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生产能力-耕地质量及其提升

合集下载

保护耕地资源_提升耕地质量

保护耕地资源_提升耕地质量

河南农业2023年第22期(四)伏南山区粮、蚕、果、药主产区伏南山区最大的特点是山丘多,耕地少。

该区域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好小流域,防止水土流失,同时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保护耕地。

种植作物主要以优质林果为主,同时扩大茶叶、中药材和猕猴桃生产。

(五)桐柏山区粮、油、茶主产区桐柏山区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多地少,土地资源匮乏。

该区域应加大耕地开发力度,挖掘复垦潜力,整合耕地资源,强化配套设施,增施有机肥和配方肥,培肥地力,力控水土流失,保护淮河源头流域的生态环境。

种植作物应选育耐水肥的优质高产水稻、小麦,并适当种植牧草、茶叶、药材等。

二、耕地资源配置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是对耕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依据耕(一)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南阳市小麦种植面积72.7万hm 2,玉米种植面积万hm 2。

保住小麦、玉米耕种面积,提高小麦、玉开展育种研究,改良现有品种,尝试新品种开发,(二)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可以通过推行产业集群化、多元化、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小麦、花生、玉米、(三)倡导特色农业特色农业是具有特色品种、技术和产地等特征的深1.抓好农业技术改革和推广。

相关部门要推广适合引导农民增强发展本地特色农业的信心。

2.发挥农业专业技术机构的支持作用。

政府要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农业技术支撑能力,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技术支持。

3.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政府要完善农业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品种繁育、种植技术、抗病虫害等公共服务项目,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便捷服务。

4.积极开展示范推广。

技术部门要提高优良品种栽培技术、植物保护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积极开展示范推广,引导农民高效科学生产。

5.完善相关政策及支持措施。

政府要改革传统农业政策,着力扶持特色农业发展,给予农民更多支持。

三、科学施肥提高地力科学施肥的主要技术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和种肥同播技术等。

NONGYE ZONGHENG农业纵横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河南农业2023年第22期体化、秸秆还田、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措施,大力宣传推广缓释肥、水溶性肥料等新型肥料,提倡科学施肥方法,稳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

国家耕地质耕地质量等级评定

国家耕地质耕地质量等级评定

国家耕地质耕地质量等级评定的主要依据是《土地等别》,它是在综合考虑了农用地自然条件、基础条件、经济条件和区位条件的基础上,对耕地生产能力进行的综合评价。

在评定中,将全国土地划分为15个质量等级,其中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的质量最差。

根据耕地性质,我国耕地总资源可分为常用耕地面积和临时性耕地面积2类;根据耕地可利用情况,主要分为当年实际利用耕地和当年闲置、弃耕耕地2类;根据耕地水利条件,可以将其分为水田和旱地2类。

耕地质量等级评定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耕地的质量状况,为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提供依据。

在耕地质量等级评定中,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分别对应的是1-4等、5-8等、9-12等、13-15等。

当前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当前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当前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措施方忠敬●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起飞阶段,人地关系矛盾更趋紧张,目前人均1.37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40%。

耕地保护与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当前我国耕地保护面临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统计上报数据欠实的问题。

●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对策措施建议:(一)提高认识,强化政府和市民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意识;(二)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的理论创新,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法律法规;(三)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落实有效保护空间;(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五)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力度,建立耕地储备制度;(六)坚持耕地占补数量和质量的平衡,保护耕地生态条件;(七)加强资金和技术投入,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八)建立经济激励机制,统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起飞阶段,工业化水平的快速递增和城市化规模的急剧扩张意味着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人地关系矛盾更趋紧张,目前,耕地总面积已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8年的1 8.2574亿亩,减少幅度达4.77%,人均耕地面积更是从1996年的1.59亩下降到人均1.37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40%。

另一方面,耕地保护与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在现阶段农业科技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因此,如何处理好“建设”和“吃饭”的问题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在现阶段显的尤为重要。

本文在简逑当前耕地保护面临的有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当前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当前我国耕地保护面临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统计上报数据欠实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一是国家建设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和农村建房用地存在严重的不经济观念,占用了大量耕地,造就出一批暴富房地产商和暴富贪官,造成耕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和4000多万失地农民;二是耕地闲置、荒芜范围广,面积大,危害重。

湖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

湖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

湖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增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57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耕地质量保护、建设、监督管理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耕地质量,是指由耕地地力、田间基础设施、耕地环境等构成的对农作物生长适宜性、安全性和持续性的优劣程度。

第三条耕地质量管理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综合治理、严格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耕地质量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措施提高耕地质量,将耕地质量保护和改善所需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从土地出让金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资金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中,确定一定比例用于耕地质量建设。

第五条县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耕地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土壤肥料工作机构承担耕地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

县以上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利、林业、财政、发展和改革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耕地质量保护的有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的耕地质量保护、建设和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县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耕地质量状况,制定中长期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中长期规划应当明确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的布局、具体安排、质量要求和质量提升措施。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耕地质量保护意识。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有保护耕地质量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耕地质量的行为进行检举、控告。

第八条村(居)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依法履行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的义务,督促耕地使用者合理利用耕地,提高耕地质量。

第九条 对在耕地质量保护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平阳县耕地地力综合评价及其提升对策

