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觉2
1-2感觉与知觉的分类
目录 02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感觉和知觉的分类
03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01
感觉的种类
心理学根据刺激的来源不同,把感 觉 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01
外部感觉:是由机体以外的客观刺激引起、
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
02
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的客观刺激引起
的、反映机体自身状态的感觉。
时间 知觉
人除了在一定空间 中活动以外,也总是在一定的时间 中活动。
运动 知觉
处理物体在空间的位移问题,是人 对物体在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人要想产生运动知觉,首先要确定 参照系。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例 如,鸟在飞,鱼在游,火车在动,河水在流 动等。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作用于人脑,为 人们所认识,就是运动知觉。
社会 知觉
是关于个体在一定社会环境中,
对客观事物社会性特征的知觉,社
会知觉包括:
(包括对他
人和自我的知觉)、
、
。
错觉
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 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引起错觉的原因很多,感知条件不佳、 客观刺激不清晰、视听觉功能减退、强 烈情绪影响、想象、暗示以及意识障碍 等都能引起错觉。现代心理学将错觉分 为以下七种:
嗅觉是由挥发性物质的分子作用于鼻腔 上部的嗅细胞所引起的,一般嗅觉的感 受性很高。
味觉是溶解于液体的化学物质作用
于舌头和软腭上的味蕾所引起的。
人基本的味觉有
四
种。
肤觉包括痛觉、触觉、压觉、温度觉, 这些感觉的感受器呈点状不均匀分布于 全身,痛觉是有机体的“报警系统”,它 提供着刺激物带来的危害信号。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02幼儿的感知觉
适应两种3.感觉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是指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它分为同时对比和相继对比。
(1)同时对比:不同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同时对比现象。
例如“月明星稀”明暗同时对比图如图2-1所示。
明暗同时对比图(2)相继对比:当不同刺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
例如:吃糖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酸;吃了苦药后,喝白开水都会觉得水很甜。
研究对比现象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对比现象组织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4.感受性的训练人的感受性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得到提高,由于职业的训练或实践活动的需要对某种感觉作长期、精细的训练,能使感受性大大地提高。
例如:品一口茶,就知道茶的产地、等级、品质等;染色工人可以辨认40多种黑色。
另一方面由于为了代偿某种丧失的感觉能力,会使其他感觉能力得到发展。
如聋哑人视觉特别好,盲人听觉、触觉特别发达。
(二)知觉的特性1.知觉选择性教师总结解释列举知识点人所处的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作知觉选择性。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差别越大,对象越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2)对象的活动性,活动的刺激容易被感知;举例说明看图学生讨论(3)对象的特征,特征明显的刺激物易被感知。
主观因素包括:目的性、任务、知识经验、个人需要、兴趣、情感状态等。
2.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
但人并不它知觉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如图2-4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其确定意义的过程,即为知觉的理解性。
有一天,诗人、哲学家、植物学家一同去春游,但是对田野风光的感受却大不相同。
感知觉的知识总结
感知觉的知识总结什么是感知觉?感知觉是指我们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并对其进行解读和理解的过程。
感知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各种感觉形式。
它是我们与外界交互的重要途径,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理解事物。
感知觉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过程,涉及到大脑、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
大脑接收到感觉器官传递的神经信号,并通过处理、解码和理解这些信号,形成我们对外界的感知。
感知觉的过程感知觉的过程可以分为感觉、组织和选择三个阶段。
1. 感觉阶段感觉是感知觉的起点,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部刺激,如光线、声音、触感等。
不同的感觉器官对应不同的感觉形式,比如眼睛用于接收光线,耳朵用于接收声音等。
