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基础知识2

合集下载

天津医科大学 心电图基本知识(2)

天津医科大学  心电图基本知识(2)

-5-
历史溯源
• Einthoven.Willem 1903年出生,荷兰科学家 命名了心电图的波名 研制了心电图检测仪 提出了“爱因托芬”三 角 • 获得了1924年“诺贝尔生 理学及医学奖”
-6-
1860-1927
“爱因托芬”三角
历史溯源
-7-
历史溯源
国际公认了美国心脏学会(AHC)在1954 年提出的倡议 1、 12导联心电图 Ⅰ、Ⅱ、Ⅲ、aVR 、aVL、aVF V1、V2、V3、V4、V5、V6 2、 18导联系统 增加了右胸V3R~V5R、左胸V7~V9
-50-
根据主波方向估测
• 尖朝天,则不偏 • 口对口,向左走 尖对尖,向右偏 口朝天,极右偏
-51-
-52-
振幅法测量心电轴
• 分别测出Ⅰ和ⅢQRS波群电压代数和
-53-
正常心电图各波的特点及正常值
-54-
形态: 多呈顶端钝圆光滑 时限:<0.12秒 振幅:<0.25mV(肢导) 方向:窦性P波
F′ R + 0 L′
-33-
aVR
L aVL +
aVF +
R′
F
额面肢体导联的六轴系统
R
aVR

aVL
L
R
aVR
aVL
L


aVF


Ⅲ F
aVF
F
-34-
(三)单极胸导联的导联轴
OV1 、OV2……OV6 分别为V1 、V2……V6 的导联轴, O点为无关电极所连接的中心电端。 探查电极侧(实线)为正,其对侧(虚线)为负。
-8-
20世纪50年代北京协和医院开始心电图应用
黄宛

心电图基本知识及常见异常心电图

心电图基本知识及常见异常心电图

房室传导阻滞
ECG特点: P-R间期>0.20S 每个P波后都有QRS波群(无脱落)
Ⅰ度: 除原发病症状外,无其他症状 听诊S1减弱(收缩时房室瓣接近关闭)
房室传导阻滞
ECG特点: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波群脱落 Ⅱ度Ⅰ型(文氏现象)
心悸或心搏脱漏感 听诊S1强度逐渐减弱并有心搏脱落
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的基础知识 及常见异常心电图
L/O/G/O
学习目标
• 熟悉心电图检查的基本知识及正常心电图
• 掌握几种常见的异常心电图及其相关疾病 的处理。
目录
1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2 正常心电图 3 异常心电图及相关疾病的处理
一、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1.心脏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2.心电图导联与导联轴 3.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及命名
• ST段:反应心室除极刚刚结束后尚处在缓慢复极 的一段时间。
• T波:反映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 QT间期:反映心室肌复极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二、正常心电图
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
1.P波:表示心房除极化,宽度不超过0.11s;振幅在肢 体导联不超过0.25mV,胸导联不超过0.20mV
窦性心律频率加快,成人>100次/min; P-R、QRS及Q-T间期相应缩短。
常见于运动、精神紧张、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 贫血、急性失血、心肌炎、药物(阿托品、麻黄素、 肾上腺素等)等。
治疗:β受体拮抗剂,有应用禁忌症者可应 用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
窦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律,频率<60次/min。
处理
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
2.药物治疗:心率较慢者,可给予异丙肾上 腺素、阿托品或舒喘灵治疗。

正常心电图知识点总结

正常心电图知识点总结

正常心电图知识点总结一、心电图的基本概念1. 心电图的产生原理心脏是一个由心肌组成的具有自主节律、自动传导和兴奋传导功能的脏器,心肌细胞通过电生理活动产生的电信号,产生心脏电活动。

这种电活动经皮肤表面传导到表面的电极上,形成的记录称为心电图。

2. 心电图的记录方法心电图是通过将心脏电活动传导到体表上,经过放大、滤波、放大和记录等步骤,形成纸带上的图形。

常见的记录方法有静态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

静态心电图是通过将电极贴在患者的皮肤上,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心电活动。

动态心电图通常是指24小时动态心电图,通过患者佩戴便携式心电图仪器,持续记录24小时内的心电活动。

3. 心电图的波形正常心电图包含有P波、QRS波群和T波,它们代表了心脏不同阶段的电活动。

P波代表心房的兴奋传导,QRS波群代表心室的兴奋传导,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

这些波形的形态和持续时间都可以用来判断心脏的功能状态。

二、正常心电图的特征1. P波P波是由心房兴奋传导所产生的,其形态应该是相对正常的,持续时间通常在0.06-0.12秒之间。

在Ⅱ、Ⅲ和aVF导联中,P波应该是正向的,而在aVR导联中为负向。

2. PR间期PR间期是指从P波开始到QRS波群开始的时间,通常持续时间在0.12-0.2秒之间。

正常的PR间期可以反映房室结和心室肌细胞的兴奋传导情况,对于心房、心室和传导系统的异常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3. QRS波群QRS波群是由心室兴奋传导所产生的,其持续时间应该在0.06-0.1秒之间。