平阳县耕地地力综合评价及其提升对策

收稿日期:2021-08-19基金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2020C02030-06;2021C02035)作者简介:张禹(1979 ),男,浙江平阳人,农艺师,从事土肥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51794868@㊂文献著录格式:张禹,吴学荣,徐飘飘.平阳县耕地地力综合评价及其提升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22,63(6):1314-1317.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213104平阳县耕地地力综合评价及其提升对策张禹1,吴学荣1,徐飘飘2(1.平阳县农业农村局,浙江平阳㊀325400;2.永嘉县农业农村局,浙江永嘉㊀325100)㊀㊀摘㊀要:为推动实施县域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现 藏粮于地 ,以平阳县耕地质量等级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耕地地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㊂结果表明,平阳县耕地地力总体上处于中高水平,质量较好㊂近30a 来,有机质和速效磷都呈增加趋势,但土壤酸化趋势明显,速效钾有所下降㊂土壤酸化㊁耕作层较薄和排水不畅或水土流失已成为影响该县地力水平的主要障碍因素㊂建议进一步采取分区耕地整治等措施,健全耕地质量动态管理与服务体系,从科技㊁工程㊁资金配套等方面加大耕地质量建设力度㊂关键词:耕地;土壤质量;地力调查;平阳中图分类号:S159.2;F301.24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0528-9017(2022)06-1314-04㊀㊀耕地资源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对农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㊂耕地资源的状况直接影响着粮食安全㊁生态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㊂农业农村部于2015年专门制定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着力提高耕地内在质量㊂浙江省以丘陵山地为主,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七山二水一分田 是浙江省耕地资源匮乏的真实写照[2]㊂因此,了解耕地地力状况及其质量,对推动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现 藏粮于地 ,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㊂我国先后开展了两次土壤普查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后,各地农业生产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耕作制度㊁产业结构㊁农作物品种㊁肥料使用类型和数量㊁生产力水平等都有不同程度改变,对耕地土壤肥力水平以及农业环境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㊂2016年底,‘耕地质量等级“(GB /T 33469 2016)颁布实施,农业部随即启动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㊂通过统一标准开展县域尺度的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服务于耕地质量的保护与建设㊂本研究以平阳县耕地质量等级调查数据为基础,综合分析平阳县耕地地力评价结果,探讨影响当地耕地地力水平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耕地质量保护与地力提升的针对性建议,为科学施肥㊁土壤改良㊁农业生产水平提升等提供理论支撑㊂1 材料与方法1.1㊀研究区概况㊀㊀平阳县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县境陆域处27ʎ21ᶄ~27ʎ46ᶄN㊁120ʎ24ᶄ~121ʎ08ᶄE,陆地面积1051.17km 2,与苍南共有海域37200km 2,与瑞安市㊁文成县㊁泰顺县㊁苍南县接壤㊂平阳县属于浙闽太平洋沿海基底隆起带,约于6亿a 前,在远古代震旦纪时期奠基,其后受古生代诸构造运动的影响,地面逐渐隆起,并出现一系列北东向的内陆山间小盆地㊂县境内出露的物质主要有岩浆岩-沉积物和第四纪松散沉积物㊂主要岩石包括流纹岩㊁凝灰岩㊁花岗岩㊁花岗斑岩㊁闪长岩和非石灰性紫色粉砂岩㊂地貌类型以火山地貌为主,其次为沉积地貌,类型复杂㊂根据土壤的形成和分布特点,可划分为低山丘陵㊁河谷平原㊁水网平原和滨海涂地等4类地貌单元㊂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1674.3mm㊂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平阳县土壤划分为红壤㊁黄壤㊁紫色土㊁潮土㊁盐土和水稻土等6个土类,15个亚类,34个土属,63个土种㊂红壤土类是平阳县面积最大的一个土类,面积为55243.3hm 2㊂耕地土壤类型主要有水稻土㊁红壤㊁潮土㊁黄壤和紫色土等㊂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面积为31952.8hm 2,园地3119.9hm 2,分别占总面积的87.56%和12.44%㊂水田㊁旱地面积分别为14192.0和7760.8hm2,分别占56.61%和30.95%;果园㊁茶园和其他园地面积分别为1669.7㊁431.6和1018.6hm2,分别占6.66%㊁1.72%和4.06%[4]㊂1.2㊀数据来源㊀㊀土壤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统一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5],粮油作物平均每12hm2左右耕地采集1个土样;经济作物平均每8hm2左右采集1个土样,合计取样2854个㊂在布点时充分考虑地形地貌㊁土壤类型与分布㊁肥力高低㊁作物种类等,保证采样点具有典型性㊁代表性和均匀性㊂样品分析及相关质量控制按照‘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6]㊂每批分析样品均设平行控制,每30~50个加测参比样1个,每批分析样品均设2个空白样进行基础实验控制;平行双样测定结果其误差控制在5%以内㊂1.3㊀评价指标体系㊀㊀评价指标选择参照‘浙江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并结合平阳县实际情况,选择了地貌类型㊁冬季地下水位㊁坡度㊁土体剖面构型㊁耕层厚度㊁耕层质地㊁容重㊁pH㊁阳离子交换量㊁水溶性盐总量㊁有机质㊁有效磷㊁速效钾㊁排涝/抗旱能力等14项指标,构成平阳县耕地地力评价的指标体系㊂共分3个层次:第一层为目标层,即耕地地力;第二层为状态层,分别是立地条件㊁剖面性状㊁理化性状㊁土壤管理4个;第三层为指标层,其评价要素与省级指标层基本相同㊂各指标权重经专家评估列于表1㊂表1㊀平阳县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目标层状态层指标层指标权重耕地地力立地条件地貌类型0.130坡度0.070冬季地下水位0.040剖面性状剖面构型0.070耕层厚度0.070理化性状质地0.070容重0.040pH0.060阳离子交换量0.080水溶性盐总量0.040有机质0.100有效磷0.060速效钾0.060土壤管理抗旱/排涝能力0.1101.4㊀评价方法㊀㊀采用指标分值线性加权法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综合地力指数[7]㊂参照‘浙江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中的各个评价指标分级分值标准,并经专家评估比较,确定平阳县各因素的分级和分值标准,分值1表示最好,分值0.1表示最差㊂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为1ʒ50000)和土壤图(比例尺为1ʒ50000)叠加形成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㊂根据每个评价单元各指标权重和生产能力分值,计算出综合地力分值,根据地力分等定级综合地力指数方案,即可得出评价单元的地力等级状况㊂若评价单元存在土壤主要障碍因子,降一个等级㊂平阳县农田地力设三等六级,其中:一㊁二级组成一等田(综合地力指数分别为ȡ0.9和0.8~<0.9);三㊁四级组成二等田(综合地力指数分别为0.7~<0.8和0.6~<0.7);五㊁六级组成三等田(综合地力指数分别为0.5~<0.6和<0.5)㊂2 