感觉器官接收到的刺激会转化为神经信号,并传递到大脑。
这一过程中,感觉器官承担着转换和传输外部刺激的功能。
2. 组织阶段在接收到感觉信号后,大脑会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和组织。
这个过程涉及到感觉信号的解码、分类和组织,以便形成对外界的认知和理解。
大脑的不同区域负责处理不同的感觉信息。
比如,视觉信息主要由视觉皮层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主要由听觉皮层负责处理。
这种分工协作使得我们能够对感觉信息进行高效的处理和理解。
3. 选择阶段在感知觉的过程中,我们面对着大量的感觉信息,不可能全部加以关注和处理。
因此,选择性注意在感知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选择性注意是指我们通过选择性过滤和加工感觉信息,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重要的刺激上。
这样就能更有效地处理感觉信息,从而对外界进行更准确的感知和理解。
选择性注意的机制在大脑中起到了关键的调控作用。
影响感知觉的因素感知觉的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感觉器官的条件、个体差异和周围环境等。
1. 感觉器官的条件感觉器官的条件包括器官本身的状态和接收到的刺激的性质。
如果感觉器官受损或处于异常状态,就会对感知觉结果产生影响。
此外,不同刺激的性质也会对感知觉产生影响。
比如,光线的强度、声音的频率等都会影响我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和理解。
第二章 感知觉138页PPT
K =△I / I
(3)阈下刺激的心理效应:
低于绝对感觉阈限的刺激,虽然我们 感觉不到,但却能引起一定的生理效应。 例如,低于听觉阈限的声音刺激能引起脑 电波的变化和瞳孔的扩大。
1957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家电影院中正在 播放一部电影,但是电影的胶片被处理过,加入 了“请喝可口可乐”,“请吃爆米花”的广告语 ,只是这两条广告信息播放的时间是3/1000秒, 非常快以至于人们根本就没有觉察到,但是比较 试验前后电影院周围的可乐和爆米花销量,人们 惊奇地发现:爆米花销售上升了58%,可口可乐 销量上升了18%。
错觉在生活中的应用
冷暖色调的应用
红橙黄、绿蓝黑、灰白紫 咖啡杯为什么常是红色?
横竖条纹的应用 商场音乐的选择 举例:
电影霓虹灯制作 日本桥面的设计 商场促销的合理应用
实物直观 模象直观 语言直观 电化教学
形象与语言结合时的注意事项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够感觉出的两个同 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K =△I / I
心理物理法
第二节感知觉基本规律
感受性的变化
例子:调香师 感觉适应
刺激的持续作用带来的 感受性变化
明适应和暗适应
感觉对比
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作用下感觉性发生变化 的现象
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联觉
3、 感觉的种类 (1)视觉
适宜刺激: 400-760毫微米的 电磁波,即可见光
视错觉游戏
中间的确是个正圆, 不相信用仪器量!! !
视错觉游戏--“完好的圆”
【解析】虽然端点看 起来不连在一起,左 边弯曲部分也显得比 右边的小一点,但其 实这是一个完好的圆 。
教育心理学 第2章 感觉知觉与注意(原创)
一、注意的概述
(二)注意的类型 1.无意注意
——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 意志努力的注意。 例:大家正在开讨论会,忽然一个人推门进 来,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转过头去看他
上课时,老师停止声音。
•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刺激 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同时这两方面 的原因也是密切联系的
感觉对比
•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 官,使其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 原理:两事物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相互诱导 作用,在对比中加深了印象,而单独出现 在大脑皮层中的事物,无诱导作用,显得 平淡而不易记忆。
• 感觉对比分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 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如,同样一个灰色 长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上就显得暗些,而放在黑色 背景上则显得亮些。
第二章 感觉知觉与注意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第二节 注意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一、 感觉的概述 (一)感觉的概念
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 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一、 感觉的概述
(二)感觉的分类 1.外部感觉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2.内部感觉
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觉)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
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集中性:有关心理活动共同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