在Ⅰ、aVL、V5和V6导联中,QRS波群应该是正向的;在Ⅱ、Ⅲ和aVF导联中,QRS波群应该是负向的。

4. ST段ST段是从QRS波群结束到T波开始的一段时间,通常是等电位的。

ST段的抬高或压低可以反映心肌缺血或损伤等病理性改变。

5. T波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其形态应该是相对正常的,通常是正向的。

T波的改变可以反映心肌再极化异常,如低钾血症、心肌缺血和心肌病等疾病。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基础知识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通过记录心脏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信号变化来进行心脏功能检查的一种非侵入性方法。

心电图能够反映心脏的起搏和传导功能,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心电图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心脏产生的电位变化来记录心脏的工作情况。

当心脏的起搏点发出电脉冲时,会引起心脏肌肉的兴奋,产生一系列的电位变化。

这些电位变化经过传导组织的传导,最终传到身体表面。

医生会将几个金属电极贴在患者的胸口和四肢上,通过这些电极采集到的电位变化被放大、滤波和记录下来,形成心电图。

在心电图上,时间水平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电压。

通常,心电图被分为三个主要部分:P波、QRS波群和T波。

P波代表心脏的心房收缩,QRS波群代表心脏的心室收缩,T波代表心室复极。

其中,P波和T波的变化较小,主要反映心脏的起搏和复极过程;而QRS波群变化较大,主要反映心脏的传导情况。

通过观察心电图的形态和波峰间隔,医生可以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例如,心率过快或过慢,心脏节律不齐等都可以通过心电图来诊断。

此外,心电图还可以检测心脏的缺血、心肌梗死、心肌炎症等疾病。

心电图是一种安全、简单且无痛的检查方法,但对于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来说,有时可能需要进行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以记录长时间内心脏的工作情况。

动态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分析心脏在日常生活中的变化,捕捉到一些在短时间内无法观察到的心电图变化。

这对于发现心脏疾病的病因、评估治疗效果以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都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心电图是一种重要的心脏功能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产生的电信号变化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揭示心脏的起搏、传导和复极功能,帮助医生诊断各种心脏疾病。

对于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来说,动态心电图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和详细的心脏工作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和科学的依据。

心电图基础知识课件

心电图基础知识课件
心电图基础知识
贵航302
心电图基础知识
1
一.心电图基础知识 二.ECG的心律诊断(部分): 1室上性:窦性、房性(冠状窦性、房性游走性、房速、房
颤、房扑)、交界性、阵发性室上速
2室性:室性逸搏、室速、室颤、室扑 3房室传导:Ⅰ0AVB,Ⅱ0 AVB(Ⅰ型、Ⅱ型),Ⅲ0AVB 4.高危心律失常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基础知识
19
④心房扑动:心房波动规则,P波消失,代 之以"F"波,"F"波在II、III、avF导联清晰, 波间匀齐相差不超过0.02s,"F"波频率在 240-430bpm,房室传导比例不定,常合并 有不同程度的房室阻滞。
心电图基础知识
20
⑤心房颤动:P波消失,代之以"f"波,"f"波 在V1和II导联较易识别,"f"波频率在350600bpm ,RR间期绝对不等,若合并完全 性房室阻滞时可出现RR间期相等。
间隔相等。通常P波的振幅在II导联和V1导联 最高,II、III、avF导联P波直立。 正常窦性心律时心率在60-100次/分,P-P 或R-R间期的差值大于0.12s时称为窦性心律 不齐。
心电图基础知识
16
⑵房性心律:
①冠状窦心律:
P波规律出现,但在II、III、avF导联P波倒 置。此类心律起源点多在冠状静脉窦。
心电图基础知识
28
当心室率达到150-250bpm,且QRS与ST-T 无从分辨,但尚有一定的波形时称为心室 扑动:
心电图基础知识
17
②心房内游走心律: P波形态各不相同, P波直立和倒置出现在同一导联内。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基础知识