结果与讨论2.1㊀土壤养分和pH变化㊀㊀为了解平阳县30a来耕地土壤养分和pH的变化,把本次调查结果与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的调查结果[8]进行对比分析,土壤养分选取有机质㊁全氮㊁速效磷和速效钾4个指标,结果如表2所示㊂表2㊀平阳县耕地土壤养分的变化调查时间有机质/(g㊃kg-1)全氮/(g㊃kg-1)速效磷/(mg㊃kg-1)速效钾/(mg㊃kg-1)本次调查31.94ʃ11.10 1.83ʃ0.5021.65ʃ29.069.21ʃ44.1第二次土壤普查26.44ʃ6.65 1.58ʃ0.3810.37ʃ10.03101.78ʃ55.15㊀㊀近30a来,平阳县耕地土壤有机质㊁全氮㊁速效磷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但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㊂耕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平均含量分别增加了20.8%和15.8%,速效磷含量增加了108.8%;土壤速效钾含量则下降了32.0%㊂这可能与农业生产注重土壤培肥,增加有机物料和化肥的投入等有关㊂图1所示,耕地土壤pH分布由第二次土壤普查的5.5~6.5为主向4.5~<5.5为主变化,pH< 4.5土壤面积占比增加至6.04%㊂这说明近30a 来,平阳耕地土壤呈现明显的酸化趋势㊂这可能是由于过去大量干湿酸沉降及农业氮肥大量投入等因素造成的[9]㊂图1㊀平阳县不同pH耕地面积占比的变化2.2㊀耕地质量等级总体情况㊀㊀表3所示:平阳县耕地质量总体上以二等田(地)为主,占耕地总面积的74.1%;其次为一等田(地),占24.4%;此外,还有少量的三等田(地)㊂在不同的分级水平上,三级耕地面积最大,其次是四级和二级,没有最差的六级地㊂因此,平阳县耕地质量总体属于中高水平㊂表3㊀平阳县耕地质量等级的总体情况等级分级块数/块块数占比/%面积/hm2面积占比/%一等一级㊀284 1.3344.7 1.4二级443320.65756.123.0二等三级1030748.011587.746.2四级625729.17001.927.9三等五级225 1.0382.4 1.5六级0000㊀㊀平阳县不同乡镇地力等级差别较大(图2)㊂㊀㊀万全镇和昆阳镇耕地质量最好,一等(田)地(一级和二级之和)面积分别占95.9%和78.8%;其次是萧江镇㊁麻步镇和南雁镇,三级地面积均占80%以上;青街畲族乡㊁顺溪镇㊁腾蛟镇和水头镇耕地质量相对较差,以四级地为主,均占50%以上,其中,青街畲族乡达80.7%;腾蛟镇和鳌江镇部分耕地属于五级地㊂图2㊀平阳县不同乡镇地力等级耕地的分布2.3㊀各级耕地土类构成㊀㊀表4所示:平阳县各类耕地中,水稻土面积最大,为12445.0hm2,占全部耕地面积的49.6%;其次为红壤,面积为11328.5hm2,占全部耕地面积的45.2%;潮土(包括灰潮土)的面积也较大,有640.5hm2,占全部耕地面积的2.6%;粗骨土面积为413.7hm2,占1.7%;黄壤和紫色土的面积较小㊂从地力指数来看:水稻土和滨海盐土较高,为0.76~0.83;黄壤和紫色土较低,为0.69㊂表4㊀平阳县耕地各土类的构成情况土类名称面积/hm2地力指数一等二等一级比例/%二级比例/%三级比例/%四级比例/%三等五级比例/%水稻土12445.00.76 2.733.245.418.40.3红壤11328.50.710.111.646.638.7 3.0潮土631.60.75025.958.915.30粗骨土413.70.72014.349.336.00.4滨海盐土96.50.83093.2 6.10.70紫色土76.90.690049.450.60黄壤71.60.690035.364.70灰潮土8.90.700055.939.4 4.7㊀㊀全县耕地中一等耕地以水稻土为主构成,其次为红壤;二等耕地主要由红壤和水稻土构成;三等耕地主要由红壤构成㊂水稻土中,一等耕地占比达35.9%,以二级地为主;二等耕地占比63.8%,以三级地为主㊂红壤中,一等耕地占比11.7%,以二级地为主;二等耕地占比85.3%,三级地多于四级地㊂紫色土和黄壤均为二等地,滨海盐土一等地占比高达93.2%㊂2.4㊀主要障碍因素㊀㊀平阳县耕地质量总体属于中高水平,地力尚可;但是,也有一定比例的五级地分布,主要集中在鳌江镇和腾蛟镇㊂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和水稻土,还有少量粗骨土和潮土㊂影响平阳县耕地土壤地力水平的主要障碍因素如下:土壤酸化㊂平阳县耕地土壤pH主要在4.5~ 6.5,pHɤ6.5土壤占96.3%,土壤酸化非常明显㊂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比较显示,近30a来土壤酸化趋势较为明显㊂此外,土壤速效钾不足㊁土壤养分的保蓄性较差㊂耕作层较薄㊂全县耕作层厚度多数在12~ 16cm,耕作层在8~12cm的占3.7%~23.8%;四级地和五级地中,还有部分耕作层在8cm以下㊂排水不畅或水土流失㊂水网平原地区部分农田地下水位较高㊁排水较差,形成青紫塥黏田等土壤类型,影响作物根系生长㊂而在丘陵地区,一些耕地(园地)土壤的季节性干旱和水土流失问题也较为严重3 提升耕地质量的对策3.1㊀开展耕地分区整治㊀㊀丘陵旱地区耕地开展山水田综合治理,继续修建山塘㊁水库,发展水利,提高耕地的抗旱能力㊂河谷平原和沿江地区耕地应做好或完善沿江防洪设施的建设,防止洪水冲刷,通过深耕或客土法逐年加厚耕作层㊂鳌江中下游和水网平原低洼区耕地应重视建闸排泄,完善排水灌溉配套系统,局部地势低的区域应开深沟,排除涝渍害㊂新围垦海涂耕地应完善灌溉与排水系统,实行绿肥与冬作轮作,增加有机肥料的投入,加速土壤熟化㊂3.2㊀健全耕地质量动态管理与服务体系㊀㊀以现有5个省级耕地地力长期定位监测点为基础,进一步建立县级耕地土壤质量监控网络,动态分析县域尺度的耕地土壤质量演变趋势㊂优化充实耕地资源管理信息功能,不断完善基础数据库,促进县域尺度的耕地质量大数据融合发展㊂充分运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将耕地地力调查评价成果与测土配方施肥㊁沃土工程等成果相融合,开发 智慧耕肥 互联网平台,结合耕地地力动态调整情况,针对性提供种植模式㊁用肥㊁用药的指导意见㊂3.3㊀加大耕地质量建设力度㊀㊀将耕地质量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列为重点支农项目,建立耕地保护专项资金,多渠道开拓资金来源,制订多种优惠政策,加大对耕地质量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保护与改良耕地质量,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㊂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来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1)采取工程㊁生物㊁农艺等综合措施,开展标准农田建设,改造中㊁低产田地;2)严格控制高质量耕地征用为非农用地,并做到耕地占补不仅数量平衡,而且要达到质量平衡;3)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㊁沃土工程;4)结合当地农业特色产品㊁无公害农产品㊁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依靠科技,开展耕地地力和耕地环境监测,保护好耕地,消除和治理土壤环境污染㊂参考文献:[1]㊀李秀彬.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1999(4):329-333.[2]㊀邱乐丰,方豪,龙文莉,等.浙江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6):805-808. [3]㊀何迅,胡群中,任文海.从土壤调查到耕地质量评价的历史跨越[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21(4):24-26. [4]㊀平阳土壤普查办公室.平阳县土壤[Z].平阳:平阳土壤普查办公室,1985.[5]㊀湖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NY/T1118 2006[G/OL](2006-07-10).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902/5211303323002122.shtm. [6]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江苏省扬州市土壤肥料站,等.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NY/T1634 2008[G/OL].(2008-05-16)./p-6631747572959.html. [7]㊀任周桥,单英杰,汪玉磊,等.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研究与应用[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2):404-408.[8]㊀温州市土壤普查办公室,温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温州土壤[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9]㊀张福锁.我国农田土壤酸化现状及影响[J].民主与科学,2016(6):26-27.(责任编辑:吴益伟)。