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多余的活动 被抑制。
第二节 注意
一、注意的概述 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大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有限,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 分信息。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 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 激;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 各种刺激。
感知觉
感知觉一、感知觉的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客观事物是由各种属性构成的整体,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颜色、形状、软硬、气味、声音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反映的是由事物的各种属性有机组成的事物的整体。
例如,面前有一个苹果,人们通过嗅觉认识苹果的香味、通过视觉认识苹果的颜色,通过味觉认识苹果的甜味,通过触觉认识苹果的软硬。
由香味、颜色、味道、软硬度等个别属性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对一个苹果的整体的认识,即知觉。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很少单纯地感觉到事物的个别属性。
当我们感觉到事物的个别属性时,总是同时知觉到这个事物,并把事物的各个不同的属性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
正因为感觉和知觉的关系如此密切,所以通常把它们合称为感知觉。
二、感知觉的规律1.感受性及其变化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同一个人对同一刺激的感受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回发生变化。
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有以下几种:⑴感觉适应指同一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
从明亮的阳光下走进暗示,最初什么也看不见,过一会儿就可以看清物体了;相反,从暗处出来,往往会被外面明亮的阳光刺得睁不开眼,过一会儿就比较自如了,这是视觉的适应。
适应是感觉中的普遍想象,但在各种感觉中适应的表现和速度是不同的。
⑵感觉对比指由于同时产生或前一刻产生的同类感觉的影响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感觉对比有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感受性的变化。
例如,同样的一个灰色矩形,处在白色背景上看上去有些暗淡,处在黑色背景上看上去更明亮些。
继时对比是指不同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感受性的变化。
例如,吃糖之后接着吃柑橘,会觉得柑橘酸;吃了苦的中药之后喝白开水也会觉得有甜味。
心理学第2节 感知觉(一)
色觉的心理效应 ④感觉补偿: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
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问:盲人常常在还没碰到前面东西之前,就能 觉察到它的存在,这是怎么回事? ⑤练习:在生活中,感受性可通过练习而得到提高。
专门从事某一特殊职业的人,由于长期使用某种 感官,相应感觉就特别敏锐。
同时对比的例证。中间的小圆是 由同一张灰色的纸上剪下来的。
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
(一)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 反映。
△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 “ 直接作用” 感觉 “个别属性” 知觉 “整体”
△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侦察人员与司令部” 感觉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是知觉的基础,知
二、感觉过程
1、感觉的产生
条件:①客观刺激物 ②分析器(感受、分析刺激的神经装置) 分析器有三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导神经、神经中枢
以视觉产生为例:
2、感觉分类
依据产生感觉的分析器和它所反映的特定刺激物,可把感 觉分为两大类: ◇ 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感觉。 ◇ 内部感觉:
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觉)。
觉是感觉的深入 。 日常生活中常以知觉直接反映事物,感觉则作为知觉的
组成,通常合称“感知”
2、意义
①是人类安全生存的基本条件。
②从心理发展来看,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 的基础。
1954年加拿大心理学家Hebb 、 Bexton 和 Scott 的“感觉剥夺”实验证明。
③感知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 。
3、感觉规律
(1)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心理学_第三章__感觉与知觉1--深圳教师招考(代转公)+职称认定
C.组织信息过程 D.概括信息过程