监测手术效果: 通过心电图监测 手术前后心脏功 能变化,评估手
术效果
监测病情变化: 通过心电图监测 心脏功能变化, 及时发现病情变

指导治疗方案: 根据心电图监测 结果,调整治疗 方案,提高治疗
效果
评估预后
评估心肌缺血: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判断 心肌缺血的程度和范围
评估心律失常:心电图可以检测到心律失常 的种类和程度
评估心脏功能: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评估 心脏的功能和状态
评估心脏疾病:心电图可以诊断多种心脏 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等
谢谢
心电图的分类:分为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运 动心电图
心电图的应用:用于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 肌梗死等心脏疾病
心电图的应用
1
诊断心律失常: 通过心电图可 以诊断各种类 型的心律失常, 如房颤、室颤、 早搏等。
2
诊断心肌缺血: 心电图可以诊 断心肌缺血, 如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等。
3
诊断心脏结构 异常:心电图 可以诊断心脏 结构异常,如 先天性心脏病、 瓣膜病等。
诊断心脏病
01
心电图可以 检测心脏的 电活动诊断心肌缺 血、心肌梗 死等疾病
03
心电图可以 诊断心律失 常,如房颤、 室颤等
04
心电图可以 诊断心脏传 导阻滞,如 房室传导阻 滞、束支传 导阻滞等
监测治疗效果
评估药物疗效: 通过心电图监测 药物对心脏的影 响,评估药物疗
动态心电图
1
原理:通过连 续记录心脏的 电活动,分析
心脏功能
3
应用:用于诊 断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等疾

2
特点:可长时 间监测,不受
活动限制
4
优点:可及时 发现心脏异常, 为治疗提供依

心电图有关知识点总结

心电图有关知识点总结

心电图有关知识点总结一、心脏电生理学基础知识1. 心脏的电生理活动人体心脏是由心脏肌肉组织构成,心脏肌细胞具有自律兴奋性、传导性和可兴奋性。

心脏的电生理活动主要包括兴奋传导过程、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心脏肌肉的收缩与舒张等。

2. 心脏电活动的来源心脏的电活动主要由窦房结、房室结、His束和心室肌细胞四部分组成,并由这些组成传导系统组成心脏的传导系统。

二、心电图的概念和原理1. 心电图的概念心电图是一种用来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无创诊断方法。

通过将心脏电活动转化为图形,用以评估心脏的功能及诊断心脏疾病。

通常通过电极将心脏的电信号转化为实时的图像来显示。

2. 心电图的原理心电图的记录原理是利用一定数量的电极粘贴在患者的身体表面,电极感受到的心脏电信号被放大并记录下来。

记录的信号通过一定的仪器转换为图像,并由医生来解读。

三、心电图的图形识别1. 心电图的形态心电图通常由P波、PR间期、QRS波群、ST段和T波组成。

P波代表心房去极化、QRS波代表心室去极化、ST段和T波代表心室收极化。

2. 心电图的基本识别通过观察P波、QRS波和T波的形态、幅度和时间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心电图的正常与异常。

3. 心电图的异常波形常见的心电图异常包括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心室颤动等。

这些异常波形通常代表着心脏疾病的存在。

四、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和诊断意义1. 心电图在心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心电图作为一种无创诊断方法,在心脏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心电图可以评估心脏节律的规律性,检测心脏肥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病变。

2. 心电图在急救中的应用心电图在心脏急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心脏骤停的急救中,通过心电图可以及时评估心脏活动,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

3. 心电图在心脏病患者的长期监测中的应用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进行定期的心电图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心电图还可以用于监测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电生理异常等。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率的计算
• 1.在心律规则时计算心率 • 测定邻近2个P-P间隔的
时间(代表一个心动周 期),然后代入以下公式: • 心率=60/P-P或R-R间 期(s)
心率的计算
• 在心律不规则时计算心率 • 心律不规则时RR间期不等,应用上述公式计算
心率显然不准确。我们需要获得一个时间段内 RR间期的平均时间来计算心率。 • 通常的计算公式是:HR=60/10个RR间期的平 均时间,或者6秒内的QRS出现次数×10
若在乙端(面对电源)置一探查电极,即可描记 出向上的波,反之,在甲端则描记出向下的波。
电偶学说
• 静息时,正负电荷内外夹细胞膜而对 立,故无电流产生,膜外任何两点之 间的电位均相等,因而无电位差也就 没有电流产生;
• 激动时,已除极部分和尚处于极化状 态的部分形成电位差,产生电流。
由体表所采集的心脏电位变化与 下列因素有关:
• 加压肢体导联 aVF
• 探查电极置于左下 肢,中心电端与左、 右手腕相连。
肢体导联的导联轴与其六轴关系
• 将3个标准导联和3个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轴 保持原有的方向不变, 角度不变而移于0点处, 便得到一个辐射状的 几何图形,称为 Bailey六轴系统。
标准导联连接方式
• Vl导联:胸骨右缘第4肋间。 • V2导联:胸骨左缘第4肋间。 • V3导联:V2与V4连线的中点。
• 与心肌细胞数量(心肌厚度)呈正比 • 与探查电极位置与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呈
反比关系 • 与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极的方向所构
成的角度有关,夹角愈大,心电位在导联 上的投影愈小,电位愈弱。
心电向量的概念
• 电偶即为向量(电偶向量): • 既有数量大小,又有方向性。 • 用“→”表示,长短表大小,箭头为正电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基础知识

