课件:第3章 章末 3

高一人教版数学必修二课件:第3章 章末 3
1 知识网络· 宏观掌控
2 热点透视· 专题突破 热点一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例 1 △OAB 的三个顶点是 O(0,0),A(1,0),B(0,1).如果直线 l: y=kx+b 将三角形 OAB 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且 k>1.求 k 和 b 应满足的关系.
分析: 设 l 和 AB 交于 P, 和 x 轴交于 Q 点, 求出这两个点的坐标, 利用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化简可得 k 和 b 应满足的关系. b 解析:设 l 和 AB 交于 P,和 x 轴交于 Q 点,则 Q-k ,0,由 y=kx+b , x+y=1 k+b 有(1+k)y=k+b,∴yP= , 1+ k k+b b 1 b 1 1 依题意:21+ k· = × ,且 0 <- < 1, 2 2 k 1 + k ∴2(k+b)2=k(1+k),且 0<-b<k. 又 k>1, 故 k 和 b 应满足的关系为 k>1,且-1<b,且 k2+(4b-1)k+2b2 =0. 点评:本题考查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的方法,体现了数形结合的 数学思想,属于基础题.
点评:利用直线的方程判定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是这部分 内容常涉及的题型.求解时,可以利用斜率之间的关系判定.若方程 求参数的值时也可以用如下方法: 知道平行或垂直关系, 都是一般式, 直线 l1:A1x+B1y+C1=0;l2:A2x+B2y+C2=0, (1)当 l1∥l2 时,可令 A1B2-A2B1=0,解得参数的值后,再代入方 程验证,排除重合的情况; (2)当 l1⊥l2 时,可利用 A1A2+B1B2=0 直接求参数的值.
方法二:设过原点的直线 l 交已知两直线于 P1、P2,且 O 为 P1P2 的中点, ∴P1 与 P2 关于原点对称, 若设 P1(x0,y0),则 P2(-x0,-y0). 4x0+y0+6=0 ① ∴ -3x0+5y0-6=0 ② ①+②得 x0+6y0=0. ∴点 P1(x0,y0),P2(-x0,-y0)都满足方程 x+6y=0. ∵过两点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且该直线过原点, ∴所求直线 l 的方程即为 x+6y=0.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章末复习ppt模板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章末复习ppt模板

注意:两条不重合直线斜率都不存在,则它们平行.
4.直线的方程
方程名称
方程形式
点斜式
y-y1=k(x-x1)
斜截式 两点式 截距式 一般式
y=kx+b
yy2--yy11=xx2--xx11 ax+by=1
Ax+By+C=0(A2+B2≠0)
方程局限性 不能表示垂直于 x 轴 的直线 不能表示垂直于 x 轴 的直线 不能表示垂直于坐标 轴的直线 不能表示过原点或与 坐标轴垂直的直线 能表示任一直线
∴①当m=-7时,l1∥l2; ②当m=-1时,l1与l2重合; ③当m∈R且m≠-1,m≠-7时,l1与l2相交; ④由 2(m+3)+4(m+5)=0 得 m=-133,
∴中心为直线x-y+1=0和2x+y+
2=0的交点,正方形一边所在直线方程为x+3y-2=0,求
8.对称问题 (1)点P(x,y)关于点Q(a,b)的对称点为(2a-x,2b-y).
(2)点P(x,y)关于直线x=m的对称点为(2m-x,y).
(3)点P(x,y)关于直线y=n的对称点为(x,2n-y).
*9.直线系过定点问题 含有一个待定系数(参数)的二元一次方程过定点问题 的解法:
(1)特殊值法,利用不论参数取何值,方程都有解,给 方程中的参数取两个特殊值,可得关于x、y的两个方程, 从中解出的x、y的值即为所求定点的坐标.
3.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1)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
两条直线都有斜率 如果它们垂直,则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 文字表述 反之, 如果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则它们互相垂 直
l1:y=k1x+b1 符号表示 l2:y=k2x+b2
l1⊥l2⇔k1·k2=-1
l1:A1x+B1y+C1=0 l2:A2x+B2y+C2=0 l1⊥l2⇔A1A2+B1B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突破
例题3 已知两条直线l1:ax-by+4=0和l2:(a-1)x+y+b=0,分
别求满足下列条件的a,b的值.
(1)直线l1过点(-3,-1),并且直线l1与直线l2垂直;
(2)直线l1与直线l2平行,并且坐标原点到l1,l2的距离相等. [分析] 对于(1),由题意列出关于a,b的方程组求解;
∵|AM|=|A1M|,|AN|=|A2N|,
• ∴|AM|+|MN|+|AN|=|A1M|+|MN|+|A2N|≥|A1A2|,
专题突破
专题突破
专题六 直线系方程
(1)平行直线系:y=kx+b(k为常数,b为常数),表示一组斜率为k的 平行直线. (2)共点直线系:y-y0=k(x-x0)(定点(x0,y0),k为常数),表示一束 过定点(x0,y0)的直线(不包括直线x=x0). (3)过直线l1,l2交点的直线系:设l1:A1x+B1y+C1=0,l2:A2x+ B2y+C2=0,则A1x+B1y+C1+λ(A2x+B2y+C2)=0(λ∈R)表示一束 过l1,l2交点的直线(不包括l2).
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突破
专题一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直线方程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它们从“形”与
专题突破
(2)与对称有关的最值问题.
在直线l上找一点P到两定点A,B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点P必在线段AB上,
所以要将l同侧的点利用对称转化为异侧的点.
在直线l上找一点P到两点A,B的距离之差最大,则点P必定在线段AB(或
BA)的延长线上,所以要将l异侧的点利用的对称转化为同侧的点.
可以简单记“异侧和最小,同侧差最大”.
对于(2),先得出关于a,b的关系,再由原点到l1,l2的距离相等求解.
专题突破
[解析]
(1)∵l1⊥l2,∴a(a-1)+(-b)=0,
即a2-a-b=0.
又点(-3,-1)在l1上,∴-3a+b+4=0.