13.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绿草更易被归为一组,这是知觉的( B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4.双关图是____________中的现象。( A )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单项选择题
1.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2.绝对感觉阈限是指( C )
A.人的一般感觉能力 B.最大可觉察的刺激量
28.颜色的基本特征或表现,称为( A )。
A.色调 B.亮度
C.饱和度 D.中和色
29.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 D )毫微米。
A.500—600 B.0—1000 C.380—1280 D.400—750
二、名词解释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整体性
C.知觉恒常性 D.知觉理解性
15.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B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6.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 C )
A.视知觉 B.听知觉 C.视、听知觉 D.视、感知觉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认知过程。P73
社会认知实质上就是研究人们如何根据周围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一、信息的搜集与选择。这一过程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二、信息的整合过程。这一过程中有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效应。
2.晕轮效应在教育过程中有何不良影响?P76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2.感知觉
二.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
差异量,也称最小可觉差(简称j.n.d)。
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原来刺激强度的 变化而变化,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却是一个常数 。也称韦伯定律。
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的关系-反比关系
三、选择题
• 1、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心理现象是 。
A、感觉 B、知觉 C、观察 D、表象
• 2、在旅游业中加强导游工作是为了增加
旅客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 3、教学中,重点部分要加大声音,放慢速
度,以使之从其它内容中突出出来,这是利
用了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1
2
3
4
第二节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 人的感官觉察刚刚引起感觉的微弱刺激的能力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的关系-反比关系 E=1/R
7
补充3: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 视觉:晴朗夜空30英里以外的烛光 • 听觉:安静房间20英尺以外手表的滴答声 • 味觉:两加仑水加入一茶匙糖后有甜感 • 嗅觉:一滴香水弥散三居室 • 触觉:一片蜜蜂翅膀从一公分外落在面颊 • 温冷觉:觉察出皮肤表面摄氏1度的差异
C、理解性 D、恒常性
• 4、在学习中读到残缺的字句,我们能根据 经验补足其残缺部分,这是因为知觉具有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 5、据研究,黄色表示甜,绿色表示酸,
茶色表示苦,这种现象属于
。
A、适应
B、对比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二章感知觉的发展
(二)感知觉的关系
感觉与知觉的联系
● 都是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 ● 都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 ●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 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 1)内容不同: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 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知觉并非 感觉的简单相加。 2)产生过程和影响因素不同:感觉依赖于 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相同的刺激一般引 起相同的感觉;知觉依赖于刺激的物理特 性和知觉者本身的特点,如:知识经验, 心理状态,个性特征。
时间知觉的线索
——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及其他客观标志 ——有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变化 生物钟: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变化所引起的外部行
为的节律性变化 ——各种计时工具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 感觉的类型差异:听觉估计准确性最高、视觉最低 ● 活动内容的意义:内容丰富容易低估,枯燥容易高估 ● 时间的持续性长短:长时间容易估计短,短时间容易