以上是主页君在网上随意找到的正常的ECG图示,可能很多人问,为什么很多时候正常的心电图看起来和上图不一样呢?其实,上图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下的图示,只不过是为了说明心电图而画出的理论图示。

正常的ECG在不同导联上有这完全不同的表现,我们学习的目标是认识正常的心电图,才有能力分辨异常心电图,发现其中的异常,从而得出判断,起到辅助诊断的目的。

一、心电图基本知识(这是额外要求,初学者了解,不懂也不影响学习)心电图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和心脏的机械舒缩活动无直接关系。

(一)心电图各波段的意义P波:反映左、右心房除极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P-R段:主要反映激动通过房室交接区所产生的电位变化。

Q1lS波群:反映左、右心室除极过程中电位和时间的变化。

S-T段:代表心室早期复极(2期平台)的电位和时间的变化。

T波:反映心室晚期快速复极(3期)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的改变。

U波:一般认为是心室肌传导纤维(浦肯野纤维)的复极波所造成,也有人认为是心室的后电位所致。

(二)心电产生的原理1.静息电位心肌细胞未受到刺激(处于静息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以细胞膜为界,膜外呈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并稳定于一定数值的静息电位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2.动作电位当细胞受到刺激时,其亚微结构就会发生改变,于是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加大,从而造成钠离子快速内流,此时可测得+30mv的电压,这就是动作电压。

这时细胞膜上的Na+—K+ATP泵逆浓度差把钾离子送回细胞内而排除钠离子,恢复原有的极化状态。

3. 除极和复极1 除极:指细胞由静息膜电位转变成动作电位的过程,不消耗能量,其速度较快。

2 复极:指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膜电位的过程,消耗ATP,逆浓度差进行,速度较慢。

3 除极时正电荷在前,负电荷在后(指在细胞外);人为地使对着正电荷描记向上的波、对着负电荷描记向下的波。

(三)心电图电位强度与形态的决定因素1.形态探查电极面对心肌除极的方向,可描记出一个向上的波。

初学心电图入门知识点总结

初学心电图入门知识点总结

初学心电图入门知识点总结一、心电图的基本原理1. 心脏的电活动心脏是一个由肌肉组织构成的器官,在心脏的每一次跳动中,都会产生一系列的电信号。

这些信号可以通过皮肤表面传播到外部,并被心电图机器捕捉和记录下来。

2. 心电图的导联心电图的导联是指在特定部位放置电极,用来捕捉特定的心脏信号。

常用的心电图导联包括标准导联(Ⅰ、Ⅱ、Ⅲ、AVR、AVL、AVF)和胸导联(V1-V6),它们可以提供心脏不同区域的电信号信息。

3. 心电图的波形心电图记录的是心脏电信号在时间和电压上的变化,通常包括P波、QRS波和T波。

P波代表心房的去极化,QRS波代表心室的去极化,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化。

通过测量这些波形的形态和间隔,可以了解心脏的节律和功能。

二、心电图的测量方法1. 心电图的准备在进行心电图记录前,患者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以确保电信号的传导。

其次,患者需要脱掉衣物,以便操作人员可以贴上心电图电极。

2. 心电图的操作心电图的操作通常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他们会在患者的身体特定位置贴上电极,并使用心电图仪器记录下心脏的电信号。

记录过程通常持续几分钟,患者需要保持安静呼吸,并避免移动。

3. 心电图的记录一旦心电图记录完成,操作人员会对记录进行检查和保存。

心电图记录可以以纸张打印输出,也可以保存成电子格式,以便后续分析和检查。

三、心电图的解读技巧1. 心电图的基本节律在进行心电图解读时,首先需要了解心电图的基本节律。

正常的心电图应该包括P波、QRS波和T波,并且它们的形态和间隔应该处于正常范围之内。

2. 心电图的异常波形除了正常的波形之外,心电图中还可能出现一些异常波形,如P波增宽、QRS波增宽、ST段改变等。

这些异常波形可能代表着心脏在某些方面出现了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3. 心电图的临床意义最后,需要将心电图的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有些心电图异常可能并不代表着严重的心脏问题,而有些正常的心电图可能患者却出现了严重的心脏症状。