浅析黑龙江省耕地质量状况及提升对策问题探讨

浅析黑龙江省耕地质量状况及提升对策问题探讨
:作层逐年变薄、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导致我
高等地面积50254.65hm2,占0.32%;中等 :省部分地区耕地的理化性质被破坏,耕地 地面积 12764351.70hm2,占 80.11%,低等 :质量明显下降。
地面积3118847.26hm2,占19.57%。由以上 数据可知,我省耕地质量总体偏低。
较小.低等别耕地在全省分布范围较大。 :补助.致使补充耕地肥力低下,耕地质量较
从各等别在全省各市县的分布来看,质量 :差,占优补劣现象常有发生。
最高的7等地只在五常市有零星分布,面 积仅为47.55hm2;8等地主要分布在哈尔 滨市区及周边的五常市和肇东市;9等地
主要分布在哈尔滨、等、
13-15等分别为优等地、高等地冲等地和 低等地的划分标准,我省无优等地分布,
2. 不合理施用农业投入話,耕地理化 ,性质破坏
随着当前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不断加快,造成农业点源、面源污染日益严 :重,同时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需求不断增 :力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等化学药品,不仅对土壤造成板结,同时耕
三、耕地质量提升的对策建议 1. 加强农田基础建设 根据农用地等别分布的规律和特点, 全省各区域农用地利用在自然条件、社会 经济状况和土地利用程度有很大的差异, 根据各地的不同条件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 题,黑龙江省因地制宜地采取了系列有效 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松嫩平原西部地区 风沙、干旱、盐碱灾害十分严重,农田基本 建设主抓抗旱灌溉水源建设,提高抗旱灌 溉能力,同时,大力开展生态建设,治理风 沙、盐碱灾害,改善生态环境。 2. 加大耕地质量污染监测 严格贯彻落实《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条 例》,耕地质量和环境状况进行实时监测, 同时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依托 《黑土耕地保护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提升 地力水平。 3. 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把好补充 耕地质量关 要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规定, 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实现补充耕 地与占用耕地数量和产能双平衡。同时, 合理调整耕地开垦费标准,提高建设占用 耕地成本,加大补充耕地项目投入力度,提 升耕地质量等级。加强补充耕地项目立项 和实施管理,统筹安排项目选址和布局,优 化项目设计,严格工程实施和监管,确保工 程建设质量,持续耕作熟化和培肥地力。 4.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耕地质量建设 管理共同责任 各地要持续高度重视耕地质量建设和 管护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部门之间要 加强协同配合,充分发挥农民耕地保护的 作用,共同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管护。同 时,完善耕地质量保护的约束制度和激励 机制,将耕地质量建设和管护情况那个各 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完善考核

加强耕地地力建设_全面提升耕地质量

加强耕地地力建设_全面提升耕地质量

河南农业2023年第10期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为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017年以来,全省化肥使用量连续6年实现负增长。

2020年以来,全省化肥利用率稳步提升,主要作物化肥利用率稳定在4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

二、耕地地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一)耕地质量区域差异大,中低产田比重高河南省中低产田类型主要有干旱灌溉型、渍涝稻田型和盐碱耕地型等8种类型,因部分土地开发利用不合理,重用轻养,工业污染、长期旋耕、有机无机肥料施用比例失调、过量施用化肥等,局部地区耕地物理性能差、质量下降,全省中低产田面积约占60%。

(二)土壤有机质和耕层厚度均低于全国平均值受传统施肥观念的影响,部分地区重施无机肥料年全省18.9 g·kg -1,低于全国24.4 g·kg -120.4 cm,低于全国pH 降低趋势明显,尤其是长期种土壤pH 降低了1~2个单位。

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归根结底,就是改良土壤、“保”就是保水保肥、“控”般可增产5%~10%,一般情况下,每公顷秸秆还田量4500~6000 kg 即可稳定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保持水土,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2.增施有机肥。

商品有机肥是一种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添加微生物发酵菌剂,经堆沤、发酵、粉碎,达到企业产品质量标准的有机肥料。

增施有机肥料,既能为植物提供营养,又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每年向土壤中输入一定数量的非腐解态有机物,不断更新活化土壤中老化的腐殖物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3.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包括测土、配方、配肥、供应、施肥指导五个核心环节,是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和提升耕地质量的关键措施。

2005年河南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以来,施肥结构变得更加合理,氮、磷、 (下转第15页)旱轮作、绿肥与大田作物轮作。

轮作倒茬、种养结合,可以减轻耕地使用强度,减少化肥、农药投入,修复农业面源污染,缓解生态环境压力,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工作方案

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工作方案

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工作方案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耕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的耕作和开发,以及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我国耕地质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和衰竭。

为了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生产力,需要对耕地质量进行评估和补充完善工作。

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工作是指根据土地质量状况、农业生产需求和可持续利用要求,对现有耕地质量等级进行评估和调整,以达到科学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的目的。

本工作方案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耕地质量等级体系,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能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内容和方法(一)耕地质量评估1. 收集和整理各地耕地质量调查数据,包括土壤质地、养分含量、土壤酸碱度、土壤重金属含量等指标。

2. 利用GIS和遥感技术,结合土壤样点调查结果,进行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图的制定。

3. 建立耕地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土地利用能力、土地适宜性、土壤肥力等方面指标,综合评估耕地质量等级。

4. 制定耕地质量评估的方法和规范,包括采样方法、实验分析方法等。

(二)耕地质量等级调整1. 根据耕地质量评估结果,提出耕地质量等级调整方案,包括划定不适宜农业生产用地、新增适宜农业生产用地等。

2. 考虑农业生产需求和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制定耕地质量等级调整的实施方案,包括调整耕地用途、改善耕地质量等措施。