例如,一斤棉花和一斤铁的物理重量相等,但 是人们用手加以比较时,会觉得一斤铁比一斤棉 花重。这是以视觉之“形”影响到肌肉感觉之 “重”的错觉。
(三)方位错觉
例如,在海上飞行时,海天一色,找不到地标 海上飞行经验不丰富的飞行员因分不清上下范围, 往往会产生“倒飞错觉”造成飞如海中的事故。
此外,还有运动错觉(月亮走我也走)、时间 错觉(同样长时间的不同知觉)等。
感觉阈限是恰好能引起某种感觉,并持续 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 力。 绝对感觉阈限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E=1/R E:绝对感受性,R:绝对感觉阈限
2感知觉基础
2.1.4影响感觉的因素 主体影响 客体影响
2.1.5多种感觉与景观设计 1 视觉研究的深化 中央凹 黄斑和周围视觉
2 其他感觉与环境体验 听觉 嗅觉 触觉 动觉 温度和气流
3 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相互削弱和破坏 相互加强或协同 相互补偿或替代
b 群化原则: 多个刺激被感知为统一整体的控制规律。 邻近原则 相似原则 连续原则 封闭原则—主观轮廓
C 简化原则 良好完型原则 简洁原则
Hale Waihona Puke 2.2.2生态知觉理论(吉布森) 1 环境的提供 2 知觉反应的先天本能:视觉悬崖 3 在景观设计中应用 2.2.3概率知觉理论(布伦斯维克) 按不同景观环境的功能性质,恰当的运用确定性 和不确定性 承认自己的认识与环境使用者需要之间的差距, 从而使自己能比较主动和客观的了解他们的需要
2.4刺激与行为
2.4.1刺激与行为 2.4.2设计适宜的刺激情景
2.5景观要素与心理
2.5.1造型与心理
2.5.2尺度与心理—量感效应
2.5.3材质与心理
2.5.4色彩与心理
2.5.5光线与心理 1 光线与温度的感知
2 光线的区域限定性
3 光线的气氛营造与影响
2 感知觉基础
2.1 感知的过程
2.1.1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运动觉、 机体觉、平衡觉。 感觉是知觉的第一阶段,是人对外界刺激 的及时、直接的反应。
2.1.2知觉 对感觉经验的加工处理,是对刺激过程的 认识、选择、组织和解释。 2.1.3景观知觉 是指人经由五种感管,接受到环境景观所 给予的刺激,并对其加以解释和判别的过 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2章 第二节 0-6岁婴幼儿感知觉发展
(五)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在教育的过程中发展,有规律的幼儿园生活能帮 助儿童建立时间观念。 •通过图片和故事能帮助儿童掌握时间概念。 •四季:自然界的变化,穿衣的变化。
三、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和培养
儿掌握几何图形的词语,另外在看与摸的过程中学习。(积木婴儿已经能分辨不同的形状。 (2)幼儿的形状知觉
• 小班:
• 中班:
• 大班:
立体图形
• 4岁,图形知觉的敏感期
(五)时间知觉
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应。时间比空间更为抽
象,要借助于中介物。 幼儿其主要以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来反应时间-----生物钟。 幼儿初期已有早晨、下午、晚上的概念, 但会错用今天、明天、 昨天。
(二)听觉
1.听觉的发展
6个月以上的胎儿对母亲的语言有反应,对不同的乐声 有不同的反应。
新生儿对不同的声音,声音的不同音调,纯度,响度, 强度,持续时间等都有不同的反应。
(母亲声音感知和母语的感知) 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很大,并且这种差异呈现出随年龄
增长而不断缩小的趋势。
2.“重听”现象
(1)原因
• 幼儿中期(4-5岁):大多能认识基本色、近似色,并能说 出基本色的名称。
• 幼儿晚期(5-6岁):不仅认识基本色,在画图时能运用各 种颜色调出需要的颜色,能说出黑、白、红、蓝、绿、黄、 棕、灰等颜色名称。
(1)辨色力早于掌握颜色名称能力的发展。 (2)对基本颜色红、橙、黄、绿、蓝的认知早于中间色、混 和色。如果混合色有明确的名称,如浅绿、紫色等,幼儿同 样可以掌握。 (3)幼儿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和正确辨认颜色数,均随着 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4)幼儿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和正确辨认颜色数,因年龄 不同、颜色不同、辨认方式不同而有差异。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二)
引言概述: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是指在婴儿和幼儿时期,他们的感觉系统逐渐成熟和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通过感知觉来获取关于世界的信息,这对他们的认知和学习发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深入探讨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分别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通过详细阐述每个大点中的小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过程。
正文内容:一、视觉感知觉的发展1.近距离焦点和远距离焦点的转换2.对颜色和形状的辨识能力的增强3.对运动和深度知觉的发展4.对面孔和表情的敏感度的提高5.对复杂图像的看待和认识能力的提升二、听觉感知觉的发展1.对声音的方向和距离的感知2.对语音的辨识和理解能力的增强3.对环境声音的适应能力的提高4.对音乐和节奏的感知和反应能力的发展5.对语言和说话的模仿和学习能力的增强三、触觉感知觉的发展1.对触摸和身体接触的反应2.对不同质地和温度的物体的感知能力的增加3.对身体的位置和运动感觉的发展4.对触摸的敏感度和疼痛的感知能力的提高5.对自我触摸和自我抚摸的探索和认识四、嗅觉感知觉的发展1.对不同气味的辨识和区分能力的提高2.对嗅觉的敏感度和反应能力的发展3.对嗅觉记忆和情感的联系的建立4.对有害气味和香味的喜好和回避的发展5.对嗅觉和味觉的相互作用和综合感知的能力的增加五、味觉感知觉的发展1.对不同味道的区分和喜好的建立2.对味觉的记忆和情感的联系的发展3.对不同食物的吞咽和吮吸的反应4.对味觉和嗅觉的相互作用和综合感知的识别能力的增强5.对味觉变化和食物偏好的建立和调整能力的提高总结: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是一个渐进和复杂的过程。