爱爱医(二)心电图基础有关知识

爱爱医(二)心电图基础有关知识

山羊老师课程常见心电图基础知识讲座第二讲心电图基础有关知识什么是心电图?心脏机械性收缩之前,心肌先发生电激动。

这种电激动除了使心肌除极复极产生动作电位外,还会传布全身,使身体不同部位的表面随着心动周期变化出现不同的电位差。

通过心电图机把不断变化的电位差连续描记得出的曲线,就是心电图。

临床心电图学就是把身体不同部位表面间变动着的电位记录下来,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给以适当解释,以辅助临床诊断的一门科学。

注意这里首先要求的是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给以适当解释。

其次是辅助临床诊断,不是临床诊断,不能代替临床诊断。

所以心电图诊断需要结合临床才有其明确意义。

心脏机械性收缩之前发生的电激动就是心肌的周期性的除极与复极所产生的微弱电流----生物电,没有心肌的周期性除极与复极变化,就没有电激动,也就没有心脏的收缩与舒张,更不会有心电图。

所以心电图医师要掌握有关心电生理知识,特别要掌握心电图形成的基本原理。

下面讲具体除极、复极、心电向量及心电图二次成像有关知识讲一讲。

(叫复习也行,因为这些在医学校学习时已经学过了的。

)(一)有关心肌细胞电生理知识电偶的概念:由两个电量相等,距离很近的正负电荷所组成的一个电偶,电偶的方向指向电源侧,即所谓电源在前,电穴在后。

有电偶存在,自然会形成电场。

单个电偶可以形成电场,人体任何部位都存在着电场,所以体表任何两点间都存在着电位差,也就是一种电场,连接两点间的连线就是电轴,两点间的中点就是这个电场的0电位线。

图2-1电源电穴与电流方向示意图毫无疑问,心肌细胞也是一个电场。

心肌细胞的电变化主要是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即膜电位变化。

膜电位是细胞内、外离子活动的表现。

细胞内的阳离子主要是K+离子,其浓度为细胞外液的30倍左右。

阴离子主要为有机物离子。

细胞外的阳离子主要为Na+离子,其浓度为细胞内液的15~20倍;Ca++为细胞内的20000倍;阴离子主要为CL-。

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外各种离子尽管存在明显的浓度梯度,却不能随意进出。

心电图的基础知识

心电图的基础知识

认识窦性心律(P波)
任何不符合窦性心律的心电图都是异常心电图。 窦性P波主要特征:最主要的特征是方向 方向:I、II、aVF直立, V4-V6 直立,aVR倒置 振幅:肢体导联小于0.25mv;胸导联小于0.2mv 宽度:0.06-0.12s; P-R间期:0.12-0.20s;不超过0.22s
典型者多见于二尖瓣狭窄,故称为“二尖瓣型P 波”;
P波幅度改变在I、II、aVL导联明显;
V1的P波终末部的负向波变深,Ptf超过-0.04mm.s。
左心房肥大
三、左房及右房双房肥大
心电图可见既异常高大,又增宽呈双峰型 的P波;
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双侧心房扩大
四、左室肥大
心电图诊断标准为: (一)左室高电压的表现 (1)V5或V6的R波>2.5mV, 或V5的R波+V1的S波>4.0mV(男性)或>3.5mV(女性)。 (2)I导联的R波>1.5mV,aVL的R波>1.2mV, 或I导联R波+III导联S波>2.5mV。
左心室肥大
五、右室肥大
心电图特征为: 1.V1(或V3R)导联R/S ≥1。 2.V1的R波+V5的S波 >1.05mV(重症可 >1.2mV)。 3.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重症可 >110°)。 4.aVR导联R/S或R/q ≥1(或R >0.5mV)。 5.少数病例可见V1导联呈QS、qR型(除外心肌梗塞)。 6.ST-T改变,右胸前导联(如V1)T波双向、倒置,ST段压低。
1、与心肌细胞数量(心肌厚度)呈正比关系 2、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呈反比
关系 3、与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

心电学技术基础知识-2

心电学技术基础知识-2

心电学技术基础知识-2(总分:45.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 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总题数:25,分数:25.00)1.心室易损期在心电图上大致位于A.R波降支 B.T波起始处C.T波顶峰前或后30~40ms内D.S波内E.T波顶峰后50ms处(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心室易损期在心电图上大致位于T波顶峰前或后30~40ms内。

2.关于心脏解剖和生理的论述,错误的是A.心肌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主动脉起始处分出的两支冠状动脉B.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束支等C.心肌受刺激后能引起反应,表现为机械性收缩和电生理的变化D.等容收缩期是指半月瓣关闭至房室瓣开放这段时期E.判断心脏收缩功能最常用的指标是射血分数(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等容收缩期是指房室瓣关闭至半月瓣开放这段时期。