3. 合理安排调整过程中的耕地利用空间和时间,减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耕地质量保护与修复1. 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政策和措施,包括加强耕地保护管理、建立土地改良和退化修复基金等。

2. 推广和应用耕地保护和精细农业技术,包括有机农业、秸秆还田等措施,提高耕地利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

3. 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工作,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治理。

三、工作方案的实施步骤1. 组织开展耕地质量调查和评估工作,制定实施计划和工作方案,明确各项任务和工作责任。

深入开展耕地保护工作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深入开展耕地保护工作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地分散 经营 , 力的大 、 大马 中型农机 具锐减 , 耕翻整地深
度不够 ; 耕作层板结 。 由于玉米 种植面积大且多年连作 ,
3耕地质量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 各级 政府及相 关部 门在 耕地 质量保护方面 虽然 做
米豆 、 米薯 、 杂等 良好的轮 作制度不复存在 , 以做 到 了大量 工作 , 由于受 主客观条件 的制约 , 米 难 但 还存在 不少 用地养地相 结合。 问题和困难 。
要措施 。
节约化肥 4 0 9 万公斤 , 节约成本 60万元 。 9 22 . 增施有机 肥 在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技术 的同时 ,
白城 市作为吉林 省西部 重要粮食 生产基地 , 的 耕地
作用十分重要 ,而耕 地质量更是关 系到粮食 的产量 , 关 积极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 ,以提高土壤 有机 质含量 、 改 注耕地质量也就是关注粮 食生产问题。 善土壤结构 、 培肥地力 、 提高耕地 质量 。近 几年 , 虽然有
普及很快 。在推广根茬还 田的 同时 , 还积极探 索了秸 秆
1 耕 地理化性状 耕 土层 退化 。由于 连作 , . 3 土壤风 机械粉碎还 田等有效途径 , 但受收获 习惯和大 型农 业机 蚀 、 土流失严 重 ; 底层增厚 。由于实行联产承包 , 水 犁 土 械缺乏的限制 , 现阶段秸秆还 田还难 以大面 积普及 。
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 , 白城 市耕地资源特别 是后 备资源 这 几年 , 我省 出台了 “ 增施 有机肥 补贴试 点” 政策 , 到 达
日趋紧张 , 有的耕地 后备资源 已开发殆尽 。 原
2 0立方米以上给 予补 贴 1 , 0元 每公顷施 用商 品有机 肥
1 . 地 养分 状 况 白城 市 土 壤 类 型分 为 1 2耕 1个大 ( 有机质含 量不低 于 3%)00公 斤 以上给 予补贴 10 0 10 5 类, 以黑钙 土 、 甸土为 主 。因土壤 类型和施肥 水平 不 元 。这一政策的试 合 版块 一 农业生 产

枞阳县耕地质量等级分布及提升对策

枞阳县耕地质量等级分布及提升对策

枞阳县耕地质量等级分布及提升对策蒋吉芳(枞阳县种植业服务中心土肥站,安徽枞阳246700)摘要:枞阳县区划调整后,利用新的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标准,对“三调”后的全县耕地质量进行了等级评价。

该介绍了枞阳县耕地质量等级面积与空间分布,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耕地质量提升对策。

关键词:枞阳县;耕地质量;等级分析;提升对策中图分类号F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1)20-0105-03枞阳县濒临长江北岸,辖16个乡镇,国土总面积147343hm2,区划调整后“三调”耕地面积53643.74hm2。

根据农业部《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BB/T33469-2016)等要求,本研究对区划调整后“三调”耕地面积进行了全面质量等级评价,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耕地质量提升对策。

1耕地质量等级面积与空间分布根据评价要求,结合枞阳县实际,在全县范围内耕地均匀布设440个采样点和11个耕地质量监测点,涉及对全县所有行政村的耕地进行耕地质量等级评价,评价为枞阳县“三调”后耕地总面积53643.74hm2,按此面积比例进行平差,计算各耕地质量等级面积。

本次全县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结果为4.74等,共分为8个等级(表1)。

表1枞阳县耕地质量等级和占比耕地质量等级12345678面积(公顷)1490.973144.695097.0011027.0915682.0912098.154515.61588.14面积占比(%)2.785.869.5020.5629.2322.558.421.101.1一等地面积与分布一等地面积1490.97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78%,主要分布在山镇、凤仪乡和横埠镇。

地貌类型主要是平原,土壤以潮土和水稻土为主,耕层质地以中壤为主。

有效土层厚度平均值为91.84cm,土壤pH平均值为6.3,土壤养分含量大部分处于中等至较高水平(表2)。

表2一等地土壤养分含量及其丰缺度样本数范围值47817.2~40.24787.59~32.4647877~169一等地有机质(g/kg)有效磷(mg/kg)速效钾(mg/kg)平均值标准差CV变异系数27.74.716.97%18.235.4830.06%1181613.56%续表2一等地土壤养分含量及其丰缺度一等地有机质(g/kg)有效磷(mg/kg)速效钾(mg/kg)1.2二等地面积与分布二等地面积3144.69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5.86%,主要分布在凤仪乡、麒麟镇、枞阳镇和山镇。

耕地生产能力耕地质量与其提升

耕地生产能力耕地质量与其提升

1.3.3 农用地分等各层次等别的用途
农用地自然质量等主要反映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气候 和土壤条件以及田间工程状况,决定了耕地的生产 能力,可用于指导土地质量提升的工作;
农用地利用等等于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乘以土地 利用系数,它反映了土地、资本和劳动3个生产要素 的综合结果,它与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相结合, 反映了人们利用土地的能力和意愿,可间接指导通 过经济政策刺激投入和管理。挖掘生产潜力;
1.1.5 1986年,农牧渔业部土地管理局研究制 订了《县级土地评价技术规程(试行草 案)》,以基本产量为主,考虑水、热、土 等自然条件等评价因素,确定农用地等级, 没有进行生产能力核算。
1.1.6 1980年代末,国家土地局/中国农大等 开展土地承载力研究,使用AEZ方法,核算生 产能力。
1.1.7 中国农科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所, 1995年以县级为单位,进行了耕地分区评价, 给出了每个县级单位的耕地质量指数值。 “因素法”/一县一值/百分制,没有进行生 产能力核算.
multiple-criteria analysis tool for land resources appraisal, 扩展AEZ方法,引入了交互式的多标准模型分析 (MCMA),可用于分析各种土地利用,同时提供了 多目标土地利用决策支持工具。 1993,FAO:FESLM,1996,2000,WB、FAO、 UNDP和UNEP要参数
KL:土地利用系数,反映利用程度,是自然质量 与利用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土地利用系数的计算公式:Klj = Yj/ Yj,max Klj——样点第j种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 Yj——样点第j种指定作物单产; Yj,max —第j种指定作物省内二级区最高单产。
1961年的美国土地生产潜力(能力)分类(LCC) 1976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表的《土地评价纲