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五个方面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婴幼儿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在不断增强和成熟。
这样的感知过程对于他们的认知、学习和社交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过程,可以帮助父母、教师和医护人员更好地观察和引导婴幼儿的成长,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刺激。
''2、基础心理学2-感觉知觉
基础心理学(2)心理讲师:铃兰王强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反射学说:相互诱导:一种神经过程的进行,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大脑皮层某个部位兴奋,会在周围引起抑制叫负诱导一个部位发生抑制引起它周围发生兴奋叫正诱导PART3感觉、知觉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外部感觉: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受例如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内部感觉:由身体内部刺激引起的感觉例如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感觉: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绝对感觉阈限(也叫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能够觉察出来的刺激强度越小,表示感受性越高,否则便是感受性低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受性与感觉阈限韦伯定律:△I/I=K即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100元的书涨价1元——什么感受1元的报纸涨价1元——什么感受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受性与感觉阈限费斯纳定律:S=K·lgR感觉的强度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各种感觉:视觉:380-780纳米的电磁波视网膜伤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彩色有色调、明度、饱和度三种特性色调:光的波长–长波红,,,短波蓝紫明度:光的物理强度。
色彩的明暗度明度最高的颜色是白色;明度最低的颜色是黑色饱和度:(灰色所占的比例)灰:非彩色,没有色调,饱和度零,灰只有明度各种感觉:视觉:色觉异常:色弱、部分色盲、全色盲全色盲的人什么颜色都看不到,只能看到明度不同的灰听觉: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音调、响度、音色三种特性音调:声波的频率音色:声波的波形响度:声波的振幅内脏感觉又叫机体觉如:饥饿、渴、饱胀内脏感觉的性质比较模糊,脏器处于正常状态下是不引起内脏感觉的,且有一定的节律,变化少痛觉:没有适宜的刺激,任何刺激只要对机体造成伤害,就会引起痛的感觉对机体具有保护性的作用嗅觉:最古老的感觉,鼻腔上部粘膜上的嗅细胞是感受器味觉:舌面、上颚上面的味蕾是感受器最基本味觉:酸、甜、苦、咸辣不适味觉,是痛觉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暗适应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正后像:看灯光是亮的,灯灭后留下的视觉形象还是亮的灯负后像:如果灯灭,眼睛里留下的一个暗的灯泡的形象,背景是亮的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得感受性发生变化(红花绿叶衬)联觉: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红色引起温暖、热情感受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的基本特性:理解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空间知觉: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时间知觉: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视觉、触觉、听觉进行估计时间在估计的准确性上:听觉最高,视觉最低,触觉居中运动知觉:其中似动运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物体恐惧没有发生位移,却能被知觉为运动,叫似动现象,动景现象,Φ现象在黑暗中,如果注视一个细小的光点,人们会看到它来回飘动,这叫自主运动;在皓月当空的夜晚,人们只觉得月亮在“静止”的云朵后徐徐移动。
2-3岁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特点
2-3岁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特点
这时期幼儿的心理发展依然很迅速。
视觉方面,能分清各种基本颜色如红、黄、蓝、绿,不仅能判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还能判断椭园、长方形、菱形、多角形等复杂的几何图形。
听力方面表现在词音的辨别上更加准确,这为语言发展创造了条件。