而半月瓣关闭至房室瓣开放这段时期称为等容舒张期。

3.以下为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但应除外A.心排出量 B.E/A比值C.射血分数 D.心脏指数E.每搏量(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评定心脏收缩功能常用的指标有每搏量(SV)、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其中评定心脏收缩功能最常用的指标是射血分数。

E/A比值常用来反映心脏的舒张功能,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时,表现为E/A比值<1。

4.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刺激时可产生以下效应,其中表述错误的是A.呼吸加深加快 B.心排出量增加C.外周血管阻力增加D.血压下降 E.心率增快(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刺激时血压增高。

5.关于心肌易损期的描述,正确的是A.心室有易损期,在T波的升支;心房有易损期,在R波的升支B.心室有易损期,在T波的降支;心房无易损期C.心室有易损期,在T波的顶峰前或后30~40ms内;心房有易损期,在R波的降支和S波内D.心室无易损期,心房有易损期,在R波的降支E.心室有易损期,在T波的升支;心房无易损期(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心室的易损期大致位于T波顶峰前或后30~40ms内;心房也有易损期,在体表心电图上相当于R波降支和S波内。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基础知识

额面心电轴
1.定义: 指心室除极过程中,QRS 波群在额面上 的偏移。 2.电轴偏移的分类:顺钟向转为电轴右偏 逆钟向转为电轴左偏 3.*电轴偏移的计算方法: • ①查表法:利用Ⅰ、Ⅲ 导联QRS波群电压代数和 查表,求出心电轴值。 ②目测法: 观看QRS波群主波方向。
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值
心电图 基本知识
第一讲 心电图基本知识 第二讲心电图的测量及正常值 第三讲常见异常心电图 第四讲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1、心电图概念(重点) 2、除极、复极的概念 3、与心脏电位波形、强度有关因素 二.心电图的导联体系 1.定义; 2.导联线及与人体的连为(重点); 3.常用导联 (难点):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和命名
极化状态
电源: 当细胞膜一段受到 刺激后激化状态发生逆转, 膜外阳离子进入细胞内, 该处细胞膜外正电荷消失, 其前面尚未除极的细胞膜 外仍带正电荷,于是形成 膜内外电位差,尚未除极 的部位称为电源。 电穴: 已除极部位为电穴。 从而形成一对电偶。 除极:心肌细胞膜内带正 电荷,膜外带负电荷,称 为除极,又称为去极化。 复极:由于细胞的代谢作 用,细胞膜又迅速回到极 化状态,这一过程成为复 极。
心电图各波的组成、命名
• P波 心房除极产生的小波称为P波。 • P-R间期 P-R间期为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的 时间,即从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 • QRS波群 心室除极产生的综合波称为QRS波群,形 态变化较大。第一个正向波称为R波。R波之前的负向 波称为Q波。R波之后的负向波称为S波。S波之后的正 向波称为R’波。R’波之后的负向波称为S’波。只有一个 负向波称为QS波。根据每个波的相对大小分别用大、 小写英文字母来命名,如Rs、qR、qRs等。 • ST段 ST段是心室除极结束后缓慢复极的一段时间, 为QRS波群终点至T波起点之间的一段等电位线。 • T波 心室肌快速复极产生T波。 • U波 U波的形成可能与心肌后继电位有关。 • Q-T间期 心室肌除极和复极的总时间称Q-T间期,从 QRS波群起点至T波终点。

护士心电图入门知识点总结

护士心电图入门知识点总结

护士心电图入门知识点总结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是评估心脏电活动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与研究。

在临床实践中,护士需要掌握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便正确采集、识别和分析心电图,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下面将就护士心电图入门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心电图的基本原理1. 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心脏是一个由心脏肌细胞组成的电生理系统,其电活动产生的电位变化可以通过皮肤表面的电极记录下来,构成心电图。

2. 心电信号的形成心脏电生理活动所产生的电信号经过传导组织传播至心脏表面,形成心房和心室除极的电流。

这些电流在体表皮肤上形成了一系列的电压变化,即心电图波形。

3. 心电图的基本波形心电图包括P波、QRS波和T波等波形,它们反映了心脏的不同电生理活动过程。

4. 导联的概念和作用心电图是通过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记录心脏电活动产生的电压变化。

这些电极和连接线组成了心电图导联,不同的导联记录不同的心脏电活动信息。

二、心电图采集的基本要点1. 患者准备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应松解衣服,暴露胸部和四肢的皮肤,以利于电极的接触和信号的采集。

严格按照医嘱停用影响心电图的药物,如洋地黄类、β受体阻断药等。

2. 电极的放置根据医嘱和临床需要放置相应数量的电极,通常包括四肢导联和胸前导联。

电极应贴紧皮肤,保证信号质量。

3. 心电图仪器的设置连接好导联电极后,设置心电图仪器,确定记录速度和增益的设定,并进行初始检查,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4. 采集心电图信号操作者应按照仪器操作手册的要求,开始采集心电图信号,确保信号清晰可辨。