由①②解得a=2,b=2.
专题突破
专题突破
专题突破
(4)当直线垂直于坐标轴时画图求解即可,不必用公式. 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时,要注意把直线方程化成一般式的形式;求
专题突破
(2)已知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l1:A1x+B1y+C1=0,
l2:A2x+B2y+C2=0, 则:l1∥l2⇔A1B2=A2B1且A1C2≠A2C1; l1⊥l2⇔A1A2+B1B2=0; l1与l2相交⇔A1B2≠A2B1. (3)与直线l:Ax+By+C=0平行的直线系方程可设为Ax+By+C1=0;与其垂 直的直线方程可设为Bx-Ay+C2=0.
和y-1=0,求△ABC各边所在的直线方程.
[分析] 本题利用中线的特点(即AB的中点D在AB边的中线上)可解
出各顶点的坐标,然后利用两点式可求出各边的方程.
专题突破
专题突破
专题突破
专题三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已知直线的斜截式方程:l1:y=k1x+b1,l2:y=k2x+b2,则l1∥l2⇔k1 =k2,且b1≠b2; l1⊥l2⇔k1k2=-1; l1与l2相交⇔k1≠k2.
专题突破
例题5 已知点A(3,1),在直线x-y=0和y=0上分别有M和N使
△AMN的周长最短,求点M,N的坐标.
[分析] 分别作出点A关于直线x-y=0和y=0的对称点,利用两点之间 直线最短来确定△AMN的周长最短. [解析] 如图所示,点A关于直线x-y=0的对称点为A1(1,3),点A 关于直线y=0的对称点为A2(3,-1),
范围求解,要特别注意当直线与x轴垂直时的情形.
专题突破
专题突破
规律总结:借助数形结合思想既可以定性地分析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
也可以定量地求解倾斜角与斜率的取值范围,此外在特殊位置处应利
用分类讨论的思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
专题突破
专题二 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的应用问题
例题2 已知△ABC中,A(1,3),AB、AC边上中线方程为x-2y+1=0
“数”两个方面刻画了直线的倾斜程度.
(1)倾斜角的范围是[0°,180°).
(2)倾斜角与斜率的对应关系
①α≠90°时,k=tanα;
②α=90°时,斜率不存在.
专题突破
专题突破
例题1 已知直线l过点P(1,1)且与以A(-1,0)、B(3,-4)为端点的线段相
交,求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分析]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观察直线的变化情况,根据斜率公式及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时,先把平行线方程中x,y的对应项系数转化
为相等的形式,再利用距离公式求解,也可转化成点到直线的距 离求解.
专题突破
专题突破
专题突破
专题突破
专题五 对称问题 (1)在对称问题中,点关于直线的对称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对称,解 决此类问题要抓住两点:一是以已知点与对称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在 对称轴上;二是已知点与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几种特殊对称: ①关于原点对称:P(x,y)→P′(-x,-y); ②关于x轴对称:P(x,y)→P′(x,-y); ③关于y轴对称:P(x,y)→P′(-x,y); ④关于直线y=x对称:P(x,y)→P′(y,x); ⑤关于直线y=-x对称:P(x,y)→P′(-y,-x).
解析 几何
解析几何
解析几何 解析几何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章末复习课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章末 复习
1
知识结构
2
专题突破
知识结构
正方向与直线 定义: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我们取x轴作为基准,x轴_________ 向上方向 之间所成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l__________ 倾斜角 [0°,180°) 范围:__________ tanα 正切值 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即 k=_____. 定义:倾斜角α(α≠90°)的___________ 直 斜率 斜率公式:过两点P1(x1,y1), P2(x2,y2)(x1≠x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
线 与 方 程
______________.
k1=k2 或l1与l2的斜率均不存在 或l1与l2的斜率一个不存在,一个为0.
知识结构
点斜式:__________________ 斜截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直线的方程
直 截距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 一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 方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程 两点间距离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