心得体会:加强农田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最新)

心得体会:加强农田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最新)

心得体会:加强农田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最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国内外历史经验都表明,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的基础。

深刻认识加强农田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提高耕地产能,对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促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加强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生态、交通等建设占用耕地刚性增加,耕地占补平衡越来越难,人增地减不可逆。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食品的多样化需求,推动特色农业、设施农业蓬勃发展占用耕地持续增加。

而经过几十年大规模开垦,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已近枯竭。

加强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确保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提高耕地产能,落实藏粮于地战略,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加强农田建设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改革开放40年来,以农民承包经营为主的经营体制彻底解决了农产品供给不足问题,但是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不高、资源投入和消耗量大等原因,农业发展质量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制约。

加强农田建设,建设“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路相通”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实现灌排配套,推进水肥一体化、耕种收机械化,促进农业资源集约化高效利用,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解决“小农户”融入农业现代化的问题,整体提升农业发展质量。

加强农田建设是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支撑。

乡村产业兴旺既需要产能稳固、链条完整、绿色优质的产业为基础,又需要引入先进设施装备、资本、人才,更需要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企业为龙头。

加强农田建设,提高农田质量,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集约高效发展,稳定产业产能,促进绿色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使农业成为有效益、有奔头的产业,既为产业兴旺奠定坚实基础,又引导资本、人才、企业进村落地,把就业、效益、收入更多留在农村,支撑乡村产业兴旺。

耕地质量提升技术

耕地质量提升技术

耕地质量提升技术作者:李金龙来源:《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7年第12期耕地质量建设是耕地保护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推广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因地制宜集成推广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料、酸化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等培肥改土技术,多措并举改良土壤,协调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土壤缓冲性能,防控农田生态环境污染,提高耕地持续生产能力,促进作物高产稳产。

核心技术1.酸化土壤改良培肥。

在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的旱地或水田酸化严重区域(土壤pH值3.5~5.5),使用石灰和酸性土壤调剂产品,配合土壤培肥改良措施,提升耕地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即在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土壤酸化程度和调理剂应用范围,合理确定土壤调理剂施用量及方法。

石灰推荐使用量一般每667平方米50~75千克。

应选择重金属含量低、质量安全的产品,土壤调理剂产品须经农业部登记,重金属、有害物质含量必须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不得选择可能污染农田的,以矿渣等为原料的土壤调理剂产品。

土壤酸化调理剂在农田翻耕前均匀撒在旱地或水田表面。

播种或栽插前,将土壤调理剂翻入土层并与耕层土壤充分混合。

2.盐碱土壤改良培肥。

在沿海及淮北部分地下水位较高的灌区,盐碱化成为影响耕地质量、制约土壤有机质提升的主要因素,使用石膏和其他盐碱土壤调理剂产品,配合土壤培肥技术,对盐碱土壤(pH值7.5~9.5)进行改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石膏应选择重金属含量低、质量安全的产品,土壤调理剂产品须经农业部登记,重金属、有害物质含量必须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配套技术1.秸秆还田。

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秸秆全量机械化粉碎还田、水稻秸秆覆盖与留高茬还田、小麦秸秆墒沟埋草还田等。

其中,全量麦草还田机械旋耕技术,指通过大动力机械进行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辅以施用秸秆腐熟剂,并适量增加氮肥基施比例,调节碳氮比至25∶1左右,加快麦草快速腐熟。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及耕地产能的影响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及耕地产能的影响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及耕地产能的影响说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土地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三农”战略,其中重点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在实现粮食安全、保障农民增收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也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探究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及耕地产能的影响,以期为今后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耕地产能;影响一、引言本文旨在探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和耕地产能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之一。

然而,在不断扩大农业规模的同时,耕地资源却面临着严重的压力。

因此,如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成为了当前农业生产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发展,以期实现耕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因此,本文将探讨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于耕地质量和耕地产能的影响,旨在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的影响1.提升土壤质量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提高土地的肥力和水分利用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土壤的质量。

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施用有机质肥料来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含量。

同时,还应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防止土壤侵蚀和流失,以确保土壤能够长期保有其优良品质。

此外,还可以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如微生物培养和菌群调控等方法,进一步增强土壤的肥力和水分利用能力。

除了有机质外,还需要注重其他营养元素的补充。

例如氮素、磷素、钾素等,这些元素对于作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时,也应当考虑如何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其他化学物质,以保证农作物的健康成长和发展[1]。

1.减少土地退化风险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土壤保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土地退化的现象已经成为了农业生产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它不仅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还会对粮食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耕地进出平衡完成情况汇报

耕地进出平衡完成情况汇报

耕地进出平衡完成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耕地进出平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过不懈努力,我们成功地实现了耕地保有量稳定增加,农业生产持续提升的目标。

下面,我将就耕地进出平衡完成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在耕地保护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全面加强耕地保护监管,有效遏制了非农用地对耕地的侵占。

同时,加大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查处力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截至目前,各地耕地保有量保持稳定增加,耕地质量得到有效保护。

其次,我们在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土壤肥力保护和提升,推广高效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了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加大了对耕地环境污染治理和修复工作的投入力度,有效改善了部分地区的耕地环境质量,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另外,我们在耕地流转和集约利用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通过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范管理,促进了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适当规模经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了耕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水平。

总的来看,我国耕地进出平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的投入力度,推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落实,加强对耕地的监管和管理,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努力实现耕地保有量稳定增加,农业生产持续提升的目标。

最后,我对全国各地耕地进出平衡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也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对耕地的监管和管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共同推动我国耕地进出平衡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

耕地质量下降原因及提高建议

耕地质量下降原因及提高建议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耕地质量好坏决定粮食产量与种植粮食的品种,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核心。

耕地质量的优劣事关粮食产量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现有耕地总面积近600万hm 2,其中黑土地面积占73.7%,高、中、低产田各占耕地总面积的1/3。

近30多年来,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但耕地质量出现不同程度地下降。

部分种植户农业耕作方式简单粗放、技术含量低,抗病虫害农药和地膜等大量使用,造成耕地质量不同程度地退化、下茬作物受药害影响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耕层变浅趋势明显,同时还存在土地环境污染等问题。