随着幼儿心理的发展,知觉进一步有所发展,具有概括性和随意性,他们可以利用词把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出,如用“小狗”一词把“小狗”从其他玩具中找出来,用“眼睛”、“耳朵”等词把小狗的眼、耳等认出来。
随着幼儿动作和活动的发展,特别是随意行走的发展,各种复杂知觉也就初步发展起来了,这时期的幼儿已出现了最初的空间知觉、时间知觉。
两个东西分别放在不同的距离,他能知道哪个近哪个远。
如果把他常用的一些东西和玩具改变了存放的地方,开始他仍会到原来的地方去寻找,这说明他对一些物体的空间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
时间知觉方面知道“现在”和“等一会儿”,知道了“马上”和”很久”的区别。
但这时候的空间和时间知觉还是很不准确,表现在乱用“今天”、“明天”、“后天”等时间概念上,明明是很久以前的事也会说成“昨天”和“刚才”,有时还会伸手要楼上窗口的妈妈抱。
还能在大人言语的指导下去感知事物,使感知表现出随
意性的萌芽,这可看作是“观察”的萌芽。
他们能粗略地感知物体时大小、形状、光滑粗糙、软硬和弹性等特性。
在大人的引导下能够短暂地观看图片,进行初步的观察。
这时期的孩子,家长要多让他们走出家门,在外界广阔的天地里除了让孩子学习运动、语言,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之外,也让他有充分的时间观察外界的花草树木,五颜六色以及环境的变动,以锻炼他视听和观察的能力。
感知觉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感知觉一、填空题(10分)1、人脑对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特定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__。
2、个体把感觉信息组织成一定的模式并对它解释的过程叫__。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__关系。
4、当我们从亮处走入黑暗之后,视网膜的光感受性会迅速提高,这个过程是__。
5、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反应能力就是感受性,引起某种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就是__。
6、在日常生活中,个体除了对事物的整体属性做出反应外,也会对他人、群体的人际关系产生认知,并与此伴随会有对自己的认知,这些是__。
7、当我们从暗处走出见到光明时,视网膜对光的感受性会迅速下降,这个过程是__。
8、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__。
9、心理学中的第一个自然科学规律是__。
10、在自下而上的加工中,我们对信息的分析从基本的感觉单元(细小的特征)开始,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觉;在__加工中,我们利用已有的知识,迅速地把各种感觉特征组织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二、单项选择题(10分)1.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
A.差别感受性 B.最小可觉差 C.绝对感受性 D.绝对感觉阈限2.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
A.感觉对比 B.感觉融合 C.感觉适应 D.感觉的掩蔽3.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能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在起作用。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4、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一种感觉的()。
A 整合B 对比C 适应D 联觉6、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反应能力就是感受性,引起某种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就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的知觉
形状知觉
含义:以视觉为主的,包括动觉、触觉在 内的复合感知。 “注视箱”---幼儿更喜欢圆形。幼儿掌握8 种形状的顺序依次为:圆形、正方形、三 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菱形和平 行四边形) 早期婴儿更关注与他们的生存、安全、营 养关系密切的形状刺激。
深度知觉
实验“视觉悬崖”----6个月的婴儿就明确 具有深度知觉。婴儿深度知觉能力与早期 的运动能力有关,尤其与婴儿的爬行经验 有关。 这个实验,在证明了人类自会动之时,就 已经具有了深度感觉之外,还生动的告诉 我们,我们的视觉会骗人!
方位知觉
含义:对上下、左右和前后位置的感知。 发展顺序:3岁辨上下,4岁辨前后,5岁以 自身辨左右,7-9岁才掌握以外物为基准的 左右。 6-7岁是儿童掌握左右概念发展最快的阶段。 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与儿童思维能力 的 发展是分不开的。
习惯化
概念:当一种刺激反复出现时,刺激产生 的反应会逐渐减弱,这就叫习惯化。与之 相对立的概念叫“去习惯化”。 习惯化就是对刺激产生区分作用的机制, 运用这个机制,感知周围世界中的不变特 征,并接受新刺激,探索新事物,是婴儿 快乐的源泉。 儿童对不变信息的觉察,就是在寻求规律 性。
Hale Waihona Puke 可知度 可知度—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 可知度是环境直接提供的。儿童在知觉行 为时所得到的具体信息,既依赖于环境的 直接提供,也有赖于具体情景中儿童的目 标。儿童的目标与环境中分离出来的信息 之间,有一个匹配的关系。 可知度为儿童造就了学习的机会,也使儿 童的行为越来越有效,越来越富有探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