5. 心电图信号的储存和传输采集到的心电图信号应储存在指定的设备或系统中,以便医生进行后续分析和诊断。

部分系统还支持心电图信号的远程传输。

三、心电图的常见异常波形1. 心律失常包括早搏、房颤、室颤、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可通过心电图判断心率和节律的异常。

2.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常见表现之一,心电图上表现为ST段改变、T波倒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1/2015
30
诊断:1、异位心律
2、加速性逸博心律 3、急性广泛前壁及下壁心肌梗死
4/21/2015
31
动态心电图简介



一、动态心电图的特点 1、动态心电图以随身携带的记录仪在日常活动中 连续地、长时间记录心电图资料后经回放系统高速回 放,由电子计算机处理分析获得结果。 2、动态心电图因其随身、实时、连续、长时间记 录等特点,较普通心电图更具优点。 3、因动态心电图能获得大量心电资料,故对异常 心电图检出的机会远比普通心电图多。 4、动态心电图可检出普通心电图不易捕捉到的一 过性、间歇性心电异常信息,如一过性缺血、心律失 常等。
10
4/21/2015
诊断: 1、窦性心律 2、正常心电图
4/21/2015
11
五、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图要点及临床意义
1.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100次/分。可以是 人体生理性反应,也可以是病理性反应。大多 数是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减弱或交感神经张力增 高的结果。生理性反应多见于情绪激动,精神 紧张,过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病理 性反应如发热、贫血、缺氧、感染、出血、休 克、甲亢、心肌炎、缩窄性心包炎、充血性心 力衰竭等。某些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碱、氨茶 碱、肾上腺素等也可以引起。
33
4/21/2015
动态心电图简介





二、动态心电图的临床检查适应证 1、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及评价 2、对心肌缺血的诊断 3、对阵发性晕厥、眩晕和心悸原因及性质的确定。 4、监测抗心律失常及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疗效判定及毒副 反应,对洋地黄类药物引起心律失常的观察。 5、病窦综合征的诊断及决定是否安装起搏器。 6、选择安装心脏起搏器的其他适应证,安装后的随访,评定 起搏器功能,观察起搏器引起的心律失常。 7、心肌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心率、心律失常、缺血性改变 之间的关系,出院后及康复阶段的随访观察。 8、心脏储备能力的判定:①运动试验结果的观察。②心脏病 患者心脏手术后心功能的观察。
4/21/2015
15
诊断:窦性心律不齐
4/21/2015
16
五、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图要点及临床意义
5、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多数人 出现的早搏是“良性”的,即功能性的。只有 约10%的是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休息或安静 状态下发生的早搏多系迷走神经紧张所致,一 般为功能性的;运动后出现或明显增多的早搏, 系交感神经张力增高的结果,多为器质性心肌 损害的证据,或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在运 动后心肌供血更差,因而出现早搏。
8
4/21/2015
三、如何阅读与分析心电图




3、心律的判断:分析心电图的第一重要步骤,就是判断这张心电 图的基本心律。 4、各导联图形的阅读与综合分析:查明各个波的形状、时间、电 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然后将各导联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5、具体的心电图分析:从基本的节律(心律)、(心率)和QRS 波群(宽度与高度)、心房P波与QRS波群的关系、ST-T的改变 等方面入手。 6、系统重点地写出心电图特征 7、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心电图诊断 特别注意不能仅仅依靠一份心电图的正常与否而断然对患者下诊 断。
4/21/2015
9
四、正常心电图的特点




1、P波规律出现。即P-P间距基本匀齐,在短 时间内(5-10s)P-P相差<0.12″。 2、P波在Ⅰ、Ⅱ、aVF、V4-V6 导联直立,在 aVR导联倒置。 3、P波后继以下传的QRS波群,P-R间期 ≥0.12s且保持恒定。 4、频率:正常成人在清醒和安静的状态下窦 性P波的频率多为60-100次/分。
心电图基础知识
4/21/2015
1
一、心电图的概念及生理
1、心电图的定义: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 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 形。 2、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由窦房结、结间束、房 间束、房室交界区、束支以及普肯野纤维构成。 心脏的传导系统与每一心动周期顺序出现的心 电变化密切相关。
4/21/2015
2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的临床意义


1、P波:代表左右两心房除极时的电位变化。
方向:Ⅰ、Ⅱ、aVF、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 向下,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均可。 时间:≤0.11″。 电压:肢导联<0.25mV,胸导联<0.15mV。 2、P-R间期:代表自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 时间。 正常时间为0.12″~0.20″。
4/21/2015
22
诊断:1、窦性心律 2、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4/21/2015
23
五、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图要点及临床意义