虽然河长制的实施有效遏制了耕地环境质量下降的不良趋势,但是亟须从战略高度予以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耕地综合治理,以提升耕地质量,保障农业后续发展能力和粮食生产安全。

1耕地质量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1.1对耕地保养力度不够耕地质量提升不足和保护不够,加之掠夺式经营,导致种植户只耕地不养耕地,只重视化学肥料投入,轻视保养耕地。

在耕作制度上,轮作休耕的保养机制被破坏,造成土壤的有机成分不足、耕地地力下降。

此外,可以保养和提高耕地质量的大豆种植面积较少,耕地有机质含量无法通过轮作提升。

同时,化肥的过量使用和有机肥料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土壤生产能力下降。

1.2农药、地膜等面源污染有关数据显示,所施农药只有10%~20%在农作物上留存应用,80%~90%进入耕地中,造成了水体和土壤被污染;每年使用大量地膜,秋季收获后,地膜仍然在耕地表面覆盖、破损,第二年春耕后直接被翻入耕地中,大部分地膜残留在土壤中,使土壤的理化性质变劣。

乡村生活垃圾不经无害化处理便四处堆放,经过自然风吹雨淋重新进入土壤,导致耕地表层被破坏污染。

1.3水土保持能力不足林木覆盖率太低,部分地区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变为地表水,蒸发过量,土壤易干旱荒漠化。

部分地区抗洪能力有待提高,沟渠设计不合理,遇到大雨排水困难,导致农田被淹毁。

我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地力提升

我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地力提升

我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地力提升摘要:耕地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是人类食物平安的根底,并且由于自身具备的环境生态功能,对地球表层的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

我国耕地总面积非常少,加上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开展,使得一局部耕地转变为建立用地,进一步加大我国的粮食平安压力。

而不合理与高强度的利用耕地资源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土壤退化以与生态环境恶化,对我国的粮食生产以与人体安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因此,本文对我国耕地资源状况进展了分析,在此根底上提出如何对我国耕地资源进展保护以与提升地力的措施。

关键词:耕地资源;资源保护;地力提升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开展,我国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小,且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我国的耕地大概有2/3面积属于中低产田,且对耕地进展高强度利用的特点会逐渐降低我国的耕地面积。

因此,需要在了解和掌握土壤退化的原因上,对我国耕地资源进展保护,并尽可能地提升地力。

总之,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开展的根底,面对我国耕地严重缺乏的严峻形势,应采取各种措施,以预防与消除危害耕地与环境的因素,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维持和提高耕地的物质生产能力,预防和治理耕地的环境污染,是保证土地得以永续和合理使用,稳定农业根底地位和促进国民经济开展的重大问题。

一、耕地资源状况目前我国耕地资源的状况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耕地面积缺乏。

尽管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但耕地面积较为约束和紧,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面积的一半。

并且随着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开展以与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使得我国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且不会再增加。

除此之外,我国的后备耕地资源较为短缺,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土地资源开垦的能力,已经无法补偿耕地的占用量,也无法采用扩大耕地面积的方式来满足我国人民对粮食平安的需要。

其二,耕地质量较低。

尽管我国近几年在土壤改进上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我国耕地大概有2/3面积属于中低产田,在中低土壤中主要以酸化和盐渍化为主。

恢复和提升耕地生产能力的必要性和举措

恢复和提升耕地生产能力的必要性和举措

2015年第10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科研◎农业科学恢复和提升耕地生产能力的必要性和举措刘明英(汤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汤原154700)[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5)10-0081-01耕地与其他生产资料不同,就是土地具有生产生物产品的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用途条件下,土地生产生物产品的能力。

表示土地生产能力的指标是单位面积土地所能生产的生物产品的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通过规范化、标准化使用化学投入品,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不断增强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是恢复和提升耕地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更是我省建设千亿斤粮食产能的必要前提。

1恢复和提升耕地生产能力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县在发展生态农业、提升耕地质量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财政资金投入缺口较大、科技集成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和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比较低等原因,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1.1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耕层土壤养分的严重失衡。

1.2化肥过量施用问题。

超量化肥投入,造成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加重,土壤酸化造成土壤养分比例失调,作物发病率升高,农产品品质下降。

1.3农药残留污染问题。

大部分农药残留消解在土壤、水等环境介质中。

农药残留污染不但对有益生物特别是微生物造成伤害,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土传病害加重,耕地生产能力下降,而且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及公众身体健康。

农药的包装物里面还有高浓度的农药,随意丢弃在路旁沟里,对环境造成污染也污染地下水。

1.4地膜残留污染问题。

由于地膜厚度小、易破损,基本不回收。

残留地膜可在土壤中存留200—400年,长期使用地膜覆盖的农田中,地膜残留量一般在每亩4公斤以上,最高已达11公斤。

残留地膜不仅破坏土壤结构,降低透气性、透水性,而且影响作物出苗,阻碍根系生长,可导致农作物减产10%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j = Yj / Cjj aj——样点“产量—成本”指数,单位为千克/元; Yj ——样点第j种指定作物实际单产,单位千克/公顷; Cjj——样点第j种指定作物实际成本,单位为元/公顷。
1.3.3 农用地分等各层次等别的用途
农用地自然质量等主要反映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气候 和土壤条件以及田间工程状况,决定了耕地的生产 能力,可用于指导土地质量提升的工作; 农用地利用等等于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乘以土地 利用系数,它反映了土地、资本和劳动3个生产要素 的综合结果,它与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相结合, 反映了人们利用土地的能力和意愿,可间接指导通 过经济政策刺激投入和管理。挖掘生产潜力; 农用地经济等指数等于农用地利用等指数乘以土地 经济系数,农用地经济等指数可以考察农业生产效 益,可用来指导农业政策制定。
1.1.9 1989年8月,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了 《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规程》(征求意见稿), 并在选择了7个试点县进行了农用地分等定级工 作。基本思路:光温潜力为基础逐级订正分等。 1998年,在总结试点县经验的基础上,国 土资源部提出了《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规程》 (讨论稿)。 浙、豫、陕、川、蒙、桂、新等 地根据该讨论稿,组织开展了农用地分等定级。 2001年下发《农用土地分等规程》(大调 查专用稿),在全国施行。 2003年颁布《农用土地分等规程》(行 标),在全国施行。
6500
亩产(公斤/公顷)
y = 55.511x - 104831 R2 = 0.8119
亩产(公斤/公顷)
5500 5000 4500 4000 3500 1985 y = 67.193x - 129454 R2 = 0.6546
6200 5900 5600 5300 5000 1985 4500
1.1.5 1986年,农牧渔业部土地管理局研究制 订了《县级土地评价技术规程(试行草案) 》,以基本产量为主,考虑水、热、土等自 然条件等评价因素,确定农用地等级,没有 进行生产能力核算。 1.1.6 1980年代末,国家土地局/中国农大等 开展土地承载力研究,使用AEZ方法,核算生 产能力。
1.1.7 中国农科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所, 1995 年以县级为单位,进行了耕地分区评价, 给出了每个县级单位的耕地质量指数值。 “因素法” / 一县一值 / 百分制,没有进行生 产能力核算. 1.1.8 1996年,农业部颁布了行业标准《全国 耕作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把全国 划分为七个耕地类型区、十个耕地地力等级。 属于 “土种大比武”,,没有进行生产能 力核算。
1.1.3 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中科院/综 考会编制中国 1/100 万土地资源图,建立了 土地潜力评价系统。与美国农业部评价系统 类似:类/型; 评价突出土地资源条件对生 产的适宜和限制性,但不涉及产量。
1.1.4 1980年代,农牧渔业部农业区划办组织 开展农业区划工作,对主要农作物进行了土 地适宜性评价。气候 / 土壤 / 水分 / 灾害 / 产量, 没有进行生产能力核算。
水稻单产变 化
1990 1995 2000 2005
玉米单产变 化
1990 1995 2000 2005
亩产(公斤/公顷)
亩产(公斤/公顷)
4000 3500 3000 2500 1985
y = 65.252x - 126634 2 R = 0.8845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y = 23.693x - 45665 2 R = 0.6366