8、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R间期 恒定,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多 属于病理性 的,预后较差,易进展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并易发生阿-斯综合征,是安装起搏器的适应 症。
4/21/2015
24
诊断:1、窦性心律 2、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4/21/2015
25
五、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图要点及临床意义

9、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QRS波群时间> 0.12秒,V1或V2导联QRS呈rsR型或M型,为 最具特征性的改变。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冠 心病、高心病、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先 心病等。出现于年轻人的单纯性完右多不具有 临床意义。
6
4/21/2015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的临床意义


6、Q-T间期: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 所需的时间。 时间:0.32~0.44″(HR60-100次/分)。 由于Q-T间期受心率的影响很大,心率越 快,Q-T间期越短,反之越长。
4/21/2015
7
三、如何阅读与分析心电图


1、基本阅读:在详细测量和分析之前,应依 次自导联Ⅰ、Ⅱ、Ⅲ、aVR 、aVL、aVF及各 胸导联做一总的阅读,以查明以下问题:①各 导联的心电图是否标记正确?②导联中是否有 装贴倒置的错误?③导联是否有接错的情况? ④各导联是否有伪差? 2、必要的测量与分析:在常规工作中至少测 量以下几个数值:①心率;②P-R间期;③QT间期;④QRS时间;⑤心电轴的测定。
4/21/2015 13
诊断:窦性心动过缓
4/21/2015
14
五、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图要点及临床意义
3、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的起源未变,但节律不整,在同一导联 上PP间期差异>0.12″。因为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 在不断的变化,使窦房结发出的冲动不均匀所致,多属于正常变 异。 4、窦性停搏:在规律的窦性心律中,见规则的PP间距中突然出现P波 脱落,形成长PP间距,且长PP间距与正常PP间距不形成倍数关系。 多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窦房结功能低下,也可以见于迷走神经张 力过高、颈动脉窦过敏、高血钾以及药物(洋地黄、奎尼丁)作 用等。如果停搏过久又无其他起搏点代替窦房结发出激动,心脏 较长时间停止排血,则可引起晕厥或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
20
4/21/2015
诊断:1、窦性心律 2、Ⅰ°房室传导阻滞
4/21/2015
21
五、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图要点及临床意义
7、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波规律出现,P-R 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P波后脱漏一个QRS波群,漏搏 后房室传导阻滞得到一定改善,P-R间期又趋缩短, 之后又复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的出现。多为一过 性,正常健康人、运动员可在安静状态或睡眠中,因 迷走神经张力增强出现,活动或应用阿托品后消失。 因洋地黄过量、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急性风湿热、病 毒性心肌炎、高血钾等引起,当病情好转后,可转为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或消失。


4/21/2015
3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的临床意义

3、QRS波群:代表全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 化。 时间:0.06″~0.10″。 电压:V1导联的R波<1.0mV,V5、V6导联 的R波<2.5mV,aVR导联的R波<0.5mV, aVL导联的R波<1.2mV,aVF导联的R波< 2.0mV,Ⅰ导联的R波<1.5mV,各肢导联的 每个QRS正向与负向波的绝对值相加>0.5mV, 胸导联>1.0mV。
4
4/21/2015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的临床意义



4、S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的线 段,表示心室除极刚结束尚处在缓慢复极的一 段时间。 正常的ST段为一等电位线,可有轻微的偏 移。 任一导联ST段下移<0.05mV ST段上升在V1-V3导联<0.3mV,肢导联与 V4-V6导联<0.1mV。
5
4/21/2015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的临床意义


5、T波:代表晚期快速心室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正常波形:圆钝而宽大,上升支稍缓,下降 支较陡。 方向:大多和QRS主波方向一致,Ⅰ、Ⅱ、 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若V1导联的 T波向上,则V2-V6导联就不应向下。 电压:以R波为主导联上,T波不应低于同导 联R波的1/10,标导<0.7mV,肢导<0.5mV, 胸导<2.0~2.5mV。
4/21/2015 17
诊断:1、窦性心律 2、频发房性早搏呈二联律
4/21/2015
18
诊断:1、窦性心律 2、偶发室性早搏(qR’>Q-T)
4/21/2015
19
五、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图要点及临床意义

6、Ⅰ°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延长>0.20″ (老年人P-R间期>0.22″)。多发生在有病 变的心脏,如心肌炎、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 梗死、先心病;也可以见于正常人,迷走神经 张力增高是其产生原因,常发生于卧位或睡眠 时,立位或活动是P-R间期转正常。此外,某 些药物(如洋地黄、B受体阻滞剂等)也可以 导致P-R延长。而出现于一些无明显冠心病或 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人,多为传导系统退 行性变所致,无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