谢谢!请指正!
1.3.2 农用地分等中的几个重要参数
KL:土地利用系数,反映利用程度,是自然 质量与利用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土地利用系数的计算公式:Klj = Yj/ Yj,max Klj——样点第j种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 Yj——样点第j种指定作物单产; Yj,max —第j种指定作物省内二级区最高单 产。
1. 2 国外土地评价与土地生产能力评价
1961年的美国土地生产潜力(能力)分类(LCC)




1976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表的《土地评价纲要 LE》,评价土地对某种作物的适宜性和适宜程度。 1978,AEZ(FAO),De Wit模型,以光温产量为基础,通过 土地适宜性评价修正,研究生产潜力。 2001,FAO和IIASA: AEZWIN -An interactive multiple-criteria analysis tool for land resources appraisal,扩展AEZ方法,引入了交互式的多标准模型分 析(MCMA),可用于分析各种土地利用,同时提供了多目 标土地利用决策支持工具。 1993,FAO:FESLM,1996,2000,WB、FAO、UNDP和UNEP: LQIs
1.3.2 农用地分等中的几个重要参数
Kc:土地经济系数;反映产投比/利用效率


土地经济系数Kc=aij/Aj
Kcij——第i个样点第j种指定作物土地经济系数; aij——第i个样点第j种指定作物“产量—成本”指数; Aj——省内二级区第j种指定作物“产量—成本”指数的 最大值。


6270
9
Fertilizer cosumption( 10Mt)
8
250
粮食总产(亿吨)
210 4190
3
Grain production
6000
7 6
200
170 150 110000 140
130 2
粮食总产(亿吨)
Fertilizer Irrigation Plastic film Chemicals Grain area

2. 作物产量-耕地产能-耕地质量的关系
耕地产量-现实的产量,与耕地的产能有关,
更受经营意愿影响,变化大。

粮食减产不意味着产能就一定下降;粮食增产不 意味着产能就一定上升。
耕地的产能,耕地能够产出的能力,受耕
地质量、品种、栽培技术、管理水平影响。 与经营意愿无关,基本稳定。
耕地质量,影响耕地产能的耕地立地条件
1.3.2 农用地分等中的几个重要参数

为第i个分等单元内第j种指定作物的农用地 自然质量分值,反映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田间工程 和土壤条件;
Clij = ∑fi* aI ,(当不存在明显的限制因子时)
CL



式中:fi ——分等单元第i个评价指标的分值 ai ——分等单元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25
31
37
43
Film consumption/Chemicals consumption (10000 ton)
7
10
300
种子革命是

α增加的关键



五十年代矮化育种理论提出后我国很快就培育出了广 陆矮、矮脚南特等一批矮化高产品种; 70年代在杂种优势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培育出了三系 杂交稻,使水稻的单产突破了7500 kg/hm2; 以掖单系列为代表的杂交玉米品种为我国玉米产量的 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远缘杂交在我国也得到了很 好的应用。 进入90年代后,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 展,为提高作物单产提供了新的、强大的技术支持。 粮作超高产育种正在国内外展开,袁隆平的杂交稻, 印度?转基因作物
3 rice crops
耕地质量是高产的基础
3.研究方向探讨


1、耕地质量因素与产能定量化研究
-根据作物生长机理,通过不同耕作制度区的 生产实践调查,结合控制性实验,综合分析影 响与制约耕地生产的自然因素和投入管理因素, 建立主要作物的耕地质量指标与生产能力的定 量化关系。
3.研究方向探讨
2、劣质耕地的产能研究; 3、高产与环保双需求下的立地条件研究; 4、耕地质量诊断与提升技术研究 5、耕地数量与质量监测技术研究 6、全国耕地生产能力评估(白皮书) 7、耕地保护/建设政策研究 8、绿色质量耕地诊断指标研究
耕地质量是高产的基础
One crop
Temperate
2 crops in 3 years
2 crops 5 crops in 2 years 2 rice crops + 1
Warm Temperate Semi-subtropical
subtropical
Semi-tropical Tropical
耕地的生产能力、质量与质量提升
张凤荣
内 容
1.土地生产能力评价方法
2.农用地质量-产能-产量关系; 3.研究方向探讨
1. 土地评价与土地生产能力评价方法介绍
1.1.1. 1951年,财政部查田定产,对全国耕 地评定等级;间接反映耕地质量与产能。
1.1.2 1981年开始,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 依据土壤的主要养分水平对土壤肥力状况做 过评价及定级;单纯的土壤肥力分级不能反 映耕地质量及其产能。
5 4 3 2 1
150
1 90 70
120
3000
100
100 2000 80 60
1000 0 1979 1978
0 50 1961
0 1985
1984
50
1967
1973 40
20 0 1
1991
1990
1997
1996
2003
2002
2009
2008
2015
2014
2021
2020
7
13
19
作 物 1 β 1
α 1
作 物 标 准 粮
CL
自 然 等 指 数
KL
作 物 利 用 等 指 数
KC
作 物 分 等 指 数
………… 农用地分等计算步骤图示
农 用 地 分 等 指 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